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99763U - 一种原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梯级生态滞留沟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原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梯级生态滞留沟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99763U
CN202499763U CN2012200936022U CN201220093602U CN202499763U CN 202499763 U CN202499763 U CN 202499763U CN 2012200936022 U CN2012200936022 U CN 2012200936022U CN 201220093602 U CN201220093602 U CN 201220093602U CN 202499763 U CN202499763 U CN 202499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gradient
ditch
sewage
domestic sew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936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晓燕
彭昆国
陈宏文
刘足根
邹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JIANGXI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2200936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997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99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9976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Biological Wast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原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梯级生态滞留沟渠,将农村生活污水集收集和处理于一体,生活污水依次经过化粪池、格栅后经过梯级生态滞留沟渠系统净化处理后可排放或回用,梯级生态滞留沟渠系统主要包括防渗层、填料、植物和复合生态基。梯级生态滞留沟渠的宽度为50-100cm,深度为50-80cm,长度大于100m;梯级生态滞留沟渠截面为梯形,沟底铺设防渗层,每隔30-50m设一个复合生态基,复合生态基之间有梯级高差。本实用新型将污水收集和处理集一体,充分利用碎石填料、复合生态基、水生植物及微生物的综合作用,强化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净化过程,达到有效去除水中污染物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原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梯级生态滞留沟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村生活污水消纳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国内常规污水处理技术有活性污泥法、氧化沟、SBR等工艺技术,这些技术各有特点,但对于农村生活污水来说,存在能耗高、建设运行费用高、进水水质要求高、需专业人员维护等不利因素,在农村经济条件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很难推广应用。农村人口分布广、密度低,生活污水分布比较零散,无集中统一的污水管道收集系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经济承受能力弱。农村由于其社会组织结构、经济发展状况和生活水平与生活习惯等,与城镇相比尚有较大的不同和差距,决定了村镇生活污水处理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相比,不仅在水质、水量及建设规模上有所不同,而且在处理工艺选择、工程建设与投资、运行管理的模式等方面也有较大的区别。因此,我国农村污水处理不适宜延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模式和工艺,需要充分考虑中国农村的自然条件、污水排放和收集程度、村镇经济实力和农民管理水平的现状。本着投资运行费用少、管理维护简便的原则,控制村镇生活污水面源污染的根本出路在于采用强化自然生态系统净化功能的生态工程技术,研发一种低能耗、建设运行费用低,无需增加排水管网投资的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生态工程技术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充分考虑农村排水管网不健全、污水收集难、经济承受弱的特点,为降低污水管网投资在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中所占比重及处理成本,且不改变周围环境,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方法,利用农村现有或新建排水明沟,构建原位收集处理农村污水的梯级生态滞留沟渠。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原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梯级生态滞留沟渠,其特征是将农村生活污水集收集和处理于一体,生活污水依次经过化粪池、格栅后经过梯级生态滞留沟渠系统净化处理后可排放或回用,梯级生态滞留沟渠系统主要包括防渗层、填料、植物和复合生态基。梯级生态滞留沟渠的宽度为50-100cm,深度为50-80cm,长度大于100m;梯级生态滞留沟渠截面为梯形,沟底铺设防渗层,每隔30-50m设一个复合生态基,复合生态基之间有梯级高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具体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原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梯级生态滞留沟渠,其特征在于利用现有或新建排水沟渠构建梯级生态滞留沟渠,污水入系统前经过化粪池和物理格栅的预处理;梯级生态滞留沟渠的宽度为50-100cm,深度为50-80cm,长度大于100m;梯级生态滞留沟渠截面为梯形,沟底铺设防渗层、自然土壤和碎石填料,自然土壤厚度为10mm-20mm,碎石填料粒径为30mm-50mm,厚度为20cm-40cm,每隔30-50m设一个复合生态基,利用高差形成梯级生态滞留沟渠,复合生态基数量由污染负荷和沟渠高差确定。
本实用新型一种原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梯级生态滞留沟渠的复合生态基主要是土壤和锯末配制,污水经复合生态基的降解、吸附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污水中的污染组分得到有效降解和滞留。锯末本身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油类、重金属有很好的去处效果,同时,锯末为脱氮细菌提供碳源,污水中的NO3-N被反硝化细菌作为缺氧呼吸的电子受体还原为N2排出;土壤作为吸附介质和微生物载体,土壤胶体吸附的NH4+取代层间阳离子,发生铵的固定,同时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可能发生氨的厌氧氧化,以NH4-N为电子供体,NO2-N为电子受体,将氨氮和硝态氮转化成N2排入大气。污水经复合生态基的降解、吸附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污水中的污染组分得到有效降解和滞留。
本实用新型一种原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梯级生态滞留沟渠,在沟底和沟壁种植挺水植物,植物选择蕉芋、芋头、茭白、水芹等经济作物或美人蕉等景观植物,根据季节变换变更植物种类。植物应因地制宜的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选择耐污强、抗冲击、抗水湿、根系发达、具有较强污染物吸附和富集能力,同时具备景观功能或经济价值的挺水植物。
本系统的发明原理为:模拟和强化生态净化过程,利用生态复合基中的土壤和锯末混合物通过吸附作用对COD、油类、氨氮、重金属等污染物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同时,复合生态基形成跌水曝氧,使污水在跌落过程中与空气接触充氧,强化微生物去除污染物的效能;碎石填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对污染物较好的吸附性能,同时,随着系统运行,碎石填料表面富集微生物形成生物膜,可降解污染物;植物根系从污水中吸取营养物质加以利用和富集,降低污水中COD、N、P浓度,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茎秆的运输作用,将氧运输到根部,在根部周围形成好氧区,在根部较少或者达到不到地方形成兼性厌氧和厌氧区,有利于消化和反消化的进行,从而达到脱磷除氮的目的;生活污水经过系统复合生态基、砾石填料孔隙物理过滤吸附、挺水植物吸收和植物根系周围的微生物综合作用。
由于上述处理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势和效果:
1、本方法中的生态滞留沟渠,可利用农村原有排水沟渠,解决污水难收集的问题,减少管网投资,不用增加额外的处理场地,同时不改变沟渠原有的集水和排水功能,不影响地表径流和农田排水灌溉功能,达到排水和处理的双重目的。
2、可与周围水塘结合处理,提高处理效率。
3、由于系统中填料、复合生态基的作用,提高了沟渠对污染物的消纳处理能力,同时可获得种植的经济作物。
4、处理系统采用碎石填料,一般不会产生剩余污泥,不会造成系统堵塞,但长时间运行后有污泥的沉积,会影响系统处理效率,因此,在系统运行较长时间后,应进行人工清淤维护。
5、本方法对生活污水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针对性强,设计简单,施工容易,建设成本低廉,运行维护简易,具备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1中,1-防渗层,2-自然土壤,3-填料碎石,4-复合生态基,5挺水植物,箭头代表水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一种原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梯级生态滞留沟渠,其特征在于利用现有或新建排水沟渠构建梯级生态滞留沟渠,污水入系统前经过化粪池和物理格栅的预处理;梯级生态滞留沟渠的宽度为50-100cm,深度为50-80cm,长度大于100m;梯级生态滞留沟渠截面为梯形,沟底铺设防渗层1、自然土壤2和碎石填料3,自然土壤厚度为10mm-20mm,碎石填料粒径为30mm-50mm,厚度为20cm-40cm,每隔30-50m设一个复合生态基4,利用高差形成梯级生态滞留沟渠,复合生态基数量由污染负荷和沟渠高差确定。
本实用新型首先是利用原有排水沟或新挖沟渠,平整沟渠,清楚沟底淤泥及两壁杂草,在沟渠底部铺设防渗层,防渗层上部覆土,在土壤层上再敷设碎石填料层。沟底建设完成后每间隔30m-50m设置复合生态基,最后在复合生态基之间的沟底和沟壁种植挺水植物5,生活污水通过系统经复合生态基、填料层、植物和微生物共同作用,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农村村落污水、农户生活污水的收集与处理,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Claims (2)

