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47898U - 冲击总成 - Google Patents
冲击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547898U CN202547898U CN2012201954526U CN201220195452U CN202547898U CN 202547898 U CN202547898 U CN 202547898U CN 2012201954526 U CN2012201954526 U CN 2012201954526U CN 201220195452 U CN201220195452 U CN 201220195452U CN 202547898 U CN202547898 U CN 2025478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pact
- generation device
- platform
- assembly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冲击总成,包含一平台及至少两冲击产生装置。至少两冲击产生装置相邻且成对地设置,并可分离地固定于平台。其中,至少两冲击产生装置各具有一壳体及一冲击单元。壳体适于形成一腔室,冲击单元则容置于腔室之中。至少两冲击产生装置的各冲击单元适于依据相应的至少两时序,以提供至少两冲击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击总成,可针对一待测物给予周期性且一致性的冲击力,以精准地模拟待测物于实际使用情况下所可能遭受到的外力,同时进一步缩短所需的检测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冲击总成,特别是关于一种可持续地提供稳定冲击力于一冲击平台或欲冲击物品的冲击总成。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使得相关的产品规格及工业标准也更趋严格。为了因应使用者的消费需求改变,电子产品也朝向轻薄短小及复合功能的方向发展。其中,为了稳定电子产品运作上的可靠度,同时强化运送过程的耐震程度,在产品的研发过程及出厂前皆须先进行一连串的可靠度测试,以先期察觉产品结构上的缺点。在这当中,较常为业界所采用的测试方式,便为冲击测试。
如图1所示的已知冲击测试所采用的一冲击测试装置1,其是将一冲击单元14(如一空气锤或一电子锤)设置于一冲击平台12下方,继而将一待测物16(如:电子产品)以皮带或固定带固定于冲击平台12上后,进行相关冲击测试。当冲击单元14作动以提供一冲击力后,适以带动冲击平台12并给予待测物16一冲击力。之后,再经由设置于待测物16上的感测装置(图未示出),分析电子产品受到冲击所产生的波形曲线,并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电子产品内部的零组件的损坏情况,以期改善电子产品的零件/电路设计,或是强化运送时的包装保护。
然而,采用此种冲击测试仍可能产生以下问题。首先,当冲击单元14撞击冲击平台12后,由于力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缘故,冲击单元14须一段时间(延迟时间)始可回复到初始的冲击状态,以再次提供一完全相同的冲击力予平台。亦即,若预设撞击的间隔时间过短,则将使得冲击单元14无法精确地或即时地提供一稳定的冲击力,同时也难以得到可靠的检测数据。此外,若采用将冲击的时间间隔拉长,并经由延长周期的方式来检测,则在所需的总冲击次数固定的情况下,将难以缩短测试时间。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冲击总成,使其可持续地产生稳定的冲击力,以精准地模拟待测物于实际使用情况下所可能遭受到的外力,并得以有效缩短各次冲击间的间隔时间,乃为此一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总成,其可针对一待测物给予周期性且一致性的冲击力,以精准地模拟待测物于实际使用情况下所可能遭受到的外力,同时进一步缩短所需的检测时间。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击总成,其包含一平台及至少两冲击产生装置。至少两冲击产生装置相邻且成对地设置,并可分离地固定于平台。此外,至少两冲击产生装置各具有一壳体及一冲击单元。其中,壳体适于形成一腔室,以容置冲击单元于腔室之中。实际操作时,冲击产生装置利用冲击单元以进行一往复式运动,各冲击单元适于依据相应的至少两时序,依序进行往复式运动,以提供至少两稳定的冲击力予平台。
为了让上述的目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本领域的人士所知悉并应用,下文以本实用新型的数个较佳实施例以及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冲击测试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击总成的第一实施例于第一时序的作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击总成的第一实施例于第二时序的作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击总成的第二实施例于第一时序的作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击总成的第二实施例于第二时序的作动示意图;以及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击总成的第一时序及第二时序的作动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冲击测试装置
12 平台
14 冲击单元
16 待测物
2、3 冲击总成
22、32 平台
24、34 第一冲击产生装置
242、342 第一壳体
244、344 第一冲击单元
246、346 第一腔室
26、36 第二冲击产生装置
262、362 第二壳体
264、364 第二冲击单元
266、366 第二腔室
T1 第一时序
T2 第二时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冲击总成包含一平台及至少两冲击产生装置,且至少两冲击产生装置各具有一壳体及一冲击单元,使至少两冲击产生装置的各冲击单元可分别依据相应的时序,进行一往复式运动。
