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29479U - 内置式防盗包装瓶 - Google Patents

内置式防盗包装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29479U
CN202429479U CN2011205614730U CN201120561473U CN202429479U CN 202429479 U CN202429479 U CN 202429479U CN 2011205614730 U CN2011205614730 U CN 2011205614730U CN 201120561473 U CN201120561473 U CN 201120561473U CN 202429479 U CN202429479 U CN 202429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cap
bottle
theft ring
ring
bui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6147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明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RAHAM PACKA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RAHAM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RAHAM PACKA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RAHAM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56147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294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29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2947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式防盗包装瓶,它包括瓶体、瓶盖、防盗环和连接筋,瓶体瓶口外壁和瓶盖内壁分别形成有螺纹,瓶盖下侧内壁向外凹陷形成有容纳塑料防盗环的容腔,瓶盖上侧的内侧面与防盗环内表面所在的面重合,防盗环与瓶盖的内壁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防盗环内壁间隔形成有数个第一卡柱,瓶口外壁对应位置分别成形有与之配合的第一卡槽,每一第一卡柱的厚度沿着防盗环的内表面顺时针方向渐渐变薄,直至与防盗环的内表面平齐,每一第一卡槽的深度沿着瓶口的外表面顺时针方向渐渐变浅,直至与瓶口的外表面平齐,当旋紧瓶盖时,每一第一卡柱可卡入并滑过对应的第一卡槽,当反向旋转瓶盖时,每一第一卡槽阻止卡入其中的第一卡柱继续转动。

Description

内置式防盗包装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包装瓶,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防盗效果更佳的内置式防盗包装瓶。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包装瓶,特别是塑料包装瓶都会设置防盗环,当旋紧瓶盖的时候,防盗环和瓶盖继续形成一体,而当打开瓶盖的时候,防盗环会与瓶盖分离,这样可以通过防盗环与瓶盖之间是否连接,从而判断该包装瓶在包装好之后是否打开过,以达到防盗标识的作用。