CN202616458U - 对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对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16458U
CN202616458U CN 201220277193 CN201220277193U CN202616458U CN 202616458 U CN202616458 U CN 202616458U CN 201220277193 CN201220277193 CN 201220277193 CN 201220277193 U CN201220277193 U CN 201220277193U CN 202616458 U CN202616458 U CN 202616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 joint
joint post
conductor
electric
elastic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7719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乐军
陈其麟
吴学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 20122027719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16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16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1645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接装置,包括:基体(10);导电件(20),设置在基体(10)上,导电件(20)的第一端连接有接线端子(40);接线件(30),设置在基体(10)上,接线件(30)具有朝向导电件(20)可移动地设置的第一对接件(31),第一对接件(31)的第一端具有与导电件(20)的第二端接通的第一位置状态以及与导电件(20)的第二端断开的第二位置状态,第一对接件(31)的第二端为接线板连接端,接线件(30)还具有使第一对接件(31)回复到第二状态的第一弹性件(35)。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接装置与接线板意外脱落时仍带有强电导致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Description

对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电连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器等带接线板的设备在出厂前需要临时供电测试,目前一般采用打螺钉的方法将电源线固定在接线板上,测试完后再拆掉。为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现已有一种快速的对接装置如图1所示,基体10’上设置有导电件20’和与导电件20’可接触连接配合的接线件30’,使用对接装置时,将接线件30’与接线板对接后,接线件30’朝向导电件20’移动并与导电件20’接触,完成通电。但是这种对接装置与接线板意外脱落时,接线件30’还带有220V的强电,在使用时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对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接装置与接线板意外脱落时仍带有强电导致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接装置,包括:基体;导电件,设置在基体上,导电件的第一端连接有接线端子;接线件,设置在基体上,接线件具有朝向导电件可移动地设置的第一对接件,第一对接件的第一端具有与导电件的第二端接通的第一位置状态以及与导电件的第二端断开的第二位置状态,第一对接件的第二端为接线板连接端,接线件还具有使第一对接件回复到第二状态的第一弹性件。
进一步地,第一对接件包括:对接套筒,对接套筒远离导电件的一端形成接线板连接端;第一对接柱,第一对接柱的第一端形成第一对接件的第一端,第一对接柱的第二端与对接套筒连接。
进一步地,接线件还包括:第一固定套筒,固定设置在基体上,第一对接柱沿轴向可移动地部分穿设在第一固定套筒内;第一弹性件套设在第一对接柱的外侧,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与第一固定套筒连接,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一对接柱上。
进一步地,第一对接柱的第一端位于第一固定套筒外,第一对接件还包括用于可卡在第一固定套筒外的止挡件,止挡件设置在第一对接柱的第一端处且沿第一对接柱径向延伸。
进一步地,导电件包括:第二固定套筒,固定设置在基体上;第二对接柱,沿轴向可移动地穿设在第二固定套筒内,第二对接柱的第一端形成了导电件的第一端,第二对接柱的第二端形成了导电件的第二端;第二弹性件,套设在第二对接柱的外侧,第二弹性件的第一端与第二固定套筒连接,第二弹性件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二对接柱上。
进一步地,接线端子为弹片,弹片的第一端设置有穿孔,第二对接柱的第一端穿设在穿孔中并与弹片接触,弹片的第二端与接线连接。
进一步地,基体的靠近接线件的一端设置有磁力连接件。
进一步地,第一对接件的第二端设置有用于避让接线板螺钉的避让缺口。
进一步地,对接装置还包括把手,把手设置在基体远离接线件的一端。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接装置,包括:基体;导电件,设置在基体上,导电件的第一端连接有接线端子;接线件,设置在基体上,接线件具有朝向导电件可移动地设置的第一对接件,第一对接件的第一端具有与导电件的第二端接通的第一位置状态以及与导电件的第二端断开的第二位置状态,第一对接件的第二端为接线板连接端,接线件还具有使第一对接件回复到第二状态的第一弹性件。对接装置在使用时,将接线件插设在空调器的接线板上,由于接线件为可移动的,接线件在接触到接线板后在向下推动对接装置力的作用下,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使接线件朝向导电件移动并与导电件接触完成导通;当接线板与对接装置意外脱落时,接线件受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接线件自动回复到与导电件的第二端断开的第二位置状态,从而使接线件不导电并断开与空调器的接线板的导电状态,消除了因脱落后接线件继续导电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对接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对接装置的剖视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图2的对接装置与接线板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对接装置,包括基体10、导电件20和接线件30;导电件20设置在基体10上,导电件20的第一端连接有接线端子40;接线件30设置在基体10上,接线件30具有朝向导电件20可移动地设置的第一对接件31,第一对接件31的第一端具有与导电件20的第二端接通的第一位置状态以及与导电件20的第二端断开的第二位置状态,第一对接件31的第二端为接线板连接端,接线件30还具有使第一对接件31回复到第二位置状态的第一弹性件35。
