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41653U - 散热风扇的外框结构 - Google Patents

散热风扇的外框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41653U
CN202441653U CN2012200127278U CN201220012727U CN202441653U CN 202441653 U CN202441653 U CN 202441653U CN 2012200127278 U CN2012200127278 U CN 2012200127278U CN 201220012727 U CN201220012727 U CN 201220012727U CN 202441653 U CN202441653 U CN 2024416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tructure
hub slot
frame
opening
ask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1272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其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20122001272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416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416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4165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散热风扇的外框结构。外框结构包含一第一边框及一第二边框,第二边框相对于该第一边框。该第一外框具有一第一集线槽及一第一斜切开口。该第二边框具有一第二集线槽及一第二斜切开口。其中,该第二集线槽与该第一集线槽相对,而该第一斜切开口及该第二斜切开口以一非垂直于该外框结构的一外侧壁的角度,分别沿一第一方向及一第二方向延伸,并且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不同。本实用新型散热风扇的外框结构中电源线可直接固定于散热风扇的外框结构,并无需使用额外的固定扣件。

Description

散热风扇的外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散热风扇的外框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可直接、简易、有效率固定电源线材的外框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散热风扇应用于电脑系统时,会由散热风扇的马达处延伸出一组电源线,与电脑系统进行电性相接,然而考量散热风扇运转时,可能因震动而导致线材卷入散热风扇中,现有散热风扇会于外框上,设计一组理线结构加以固定散热风扇的电源线。
如图1A所示,为现有散热风扇的理线结构,理线结构12设置在散热风扇1的外框11上,理线结构12包含一理线槽121、一出线槽122、一限制件123;其中理线槽121形成于外框11的上边框111,出线槽122形成于外框11的下边框112,理线槽121及出线槽122上分别具有开口121a、122a。
接下来请参图1B,电源线13可经由开口121a进入理线槽121;如图1C所示,可将电源线13摆设于限制件123上以防止线材滑动,再经由开口122a进入出线槽122。
虽然现有理线结构12即可达到固定及防止电源线13移动的功能。如图1B所示,然而开口121a、122a是以垂直于外框11的外侧面11a的角度,形成在上边框111及下边框112上,是故使用者必要将电源线13扭转成于开口121a、122a相同的角度,始能让电源线13进入开口121a、122a,此举动容易因操作不当造成电源线13的损坏,且使用上也较困难。
此外,当电源线13穿过理线槽121并朝向出线槽122出线时,若无搭配额外线材固定扣件来稳固电源线13,电源线13容易卷曲,故散热风扇稍有晃动或电源线受到被拉扯时,受到开口121a、122a的开口角度的影响,电源线13便容易脱离出理线槽121及一出线槽122。另一方面,若现有理线结构12没有使用线材固定扣件时,则通常让开口121a、122a的开口尺寸小于电源线13的外径尺寸,然而借缩小开口121a、122a的尺寸,反而让电源线13更不容易穿过开口121a、122a,进而又造成使用者操作上不便利。
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应用于散热风扇的外框结构,可直接、简易、有效率地将电源线固定在散热风扇上,无需耗费多余的零件及人力进行安装作业,进而达到使用便利及节省成本的优点,乃为此一业界期望达成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散热风扇的外框结构,特别是一种可直接将电源线固定于散热风扇的外框结构,并无需使用额外的固定扣件。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散热风扇的外框结构,包含一第一边框及一第二边框,第二边框相对于该第一边框。第一外框具有一第一集线槽及一第一斜切开口。第二边框具有一第二集线槽及一第二斜切开口。其中,第二集线槽与第一集线槽相对,而第一斜切开口及第二斜切开口以一非垂直于外框结构的一外侧壁的角度,分别沿一第一方向及一第二方向延伸,并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不同。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斜切开口自该第一集线槽朝向该第一方向延伸至该第一边框的一外表面,以使该第一集线槽与该第一斜切开口构成一狭长沟槽。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第二斜切开口与该第二集线槽相互连结,并朝向该第二方向延伸至该第二边框的一外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外侧壁介于该第一边框及该第二边框之间,且该外侧壁可延伸以定义出一平面方向,该平面方向与该第一方向及该第二方向分别界定出一第一夹角及一第二夹角。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夹角的角度介于10~30度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夹角的角度介于20~45度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外侧壁延伸以相互连接该第一外框及该第二外框。