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46488U - 用于盛装药液的三腔袋 - Google Patents

用于盛装药液的三腔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46488U
CN202446488U CN2011205596499U CN201120559649U CN202446488U CN 202446488 U CN202446488 U CN 202446488U CN 2011205596499 U CN2011205596499 U CN 2011205596499U CN 201120559649 U CN201120559649 U CN 201120559649U CN 202446488 U CN202446488 U CN 2024464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rod
medicinal liquid
bag
real
horizontal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5964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仲强
谭鸿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Kel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Kel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Kel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Kel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55964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464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464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4648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盛装药液的三腔袋,可根据药液内袋盛装的药液量调整弱焊条的位置,并能保证药液内袋周边实焊条的质量,还能提高焊接封口与罐液口的密封可靠性。该用于盛装药液的三腔袋,第一上水平段的长度为a1、第一下水平段的长度为a2,第一弱焊条的宽度为a3,a1>a3且a2>a3,所述第二上水平段的长度为b1,第二下水平段的长度为b2,第二弱焊条的宽度为b3,b1>b3且b2>b3,能确保袋体运输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还可避免袋体在承受外力时导致袋体膜材的破坏。

Description

用于盛装药液的三腔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液包装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盛装药液的三腔袋。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当病人如果需要同时输入多种不同输液时,一般采取的是在使用前将这多种单一不同的产品,在医院专门设立的无菌配剂室,在无菌条件下将多种不同的单一品种取出混合均匀,再将混匀的药液输入人体。然而,“无菌”从定义上来说是一个绝对的概念,但遗憾的是,在科学和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绝对无菌即做不到,也无法加以证实。以上,这种混合方法增加了药品被污染微生物风险的几率。同时,因无菌配剂室建造、运行费用较高,对于一般的医院建立无菌配剂室比较困难。同时也阻碍了具有治疗优势的混合输液方式的推广。而且多次取药就会造成多次的穿刺胶塞,这样就有可能会造成胶塞与插针多次摩擦产生微粒污染输液产品的风险,同时生产、使用成本均比较高。
