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95600U - 一种腔体滤波器、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腔体滤波器、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95600U
CN202495600U CN 201220088001 CN201220088001U CN202495600U CN 202495600 U CN202495600 U CN 202495600U CN 201220088001 CN201220088001 CN 201220088001 CN 201220088001 U CN201220088001 U CN 201220088001U CN 202495600 U CN202495600 U CN 2024956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metal shell
metallic layer
utility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08800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恩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08800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956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956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9560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腔体滤波器、连接器,腔体滤波器,包括腔体、盖板以及设置在腔体或盖板上的连接器,连接器一端连接滤波器的内部器件,另一端连接外部通信器件,连接器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导体、金属外壳以及设置于金属外壳和内导体之间的绝缘介质,金属外壳的外周面设置有非金属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器的金属外壳的外周面设置非金属层,相对于现有的连接器采用全金属材质,增设非金属层能够增强连接器以及腔体滤波器的防潮、防盐雾、防霉能力以及可靠性。同时生产工艺简单,环境污染小,降低腔体滤波器以及连接器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腔体滤波器、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腔体滤波器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通信模块重要一环的滤波器或双工器,它通常装有与其他模块连接的连接器,如7/16连接器、N型连接器等。连接器通常与滤波器或双工器之间采用螺钉连接。为了满足射频指标以及基于传统的工艺(如机加、压铸和电镀),连接器基材都为黄铜或铝合金,然后在其表面电镀一层电镀保护膜如银层,铜层和三元合金层等。针对一些特殊应用场合如室外,海边或非常潮湿的环境,连接器表面喷上一层粉。喷粉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连接器的寿命,防止其过快地失效,但粉层厚度不易控制并易脱落。
同时,连接器外壳均采用机加或压铸、或压铸和机加的工艺成型。若外壳采用机加工艺,由于连接器外壳的复杂特征(如螺纹),导致其加工时间长,效率低,生产成本高。若连接器外壳采用压铸工艺,由于压铸件外表面较为粗糙,使得连接器外形不美观且降低了耐“三防”的等级。若外壳采用压铸和机加工艺,则因工艺过程路线长且复杂,导致产品成本较高。
综上可知,现有腔体滤波器及连接器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腔体滤波器、连接器,其简化工艺过程,提高产品整体“三防”能力及可靠性,同时能降低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导体、金属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和内导体之间的绝缘介质,所述金属外壳的外周面覆盖设置有非金属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所述金属外壳的外周面设有用于避免所述非金属层脱落的限制结构,所述金属外壳通过所述限制结构与所述非金属层紧密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所述限制结构为网状或锯齿状沟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非金属层外表面的螺纹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所述非金属层为塑料或高分子聚合物。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腔体滤波器,包括腔体、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腔体或盖板上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一端连接所述腔体滤波器的内部器件,另一端连接外部通信器件,所述连接器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导体、金属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和内导体之间的绝缘介质,所述金属外壳的外周面覆盖设置有非金属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腔体滤波器,所述金属外壳的外表面设有用于避免所述非金属层脱落的限制结构,所述金属外壳通过所述限制结构与所述非金属层紧密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腔体滤波器,所述限制结构为网状或锯齿状沟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腔体滤波器,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非金属层外表面的螺纹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腔体滤波器,所述非金属层为塑料或高分子聚合物。
