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66548U - 移动式水面遮光控藻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式水面遮光控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66548U
CN202466548U CN2011205694684U CN201120569468U CN202466548U CN 202466548 U CN202466548 U CN 202466548U CN 2011205694684 U CN2011205694684 U CN 2011205694684U CN 201120569468 U CN201120569468 U CN 201120569468U CN 202466548 U CN202466548 U CN 2024665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ding
water surface
light shielding
support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6946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桂萍
程小文
蒋艳灵
李宗来
李萌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 Design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 Desig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 Design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 Design
Priority to CN20112056946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665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665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6654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水面遮光控藻装置,包括遮光支架(1),该遮光支架通过连接机构与水岸(2)及水底活动连接,并且在该遮光支架上铺设有遮光材料(8)。该装置解决了水面遮光成本高、不易消灭底栖藻的技术问题,具有移动灵活、抗风浪冲击、能随水位的高低随时调节、结构稳定等特点,适用于以底栖藻为主要水质问题产生原因的水库和浅型湖泊等。

Description

移动式水面遮光控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湖泊、水库等水环境的控藻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移动式水面遮光控藻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湖泊、水库等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严重,多数情况下是由浮游藻类爆发产生的,针对此问题,目前大多数研究均通过对藻类植物所需光照的控制来抑制藻类的生长。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因素,与其他直接影响藻类生长繁殖的诸多环境因素如温度、营养盐、pH值等相比,光照度是较为易控的因素。遮光控藻技术就是利用控制水体的入射光照度,使藻类可获得的光照不能满足其光合作用所需,从而达到抑制藻类生长的目的。
有研究人员利用以上原理实用新型塑料制浮板遮光,使其漂浮于水面上遮盖一定的面积,在遮光区域下生长的藻类由于得不到足够的光照支持,生长受到抑制,同时通过风的吹动流和水体的密度流在湖泊中形成一个水循环,使藻类不断的进入遮光区域,从而使藻类逐渐消亡。目前由聚乙烯中空板材拼接而成的六边形遮光板,虽然单块面积能达到上千平方米,结构也较为稳定,也能达到颇佳的遮光控藻效果,但这种技术的成本过高,另外对于有石砌护坡的水库及其他水深较浅的浅型水库,水库的石砌护坡为附着类底栖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且不易被消灭,带来水质问题。如何利用遮光原理,针对不同水体的特点设计低成本的大面积遮光结构以及相应的实施方法成为了本实用新型重点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使用方便可靠的移动式水面遮光控藻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水面遮光控藻装置,包括遮光支架,该遮光支架通过连接机构与水岸及水底活动连接,并且在该遮光支架上铺设有遮光材料。
优选地,所述遮光支架的至少两个相对的侧面具有拼接结构。
优选地,所述遮光支架由多个遮光模块拼接而成。
优选地,所述遮光支架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遮光模块的形状为正方形。
优选地,所述遮光支架的一侧的两端形成有朝向水岸伸出的突起。
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绳索,所述遮光支架的一侧通过该第一绳索连接到水岸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绳索在所述遮光支架和水岸之间的连接长度可调节。
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二绳索、定滑轮、重物和配重,所述重物沉于水底,所述定滑轮设置在所述遮光支架远离水岸的一侧的下部,所述第二绳索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重物,另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连接到所述配重。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水面遮光控藻装置包括遮光支架,该遮光支架通过连接机构与水岸及水底活动连接,并且在该遮光支架上铺设有遮光材料,相比于现有的遮光控藻装置成本低,整个遮光控藻装置移动灵活、抗风浪冲击、能随水位的高低随时调节、结构稳定,尤其适用于以底栖藻为主要水质问题产生原因的水库和浅型湖泊等。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遮光控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遮光支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水面遮光控藻装置,该遮光控藻装置包括遮光支架1,该遮光支架1通过连接机构与水岸2及水底活动连接,并且在该遮光支架1上铺设有遮光材料8。
遮光支架1通过合适的连接机构与水岸2和水底活动连接,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的情况方便地调节其位置。例如,在水平面上升或者下降时,能够自动进行调节,以便始终浮在水面上,并且还能实时调节水岸2和遮光支架1之间的距离而使得遮光支架1始终贴靠在水岸2的岸边,以实现更好的水面遮光效果及控藻功能。
优选地,遮光支架1可以由多个遮光模块11拼接而成。由此,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得到不同面积的遮光支架1,使用灵活。遮光模块11之间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各种合适的方式进行拼接,例如相互配合的各种形状的凸起和凹槽,另外还可以辅助一些固定结构如紧固件等,以得到结构稳定的遮光支架1。遮光模块11可以采用强韧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HMWHDPE),添加相应的抗静电、抗氧化剂、抗紫外线剂等,通过吹塑工艺加工而成,其形状优选为正方形,相应地可以得到大致为长方形的遮光支架1。遮光材料8可以选用市售的遮光率大约为85%的聚乙烯遮阳网,用尼龙绳将遮阳网固定在由遮光支架1上。另外,在遮光支架1的至少两个相对的侧面上也可以设置有拼接结构,例如相互配合的各种形状的凸起和凹槽等,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水域面积等,将多个遮光支架1灵活地相互拼接,以得到更大的遮光面积。
在遮光支架1近岸一侧的两端可以设置有朝向水岸2伸出的突起12,以保护遮光支架1,防止遮光支架1的侧面长期与水岸2接触碰撞而损坏。
为使上述遮光支架1能够稳固地贴合在水岸2的岸边,不被风浪吹至水库或湖泊中央,以及配合水体水位的不定期变化,所述连接机构可以包括第一绳索3,所述遮光支架1的一侧通过该第一绳索3连接到水岸2上。优选地,所述第一绳索3在所述遮光支架1和水岸2之间的连接长度可调节。例如,可以在水岸2上设置滑轮或者卷筒等固定设施,将第一绳索3的一端连接到该固定设施上,根据实际需要,改变水岸2和遮光支架1之间的距离,使遮光支架1贴靠在水岸2的岸边,抑制靠近岸边的水藻的生长。
另外,所述连接机构可以包括第二绳索4、定滑轮5、重物6和配重7,所述重物6沉于水底,所述定滑轮5设置在所述遮光支架1远离水岸2的一侧的下部,所述第二绳索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重物6,另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5连接到所述配重7,以保持遮光支架1的平衡,使遮光支架1能够跟随水位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式水面遮光控藻装置,其可以根据需要应用于不同的水域环境或者同一片水域中的不同位置,使用方便灵活;另外,其组装灵活方便,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获得不同的遮光面积;再者,其可以随着水位的波动而自动调节其位置,始终浮在水面上,使用可靠性高。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移动式水面遮光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移动式水面遮光控藻装置包括遮光支架(1),该遮光支架通过连接机构与水岸(2)及水底活动连接,并且在该遮光支架上铺设有遮光材料(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水面遮光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支架(1)的至少两个相对的侧面具有拼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水面遮光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支架(1)由多个遮光模块(11)拼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水面遮光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支架(1)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遮光模块(11)的形状为正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水面遮光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支架(1)的一侧的两端形成有朝向水岸(2)伸出的突起(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水面遮光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绳索(3),所述遮光支架(1)的一侧通过该第一绳索(3)连接到水岸(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式水面遮光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绳索(3)在所述遮光支架(1)和水岸(2)之间的连接长度可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移动式水面遮光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二绳索(4)、定滑轮(5)、重物(6)和配重(7),所述重物(6)沉于水底,所述定滑轮(5)设置在所述遮光支架(1)远离水岸(2)的一侧的下部,所述第二绳索(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重物(6),另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5)连接到所述配重(7)。
CN2011205694684U 2011-12-30 2011-12-30 移动式水面遮光控藻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665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694684U CN202466548U (zh) 2011-12-30 2011-12-30 移动式水面遮光控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694684U CN202466548U (zh) 2011-12-30 2011-12-30 移动式水面遮光控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66548U true CN202466548U (zh) 2012-10-03