而防盗环与瓶盖之间的连接,传统的做法是通过数个连接筋连接,连接筋的一端连接瓶盖的底端,其另一端连接防盗环的顶端,防盗环、连接筋和瓶盖一体注塑而成,但是这种外置式防盗包装瓶容易造假或撬开,而且由于防盗环为塑料材料制成,其具有一定的韧性,在瓶盖打开的过程中,有时候防盗环并没有与瓶盖分离,防盗环和瓶盖上并没有留下打开遗留的痕迹,可以继续组装,从而无法达到真正的防盗的效果;另外,由于防盗环与瓶盖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其连接点非常脆弱,往往在包装的时候,就容易弄断连接筋,这样就会造成一定的浪费,设计不是很人性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组装的防盗效果更佳的内置式防盗包装瓶,它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体的瓶口外壁和瓶盖的内壁的对应位置分别形成有相互配合的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下侧的内壁向外凹陷形成有容腔,所述容腔内容纳有塑料材料制成的防盗环,所述瓶盖上侧的内侧面与防盗环内表面所在的面重合,防盗环与瓶盖的内壁之间通过数个塑料连接筋连接,防盗环的内壁间隔形成有数个第一卡柱,所述瓶体的瓶口外壁对应于每一所述第一卡柱的位置分别成形有与之配合的第一卡槽,当旋紧瓶盖时,每一所述第一卡柱可卡入并滑过对应的第一卡槽,当反向旋转瓶盖时,每一所述第一卡槽阻止卡入其中的第一卡柱继续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内置式防盗包装瓶另一实施方式包括瓶体和瓶盖,瓶体的瓶口外壁和瓶盖的内壁的对应位置分别形成有相互配合的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下侧的内壁向外凹陷形成有容腔,所述容腔内容纳有塑料材料制成的防盗环,所述瓶盖上侧的内侧面与防盗环内表面所在的面重合,防盗环与瓶盖的内壁之间通过数个塑料连接筋连接,所述防盗环的内壁间隔形成有数个第二卡柱,当旋紧瓶盖时,每一所述第二卡柱可向下滑过对应的螺纹,当反向旋转瓶盖时,螺纹阻止与之接触的对应的第二卡柱向上移动。
每一所述第一卡柱的厚度沿着防盗环的内表面顺时针方向渐渐变薄,直至与防盗环的内表面平齐,每一所述第一卡槽的深度沿着瓶口的外表面顺时针方向渐渐变浅,直至与瓶体的瓶口的外表面平齐。
每一所述第二卡柱的厚度从上向下渐渐变薄,直至与防盗环的内表面平齐。
所述容腔的上表面间隔向下延伸形成有数个第三卡柱,每一所述第三卡柱的高度沿着容腔的上表面逆时针方向渐渐变矮,直至与容腔的上表面平齐,所述防盗环的上表面形成有分别与每一所述第三卡柱配合的第三卡槽。
每一所述第一卡柱厚的一端分别形成有倒钩,每一所述第一卡槽对应于倒钩的位置分别形成有与之配合的勾槽。
所述瓶盖的容腔侧壁位置形成有透明材料制成的观察窗,至少一个所述塑料连接筋与瓶盖的连接位置位于观察窗内。
所述瓶口的螺纹下侧位置形成有撕裂环,所述撕裂环的厚度从下向上渐渐变薄,直至与瓶体的瓶口的外表面平齐,所述撕裂环的最大外径大于防盗环的内径,防盗环上形成有容易撕裂的撕裂段。
所述瓶口的螺纹下侧位置形成有止挡环。
所述瓶盖的外侧面形成有纵向的齿纹。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内置式防盗包装瓶的防盗环位于瓶盖的内侧,避免他人采用其它工具拧开瓶盖,而不会破坏防盗环与瓶盖之间的连接关系,真正实现一次性组装,防盗效果更佳。
2、本实用新型的防盗环的内壁间隔形成有数个第一卡柱,瓶体的瓶口外壁对应于每一第一卡柱的位置分别成形有与之配合的第一卡槽,当旋紧瓶盖(包装过程)时,每一第一卡柱可卡入并滑过对应的第一卡槽,当反向旋转瓶盖(开瓶过程)时,每一第一卡槽阻止卡入其中的第一卡柱继续转动,当继续用力反向旋转时,防盗环会因为第一卡柱与第一卡槽之间的作用力而扯断连接筋,这样可以保证开瓶过程中,防盗环一定可以与瓶盖脱离,进一步起到防伪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容腔的上表面间隔向下延伸形成有数个第三卡柱,每一第三卡柱的高度沿着容腔的上表面逆时针方向渐渐变矮,直至与容腔的上表面平齐,防盗环的上表面形成有分别与每一第三卡柱配合的第三卡槽,在拧紧瓶盖(包装过程)过程中,通过第三卡柱带动防盗环一起旋转(而不仅仅是依靠连接筋),而在反向旋转(开瓶)的过程中,由于连接筋断裂,第三卡柱可以自动从第三卡槽脱离,这样可以避免在安装的过程中,因为用力过大或者阻力过大,防盗环与瓶盖之间的连接筋扯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4、本实用新型的瓶盖的容腔侧壁位置形成有透明材料制成的观察窗),至少一个塑料连接筋与瓶盖的连接位置位于观察窗内,这样可以通过包装好的包装瓶事先察觉连接筋是否被破坏,如果有破坏,则说明该包装瓶已经被打开过,进一步达到防伪的作用。
