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29937B - 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29937B
CN101229937B CN2008100187440A CN200810018744A CN101229937B CN 101229937 B CN101229937 B CN 101229937B CN 2008100187440 A CN2008100187440 A CN 2008100187440A CN 200810018744 A CN200810018744 A CN 200810018744A CN 101229937 B CN101229937 B CN 1012299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layer
infiltration trench
wind
capillary infil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187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29937A (zh
Inventor
张继彪
李军状
罗兴章
杨世关
郑正
李继红
申荣艳
冯景伟
黄星发
赵国华
李坤权
李培培
孟卓
聂耳
陈广银
方彩霞
王为平
邹星星
高顺枝
伦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81001874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299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29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99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299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99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毛细管渗滤沟系统,该系统由从上到下依次由表层土壤层、砂土层、人工土层和导水层组成;其中在表层土壤层上种植有植物,在表层土壤层和人工土层内分别设有与水解酸化池或化粪池相通的表层布水管和深层布水管,布水管周围是用土工布包裹的青石子;在导水层内设有与排水池相通的排水管;设有用拔风原理来自然强制通风的拔风管。本发明水力负荷较高,对生活污水中的COD、BOD5、总磷、NH4 +-N、TN去除效率高,出水可达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兼有基建、运行管理费用少、受环境影响小、无公共卫生问题、可种植蔬菜和经济作物等优点。该技术特别适用于管网建设费用高、脱氮除磷要求高的分散污水处理。