详细而言,请参考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冲击总成2的第一实施例。如图所示,冲击总成2包含一平台22、一第一冲击产生装置24及一第二冲击产生装置26。第一冲击产生装置24及第二冲击产生装置26相邻且成对地设置,并可分离地固定于平台22上。此外,第一冲击产生装置24及第二冲击产生装置26各具有一第一壳体242、一第二壳体262,一第一冲击单元244、一第二冲击单元264及一第一腔室246、一第二腔室266。其中,第一壳体242及第二壳体262所具有的第一腔室246及第二腔室266,分别用以容置第一冲击单元244及第二冲击单元264,且第一冲击单元244及第二冲击单元264适于分别依据一第一时序T1及一第二时序T2进行一往复式运动。
请一并参考图6所示的时序作动图。当于第一时间区间时,第一冲击单元242在腔室246内部将依据第一时序T1进行一往复式运动,使第一冲击产生装置24的第一冲击单元242朝上冲击平台22,以提供平台22一第一冲击力。此时,由于第二冲击产生装置26的第二冲击单元262所依据的第二时序T2未有讯号,故第二冲击单元262是静止而未朝上冲击平台22。
接着,请一并参考图3及图6。当平台22被第一冲击单元242冲击而回复初始位置后,于第二时间区间时,第二冲击单元262在腔室266内部将依据第二时序T2进行一往复式运动,使第二冲击产生装置26的第二冲击单元262朝上冲击平台22,以提供平台22一第二冲击力。此时,由于第一冲击产生装置24的第一冲击单元242所依据的第一时序T1未有讯号,故第一冲击单元242是静止而未朝上冲击平台22。
因此,经由第一冲击产生装置24与第二冲击产生装置26以间隔且连续的第一时序T1及第二时序T2,分别提供平台22方向相同、力大小亦相同的第一冲击力及第二冲击力,将可使原本因使用单一冲击产生装置,而需等待复位的延迟时间为另一冲击产生装置所填补,从而可有效地缩短两次冲击的时间间隔,并进一步缩短总检测所需的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冲击产生装置24及第二冲击产生装置26皆为一电子式冲击产生器,且第一冲击产生单元244、第二冲击单元264皆为一微型震动马达。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虽未示出第一冲击产生装置24及第二冲击产生装置26与平台22的连接方式,但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可推知,第一冲击产生装置24及第二冲击产生装置26适于利用螺接或是卡扣的方式固定于平台22的下方,但不以此为限。此外,冲击总成2还可具有一检测单元(图未示出),譬如一加速规,其可设置于平台22上方或其他适当位置,藉此检测并监控平台22的作动,以进行数据分析或即时调整第一冲击产生单元244与第二冲击产生单元264的作动。
请接着参考图4和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如图所示,相似于第一实施例,冲击总成3包含一平台32、一第一冲击产生装置34及一第二冲击产生装置36。第一冲击产生装置34及第二冲击产生装置36相邻且成对地设置,并可分离地固定于平台32上。此外,第一冲击产生装置34及第二冲击产生装置36各具有一第一壳体342、一第二壳体362,一第一冲击单元344、一第二冲击单元364及一第一腔室346、一第二腔室366。其中,第一壳体342及第二壳体362所具有的第一腔室346及第二腔室366,分别用以容置第一冲击单元344及第二冲击单元364,且第一冲击单元344及第二冲击单元364适于分别依据图6所示的第一时序T1及第二时序T2进行一往复式运动。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部分在于,第一冲击产生装置34的第一冲击单元344与第二冲击产生装置36的第二冲击单元364两者间所提供的第一冲击力与第二冲击力为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冲击力。换言之,如图4及图5所示,当第一冲击单元344所提供的第一冲击力朝上冲击时,则第二冲击单元364所提供的第二冲击力朝下冲击。
因此,在实际操作时,当第一冲击产生装置34的第一冲击单元344冲击平台32后,第二实施例的平台32并不需如第一实施例般,需回复至初始位置后始可遭受冲击。亦即,第二冲击产生装置36的第二冲击单元364所施予的第二冲击力可于平台34处于朝上震幅达到最大值时,给予一个朝下的第二冲击力。此种配置,相较第一实施例,将可更大幅度地缩短冲击间隔,进而缩短总检测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虽仅例示一平台搭配两冲击产生装置的态样,但需特别指出的是,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亦可依据需求,在平台下方装设两组或以上的成对设置的冲击产生装置。举例而言,可在一平台下设置八个冲击产生装置,使其两两一组,并针对平台同时提供四组不同方向(角度)的冲击力,当然,亦可经由调整时序的先后次序,将其设计成具有四组冲击力,以依序撞击平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冲击总成可经由两两成对设置的冲击产生装置,并依据相应的连续时序,针对平台提供一冲击力,藉以精准地模拟一待测物于实际情况下所可能遭受到的外力。此外,如此两两成对的设置方式与连续时序的搭配,还可进一步填补现有技术中单一冲击产生装置于冲击后回复至初始冲击状态的延迟时间,以缩短整体的测试时间,并提供一提供稳定冲击力的冲击总成。
上述的实施例仅用来例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面,以及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可轻易完成的改变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冲击总成,包含:
一平台;以及
至少两冲击产生装置,相邻且成对地设置,并可分离地固定于该平台,该至少两冲击产生装置各具有:
一壳体,适于形成一腔室;及
一冲击单元,容置于该腔室中,并用以进行一往复式运动;