5、本实用新型的瓶盖的所述瓶口的螺纹下侧位置形成有撕裂环,撕裂环的厚度从下向上渐渐变薄,直至与瓶体的瓶口的外表面平齐,所述撕裂环的最大外径大于防盗环的内径,防盗环上形成有容易撕裂的撕裂段,这样,在包装的过程中,防盗环在撕裂环的作用力下,防盗环会从撕裂段断开,避免他人重复使用防盗环,进一步达到防伪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置式防盗包装瓶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瓶盖的结构示意图(剖视);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盗环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置式防盗包装瓶另一实施方式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瓶盖的结构示意图(剖视);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防盗环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方向以图1为标准。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内置式防盗包装瓶的实施方式一包括瓶体1、瓶盖2、防盗环4和连接筋5,所述瓶体1的瓶口外壁和瓶盖2的内壁的对应位置分别形成有相互配合的螺纹3,瓶口的螺纹3下侧位置形成有限制瓶盖2旋转到安装位置的止挡环8,瓶盖2的外侧面形成有方便拧紧和开瓶的纵向的齿纹22,瓶盖2下侧的内壁向外凹陷形成有容纳所述塑料防盗环4的容腔21,所述瓶盖2上侧的内侧面与防盗环4内表面所在的面(圆柱面)重合,防盗环4与瓶盖2的内壁之间通过数个塑料连接筋5连接,防盗环4的内壁间隔形成有数个第一卡柱41,所述瓶体1的瓶口外壁对应于每一所述第一卡柱41的位置分别成形有与之配合的第一卡槽11,每一所述第一卡柱41的厚度沿着防盗环4的内表面顺时针方向渐渐变薄,直至与防盗环4的内表面平齐,每一所述第一卡槽11的深度沿着瓶口的外表面顺时针方向渐渐变浅,直至与瓶体1的瓶口的外表面平齐,每一所述第一卡柱41厚的一端分别形成有倒钩411,每一所述第一卡槽11对应于倒钩411的位置分别形成有与之配合的勾槽,当旋紧瓶盖2时,每一所述第一卡柱41可卡入并滑过对应的第一卡槽11,倒钩411卡入对应的勾槽,当反向旋转瓶盖2时,每一所述第一卡槽11阻止卡入其中的第一卡柱41继续转动。
这样,由于包装瓶的防盗环4位于瓶盖2的内侧,避免他人采用其它工具拧开瓶盖2,而不会破坏防盗环4与瓶盖2之间的连接关系,真正实现一次性组装,防盗效果更佳;另外,防盗环4的内壁间隔形成有数个第一卡柱41,瓶体1的瓶口外壁对应于每一第一卡柱41的位置分别成形有与之配合的第一卡槽11,当旋紧瓶盖2(包装过程)时,每一第一卡柱41可卡入,甚至滑过对应的第一卡槽11,当旋转到最佳包装位置时,第一卡柱41分别卡入到对应的第一卡槽11,当反向旋转瓶盖(开瓶过程)时,每一第一卡槽11阻止卡入其中的第一卡柱41继续转动,当继续用力反向旋转时,防盗环4会因为第一卡柱41与第一卡槽11之间的作用力而扯断连接筋5,这样可以保证开瓶过程中,防盗环4一定可以与瓶盖2脱离,进一步起到防伪的效果。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内置式防盗包装瓶的实施方式二包括瓶体1、瓶盖2、防盗环4和连接筋5,所述瓶体1的瓶口外壁和瓶盖2的内壁的对应位置分别形成有相互配合的螺纹3,瓶口的螺纹3下侧位置形成有限制瓶盖2旋转到安装位置的止挡环8,瓶盖2的外侧面形成有方便拧紧和开瓶的纵向的齿纹22,瓶盖2下侧的内壁向外凹陷形成有容纳所述塑料防盗环4的容腔21,所述瓶盖2上侧的内侧面与防盗环4内表面所在的面(圆柱面)重合,防盗环4与瓶盖2的内壁之间通过数个塑料连接筋5连接,所述防盗环4的内壁间隔形成有数个第二卡柱42,每一所述第二卡柱42的厚度从上向下渐渐变薄,直至与防盗环4的内表面平齐,当旋紧瓶盖2时,每一所述第二卡柱42可向下滑过对应的螺纹3,当反向旋转瓶盖2时,螺纹3阻止与之接触的对应的第二卡柱41向上移动。