因此,出现了可以盛装三种不同药液的三腔袋,如申请号为201110021775.3的三腔袋,在使用时使三个腔室的药液混合在一起进行输液。现有技术中的三腔袋如图1所示,由药液内袋与外袋组成,其中药液内袋由喇叭形灌液口1、带开启点的弧度弱焊条2、焊接凸出点3、挂掉孔4、第一侧室药液腔5、中室药液腔6、第二侧室药液腔7、三腔袋侧边8、三腔袋袋角9、焊接封口10、输药塞11、加药塞12、焊接平台16组成,药液内袋四周为实焊条,焊接凸出点3设置在上侧实焊条的内侧并往药液内袋的内腔中凸出;外袋由外袋13、外袋实焊条14、外袋开启口15组成。使用时,从外袋开启口15处将外袋13撕开,取出药液内袋,用外力从弱焊开启点打开各弧度弱焊条2,即可将三种药液混匀使用。实焊条是指对袋体的膜材焊接后不再开启的焊接形式,其焊接力较大;弱焊条是指对膜材焊接后,可暂时将袋体膜材焊接在一起,而在施加足够大的外力作用下,可以将该弱焊条开启。
其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缺点:
1、在焊接弧度弱焊条2时,将弧度弱焊条2焊接在上部的焊接凸出点3与下部的焊接平台16之间,这样,由于焊接凸出点3的位置不变,导致弧度弱焊条2的位置也不能变。当第一侧室药液腔5、中室药液腔6、第二侧室药液腔7盛装某三种药液时,尚能保证第一侧室药液腔5、中室药液腔6、第二侧室药液腔7的厚度一致,但若第一侧室药液腔5、中室药液腔6、第二侧室药液腔7中盛装其它的三种药液时,由于药液量的要求发生变化,造成了第一侧室药液腔5、中室药液腔6、第二侧室药液腔7的厚度不一致,这样,在运输的过程中,厚度较高的腔室容易受挤压,造成弧度弱焊条2的开启,也就是说,在还未到医院使用药液前,三种药液就可能混合在一起,会大大影响药液的质量。另外,由于药液内袋的周边采用的是实焊,在对周边进行实焊的过程中,由于焊接凸出点3往药液内袋的内腔中凸出,造成该焊接凸出点3首先受焊接挤压力而发生变形,这样,在焊接该焊接凸出点3处时,若要使焊接凸出点3处的两侧膜材完全焊接在一起,必须焊接较重才能实现,在使用外力打开各弧度弱焊条2时,弧度弱焊条2与焊接凸出点3的交接处受力容易造成该交接处膜材的损坏,从而造成药液外漏。
2、现有三腔袋焊接封口10处的罐液口1直径一般在10mm至20mm之间,在往第一侧室药液腔5与第二侧室药液腔7灌液时,灌装头的药液会残留在罐液口的膜材上,这样,将焊接封口10封装到罐液口1内时,导致密封不严,从而影响药液的品质。
3、由于现有的三腔袋需要盛装的药液量均比较大,但其挂掉孔4顶部距药液内袋的边部尺寸D一般在5mm至8mm之间,导致在输液过程中,造成三腔袋从挂钩上脱落,增加了输液过程的风险。
4、在现有的三腔袋中,当输液完成后,往往造成部分药液残留在袋中而不能完全输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盛装药液的三腔袋,可根据药液内袋盛装的药液量调整弱焊条的位置,并能保证药液内袋周边实焊条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盛装药液的三腔袋,包括药液内袋,所述药液内袋的周边设置有内袋实焊条,包括上侧实焊条、左侧实焊条、下侧实焊条与右侧实焊条,在上侧实焊条与下侧实焊条之间相接有第一弱焊条与第二弱焊条,所述第一弱焊条、上侧实焊条、左侧实焊条与下侧实焊条围成第一侧室药液腔,所述第一弱焊条、上侧实焊条、下侧实焊条与第二弱焊条围成中室药液腔,所述第二弱焊条、上侧实焊条、下侧实焊条与右侧实焊条围成第二侧室药液腔,在下侧实焊条上设置有与第一侧室药液腔相通的第一灌液口,与第二侧室药液腔相通的第二灌液口以及与中室药液腔相通的输液管,所述上侧实焊条的内侧具有第一上水平段与第二上水平段,所述下侧实焊条的内侧具有第一下水平段与第二下水平段,第一弱焊条相接在第一上水平段与第一下水平段之间,第二弱焊条相接在第二上水平段与第二下水平段之间;所述第一上水平段的长度为a1、第一下水平段的长度为a2,第一弱焊条的宽度为a3,a1>a3且a2>a3,所述第二上水平段的长度为b1,第二下水平段的长度为b2,第二弱焊条的宽度为b3,b1>b3且b2>b3。
进一步的是,在第一灌液口以及第二灌液口内均设置有焊接封口,所述第一灌液口以及第二灌液口的直径均在25~40mm之间。
进一步的是,在下侧实焊条上设置有与中室药液腔相通的加药管,在加药管内设置有加药塞,在输液管内设置有输药塞。
进一步的是,在上侧实焊条上设置有挂掉孔,所述挂掉孔的顶部与上侧实焊条的外侧边之间的距离为d,10mm≤d≤15mm。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侧室药液腔以及第二侧室药液腔的下侧均设置有圆弧形内袋角,该圆弧形内袋角的圆弧弧度大于7π/18且小于π/2。
进一步的是,在第一弱焊条与第二弱焊条上均设置有弱焊弧度力学开启点。