从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器的金属外壳外设置非金属层,能够增强连接器在特殊环境下的防潮、防盐雾、防霉能力以及可靠性。现有连接器采用喷粉在连接器外表面形成防护层,而喷粉的厚度难以控制,从而导致连接器的防护效果差;而且喷粉的时间较长,工艺复杂;喷粉是通过人工进行喷涂,粉尘的环境污染较大,对人体伤害较大。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连接器就可克服这一缺点,非金属层可通过压铸或注塑的方式在金属外壳外成型,压铸或注塑的方式工艺简单,且无环境污染,人工参与度小,简化了连接器生产的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部分为金属、部分为非金属,非金属的材质较轻,同时成本也较低,减少了连接器的重量及生产成本。借此,本实用新型简化工艺过程,提高产品整体“三防”能力及可靠性,同时能降低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器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器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器第五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器第六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器的制造工艺的流程图;以及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腔体滤波器的制造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器100,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导体10、金属外壳20以及设置于金属外壳20和内导体10之间的绝缘介质30,金属外壳20的外周面覆盖设置有非金属层40。
从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器100的金属外壳20外设置非金属层40,能够增强连接器100在特殊环境下的防潮、防盐雾、防霉能力以及可靠性。现有连接器采用喷粉在连接器外表面形成防护层,而喷粉的厚度难以控制,从而导致连接器的防护效果差;而且喷粉的时间较长,工艺复杂;喷粉是通过人工进行喷涂,粉尘的环境污染较大,对人体伤害较大。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连接器就可克服这一缺点,非金属层40可通过压铸或注塑的方式在金属外壳20外成型,压铸或注塑的方式工艺简单,且无环境污染,人工参与度小,简化了连接器生产的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100部分为金属、部分为非金属,非金属的材质较轻,同时成本也较低,减少了连接器100的重量及生产成本。借此,本实用新型简化工艺过程,提高产品整体“三防”能力及可靠性,同时能降低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
优选的是,金属外壳20的外周面设有用于避免非金属层40脱落的限制结构,金属外壳20通过限制结构与非金属层40紧密连接,该限制结构为网状或锯齿状沟槽,也可为滚花或者其他形式的限制结构,从而使得非金属层20与金属本体10具有更好的结合力。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非金属层40外表面的螺纹部分41。连接器100一端用于与滤波器或双工器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其他通信模块连接,连接器100与滤波器或双工器连接的一端设置密封圈21,同时连接器100另一端通过螺纹部分41与通信模块连接,螺纹部分41也是在具有“三防”能力的非金属层40上形成,从而使得连接器100与滤波器或双工器以及其他通信模块连接的两个端口均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进一步增强了连接器100的防潮、防盐雾、防霉能力以及可靠性。螺纹部分41的形成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是在金属外壳20外表面形成螺纹,再在该螺纹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非金属的螺纹部分41,如图1、图3和图5;另一种是直接通过注塑或压铸在金属外壳20上形成非金属的螺纹部分41,而金属外壳20外表面不具有螺纹,如图2、图4和图6。
优选的是,非金属层40为塑料层,该塑料层可通过注塑或压铸成型,显然该非金属层20也可以为高分子聚合物,如橡胶、塑胶等等。采用注塑工艺取代传统的喷粉工艺在连接器100的外表面形成防护层,注塑工艺形成的产品外形美观,产品成本较低;相对于现有采用机加或压铸、或压铸和机加的工艺形成连接器,能够简化工艺过程,降低生产成本。
其中,在图1、图3、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金属外壳20的外周面具有螺纹,而连接器100的螺纹部分41是在金属外壳20的外螺纹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形成;在图2、图4、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金属外壳20外周面未设置螺纹,螺纹部分41是直接通过注塑或压铸在金属外壳20的外周面成型。同时,在图1~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密封圈21的安装位置与图5、图6不同,在图1~图4中,密封圈21是位于金属外壳20与滤波器或双工器表面接触的一面,未显露在外;在图5、图6中密封圈21显露在金属外壳20外,因此非金属层40的覆盖范围也有所不同,从而根据不同的连接器结构选择不同的非金属层覆盖范围以达到连接器100的防潮、防盐雾、防霉能力。在图5和图6中,连接器100的螺纹部分分布与整个非金属层40,因此未标识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腔体滤波器,包括腔体、盖板以及设置在腔体或盖板上的连接器,连接器一端连接所述滤波器的内部器件,另一端连接外部通信器件,连接器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导体、金属外壳以及设置于金属外壳和内导体之间的绝缘介质,金属外壳的外周面覆盖设置有非金属层。