其中,该至少两冲击产生装置的各该冲击单元适于依据相应的至少两时序,依序进行该往复式运动,以提供至少两冲击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总成,其中该至少两冲击产生装置包含一第一冲击产生装置及一第二冲击产生装置,该至少两时序包含一第一时序及一第二时序,且该第一冲击产生装置及该第二冲击产生装置所具有的一第一冲击单元及一第二冲击单元适于依据该第一时序及该第二时序,依序产生一第一冲击力及一第二冲击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总成,其中该第一冲击产生装置及该第二冲击产生装置分别具有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且适于分别形成一第一腔室及一第二腔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总成,其中该第一冲击力与该第二冲击力的方向为相同。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总成,其中该第一冲击力与该第二冲击力的方向为相反。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总成,其中该第一冲击力的大小相等于该第二冲击力的大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总成,其中这些冲击产生装置为一电子式冲击产生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总成,其中这些冲击产生单元为一微型震动马达。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总成,其中还包括一检测单元,设置于该平台上,用以检测该平台的作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击总成,其中该检测单元为一加速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总成,其中这些冲击产生装置以螺接或卡扣的方式固定于该平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1954526U CN202547898U (zh) | 2012-05-03 | 2012-05-03 | 冲击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1954526U CN202547898U (zh) | 2012-05-03 | 2012-05-03 | 冲击总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547898U true CN202547898U (zh) | 2012-11-21 |
Family
ID=47168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19545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47898U (zh) | 2012-05-03 | 2012-05-03 | 冲击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547898U (zh) |
-
2012
- 2012-05-03 CN CN2012201954526U patent/CN20254789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621934B2 (en) | Dual-axis resonance testing of wind turbine blades | |
CN102253083A (zh) | 高能内爆炸药爆轰性能测试方法 | |
CN103048075B (zh) | 一种冲击力测试装置 | |
CN105675241B (zh) | 机械冲击试验设备 | |
CN102047091A (zh) | 用于监控水弹性接头的性能、特别是刚度和相位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6289498B (zh) | 一种在线测量固体发动机振动的系统及其方法 | |
CN202547898U (zh) | 冲击总成 | |
CN207888583U (zh) | 一种方便更换锤头的橡胶锤 | |
CN108225709A (zh) | 一种冲击试验加载装置及系统 | |
Thukral et al. |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PCB changes in the latest published JEDEC board level drop test method | |
Lee et al. | Finite element model verification for packaged printed circuit board by experimental modal analysis | |
US10088496B2 (en) | Calibration method and sports equipment | |
O'Reilly et al. | High-g testing of MEMS devices, and why | |
TWM437954U (en) | Impact assembly | |
Doria et al. | An impulsive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ers for intelligent tires | |
CN110243938A (zh) | 一种移动力锤模态试验装置及系统 | |
US8256276B2 (en) | Ball movement path measuring method | |
US6655189B1 (en) | Explosive excitation device and method | |
CN106153284B (zh) | 整舱级爆炸冲击试验加载与谱型控制一体化装置 | |
KR20190021748A (ko) | 스마트 타격 감지 장치 | |
CN210119502U (zh) | 一种冲击加速度计校准装置的冲击激励结构及校准装置 | |
CN107478379B (zh) | 爆炸场冲量和风动压测试装置 | |
CN110405807B (zh) | 基于特种机器人末端执行器性能综合测试系统的检测方法 | |
CN102927862A (zh) | 一种快速测量雷管延时精度的方法 | |
CN207280712U (zh) | 一种柔性板的振动测量与控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50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