1.一种原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梯级生态滞留沟渠,其特征是将农村生活污水集收集和处理于一体,生活污水依次经过化粪池、格栅后经过梯级生态滞留沟渠系统净化处理后可排放或回用,梯级生态滞留沟渠系统主要包括防渗层、填料、植物和复合生态基。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一种原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梯级生态滞留沟渠,其特征在于梯级生态滞留沟渠的宽度为50-100cm,深度为50-80cm,长度大于100m;梯级生态滞留沟渠截面为梯形,沟底铺设防渗层,每隔30-50m设一个复合生态基,复合生态基之间有梯级高差。
CN2012200936022U 2012-03-14 2012-03-14 一种原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梯级生态滞留沟渠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99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936022U CN202499763U (zh) 2012-03-14 2012-03-14 一种原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梯级生态滞留沟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936022U CN202499763U (zh) 2012-03-14 2012-03-14 一种原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梯级生态滞留沟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99763U true CN202499763U (zh) 2012-10-24

Family

ID=47036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93602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99763U (zh) 2012-03-14 2012-03-14 一种原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梯级生态滞留沟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997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2448A (zh) * 2021-07-29 2021-11-02 长三角(义乌)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消减农田面源污染的处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2448A (zh) * 2021-07-29 2021-11-02 长三角(义乌)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消减农田面源污染的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sihrintzis et al. Performance and cost comparison of a FWS and a VSF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
CN101921042B (zh) 交替式组合湿地系统及高效去除城市尾水中氮磷的方法
CN202576154U (zh) 用于农村社区生活废水处理的复合生态系统
CN101229937B (zh) 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
CN201485358U (zh) 一种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
CN104773914A (zh) 农村无序排放污水的收集处理装置
CN105461165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组合式生态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与应用
CN101585647A (zh) 一种毛细管复合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05023952U (zh) 一种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
CN105601043B (zh)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生态化微动力处理系统
CN100484892C (zh) 一种复合流人工湿地及其应用系统
CN204509035U (zh) 复合介质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104310592A (zh) 一种北方地区入湖口河流分流净化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CN101638290B (zh) 内置生物陶粒管强化土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03641282B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地表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的方法
CN101786092B (zh) 一种有机垃圾和生活污水的综合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5152467A (zh) 生活污水集约式深度去污及脱氮处理系统与方法
CN104860398B (zh) 用于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集约型装置及其建造方法
CN101475289B (zh) 加强型生物反应槽与加强型潜流湿地处理系统
CN202499763U (zh) 一种原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梯级生态滞留沟渠
CN105110474B (zh) 一种景观式村落污水收集与处理系统
CN110655190A (zh) 一种正粒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11847583U (zh) 基于土壤浸润技术处理公厕粪尿污水并回用的公厕
CN102897976B (zh) 一种利用河浜汇集并原位生态处理村镇生活污水的方法
CN201338978Y (zh) 加强型生物反应槽与加强型潜流湿地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