进一步的是,在药液内袋外设置有药液外袋,所述药液外袋的周边设置有外袋实焊条,在外袋实焊条上设置有外袋开启口。
进一步的是,在药液内袋与药液外袋之间布置有干燥剂包与氧气指示剂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与第一弱焊条、第二弱焊条的相接的上侧实焊条的内侧、下侧实焊条的内侧均为水平段,并有a1>a3且a2>a3,b1>b3且b2>b3,可根据药液内袋三个腔室中盛装的药液量调整弱焊条的位置,从而确保袋体运输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同时,能保证药液内袋周边实焊条的质量,避免袋体在承受外力时导致袋体膜材的破坏,从而能确保袋体的质量,避免药液外漏,尤其适合在三腔袋的生产制作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中标记为:喇叭形灌液口1、带开启点的弧度弱焊条2、焊接凸出点3、挂掉孔4、第一侧室药液腔5、中室药液腔6、第二侧室药液腔7、三腔袋侧边8、三腔袋袋角9、焊接封口10、输药塞11、加药塞12、外袋13、外袋实焊条14、外袋开启口15、焊接平台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中标记为:中室药液腔1、第一侧室药液腔2、第二侧室药液腔3、第一弱焊条4、上侧实焊条5、左侧实焊条6、下侧实焊条7、右侧实焊条8、第二弱焊条9、第一上水平段10、第二上水平段11、第一下水平段12、第二下水平段13、第一灌液口14、第二灌液口15、挂掉孔16、弱焊弧度力学开启点17、圆弧形内袋角18、药液外袋19、外袋实焊条20、外袋开启口21、加药管22、输液管23、焊接封口24、加药塞25、输药塞26、干燥剂包27、氧气指示剂包2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盛装药液的三腔袋,包括药液内袋,所述药液内袋的周边设置有内袋实焊条,包括上侧实焊条5、左侧实焊条6、下侧实焊条7与右侧实焊条8,在上侧实焊条5与下侧实焊条7之间相接有第一弱焊条4与第二弱焊条9,所述第一弱焊条4、上侧实焊条5、左侧实焊条6与下侧实焊条7围成第一侧室药液腔2,所述第一弱焊条4、上侧实焊条5、下侧实焊条7与第二弱焊条9围成中室药液腔1,所述第二弱焊条9、上侧实焊条5、下侧实焊条7与右侧实焊条8围成第二侧室药液腔3,在下侧实焊条7上设置有与第一侧室药液腔2相通的第一灌液口14,与第二侧室药液腔3相通的第二灌液口15以及与中室药液腔1相通的输液管23,所述上侧实焊条5的内侧具有第一上水平段10与第二上水平段11,所述下侧实焊条7的内侧具有第一下水平段12与第二下水平段13,第一弱焊条4相接在第一上水平段10与第一下水平段12之间,第二弱焊条9相接在第二上水平段11与第二下水平段13之间;所述第一上水平段10的长度为a1、第一下水平段12的长度为a2,第一弱焊条4的宽度为a3,a1>a3且a2>a3,所述第二上水平段11的长度为b1,第二下水平段13的长度为b2,第二弱焊条9的宽度为b3,b1>b3且b2>b3。
由于与第一弱焊条4、第二弱焊条9相接的上侧实焊条5的内侧(第一上水平段10与第二上水平段11)、下侧实焊条7的内侧(第一下水平段12与第二下水平段13)均为水平段,并有a1>a3且a2>a3,b1>b3且b2>b3,有:
当第一侧室药液腔2、中室药液腔1以及第二侧室药液腔3这三个腔室中需要装填某三种药液时(药液1、药液2、药液3),该三种药液量的比例关系也就可以确定,该三个腔室需要的容积也就可以确定,这样,第一弱焊条4与第二弱焊条9的位置也就可以确定,从而在制造本实用新型的药液内袋时,就可以将第一弱焊条4与第二弱焊条9焊接在确定的尺寸位置,并能使得药液装填后,三个腔室的厚度一致。
而当第一侧室药液腔2、中室药液腔1以及第二侧室药液腔3这三个腔室中需要装填另外三种药液时(药液4、药液5、药液6),药液4、药液5、药液6这三种药液量的比例关系也可以确定,但药液4、药液5、药液6的药液量比例关系与上述药液1、药液2、药液3这三种药液量的比例关系不一致,这时,三个腔室的容积比例关系也就要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第一弱焊条4与第二弱焊条9的位置需要发生变化,才能保证三个腔室在装填药液后,三个腔室的厚度一致。