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14696U - 一种利用电子偏转形成飞点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电子偏转形成飞点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14696U
CN202614696U CN 201220196634 CN201220196634U CN202614696U CN 202614696 U CN202614696 U CN 202614696U CN 201220196634 CN201220196634 CN 201220196634 CN 201220196634 U CN201220196634 U CN 201220196634U CN 202614696 U CN202614696 U CN 2026146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lection
flying spot
ray
spot
fl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19663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屈俊健
梁石磊
王国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ASTIMAGE EQUIPM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ASTIMAGE EQUIP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ASTIMAGE EQUIP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ASTIMAGE EQUIP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19663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146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146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1469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X-Ray Techniques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电子偏转形成飞点辐射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X射线源,所述X射线源具有偏转线圈,所述偏转线圈的磁场对阴极发射的电子进行偏转形成偏转电子,所述偏转电子落在阳极靶点上形成X射线束;针孔装置,所述针孔装置对所述X射线束进行透射形成飞点;所述针孔装置包括一用于对扇形X射线束进行准直并对所述扇形X射线束进行透射得到笔形射线束的具有细长槽的针孔部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得飞点的移动速度不受机械运动的限制,理论上可以达到光速,提高了利用飞点扫描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电子偏转形成飞点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X射线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电子偏转形成飞点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X射线成像的飞点扫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如图1所示:旋转轮(图中称左右切轮3)沿半径方向均匀布置有圆锥形小孔,这样,发射于圆心的射线(由电机6驱动X射线源2转动,架设在射线源固定支撑架1上的X射线源2发出的射线穿过左右切轮3上的准直孔4)就能沿圆锥形小孔射出,落在物体上,形成圆形斑点,即飞点。该种方式在专利(专利号:ZL03801115.8,发明名称:移动式X射线反向散射检查车)中有详细表述,在该种典型的飞点系统中,X射线的细“笔形射束”““迅速地和重复地扫过射束通路的以射束源为中心、垂直定向的”“扇形”“,该射束通路设置为街区被检查的物体,同时,该物体以一个恒定的较低速度沿垂直于扇形的路径运动,例如在一个水平运动的传送带上,在此方式下,笔形射线束7以逐点的光栅方式穿过该被检物体8,而整个物体在从几秒钟到几分钟的时间范围内闯过扇形平面时被扫描。同时,在被检物体8后方设有透射探测器9,前方设有背散射探测器5,从而可以准确的检测到X射线。 
另一种在美国科技工程公司(AS&E)的论文中有详细描述,论文译名为“基于AS&E101ZZ系统的自动爆炸物检查模型““,论文中有如下表述:一个X射线源,就像任何一个放射源一样,产生一个能量场,像集中的一束或一个平面。大多数系统用准直器13将输出射线限制在一个很窄的平面内。准直器13由铅或其他防护材料制成,具有一个很窄的笔直的细缝,X射线正好能通过。每一时刻,只 能看见行李很小的一部分;准直器有效的将行李分为很小的笔直区域,或者说扫描线。使用一个探测器阵列将暴露区域(照到的线)分成很多小的部分并产生一个像素图像。结构如图2所示,X射线源2产生的涉嫌穿过准直器13后被探测器10检测到,X射线源2与准直器13之间的区域为X射线锥形区域12,准直器13与探测器10之间的区域为X射线扇形区域11。使用这种方法,图像(像素)受到阵列探测器数量的限制,尽管横向的结果可以通过改变传送带的速度的方法进行控制。此外,探测器上传感器数量的增加意味者整个系统费用的增加。 
为了获得照射在物体上的不连续的飞点,将准直器13,有防护材料制作的断路飞轮15,放置在X射线光路上,其中,飞轮15上开有4道细槽16,以固定转速旋转,以打断准直的X射线面,形成了一个很细的X射线笔形束14。当飞轮15旋转时,X射线笔形束14从底面移动到顶面,扫描一个完整的垂直线。移动的X射线笔形束14形成了一个像素图像,减少了昂贵的传感器阵列,而运用了一些大型的光电倍增管探测器17。如图3所示为飞点技术的应用。该种方式用一个滑动的光束控制水平和竖直结果,使用很少的昂贵的探测器元件降低了系统的费用。 
上述两种飞点扫描成像的主要缺点是:飞点的产生必须依赖于机械的转动,而机械的转动速度是有一定限制的,这就造成了飞点的移动速度受到了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飞点移动速度受到机械运动限制,从而导致飞点运动速度过慢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利用电子偏转形成飞点的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利用电子偏转形成飞点辐射的装置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利用电子偏转形成飞点辐射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X射线源,所述X射线源具有偏转线圈,所述偏转线圈的磁场对阴极发射的电子进行偏转形成偏转电子,所述偏转电子落在阳极靶点上形成X射线束; 
针孔装置,所述针孔装置对所述X射线束进行透射形成飞点; 
所述针孔装置包括一用于对扇形X射线束进行准直并对所述扇形X射线束进行透射得到笔形射线束的具有细长槽的针孔部分。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细长槽为一使X射线束透过时以笔形线束射出的六边形槽,所述六边形槽具有两条斜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利用电子偏转形成飞点的装置,使得飞点的移动速度不受机械运动的限制,理论上可以达到光速,提高了利用飞点扫描的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为现有技术一种飞点扫描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另一种飞点扫描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一种飞点扫描系统应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利用电子偏转飞点扫描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偏转飞点形成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细长槽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细长槽平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笔形射线束形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利用电子偏转形成飞点的系统的组成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 
X射线源2,X射线源2具有偏转线圈23,偏转线圈23的磁场对阴极24发射的电子进行偏转形成偏转电子22,偏转电子22落在阳极靶点25上形成X射线束18; 
针孔装置21,针孔装置21对X射线束18进行透射形成飞点20。 
