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03069U - 气体全自动置换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气体全自动置换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03069U
CN202503069U CN2011205427113U CN201120542711U CN202503069U CN 202503069 U CN202503069 U CN 202503069U CN 2011205427113 U CN2011205427113 U CN 2011205427113U CN 201120542711 U CN201120542711 U CN 201120542711U CN 202503069 U CN202503069 U CN 2025030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ontrol valve
pipe
pipeline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427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雍
吴兵
王丙龙
王鸿鹄
张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Motor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Moto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54271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030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030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0306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全自动置换系统。所述气体全自动置换系统包括气体泄压管路和气体增压管路,所述气体泄压管路包括第一管路控制阀、和排空口,所述第一管路控制阀的入口与车内需置换气体的容器连接,所述第一管路控制阀的出口与排空口连接;所述气体增压管路包括气源、第二管路控制阀、压力传感器、和增压装置,所述第二管路控制阀的入口与气源连接,所述第二管路控制阀的出口与增压装置连接;还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第二管路控制阀连接,所述第二管路控制阀与增压装置连接的管路上设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感知需置换气体的容器内的气体体积,并将压力值信号传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压力值信号控制第二管路控制阀的开度。

Description

气体全自动置换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气体全自动置换系统。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汽车是以氢气代替传统石油作为动力能源的车辆,利用氢氧反应在催化剂的推动下高效地放出能量和产出大量的水,对环境实现零污染、零排放,是一种非常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想交通工具,但是氢气分子小,渗透性强,极易扩散,而且具有较强的易燃、易爆性(空气中爆炸范围在4%~74%),一旦出现泄露,极易造成爆炸危险,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所以在平时需要用惰性气体代替氢气以及及时将氢气置换成惰性气体。
因此,在燃料电池汽车日常的测试和运行过程中,燃料电池汽车中的气体需要频繁的更换。目前燃料电池汽车的氢气置换都是采用手工置换的方式。每一次置换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操作,占用专业人员大量时间,大幅提高置换成本。人工置换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等资源,与此同时,对操作人员的素质和场地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增加了置换的难度,制约了置换的频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体全自动置换系统,能实现全自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体全自动置换系统,包括气体泄压管路和气体增压管路,所述气体泄压管路包括第一管路控制阀、和排空口,所述第一管路控制阀的入口与车内需置换气体的容器连接,所述第一管路控制阀的出口与排空口连接;所述气体增压管路包括气源、第二管路控制阀、压力传感器、和增压装置,所述第二管路控制阀的入口与气源连接,所述第二管路控制阀的出口与增压装置连接;还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第二管路控制阀连接,所述第二管路控制阀与增压装置连接的管路上设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感知需置换气体的容器内的气体体积,并将压力值信号传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压力值信号控制第二管路控制阀的开度。
进一步地,控制单元为PLC控制单元。
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管路控制阀均为电磁控制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体泄压管路上还设有第一手动阀,所述第一手动阀与所述第一管路控制阀并联设置;所述气体增压管路上还设有第二手动阀,所述第二手动阀与所述第二管路控制阀并联设置。在人工手动控制过程中,由操作人员代替电信号来控制电磁阀的开度,以完成整个置换循环过程。
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手动阀为手动截止阀。
本实用新型能充分考虑到在实际中燃料电池汽车的气体置换情况,置换过程可以采用手动或者电动PLC控制,以满足不同场合下的置换需求。与此同时,还能通过相应管路设计实现自身置换和带车置换两种主要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气体全自动置换系统的线路图。
图2为由PLC控制的全自动置换循环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气体全自动置换系统的线路图。本实用新型所指的气体全自动置换系统可用于燃料电池汽车上的供氢系统中的气体置换。所述气体全自动置换系统包括气体泄压管路和气体增压管路两部分。气体泄压部分用于将被置换的气体直接排入空气或重新回收,气体增压部分用于新气体的充入或者旧气体的回收。结合图1,所述气体泄压管路包括第一管路控制阀、和排空口,所述第一管路控制阀的入口通过汽车接口与车内需置换气体的容器连接,所述第一管路控制阀的出口与排空口连接。所述气体增压管路包括气源(即气瓶)、第二管路控制阀、压力传感器、和增压装置,所述第二管路控制阀的入口与气源连接,所述第二管路控制阀的出口与增压装置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增压装置为加氢枪。还包括控制单元,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为PLC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第二管路控制阀连接,所述第二管路控制阀与增压装置连接的管路上设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管路上的压力信号感知需置换气体的容器内的气体体积,并将压力值信号传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压力值信号控制第二管路控制阀的开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管路控制阀均为电磁控制阀。该电池控制阀与控制单元电信号连接,可以实现全自动控制。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手动控制来实现气体置换。所述气体泄压管路上还设有第一手动阀,所述第一手动阀与所述第一管路控制阀并联设置;所述气体增压管路上还设有第二手动阀,所述第二手动阀与所述第二管路控制阀并联设置。所述第一、第二手动阀为手动截止阀。
具体结合图1,整个系统的管路包括氢气瓶1、氮(氦)气瓶2、氢气管路电磁控制阀3、氢气管路手动截止阀4、氮(氦)气管路手动截止阀5、氮(氦)气管路电磁控制阀6、排空电磁控制阀7、排空手动截止阀8、PLC控制柜9、氢气管路压力传感器10、氮(氦)气管路压力传感器11、加氢枪12和汽车接口13。
工作原理为:开启相关阀门之后,利用排空电磁控制阀7(PLC控制)或者排空手动截止阀8(手动),将需置换气体的容器内被置换气体直接排入空气,释放一定量气体之后关闭排空电磁控制阀7或排空手动截止阀8的阀门,缓慢开启氮(氦)气瓶2阀门,经过氮(氦)气电磁控制阀6(PLC控制)或者氮(氦)气管路手动截止阀5(手动),对汽车进行预充,大概持续3~5s后关闭氮(氦)气电磁控制阀6(PLC控制,以氮(氦)气管路压力传感器11的压力信号为控制信号)或者氮(氦)气管路手动截止阀5(手动),然后大约3~5s后打开排空电磁控制阀7(PLC控制)或者排空手动截止阀8(手动),将气体直接排入空气,完成一次置换循环。为了置换后汽车内的气体介质纯净度,需要多次置换,直到车内介质浓度达到要求为止。
氢气置换工作原理与氮气置换相似,只是将氮(氦)气电磁控制阀6替换为氢气管路电磁控制阀3,氮(氦)气管路手动截止阀5替换为氢气管路手动截止阀4,氮(氦)气管路压力传感器11替换为氢气管路压力传感器10,其余一致。
用于气体全自动置换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所述需置换气体的容器释放被置换气体,此时第一管路控制阀关闭;
(2)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打开第一管路控制阀,被置换气体经过所述第一管路控制阀从排空口排出;
(3)气源释放置换气体,此时第二管路控制阀关闭;
(4)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打开第二管路控制阀,置换气体经过第二管路控制阀、加氢装置进入需置换气体的容器进行充气,此时压力传感器感知需置换气体的容器内气体的体积,并把压力值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
(5)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压力值信号控制第二管路控制阀的开度,直到压力值达到控制单元内预设的压力值;
(6)所述需置换气体的容器再次释放容器内气体,所述容器内的气体经第一管路控制阀从排空口排出,完成一次置换;
(7)重复步骤1)至6),直至需置换气体的容器内气体浓度达到要求。
电动PLC控制情况下,先释放被置换气体,打开需置换气体的容器,所需被置换气体通过截止阀,根据截止阀的开闭从而选择直接排入大气中或者重新回收的排放路线,短暂暂停之后,需置换气体的容器充入置换气体,打开气瓶,利用管路上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控制电磁阀的开度,将置换气体充入需置换气体的容器中,完成一次置换循环。根据操作人员所设定的置换循环次数以及其他参数,自动完成整个置换过程。图2为由PLC控制的全自动置换循环过程示意图。
当人工手动控制过程时,由操作人员代替电信号来控制电磁阀的开度,以完成整个置换循环过程。