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包含一扇叶基座及多个肋条,该扇叶基座用以容纳该扇叶,并且该扇叶基座的一周围上形成有一出线孔,而所述多个肋条环设于该周围上并与该外框结构的一内侧壁相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含一导线部,形成于所述多个肋条的其中之一上,并且该导线部介于该出线孔与该第一集线槽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含一承载部,形成于该第一外框的一上表面,适以连结该第一集线槽与该外框结构的该内侧壁,且该承载部介于该第一集线槽及该导线部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含一凹陷部,设置于该第一边框的一下表面,适以连结该第一集线槽与该第一外框的该外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导线部能够延伸形成于该扇叶基座的该周围及该内侧壁上,适以相互连结该出线孔与该第一集线槽。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风扇的外框结构中电源线能够直接固定于散热风扇的外框结构,并无需使用额外的固定扣件。
为了让上述的目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悉并应用,下文以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较佳实施例以及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散热风扇的理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1B为现有理线结构的细部示意图;
图1C为电源线应用于现有理线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框结构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框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框结构的上视角度的局部示意图;
图2D至图2F为电源线应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外框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导线部于直条肋外框上的示意图;以及
图4为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导线部于直条肋外框以连接扇叶基座及外框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散热风扇
11     外框
11a    外侧面
111        上边框
112        下边框
12         理线结构
121        理线槽
121a       开口
122        出线槽
122a       开口
123        限制件
13         电源线
2          外框结构
20         扇叶
211        第一边框
211a       上表面
211b       下表面
211c       外表面
212        第二边框
212c       外表面
213        外侧壁
214        内侧壁
215        扇叶基座
215a       周围
215b       出线孔
216        多个肋条
22         第一集线槽
22a        第一斜切开口
22d        第一方向
22θ       第一夹角
23         第二集线槽
23a        第二斜切开口
23d        第二方向
23θ        第二夹角
24          导线部
25          承载部
26          凹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说明,以下将通过实施例来解释本实用新型内容,然而,关于实施例中的说明仅为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其目的功效,而非用以直接限制本实用新型。须说明的是,附图中各元件的尺寸及相对位置关系仅用以示意以便了解,非用以限制实施比例及尺寸大小。
图2A至图2C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较佳实际例的外框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框结构2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外框结构2可用来容纳一扇叶20(图面未绘示),外框结构2包含一第一边框211及一第二边框212,第二边框212相对于第一边框211,且介于第一边框211及第二边框212之间具有一外侧壁213,而外侧壁213延伸以相互连接第一外框211及第二外框212。其中,第一外框211具有第一集线槽22及一第一斜切开口22a,第二边框212具有一第二集线槽23及及一第二斜切开口23a,而第二集线槽23与第一集线槽22相对。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框结构的局部示意图,由此可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外框结构的详细特征。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集线槽22的第一斜切开口22a及第二集线槽23的第二斜切开口23a以一非垂直于外侧壁213的角度,分别沿一第一方向22d及一第二方向23d延伸,并且第一方向22d与第二方向23d不同。在此特别说明,第一斜切开口22a自第一集线槽22朝向第一方向22d延伸至第一边框211的外表面211c,因此第一集线槽22与第一斜切开口22a将构成一狭长沟槽;第二斜切开口23a与第二集线槽23相互连结,且第二斜切开口23a朝向第二方向23d延伸至第二边框212的外表面212c,然而第二集线槽23的形状不以图2B所示例为限,其形状只要是能够容置电源线材的空间均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中,例如圆形、矩型或者如同第一集线槽的狭长沟槽,因此只要是线材可以进入至第二集线槽23内,在此并不限定第二斜切开口23a形成的位置。
请进一步参考图2C,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框结构的俯视角度的局部示意图;其中,由于从此俯视角度无法视及第二集线槽23的轮廓,故于本图面中将以虚线线条表示第二集线槽23及第二斜切开口23a。于本实际例中,为方便说明第一斜切开口22a与第二斜切开口23a的结构关系,先将外侧壁213延伸以定义出一平面方向213a,借此使平面方向213a与第一方向22d及第二方向23d分别界定出一第一夹角22θ及一第二夹角23θ。其中,该第一夹角22θ的角度可介于10~30度之间,而该第二夹角23θ的角度可介于20~45度之间。
