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02291U - 太阳能轴对称平行光超薄聚光器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轴对称平行光超薄聚光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02291U
CN202502291U CN2012201678494U CN201220167849U CN202502291U CN 202502291 U CN202502291 U CN 202502291U CN 2012201678494 U CN2012201678494 U CN 2012201678494U CN 201220167849 U CN201220167849 U CN 201220167849U CN 202502291 U CN202502291 U CN 2025022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lens
reflecting body
conical surfac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1678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德胜
屈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Sunshine 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201678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022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022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0229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b/>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轴对称平行光超薄聚光器,由环形会聚透镜板、环形发散透镜板、第一反射体、第i反射体、第p反射体、框架组成。环形会聚透镜板与环形发散透镜板上有对应的n个环形会聚透镜和环形发散透镜;第一反射体上有输出反射锥面,第i反射体上有输出反射锥面和法向反射锥面,第p反射体上有法向反射锥面;太阳入射光线经过环形会聚透镜和环形发散透镜,形成透镜聚光平行光线,通过法向反射锥面形成反射光线,再通过输出反射锥面形成聚光输出光线。该装置能将表面入射太阳光全部转化为聚光光线,聚光输出光线与太阳入射光线平行且同方向传播,聚光区域在聚光器的后方,聚光距离小,加工难度低,聚光辐射功率高,聚光辐射分布均匀。

