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16032U - 一种奶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奶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16032U
CN202516032U CN2012201431256U CN201220143125U CN202516032U CN 202516032 U CN202516032 U CN 202516032U CN 2012201431256 U CN2012201431256 U CN 2012201431256U CN 201220143125 U CN201220143125 U CN 201220143125U CN 202516032 U CN202516032 U CN 2025160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ring
handrest
feeding bottle
hand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1431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虹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201431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160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160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1603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奶瓶,其包括玻璃材质的瓶体和与瓶体螺旋连接的奶嘴,所述奶瓶还包括设置于瓶体纵向中部的扶手部,扶手部包括圆形圈、以及左右对称地设置于圆形圈两侧的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圆形圈与第一、第二扶手一体成型;圆形圈的内壁沿其周向凹设一环形的凹槽,瓶体外壁的中部沿其周向凸设一环形的且与凹槽相配合的凸缘,凹槽与凸缘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奶瓶中的扶手部的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带扶手的奶瓶存在的重心上移的问题;所述扶手部通过螺纹与瓶体连接的方式,使得扶手部与瓶体的机械连接更加牢固,操作更加简单;另外,所述扶手部可玻璃材质的瓶身防摔。

Description

一种奶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奶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带扶手的防摔奶瓶,该奶瓶的瓶体与扶手之间的机械性能稳定。
背景技术
现有的奶瓶材料,大致分为塑料、玻璃、和硅胶三类。三类材质的优缺点详述如下:首先是塑料,塑料又分为PC材料(聚碳酸酯)、PP材料(聚丙烯)和PE材料(聚乙烯)三种。其中,PC材料(聚碳酸酯),因含有双酚A,对健康有害,现正在淘汰中。塑料材料具有不怕摔、重量轻等优点,但其易残留奶垢、不易清洗、容易刮伤,长时间高温消毒使用,会使其材料老化变脆,易坏。玻璃材料具有透明性好、硬度高、不易刮伤、耐高温、不产生化学反应以及好清洗等优点,但其易碎,怕摔。硅胶材料无色,无味,对人体无害,不易破裂,耐高温消毒,不易老化变脆,但其怕锐器刮伤,材料太软,无法独立的制作成奶瓶瓶体。
现有奶瓶产品还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使用现有奶瓶产品给婴儿喂奶时,奶瓶内部往往会随着婴儿允吸动作产生一个负压,随着奶水被婴儿吃进肚中,负压值达到一定时,奶嘴会呈现扁平状,婴儿再也吸不出奶水而必须被迫将嘴张开,使空气进入奶瓶中,直到奶嘴由扁平变为鼓起时,才可以再次吸奶。而一次喂奶,至少会有7,8次之多,这种婴儿被迫张嘴、等待动作,而一次等待,大约会有三秒钟左右时间,几次下来,婴儿就会哭闹不止,影响喂奶。如果奶嘴堵了,情况会更加严重。现在虽然有一种奶嘴产品(在奶嘴的奶头侧面和奶嘴的底部侧面,各开有一个小孔),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还会留有一些缺陷:最主要的情况是漏奶;当奶瓶内装满奶水时,如果将奶瓶水平放置,奶水就会自动的从瓶内流出来,产生不利后果,如果将它倒置起来,奶水会加速流出,后果会更加严重。
第二,现有的奶瓶产品,有的已经设计出有扶手,可以便于较大婴儿自己把持,按照自己的喜好吸奶。但是也有一个小的缺陷:该扶手是由塑料制成的一个圆圈,套在奶瓶的瓶口处,然后依靠奶嘴与瓶身的螺旋接口旋紧,压实,起到固定作用。扶手与放置在瓶口的塑料圆圈是一体成形的,这样会产生重心过度上移的问题。具体地,我们提起它的扶手,把奶瓶拿起来,模仿婴儿把它放到嘴边,这时,由于奶瓶内装满了奶水,当它与我们的身体呈45度倾斜角接近时,会发现我们的手腕,这时必须向身体一侧用力,才能确保奶瓶嘴平稳的放到嘴中,这样对于一个婴儿来说,他的手腕很小,力气很小,有一些不便。
另外,现在的奶瓶,瓶体较深,单用手指根本无法清洗到瓶体的底部,必须使用专用刷子,才能进行清洁。