Family

ID=46914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69468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66548U (zh) 2011-12-30 2011-12-30 移动式水面遮光控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6654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4117A (zh) * 2013-03-19 2013-06-26 合肥市东方美捷分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深度自动调节式抗风浪柔性围隔
CN114772666A (zh) * 2022-05-27 2022-07-22 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湖泊藻类原位调控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4117A (zh) * 2013-03-19 2013-06-26 合肥市东方美捷分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深度自动调节式抗风浪柔性围隔
CN114772666A (zh) * 2022-05-27 2022-07-22 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湖泊藻类原位调控方法
CN114772666B (zh) * 2022-05-27 2023-08-18 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湖泊藻类原位调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05186U (zh) 一种水生植物浮床种植装置
CN101356881B (zh) 可升降沉水植物生长床及其应用方法
CN103181306B (zh) 沉水植物渐沉式种植装置
CN110352844B (zh) 一种水生植物浮动式栽培装置
CN101514052B (zh) 一种生物浮岛及其构建方法
CN206109059U (zh) 一种人工浮床结构
KR101344848B1 (ko) 태양광 발전 및 수질 정화를 위한 수상 구조물
CN204824364U (zh) 一种定向移动式植物浮床装置
CN105461070A (zh) 沉水植物种植的悬浮床装置
CN113647351A (zh) 一种漂浮式渔光互补系统及其捕鱼操作方法
CN202466548U (zh) 移动式水面遮光控藻装置
CN103141283A (zh) 一种水生植物的悬浮种植方法
CN105875279A (zh) 漂浮式三位一体光伏大棚
CN203021359U (zh) 一种流动水体内漂浮植物的种植装置
CN204474417U (zh) 一种人工水草
CN113526675A (zh) 一种用漂浮生态型浒苔调节海水养殖池塘水质的方法
KR101657290B1 (ko) 양식장 오염 방지장치
CN209686326U (zh) 一种人工景观河道
CN205241359U (zh) 沉水植物种植的悬浮床装置
CN103636430A (zh) 水位水深、水质、底泥变化影响水生植物生长的装置与方法
CN104030454B (zh) 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水生植物载体平台及其组合体
CN107010178A (zh) 一种可随水面上下浮动的人工鸟岛
CN204014682U (zh) 浮水植物浮床
CN208802896U (zh) 一种抗风浪生态浮岛
CN106082444A (zh) 一种水上养植浮岛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