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82004U - 制冷器具 - Google Patents

制冷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82004U
CN202582004U CN 201120556204 CN201120556204U CN202582004U CN 202582004 U CN202582004 U CN 202582004U CN 201120556204 CN201120556204 CN 201120556204 CN 201120556204 U CN201120556204 U CN 201120556204U CN 202582004 U CN202582004 U CN 202582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refrigerating appliance
heat
sidewall
antethec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2055620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松涛
张江文
于刚
郝井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SH Electrical Appliances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SH Electrical Appliances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SH Electrical Appliances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BSH Electrical Appliances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2055620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820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82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8200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器具(100),其包括:储藏室(11)、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储藏室(11)的至少一部分的门(20)、以及导热件(50)。门(20)包括前壁(21)和侧壁(22),其中侧壁(22)具有至少一个凹陷区域(221);导热件(50)连接于前壁(21)与侧壁(22)间,用于将温度较高的前壁(21)上的热量传递给侧壁(22),减少门的侧壁(22)处与外界环境的温度差,防止或减少凝露现象。

Description

制冷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制冷器具,特别是家用制冷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制冷器具,如冰箱、冷藏柜已是普通家庭广泛应用的制冷产品,在国家能源消耗类产品中占相当高的比例。世界各国除了新能源开发外,也都十分重视研制环保节能的制冷器具产品。
制冷器具的整体式简约设计越来越被现代消费者所喜爱,在很多制冷器具中,会借助凹陷式设计的门的侧壁替代原先的门把手。带来的问题是,由于凹陷的门侧壁处的发泡隔热层厚度相对较薄,在室外环境与制冷器具内温差较大时,此处的门边卡处十分容易产生凝露。并且,在使用制冷器具过程中,由于可能需要频繁的开关门,储藏室内的冷气会发生外泄,同时受到门密封性能的限制,门的侧壁处也常常会发生凝露现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中,是通过在制冷器具门侧壁处设置防露管,利用防露管内制冷剂冷凝散发的热量减小门侧壁处与外界环境的温差,进而减少凝露。
显然,这会增加制冷器具的能耗,所以需要提供一种更加节能环保的方式解决上述的凝露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器具,其可防止或减少制冷器具门侧壁处的凝露现象,并且相较于现有技术更加节能环保。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器具,其包括:
储藏室;
门,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储藏室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门包括前壁和侧壁,其中所述侧壁具有至少一个凹陷区域;以及
连接所述前壁和所述侧壁的导热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壁为所述门的纵向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壁为所述门的横向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陷区域形成所述门的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壁由连接于所述前壁的门边卡、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包括隔热层;所述导热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前壁及侧壁的面朝隔热层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热件和隔热层紧密结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壁包括和隔热层结合的第一板,所述导热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板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壁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板前方的第二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板由玻璃或树脂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热件包括金属箔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箔片为铝箔胶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热件具有至少一个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孔对应所述前壁和所述侧壁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制冷器具的门的前壁与侧壁之间连接导热件,将温度较高的前壁上的热量传递给门的侧壁,减少门的侧壁处与外界环境的温度差,从而防止或减少凝露的现象;并且不增加制冷器具的能耗,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制冷器具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制冷器具中导热件与前壁及门边卡的配合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制冷器具中,导热件与前壁及门边卡的配合安装在门上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制冷器具中,导热件连接在前壁及门边卡上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制冷器具的一具体实施方式。该制冷器具100包括储藏室11、门20、以及导热件50。
储藏室11形成于隔热的箱体10内,门20与箱体10配合用以打开或关闭储藏室11的至少一部分,储藏室11可以是冷藏室,也可以是冷冻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门20可以通过铰链(图未示)铰合于箱体10上,以使其可以绕箱体10旋转打开或关闭储藏室11。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门20也可以是抽屉式设置;一对轨道机构43与抽屉的门20连接,抽屉的门20上设置有承载框架42,其内承载有抽屉41,可伴随轨道机构43的滑动而进行拉抽。在本实施方式中,门20指抽屉门。
参照图1至图4,门20包前壁21以及侧壁22。其中,侧壁22上具有至少一个凹陷区域311。该凹陷区域311通常用作把手,以取代传统的突出门表面的把手设计。通常地,箱体10以及门20还包括内胆,以及发泡的隔热层,其中,门20的隔热层23形成于前壁21与内胆之间。
前壁21和侧壁22间连接有导热件50,该导热件与隔热层23紧密结合。由于前壁21上未设置凹陷区域,相对于侧壁22处具有更厚的隔热层厚度,因而相对于侧壁22具有更高的温度,导热件50可以将前壁21上的热量传递至侧壁22以减小侧壁22与外界环境温度差,从而防止或减小凝露现象。
在本实施方式中,侧壁22由连接于前壁21的门边卡31形成,导热件50分别设置于前壁21及侧壁22的面朝隔热层的一侧(即分别对应图2中标号211及标号311所示侧)。
应当理解的是,侧壁22可以是门20的纵向侧壁(如图4中所示的门边卡31),也可以是门20的横向侧壁(如图4中所示的侧边卡3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作为门把手的凹陷区域221形成于门20顶部的横向侧壁上。这样做的好处是:凹陷区域221形成的把手是一种“隐藏式”的设计,使得产品的外观更加简洁。由于凹陷区域221的存在,其对应部位的隔热层厚度相对较薄,所以凹陷区域221对应的门边卡31处更容易发生凝露,通过导热件50的设置,此处的凝露现象可以得到有效限制甚至完全消除。
参图4,在其它的一些未设置凹陷区域的门边卡,如门体22的侧部设置的侧边卡32,这种门边卡由于不具有凹陷区域,其相对发生凝露现象的可能较小,所以可以根据设计,不必设置导热件50使其与前壁21相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前壁21可以为与隔热层23结合的第一板,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前壁21也可以是位于第一板前方的第二板。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热件50连接于第一板的内侧,该第一板可以由玻璃或者树脂材料制成。
参照图2至图4,在实际的生产安装过程中,通常会先将导热件50设置连接在门边卡31与前壁21之间,然后在门20中发泡形成隔热层23。为了增强门边卡31与隔热层23安装结合的牢固性,在本实施方式中,门边卡31面朝隔热层23的一侧311设置有若干凸肋312。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导热件50与门边卡31面朝隔热层23的一侧311间会产生一定的间隙,进而会影响导热件50热量传递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导热件50上设置至少一个的孔(图未示)。如此,在门20发泡的过程中,发泡料可以通过导热件50上的孔充斥导热件50与门边卡31间可能存留的间隙,保证了导热件50热量传递的可靠性,同时加固了门边卡31。进一步优选地,该导热件50上的孔对应前壁21和侧壁22的连接处。当然,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该孔可以位于导热件50上任意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导热件50采用金属箔片,并优选为铝箔胶带,因为铝箔胶带相对较为柔软,易于弯折,同时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在其它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导热件也可以采用导热胶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导热材料。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实施方式,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制冷器具100的前壁21与侧壁22之间连接导热件50,将温度较高的前壁21上的热量传递给侧壁22,减少侧壁22、包括凹陷的门的把手处与外界环境的温度差,从而防止或减少凝露现象;并且不增加制冷器具的能耗,节能环保。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4)