这时,由于与第一弱焊条4、第二弱焊条9的相接的上侧实焊条5的内侧(第一上水平段10与第二上水平段11)、下侧实焊条7的内侧(第一下水平段12与第二下水平段13)均为水平段,并有a1>a3且a2>a3,b1>b3且b2>b3,可以在第一上水平段10与第一下水平段12之间改变第一弱焊条4的焊接位置,在第二上水平段11与第二下水平段13之间改变第二弱焊条9的焊接位置,从而确保三个腔室在装填药液后的厚度一致,使得在运输过程中增加袋体的受力面积,避免运输过程中第一弱焊条4、第二弱焊条9的非人为开启,从而确保袋体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另外,由于与第一弱焊条4、第二弱焊条9的相接的上侧实焊条5的内侧(第一上水平段10与第二上水平段11)、下侧实焊条7的内侧(第一下水平段12与第二下水平段13)均为水平段,没有往袋体内腔中的凸出点,则在上侧实焊条5以及下侧实焊条7的焊接过程中,可以确保上侧实焊条5以及下侧实焊条7的均匀成型焊接,不会存在有焊接较重的地方,从而在上侧实焊条5与第一弱焊条4、第二弱焊条9相接的地方,下侧实焊条7与第一弱焊条4、第二弱焊条9相接的地方,也不会因为焊接过重而在承受外力时导致袋体膜材的破坏,从而能确保袋体的质量,避免药液外漏。从图2中可以看出,第一上水平段10与第二上水平段11在上侧实焊条5的内侧形成一条连续的直线段,没有向袋体容腔中的凸出点,第一下水平段12与第二下水平段13位于焊接平台上,也没有往袋体容腔中的凸出点。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灌液口14以及第二灌液口15的直径可以任意设置,但如背景技术所述,可能导致灌液完成后,在第一灌液口14以及第二灌液口15的周边膜材上残留药液。因此,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第一灌液口14以及第二灌液口15内均设置有焊接封口24,所述第一灌液口14以及第二灌液口15的直径均在25~40mm之间。通过将该方案与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罐液口直径在10mm至20mm之间的方案作对比实验:第一灌液口14以及第二灌液口15的直径分别选取10mm、15mm、20mm进行药液灌装,在灌装完成后,发现第一灌液口14以及第二灌液口15的周边膜材上会残留药液;而第一灌液口14以及第二灌液口15的直径分别选取25mm、35mm、40mm进行药液灌装,灌装完成后,发现第一灌液口14以及第二灌液口15的周边膜材上没有残留药液,将焊接封口24封装到第一灌液口14以及第二灌液口15内后,可大大提高密封效果。
为了在输液过程中进行加药操作,在下侧实焊条7上设置有与中室药液腔1相通的加药管22,在加药管22内设置有加药塞25,在输液管23内设置有输药塞26。则输液时,可以通过加药管22往袋体内补充药液,而输液管23则用于正常输液用。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本实用新型的药液内袋采用夹子夹紧后再进行吊挂输液,但为了便于挂掉本实用新型的药液内袋并保证挂掉质量,作为优选的方式,在上侧实焊条5上设置有挂掉孔16,所述挂掉孔16的顶部与上侧实焊条5的外侧边之间的距离为d,10mm≤d≤15mm。则输液时,可通过挂掉孔16挂在输液架上进行输液。另外,挂掉孔16的顶部与上侧实焊条5的外侧边之间的距离为d,10mm≤d≤15mm,可保证输液过程中,袋体不会脱落。通过将d分别做成10mm、12mm与15mm进行实验,没有发现输液过程中袋体从输液架上脱落下来的现象。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袋体的内下角可以采用两直边相交的结构形式形成,但如背景技术中所述,可能会导致输液不完全,部分药液留存在袋体内。因此,作为优选的方式,所述第一侧室药液腔2以及第二侧室药液腔3的下侧均设置有圆弧形内袋角18,该圆弧形内袋角18的圆弧弧度大于7π/18且小于π/2。通过将圆弧形内袋角18的圆弧弧度分别取7.5π/18、8π/18与8.9π/18进行实验,即该圆弧形内袋角18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分别取75度、80度与89度进行实验,发现输液完成后,袋体内基本没有药液残留,从而能确保输液完全,提高药液的利用率。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弱焊条4与第二弱焊条9的形状可以采用直条形,但在需要将三个腔室的药液进行混合时,不利于第一弱焊条4与第二弱焊条9的开启。因此,作为优选的方式,在第一弱焊条4与第二弱焊条9上均设置有弱焊弧度力学开启点17。使用时,只需将药液赶到弱焊弧度力学开启点17处,采用较小的外力对袋体加压便可从弱焊弧度力学开启点17处打开第一弱焊条4与第二弱焊条9,从而实现三个腔室的药液混合。该弱焊弧度力学开启点17的弧半径最好设置在R5mm至R10mm之间。
