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63377U - 信息处理装置和操作输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和操作输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63377U
CN202563377U CN2012200273077U CN201220027307U CN202563377U CN 202563377 U CN202563377 U CN 202563377U CN 2012200273077 U CN2012200273077 U CN 2012200273077U CN 201220027307 U CN201220027307 U CN 201220027307U CN 202563377 U CN202563377 U CN 202563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stome
key
sheet material
signal conditioning
conditioning pac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2730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池新
只野顺一
渡边智昭
平石高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63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6337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62Detail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ed keyboar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G06F1/203Cooling mean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e.g. for lapto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具有多个键的键盘。所述键盘包括:片材,具有多个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键分别被按下的操作来切换非导通状态和导通状态,所述片材在对应于所述键中的至少一个的位置处具有第一开口部;和发光构件,设置在所述片材的下方,朝所述键发光,所述发光构件在对应于所述键中的至少一个的位置处具有第二开口部。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和操作输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信息处理装置和操作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例如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装置中,广泛使用键盘作为输入装置来输入用户的操作。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6-99630号公报描述了一种技术,用于改善装置的本体中的冷却效率,同时确保优选的设计。
然而,在上述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6-99630号公报所描述的技术中,在键盘的侧方设置进口孔来吸入空气,但是在键盘的侧方只存在有限的空间,这限制冷却效率的改善。具体说,近年来,小型化在例如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装置中变得显著,而这导致缺少用于设置进口孔的空间。因此,冷却效率的进一步降低是可以预期到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希望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和一种操作输入装置,它们是新颖的且得到改进的,并且能够以简单构造大幅改善冷却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包括具有多个键的键盘。所述键盘包括:片材,具有多个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键分别被按下的操作来切换非导通状态和导通状态,所述片材在对应于所述键中的至少一个的位置处具有第一开口部;和发光构件,设置在所述片材的下方,朝所述键发光,所述发光构件在对应于所述键中的至少一个的位置处具有第二开口部。
在该构造中,所述键通过使所述发光构件发射的光透过的透光单元而刻有文字,并且所述第二开口部设置在不与所述键的文字重叠的位置处。
在该构造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板材,所述板材设置在所述片材与所述发光构件之间,用于支承所述片材,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开口部的位置处具有第三开口部。
在该构造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将内部的热排放至外部的冷却风扇,并且所述第二开口部设置在所述冷却风扇正上方的部分之外的区域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操作输入装置,其包括:多个键;片材,具有多个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键分别被按下的操作来切换非导通状态和导通状态,所述片材在对应于所述键中的至少一个的位置处具有第一开口部;和发光构件,设置在所述片材的下方,朝所述键发光,所述发光构件在对应于所述键中的至少一个的位置处具有第二开口部。
在该构造中,所述键通过使所述发光构件发射的光透过的透光单元而刻有文字,并且所述第二开口部设置在不与所述键的文字重叠的位置处。
在该构造中,所述操作输入装置还包括板材,所述板材设置在所述片材与所述发光构件之间,用于支承所述片材,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开口部的位置处具有第三开口部。
在该构造中,所述操作输入装置还包括用于将内部的热排放至外部的冷却风扇,并且所述第二开口部设置在所述冷却风扇正上方的部分之外的区域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提供能够以简单构造大幅改善冷却效率的信息处理装置和操作输入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装置本体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示出键盘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附接有电路基板组件的下壳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构成键盘的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示出隔片的构造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板的构造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发光片的构造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对应于键的隔片的切换单元的俯视图;
图10是示出对应于键的板的支承单元及其周边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对应于键的发光片的发光单元和开口部的俯视图;
图12是示出图9、10和11中示出的隔片、板和发光片在彼此重叠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13是示出键以及开口部的截面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图13所示区域A2的放大示意图,并且示出了外部空气是如何在冷却风扇被驱动时通过开口部吸入的;
