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51569U - 用于印刷电路板的间隔柱 - Google Patents

用于印刷电路板的间隔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51569U
CN202551569U CN2012201586581U CN201220158658U CN202551569U CN 202551569 U CN202551569 U CN 202551569U CN 2012201586581 U CN2012201586581 U CN 2012201586581U CN 201220158658 U CN201220158658 U CN 201220158658U CN 202551569 U CN202551569 U CN 202551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resilient fingers
circuit board
printed circuit
pc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15865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淑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gyang Plastics & Rubber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ngyang Plastics & Rubber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gyang Plastics & Rubber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ngyang Plastics & Rubber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15865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515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51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5156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间隔柱,其是由一绝缘柱体及一导电弹簧所构成,该绝缘柱体上、下方分别突设一上、下接环,且下接环底面纵向延伸一箭矢状的弹性扣爪;而导电弹簧接装于绝缘柱体,该导电弹簧上、下部对应上、下接环位置各自设有由多个螺旋环圈所构成的上、下导接部,以便将印刷电路板上各电子元件产生的静电、噪声可经由导电弹簧传导至导电体,例如金属壳体的固定基板,而具有接地效果。

Description

用于印刷电路板的间隔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可供印刷电路板安装固定用的间隔柱,尤指一种可稳固对印刷电路板定位且具有接地效果的间隔柱。
背景技术
一般于计算机或电子产品中为了使印刷电路板安装于壳体的固定基板内部,通常在固定基板上固接有螺柱、卡接柱等柱状元件,然后再将印刷电路板安装于所述柱状元件上。
前述螺柱均具有一设于印刷电路板与固定基板之间的柱体,该柱体一端具有一螺纹段,另一端中心开设一螺孔,该柱体的螺纹段是螺接于固定基板,而该螺孔可供螺丝穿过印刷电路板的定位孔后予以螺接,以便将印刷电路板予以锁固,并与固定基板形成一间距。
而已知的卡接柱,其是于本体一端设有一弹性扣爪,以便插入印刷电路板的定位孔内,可产生扣接效果;而另一端面则抵接于固定基板,使印刷电路板与固定基板间形成一间距。
惟随着电子产品的轻、薄、短、小化,使得计算机或电子产品内部使用空间亦随的大幅缩小,以致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更加的密集,由于电子元件均会发生电磁干扰(EMI)。因此,一般会在印刷电路板外部罩覆金属壳体,以作为屏蔽;由于金属壳体上通常设有接地脚,或是在印刷电路板上设有供与金属壳体接触的导电弹片,并以接地脚或导电弹片设于印刷电路板上,以作为接地之用,从而获致减低电磁干扰的效果。
固然前述导电弹片可将印刷电路板上各电子元件产生的静电、噪声通过此接地通路传导出去,以消除电磁干扰。但是该导电弹片与间隔柱却是分别提供印刷电路板定位与接地功能,而并未将两者整合,以致造成繁琐的组装工序,而亟待相关业者的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间隔柱,该间隔柱具有对印刷电路板形成稳固支撑或定位效果,且该间隔柱的柱体套接导电弹簧后,使印刷电路板上各电子元件产生的静电、噪声可经由导电弹簧传导至导电体,例如金属壳体的固定基板,而具有接地效果。