1.一种制冷器具(100),其包括:
储藏室(11);
门(20),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储藏室(11)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门(20)包括前壁(21)和侧壁(22),其中所述侧壁(22)具有至少一个凹陷区域(221);
其特征在于:
包括连接所述前壁(21)和所述侧壁(22)的导热件(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22)为所述门的纵向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22)为所述门的横向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区域(221)形成所述门的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22)由连接于所述前壁(21)的门边卡(31、32)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门(20)包括隔热层(23);所述导热件(50)分别设置于所述前壁(21)及侧壁(22)的面朝隔热层(23)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50)和隔热层(23)紧密结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21)包括和隔热层(23)结合的第一板,所述导热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板的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21)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板前方的第二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由 玻璃或树脂材料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50)包括金属箔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箔片为铝箔胶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50)具有至少一个孔。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对应所述前壁(21)和所述侧壁(22)的连接处。 
CN 201120556204 2011-12-22 2011-12-22 制冷器具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820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20556204 CN202582004U (zh) 2011-12-22 2011-12-22 制冷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20556204 CN202582004U (zh) 2011-12-22 2011-12-22 制冷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82004U true CN202582004U (zh) 2012-12-05

Family

ID=47251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20556204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82004U (zh) 2011-12-22 2011-12-22 制冷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820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18810A2 (en) 2013-06-26 2014-12-31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Refrigerato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18810A2 (en) 2013-06-26 2014-12-31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Refrigerato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47524B (zh) 隔热门
CN201620702U (zh) 木包铝高效节能窗
CN202582004U (zh) 制冷器具
CN103047828B (zh) 冰箱冷冻室玻璃搁架的固定结构
CN204060416U (zh) 隔热门
CN202143536U (zh) 一种带辅助风幕的组合式陈列柜
CN205502372U (zh) 一种聚氨酯冷库板
CN202767753U (zh) 商用空调或冷库检修门及其门框
CN203396191U (zh) 一种抗变形的冰箱门体
CN202267296U (zh) 一种半导体双制冷冷藏柜
CN209926716U (zh) 一种超低温冷库门
CN204923650U (zh) 冷藏柜防雾结构
CN209495503U (zh) 一种采用塑料门壳的冰箱门体
CN203908180U (zh) 一种冰箱门
CN204612330U (zh) 内门体及具有该内门体的冷冻冷藏装置
CN206888845U (zh) 一种带嵌入式密封结构复合式服务门
CN206129044U (zh) 中空玻璃门的隔离膜安装组件
CN208416302U (zh) 一种高隔热平开窗
CN206478933U (zh) 冰箱冷冻风道安装结构及冰箱
CN203011054U (zh) 具有新型保温结构的制冷设备
CN2569057Y (zh) 磁助力电冰箱抽屉
CN205174965U (zh) 一种卧式冷冻柜
CN215382792U (zh) 一种冰激凌柜
CN204902175U (zh) 一种塑钢结构组合式空调机组箱体
CN201779942U (zh) 新型玻璃门冷柜柜口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