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69091U - 微阻力微功耗自平衡止回阀 - Google Patents

微阻力微功耗自平衡止回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69091U
CN202469091U CN2012200778921U CN201220077892U CN202469091U CN 202469091 U CN202469091 U CN 202469091U CN 2012200778921 U CN2012200778921 U CN 2012200778921U CN 201220077892 U CN201220077892 U CN 201220077892U CN 202469091 U CN202469091 U CN 202469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ore
core plate
plate
equilibrator
bal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7789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伯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2007789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69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69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6909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微阻力微功耗自平衡止回阀,包括由一转轴安装在阀腔内的能与阀进口密封圈密封并在阀腔体内旋转开启与关闭的阀芯板和与阀芯板转轴端相连的并与阀芯板成一定角度的阀芯板平衡板及安装在阀芯板平衡板上的平衡块,其特征在于:水平安装的止回阀其阀芯板平衡板与阀芯板成一大于90°的钝角,垂直安装的止回阀其阀芯板平衡板与阀芯板成一小于90°的锐角;阀芯板平衡板及安装在阀芯板平衡板上的平衡块组成阀芯板平衡装置,阀芯板平衡装置包括可调式、滚球式、摆动式和磁吸式平衡装置四种类型。

Description

微阻力微功耗自平衡止回阀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微阻力微功耗自平衡止回阀,适用于所有液体介质,属于综合节能减排技术领域和止回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止回阀是在许多管道输送过程中,为防止输送液体倒流的常用阀;但现在市场上的止回阀都是通过液体压力顶开后,一直需要流动液体的冲击压力保持止回阀板的打开,这就消耗了相当的能量和压降;虽然现在有的止回阀阀板很薄、很轻,液体在阀内流经时压降较小、耗能较低,但这种止回阀因为阀板太薄、太轻,在没有进口液体压力时,阀板的密封性较差,有的起不到止回的作用;现在市场上只有魏伯卿的专利《201120251731.5止回阀》能在打开阀板后不再消耗压降来保持阀板开启,但还有很多种实现打开阀板后不再消耗压降来保持阀板开启的方式,本发明就是其中的四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液体流通的能在止回阀的进口法兰口有输送压力并打开阀板后不再消耗压降来保持阀板开启的、且在止回阀的进口法兰口没有输送压力时能自动及时地关闭阀板来阻止液体回流的微阻力微功耗自平衡止回阀。
微阻力微功耗自平衡止回阀,包括由一转轴安装在阀腔内的能与阀进口密封圈密封并在阀腔体内旋转开启与关闭的阀芯板和与阀芯板转轴端相连的并与阀芯板成一定角度的阀芯板平衡板及安装在阀芯板平衡板上的平衡块,其特征在于:
1、水平安装的止回阀其阀芯板平衡板与阀芯板成一大于90°的钝角,垂直安装的止回阀其阀芯板平衡板与阀芯板成一小于90°的锐角;阀芯板平衡板及安装在阀芯板平衡板上的平衡块组成阀芯板平衡装置,阀芯板平衡装置包括四种类型:
(a)可调式平衡装置,阀芯板平衡装置为一个可调节位于阀芯板平衡板位置的平衡块,且阀芯板平衡板装有一个长条螺栓用于调节阀芯板平衡板开启时其顶端距离阀腔体内壁的距离,也就是调节阀芯板开启时的开启角度;在阀芯板关闭时阀芯板平衡装置的重力促使阀芯板压紧在密封圈上,从而使止回阀不产生流体回流,在阀芯板开启时阀芯板平衡板上的阀芯板开启角度调节螺栓顶靠在阀腔体内并且阀芯板平衡装置与阀芯板形成绕阀芯板转轴的杆杆平衡,调节平衡装置调节固定螺栓确定平衡块的位置,使阀芯板的杆杆力略大于阀芯板平衡装置的杆杆力,从而使阀芯板在止回阀无进口压力时,阀芯板能自动回复到关闭的位置进而阻止止回阀内的流体回流。
(b)滚球式平衡装置,阀芯板平衡装置为一个内装滚球的滚球密封筒,滚球的外径略小于滚球密封筒的内径,使滚球能在滚球密封筒中自由移动而不产生空气阻尼作用,滚球密封筒与阀芯板平衡板成一90°左右的角度;在阀芯板关闭时滚球移到滚球密封筒的顶端,滚球的重力作用促使阀芯板压紧在密封圈上,从而使止回阀不产生流体回流,在阀芯板开启时滚球移到滚球密封筒与阀芯板平衡板连接的一端,使阀芯板平衡装置与阀芯板形成绕阀芯板转轴的杆杆平衡,设计成阀芯板的杆杆力略大于阀芯板平衡装置的杆杆力,从而使阀芯板在止回阀无进口压力时,阀芯板能自动回复到关闭的位置进而阻止止回阀内的流体回流;也可以将滚球密封筒设计成在阀芯板平衡板上的位置可移动可调节。
(c)摆动式平衡装置,阀芯板平衡装置为阀芯板平衡板及安装在平衡板上的平衡块,阀芯板平衡装置可以绕阀芯板平衡装置摆动轴左右摆动;阀芯板平衡板摆动的幅度及与阀芯板的角度满足:在阀芯板关闭时阀芯板平衡装置的重力作用促使阀芯板压紧在密封圈上,从而使止回阀不产生流体回流,在阀芯板开启时阀芯板平衡装置与阀芯板形成绕阀芯板转轴的杆杆平衡,设计成阀芯板的杆杆力略大于阀芯板平衡装置的杆杆力,从而使阀芯板在止回阀无进口压力时,阀芯板能自动回复到关闭的位置进而阻止止回阀内的流体回流;也可以将摆动式平衡装置的平衡块设计成在阀芯板平衡板上的位置可移动可调节。
(d)磁吸式平衡装置,阀芯板平衡装置为阀芯板平衡板顶端有一个斜磁吸面,阀腔体内壁阀芯板开启时阀芯板平衡板顶靠的位置有一个磁吸块;在阀芯板关闭时阀芯板平衡板自身的重力作用促使阀芯板压紧在密封圈上,从而使止回阀不产生流体回流,在阀芯板开启时阀芯板平衡板吸在阀腔体内的磁吸块上,并与阀芯板形成绕阀芯板转轴的杆杆平衡,设计好磁吸块的磁力使阀芯板的杆杆力略大于阀芯板平衡装置的杆杆力,从而使阀芯板在止回阀无进口压力时,阀芯板能自动回复到关闭的位置进而阻止止回阀内的流体回流;也可以在磁吸式平衡装置的阀芯板平衡板上加装可调式平衡块。
2、在现有止回阀的结构上,只给阀芯板增加了一个平衡装置,所以除了给阀腔体增加一个阀芯板平衡装置活动的空间外,不需要做其他的设计修改,包括止回阀的安装法兰间距可以不变,这样便于给现有的止回阀更换安装。
3、阀芯板平衡板设计有疏水孔,可以减小阀芯板回复到关闭位置的回复阻力。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在止回阀被流体冲击打开后,阀芯处于一个稳定打开状态,而不再需要靠流体的冲击力来稳定打开阀芯以保持止回阀的开启状态。
2.在阀进口端的流体压力消失的瞬间,由于阀出口端的压力还没有来得及消失,所以,余压会立即回流到止回阀内,从而能自动冲击阀芯板,使本来就有一定的杆杆不平衡的阀芯板保证能回复到止回阀关闭的位置。
3.由于本发明只给阀芯板增加了一个平衡装置,所以除了给阀腔体增加一个阀芯板平衡装置活动的空间外,不需要做其他的设计修改,即止回阀的安装法兰间距可以不变,这样便于给现有的止回阀更换安装,同时也能较好地满足国标要求。