Description

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处理村镇相对分散型居民点排放的生活污水的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共有60多万个行政村、250多万个自然村,居住生活着2亿多农户、近8亿人。农村量大面广,具体情况千差万别,污水处理必须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提出符合实际的治理要求和方法。对于广大的传统农业地区,利用当地生态环境的自然净化能力,采取土地处理系统来处理生活污水具有很大现实选择性;同时,随着旅游及房地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大批旅游景点、疗养院、别墅兴建起来。但是这些居民点在解决了供水问题之后,往往未能将其下水道与市政排水系统相连接,大量生活污水排入附近的河道,造成严重的水环境污染,甚至威胁到水源地的安全。因此,必须采取工程措施来解决此类水污染问题。
在村镇相对分散型居民点污水处理方案中,管道建设费用占据了主要部分,甚至高达90%以上。这严重制约了污水治理的推广。所以,针对村镇相对分散型居民区(1~10户左右,日排放污水量0.5~5吨),必须因地制宜采取合适的工艺来处理,以降低总投资规模,实现经济可行性。
毛细管渗滤沟系统是处理相对分散型生活污水的一种技术方案,特别适用于污水管网不完备地区。该系统是一种模拟自然净化过程的人工强化的常年性污水生态土地处理技术,利用土壤-植物-微生物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和对污染物的综合净化功能,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得到转化和去除,最终实现污水的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是一种低费用、低能耗、高效率的污水就地处理净化方法。该工艺为国外普遍推行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之一,与环境有极佳的生态相容性。
但是传统的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存在着如下问题:(1)水力负荷过低,大多在0.1m3/(m2·d)以下。水力负荷对系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多数渗滤沟系统运行失败属于水力超负荷。长江流域乃至江南广大地区用水量较大,水力负荷过低的因素使得传统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占地面积加大,这在土地日益紧张的现实下严重制约了该项技术的推广。(2)农村地区管网不健全,一旦水量过大会将过多的悬浮物和有机物带入系统,容易造成系统堵塞直至系统瘫痪。所以必须因地制宜考虑设置预处理单元,增加系统的安全系数。(3)水力负荷较高运行时除氮效率不高。在0.1m3/(m2·d)的水力负荷下总氮去除效率一般仅为40~50%左右。这是由于两个原因造成,一是布水方式单一,造成污水在下渗过程中有机碳消耗过多,二是填料中缺乏外加碳源,这都造成反硝化缺乏碳素作为电子受体;(4)运行时系统耗氧量较大与供氧能力不足的矛盾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入系统后,增大土壤的有机碳来源,导致土壤微生物加速繁殖,使有机质降解同化作用大大加快,耗氧量加大;同时,硝化反应甚至反硝化反应均需一定的氧来促进某些酶系组分的合成。但整个系统是地埋式的安置方式,自然通风难以提高系统供氧能力。
以上问题影响毛细管渗滤沟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最大效能的发挥,导致该项技术应用推广受阻,进而影响到广大农村分散式污水的治理进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毛细管渗滤沟系统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传统毛细管渗滤沟系统水力负荷较低、供氧能力不足、反硝化率不高等问题的新型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从上到下依次由表层土壤层、砂土层、人工土层和导水层组成;其中在表层土壤层上种植有植物,在表层土壤层和人工土层内分别设有与水解酸化池或化粪池相通的表层布水管和深层布水管,在导水层内设有与排水池相通的排水管;在表层布水管和深层布水管外围包有磷吸附量较大、利于生物膜生长的青石子,在青石子层外包有土工布。表层布水管和深层布水管的上下分流进水,可以为反硝化提供碳源。
在该系统前设有作为预处理单元、且与表层布水管和深层布水管相通的水解酸化池或化粪池。系统前置的水解酸化池或大型化粪池一方面可以调节水量,另一方面可以去除污水中的砂、油脂和悬浮物,以防后续土壤渗滤单元被堵塞。此外还具有与土壤渗滤单元互补不足,将大分子的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提高系统总处理效率的功能。预处理单元出水经自流或者用泵提升后,进入新型毛细管渗滤沟内净化。