图15是示出图14所示的具体截面结构的示意图,并且示出了冷却风扇和电路基板两者;
图16是示出键与开口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而
图17是示出能够输入更多文字并且设置有更多透光单元的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请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以相同附图标记来表示功能和结构大致相同的结构元件,并且省略对这些结构元件的重复说明。
以下说明将以下列顺序来进行。
1.信息处理装置的外观的示例
2.信息处理装置的构造的示例
3.键盘的构造
4.通过键盘吸入的空气流
5.发光片中的开口部的配置的示例
[1.信息处理装置的外观的示例]
首先,将参考图1来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100的概略构造。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外观的透视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将被图示为信息处理装置100的一个示例。然而,信息处理装置100并不局限于个人计算机。例如,本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各种信息处理装置,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DA)、网络终端、例如移动电话等移动装置、以及工作站。
如图1所示,信息处理装置100包括显示单元102和装置本体103。显示单元102包括显示壳体104和设置在显示壳体104上的显示屏幕105。在装置本体103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横长的键盘113。显示单元102经由装置本体103上的铰链单元被可枢转地支承在装置本体103的后端部处。显示单元102能够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枢转,在所述闭合位置显示单元102闭合装置本体103,而在所述打开位置显示单元102打开装置本体103。当显示单元102打开时,设置在装置本体103上的键盘113能够被使用。如图1所示,在键盘113的前侧位置,在装置本体103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触摸垫115和操作键116。
[2.信息处理装置的构造的示例]
图2是示出装置本体103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示出键盘113的透视图。装置本体103根据需要使各单元设置在本体用壳体110上,而本体用壳体110是通过沿垂直方向结合上壳111和下壳112而形成的。如图2所示,键盘113安装在上壳111上。
在上壳111与下壳112之间设置有电路基板组件120。图4示出了附接了电路基板组件120的下壳112。图4中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A1对应于附接键盘113的区域。如图2和4所示,电路基板组件120包括电路基板121,在电路基板121上安装有例如半导体芯片等电子部件122。电子部件122的示例包括CPU、硬盘、DRAM和ROM。
邻接电路基板121设置有冷却风扇150。冷却风扇150具有以下功能:从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外部吸入外部空气,并将内部的热排放至外部。冷却风扇150由西罗克(sirocco)风扇等构成,并且向侧方(垂直于旋转轴线的预定方向)排放吸入的空气。
如图2所示,在下壳112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140a、140b、140c、140d。当冷却风扇150操作时,本体用壳体110中的空气通过多个通风孔140a、140b、140c、140d中的通风孔140a排放至外部。当冷却风扇150操作时,外部空气通过通风孔140b、140c、140d从装置本体103的外部被吸入到本体用壳体110的内部中。
如上所述,在装置本体103中的电路基板121上设置有若干电子部件122。当外部空气通过通风孔140b、140c、140d吸入并通过通风孔140a排放时,由这些电子部件122生成的热被排放至装置本体103的外部。
设置有导热管152,来连接电子部件122与冷却风扇150。由电子部件122生成的热通过导热管152传输到冷却风扇150,并且在冷却风扇150操作时排放至外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外部空气不但通过通风孔140b、140c、140d吸入到装置本体103中,而且还通过整个键盘113吸入,以进一步改善冷却。
[3.键盘的构造]
图5是示出构成键盘113的构件的分解透视图。键盘113构造成包括多个键202、设置在键202下方的隔片204、设置在隔片204下方的板(板式金属)206、和设置在板206下方的发光片208。
每个键202安装在板206上,使得隔片204介于两者间,并且以机械结构支承键202,以允许键沿垂直方向移动。隔片204具有用于对应于各键202的电路的导线。键202的压下操作被传输至隔片204。隔片204根据键202的压下操作切换导线的导通/非导通,从而输出与键操作相应的信号。
板206设置在隔片204的下部,并具有从下侧保持隔片204的支承单元206b。因此,当隔片204被键202从上方按压时,隔片204能够从下方得到支承。
发光片208设置在板206的下方,并且由有机电致发光发光片制成。发光片208从下方向键202发光,因此起着照射键202的文字的背光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例如,背光由有机电致发光发光片制成。然而,背光的构造并不局限于此。例如,背光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制成:使例如发光二极管等光源向一平板上的导光构件发光,并使导光构件发光。在该情况下,可以在导光构件上设置开口部208a(后述)。
虽然图5中未示出,但是隔片204的上表面覆盖有上板(装饰板),即外观构件。
图6是示出隔片204的构造的俯视图。图7是示出板206的构造的俯视图。图8是示出发光片208的构造的俯视图。如图6所示,隔片204具有切换单元204b,每个切换单元切换对应于每个键202的位置的电路的导线的开/关状态。如图7所示,板206具有支承单元206b,每个支承单元对应于每个切换单元204b的位置。
在图8中,由双点划线包围的区域表示发光片208的发光单元208b。每个发光单元208b设置成对应于每个键202的位置。当发光单元208b发光时,光被发射至键202,使得键202上的文字变亮。如图8所示,发光片208具有开口部208a,每个开口部在对应于键202的位置的位置处贯穿发光片208。
图9是示出对应于键202的隔片204的切换单元204b的俯视图。图10是示出对应于键202的板206的支承单元206b及其周边的俯视图。图11是示出对应于键202的发光片208的发光单元208b和开口部208a的俯视图。图12是示出图9、10和11中示出的隔片204、板206和发光片208在彼此重叠状态下的俯视图。
如图9所示,例如,隔片204是通过在半透明树脂材料上印刷导线204c而制成的。如图9所示,围绕切换单元204b设置有贯通的开口部204a。
板206的支承单元206b形成为X形状。围绕支承单元206b设置有多个贯通的开口部206a。如图12所示,当隔片204和板206彼此重叠时,隔片204的切换单元204b定位在板206的支承单元206b的中心处。通过这种构造,当切换单元204b被键202从上方按压时,切换单元204b的下部能够被支承单元206b支承。
在板206上,对于一个键202设置有四个键附接用孔206c。在键附接用孔206c上安装有沿垂直方向可移动地支承每个键202的机械结构(未示出)。
如图12所示,发光片208的开口部208a设置在与隔片204的开口部204a以及板206的开口部206a重叠的位置处。在该构造中,即使在隔片204、板206和发光片208彼此重叠时,空气也能够流动通过开口部204a、206a、208a。