4.给阀芯板平衡板设计疏水孔,减小了阀芯板回复到关闭位置的回复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水平安装的带可调节平衡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阀芯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阀芯板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水平安装的带滚球平衡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实施例中阀芯板与带滚球平衡装置在不同位置时滚球位置示意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一水平安装的带可左右摆动平衡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实施例中可左右摆动平衡装置左右摆动最大位置示意图;
图8是图7中M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水平安装的带磁吸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 是图1、图4、图6和图9所示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垂直安装的带可调节平衡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实施例中阀芯板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所示实施例中阀芯板侧视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垂直安装的带滚球平衡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实施例中阀芯板与带滚球平衡装置在不同位置时滚球位置示意图;
图16本发明实施例二垂直安装的带可左右摆动平衡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所示实施例中可左右摆动平衡装置左右摆动最大位置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N放大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垂直安装的带磁吸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0 是图11、图14、图16和图19所示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0中:1、出口法兰    2、阀芯板开启位置    3、阀腔体    4、平衡块   5、阀芯板关闭时的平衡装置位置    6、阀芯板转轴    7、阀芯板关闭位置    8、密封圈    9、阀芯板开启时的平衡装置位置    10、进口法兰    11、阀芯板    12、平衡装置调节槽    13、平衡装置调节固定螺栓    14、阀芯板开启角度调节螺栓    15、阀芯板关闭时的平衡球位置    16、滚球密封筒    17、阀芯板开启时的平衡球位置    18、阀芯球密封筒水平时的阀芯板位置    19、阀芯球密封筒水平时的阀芯球位置    20、阀芯球密封筒水平时的阀芯板平衡装置位置    21、阀芯板平衡装置左摆最大位置    22、阀芯板平衡装置中间位置    23、阀芯板平衡装置右摆最大位置    24、阀芯板平衡装置左摆挡板    25、阀芯板平衡装置摆动轴    26、阀芯板平衡装置右摆挡板    27、斜磁吸面    28、磁吸块    29、阀芯板平衡板    30、疏水孔。