为了形成对药液内袋的有效保护,在药液内袋外设置有药液外袋19,所述药液外袋19的周边设置有外袋实焊条20,在外袋实焊条20上设置有外袋开启口21。在输液时,从外袋开启口21撕开药液外袋19即可取出药液内袋,非常方便。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药液内袋的储存效果,在药液内袋与药液外袋19之间布置有干燥剂包27与氧气指示剂包28。干燥剂包27可对药液内袋与药液外袋19之间的空间进行干燥处理,而氧气指示剂包28可助于检测药液内袋与药液外袋19之间的空间是否混入氧气,从而确保药液的储存效果。

Claims (8)

1.用于盛装药液的三腔袋,包括药液内袋,所述药液内袋的周边设置有内袋实焊条,包括上侧实焊条(5)、左侧实焊条(6)、下侧实焊条(7)与右侧实焊条(8),在上侧实焊条(5)与下侧实焊条(7)之间相接有第一弱焊条(4)与第二弱焊条(9),所述第一弱焊条(4)、上侧实焊条(5)、左侧实焊条(6)与下侧实焊条(7)围成第一侧室药液腔(2),所述第一弱焊条(4)、上侧实焊条(5)、下侧实焊条(7)与第二弱焊条(9)围成中室药液腔(1),所述第二弱焊条(9)、上侧实焊条(5)、下侧实焊条(7)与右侧实焊条(8)围成第二侧室药液腔(3),在下侧实焊条(7)上设置有与第一侧室药液腔(2)相通的第一灌液口(14),与第二侧室药液腔(3)相通的第二灌液口(15)以及与中室药液腔(1)相通的输液管(23),其特征是:所述上侧实焊条(5)的内侧具有第一上水平段(10)与第二上水平段(11),所述下侧实焊条(7)的内侧具有第一下水平段(12)与第二下水平段(13),第一弱焊条(4)相接在第一上水平段(10)与第一下水平段(12)之间,第二弱焊条(9)相接在第二上水平段(11)与第二下水平段(13)之间;所述第一上水平段(10)的长度为a1、第一下水平段(12)的长度为a2,第一弱焊条(4)的宽度为a3,a1>a3且a2>a3,所述第二上水平段(11)的长度为b1,第二下水平段(13)的长度为b2,第二弱焊条(9)的宽度为b3,b1>b3且b2>b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盛装药液的三腔袋,其特征是:在第一灌液口(14)以及第二灌液口(15)内均设置有焊接封口(24),所述第一灌液口(14)以及第二灌液口(15)的直径均在25~40mm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盛装药液的三腔袋,其特征是:在下侧实焊条(7)上设置有与中室药液腔(1)相通的加药管(22),在加药管(22)内设置有加药塞(25),在输液管(23)内设置有输药塞(26)。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盛装药液的三腔袋,其特征是:在上侧实焊条(5)上设置有挂掉孔(16),所述挂掉孔(16)的顶部与上侧实焊条(5)的外侧边之间的距离为d,10mm≤d≤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盛装药液的三腔袋,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侧室药液腔(2)以及第二侧室药液腔(3)的下侧均设置有圆弧形内袋角(18),该圆弧形内袋角(18)的圆弧弧度大于7π/18且小于π/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盛装药液的三腔袋,其特征是:在第一弱焊条(4)与第二弱焊条(9)上均设置有弱焊弧度力学开启点(17)。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盛装药液的三腔袋,其特征是:在药液内袋外设置有药液外袋(19),所述药液外袋(19)的周边设置有外袋实焊条(20),在外袋实焊条(20)上设置有外袋开启口(2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盛装药液的三腔袋,其特征是:在药液内袋与药液外袋(19)之间布置有干燥剂包(27)与氧气指示剂包(28)。