Description

太阳能轴对称平行光超薄聚光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太阳光进行聚光的光学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充分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仅可以节约日益枯竭的常规能源,缓解严峻的资源短缺问题,而且还可以减少污染,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在众多的太阳能利用技术中,最为常见的有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热水器等。目前,在太阳能光伏发电中,绝大多数采用的是硅电池片的光伏发电技术,而硅电池片只将到达地面的太阳能的15%左右的能量转换为电能,太阳能的利用效率总体还是比较低的。
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中,主要是先对太阳光进行聚光,达到中高温后,再利用其热量进行发电。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内,目前的聚光技术主要有反射式聚光和透射式聚光两类。反射式聚光主要有塔式、碟式、槽式、和线性菲涅尔四种形式。透射式聚光主要采用普通的圆弧面透镜和菲涅尔透镜两种形式。而太阳能是一种能量密度比较低的资源,因此要求无论是反射式聚光还是透射式聚光,都要求将采光面积设置的比较大。而普通的圆弧面透镜要做得比较大时,其工艺成本就会直线上升,尤其是重量太大,一般只在天文望远镜等特殊场合使用。
菲涅尔透镜的面积做得比较大时,也存在加工工艺难、成本过高的问题。菲涅尔透镜还具有较大的光学损失,包括反射损失、吸收损失、工艺性损失以及结构损失,其中工艺性损失是由于透镜成型对理想透镜轮廓进行修改而导致部分光线发散引起的光学损失,比如脱模锥度、圆角等。结构损失是由于菲涅尔透镜采用棱镜元组成的不连续曲面取代一般透镜的连续球面而导致部分光线发散引起的光学损失。例如,对于平面朝外的菲涅尔透镜,由于楞高会遮挡部分折射光线,使得从第二楞开始就出现部分透射光发散。对于平面朝内的菲涅尔透镜,当透镜焦距小于某临界值时,出射界面上入射角大于其全反射角,使透射光不能到达设定的焦斑范围内而损失。同时,菲涅尔透镜的焦径比通常控制在0.8—1.4之间,在透镜与聚光点之间有较大空间,从而加大了支架或框架的尺寸,从而使成本升高。
槽式热发电是最早实现商业化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它采用大面积的槽式抛物面反射镜将太阳光聚焦反射到集热真空管上。通过管内热载体将水加热成蒸汽,同时在热转换设备中产生高压、过热蒸汽,然后送入常规的蒸气涡轮发电机内进行发电。但是采用槽式发电对太阳能进行聚光时,集热真空管会在抛物反射面上形成遮挡阴影,使集热真空管上有一部分不能接受到聚光辐射。集热真空管背朝抛物聚光器的一面,还会将一部分能量辐射出去。由于集热真空管管路很长,使能量损失较大,使内部导热油传热工质的运行温度只能达到400 °C左右,只能停留在中温阶段,从而限制了太阳能槽式热发电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圆弧面透镜、菲涅尔透镜以及槽式抛物面反射镜等聚光器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轴对称平行光超薄聚光器,能够将表面入射太阳光全部转化为聚光光线而不存在遮挡和阴影,没有像菲涅尔透镜折射楞圆角产生的工艺性损失,聚光辐射接受处与太阳光入射接受面之间的距离更小,加工难度降低,聚光辐射功率高,有利于形成更高的聚光温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轴对称平行光超薄聚光器,由环形会聚透镜板、环形发散透镜板、第一反射体、第i反射体、第p反射体、框架组成,并通过框架固定安装为一体,有共同的对称轴;第一反射体、第i反射体、第p反射体嵌套安装在环形发散透镜板出射光线的一侧,其中,1<i<p ,i、p均为正整数;
环形会聚透镜板和环形发散透镜板为透光材料,如透光玻璃、透光塑料等;环形会聚透镜板朝向太阳入射光线的一侧为平面,以方便清洁,防止积存灰尘;出射一侧设置n个环形会聚透镜,其中n为正整数;环形发散透镜板上设置n个与环形会聚透镜相对应的环形发散透镜;对称轴与环形会聚透镜板上表面垂直,与环形会聚透镜的延伸方向平行。
第一反射体上有输出反射锥面,第i反射体上有输出反射锥面和法向反射锥面,第p反射体上有法向反射锥面和聚光输出口;所有输出反射锥面、法向反射锥面与通过对称轴的剖面的交线与对称轴间的夹角均为∠45°,并通过对称轴共轴对称。
每个环形会聚透镜和对应的环形发散透镜通过透镜光路中心线形成一组聚焦关系;宽度为d的环形会聚透镜的实焦,与环形发散透镜板上的环形发散透镜的虚焦重合;垂直于环形会聚透镜板的上表面平面的太阳入射光线经过环形会聚透镜的聚焦,再经过环形发散透镜的发散,形成宽度为w的透镜聚光平行光线,其中,d>w>0;透镜聚光平行光线通过法向反射锥面形成反射光线,再通过输出反射锥面形成聚光输出光线,由第p反射体上的聚光输出口输出;聚光输出光线与太阳入射光线平行且同方向传播;
第p反射体上的法向反射锥面将部分透镜聚光平行光线反射至第i个反射体的输出反射锥面上,其中i=p-1,形成聚光输出光线;被第i反射体遮挡的部分透镜聚光平行光线,通过第i反射体上的法向反射锥面和第i-1反射体上的输出反射锥面的反射,形成聚光输出光线;第一反射体位于环形发散透镜板出射光线的一侧和最小直径透镜聚光平行光线的空间内,不遮挡透镜聚光平行光线的传播。因此,这种结构的聚光器可以将垂直于环形会聚透镜板的上表面平面的太阳入射光线,全部形成聚光输出光线,而没有光线被遮挡。
环形会聚透镜和环形发散透镜采用平滑弧面制作,不会产生制造菲涅尔透镜时的工艺性损失,降低了制造的难度,提高了太阳光的透过率;环形会聚透镜和环形发散透镜组合的平行光聚光结构尺寸更小,因此这种结构可以减小形成透镜聚光平行光线的空间尺寸。
每个宽度为d的环形会聚透镜与对应的环形发散透镜,形成的宽度为w的透镜聚光平行光线,都通过透镜光路中心线分别对应一个法向反射锥面;法向反射锥面在环形发散透镜板上的投影宽度均为w,相邻距离为d; 同一个反射体上的法向反射面在对称轴上的投影宽度均为w,相邻距离为0。
相邻的第i个输出反射锥面在环形发散透镜板上的投影相邻且不重叠,对应的长度Xi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i、m均为正整数,
Figure 190618DEST_PATH_IMAGE002
最大环形会聚透镜12的外侧半径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环形会聚透镜12的数量为:
Figure 270701DEST_PATH_IMAGE004