图11——20中:31、阀芯板开启时的平衡装置位置    32、阀芯板转轴    33、阀芯板关闭时的平衡装置位置    34、平衡块    35、阀芯板开启位置    36、出口法兰    37、阀芯板关闭位置    38、进口法兰    39、密封圈    40、阀腔体    41、疏水孔    42、阀芯板开启角度调节螺栓    43、平衡装置调节固定螺栓    44、平衡装置调节槽    45、阀芯板    46、阀芯板开启时的平衡球位置    47、滚球密封筒    48、阀芯板关闭时的平衡球位置    49、阀芯球密封筒水平时的阀芯板平衡装置位置    50、阀芯球密封筒水平时的阀芯球位置    51、阀芯球密封筒水平时的阀芯板位置    52、阀芯板平衡装置左摆最大位置    53、阀芯板平衡装置中间位置    54、阀芯板平衡装置右摆最大位置    55、阀芯板平衡装置左摆挡板    56、阀芯板平衡装置摆动轴    57、阀芯板平衡装置右摆挡板    58、磁吸块    59、斜磁吸面    60、阀芯板平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10所示的水平安装止回阀的实施例中:微阻力微功耗自平衡止回阀,包括一个阀腔体3和一个阀芯板11,阀芯板11一端连接一转轴,转轴安装在阀腔内3的右上角,阀芯板转轴6端连接有一块阀芯板平衡板29,阀芯板平衡板29与阀芯板11成一个大于90°的钝角,阀芯板平衡板29上安装有阀芯板11平衡块4并与阀芯板平衡板29组成阀芯板11平衡装置,阀芯板11平衡装置有四种类型:
(a)可调式平衡装置,阀芯板平衡板29上有两条长条形平衡装置调节槽12,平衡装置调节槽12上安装一个平衡块4,平衡块4可以在平衡装置调节槽12上移动位置安装固定,阀芯板平衡板29顶端有两个阀芯板开启角度调节螺栓14;在止回阀关闭时,即阀芯板11紧贴在阀进口侧密封圈8上,并因阀芯板11平衡装置向左倾斜形成的重力分力通过阀芯板转轴6转变成一个使阀芯板11紧贴在密封圈8上的力,从而使阀芯板11与密封圈8密封而防止流体回流;在止回阀被流体压力冲开时,阀芯板11绕阀芯板转轴6旋转,当阀芯板11旋转到阀芯板平衡板29越过垂直位置时,阀芯板11平衡装置的重力加快阀芯板11的旋转,直到阀芯板平衡板29的阀芯板开启角度调节螺栓14顶在阀腔体3内壁上,此时,因为事先调节好了平衡块4在阀芯板平衡板29上的位置使阀芯板11的杆杆力略大于阀芯板11平衡装置的杆杆力,所以在阀腔内3有流体流动时,阀芯板11能保持稳定在最大开启角度的位置,从而使阀腔内流体能以微小的阀体内阻力流经止回阀;当止回阀腔内的流体突然无进口压力时,由于阀芯板11的杆杆力略大于阀芯板11平衡装置的杆杆力,所以顺着止回阀出口的流体压力回流作用和阀芯板11较小的杆杆力作用,能保证阀芯板11顺利且快速地回复到关闭的位置,且因阀芯板11平衡装置的重力分力形成的杆杆力作用使阀芯板11紧贴在密封圈8上密封而阻止流体的回流。
(b)滚球式平衡装置,阀芯板平衡板29上靠近阀芯板平衡板29的上边缘区装有多个滚球密封筒16,滚球密封筒16与阀芯板平衡板29成一90°左右的角度,且滚球的直径略小于滚球密封筒16的内径,使滚球可以在滚球密封筒16内自由滑动而不形成空气阻尼作用;在止回阀关闭时,即阀芯板11紧贴在阀进口侧密封圈8上,并因滚球密封筒16内的滚球滑至滚球密封筒16的左端即滚球密封筒16的顶端位置,使阀芯板11平衡装置向左倾斜形成的重力分力通过阀芯板转轴6转变成一个使阀芯板11紧贴在密封圈8上的力,从而使阀芯板11与密封圈8密封而防止流体回流;在止回阀被流体压力冲开时,阀芯板11绕阀芯板转轴6旋转,当阀芯板11旋转到阀芯板平衡板29越过垂直位置时,滚球密封筒16内的滚球滑至滚球密封筒16的右端即滚球密封筒16与阀芯板平衡板29连接端,使阀芯板11平衡装置的重力加快阀芯板11的旋转,直到阀芯板平衡板29顶靠在阀腔体3内壁上,此时,因为事先安装好了滚球密封筒16在阀芯板平衡板29上的位置使阀芯板11的杆杆力略大于阀芯板11平衡装置的杆杆力,所以在阀腔内有流体流动时,阀芯板11能保持稳定在最大开启角度的位置,从而使阀腔内流体能以微小的阀体内阻力流经止回阀;当止回阀腔内的流体突然无进口压力时,由于阀芯板11的杆杆力略大于阀芯板11平衡装置的杆杆力,所以顺着止回阀出口的流体压力回流作用和阀芯板11较小的杆杆力作用,使阀芯板11向止回阀关闭的进口密封圈8移动,在阀芯板11移动到阀芯板11平衡装置越过垂直位置时,滚球密封筒16内的滚球滑至滚球密封筒16的左端即滚球密封筒16的顶端位置,加大阀芯板11平衡装置向左倾斜形成的重力分力,从而保证阀芯板11顺利且快速地回复到关闭的位置,且因加大了阀芯板11平衡装置的重力分力形成的杆杆力作用使阀芯板11紧贴在密封圈8上密封而阻止流体的回流。