其中,所述针孔装置21为一种利用电子偏转形成飞点辐射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具有细长槽的针孔部分,对X射线源2中经偏转线圈23的磁场对阴极24发射的电子偏转后形成的偏转电子22轰击阳极靶点25后得到的扇形X射线束进行准直,其中,针孔部分包括一细长槽,所述细长槽对所述扇形X射线束进行透射得到笔形射线束19。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细长槽为一六边形,所述六边形具有两条斜边,使得偏转电子22从阳极靶点25任意位置打出时,能对射线束进行准直,并将所述扇形X射线束进行透射得到笔形射线束19。 
因此,该X射线源的靶点是可以改变的,靶点的改变由磁场对打靶电子进行偏转实现,再配合所述针孔装置,就能产生一种飞点,飞点的移动速度就是电子的偏转速度。 
如图5所示,偏转电子落在靶点上并从A1点移动到A2点,对应的落在物体的飞点就从B1移动到B2点,因此,飞点移动的速度与电子偏转的速度相等。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细长槽的结构示意图,细长槽由可以屏蔽X射线的材料制成,并具有一定厚度,该细长槽的结构是特殊的,是个多边形,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示出的细长槽,为一个六边形,该六边形具有2个斜边BC和EF,六边形的作用是保证X射线只能通过六个边所围成的区域,并能对扇形X 射线束进行准直,形成笔形束。 
形成笔形射线束如图8(a\(b)(c)所示: 
当电子偏转打在阳极下部时,扇形X射线束通过针孔装置,形成一个笔形束; 
当电子偏转打在阳极中部时,扇形X射线束通过针孔装置,形成一个笔形束; 
当电子偏转打在阳极下部时,扇形X射线束通过针孔装置,形成一个笔形束。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了扇形束变笔形束以及飞点移动速度的问题,即通过一种针孔装置,该针孔装置不但可以将扇形的X射线束变为笔形束,落在被检测物体上形成一个点,还能够随着靶点的移动,保证落在物体上的点也移动,形成飞点,飞点移动的速度与偏转电子的速度相当,接近光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利用电子偏转形成飞点辐射的装置,使得飞点的移动速度不受机械运动的限制,理论上可以达到光速,提高了利用飞点扫描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之一,为篇幅限制,这里不能逐一列举所有实施方式,任何可以体现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技术方案的实施,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指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或者变形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利用电子偏转形成飞点辐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X射线源,所述X射线源具有偏转线圈,所述偏转线圈的磁场对阴极发射的电子进行偏转形成偏转电子,所述偏转电子落在阳极靶点上形成X射线束;
针孔装置,所述针孔装置对所述X射线束进行透射形成飞点;
所述针孔装置包括一用于对扇形X射线束进行准直并对所述扇形X射线束进行透射得到笔形射线束的具有细长槽的针孔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电子偏转形成飞点辐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长槽为一使X射线束透过时以笔形线束射出的六边形槽,所述六边形槽具有两条斜边。 
CN 201220196634 2012-05-04 2012-05-04 一种利用电子偏转形成飞点的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146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96634 CN202614696U (zh) 2012-05-04 2012-05-04 一种利用电子偏转形成飞点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96634 CN202614696U (zh) 2012-05-04 2012-05-04 一种利用电子偏转形成飞点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14696U true CN202614696U (zh) 2012-12-19

Family

ID=47348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196634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14696U (zh) 2012-05-04 2012-05-04 一种利用电子偏转形成飞点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146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1369A (zh) * 2018-05-10 2018-08-28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双点束扫描x射线发生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1369A (zh) * 2018-05-10 2018-08-28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双点束扫描x射线发生器
CN108461369B (zh) * 2018-05-10 2024-03-12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双点束扫描x射线发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09104B2 (en) Imaging system with long-standoff capability
US11561320B2 (en) Hand-held portable backscatter inspection system
CN110520757B (zh) 使用高频脉冲射击的高分辨率LiDAR
KR102454320B1 (ko) 복수의 하전 입자 빔들을 이용하여 샘플을 검사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EP2963453B1 (en) Mobile back scattering imaging security insp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8861684B2 (en) Forward- and variable-offset hoop for beam scanning
EP2963455B1 (en) X-ray backscattering safety inspection system having distributed x-ray source and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2519988B (zh) 创建识别材料的函数曲线的方法和装置
KR20180041763A (ko) 선형 적응적 전자기 x-선 스캐닝을 이용한 후방산란 특성화
JP2006261111A (ja) 分析システムおよび荷電粒子ビームデバイス
CN102116747A (zh) 一种背散射成像用射线束的扫描装置和方法
CN109791811A (zh) 用于2d扫描光束成像的x射线源
AU2017265073B2 (en) Inspection devices, inspection methods and inspection systems
CN101576513B (zh) 利用前向散射辐射检查物体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2854208A (zh) 一种可甄别深度信息的射线背散射成像系统
CN102707324A (zh) 一种x射线反散射和透射的组合式安全检测仪
EP3182175B1 (en) X-ray diffraction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3630947A (zh) 可监测放射性物质的背散射人体安检系统及其扫描方法
CN202614696U (zh) 一种利用电子偏转形成飞点的装置
CN102645442A (zh) 一种利用电子偏转形成飞点的系统和方法
CN102779713A (zh) 带检测器装置的粒子束仪
CN202177591U (zh) X射线转盘式断路飞点形成装置
CN201222039Y (zh) 利用前向散射辐射检查物体的设备
CN102478529A (zh) X射线飞点的形成装置和方法
WO2007120206A2 (en) Imaging system with long-standoff capabil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