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28012U - 超音波非接触式电力传输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超音波非接触式电力传输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28012U
CN202528012U CN2012200620439U CN201220062043U CN202528012U CN 202528012 U CN202528012 U CN 202528012U CN 2012200620439 U CN2012200620439 U CN 2012200620439U CN 201220062043 U CN201220062043 U CN 201220062043U CN 202528012 U CN202528012 U CN 202528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rod
induction coil
several
main body
induction coi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6204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 HO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 HO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 HO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 HO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06204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28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28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2801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超音波非接触式电力传输加工装置,包括一主体、数个第一感应线圈,及数个第二感应线圈,其主体一端组设一主轴,其另一端对应主轴向内组设一固定座,主轴对应固定座一端枢设一旋转吊杆,旋转吊杆外周与主体内壁呈分离状态,旋转吊杆与固定座对应的端面互相分离,主轴另一端组设一刀座;数个第一感应线圈与电源电性连结,其分别设于固定座对应旋转吊杆的一端、旋转吊杆周侧,及主平板对应副平板的一端;数个第二感应线圈与电源电性连结,且其与数个第一感应线圈互为相反电磁性,数个第二感应线圈对应数个第一感应线圈设置,第二与第一感应线圈相互分离。本实用新型提升电流传输的稳定性,降低电流传输结构的磨耗,且不会产生阻抗的问题。

Description

超音波非接触式电力传输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超音波非接触式电力传输加工装置,其应用于超音波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指利用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的方式,令超音波加工装置于动作过程中得以稳定的获得所需的电力。
背景技术
超音波加工方式是利用浸在磨料浆中的工具,以高频率震荡的方式对工件进行加工,其加工过程加工刀具以每秒20~30KHZ的高频振动,高速往复运动驱使磨料浆中的磨料通过微小的间隙并撞击工件,进而逐渐的将工件表面的微粒分离成形,而超音波辅助机械加工可借由磨料与刀具之间的微小缝隙产生真空区域,当磨料浆或冷空气进入真空区域时,可降低切削过程所产生的温度。另外,高频振动可提升刀具加工的精度,更可因刀具高频且微量的冲击工件表面,使得加工面粗糙结构能被清除。因此不论是于加工表面粗糙度、加工应力及切削温度的降低都具有正向性的协助。
现有的超音波加工装置其主轴电力传输方式,主要为接触式电力传输方式,接触式电力传输采用碳刷进行电流的传递,其于主轴内设置联接器以进行电流的传导及转换,联接器组设有数个碳刷;当碳刷于主轴高速运转时,其碳刷结构容易因振动及接触磨耗而遭到破坏,造成碳刷结构由外层开始剥落结构较微小的碳粉末结构,碳粉末结构逐渐累积于超音波加工装置结构内,而累积过多的碳粉末结构不易清除,易影响超音波加工装置的运转,又碳刷结构的磨耗会使联接器进行电力传输的过程中,产生阻抗的问题,以及接点效能损耗的问题,因此电流在联接器中的运行耗损高,进而超音波加工装置获得的电流相对的减少,令超音波加工装置无法获得足够的电力以进行动作。因此,本创作人依据其多年于产业上的经验,即推出一种电力传输结构不易耗损,且得以稳定的传输电流的超音波非接触式电力传输加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超音波加工装置接触式电力传输方式,碳刷结构于主轴在高速运转下,易造成碳刷结构的磨耗与碳粉末的累积,进而影响联接器进行电力传输产生阻抗,以及接点效能损耗等缺点,而提供一种超音波非接触式电力传输加工装置,提升电流传输的稳定性,降低电流传输结构的磨耗,并且不会产生阻抗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音波非接触式电力传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体、数个第一感应线圈,以及数个第二感应线圈,其中:
该主体一端组设一主轴,其另一端对应该主轴向内组设一固定座,该主轴对应该固定座一端枢设一旋转吊杆,该旋转吊杆外周与该主体内壁呈分离状态,该旋转吊杆与该固定座对应的端面互相分离,该主轴另一端组设一刀座,该主轴组设该刀座末端凸设一主平板,该刀座对应该主平板的端面凸设一副平板,该副平板与该主平板相互分离;
该数个第一感应线圈与电源电性连结,其分别设于该固定座对应该旋转吊杆的一端、该旋转吊杆周侧,以及该主平板对应该副平板的一端;
该数个第二感应线圈与电源电性连结,且其与该数个第一感应线圈互为相反电磁性,该数个第二感应线圈对应该数个第一感应线圈设置,该第二感应线圈与该第一感应线圈相互分离,其分别设于该旋转吊杆对应该固定座的一端、该主体对应该旋转吊杆外周缘的内壁,以及该副平板对应该主平板的端面。
本实用新型超音波非接触式电力传输加工装置,进一步包括下列技术特征:
1.该旋转吊杆包括一宽基座以及一窄凸块,该宽基座一端枢设于主轴,宽基座另一端组设该窄凸块,宽基座径向尺寸大于窄凸块的径向尺寸,宽基座周侧对应设置于主体内壁的第二感应线圈设有该数个第一感应线圈,窄凸块位置对应固定座,窄凸块与固定座对应的端面相互分离,窄凸块对应设置于固定座的该第一感应线圈设有该第二感应线圈。
2.该旋转吊杆外周缘等间距环设该数个第一感应线圈。
3.该旋转吊杆枢设于主轴的中心位置,旋转吊杆外周缘任一端面与对应的主体内壁距离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超音波非接触式电力传输加工装置,其利用组设于固定座对应旋转吊杆的一端、旋转吊杆周侧,以及主平板对应副平板的一端的该数个第一感应线圈,与组设于旋转吊杆对应固定座的一端、主体对应旋转吊杆外周缘的内壁,以及副平板对应主平板的端面的该数个第二感应线圈相互对应耦合,以进行电流的传输,且因为相互对应的第一感应线圈与第二感应线圈呈分离状态,因此不需要接触便可进行电流的传输,如此,即使主轴于高速运转的状态下,第一感应线圈以及第二感应线圈也不易磨耗,借此提升电流传输的稳定性,降低电流传输结构的磨耗,并且不会产生阻抗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吊杆平板型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吊杆圆柱型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刀座型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主体                10主轴
101旋转吊杆          1011宽基座
1012窄凸块           102主平板
11固定座             2第一感应线圈
3第二感应线圈        4刀座
41副平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其包括一主体1、数个第一感应线圈2,以及数个第二感应线圈3,其中:
该主体1一端组设一主轴10,主体1另一端对应该主轴10向内组设一固定座11,主轴10对应固定座11一端枢设一旋转吊杆101,该旋转吊杆101外周与主体1内壁呈分离状态,旋转吊杆101与固定座11对应的端面互相分离,主轴10另一端组设一刀座4,主轴10组设刀座4末端凸设一主平板102,该刀座4对应该主平板102的端面凸设一副平板41,该副平板41与主平板102相互分离;
该数个第一感应线圈2与电源电性连结,且其分别设于固定座11对应旋转吊杆101的一端、旋转吊杆101对应主体1内壁周侧,以及主平板102对应副平板41的一端;
该数个第二感应线圈3与电源电性连结,且其与该数个第一感应线圈2互为相反电磁性,该数个第二感应线圈3对应该数个第一感应线圈2设置,其分别设于旋转吊杆101对应固定座11的一端、主体1对应旋转吊杆101周侧的内壁,以及副平板41对应主平板102的一端;
如此,借由通入电流至第一感应线圈2以及第二感应线圈3,令第一感应线圈2与第二感应线圈3具相反电磁性,而极性相反的第一感应线圈2与第二感应线圈3电性耦合,以进行电流的传递,提供主体动作所需的电能;另外,当旋转吊杆101相对主体1连续转动时,由于第一感应线圈2与第二感应线圈3其电流传导属于非接触式的传导,因此,即可稳定的传输电流。
经由前述说明装置,其依据第一感应线圈2以及第二感应线圈3组设于超音波加工装置的位置,主要以下述三种构型进行电流的传输:
1.旋转吊杆101平板型非接触式电力传输,请参阅图2所示,其由组设于固定座11的第一感应线圈2,与组设于旋转吊杆101对应固定座11的一端的第二感应线圈2电性耦合,以进行电流的传输,其中,第一感应线圈2与第二感应线圈3轴向设置,如此,当旋转吊杆101于旋转状态时,第一感应线圈2及第二感应线圈3依究可以稳定的传输电流。
2.旋转吊杆101圆柱型非接触式电力传输,请参阅图3所示,其由数个组设于该旋转吊杆101周侧的第一感应线圈2,与数个组设于主体1内壁的第二感应线圈3电性耦合,以进行电流传输,当旋转吊杆101相对于主体1持续旋转时,第一感应线圈2依据旋转吊杆101相对主体1旋转的角度,与所对应的第二感应线圈3电性耦合,并可依据数个第一感应线圈2与数个第二感应线圈3排列的紧密度,以及组设的数量,进而调控第一感应线圈2与第二感应线圈3电性耦合的频率,使得以稳定的传输电流。
3.刀座4型非接触式电力传输,请参阅图4所示,其由数个组设于该主平板102末端的第一感应线圈2,与数个组设于副平板41末端的第二感应线圈3电性耦合,以进行电流的传递,第一感应线圈2与第二感应线圈3相互分离且上下对应,其得以进行轴向电流的传递,另外,可借由分别组设于主平板102与副平板41上的第一感应线圈2以及第二感应线圈3的数量,进而调控刀座4与主轴10间电流的传递流量,刀座4末端可组设刀具,再以电流传输至刀座4,令刀具得以快速的上下震动,以达到切割工件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包括下列技术特征,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
1.该旋转吊杆101:包括一宽基座1011以及一窄凸块1012,该宽基座1011一端枢设于主轴10,宽基座1011另一端组设该窄凸块1012,宽基座1011径向尺寸大于窄凸块1012的径向尺寸,宽基座1011外周与主体1内壁分离,宽基座1011外周侧对应设置于主体1内壁的该数个第二感应线圈2设有该数个第一感应线圈3,窄凸块1012与固定座11同轴设置,窄凸块1012与固定座11相互对应的端面相互分离,窄凸块1012对应设置于固定座11的数个第一感应线圈2设有数个第二感应线圈3,如此,借由窄凸块1012组设于宽基座1011一端,进而缩短窄凸块1012末端与固定座11末端的距离,进一步得以缩短电流传递的距离。
2.该旋转吊杆101外周缘等间距环设该数个第一感应线圈2,以设置二第一感应线圈2为例进行详细说明,该二第一感应线圈2设置于旋转吊杆101相互对应的位置,如此,二相互对应设置的第一感应线圈2具有两相等的间距。
3.该旋转吊杆101枢设于主轴10的中心位置,旋转吊杆101外周缘任一端面与对应的该主体1内壁距离相等,当该旋转吊杆101旋转时,该二第一感应线圈2与分别对应任一角度主体1内壁的第二感应线圈3间距相等。
因此,借由第一感应线圈2的等间距排列,当旋转吊杆101相对于主体1持续旋转时,第一感应线圈2根据旋转吊杆101角度变化,依序与主体1内壁相互对应的第二感应线圈3电性耦合,且相互电性耦合的频率是固定的,如此,即使旋转吊杆101于旋转状态下,依然可以稳定的进行电流的传递。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超音波非接触式电力传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体、数个第一感应线圈,以及数个第二感应线圈,其中:
该主体一端组设一主轴,其另一端对应该主轴向内组设一固定座,该主轴对应该固定座一端枢设一旋转吊杆,该旋转吊杆外周与该主体内壁呈分离状态,该旋转吊杆与该固定座对应的端面互相分离,该主轴另一端组设一刀座,该主轴组设该刀座末端凸设一主平板,该刀座对应该主平板的端面凸设一副平板,该副平板与该主平板相互分离;
该数个第一感应线圈与电源电性连结,其分别设于该固定座对应该旋转吊杆的一端、该旋转吊杆周侧,以及该主平板对应该副平板的一端;
该数个第二感应线圈与电源电性连结,且其与该数个第一感应线圈互为相反电磁性,该数个第二感应线圈对应该数个第一感应线圈设置,该第二感应线圈与该第一感应线圈相互分离,其分别设于该旋转吊杆对应该固定座的一端、该主体对应该旋转吊杆外周缘的内壁,以及该副平板对应该主平板的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音波非接触式电力传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吊杆包括一宽基座以及一窄凸块,该宽基座一端枢设于所述主轴,该宽基座另一端组设该窄凸块,该宽基座径向尺寸大于该窄凸块的径向尺寸,该宽基座周侧对应设置于所述主体内壁的所述第二感应线圈设有所述数个第一感应线圈,该窄凸块位置对应所述固定座,该窄凸块与所述固定座对应的端面相互分离,该窄凸块对应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的所述第一感应线圈设有所述第二感应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音波非接触式电力传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吊杆外周缘等间距环设所述数个第一感应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音波非接触式电力传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吊杆枢设于所述主轴的中心位置,所述旋转吊杆外周缘任一端面与对应的所述主体内壁距离相等。