最后,现有的玻璃奶瓶产品,都不具备有效的抗摔、防碎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扶手的设置不合理,提供一种带扶手的防摔奶瓶,该奶瓶的瓶体与扶手之间的机械性能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述奶瓶,包括玻璃材质的瓶体和与瓶体螺旋连接的奶嘴,其特点是,所述奶瓶还包括设置于瓶体竖向中部的扶手部,所述扶手部可拆卸地与瓶体配合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扶手部包括圆形圈、以及左右对称地设置于圆形圈两侧的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所述圆形圈与第一、第二扶手一体成型;所述圆形圈可拆卸地与瓶体配合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圆形圈的内壁沿其周向凹设一环形的凹槽,所述瓶体外壁的中部沿其周向凸设一环形的且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凸缘,所述凹槽与凸缘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优选的是,当圆形圈水平放置时,所述凹槽的高度为3cm;当瓶体竖向垂直放置时,所述凸缘的高度为3cm。
优选的是,所述圆形圈的外壁沿其周向设置水平凹凸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奶瓶中的扶手部的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带扶手的奶瓶存在的重心上移的问题;所述扶手部通过螺纹与瓶体连接的方式,使得扶手部与瓶体的机械连接更加牢固,操作更加简单;另外,所述扶手部可玻璃材质的瓶身防摔。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奶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奶瓶不带扶手的状态。
图3示出了图1中硅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奶瓶包括玻璃材质的瓶体2和与瓶体2螺旋连接的奶嘴1。具体地:
所述瓶体2为圆柱形中通结构,一塑料底座3,螺旋连接于所述瓶体2的下端。所述塑料底座3的上表面设置有一硅胶垫4,所述硅胶垫4的结构如图3所示,该硅胶垫4的中心向上凸起形成一凸出部41;在所述塑料底座3和凸出部41的中心分别垂直地穿有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直径为1mm;所述第二通气孔,直径也为1mm,但是其为单向透气孔,该第二通气孔优选为单向透气的十字切口42。所述凸出部41的主体设计为圆柱形,该凸出部41高度为1.5cm左右,其顶部为一直径为1cm左右的半球。基于上述结构,婴儿在吸奶的过程中,就会有空气通过位于塑料底座3中心的第一通气孔进来,通过硅胶垫4的单向透气的十字切口42进入瓶中,源源不断,奶嘴1会一直处于鼓起状态,一直到婴儿吃完奶,都不会出现断奶情况。而且由于设置于硅胶垫4上的第二通气孔是单向性的,其与奶嘴1之间有奶水隔断,只有在婴儿用力吸允时第二通气孔才打开通气,平时为封闭状态,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奶瓶漏奶的问题。另外,所述瓶体2与塑料底座3之间可拆卸的结构,使得奶瓶便于清洗且清洗得更彻底,仅通过手指完成,不必配备专用的奶瓶刷。
进一步的,所述奶瓶还包括设置于瓶体2纵向中部的扶手部,所述扶手部可拆卸地与瓶体2配合连接。所述扶手部包括圆形圈53、以及左右对称地设置于圆形圈53两侧的第一扶手51和第二扶手52,所述圆形圈53与第一扶手51和第二扶手52一体成型;所述圆形圈53可拆卸地与瓶体2配合连接。
所述圆形圈2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瓶体2配合连接:所述圆形圈2的内壁沿其周向凹设一环形的凹槽,当圆形圈2水平放置时,其凹槽的高度优选为3cm,所述瓶体2外壁的中部沿其周向凸设一环形的且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凸缘21,相对应地,当瓶体2竖向垂直放置时,所述凸缘21的高度也优选为3cm,所述凹槽与凸缘21通过螺纹(如图2所示)配合连接。
为便于操作,所述圆形圈53的外壁沿其周向设置水平凹凸缘531。
所述扶手部的设置方式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带扶手的奶瓶存在的重心上移的问题,所述圆形圈53、以及同时固连在其上的第一扶手51、第二扶手52为一次成型、一体式结构,这样奶瓶的重心就平衡了,有效地缓解了婴儿手腕较弱,力气很小所带来的一些不便。
进一步的,所述奶嘴1下端的边缘设置水平凹凸缘11,所述塑料底座3的四周设置水平凹凸缘,并且所述奶嘴1、塑料底座3的横截面积大于瓶体2的横截面积,奶嘴1凸出瓶体2部分的长度不小于3mm,同时连接第一扶手51和第二扶手52的圆形圈53,凸出瓶体的2部分的长度不小于3mm,塑料底座3凸出瓶体2部分的长度不小于6mm。这样,奶瓶从高处掉下时,如底部先着地时,就会有PP材料的塑料底座3先接触到地面起到减震作用,隔离开玻璃瓶底,使其不与地面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其损坏。如顶部先着地时,就会有经过改良的奶嘴1的水平凹凸缘11直接与地面接触,隔离开了玻璃瓶口,使其不与地面接触,从而避免了损坏。如玻璃奶瓶水平横向掉下时,其设置在瓶体2中段的,同时连接于圆形圈53上的第一扶手51或第二扶手52,底部塑料底座3的凹凸出瓶体2的部分,将会先与地面接触,隔离开玻璃瓶身,使其不与地面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其损坏。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Claims (5)