以下将说明外框结构的其他结构特征,如图2A所示,外框结构2包含一扇叶基座215及多个肋条216,扇叶基座215位于外框结构2的中央处,用以容置扇叶20(图面未绘出),扇叶基座215的一周围215a上具有一出线孔215b,且多个肋条216环设于该周围215a上并与外框结构2的内侧壁214相接。进一步而言,用来运转扇叶的马达亦设置于扇叶基座215内,并且马达的电源线可经由扇叶基座215的出线孔215b延伸出来,以与外部的电脑系统达到电性相接。
虽然电源线即可通过上述第一集线槽22及第二集线槽23,进行固定以及防止电源线脱离出散热风扇的功能,但为了使外框结构2能更有效控制、导引、稳固、电源线材的出线方向,如图2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外框结构2更可包含一导线部24、一承载部25及一凹陷部26。导线部24形成于所述多个肋条216的其中之一上,导线部24介于出线孔215b与第一集线槽22之间。承载部25形成于该第一外框211的一上表面211a,用以连结沟通第一集线槽22与外框结构2的内侧壁214,并且承载部25介于该第一集线槽22及导线部24间。凹陷部26形成于第一边框211的下表面211b,用以连结沟通该第一集线槽22与第一外框211的外表面211c。
如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了解,图2A至图2C所示,其肋条结构类似于扇叶造型,故将此种形态的肋条通称为静叶肋型,考量其肋条结构,因此仅将导线部24形成于静叶肋上,并不直接与扇叶基座215及内侧壁214相互连接。此外,导线部24亦可根据不同肋条的形态而有不同结构变化,请参考图3及图4,其条肋均属于直肋型的形态,如图3所示的导线部24也是形成于肋条216上,并不直接与扇叶基座215及内侧壁214相互连接;而如图4所示的导线部24则是延伸形成于扇叶基座215的周围215b及内侧壁214上,以相互连结出线孔215a与第一集线槽22。
图2D至图2F为电源线应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外框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以下将依序说明电源线3如何固定在本实用新型的外框结构2上。
首先,请参考图2D,当电源线3由出线孔215b延伸出来,电源线3可放置于导线部24上,以导引电源线3朝向第一集线槽22,借此电源线3不但可避免因晃动或卷曲而被吸入运转中的扇叶中。接下来当电源线3欲置入于第一集线槽22时,因第一斜切开口22a的开口角度并非垂直于外侧壁213,而是与外侧壁213形成具有一倾斜夹角的开口,因此无需对电源线3进行扭转,电源线3可直接顺着第一斜切开口22a直接进入第一集线槽22内。
当电源线3已进入第一集线槽22内,使用者可依据散热风扇实际安装状态,只将电源线3固定在第一集线槽22内或者同时固定在第一集线槽22及第二集线槽23内。
如图2E所示,图2E为电源线只固定在第一集线槽22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当电源线3的走线方向是被往上方牵引,则电源线3便可同时受到承载部25及凹陷部26的阻档,避免电源线3受外力的拉扯向左右滑动;若电源线3的走线方向是往下方牵引,则电源线3虽只会受到承载部25的阻档,但同样也可避免电源线3的滑动。因此不论是电源线3是受到左右或上下拉扯,电源线3均可借由承载部25及凹陷部26的限制,而不会轻易得松脱出于第一集线槽22及及第二集线槽23。
如图2F所示,图2F电源线同时固定在第一集线槽22及第二集线槽23的使用状态示意图,第二集线槽23与外侧壁213形成具有一倾斜夹角的开口,故电源线3固定在第一集线槽后,电源线3也如同第一集线槽22的操作方式,无需对电源线3做扭转,可直接顺着第二斜切开口23a进入第二集线槽23内。进一步而言,由于第一斜切开口22a及第一斜切开口23a的开口方向彼此错开向,并朝向不同的方向开设,因此当电源线3欲朝第一斜切开口22a滑动,此时电源线3便受到第二集线槽23的牵制。相反地,当电源线3欲朝第二斜切开口23a滑动,此时电源线3便受到第一集线槽22的牵制。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集线槽22及第二集线槽23不论是受到那一方向的外力拉扯,电源线3均可受到第一斜切开口22a及第一斜切开口23a相互的牵制,而不容易脱离出第一集线槽22及第二集线槽23之外。
在此还需特别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斜切开口22a及第一斜切开口23a的开口尺寸可大于或等于电源线3的外径尺寸,因此使用者在操作电源线3时,可轻易的让电源线3通过第一斜切开口22a及第一斜切开口23a。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外框结构2也不需要额外的线材固定扣件,便可将电源线3固定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外框及第二外框上,因此不论是一般的使用者或是生产线上的作业员,均可直接、简易、有效率地将电源线固定在散热风扇上,是故本实用新型也可达到节省成本的优点。
上述的实施例仅用来例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态样,以及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任何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轻易完成的改变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散热风扇的外框结构,用以容纳一扇叶,其特征在于,该外框结构包含:
一第一边框,具有一第一集线槽及一第一斜切开口;以及
一第二边框,相对于该第一边框,具有一第二集线槽及一第二斜切开口;