金属外壳的外表面设有用于避免非金属层脱落的限制结构,金属外壳通过限制结构与非金属层紧密连接。限制结构为网状或锯齿状沟槽。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非金属层外表面的螺纹部分。非金属层为塑料或高分子聚合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腔体滤波器,通过在其连接器的金属外壳外设置非金属层,相对于现有的连接器采用喷粉工艺形成防护层,人工喷粉的厚度难以保证,而非金属层可通过压铸或注塑工艺成型,从而在金属外壳的外周面增设非金属层能够增强腔体滤波器的防潮、防盐雾、防霉能力以及可靠性,简化了工艺。同时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材质不全采用金属,能够进一步降低腔体滤波器的重量以及成本。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连接器的制造工艺,其主要包括:
步骤S701,通过机加方式、压铸方式或者机加加压铸方式形成连接器的内导体以及金属外壳。连接器通常包括同轴设置的金属外壳、内导体以及绝缘介质,绝缘介质位于金属外壳和内导体之间,以隔绝金属外壳和内导体。
步骤S702,对金属外壳以及内导体进行电镀处理。
步骤S703,通过注塑或压铸方式在所述连接器的金属外壳的外周面形成非金属层。
步骤S704,将大小匹配的绝缘介质压入金属外壳,再将内导体压入所述绝缘介质。将大小匹配的绝缘介质以及内导体顺序置入金属外壳中。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首先将绝缘介质压入金属外壳中,再将内导体压入绝缘介质中。连接器的内导体、金属外壳以及绝缘介质的成型方式和安装方式均与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的制造工艺相同,因此在此不具体介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制造工艺通过在连接器金属外壳的外周面通过注塑或压铸形成具有防护能力的非金属层,相对于传统采用喷粉工艺在连接器外周面形成具有防护能力的粉层。注塑或压铸工艺的工艺流程简单,人工参与度少,降低了劳动强度以及生产成本;同时喷粉会造成环境污染,对人体伤害较大,喷粉的厚度由于人工操作难以控制,从而降低连接器的“三防”能力及连接器的可靠性,而本实用新型采用注塑或压铸形成具有防护能力的非金属层能够克服这些缺点;同时连接器的材质部分采用非金属,能够降低连接器的重量以及成本。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制造工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连接器制造方法,能够简化工艺过程,提高产品整体“三防”能力及可靠性,同时能降低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腔体滤波器的制造工艺,其主要包括:
步骤S801,将腔体滤波器以及腔体滤波器的连接器通过机加方式、压铸方式或者机加加压铸方式一体成型。连接器一端与腔体滤波器连接,另一端与其他通信模块连接,因此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可将腔体滤波器与连接器一体成型,在现有技术中,这种方法已经应用的较为广泛,因此在此不详细接收腔体滤波器与连接器的一体成型方式。
步骤S802,对腔体滤波器及连接器进行电镀处理。
步骤S803,通过注塑或压铸方式在连接器的金属外壳的外周面形成非金属层。
步骤S804,将大小匹配的绝缘介质压入金属外壳,再将内导体压入绝缘介质。具体的绝缘介质可通过机加方式成型,内导体的可以采用机加、压铸或机加和压铸方式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腔体滤波器制造工艺通过在连接器金属外壳的外周面通过注塑或压铸形成具有防护能力的非金属层,相对于传统采用喷粉工艺在连接器外周面形成具有防护能力的粉层。注塑或压铸工艺的工艺流程简单,人工参与度少,降低了劳动强度以及生产成本,并且可以与前期形成连接器与腔体滤波器进行流水化作业,不用人工参与;同时喷粉会造成环境污染,对人体伤害较大,喷粉的厚度由于人工操作难以控制,从而降低腔体滤波器的“三防”能力及腔体滤波器的整体性能,而本实用新型采用注塑或压铸形成具有防护能力的非金属层能够克服这些缺点;同时连接器的材质部分采用非金属,能够降低腔体滤波器的重量以及成本。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制造工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腔体滤波器制造方法,能够简化工艺过程,提高产品整体“三防”能力及可靠性,同时能降低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器的金属外壳的外周面设置非金属层,相对于现有的连接器采用全金属材质,增设非金属层能够增强连接器以及腔体滤波器的防潮、防盐雾、防霉能力以及可靠性。同时采用注塑或压铸形成非金属层取代现有喷粉工艺形成的防护层,其制造出的连接器的外形更为美观,同时生产工艺简单,环境污染小,相对于现有采用机加或压铸、或压铸和机加的工艺形成连接器,能够简化工艺过程,降低腔体滤波器以及连接器生产成本。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导体、金属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和内导体之间的绝缘介质,所述金属外壳的外周面覆盖设置有非金属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的外周面设有用于避免所述非金属层脱落的限制结构,所述金属外壳通过所述限制结构与所述非金属层紧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结构为网状或锯齿状沟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非金属层外表面的螺纹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层为塑料或高分子聚合物。