如上所述,隔片204、板206和发光片208设置成使得开口部204a、206a、208a重叠在对应于每个键202的位置。因此,当冷却风扇150被驱动时,外部空气从键202与上板之间的间隙被吸入,并且外部空气通过开口部204a、206a、208a进入到装置本体103的内部中。然后,空气被吸向冷却风扇150的方向,并且通过通风孔140a排放。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外部空气能够通过对应于各键202的开口部204a、206a、208a被吸入,并且空气能够从整个键盘113的广泛范围吸入。因此,装置本体103的冷却效率能够得到大幅增强,并且电子部件122能够被有效地冷却。
[4.通过键盘吸入的空气流]
图13是示出键202以及开口部204a、206a、208a的截面的示意图。图14是示出图13所示区域A2的放大示意图,并且示出了外部空气是如何在冷却风扇150被驱动时通过开口部204a、206a、208a吸入的。如图14所示,当冷却风扇150被驱动时,外部空气从键202与隔片204上的上板之间的间隙被吸入,并且外部空气通过开口部204a、206a、208a进入到装置本体103的内部中。开口部204a、206a、208a设置成对应于键202。因此,外部空气能够通过各键202的位置,即键盘113的整个区域,被吸入到装置本体103的内部中。
图15是示出图14所示的具体截面结构的示意图,并且示出了冷却风扇150和电路基板121两者。如图15中的箭头所示,外部空气通过开口部204a、206a、208a吸入到装置本体103中,并且外部空气在装置本体103中沿冷却风扇150的方向流动。然后,外部空气通过通风孔140a排放至外部。因此,使用通过开口部204a、206a、208a吸入到装置本体103中的外部空气,能够将电子部件122生成的热排放至外部,并且能够有效地冷却装置本体103的内部。
如图15所示,开口部204a、206a、208a不是设置在冷却风扇150的上部,这使得气流在装置本体103中流向冷却风扇150,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强冷却效率。
[5.发光片中的开口部的配置的示例]
接下来,将说明发光片208中的开口部208a的配置的示例。图16是示出键202与开口部208a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如图16所示,键202的文字部分(“K”、“の(日文平假名)”)被做成透光的透光单元202a。透光单元202a由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树脂材料制成。因此,由发光片208的发光单元208b发射的光透射穿过透光单元202a,使得键202上的文字部分发亮。
如图16所示,发光片208的开口部208a设置在没有配置透光单元202a的部分处。当开口部208a的位置与透光单元202a的位置重叠时,发光片208在开口部208a中不发光,这会减少发射至透光单元202a的光量,透光单元202a的亮度被认为会降低。如本实施例所示,开口部208a设置在没有配置透光单元202a的部分中,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透光单元202a的亮度降低。
图17示出了这样一个键202:通过它能够输入更多文字,并且其中设置有更多透光单元202a。甚至在该情况下,发光片208的开口部208a也设置在没有配置多个透光单元202a的区域中。这能够可靠地防止透光单元202a的亮度降低。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方案的范围内,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做出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
本实用新型包含2011年1月20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11-011417所涉及的主题,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Claims (8)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具有多个键的键盘,所述键盘包括:
片材,具有多个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键分别被按下的操作来切换非导通状态和导通状态,所述片材在对应于所述键中的至少一个的位置处具有第一开口部;和
发光构件,设置在所述片材的下方,朝所述键发光,所述发光构件在对应于所述键中的至少一个的位置处具有第二开口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键通过使所述发光构件发射的光透过的透光单元而刻有文字,并且所述第二开口部设置在不与所述键的文字重叠的位置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板材,设置在所述片材与所述发光构件之间,用于支承所述片材,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开口部的位置处具有第三开口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将内部的热排放至外部的冷却风扇,其中所述第二开口部设置在所述冷却风扇正上方的部分之外的区域中。
5.一种操作输入装置,包括:
多个键;
片材,具有多个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键分别被按下的操作来切换非导通状态和导通状态,所述片材在对应于所述键中的至少一个的位置处具有第一开口部;和
发光构件,设置在所述片材的下方,朝所述键发光,所述发光构件在对应于所述键中的至少一个的位置处具有第二开口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键通过使所述发光构件发射的光透过的透光单元而刻有文字,并且所述第二开口部设置在不与所述键的文字重叠的位置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输入装置还包括:
板材,设置在所述片材与所述发光构件之间,用于支承所述片材,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开口部的位置处具有第三开口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输入装置还包括:用于将内部的热排放至外部的冷却风扇,其中,所述第二开口部设置在所述冷却风扇正上方的部分之外的区域中。
CN2012200273077U 2011-01-21 2012-01-20 信息处理装置和操作输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6337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11417 2011-01-21
JP2011011417A JP2012155375A (ja) 2011-01-21 2011-01-21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操作入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63377U true CN202563377U (zh) 2012-11-28

Family

ID=4652649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188454A Pending CN102609043A (zh) 2011-01-21 2012-01-20 信息处理装置和操作输入装置
CN20122002730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63377U (zh) 2011-01-21 2012-01-20 信息处理装置和操作输入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188454A Pending CN102609043A (zh) 2011-01-21 2012-01-20 信息处理装置和操作输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186961A1 (zh)