(c)摆动式平衡装置,阀芯板平衡板29可以左右摆动,但摆动的幅度不能太大,左右摆动的最大幅度受阀芯板平衡装置摆动轴25两侧挡板限制,阀芯板平衡板29上还安装有重力平衡块4;在止回阀关闭时,即阀芯板11紧贴在阀进口侧密封圈8上,并因阀芯板11平衡装置向左摆动到左侧最大角度的位置倾斜形成的重力分力通过阀芯板转轴6转变成一个使阀芯板11紧贴在密封圈8上的力,从而使阀芯板11与密封圈8密封而防止流体回流;在止回阀被流体压力冲开时,阀芯板11绕阀芯板转轴6旋转,当阀芯板11旋转到阀芯板平衡板29越过垂直位置时,阀芯板平衡板29向右摆动到右侧最大位置,而加大了阀芯板11平衡装置的重力分力,从而加快阀芯板11的旋转,直到阀芯板平衡板29顶靠在阀腔体3内壁上,此时,因为事先设计好了阀芯板平衡板29的最大左右摆动角度,使阀芯板11的杆杆力略大于阀芯板11平衡装置的杆杆力,所以在阀腔内有流体流动时,阀芯板11能保持稳定在最大开启角度的位置,从而使阀腔内流体能以微小的阀体内阻力流经止回阀;当止回阀腔内的流体突然无进口压力时,由于阀芯板11的杆杆力略大于阀芯板11平衡装置的杆杆力,所以顺着止回阀出口的流体压力回流作用和阀芯板11较小的杆杆力作用,使阀芯板11向止回阀关闭的进口密封圈8移动,在阀芯板11移动到阀芯板11平衡装置越过垂直位置时,阀芯板平衡板29向左摆动到左侧最大角度的位置,加大阀芯板11平衡装置向左倾斜形成的重力分力,从而保证阀芯板11顺利且快速地回复到关闭的位置,且因加大了阀芯板11平衡装置的重力分力形成的杆杆力作用使阀芯板11紧贴在密封圈8上密封而阻止流体的回流。
(d)磁吸式平衡装置,比阀芯板11厚的阀芯板平衡板29的上边缘有一个斜磁吸面27,在阀腔体3内壁阀芯板平衡板29顶靠的位置有一块磁吸块28;在止回阀关闭时,即阀芯板11紧贴在阀进口侧密封圈8上,并因阀芯板平衡板29向左倾斜形成的重力分力通过阀芯板转轴6转变成一个使阀芯板11紧贴在密封圈8上的力,从而使阀芯板11与密封圈8密封而防止流体回流;在止回阀被流体压力冲开时,阀芯板11绕阀芯板转轴6旋转,当阀芯板11旋转到顶靠在阀腔体3内壁上,被磁吸块28吸住,此时,因为事先调节好了磁吸块28对阀芯板平衡板29较小的磁吸力,使阀芯板11的杆杆力略大于阀芯板平衡板29的杆杆力,所以在阀腔内有流体流动时,阀芯板11能保持稳定在最大开启角度的位置,从而使阀腔内流体能以微小的阀体内阻力流经止回阀;当止回阀腔内的流体突然无进口压力时,由于阀芯板11的杆杆力略大于阀芯板平衡板的杆杆力,所以顺着止回阀出口的流体压力回流作用和阀芯板11较小的杆杆力作用,能保证阀芯板11顺利且快速地回复到关闭的位置,且因阀芯板平衡板29的重力分力形成的杆杆力作用使阀芯板11紧贴在密封圈8上密封而阻止流体的回流。
在图11—20所示的垂直安装止回阀的实施例中:微阻力微功耗自平衡止回阀,包括一个阀腔体40和一个阀芯板45,阀芯板45一端连接一转轴,转轴安装在阀腔内的左下角,阀芯板转轴32端连接有一块阀芯板平衡板60,阀芯板平衡板60与阀芯板45成一个小于90°的锐角,阀芯板平衡板60上安装有阀芯板45平衡块34并与阀芯板平衡板60组成阀芯板45平衡装置,阀芯板45平衡装置有四种类型:
(a)可调式平衡装置,阀芯板平衡板60上有两条长条形平衡装置调节槽44,平衡装置调节槽44上安装一个平衡块34,平衡块34可以在平衡装置调节槽44上移动位置安装固定,阀芯板平衡板60顶端有两个阀芯板开启角度调节螺栓42;在止回阀关闭时,即阀芯板45紧贴在阀进口侧密封圈39上,并因阀芯板45平衡装置向右倾斜形成的重力分力通过阀芯板转轴32转变成一个使阀芯板45紧贴在密封圈39上的力,从而使阀芯板45与密封圈39密封而防止流体回流;在止回阀被流体压力冲开时,阀芯板45绕阀芯板转轴32旋转,当阀芯板45旋转到阀芯板平衡板60越过垂直位置时,阀芯板45平衡装置的重力分力加快阀芯板45的旋转,直到阀芯板平衡板60的阀芯板开启角度调节螺栓42顶靠在阀腔体40内壁上,此时,因为事先调节好了平衡块34在阀芯板平衡板60上的位置使阀芯板45的杆杆力略大于阀芯板45平衡装置的杆杆力,所以在阀腔内有流体流动时,阀芯板45能保持稳定在最大开启角度的位置,从而使阀腔内流体能以微小的阀体内阻力流经止回阀;当止回阀腔内的流体突然无进口压力时,由于阀芯板45的杆杆力略大于阀芯板45平衡装置的杆杆力,所以顺着止回阀出口的流体压力回流作用和阀芯板45较小的杆杆力作用,能保证阀芯板45顺利且快速地回复到关闭的位置,且因阀芯板45平衡装置的重力分力形成的杆杆力作用使阀芯板45紧贴在密封圈39上密封而阻止流体的回流。
(b)滚球式平衡装置,阀芯板平衡板60上靠近阀芯板平衡板60的上边缘区装有多个滚球密封筒47,滚球密封筒47与阀芯板平衡板60成一90°左右的角度,且滚球的直径略小于滚球密封筒47的内径,使滚球可以在滚球密封筒47内自由滑动而不形成空气阻尼作用;在止回阀关闭时,即阀芯板45紧贴在阀进口侧密封圈39上,并因滚球密封筒47内的滚球滑至滚球密封筒47的右端即滚球密封筒47的顶端位置,使阀芯板45平衡装置向右倾斜形成的重力分力通过阀芯板转轴32转变成一个使阀芯板45紧贴在密封圈39上的力,从而使阀芯板45与密封圈39密封而防止流体回流;在止回阀被流体压力冲开时,阀芯板45绕阀芯板转轴32旋转,当阀芯板45旋转到阀芯板平衡板60越过垂直位置时,滚球密封筒47内的滚球滑至滚球密封筒47的左端即滚球密封筒47与阀芯板平衡板60连接端,使阀芯板45平衡装置的重力加快阀芯板45的旋转,直到阀芯板平衡板60顶靠在阀腔体40内壁上,此时,因为事先安装好了滚球密封筒47在阀芯板平衡板60上的位置使阀芯板45的杆杆力略大于阀芯板45平衡装置的杆杆力,所以在阀腔内有流体流动时,阀芯板45能保持稳定在最大开启角度的位置,从而使阀腔内流体能以微小的阀体内阻力流经止回阀;当止回阀腔内的流体突然无进口压力时,由于阀芯板45的杆杆力略大于阀芯板45平衡装置的杆杆力,所以顺着止回阀出口的流体压力回流作用和阀芯板45较小的杆杆力作用,使阀芯板45向止回阀关闭的进口密封圈39移动,在阀芯板45移动到阀芯板45平衡装置越过垂直位置时,滚球密封筒47内的滚球滑至滚球密封筒47的右端即滚球密封筒47的顶端位置,加大阀芯板45平衡装置向右倾斜形成的重力分力,从而保证阀芯板45顺利且快速地回复到关闭的位置,且因加大了阀芯板45平衡装置的重力分力形成的杆杆力作用使阀芯板45紧贴在密封圈39上密封而阻止流体的回流。
(c)摆动式平衡装置,阀芯板平衡板60可以左右摆动,但摆动的幅度不能太大,左右摆动的最大幅度受阀芯板45平衡装置摆动轴两侧挡板限制,阀芯板平衡板60上还安装有重力平衡块34;在止回阀关闭时,即阀芯板45紧贴在阀进口侧密封圈39上,并因阀芯板45平衡装置向右摆动到右侧最大角度的位置倾斜形成的重力分力通过阀芯板转轴32转变成一个使阀芯板45紧贴在密封圈39上的力,从而使阀芯板45与密封圈39密封而防止流体回流;在止回阀被流体压力冲开时,阀芯板45绕阀芯板转轴32旋转,当阀芯板45旋转到阀芯板平衡板60越过垂直位置时,阀芯板平衡板60向左摆动到左侧最大位置,而加大了阀芯板45平衡装置的重力分力,从而加快阀芯板45的旋转,直到阀芯板平衡板60顶靠在阀腔体40内壁上,此时,因为事先设计好了阀芯板平衡板60的最大左右摆动角度,使阀芯板45的杆杆力略大于阀芯板45平衡装置的杆杆力,所以在阀腔内有流体流动时,阀芯板45能保持稳定在最大开启角度的位置,从而使阀腔内流体能以微小的阀体内阻力流经止回阀;当止回阀腔内的流体突然无进口压力时,由于阀芯板45的杆杆力略大于阀芯板45平衡装置的杆杆力,所以顺着止回阀出口的流体压力回流作用和阀芯板45较小的杆杆力作用,使阀芯板45向止回阀关闭的进口密封圈39移动,在阀芯板45移动到阀芯板45平衡装置越过垂直位置时,阀芯板平衡板60向右摆动到右侧最大角度的位置,加大阀芯板45平衡装置向右倾斜形成的重力分力,从而保证阀芯板45顺利且快速地回复到关闭的位置,且因加大了阀芯板45平衡装置的重力分力形成的杆杆力作用使阀芯板45紧贴在密封圈39上密封而阻止流体的回流。