为解决系统供氧能力不足的问题,本发明采取拔风装置来达到自然强制通风。系统设有上口与外部空气相通的拔风粗管和拔风细管,两者上口高度差大于2m;拔风粗管的下口与埋于砂土层底部的穿孔通气管相通,拔风细管的下口与埋于导水层上部的穿孔通气管相通;穿孔通气管用防止堵塞的砾石和土工布包裹。在实际工程中,可以尽量提高拔风管的高度和加大拔风管的横截面积来加大通风量,但是这要综合考虑拔风管尺寸的变化带来的经济造价和工程建造困难度的增加。
本发明结构设计的一个重点是提高系统的水力负荷。为提高系统水力负荷,毛细管渗滤沟采取上砂下壤型土壤布置方式。毛细管渗滤沟内分为三层:上层是水力缓释层,该层填料主要由水力传导系数较高的砂土组成,即砂土层;中间层是水力传导系数较小、深度为30~50cm、特殊配制的壤土层(即人工土层);最下层是导水层。设置水力传导系数不同的填料层,这样实际上将砂土层变成一滞水层,利于增加污水在该层的停留时间。而且砂土层具有较大的容积,具有较大缓冲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水力负荷。底部为10cm左右厚度的导水层(如细炉渣层、砾石层或卵石层等),最下面需铺设防渗材料作为防渗层来防止污染地下水。
表层土壤层的厚度为20~40cm。表层土壤可以根据种植的作物需要选用不同类型的土壤,也可根据作物需要添加有机肥,同时改善该层土壤的毛细管浸润作用。在表层土中种植的各式根系发达的蔬菜或经济作物来强化下方渗滤沟上方污水的重新运移和分配。应用植物根系的毛细作用进行地下土壤内污水的重新运移和分配,使布水时浅层土壤的含水率不低于30%;而且植物根系的泌氧作用,利于系统内部氧化还原电位的提高,促进胞外聚合物的降解,可有效的减缓系统阻塞;同时根系分泌物中的酶还可以为废水中污染物的转化与固定提供催化作用,加速其降解及固定速率。
砂土层由透水性强、持水性差的砂土组成,其厚度为15~25cm;该层孔隙率约40~45%,大孔隙较多,稳渗速率为1.5×10-2cm/s~3.5×10-2cm/s。
人工土层主要由土壤和有机质组成,其厚度为30~50cm。人工土层中壤土、含碳丰富的有机物、砂的体积比为3∶3∶1~10∶4∶1,人工土有机质含量为2~4%,C/N比为14~35,稳渗速率为3×10-3cm/s~7.5×10-3cm/s。含碳丰富的有机物可以选用鸡粪、草木灰、锯木屑等家庭常见有机物。渗滤沟中人工土层填料配制最为重要。有研究表明:土壤中所含胶体物质越多,其净化能力越强;含有机胶体越多,其净化能力越强。因此,采取在当地适宜壤土(壤土是土壤分类的一种,土壤可分为壤土、砂土、粘性土等)中加入一些有机质对土壤的结构进行改造,这样既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又可提高壤土的渗滤效果。
导水层的厚度为5~15cm,由粒径为10~50mm的卵石、砾石或细炉渣填充。用埋深90~100cm的排水管将其系统出水汇集和排出。排水管孔壁预设密集的排水小孔以渗水,以使土中的水能够很快地渗入管中。处理后的水都将通过排水管排入排水池中,并设有水泵。可以通过水泵来控制排水管以上的水位使部分时间段内人工土下层的氧化还原电位大幅下降,土壤还原环境得到加强,以促进反硝化率提高。
在导水层的下部设有防渗层,以保护地下水。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还可在系统四周设置防渗墙。
表层土壤层中的表层布水管的深度为20~35cm,间距为70~120cm;污水自表层布水管上的开孔均匀向两侧分布,水分通过重力作用和植物蒸腾作用运移和重新分配。人工土层内的深层布水管的深度为55~75cm,间距为70~120cm。在表层布水管和深层布水管外围包有磷吸附量较大、利于生物膜生长的青石子,在青石子层外包有土工布。当污水从布水管里出来时,首先在土工布中发生酸化反应,这样就可以减少土壤被堵塞的可能性;然后经过各个填料层,为反硝化提供较好环境条件。
在深层布水管下面及两侧设置强化布水材料,优选无纺布,无纺布边缘延伸出渗滤沟边缘0.2~0.4m。布水管外围包青石子层,在青石子层外包土工布,从而形成一布水槽;在布水槽下面及两侧设置强化布水材料,它可以扩大污水在沟中的毛细管浸润作用面积。
布水管周围用土工布包裹的青石子,当污水从布水管里出来时,首先在土工布中发生酸化反应,这样就可以减少土壤被堵塞的可能性;然后经过特殊配制的壤土层净化。
进水上下分流,表层布水管和深层布水管的流量比为2∶1~4∶1之间。双布水管分层布水的设计克服了有机碳源被截留后引起后续反硝化过程中碳源不足的问题。布水管间距一般取0.7~1m,可以保证布水管中间点处土壤的处理能力得到充分利用。
系统运行方式采取短配水周期、干湿交替运行,以提高毛细管渗滤沟技术的污水处理效果。实验发现,欲使进入土壤中的O2量增多,采用短水力负荷周期(即加快淹水-落干频率)要比采用长落干期更有效。故采取较低的湿干比,配水周期为24小时或36小时,每一配水周期内配水/落干时间比为1∶3~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1~10户居民的分散式社区、旅游景点、疗养院或别墅生活污水处理。其具有水力负荷较高,可达0.3m3/(m2·d);在1~8m/s的风速下,拔风装置的送气量可达24~72m3/d;对生活污水中的CODCr、BOD5、总磷、SS的去除效率可达90%以上,NH4 +-N、TN去除效率可达80%以上,出水可达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此外,本发明兼有基建、运行管理费用少,受环境影响小,无公共卫生问题,可种植蔬菜和经济作物等优点。该技术特别适用于管网建设费用高、脱氮除磷要求高的分散污水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新型毛细管渗滤沟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毛细管渗滤沟剖面图。