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间隔柱,其包括:一绝缘柱体,其中段的柱身上、下端各自突设一上、下接环,该上、下接环周缘纵向分别开设与柱身相连通的至少一上、下穿槽,而该下接环底面纵向延伸一箭矢状的弹性扣爪,且该弹性扣爪内侧开设至少一伸缩缝;以及一导电弹簧,其中段的直线形连接杆设于柱身,该连接杆上、下部分别纵向套设于上、下穿槽内,并进一步分别连接由多个螺旋环圈所构成的上、下导接部,且该上、下导接部各自位于上接环上方及下接环与弹性扣爪之间。
其中该上接环顶面进一步开设一容置凹槽,而该上导接部下方容置于容置凹槽内,上方则外露于容置凹槽外。
其中该弹性扣爪两侧上端内缘各以一连接片连接于下接环,以形成封闭箭矢状的弹性扣爪。
其中该封闭箭矢状的弹性扣爪内侧的伸缩缝采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另一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间隔柱,其包括:一绝缘柱体,其中段的柱身上、下端各自突设一上、下接环,该上、下接环周缘纵向分别开设与柱身相连通的至少一上、下穿槽,该上接环顶面纵向延伸一插接柱,而该下接环底面纵向延伸一箭矢状的弹性扣爪,且该弹性扣爪内侧开设至少一伸缩缝;以及一导电弹簧,其中段的直线形连接杆设于柱身,该连接杆上、下部分别纵向套设于上、下穿槽内,并进一步分别连接由多个螺旋环圈所构成的上、下导接部,且该上、下导接部各自位于上接环上方插接柱的外及下接环与弹性扣爪之间。
其中该插接柱上方一体形成一圆锥部。
其中该弹性扣爪两侧上端内缘各以一连接片连接于下接环,以形成封闭箭矢状的弹性扣爪。
其中该封闭箭矢状的弹性扣爪内侧的伸缩缝采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又一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间隔柱,其包括:一绝缘柱体,其中段的柱身上、下端各自突设一上、下接环,该上、下接环周缘纵向分别开设与柱身相连通的至少一上、下穿槽,该上接环顶面与下接环底面各自纵向延伸一箭矢状的弹性扣爪,且该弹性扣爪内侧开设至少一伸缩缝;以及一导电弹簧,其中段的直线形连接杆设于柱身,该连接杆上、下部分别纵向套设于上、下穿槽内,并进一步分别连接由多个螺旋环圈所构成的上、下导接部,且该上、下导接部各自位于上接环与弹性扣爪之间及下接环与弹性扣爪之间。
其中该下接环的弹性扣爪两侧上端内缘各以一连接片连接于下接环,而该上接环的弹性扣爪两侧底端内缘各以一连接片连接于上接环,以各自形成封闭箭矢状的弹性扣爪。
其中该封闭箭矢状的弹性扣爪内侧的伸缩缝采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可使印刷电路板上各电子元件产生的静电、噪声经由导电弹簧传导至导电体,例如金属壳体的固定基板,而具有接地效果。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间隔柱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间隔柱组立后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间隔柱第一实施例装设于印刷电路板及导电体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间隔柱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图4所示间隔柱组立后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间隔柱第二实施例装设于印刷电路板及导电体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间隔柱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图7所示间隔柱组立后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间隔柱第三实施例装设于印刷电路板及导电体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基本上,本实用新型间隔柱是由一绝缘柱体1,及一导电弹簧2所构成。
绝缘柱体1是由塑料一体射出成型,其中段的圆柱形柱身11上、下端各自突设一上接环12及一下接环13,该上接环12顶面形成一容置凹槽121,该凹槽121周缘纵向开设至少一与柱身11相连通的上穿槽122;而下接环13底部纵向延伸一箭矢状的弹性扣爪14,该下接环13与该弹性扣爪14周缘亦纵向开设至少一与柱身11相连通的下穿槽131。
请再参阅图1,该弹性扣爪14内侧开设至少一伸缩缝141,例如两相对设置的伸缩缝141,使该弹性扣爪14具弹性扩张及压缩的功能。其中,该弹性扣爪14两侧上端面内缘各以一连接片142连接于下接环13,使该两相对设置的伸缩缝14呈封闭型态,由于该弹性扣爪14形成封闭的箭矢状,以致该弹性扣爪14受力时,通过该连接片142所形成的连接效果,使该弹性扣爪14不易变形与损毁,从而增加荷重能力。
导电弹簧2为可伸展及压缩的弹性体,其中段直线形连接杆21设于柱体1的柱身11,该连接杆21上、下部分别纵向连接由多个螺旋环圈所构成的上、下导接部22、23,该上、下导接部22、23各自位于上接环12上方及下接环13与弹性扣爪14之间。特别是,该上导接部22下方容置于容置凹槽121内,而上方则外露于容置凹槽121外,以获致弹性撑抵效果。
