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65461U - 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65461U
CN202565461U CN2012200864448U CN201220086444U CN202565461U CN 202565461 U CN202565461 U CN 202565461U CN 2012200864448 U CN2012200864448 U CN 2012200864448U CN 201220086444 U CN201220086444 U CN 201220086444U CN 202565461 U CN202565461 U CN 2025654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et
vibrating membrane
electrode network
tool
speak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8644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富隆
林宜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wan Electrets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Electrets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Electrets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wan Electrets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08644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654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654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6546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所述全罩式耳机,包括:两个耳罩,以一悬挂式头带连接,各个耳罩具有一驻极体扬声装置固定于耳罩衬垫上,其中该驻极体扬声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网;第一驻极体振膜与该第一电极网相对设置;第二驻极体振膜与该第一驻极体振膜相对设置,其中该第一和第二驻极体振膜之间夹置一间隙件;第二电极网,与该第二驻极体振膜相对设置;以及第一与第二外框架,将该第一电极网、该第一驻极体振膜、该间隙件、该第二驻极体振膜、该第二电极网夹置于其间。

Description

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驻极体电声转换装置,特别是涉及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
背景技术
传统耳机可区分为全罩式(circumaural)、贴耳式(supra-aural)、耳塞式(earphones)和耳道式(canalphones)耳机。典型的耳机一般包括一对转换单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子信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全罩式耳机(有时也称耳罩式耳机)以圆形或椭圆形耳机衬垫(earpad)包围住耳朵。由于这种耳机完全包住耳朵,因此可以设计成与头部完全密合,衰减掉外来入侵的噪音。
驻极体电声转换装置一般可广泛应用于静电式扬声器。利用驻极体振膜件于充电后,可长时间保有较高的正及负或同为正或同为负偏压,且音讯扩大机仅需输出较小的交流音讯电压値,亦即可达到高品质的音场效果。
因此,将驻极体扬声器应用在全罩式耳机不仅符合未来市场轻薄化、高音质的需求,更具有省电及节省成本的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以符合轻薄化、高音质的需求,进而实现更宽广的高音域表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以高分子材料(例如含氟高分子材料)做为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的主要驻极体振膜结构,并控制驻极体振膜与电极网之间的距离,在可接受的声压位准下达到高音质的需求。
为达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一种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包括:两个耳罩,以一悬挂式头带连接,各个耳罩具有一驻极体扬声装置固定于耳罩衬垫上,其中该驻极体扬声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网;第一驻极体振膜与该第一电极网对向设置;第二驻极体振膜与该第一驻极体振膜背向设置,其中该第一和第二驻极体振膜之间夹置一间隙件;第二电极网,与该第二驻极体振膜对向设置;以及第一与第二外框架,将该第一电极网、该第一驻极体振膜、该间隙件、该第二驻极体振膜、该第二电极网夹置于其间。
该间隙件为金属环、胶带或注塑成型塑胶环、或上述材料的任意组合。
该第一和第二驻极体振膜之间的间距范围大抵介于120μm至1000μm。
该第一和第二驻极体振膜各包括驻极体材料薄膜贴附一铝镀层。
所述驻极体材料包括含氟的高分子材料(fluorine containing polymers)。
该含氟的高分子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氟化乙烯丙烯(FEP)、非晶质含氟高分子(amorphous fluoropolymer,AF)、环烯烃共聚合物(cyclic olefincopolymer,COC)、或上述材料的任意组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一种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包括:两个耳罩,以一悬挂式头带连接,各个耳罩具有一驻极体扬声装置固定于耳罩衬垫上,其中该驻极体扬声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网;第一驻极体振膜与该第一电极网对向设置;第一间隙件夹置于该第一电极网与该第一驻极体振膜之间;第二驻极体振膜与该第一驻极体振膜背向设置;第二电极网与该第二驻极体振膜对向设置;第二间隙件夹置于该第二电极网与该第二驻极体振膜之间;以及第一与第二外框架,将该第一电极网、该第一间隙件、该第一驻极体振膜、该第二间隙件、该第二驻极体振膜、该第二电极网夹置于其间。
该第一和第二间隙件为金属环、胶带或注塑成型塑胶环、或上述材料的任意组合。
该第一电极网和该第一驻极体振膜之间的间距范围大抵介于150μm至700μm。
该第二电极网和该第二驻极体振膜之间的间距范围大抵介于150μm至700μm。
该第一和第二驻极体振膜各包括驻极体材料薄膜贴附一铝镀层。
所述驻极体材料包括含氟的高分子材料(fluorine containing polymers)。