本实施例的对接装置在使用时,将接线件30插设在空调器的接线板上,由于接线件30为可移动的,接线件30在接触到接线板后在向下推动对接装置力的作用下,克服第一弹性件35的弹力,使接线件30朝向导电件20移动并与导电件20接触完成导通;当接线板与对接装置意外脱落时,接线件30受第一弹性件35的弹力作用下,接线件自动回复到与导电件20的第二端断开的第二位置状态,从而使接线件30不导电并断开与空调器的接线板的导电状态,消除了因脱落后接线件30继续导电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优选地,第一对接件31包括对接套筒32和第一对接柱33,对接套筒32远离导电件20的一端形成接线板连接端,第一对接柱33的第一端形成第一对接件31的第一端,第一对接柱33的第二端与对接套筒32连接。对接套筒32的设置,使第一对接件31在与接线板对应接触,这样可有效地避免轻微振动或抖动时产生的打火现象,提高接线工装在使用时的安全性能。
优选地,接线件30还包括第一固定套筒34,第一固定套筒34固定设置在基体10上,第一对接柱33沿轴向可移动地部分穿设在第一固定套筒34内;第一弹性件35套设在第一对接柱33的外侧,第一弹性件35的第一端与第一固定套筒34连接,第一弹性件35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一对接柱33上。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弹性件35采用弹簧,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领域常识也可以选择其他形式的弹性件,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5的第一端与第一固定套筒34固定连接,第一弹性件35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对接柱33上。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得知,第一弹性件35与第一固定套筒34的连接方式和第一弹性件35与第一对接柱33的连接方式,凡是可以满足实现对第一对接件31弹性回复到第二位置状态的功能均可。
优选地,第一对接柱33的第一端位于第一固定套筒34外,第一对接件31还包括用于可卡在第一固定套筒34外的止挡件36,止挡件36设置在第一对接柱33的第一端处且沿第一对接柱33径向延伸。在对接装置不使用时,接线件30中的第一对接柱33设置在第一固定套筒34内,且自由放置无阻拦,在竖直放置时,容易受重力影响从第一固定套筒34中滑出,容易损坏并丢失,通过设置止挡件36,在第一对接柱33向下滑动时,止挡件36卡在第一固定套筒34的端口处,使第一对接柱33不再滑出第一固定套筒34。
优选地,导电件20包括第二固定套筒21、第二对接柱22和第二弹性件23,第二固定套筒21固定设置在基体10上;第二对接柱22沿轴向可移动地穿设在第二固定套筒21内,第二对接柱22的第一端形成了导电件20的第一端,第二对接柱22的第二端形成了导电件20的第二端;第二弹性件23,套设在第二对接柱22的外侧,第二弹性件23的第一端与第二固定套筒21连接,第二弹性件23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二对接柱22上。当第一对接件31的第一端具有与导电件20的第二端接通时,即第一对接柱33与第二对接柱22接触并接通时,第一对接柱33向上推动第二对接柱22,并克服第二弹性件23的弹力使第二对接柱22向上移动,并使第二弹性件23产生形变,在接通状态稳定后,第二对接柱22由于第二弹性件23形变产生的力抵住第一对接柱33,并接触充分,因此提高了对接装置在接通时的稳定性,避免导电件20与接线件30在对接过程中出现接触不良或者打火的现象。
优选地,接线端子40为弹片,弹片的第一端设置有穿孔,第二对接柱22的第一端穿设在穿孔中并与弹片接触,弹片的第二端与接线连接。本实施例中,接线端子40设置有可供第二对接柱22移动的穿孔,使第二对接柱22在移动过程中与接线端子40一直保持接触。
优选地,基体10的靠近接线件30的一端设置有磁力连接件50。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接线板大都为金属制作可受磁力的吸引,磁力连接件50设置在基体10靠近接线件的一端,在使用过程中,磁力连接件50吸住接线板,使对接装置与接线板固定更加牢固,不易脱落或者接触不实。
如图4所示,优选地,第一对接件31的第二端设置有用于避让接线板螺钉的避让缺口37。优选地,还包括把手60,把手60设置在基体10远离接线件30的一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10);
导电件(20),设置在所述基体(10)上,所述导电件(20)的第一端连接有接线端子(40);
接线件(30),设置在所述基体(10)上,所述接线件(30)具有朝向所述导电件(20)可移动地设置的第一对接件(31),所述第一对接件(31)的第一端具有与所述导电件(20)的第二端接通的第一位置状态以及与所述导电件(20)的第二端断开的第二位置状态,所述第一对接件(31)的第二端为接线板连接端,所述接线件(30)还具有使所述第一对接件(31)回复到所述第二位置状态的第一弹性件(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件(31)包括:对接套筒(32),所述对接套筒(32)远离所述导电件(20)的一端形成所述接线板连接端;
第一对接柱(33),所述第一对接柱(33)的第一端形成所述第一对接件(3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对接柱(33)的第二端与所述对接套筒(3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件(30)还包括:
第一固定套筒(34),固定设置在所述基体(10)上,所述第一对接柱(33)沿轴向可移动地部分穿设在所述第一固定套筒(34)内;
所述第一弹性件(35)套设在所述第一对接柱(33)的外侧,所述第一弹性件(3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套筒(34)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35)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对接柱(3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柱(33)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套筒(34)外,所述第一对接件(31)还包括用于可卡在所述第一固定套筒(34)外的止挡件(36),所述止挡件(36)设置在所述第一对接柱(33)的第一端处且沿所述第一对接柱(33)径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20)包括:
第二固定套筒(21),固定设置在所述基体(10)上;
第二对接柱(22),沿轴向可移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二固定套筒(21)内,所述第二对接柱(22)的第一端形成了所述导电件(20)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对接柱(22)的第二端形成了所述导电件(20)的第二端;
第二弹性件(23),套设在所述第二对接柱(22)的外侧,所述第二弹性件(2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套筒(21)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23)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对接柱(2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40)为弹片,所述弹片的第一端设置有穿孔,所述第二对接柱(22)的第一端穿设在所述穿孔中并与所述弹片接触,所述弹片的第二端与接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0)的靠近所述接线件(30)的一端设置有磁力连接件(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件(31)的第二端设置有用于避让接线板螺钉的避让缺口(3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60),所述把手(60)设置在所述基体(10)远离所述接线件(30)的一端。
CN 201220277193 2012-06-12 2012-06-12 对接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616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77193 CN202616458U (zh) 2012-06-12 2012-06-12 对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77193 CN202616458U (zh) 2012-06-12 2012-06-12 对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16458U true CN202616458U (zh) 2012-12-19

Family

ID=47350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77193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616458U (zh) 2012-06-12 2012-06-12 对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164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0193A (zh) * 2012-06-12 2014-01-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对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0193A (zh) * 2012-06-12 2014-01-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对接装置
CN103490193B (zh) * 2012-06-12 2015-10-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对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32979U (zh) 一种预防产生火花的安全插座
CN204391392U (zh) 一种电磁吸合式接插件组合
CN103490193B (zh) 对接装置
CN201829734U (zh) 一种顽固的插头
CN204257886U (zh) 一种电气设备新型防触电插头
CN202616458U (zh) 对接装置
CN202058931U (zh) 新型安全插座
CN103378427B (zh) 接线工装
CN204696391U (zh) 一种适用于大截面电线对接的接线板
CN204118342U (zh) 防触电插座
CN204304126U (zh) 便携式过电压保护扩展插座
CN204464564U (zh) 一种安全插座
CN208257019U (zh) 一种短路连接器开关
CN102412463A (zh) 一种电接触装置
CN207388920U (zh) 电动车用充电器
CN202523867U (zh) 接线工装
CN204243302U (zh) 无焊锡插座结构
CN202434757U (zh) 一种电接触装置
CN205790775U (zh) 一种可移动的安全插座结构
CN204255986U (zh) 带热拔插式智能电表的插座
CN107323305A (zh) 电动车用充电器
CN202737261U (zh) 一种防触电的插座
CN202339856U (zh) 一种触摸开关
CN2696161Y (zh) 多点触压连通电路的插座安全保护装置
CN202616743U (zh) 电路保护装置和电动车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007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