图中,1水解酸化池,2表层布水管,3深层布水管,4拔风粗管,5拔风细管,6表层土壤层,7砂土层,8人工土层,9导水层,10潜水泵,11排水管,12穿孔通气管,13土工布,14防渗层,15无纺布,16青石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太湖流域某镇中心村5户居民的示范工程。
该示范工程的尺寸为:长3.0m,宽3.0m,深0.95m。设计处理能力为2.5t/d,设计水力负荷为0.3m3/(m2·d)。实际运行配水/落干为1∶3。
污水自水解酸化池自流入毛细管渗滤沟系统。该工程所采用的渗滤沟系统剖面图如图所示。从上到下依次设30cm厚的表层土壤层、20cm厚度的砂土层、35cm厚度的人工土层和10cm厚的导水层;在系统前设水解酸化池作为系统预处理单元;在表层土壤层上种植金银花,在表层土壤层和人工土层内分别设与水解酸化池相通的表层布水管和深层布水管,在导水层内设与排水池相通的排水管;在表层布水管和深层布水管外围包青石子层,在青石子层外包有土工布。在深层布水管下面及两侧设置无纺布。
由于该处地下水位比较高(1.9m),所以该中试工程需建设砖墙和铺设防渗层。砖墙为二四墙,内抹水泥;沟床最底层,由厚度为0.23mm的聚氯乙烯薄膜构成,其作用是防止污水直接下渗,使导水层经常处于水饱和状态。
渗滤沟之间的间距为0.8m,表层布水管埋深20cm,深层布水管埋深65cm;为防止布水管管孔被堵塞,用吸附磷效果较好的青石子包裹布水管,然后用土工布将青石子包裹。在深层布水管下方及两侧铺设毛管浸润性能良好的材料,该工程采用的强化布水材料为300g规格的无纺布。
填料配制:人工土由黄泥土、锯木屑、细砂按6∶3∶1(体积比)配制。测得该人工土有机质含量为2.49%,C/N比为14,孔隙度为48%;导水层采取10cm厚度的卵石层。
拔风管设计:拔风粗管直径为15cm,下部接穿孔通气管,埋深为砂土层底部,地面以上高度为0.4m;拔风细管直径为7cm,下部接穿孔通气管,埋深为导水层上部,地面以上高度为2.5m。冬季时,风的流向为由拔风粗管入,拔风细管出;夏季白天时,风的流向为风的流向为由拔风细管入,拔风粗管出;夏季晚上时,风的流向为由拔风粗管入,拔风细管出。
植物的选配:金银花由于根系发达,枝叶繁茂,抗逆性强,生命持续较长且速生快长,既是一种观赏植物,同时也是一种药用植物,所以选择了10株金银花作为表面植物。
工程去除效果(22℃-27℃的平均浓度和去除效果):
项目 COD<sub>Cr</sub>   BOD<sub>5</sub>   NH<sub>4</sub><sup>+</sup>-N   TN     TP     SS
进水(mg/L)出水(mg/L)去除效率(%) 28622.992   1889.495   28.43.6987   33.86.0882     3.250.1695     780.7899
出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实施例2:太湖流域某镇一自然村7户居民的示范工程。
该示范工程的尺寸为:长5.0m,宽4.0m,深1.1m。设计处理能力为4t/d,水力负荷为0.2m3/(m2·d)。实际运行配水/落干为1∶3。
污水自水解酸化池自流入毛细管渗滤沟系统。该工程所采用的渗滤沟系统剖面图如图所示。从上到下依次设35cm厚的表层土壤层、25cm左右的砂土层、40cm的人工土层和10cm厚的导水层;在表层土壤层上种植金银花,在表层土壤层和人工土层内分别设与水解酸化池相通的表层布水管和深层布水管,在导水层内设与排水池相通的排水管;在表层布水管和深层布水管外围包青石子层,在青石子层外包有土工布。在深层布水管下面及两侧设置无访布。
由于该处地下水位比较高(2.1m),所以该中试工程需建设砖墙和铺设防渗层。砖墙为二四墙;沟床最底层,由厚度为0.23mm的聚氯乙烯薄膜构成,其作用是防止污水直接下渗,使导水层经常处于水饱和状态,促使水分的毛细上升。
渗滤沟之间的间距为0.75m,表层布水管埋深25cm,深层布水管埋深70cm;为防止布水管管孔被堵塞,用吸附磷效果较好的青石子包裹布水管,然后用土工布将青石子包裹。在深层布水管下方铺设毛管浸润性能良好的材料,该工程采用的强化布水材料为300g规格的无纺布。
填料配制:人工土由黄泥土、锯木屑、细砂按4∶4∶1(体积比)配制,测得该人工土有机质含量为3.59%,C/N比为23,孔隙度为50%;导水层采用10cm厚的细炉渣。
拔风管设计:拔风粗管直径为16cm,下部接穿孔通气管,埋深为砂土层底部,地面以上高度为0.5m;拔风细管直径为8cm,下部接穿孔通气管,埋深为导水层上部,地面以上高度为2.5m。冬季时,风的流向为由拔风粗管入,拔风细管出;夏季白天时,风的流向为风的流向为由拔风细管入,拔风粗管出;夏季晚上时,风的流向为由拔风粗管入,拔风细管出。
植物的选配:金银花由于根系发达,枝叶繁茂,抗逆性强,生命持续较长且速生快长,既是一种观赏植物,同时也是一种药用植物,所以选择了10株金银花作为表面植物。
工程去除效果:(22℃-27℃的平均浓度和去除效果):
项目  COD<sub>Cr</sub>     BOD<sub>5</sub>    NH<sub>4</sub><sup>+</sup>-N   TN     TP     SS