CN2011205596499U 2011-12-28 2011-12-28 用于盛装药液的三腔袋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464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596499U CN202446488U (zh) 2011-12-28 2011-12-28 用于盛装药液的三腔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596499U CN202446488U (zh) 2011-12-28 2011-12-28 用于盛装药液的三腔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46488U true CN202446488U (zh) 2012-09-26

Family

ID=46862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59649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46488U (zh) 2011-12-28 2011-12-28 用于盛装药液的三腔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4648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5811A (zh) * 2011-12-28 2012-07-04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盛装药液的三腔袋及其灌液方法
CN108969355A (zh) * 2017-05-31 2018-12-11 阿迪恩内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 多室柔性袋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5811A (zh) * 2011-12-28 2012-07-04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盛装药液的三腔袋及其灌液方法
CN108969355A (zh) * 2017-05-31 2018-12-11 阿迪恩内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 多室柔性袋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05177U (zh) 新型固液双室输液容器
CN102406545A (zh) 用于盛装药液的双腔袋
CN2915107Y (zh) 大输液软袋用带配药嘴的硬双口管
CN202446488U (zh) 用于盛装药液的三腔袋
CN206214420U (zh) 一种输液袋管口
CN102525811A (zh) 用于盛装药液的三腔袋及其灌液方法
CN202920631U (zh) 一种外扣压式易折双口管
CN201094733Y (zh) 一种带硬接口的并联三室大输液包装袋
CN202920632U (zh) 一种内扣压式易折双口管
CN202409495U (zh) 用于盛装药液的双腔袋
CN2805772Y (zh) 带输液器的大输液多室袋
CN2915110Y (zh) 大输液软袋用硬双接口
CN201085784Y (zh) 单组口管液液双腔输液软袋
CN2892059Y (zh) 带硬双口管盖的装粉状和液状药的双室大输液软袋
CN202620227U (zh) 新型粉液双腔室输液用袋
CN202942408U (zh) 一种易折式双口管
CN103156772B (zh) 一种输液容器及其生产方法
CN203458593U (zh) 肩灌式粉液双腔室输液袋
CN203970907U (zh) 双硬管双膜片输液袋
CN201782961U (zh) 硬双接口及具有其的大输液软包装
CN2912631Y (zh) 采用带装药接口的硬双口管输液袋
CN203458594U (zh) 侧灌式粉液双腔室输液袋
CN202096455U (zh) 输液袋连接口
CN206597164U (zh) 一种便于定位的输液容器用套件
CN204972243U (zh) 一种三腔室多层共挤聚丙烯输液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2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