该柱体1与导电弹簧2组装时,首先将下导接部23套设下接环13与弹性扣爪14之间;然后连接杆21上、下端分别容置于上、下接环12、13相对设置的上、下穿槽122、131内,使得该连接杆21邻接于柱体1的柱身11;最后将上导接部22套设上接环12的容置凹槽121内,即完成如图2所示的间隔柱立体图。
如图3所示,是将本实用新型间隔柱装设于一导电体3,例如金属板制成的固定基板与一印刷电路板4的示意图。安装时该间隔柱的箭矢状弹性扣爪14对准导电体3预设的定位孔31插入,使弹性扣爪14的两相对伸缩缝141为定位孔31压缩而变形,并通过该定位孔31后立即扩张,从而形成卡扣状态。此时,该导电弹簧2底部且位于下接环13下方的下导接部23直接弹性抵接于导电体3。接着,将印刷电路板4跨置并支撑于间隔柱上,使导电弹簧2顶部且容置于容置凹槽122的上导接部22直接弹性抵接于印刷电路板4底面的铜箔电路41,而形成一导电型态,以便将印刷电路板4上各电子元件产生的静电、噪声可经由导电弹簧2传导至导电体3,例如固定基板,而具有接地的预期效果。
如图4所示,其揭示本实用新型间隔柱的第二实施例,为方便说明起见,本实施例的间隔柱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元件,均以相同名称及相同符号代表之。而本实施例的间隔柱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上接环12并无容置凹槽的设置,而是在该上接环12顶面纵向突伸一插接柱123,且该插接柱123上方一体形成一圆锥部124,以方便导引及插接于印刷电路板4默认的板孔。如图5所示,其是为柱体1与导电弹簧2组装后的立体图,由图中可以明显看出,上导接部22是螺旋环绕于该插接柱123的外,而具有弹性抵接的效果。
如图6所示,是将本实用新型间隔柱装设于一导电体3,例如金属板制成的固定基板与一印刷电路板4的示意图。安装时该间隔柱的箭矢状弹性扣爪14对准导电体3预设的定位孔31插入,使弹性扣爪14的两相对伸缩缝141为定位孔31压缩而变形,并通过该定位孔31后立即扩张,从而形成卡扣状态。此时,该导电弹簧2底部且位于下接环13下方的下导接部23直接弹性抵接于导电体3。接着,将印刷电路板4跨置于间隔柱上,使插接柱123利用顶端的圆锥部124插入印刷电路板4默认的板孔42内,而形成支撑及定位效果,而导电弹簧2顶部且位于上接环12上方的上导接部22直接弹性抵接于印刷电路板4底面的铜箔电路41,而形成一导电型态,以便将印刷电路板4上各电子元件产生的静电、噪声可经由导电弹簧2传导至导电体3,例如固定基板,而具有接地的预期效果。
如图7所示,其揭示本实用新型间隔柱的第三实施例,为方便说明起见,本实施例的间隔柱与前述第一、二实施例相同元件,均以相同名称及相同符号代表之。而本实施例的间隔柱与前述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上接环12并无容置凹槽或插接柱的设置,而是在该上接环12顶面纵向突伸一弹性扣爪14,以方便扣接于印刷电路板4默认的板孔。如图8所示,其是为柱体1与导电弹簧2组装后的立体图,由图中可以明显看出,上导接部22是螺旋环绕于上接环12与弹性扣爪14之间,而具有弹性抵接的效果。
如图9所示,是将本实用新型间隔柱装设于一导电体3,例如金属板制成的固定基板与一印刷电路板4的示意图。安装时该间隔柱下方箭矢状弹性扣爪14对准导电体3预设的定位孔31插入,使弹性扣爪14的两相对伸缩缝141为定位孔31压缩而变形,并通过该定位孔31后立即扩张,从而形成卡扣状态。此时,该导电弹簧2底部且位于下接环13下方的下导接部23直接弹性抵接于导电体3。接着,将印刷电路板4跨置于间隔柱上,使上方箭矢状弹性扣爪14插入印刷电路板4默认的板孔42内,而形成支撑及定位效果,而导电弹簧2顶部且位于上接环12上方的上导接部22直接弹性抵接于印刷电路板4底面的铜箔电路41,而形成一导电型态,以便将印刷电路板4上各电子元件产生的静电、噪声可经由导电弹簧2传导至导电体3,例如固定基板,而具有接地的预期效果。
是以,经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其所增益的功效在于,该间隔柱不仅提供印刷电路板与导电体,例如固定基板的架高间隔效果,使该间隔柱具有对印刷电路板形成稳固支撑或定位效果,且该间隔柱的柱体套接导电弹簧后,使印刷电路板上各电子元件产生的静电、噪声可经由导电弹簧传导至导电体,例如金属壳体的固定基板,而具有接地效果。尤其是,该导电弹簧相较于已知导电弹片具有成本低廉,而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尤其是,该导电弹簧两端设置上、下导接部具有弹性抵接确实及接地效果稳定的优点,堪称同类物品前所未见的一大佳构。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凡是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术的人所易于推知的,俱不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畴。