进水(mg/L)出水(mg/L)去除效率(%)  29723.892     1919.5595    25.43.387   32.84.9285     3.050.1894     890.8999
出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实施例3:太湖流域某镇一自然村4户居民的示范工程。
该示范工程的尺寸为:长5.0m,宽3.0m,深1.0m。设计处理能力为3t/d,设计水力负荷为0.2m3/(m2·d)。实际运行配水/落干时间比为1∶4。
污水自水解酸化池自流入毛细管渗滤沟系统。该工程所采用的渗滤沟系统剖面图如图所示。从上到下依次设30cm左右的表层土壤层、20cm左右的砂土层、40cm的人工土层和10cm左右的导水层;在系统前设水解酸化池;在表层土壤层上种植金雀花、花椒等植物,在表层土壤层和人工土层内分别设与水解酸化池或化粪池相通的表层布水管和深层布水管,在导水层内设与排水池相通的排水管;在表层布水管和深层布水管外围包青石子层,在青石子层外包有土工布。在深层布水管下面及两侧设置无访布。
由于该处地下水位比较高(2.2m),所以该中试工程需建设砖墙和铺设防渗层。砖墙为二四墙,内抹水泥;沟床最底层,由厚度为0.23mm的聚氯乙烯薄膜构成,其作用是防止污水直接下渗,使导水层经常处于水饱和状态,促使水分的毛细上升。
渗滤沟之间的间距为0.75m,表层布水管埋深25cm,深层布水管埋深70cm;为防止布水管管孔被堵塞,用吸附磷效果较好的青石子包裹布水管,然后用土工布将青石子包裹。在深层布水管下方铺设毛管浸润性能良好的材料,该工程采用的强化布水材料为300g规格的无纺布。
填料配制:人工土由黄泥土、草木灰、细砂按4∶4∶1(体积比)配制,测得该人工土有机质含量为3.59%,C/N比为23,孔隙度为50%;导水层采用10cm厚的细炉渣填充。
拔风管设计:拔风粗管直径为15cm,下部接穿孔通气管,埋深为砂土层底部,地面以上高度为0.5m;拔风细管直径为7cm,下部接穿孔通气管,埋深为导水层上部,地面以上高度为2.5m。冬季时,风的流向为由拔风粗管入,拔风细管出;夏季白天时,风的流向为风的流向为由拔风细管入,拔风粗管出;夏季晚上时,风的流向为由拔风粗管入,拔风细管出。
植物的选配:选种根系发达的经济作物:金雀花、花椒等作为表面植物。工程去除效果(17℃-20℃的平均浓度和去除效果):
  项目   COD<sub>Cr</sub>   BOD<sub>5</sub>   NH<sub>4</sub><sup>+</sup>-N   TN   TP   SS
  进水(mg/L)   256   168   27.5   32.2   3.23   84
  出水(mg/L)去除效率(%)   23.0491   8.495   3.388   5.1584   0.1396   0.8499
出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实施例4:太湖流域某镇一自然村6户居民的示范工程。
该示范工程的尺寸为:长4.0m,宽4.0m,深1.1m。设计处理能力为4t/d,水力负荷为0.25m3/(m2·d)。实际运行湿干比为1∶3。
污水自水解酸化池自流入毛细管渗滤沟系统。该工程所采用的渗滤沟系统剖面图如图所示。从上到下依次设35cm的表层土壤层、25cm的砂土层、40cm的人工土层和10cm的导水层;在系统前设水解酸化池;在表层土壤层上种植金针菜和香根草,在表层土壤层和人工土层内分别设与水解酸化池或化粪池相通的表层布水管和深层布水管,在导水层内设与排水池相通的排水管;在表层布水管和深层布水管外围包青石子层,在青石子层外包有土工布。在深层布水管下面及两侧设置无访布。
该处地下水位比较高(2.1m),所以该中试工程需建设砖墙和铺设防渗层。砖墙为二四墙,内抹水泥;沟床最底层,由厚度为0.23mm的聚氯乙烯薄膜构成,其作用是防止污水直接下渗,使导水层经常处于水饱和状态,促使水分的毛细上升。
渗滤沟之间的间距为0.75m,表层布水管埋深25cm,深层布水管埋深70cm;为防止布水管管孔被堵塞,用吸附磷效果较好的青石子包裹布水管,然后用土工布将青石子包裹。在深层布水管下方铺设毛管浸润性能良好的材料,该工程采用的强化布水材料为300g规格的无纺布。
填料配制:人工土由黄泥土、草木灰、细砂按6∶4∶1(体积比)配制。测得该人工土有机质含量为2.49%,C/N比为14,孔隙度为48%;导水层采取9cm厚度的卵石层填充。
拔风管设计:拔风粗管直径为15cm,下部接穿孔通气管,埋深为砂土层底部,地面以上高度为0.5m;拔风细管直径为7cm,下部接穿孔通气管,埋深为导水层上部,地面以上高度为2.5m。冬季时,风的流向为由拔风粗管入,拔风细管出;夏季白天时,风的流向为风的流向为由拔风细管入,拔风粗管出;夏季晚上时,风的流向为由拔风粗管入,拔风细管出。
植物的选配:选用根系比较发达的草本植物金针菜、香根草作为表面植物。
工程去除效果(17℃-20℃的平均浓度和去除效果):
  项目   COD<sub>Cr</sub>   BOD<sub>5</sub>   NH<sub>4</sub><sup>+</sup>-N   TN   TP   SS
  进水(mg/L)出水(mg/L)去除效率(%)   27324.691   17612.3293   25.44.0684   29.85.9680   2.990.1296   820.8299
出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Claims (10)