该含氟的高分子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氟化乙烯丙烯(FEP)、非晶质含氟高分子(amorphous fluoropolymer,AF)、环烯烃共聚合物(cyclic olefincopolymer,COC)、或上述材料的任意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双层式的驻极体振膜构造可以抑制内部杂音,防止因共振而影响音质清晰度,能够重现清澈纤细的中高音与极具量感的低音,实现更宽广的高音域表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极体扬声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驻极体扬声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         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
12         耳罩
14         耳罩衬垫
15         悬挂式头带
16         驻极体扬声装置
100a、100b 驻极体扬声装置
110        第一外框架
120        第一电极网
125        第一间隙件
130        第一驻极体振膜
140        间隙件
150        第二驻极体振膜
155        第二间隙件
160        第二电极网
170        第二外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各实施例详细说明并伴随着附图说明的范例,做为本实用新型的参考依据。在附图或说明书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皆使用相同的图号。且在附图中,实施例的形状或是厚度可扩大,并以简化或是方便标示。再者,附图中各元件的部分将以分别描述说明之,值得注意的是,图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元件,为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知的形式,另外,特定的实施例仅为揭示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特定方式,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的外观示意图。请参阅图1,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10包括两个耳罩12,以一悬挂式头带15连接,各个耳罩具有一驻极体扬声装置16固定于耳罩衬垫14上。
图2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极体扬声装置的分解示意图。请参阅图2,驻极体扬声装置100a包括第一电极网120,第一驻极体振膜130与该第一电极网120对向设置,第二驻极体振膜150与第一驻极体振膜130背向设置,其中该第一和第二驻极体振膜之间夹置一间隙件140。第二电极网160与第二驻极体振膜150对向设置,以及第一与第二外框架110、170,将该第一电极网120、该第一驻极体振膜130、该间隙件140、该第二驻极体振膜150、该第二电极网160夹置于其间。
在操作时,交流电源(例如音讯扩大机)所输出的同相或反相交流音讯电压,施于第一电极网120与第二电极网160之间的交流偏压提供驱动该驻极体振膜振动的电场。
在一实施例中,间隙件140的材质可为金属环,例如具胶带的铁环。间隙件140也可仅由胶带或塑胶材料所构成。间隙件140将第一和第二驻极体振膜130、150分隔成一特定间距,其范围大抵介于120μm至1000μm。此特定间距的优点在于能使本实用新型的全罩式耳机在可接受的声压位准(acceptable sound pressure level)下具有高音质。若第一和第二驻极体振膜130、150的距离过于接近,在电场下第一和第二驻极体振膜的振动会相互干扰,导致产生杂音。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驻极体振膜130、150是由驻极体材料制成,在电晕充电后,在表面长时间保有较高的偏压。具体而言,驻极体材料是指介电材料(dielectric material)经过电化(electrized)处理后能长时间保有静电荷(static charges)。构成第一和第二驻极体振膜130、150的驻极体材料可为含氟的高分子材料,因氟具有最强阴电性。故,将驻极体振膜结构充电后可将电荷圈附。所述含氟的高分子材料包括,但不限定于聚四氟乙烯(PTFE)、氟化乙烯丙烯(FEP)、非晶质含氟高分子(amorphous fluoropolymer,AF)、环烯烃共聚合物(cyclic olefin copolymer,COC)、或上述材料的任意组合。
应了解的是,第一和第二驻极体振膜130、150可分别包括所述驻极体材料薄膜背面贴附一铝镀层(例如溅镀铝)。
图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驻极体扬声装置的分解示意图。请参阅图3,驻极体扬声装置100b包括第一电极网110,第一驻极体振膜130与第一电极网120对向设置,其中第一间隙件125夹置于第一电极网120与第一驻极体振膜130之间,第二驻极体振膜150与第一驻极体振膜150背向设置,第二电极网160与第二驻极体振膜150对向设置,其中第二间隙件155夹置于第二电极网160与第二驻极体振膜150之间,以及第一与第二外框架110、170将第一电极网120、第一间隙件125、第一驻极体振膜130、第二间隙件150、第二驻极体振膜155、第二电极网160夹置于其间。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间隙件125、155的材质可为金属环,例如具胶带的铁环。第一和第二间隙件125、155也可仅由胶带或塑胶材料所构成。第一间隙件125将第一电极网120和第一驻极体振膜130分隔成一特定间距,其范围大抵介于150μm至700μm。此特定间距的优点在于能使本实用新型的全罩式耳机在可接受的声压位准(acceptable sound pressure level)下具有高音质。第二间隙件155将第二电极网160和第二驻极体振膜150分隔成一特定间距,其范围大抵介于150μm至700μm。此特定间距的优点在于能使本实用新型的全罩式耳机在可接受的声压位准(acceptable sound pressurelevel)下具有高音质。第一和第二间隙件125、155的中央具有多个档条(ribs),其形状可为方形、矩形、三角形、或多边形。
上述的耳机也可设置于机车、脚踏车骑士的头盔中。也可设置于其他型式的头盔中。此外,上述的耳机也可设置于座椅上的头垫中,如汽车座椅、按摩椅或一般沙发。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驻极体振膜130、150是由驻极体材料制成,在电晕充电后,在表面长时间保有较高的偏压。具体而言,驻极体材料是指介电材料(dielectric material)经过电化(electrized)处理后能长时间保有静电荷(static charges)。构成第一和第二驻极体振膜130、150的驻极体材料可为含氟的高分子材料,因氟具有最强阴电性。故,将驻极体振膜结构充电后可将电荷圈附。所述含氟的高分子材料包括,但不限定于聚四氟乙烯(PTFE)、氟化乙烯丙烯(FEP)、非晶质含氟高分子(amorphous fluoropolymer,AF)、环烯烃共聚合物(cyclic olefin copolymer,COC)、或上述材料的任意组合。应了解的是,第一和第二驻极体振膜130、150可分别包括所述驻极体材料薄膜背面贴附一铝镀层(例如溅镀铝)。
相比较于传统动圈、全罩式耳机,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的优点在于,双层式的驻极体振膜构造可以抑制内部杂音,防止因共振而影响音质清晰度,能够重现清澈纤细的中高音与极具量感的低音,实现更宽广的高音域表现。