Claims (11)

1.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间隔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绝缘柱体,其中段的柱身上、下端各自突设一上、下接环,该上、下接环周缘纵向分别开设与柱身相连通的至少一上、下穿槽,而该下接环底面纵向延伸一箭矢状的弹性扣爪,且该弹性扣爪内侧开设至少一伸缩缝;以及
一导电弹簧,其中段的直线形连接杆设于柱身,该连接杆上、下部分别纵向套设于上、下穿槽内,并进一步分别连接由多个螺旋环圈所构成的上、下导接部,且该上、下导接部各自位于上接环上方及下接环与弹性扣爪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印刷电路板的间隔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接环顶面进一步开设一容置凹槽,而该上导接部下方容置于容置凹槽内,上方则外露于容置凹槽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印刷电路板的间隔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弹性扣爪两侧上端内缘各以一连接片连接于下接环,以形成封闭箭矢状的弹性扣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印刷电路板的间隔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封闭箭矢状的弹性扣爪内侧的伸缩缝采相对设置。
5.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间隔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绝缘柱体,其中段的柱身上、下端各自突设一上、下接环,该上、下接环周缘纵向分别开设与柱身相连通的至少一上、下穿槽,该上接环顶面纵向延伸一插接柱,而该下接环底面纵向延伸一箭矢状的弹性扣爪,且该弹性扣爪内侧开设至少一伸缩缝;以及
一导电弹簧,其中段的直线形连接杆设于柱身,该连接杆上、下部分别纵向套设于上、下穿槽内,并进一步分别连接由多个螺旋环圈所构成的上、下导接部,且该上、下导接部各自位于上接环上方插接柱的外及下接环与弹性扣爪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印刷电路板的间隔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插接柱上方一体形成一圆锥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印刷电路板的间隔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弹性扣爪两侧上端内缘各以一连接片连接于下接环,以形成封闭箭矢状的弹性扣爪。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印刷电路板的间隔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封闭箭矢状的弹性扣爪内侧的伸缩缝采相对设置。
9.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间隔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绝缘柱体,其中段的柱身上、下端各自突设一上、下接环,该上、下接环周缘纵向分别开设与柱身相连通的至少一上、下穿槽,该上接环顶面与下接环底面各自纵向延伸一箭矢状的弹性扣爪,且该弹性扣爪内侧开设至少一伸缩缝;以及
一导电弹簧,其中段的直线形连接杆设于柱身,该连接杆上、下部分别纵向套设于上、下穿槽内,并进一步分别连接由多个螺旋环圈所构成的上、下导接部,且该上、下导接部各自位于上接环与弹性扣爪之间及下接环与弹性扣爪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印刷电路板的间隔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下接环的弹性扣爪两侧上端内缘各以一连接片连接于下接环,而该上接环的弹性扣爪两侧底端内缘各以一连接片连接于上接环,以各自形成封闭箭矢状的弹性扣爪。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印刷电路板的间隔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封闭箭矢状的弹性扣爪内侧的伸缩缝采相对设置。
CN2012201586581U 2012-04-13 2012-04-13 用于印刷电路板的间隔柱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51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586581U CN202551569U (zh) 2012-04-13 2012-04-13 用于印刷电路板的间隔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586581U CN202551569U (zh) 2012-04-13 2012-04-13 用于印刷电路板的间隔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51569U true CN202551569U (zh) 2012-11-21

Family

ID=47172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158658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51569U (zh) 2012-04-13 2012-04-13 用于印刷电路板的间隔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515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4248A (zh) * 2016-11-18 2017-02-01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中板卡与背板的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4248A (zh) * 2016-11-18 2017-02-01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中板卡与背板的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CN106374248B (zh) * 2016-11-18 2019-01-18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中板卡与背板的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29739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10910778B2 (en) Conductive coaxial connector
CN202476005U (zh) 用于印刷电路板的间隔柱
CN101783464A (zh) 麦克风的输出连接器
EP2892309A1 (en) Electric device for electric vehicle
CN207183690U (zh) 一种高速毫米波多通道连接器
KR101500853B1 (ko) 평평한 판상 접속 대상물의 접속에 적합한 동축 커넥터
US20080166921A1 (en) Shielded connector
CN104300292B (zh) 终端设备的插座结构和移动终端
CN106713535B (zh) 移动终端
CN106299780A (zh) 板间射频连接系统
CN202551569U (zh) 用于印刷电路板的间隔柱
CN201700124U (zh) 屏蔽罩及具有屏蔽罩的电子装置
CN203691412U (zh) 一种金属封装的光收发模块
CN107770960A (zh) 电子元件及电路板的连接结构
CN102339562A (zh) 电子设备
KR101804460B1 (ko) 피씨비 연결구조
CN105048225B (zh) 同轴连接器
CN103036113A (zh)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N103219599A (zh) 外壳贯穿连接器
CN202050116U (zh) 用于电缆连接器的电磁屏蔽安装组件
CN105576427A (zh) 提供组合紧固件和射频接口的连接器
JP2012227086A (ja) 基板間接続用コネクタ
CN202145522U (zh) 强化组装式插头连接器
CN101573024B (zh) 屏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