Claims (5)

1.一种气体全自动置换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气体泄压管路和气体增压管路,所述气体泄压管路包括第一管路控制阀、和排空口,所述第一管路控制阀的入口与车内需置换气体的容器连接,所述第一管路控制阀的出口与排空口连接;所述气体增压管路包括气源、第二管路控制阀、压力传感器、和增压装置,所述第二管路控制阀的入口与气源连接,所述第二管路控制阀的出口与增压装置连接;还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第二管路控制阀连接,所述第二管路控制阀与增压装置连接的管路上设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感知需置换气体的容器内的气体体积,并将压力值信号传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压力值信号控制第二管路控制阀的开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全自动置换系统,其特征是:控制单元为PLC控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全自动置换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第二管路控制阀均为电磁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全自动置换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气体泄压管路上还设有第一手动阀,所述第一手动阀与所述第一管路控制阀并联设置;所述气体增压管路上还设有第二手动阀,所述第二手动阀与所述第二管路控制阀并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全自动置换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第二手动阀为手动截止阀。
CN2011205427113U 2011-12-22 2011-12-22 气体全自动置换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030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427113U CN202503069U (zh) 2011-12-22 2011-12-22 气体全自动置换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427113U CN202503069U (zh) 2011-12-22 2011-12-22 气体全自动置换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03069U true CN202503069U (zh) 2012-10-24

Family

ID=47039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42711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03069U (zh) 2011-12-22 2011-12-22 气体全自动置换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030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8277A (zh) * 2011-12-22 2013-06-26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气体全自动置换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8277A (zh) * 2011-12-22 2013-06-26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气体全自动置换系统及方法
CN103178277B (zh) * 2011-12-22 2017-03-01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气体全自动置换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78277A (zh) 气体全自动置换系统及方法
CN100534840C (zh) 一种可快速充装氢气的制氢加氢站系统及其方法
CN213118453U (zh) 加氢站用加氢顺序优化控制系统
CN202082618U (zh) 一种70MPa移动式氢气加注设备
CN109723965B (zh) 一种无人机用制氢加氢中继站及控制方法
CN214043728U (zh)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的供氢控制装置及氢能汽车
CN107542711A (zh) 一种增压系统
CN102425725B (zh) 用于回收lng储罐内的bog的系统及方法
CN108332046B (zh) 气驱泵撬装加氢设备中的加氢系统及其加氢方法
CN202503069U (zh) 气体全自动置换系统
CN207750726U (zh) 气驱泵撬装加氢设备中的加氢系统
CN206920297U (zh) 一种砂浆抗渗性自动检测装置
CN103822093A (zh)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天然气吸附回收利用方法
CN112325148A (zh) 一种加氢站用车载气瓶初始压力测量装置及方法
CN209458662U (zh) 压力容器气密性实验过程中压缩空气能量回收利用系统
CN102410911B (zh) Cng燃料系统的气密性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N202131295U (zh) 沼气制取压缩天然气系统
CN218299835U (zh) 燃料电池的氢气储存回收利用系统
CN111795299A (zh) 一种cng加气装置及加气方法
CN202708584U (zh) 一种燃气车辆加气系统
CN108613013B (zh) 一种车载储氢气瓶的供氢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3498909U (zh) 一种具有水压平衡调节器的供水系统
CN216280670U (zh) 集成节能型增压加氢装置
CN215862879U (zh) 应急供氢控制系统
CN214701784U (zh) 炼铁用热风炉废气再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