从环形会聚透镜板表面至聚光输出口的最小聚光距离h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其中,f为环形会聚透镜板和环形发散透镜板之间的外尺寸。h远小于n个环形会聚透镜的总宽度L。
当n个环形会聚透镜12的宽度相同时,形成的相应聚光输出光线9具有相同的、均匀的聚光辐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将表面入射太阳光全部转化为聚光光线,聚光区域在聚光器的后方,聚光输出光线与太阳入射光线平行且同方向传播,聚光输出与太阳光入射接受面之间的距离更小,加工难度降低,聚光辐射功率高,有利于形成更高的聚光温度,聚光辐射分布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对称轴的剖面结构及部分光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对称轴的部分剖面结构及光路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对称轴的剖面结构尺寸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对称轴的结构尺寸和聚光原理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3-太阳入射光线、7-透镜聚光平行光线、8-反射光线、9-聚光输出光线、10-聚光输出口、11-环形会聚透镜板、12-环形会聚透镜、13-环形发散透镜板、14-环形发散透镜、18-框架、19-对称轴、20-透镜光路中心线、21-第一反射体、22-第i反射体、24-第p反射体、31-输出反射锥面、42-法向反射锥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轴对称平行光超薄聚光器,由环形会聚透镜板11、环形发散透镜板13、第一反射体21、第i反射体22、第p反射体24、框架18组成,并通过框架18固定安装为一体,有共同的对称轴19;第一反射体21、第i反射体22、第p反射体24嵌套安装在环形发散透镜板13出射光线的一侧,其中,1<i<p ,i、p均为正整数;
环形会聚透镜板11和环形发散透镜板13为透光材料,如透光玻璃、透光塑料等;环形会聚透镜板11朝向太阳入射光线3的一侧为平面,以方便清洁,防止积存灰尘;出射一侧设置n个环形会聚透镜12,其中n为正整数;环形发散透镜板13上设置n个与环形会聚透镜12相对应的环形发散透镜14;对称轴19与环形会聚透镜板11上表面垂直,所有环形会聚透镜12和环形发散透镜14通过对称轴19共轴对称。
如图3所示,第一反射体21上有输出反射锥面31,第i反射体22上有输出反射锥面31和法向反射锥面42,第p反射体24上有法向反射锥面42和聚光输出口10;所有输出反射锥面31、法向反射锥面42与通过对称轴19的剖面的交线与对称轴19间的夹角均为∠45°,并通过对称轴19共轴对称。
每个环形会聚透镜12和对应的环形发散透镜14通过透镜光路中心线20形成一组聚焦关系;宽度为d的环形会聚透镜12的实焦,与环形发散透镜板13上的环形发散透镜14的虚焦重合;垂直于环形会聚透镜板11的上表面平面的太阳入射光线3经过环形会聚透镜12的聚焦,再经过环形发散透镜14的发散,形成宽度为w的透镜聚光平行光线7,其中,d>w>0;透镜聚光平行光线7通过法向反射锥面42形成反射光线8,再通过输出反射锥面31形成聚光输出光线9,由第p反射体24上的聚光输出口10输出;聚光输出光线9与太阳入射光线3平行且同方向传播;
第p反射体24上的法向反射锥面42将部分透镜聚光平行光线7反射至第i个反射体22的输出反射锥面31上,其中i=p-1,形成聚光输出光线9;被第i反射体22遮挡的部分透镜聚光平行光线7,通过第i反射体22上的法向反射锥面42和第i-1反射体22上的输出反射锥面31的反射,形成聚光输出光线9;第一反射体21位于环形发散透镜板13出射光线的一侧和最小直径透镜聚光平行光线7的空间内,不遮挡透镜聚光平行光线7的传播。因此,这种结构的聚光器可以将垂直于环形会聚透镜板11的上表面平面的太阳入射光线3,全部形成聚光输出光线9,而没有光线被遮挡。
如图3所示,环形会聚透镜12和环形发散透镜14采用平滑弧面制作,不会产生制造菲涅尔透镜时的工艺性损失,降低了制造的难度,提高了太阳光的透过率;环形会聚透镜12和环形发散透镜14组合的平行光聚光结构尺寸更小,因此这种结构可以减小形成透镜聚光平行光线7的空间尺寸。
如图3、图4所示,每个宽度为d的环形会聚透镜12与对应的环形发散透镜14,形成的宽度为w的透镜聚光平行光线7,都通过透镜光路中心线20分别对应一个法向反射锥面42;法向反射锥面42在环形发散透镜板13上的投影宽度均为w,相邻距离为d; 同一个反射体上的法向反射面42在对称轴19上的投影宽度均为w,相邻距离为0。
如图4所示,相邻的第i个输出反射锥面31在环形发散透镜板13上的投影相邻且不重叠,对应的长度Xi为:
Figure 531918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i、m均为正整数,
Figure 981223DEST_PATH_IMAGE002
最大环形会聚透镜12的外侧半径为:
Figure 974587DEST_PATH_IMAGE003
环形会聚透镜12的数量为:
Figure 260074DEST_PATH_IMAGE004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轴对称平行光超薄聚光器,从环形会聚透镜板11表面至聚光输出口10的最小聚光距离h为:
Figure 528245DEST_PATH_IMAGE005
其中,f为环形会聚透镜板11和环形发散透镜板13间的外尺寸。
当d=40mm,w=8mm,f=50mm时,根据上述公式计算:
Figure 582788DEST_PATH_IMAGE006
即m=1或m=2。
当m=1时,
i X L n h h/L
1 8 40 1 58 1.45
2 32 200 5 90 0.45
3 160 1000 25 250 0.25
4 800 5000 125 1050 0.21
5 4000 25000 625 5050 0.20
6 20000 125000 3125 25050 0.20
当m=2时,
i X L n h h/L
1 16 80 2 66 0.83
2 64 400 10 130 0.33
3 320 2000 50 450 0.23
4 1600 10000 250 2050 0.21
5 8000 50000 1250 10050 0.20
6 40000 250000 6250 50050 0.20
由上表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最小聚光距离h与最外侧环形会聚透镜12的外侧半径L的比值较小,聚光输出口10与环形会聚透镜板11表面间的距离非常小,远小于普通菲涅尔透镜通常的焦径比0.8—1.4。
如图5所示,由几何和光学知识可知,当n个环形会聚透镜12的宽度相同时,形成对应的聚光输出光线9具有相同的、均匀的聚光辐射强度。