1.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从上到下依次为表层土壤层、砂土层、人工土层和导水层;其中在表层土壤层上种植有植物,在表层土壤层和人工土层内分别设有与水解酸化池或化粪池相通的表层布水管和深层布水管,在导水层内设有与排水池相通的排水管;在表层布水管和深层布水管外围包有磷吸附量较大、利于生物膜生长的青石子,在青石子层外包有土工布;其中系统设有上口与外部空气相通的拔风粗管和拔风细管;拔风粗管的下口与埋于砂土层底部的穿孔通气管相通,拔风细管的下口与埋于导水层上部的穿孔通气管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该系统前设有作为预处理单元的水解酸化池或化粪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孔通气管用防止堵塞的砾石和土工布包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层土壤层的厚度为20~40cm,所述的砂土层的厚度为15~25cm,所述的导水层的厚度为5~1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为根系发达的蔬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深层布水管下面及两侧设置强化布水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导水层的下部设有防渗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土层由壤土、砂、含碳丰富的有机物组成,其厚度为30~50c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土层中壤土、含碳丰富的有机物、砂的体积比为3∶3∶1~10∶4∶1,人工土层有机质含量为2~4%,C/N比为14~3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层布水管的深度为20~35cm,所述的深层布水管的深度为55~75cm。
CN2008100187440A 2008-01-22 2008-01-22 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99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187440A CN101229937B (zh) 2008-01-22 2008-01-22 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187440A CN101229937B (zh) 2008-01-22 2008-01-22 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9937A CN101229937A (zh) 2008-07-30
CN101229937B true CN101229937B (zh) 2010-11-17