1.一种奶瓶,包括玻璃材质的瓶体和与瓶体螺旋连接的奶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奶瓶还包括设置于瓶体竖向中部的扶手部,所述扶手部可拆卸地与瓶体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部包括圆形圈、以及左右对称地设置于圆形圈两侧的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所述圆形圈与第一、第二扶手一体成型;所述圆形圈可拆卸地与瓶体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圈的内壁沿其周向凹设一环形的凹槽,所述瓶体外壁的中部沿其周向凸设一环形的且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凸缘,所述凹槽与凸缘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奶瓶,其特征在于:当圆形圈水平放置时,所述凹槽的高度为3cm;当瓶体竖向垂直放置时,所述凸缘的高度为3cm。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圈的外壁沿其周向设置水平凹凸缘。
CN2012201431256U 2012-04-01 2012-04-01 一种奶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160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431256U CN202516032U (zh) 2012-04-01 2012-04-01 一种奶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431256U CN202516032U (zh) 2012-04-01 2012-04-01 一种奶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16032U true CN202516032U (zh) 2012-11-07

Family

ID=47099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14312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16032U (zh) 2012-04-01 2012-04-01 一种奶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160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57429B1 (en) Drink dispenser for collapsible liquid containers
US2765639A (en) Baby cup
RU2577728C2 (ru) Сборная бутылка с донной вентиляцией
US20140163463A1 (en) Medicup a Medicine dispenser with soft Handles interchangeable with Strawcup
US20150231036A1 (en) Infant bottle assembly having a vented nipple
US20150290087A1 (en) Ergonomical Baby Bottle
US9815592B2 (en) Leak-free airless container having piston device
MXPA04012437A (es) Biberon.
US20020139767A1 (en) Sipping lid for baby bottles
CN203075243U (zh) 挠性饮用训练饮嘴
CN202516032U (zh) 一种奶瓶
US2887239A (en) Nursing bottle
CN201668717U (zh) 液面指示输液瓶
RU2420256C2 (ru) Полностью вентилируемая бутылочка для кормления с широким ободом и профилированным вентиляционным патрубком
CN110236949A (zh) 一种防逆流装置以及采用该防逆流装置的奶瓶
CN202459393U (zh) 一种奶瓶
CN202740428U (zh) 压盘及应用该压盘的奶瓶
CN204275054U (zh) 一种奶瓶
CN102552043A (zh) 一种奶瓶
US20140001144A1 (en) One-piece cap with flexible straw and sealing disk for baby bottle
CN201052272Y (zh) 瓶底可拆卸奶瓶
WO2002028344A2 (en) Adaptor for feeding liquids to infants
KR20100020215A (ko) 유아용 스트로우 젖꼭지
JP2017502889A (ja) 離乳クリップ
CN215503554U (zh) 一种操作互动型喂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07

Termination date: 201804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