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81699U - 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581699U CN202581699U CN201220192414.5U CN201220192414U CN202581699U CN 202581699 U CN202581699 U CN 202581699U CN 201220192414 U CN201220192414 U CN 201220192414U CN 202581699 U CN202581699 U CN 2025816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air
- compressor
- conditioning system
-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1172 regene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09 gas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四通阀、蓄热换热器及三通阀,所述四通阀连接至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换热器及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蓄热换热器的输入端与所述三通阀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三通阀还分别与四通阀及压缩机连接,选择性将四通阀与蓄热换热器及压缩机导通。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在工作于制热模式下时,制冷剂在回收至压缩机之前流经蓄热换热器,吸收蓄热换热器所蓄的压缩机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从而提高压缩机的吸气温度和排气温度,改善空调系统的制热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热回收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尤其是变频空调已普遍应用于生活中,用于实现制冷、制热的功能。然而,由于在室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空调室外换热器从空气中所能获得的热量较少,因此,目前大多数的空调在室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制热效果都较差。为解决制热效果差的问题,目前部分空调的室内机上设置有辅助电加热管,当室外温度较低时,可以通过开启辅助电加热器管来改善空调的制热效果,或者通过提高压缩机的转速和开启辅助电加热管来改善空调的制热效果。但是,无论是开启辅助电加热管还是提高压缩机的转速,都需要消耗较大的功率,并增加空调的工作负荷,使用成本比较高,空调会因为过重的工作负荷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增加功率消耗的情况下改善自身制热效果的空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改善制热效果时需要消耗的功率较大,且增加空调的工作负荷的问题,使得空调系统能够在室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实现热回收,改善空调的制热效果而不增加空调的功率消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实现热回收的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四通阀、蓄热换热器及三通阀,所述四通阀连接至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换热器及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蓄热换热器的输入端与所述三通阀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三通阀还 分别与四通阀及压缩机连接,选择性将四通阀与蓄热换热器及压缩机导通。
优选地,所述蓄热换热器包括铜管。
优选地,所述铜管围绕所述压缩机而设置。
优选地,所述铜管呈半圆筒状。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所述四通阀的四个端口分别连接至所述排气口、所述三通阀、所述第一换热器及所述第二换热器。
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储液罐,其中,所述蓄热换热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储液罐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所述三通阀通过所述储液罐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调节制冷剂剂量的节流装置,所述第一换热器通过所述节流装置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换热器配合设置的第一风机、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配合设置的第二风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调系统在工作于制热模式下时,制冷剂首先经过蓄热换热器之后回收至压缩机,该制冷剂经过所述蓄热换热器时,会吸收蓄热换热器所蓄的压缩机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从而提高了压缩机的吸气温度和排气温度,改善空调系统的制热效果,并且不用额外增加空调的损耗功率而提高制热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热回收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带热回收空调系统工作于制冷模式下时制冷剂的流经途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带热回收空调系统工作于制热模式下时制冷剂的流经途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实现热回收的空调系统10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空调系统10可运行于制冷及制热模式下。空调系统10包括压缩机100、第一换热器200、第二换热器300、蓄热换热器400、四通阀500、三通阀600、节流装置700、第一风机750、第二风机800及储液罐850。其中,压缩机100通过四通阀500连接至第一换热器200、第二换热器300及三通阀600,蓄热换热器400连接至三通阀600及储液罐850,储液罐850进一步连接至压缩机100和三通阀600。三通阀600可根据空调系统10的工作模式而上电或掉电,控制已流经第一换热器200及第二换热器300的制冷剂在回收至压缩机100之前可选择性地流经蓄热换热器400。