Claims (4)

1.一种太阳能轴对称平行光超薄聚光器,该聚光器由环形会聚透镜板(11)、环形发散透镜板(13)、第一反射体(21)、第i反射体(22)、第p反射体(24)、框架(18)组成,并通过框架(18)固定安装为一体,其特征在于:
环形会聚透镜板(11)、环形发散透镜板(13)、第一反射体(21)、第i反射体(22)、第p反射体(24)、框架(18)有共同的对称轴(19);第一反射体(21)、第i反射体(22)、第p反射体(24)嵌套安装在环形发散透镜板(13)出射光线的一侧,其中,1<i<p ,i、p均为正整数;环形会聚透镜板(11)和环形发散透镜板(13)为透光材料;
环形会聚透镜板(11)上设置n个环形会聚透镜(12),其中n为正整数;环形发散透镜板(13)上设置n个与环形会聚透镜(12)相对应的环形发散透镜(14);对称轴(19)与环形会聚透镜板(11)上表面垂直,所有环形会聚透镜(12)和环形发散透镜(14)通过对称轴(19)共轴对称; 环形会聚透镜(12)和环形发散透镜(14)表面为平滑弧面;
第一反射体(21)上有输出反射锥面(31),第i反射体(22)上有输出反射锥面(31)和法向反射锥面(42),第p反射体(24)上有法向反射锥面(42)和聚光输出口(10);所有输出反射锥面(31)、法向反射锥面(42)与通过对称轴(19)的剖面的交线与对称轴(19)间的夹角均为∠45°,并通过对称轴(19)共轴对称;
宽度为d的环形会聚透镜(12)的实焦,与对应的环形发散透镜(14)的虚焦重合;太阳入射光线(3)经过环形会聚透镜(12)和环形发散透镜(14),形成宽度为w的透镜聚光平行光线(7),其中,d>w>0;透镜聚光平行光线(7)通过法向反射锥面(42)形成反射光线(8),再通过输出反射锥面(31)形成聚光输出光线(9),由第p反射体(24)上的聚光输出口(10)输出;聚光输出光线(9)与太阳入射光线(3)平行且同方向传播;
第一反射体(21)位于环形发散透镜板(13)出射光线的一侧和最小直径透镜聚光平行光线(7)的空间内,不遮挡透镜聚光平行光线(7)的传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轴对称平行光超薄聚光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法向反射锥面(42)在环形发散透镜板(13)上的投影宽度均为w,相邻距离为d; 同一个反射体上的法向反射面(42)在对称轴(19)上的投影宽度均为w,相邻距离为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轴对称平行光超薄聚光器,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第i个输出反射锥面(31)在环形发散透镜板(13)上的投影相邻且不重叠;第i个输出反射锥面(31)对应的投影长度Xi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其中,i、m均为正整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6
最大环形会聚透镜(12)的外侧半径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8
环形会聚透镜(12)的数量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轴对称平行光超薄聚光器,其特征在于:聚光输出光线(9)具有相同和均匀的聚光辐射强度。
CN2012201678494U 2012-04-19 2012-04-19 太阳能轴对称平行光超薄聚光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022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678494U CN202502291U (zh) 2012-04-19 2012-04-19 太阳能轴对称平行光超薄聚光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678494U CN202502291U (zh) 2012-04-19 2012-04-19 太阳能轴对称平行光超薄聚光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02291U true CN202502291U (zh) 2012-10-24