Claims (13)

1.一种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其特征在于,该全罩式耳机包括:两个耳罩,以一悬挂式头带连接,各个耳罩具有驻极体扬声装置,固定于耳罩衬垫上,其中该驻极体扬声装置包括:
第一电极网;
第一驻极体振膜,与该第一电极网对向设置;
第二驻极体振膜,与该第一驻极体振膜对向设置,其中该第一和第二驻极体振膜之间夹置一间隙件;
第二电极网,与该第二驻极体振膜对向设置;以及
第一外框架与第二外框架,将该第一电极网、该第一驻极体振膜、该间隙件、该第二驻极体振膜、该第二电极网夹置于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其特征在于,该间隙件为金属环、胶带或注塑成型塑胶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和第二驻极体振膜之间的间距范围介于120μm至100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和第二驻极体振膜各包括驻极体材料薄膜贴附一铝镀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驻极体材料包括含氟的高分子材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其特征在于,该含氟的高分子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氟化乙烯丙烯、非晶质含氟高分子或环烯烃共聚合物。
7.一种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其特征在于,该全罩式耳机包括:两个耳罩,以一悬挂式头带连接,各个耳罩具有驻极体扬声装置固定于耳罩衬垫上,其中该驻极体扬声装置包括:
第一电极网;
第一驻极体振膜,与该第一电极网对向设置;
第一间隙件,夹置于该第一电极网与该第一驻极体振膜之间;
第二驻极体振膜,与该第一驻极体振膜背向设置;
第二电极网,与该第二驻极体振膜对向设置;
第二间隙件,夹置于该第二电极网与该第二驻极体振膜之间;以及
第一外框架与第二外框架,将该第一电极网、该第一间隙件、该第一驻极体振膜、该第二间隙件、该第二驻极体振膜、该第二电极网夹置于其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和第二间隙件为金属环、胶带或注塑成型塑胶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网和该第一驻极体振膜之间的间距范围介于150μm至700μm。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极网和该第二驻极体振膜之间的间距范围介于150μm至700μm。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和第二驻极体振膜各包括驻极体材料薄膜贴附一铝镀层。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驻极体材料包括含氟的高分子材料。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其特征在于,该含氟的高分子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氟化乙烯丙烯、非晶质含氟高分子或环烯烃共聚合物。
CN2012200864448U 2012-03-09 2012-03-09 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654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864448U CN202565461U (zh) 2012-03-09 2012-03-09 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864448U CN202565461U (zh) 2012-03-09 2012-03-09 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65461U true CN202565461U (zh) 2012-11-28

Family

ID=47215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8644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65461U (zh) 2012-03-09 2012-03-09 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654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0253A (zh) * 2020-12-14 2022-06-14 茂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轴驻极体扬声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0253A (zh) * 2020-12-14 2022-06-14 茂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轴驻极体扬声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15392B2 (ja) 音声振動発生素子
TWI499315B (zh) 微型揚聲器
TWI604735B (zh) 揚聲器及耳機
US10291978B2 (en) Frame, speaker unit using the same, and headphone/earphone
CN102469393B (zh) 扬声器
WO2005117488A1 (ja) スピーカ
CN104105025A (zh) 主动扬声器与被动辐射器一体化的喇叭结构及音箱
CN105100996A (zh) 二合一扬声器单元和头戴式耳机
CN104811839B (zh) 双喇叭头戴式耳机
CN202565461U (zh) 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
WO2022068082A1 (zh) 发声器及包括该发声器的电子产品
CN206302562U (zh) 一种喇叭
CN106303790B (zh) 一种耳机
CN205305070U (zh) 一种开放式耳机
CN204090070U (zh) 主动扬声器与被动辐射器一体化的喇叭结构及音箱
CN204498326U (zh) 双喇叭头戴式耳机
CN203896502U (zh) 压电型扬声器
CN206061072U (zh) 耳机
CN210143113U (zh) 一种新型蜂窝式压缩高音相位塞
CN103634719B (zh) 一种耳机
CN204157050U (zh) 同轴同音源扬声器
CN103716740A (zh) 扬声器装置
JP2009164866A (ja) マイクロ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該製造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たマイクロスピーカ用振動板、該振動板を用いたマイクロスピーカおよび該マイクロスピーカを用いた携帯電話機
CN104219594A (zh) 一种采用双动圈单元喇叭的声学结构的耳机
CN213342644U (zh) 一种增加声音的听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8

Termination date: 201703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