Family

ID=39896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1874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9937B (zh) 2008-01-22 2008-01-22 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299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6653B (zh) * 2009-01-05 2010-09-22 北京大学 散户型生活排水生态处理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1638289B (zh) * 2009-08-27 2011-05-25 同济大学 内置滤布沟强化土地处理生活污水系统
CN101638290B (zh) * 2009-08-27 2011-05-25 同济大学 内置生物陶粒管强化土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01781062B (zh) * 2010-03-05 2012-05-09 山东大学 一种防堵塞快速渗滤系统
CN102633365B (zh) * 2012-04-24 2013-06-12 山东建筑大学 风能叠加负压通气复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102718361A (zh) * 2012-06-20 2012-10-10 苏州国环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土壤毛细管渗滤水处理工艺
CN102942256A (zh) * 2012-11-13 2013-02-27 常州大学 一种间歇投配式污水处理方法
CN103274520A (zh) * 2013-06-19 2013-09-04 徐州工程学院 一种生态式膜生物反应器
CN104192983B (zh) * 2014-08-26 2016-01-13 广西师范大学 一种复合生态高负荷土壤渗滤系统
CN104609675B (zh) * 2015-02-15 2016-08-24 陈英旭 一种奶牛场养殖污水的生态综合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9937A (zh) 2008-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29937B (zh) 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
CN103880257B (zh) 一种农村分散式污水的生态组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973637B (zh) 一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河道净化系统
CN201224693Y (zh) 复合波式流人工山地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101921042B (zh) 交替式组合湿地系统及高效去除城市尾水中氮磷的方法
CN105198085B (zh) 一种阶梯式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及其应用
CN100436350C (zh) 农田生态干渠-人工湿地水质改善与生态系统重建方法
CN101696059B (zh) 一种阻控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沟渠
CN103395930A (zh) 一种生态护坡式污水土地渗滤系统及其渗滤方法
CN106830506A (zh)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强化脱氮除磷生物滞留池
CN102674631A (zh) 一种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1948214A (zh) 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绿地处理工艺及系统
CN103803762B (zh) 一种有机复合土壤高效生态净水系统
CN104773914A (zh) 农村无序排放污水的收集处理装置
CN105060612A (zh) 一种处理分散养猪冲洗废水的人工湿地-生态沟渠系统
CN109380088A (zh) 一种低丘红壤小流域生态治理系统
CN108821510A (zh) 一种海绵湿地系统
CN105601043B (zh)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生态化微动力处理系统
CN104098183B (zh) 通过优化景观改善地表径流水质的系统
CN213037496U (zh) 一种分区循环式土壤渗滤系统
CN105174473A (zh) 一种曝气强化人工湿地深度处理沼液的方法
CN202729890U (zh) 垂直流人工湿地
CN111547857A (zh) 一种综合处理丘陵地区农村雨污的生态系统
CN205294963U (zh) 用于公路沿线附属设施污水处理的土壤渗滤系统装置
CN207313360U (zh) 一种农业面源污染农田排水的收集与再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Jibiao

Inventor after: Zhao Guohua

Inventor after: Li Kunquan

Inventor after: Li Peipei

Inventor after: Meng Zhuo

Inventor after: Nie Er

Inventor after: Chen Guangyin

Inventor after: Fang Caixia

Inventor after: Wang Weiping

Inventor after: Zou Xingxing

Inventor after: Gao Shunzhi

Inventor after: Li Junzhuang

Inventor after: Lun Lin

Inventor after: Luo Xingzhang

Inventor after: Yang Shiguan

Inventor after: Zheng Zheng

Inventor after: Li Jihong

Inventor after: Shen Rongyan

Inventor after: Feng Jingwei

Inventor after: Huang Xingfa

Inventor before: Zheng Zheng

Inventor before: Zhao Guohua

Inventor before: Li Kunquan

Inventor before: Li Peipei

Inventor before: Meng Zhuo

Inventor before: Nie Er

Inventor before: Chen Guangyin

Inventor before: Fang Caixia

Inventor before: Wang Weiping

Inventor before: Zou Xingxing

Inventor before: Gao Shunzhi

Inventor before: Li Junzhuang

Inventor before: Lun Lin

Inventor before: Luo Xingzhang

Inventor before: Yang Shiguan

Inventor before: Zhang Jibiao

Inventor before: Li Jihong

Inventor before: Shen Rongyan

Inventor before: Feng Jingwei

Inventor before: Huang Xingfa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ZHENG ZHENG LI JUNZHUANG LUO XINGZHANG YANG SHIGUAN ZHANG JIBIAO LI JIHONGSHEN RONGYAN FENG JINGWEI HUANG XINGFA ZHAO GUOHUA LI KUNQUAN LI PEIPEI MENG ZHUO NIE ER CHEN GUANGYIN FANG CAIXIA WANG WEIPING ZOU XINGXING GAO SHUNZHI LUN LIN TO: ZHANG JIBIAO LI JUNZHUANG LUO XINGZHANG YANG SHIGUAN ZHENG ZHENG LI JIHONG SHEN RONGYAN FENG JINGWEI HUANG XINGFA ZHAO GUOHUA LI KUNQUAN LI PEIPEI MENG ZHUO NIE ER CHEN GUANGYIN FANG CAIXIA WANG WEIPING ZOU XINGXING GAO SHUNZHI LUN LI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7

Termination date: 201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