Family

ID=47038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167849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02291U (zh) 2012-04-19 2012-04-19 太阳能轴对称平行光超薄聚光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022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52238B1 (en) Concentrated photovoltaic and solar heating system
Canavarro et al. New second-stage concentrators (XX SMS) for parabolic primaries; 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parabolic trough concentrators
CN104849844A (zh) 碟式菲涅尔反射聚光方法及其装置
WO2011150849A1 (zh) 一种锥形聚光系统
CN111213318A (zh) 聚光式太阳能系统
CN102155797A (zh) 用于光热发电的太阳能收集装置
CN102607193B (zh) 太阳能直线型超薄光热利用聚光器
CN104300893A (zh) 多边结构双面发电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2502290U (zh) 太阳能条形平行光超薄聚光器
CN102608742B (zh) 太阳能条形平行光超薄聚光器
CN202581855U (zh) 利用嵌套圆锥环面的全周向辐射接受聚光器
CN102842631B (zh) 太阳能聚光电热联供模组
CN202502291U (zh) 太阳能轴对称平行光超薄聚光器
CN202532735U (zh) 太阳能直线型超薄光热利用聚光器
CN102608743B (zh) 太阳能轴对称平行光超薄聚光器
CN111854178B (zh) 一种二次聚光反射-均匀热流槽式太阳能集热器
CN107830644A (zh) 一种槽式均匀聚光反射镜系统
CN104297826B (zh) 一种用于聚光系统的非成像二次反射镜
KR101205462B1 (ko) 양면 태양 전지를 이용한 빛 가이딩 방식의 집광형 모듈
CN202736958U (zh) 太阳能聚光电热联供模组
CN105674588A (zh) 一种多二次反射塔共焦点的太阳能光热镜场系统
Akhter et al. Design and optical modeling of a low-profile stationary concentrating solar collector for medium temperature heat supply
CN201852991U (zh) 四重抛物柱面聚光器
TW201312065A (zh) 太陽能集能裝置
CN219640465U (zh) 带有菲涅尔透镜阵列的太阳能光热利用聚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Xinjiang Yiji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Zhang Desheng

Contract record no.: 2013650000003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Solar axisymmetric parallel light ultrathin condense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24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30327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EC01 Cancellation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Xinjiang Yiji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Zhang Desheng

Contract record no.: 2013650000003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40411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Xinjiang Yiji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Zhang Desheng

Contract record no.: 2014650000009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Solar axisymmetric parallel light ultrathin condense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24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40507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24

Address after: 830011, 4 floor, grand view building, 81 Central South Road, Urumqi,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Xinjiang Sunshine 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830013 Room 502, unit 2, building 2, Huamei Wen Xuan District, Kashi East Road, Urumqi,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Zhang Deshe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2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