压缩机100用于吸收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并将其加压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排出,为空调系统10提供制冷循环的动力。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100具有排气口110及回气口130。
第一换热器200通过四通阀500连接至压缩机100的排气口110。当空调系统10工作于制冷模式时,第一换热器200可作为冷凝器,用于冷凝液化压缩机100所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当空调系统10工作于制热模式下时,第一换热器200可作为蒸发器,用于气化过冷液体。
第二换热器300一端通过节流装置700连接至第一换热器200,另一端连接至四通阀50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换热器300可设置于室内机中,用于输出制冷空气或制热空气,从而使空调系统10可实现制冷或制热功能。当空调系统10工作于制冷模式下时,第二换热器300可作为蒸发器,用于将过冷液体蒸发为气体,从而使室内机所排出的空气为冷气体;而当空调系统10工作于制热模式下时,第二换热器300可作为冷凝器,用于将过热气体冷凝为过冷液体,从而使室内机所排出的空气为具有一定温度的热气体。
蓄热换热器400连接至压缩机100、三通阀600及储液罐850。在本实施例中,蓄热换热器400包括铜管。所述铜管围绕于压缩机100而设置,用于吸收压缩机100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而积蓄一定的热量。在一些实施例中,蓄热换热器400可由单根铜管围绕于压缩机100之上并形成半圆筒状。蓄热 换热器400具有连接至三通阀600的输入端410及连接至储液罐850的输出端43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蓄热换热器400还可以是其他具有蓄热、换热功能的结构,此处对此不作限制,而所述铜管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双根铜管缠绕于压缩机100上,此处对此也不作限制。
四通阀500连接至压缩机100、第一换热器200、第二换热器300及三通阀600。具体而言,四通阀500具有四个阀口S1~S4,其中,阀口S1连接至压缩机100的排气口110,阀口S2连接至第一换热器200,阀口S3连接至三通阀600,阀口S4连接至第二换热器300。
三通阀600连接至四通阀500、蓄热换热器400及储液罐850。具体而言,三通阀600具有三个阀口L1~L3,其中,阀口L1连接至四通阀500的阀口S3,阀口L2连接至蓄热换热器400的输入端410,阀口L3连接至储液罐850。
储液罐850具有入口侧851及出口侧853,其中,入口侧851连接至蓄热换热器400的输出端430,出口侧853连接至压缩机100的回气口130。
在本实施例中,节流装置700为电子膨胀阀,用于按照预设程序调节流经系统的制冷剂的量。
使用时,当空调系统10工作于制冷模式时,三通阀600掉电,制冷剂在流经第一换热器200及第二换热器300之后,直接流入储液罐850中而不经过蓄热换热器400;当空调系统10工作于制热模式时,三通阀600上电,控制已经流经第一换热器200及第二换热器300的制冷剂在回收至储液罐850及压缩机100之前可选择性地流经蓄热换热器400,如此,制冷剂可吸收蓄热换热器400上的热量,从而提高压缩机100的回气压力,改善空调系统10的制冷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参照图2,其为图1所示的带热回收空调系统工作于制冷模式下时制冷剂的流经途径示意图。当空调系统10工作于制冷模式时,四通阀500及三通阀600掉电,从压缩机100排气口110所输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分别经由阀口S1和S2进/出四通阀500。从四通阀500流出的制冷剂气体进入第一换热器200(此时为冷凝器)中,冷凝成过冷液体,同时第一风机750打开,带走制冷剂放出的热量。过冷液体通过节流装置700进入第二换热器300(此时为蒸发器)中,并在第二换热器300中蒸发为气体,吸取周围的热量,同时第二风机800使室内空气不断进入第二换热器300中进行热交换,并将放热后 的变冷的气体送向室内。从第二换热器300所输出的过热气体经阀口S4进入四通阀500,并由阀口S3流出四通阀500。从四通阀500流出的制冷剂气体分别经由阀口L1和L3进/出三通阀600,而后经过储液罐850的入口侧851流入储液罐850中,再经由出口侧853流出储液罐850并流入压缩机100的回气口130,如此反复循环实现制冷功能。以上制冷剂流经途径可简单表示为:压缩机100排气口110——四通阀500(S1-S2)——第一换热器200——节流装置700——第二换热器300——四通阀500(S4-S3)——三通阀600(L1-L3)——储液罐850——压缩机100回气口130。
参照图3,其为图1所示的带热回收空调系统工作于制热模式下时制冷剂的流经途径示意图。当空调系统10工作于制热模式时,四通阀500及三通阀600上电,此时,从压缩机100排气口110输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分别经由阀口S1和S4进/出四通阀500,从四通阀500流出的制冷气体进入第二换热器300(此时为冷凝器),冷凝液化放热,成为过冷液体,所放出的热量同时将室内空气加热。从第二换热器300中流出的过冷液体经节流装置700节流后进入第一换热器200(此时为蒸发器),蒸发气化吸热,成为气体,同时吸取室外空气的热量。从第一换热器200所输出的气体由阀口S2流入四通阀500并由阀口S3流出四通阀500。从四通阀500流出的制冷剂气体经由阀口L1和L2进/出三通阀600,从三通阀600流出的制冷剂气体通过输入端410进入蓄热换热器400,而后通过输出端430排出蓄热换热器400,并经由入口侧851进入储液罐850中,再经由出口侧853流出储液罐850并流入压缩机100的回气口130,如此反复循环完成制热的功能。以上制冷剂流经途径可简单表示为:压缩机100排气口110——四通阀500(S1-S4)——第二换热器300——节流装置700——第一换热器200——四通阀500(S2-S3)——三通阀600(L1-L2)——蓄热换热器400——储液罐850——压缩机100回气口130。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10,通过设置三通阀600及蓄热换热器400,三通阀600可根据空调系统10的工作模式可选择地上电或掉电,从而实现控制从第一换热器200或第二换热器300所排出的制冷剂可选择地流经蓄热换热器400,如此,制冷剂可在空调系统10工作于制热模式时流经蓄热换热器400,吸收蓄热换热器400上所积蓄的压缩机100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由于吸收了蓄热换热器400上的热量,进入储液罐850的制冷剂气体的温度相应提高, 使得压缩机100从储液罐850所吸入的制冷剂气体的温度也相应提高。