CN2012200620439U 2012-02-24 2012-02-24 超音波非接触式电力传输加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28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620439U CN202528012U (zh) 2012-02-24 2012-02-24 超音波非接触式电力传输加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620439U CN202528012U (zh) 2012-02-24 2012-02-24 超音波非接触式电力传输加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28012U true CN202528012U (zh) 2012-11-14

Family

ID=47129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6204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28012U (zh) 2012-02-24 2012-02-24 超音波非接触式电力传输加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2801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1366A (zh) * 2019-08-29 2019-11-08 汇专绿色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波主轴及导电结构
US11949226B2 (en) 2020-07-28 2024-04-02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External power supply system for spindl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1366A (zh) * 2019-08-29 2019-11-08 汇专绿色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波主轴及导电结构
US11949226B2 (en) 2020-07-28 2024-04-02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External power supply system for spindl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1867B (zh) 一种基于机床附件化的旋转超声波头
CN204413769U (zh) 一种三维超声振动elid内圆磨削实验装置
CN207508293U (zh) 加工主轴的电性导通装置
CN202528012U (zh) 超音波非接触式电力传输加工装置
CN102148539A (zh) 一种用于旋转机构的非接触式供电装置
CN103273409A (zh) 一种多自由度气囊抛光工具
CN105563332A (zh) 一种复合修整装置
CN203371363U (zh) 活塞环槽磨床
CN203171434U (zh) 一种偏心套磨内孔夹具
CN205363597U (zh) 复合修整装置
CN101574787A (zh) 一种调心轴承外圈球面磨削机构
CN203316738U (zh) 一种工字型多孔质气体静压电主轴
CN103752387B (zh) 环保节能型涡流粉碎机的磨粉结构
CN107196166A (zh) 一种高稳定性超声铣加工用滑环
CN103042236A (zh) 自消振电主轴
CN203509820U (zh) 一种大尺寸太阳能方硅块用倒角装置
CN203622121U (zh) 一种双砂轮结构磨床
CN102407484A (zh) 一种电磁卡盘
CN202212870U (zh) 一种涡轮转子的凹槽的磨削砂轮的砂轮修整器
CN202540057U (zh) 超音波主轴的电性接点结构
CN205218803U (zh) 一种用于重型球形外壳打磨机的旋转上升模组
CN103203643A (zh) 一种高速电主轴夹头用磁力自预紧装置
CN206010079U (zh) 一种长寿命中走丝线切割机床导轮组件
CN203843673U (zh) 一种打磨柔性机构
CN204361833U (zh) 无轴承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14

Termination date: 2019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