(d)磁吸式平衡装置,比阀芯板45厚的阀芯板平衡板60的上边缘有一个斜磁吸面59,在阀腔体40内壁阀芯板平衡板60顶靠的位置有一块磁吸块58;在止回阀关闭时,即阀芯板45紧贴在阀进口侧密封圈39上,并因阀芯板平衡板60向右倾斜形成的重力分力通过阀芯板转轴32转变成一个使阀芯板45紧贴在密封圈39上的力,从而使阀芯板45与密封圈39密封而防止流体回流;在止回阀被流体压力冲开时,阀芯板45绕阀芯板转轴32旋转,当阀芯板45旋转到顶靠在阀腔体40内壁上,被磁吸块58吸住,此时,因为事先调节好了磁吸块58对阀芯板平衡板60较小的磁吸力,使阀芯板45的杆杆力略大于阀芯板平衡板60的杆杆力,所以在阀腔内有流体流动时,阀芯板45能保持稳定在最大开启角度的位置,从而使阀腔内流体能以微小的阀体内阻力流经止回阀;当止回阀腔内的流体突然无进口压力时,由于阀芯板45的杆杆力略大于阀芯板45平衡装置的杆杆力,所以顺着止回阀出口的流体压力回流作用和阀芯板45较小的杆杆力作用,能保证阀芯45板顺利且快速地回复到关闭的位置,且因阀芯板平衡板60的重力分力形成的杆杆力作用使阀芯板45紧贴在密封圈39上密封而阻止流体的回流。

Claims (3)

1. 微阻力微功耗自平衡止回阀,包括由一转轴安装在阀腔内的能与阀进口密封圈(8、39)密封并在阀腔体(3、40)内旋转开启与关闭的阀芯板(11、45)和与阀芯板转轴(6、32)端相连的并与阀芯板(11、45)成一定角度的阀芯板平衡板(29、60)及安装在阀芯板平衡板(29、60)上的平衡块(4、34),其特征在于:水平安装的止回阀其阀芯板平衡板(29、60)与阀芯板(11、45)成一大于90°的钝角,垂直安装的止回阀其阀芯板平衡板(29、60)与阀芯板(11、45)成一小于90°的锐角;阀芯板平衡板(29、60)及安装在阀芯板平衡板(29、60)上的平衡块(4、34)组成阀芯板平衡装置,阀芯板(11、45)平衡装置包括四种类型:(A)可调式平衡装置,阀芯板(11、45)平衡装置为一个可调节位于阀芯板平衡板(29、60)位置的平衡块(4、34),且阀芯板平衡板(29、60)装有一个长条螺栓;(B)滚球式平衡装置,阀芯板(11、45)平衡装置为一个内装滚球的滚球密封筒(16、67),滚球的外径略小于滚球密封筒(16、67)的内径,滚球密封筒(16、67)与阀芯板平衡板(29、60)成一90°左右的角度;也可以将滚球密封筒(16、67)设计成在阀芯板平衡板(29、60)上的位置可移动可调节;(C)摆动式平衡装置,阀芯板(11、45)平衡装置为阀芯板平衡板(29、60)及安装在平衡板上的平衡块(4、34),阀芯板平衡装置可以绕阀芯板平衡装置摆动轴(25、56)左右摆动;也可以将摆动式平衡装置的平衡块(4、34)设计成在阀芯板平衡板(29、60)上的位置可移动可调节;(D)磁吸式平衡装置,阀芯板(11、45)平衡装置为阀芯板平衡板(29、60)顶端有一个斜磁吸面(27、59),阀腔体(3、40)内壁阀芯板(11、45)开启时阀芯板平衡板(29、60)顶靠的位置有一个磁吸块(28、58);也可以在磁吸式平衡装置的阀芯板平衡板(29、60)上加装可调式平衡块(4、3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阻力微功耗自平衡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在现有止回阀的结构上,只给阀芯板(11、45)增加一个平衡装置和给阀腔体(3、40)增加一个阀芯板(11、45)平衡装置活动的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阻力微功耗自平衡止回阀,其特征在于:阀芯板平衡板(29、60)设计有疏水孔(30、61)。