6.一种腔体滤波器,包括腔体、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腔体或盖板上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一端连接所述腔体滤波器的内部器件,另一端连接外部通信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导体、金属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和内导体之间的绝缘介质,所述金属外壳的外周面覆盖设置有非金属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的外表面设有用于避免所述非金属层脱落的限制结构,所述金属外壳通过所述限制结构与所述非金属层紧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结构为网状或锯齿状沟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非金属层外表面的螺纹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层为塑料或高分子聚合物。
CN 201220088001 2012-03-09 2012-03-09 一种腔体滤波器、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956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88001 CN202495600U (zh) 2012-03-09 2012-03-09 一种腔体滤波器、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88001 CN202495600U (zh) 2012-03-09 2012-03-09 一种腔体滤波器、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95600U true CN202495600U (zh) 2012-10-17

Family

ID=47001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088001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95600U (zh) 2012-03-09 2012-03-09 一种腔体滤波器、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956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3829A (zh) * 2012-03-09 2012-08-01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腔体滤波器、连接器及相应的制造工艺
CN107112697A (zh) * 2014-12-24 2017-08-29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轴连接器及腔体滤波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3829A (zh) * 2012-03-09 2012-08-01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腔体滤波器、连接器及相应的制造工艺
WO2013131488A1 (zh) * 2012-03-09 2013-09-12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腔体滤波器、连接器及相应的制造工艺
US9543629B2 (en) 2012-03-09 2017-01-10 Shenzhen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Cavity filter,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CN107112697A (zh) * 2014-12-24 2017-08-29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轴连接器及腔体滤波器
CN107112697B (zh) * 2014-12-24 2019-06-11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轴连接器及腔体滤波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3829A (zh) 一种腔体滤波器、连接器及相应的制造工艺
CN103107439B (zh) 连接器
CN105682401A (zh) 金属外壳及其制造方法、及采用该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
CN202495600U (zh) 一种腔体滤波器、连接器
CN101742852A (zh) 防水塞及应用该防水塞的电子装置
CN203014054U (zh) 一种可湿插拔的水下连接器
CN202058967U (zh) 电连接器
CN203180143U (zh) 一种连接器及腔体滤波器
CN204349064U (zh) 防水usb接头以及电子产品
CN206148694U (zh) 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的电池usb充电防水结构
CN203242769U (zh) 射频连接器
CN201833511U (zh) 一种水路转换结构
CN102142592B (zh) 室内覆盖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N203491415U (zh) 一种防水rj45网络转接头
CN206628682U (zh) 一种防潮抗干扰双水晶头信号连接线
CN201877560U (zh) 一种功分器
CN205104679U (zh) 高可靠性音视频同轴线
CN107484727A (zh) 一种可充电感应式发光鱼漂装置
CN205689403U (zh) 一种柱塞泵配油盘
CN203367403U (zh) 一种防爆单体蓄电池之间的连接结构
CN204668523U (zh) 一种五极插头
CN218275168U (zh) 一种小型浇筑成型纵向水密传输组件
CN103022797A (zh) 一种可湿插拔的水下连接器
CN216122617U (zh) 一种加固视频采集装置
CN204167379U (zh) 一种新型电池外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