JP (1) JP2012155375A (zh)
CN (2) CN10260904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9043A (zh) * 2011-01-21 2012-07-25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和操作输入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232385A (ja) * 2013-05-28 2014-12-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TW201538063A (zh) * 2014-03-26 2015-10-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電子裝置及其散熱風扇
SG10201609616TA (en) * 2016-09-06 2018-04-27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ooling fan
US10285303B2 (en) 2017-07-14 2019-05-07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integrated passive and active cooling
CN112181113B (zh) * 2020-09-23 2021-05-25 广州联合医生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办公用综合交流平台
US20220316692A1 (en) * 2022-06-23 2022-10-06 Praveen Kashyap Ananta Bhat Cooling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65130A (en) * 1979-10-04 1982-12-21 North American Philips Corporation Vented membrane switch with contaminant scavenger
US5801345A (en) * 1996-06-21 1998-09-01 Acuson Corporation Keyboard assembly incorporating multiple lighting modes for improved user feedback
WO2000030257A1 (en) * 1998-11-13 2000-05-25 Questech International, Inc. Backlighting for computer keyboard
TWM276311U (en) * 2005-04-19 2005-09-21 Quanta Comp Inc Keyboard module heat dissipation film
US7327559B2 (en) * 2005-05-13 2008-02-05 Sound Start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eating the hands of keyboard users
JP2007193600A (ja) * 2006-01-19 2007-08-02 Toshib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
JP4710696B2 (ja) * 2006-04-07 2011-06-29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キースイッチ構造
US8695690B2 (en) * 2008-08-29 2014-04-15 Apple Inc. Methods for cooling electronic devices using flow sensors
US7911780B2 (en) * 2008-08-29 2011-03-22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oling electronic devices through user interfaces
CN102346550B (zh) * 2010-08-03 2016-08-03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键盘
JP2012155375A (ja) * 2011-01-21 2012-08-16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操作入力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9043A (zh) * 2011-01-21 2012-07-25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和操作输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09043A (zh) 2012-07-25
US20120186961A1 (en) 2012-07-26
JP2012155375A (ja) 201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63377U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操作输入装置
US11023081B2 (en) Multi-functional keyboard assemblies
US8888305B2 (en) Illuminated keyboard
CN103052286B (zh) 手持电子装置
US20100066568A1 (en) Keyboard structure with a self-luminous circuit board
US7600880B2 (en) Device with modal lighting control and method thereof
US20130141370A1 (en) Touch keypad module and input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CN100511535C (zh) 一种触摸键盘及带有触摸键盘的移动终端
US20130093684A1 (en) Touch keypad module
CN104576145A (zh) 发光键盘装置
US20110291938A1 (en) Touch-type transparent keyboard
US20060044279A1 (en) Input device and mobile phone using the same
CN101556520A (zh) 触摸按键装置
TW201506689A (zh) 發光鍵盤
US20200293145A1 (en) Touch module
CN109871063B (zh) 轨迹触控感测模块
JP6868716B1 (ja) 電子機器
CN103207700B (zh)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触摸屏装置、数码设备以及便携式终端
CN204884969U (zh) 发光式键盘装置
TWI639108B (zh) 軌跡觸控感測模組
CN107949147B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和触控设备
US8975547B2 (en) Keyswitch and keyboard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2089100A (ja) ノート型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の発光キーボード
CN201298483Y (zh) 输入装置
TWI398794B (zh) 具有高分子發光二極體的電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8

Termination date: 2016012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