CN2012200778921U 2012-03-05 2012-03-05 微阻力微功耗自平衡止回阀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69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778921U CN202469091U (zh) 2012-03-05 2012-03-05 微阻力微功耗自平衡止回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778921U CN202469091U (zh) 2012-03-05 2012-03-05 微阻力微功耗自平衡止回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69091U true CN202469091U (zh) 2012-10-03

Family

ID=46917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7789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69091U (zh) 2012-03-05 2012-03-05 微阻力微功耗自平衡止回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690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9506A (zh) * 2015-05-08 2015-09-02 王淑萍 一种快门阀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9506A (zh) * 2015-05-08 2015-09-02 王淑萍 一种快门阀
CN104879506B (zh) * 2015-05-08 2017-07-11 王淑萍 快门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63133B (zh) 节能型微阻力可调式自平衡止回阀
CN208605686U (zh) 蝶阀及排水系统
CN202469091U (zh) 微阻力微功耗自平衡止回阀
CN103759048A (zh) 自调式恒微阻力止回阀
CN205896298U (zh) 一种新型污水提升止回阀
CN106382377A (zh) 一种新型阀门
CN206017914U (zh) 一种带有流量控制功能的升降式止回阀
CN203857093U (zh) 主副平衡块结构微阻力止回阀
CN105864446A (zh) 阀门
CN200986454Y (zh) 微流量控制装置及带此装置的感应式点滴流量可计量水表
CN205244455U (zh) 一种高温高压承插焊接式球阀
CN103867758B (zh) 恒微阻力自密封止回阀
CN106949266B (zh) 阀瓣旋启式止回阀
CN106885020A (zh) 一种调节式水利止回阀
CN209041097U (zh) 一种新型高压泵用进排液阀
CN103775692B (zh) 内调式恒微阻力止回阀
CN203857092U (zh) 滑道结构微阻力止回阀
CN203926939U (zh) 拉线式恒微阻力止回阀
CN201651408U (zh) 防水表自转控制阀
CN201464922U (zh) 带有加强箍的膜片的微流量控制装置
CN203926940U (zh) 弧形齿轨式恒微阻力止回阀
CN203926938U (zh) 卷簧式恒微阻力止回阀
CN202165653U (zh) 核级自然循环止回阀
CN204448277U (zh) 一种除铁装置
CN203832917U (zh) 自动式瓶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

Termination date: 201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