压缩机100的回气压力及排气压力也相应提高。而压缩机100排气压力升高,空调系统10的冷凝压力及冷凝温度也相应提高,制热量随之增加,空调系统10的制热效果因此得到改善。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不能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可实现热回收的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及四通阀,所述四通阀连接至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换热器及所述第二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热换热器及三通阀,所述蓄热换热器的输入端与所述三通阀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三通阀还分别与四通阀及压缩机连接,选择性将四通阀与蓄热换热器及压缩机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换热器包括铜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围绕所述压缩机而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呈半圆筒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所述四通阀的四个端口分别连接至所述排气口、所述三通阀、所述第一换热器及所述第二换热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储液罐,其中,所述蓄热换热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储液罐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所述三通阀通过所述储液罐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制冷剂剂量的节流装置,所述第一换热器通过所述节流装置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换热器配合设置的第一风机、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配合设置的第二风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192414.5U CN202581699U (zh) | 2012-04-28 | 2012-04-28 | 空调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192414.5U CN202581699U (zh) | 2012-04-28 | 2012-04-28 | 空调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581699U true CN202581699U (zh) | 2012-12-05 |
Family
ID=47251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19241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81699U (zh) | 2012-04-28 | 2012-04-28 | 空调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58169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91192A (zh) * | 2016-06-15 | 2016-11-0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2012
- 2012-04-28 CN CN201220192414.5U patent/CN20258169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91192A (zh) * | 2016-06-15 | 2016-11-0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6091192B (zh) * | 2016-06-15 | 2018-11-0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74966B (zh) | 热泵式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方法 | |
CN201306902Y (zh) | 一种带热回收型热泵空调与冰箱一体机 | |
CN204963286U (zh) | 冷暖型空调系统和单冷型空调系统 | |
CN203286821U (zh) | 双级增焓空调系统 | |
CN103615836B (zh) | 一种螺杆式全热回收风冷热泵空调机组 | |
CN202420015U (zh) | 室外型便利店用空调冷藏一体机组 | |
CN101358783A (zh) | 采用闪蒸器双向补气的热泵机组 | |
CN103267325B (zh) | 基于综合利用的一体化热源塔热泵装置 | |
CN202734344U (zh) | 低温增焓户式中央空调 | |
CN201582913U (zh) | 喷液增焓热泵装置 | |
CN104019573B (zh) | 空调器 | |
CN204943957U (zh) | 一种喷气增焓风冷冷(热)水机组 | |
CN201819318U (zh) | 电辅助加热空调器 | |
CN204027081U (zh) | 空调换热器、空调换热系统和空调器 | |
CN203286825U (zh) | 空气源热泵除霜装置 | |
CN203413735U (zh) | 三管制全热处理多联机空调系统 | |
CN103868281A (zh) | 一种单、双级压缩可切换的地源热泵三联供系统 | |
CN208398416U (zh) | 多功能多联空调系统 | |
CN201340142Y (zh) | 采用闪蒸器双向补气的热泵机组 | |
CN203595316U (zh) | 一种螺杆式全热回收风冷热泵空调机组 | |
CN202581699U (zh) | 空调系统 | |
CN203116175U (zh) | 一种输电工程换流站阀厅高大空间空调装置 | |
CN109945292A (zh) | 带辅助压缩机的双热源两级压缩热泵热水系统及方法 | |
CN103836837A (zh) | 一种双模式复合的热泵机组以及控制方法 | |
CN102788446A (zh) | 一种冷凝热驱动的吸附式辅助热泵制冷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