其中,该第二集线槽与该第一集线槽相对,而该第一斜切开口及该第二斜切开口以一非垂直于该外框结构的一外侧壁的角度,分别沿一第一方向及一第二方向延伸,并且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斜切开口自该第一集线槽朝向该第一方向延伸至该第一边框的一外表面,以使该第一集线槽与该第一斜切开口构成一狭长沟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斜切开口与该第二集线槽相互连结,并朝向该第二方向延伸至该第二边框的一外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侧壁介于该第一边框及该第二边框之间,且该外侧壁能够延伸以定义出一平面方向,该平面方向与该第一方向及该第二方向分别界定出一第一夹角及一第二夹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角的角度介于10~30度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夹角的角度介于20~45度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侧壁延伸以相互连接该第一外框及该第二外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框结构包含一扇叶基座及多个肋条,该扇叶基座用以容纳该扇叶,并且该扇叶基座的一周围上形成有一出线孔,而所述多个肋条环设于该周围上并与该外框结构的一内侧壁相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框结构还包含一导线部,形成于所述多个肋条的其中之一上,并且该导线部介于该出线孔与该第一集线槽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承载部,形成于该第一外框的一上表面,适以连结该第一集线槽与该外框结构的该内侧壁,且该承载部介于该第一集线槽及该导线部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凹陷部,设置于该第一边框的一下表面,适以连结该第一集线槽与该第一外框的该外表面。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线部能够延伸形成于该扇叶基座的该周围及该内侧壁上,适以相互连结该出线孔与该第一集线槽。
CN2012200127278U 2012-01-12 2012-01-12 散热风扇的外框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416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127278U CN202441653U (zh) 2012-01-12 2012-01-12 散热风扇的外框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127278U CN202441653U (zh) 2012-01-12 2012-01-12 散热风扇的外框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41653U true CN202441653U (zh) 2012-09-19

Family

ID=46823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12727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41653U (zh) 2012-01-12 2012-01-12 散热风扇的外框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4165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0860A (zh) * 2012-10-31 2014-05-14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的扇框
CN104948500A (zh) * 2014-03-28 2015-09-30 佛山市建准电子有限公司 扇框
CN107687439A (zh) * 2017-09-30 2018-02-13 程凌军 一种具有安全底座的电风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0860A (zh) * 2012-10-31 2014-05-14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的扇框
CN103790860B (zh) * 2012-10-31 2016-05-18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的扇框
CN106015095A (zh) * 2012-10-31 2016-10-12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的扇框
CN106015095B (zh) * 2012-10-31 2018-12-04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的扇框
CN104948500A (zh) * 2014-03-28 2015-09-30 佛山市建准电子有限公司 扇框
CN107687439A (zh) * 2017-09-30 2018-02-13 程凌军 一种具有安全底座的电风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41653U (zh) 散热风扇的外框结构
CN203627269U (zh) 轴流风扇
CN203518178U (zh) 消音器及具有其的风管机
CN205388349U (zh) 电机支架及空调室外机
CN207352550U (zh) 高效散热电脑一体机
CN202856034U (zh) 功能可组合的大板风格开关插座
CN216048265U (zh) 接线装置及空调设备
CN113760059B (zh) 一种多功能导风罩支架模组装置及服务器机箱
CN103208681A (zh) 冲压空气扇接线柱
CN201486914U (zh) 风扇固定装置
CN203404862U (zh) 窗机空调器及其电控盒组件
CN209590766U (zh) 电源转接面板及终端设备
CN202195567U (zh) 中央空调风管机
CN206961039U (zh) 一种计算机硬件的固定装置
CN203617816U (zh) 一种电机后端盖
CN203911385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室内槽式电缆桥架
CN207098808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电机支架
CN212391752U (zh) 一种方便布线的散热机箱
WO2018137381A1 (zh) 一种用于空调器的管压板以及空调器
CN203718965U (zh) 空调室外机的提手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CN205984164U (zh) 显示屏组件
CN218154471U (zh) 嵌入机面板、嵌入式空调
CN201115238Y (zh) 一种散热风扇外框的卡线装置
CN104748250A (zh) 空调室外机的提手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CN210274962U (zh) 散热风扇多功能卡线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