由于包装瓶的防盗环4位于瓶盖2的内侧,避免他人采用其它工具拧开瓶盖2,而不会破坏防盗环4与瓶盖2之间的连接关系,真正实现一次性组装,防盗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上述两个方案的基础之上,在所述容腔21的上表面间隔向下延伸形成数个第三卡柱211,每一所述第三卡柱211的高度沿着容腔21的上表面逆时针方向渐渐变矮,直至与容腔21的上表面平齐,所述防盗环4的上表面形成有分别与每一所述第三卡柱211配合的第三卡槽43。这样,在拧紧瓶盖2(包装过程)的过程中,通过第三卡柱211带动防盗环4一起旋转(而不仅仅是依靠连接筋5),而在反向旋转(开瓶)的过程中,由于连接筋5断裂,第三卡柱211可以自动从第三卡槽43脱离,这样可以避免在包装的过程中,因为用力过大或者阻力(摩擦力)过大,防盗环4与瓶盖2之间的连接筋5扯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上述两个方案的基础之上,在所述瓶盖2的容腔21侧壁位置形成透明材料制成的观察窗6,至少一个所述塑料连接筋5与瓶盖2的连接位置位于观察窗6内。这样可以通过包装好的包装瓶事先察觉连接筋5是否被破坏,如果有破坏,则说明该包装瓶已经被打开过,进一步达到防伪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上述两个方案的基础之上,在所述瓶口的螺纹3下侧位置形成撕裂环7,所述撕裂环7的厚度从下向上渐渐变薄,直至与瓶体1的瓶口的外表面平齐,所述撕裂环7的最大外径大于防盗环4的内径,防盗环4上形成有容易撕裂的撕裂段44。这样,在包装的过程中,防盗环在撕裂环的作用力下,防盗环会从撕裂段断开,避免他人重复使用防盗环,进一步达到防伪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Claims (15)

1.一种内置式防盗包装瓶,它包括瓶体(1)和瓶盖(2),所述瓶体(1)的瓶口外壁和瓶盖(2)的内壁的对应位置分别形成有相互配合的螺纹(3),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2)下侧的内壁向外凹陷形成有容腔(21),所述容腔(21)内容纳有塑料材料制成的防盗环(4),所述瓶盖(2)上侧的内侧面与防盗环(4)内表面所在的面重合,防盗环(4)与瓶盖(2)的内壁之间通过数个塑料连接筋(5)连接,防盗环(4)的内壁间隔形成有数个第一卡柱(41),所述瓶体(1)的瓶口外壁对应于每一所述第一卡柱(41)的位置分别成形有与之配合的第一卡槽(11),当旋紧瓶盖(2)时,每一所述第一卡柱(41)可卡入并滑过对应的第一卡槽(11),当反向旋转瓶盖(2)时,每一所述第一卡槽(11)阻止卡入其中的第一卡柱(41)继续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防盗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卡柱(41)的厚度沿着防盗环(4)的内表面顺时针方向渐渐变薄,直至与防盗环(4)的内表面平齐,每一所述第一卡槽(11)的深度沿着瓶口的外表面顺时针方向渐渐变浅,直至与瓶体(1)的瓶口的外表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防盗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21)的上表面间隔向下延伸形成有数个第三卡柱(211),每一所述第三卡柱(211)的高度沿着容腔(21)的上表面逆时针方向渐渐变矮,直至与容腔(21)的上表面平齐,所述防盗环(4)的上表面形成有分别与每一所述第三卡柱(211)配合的第三卡槽(4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式防盗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卡柱(41)厚的一端分别形成有倒钩(411),每一所述第一卡槽(11)对应于倒钩(411)的位置分别形成有与之配合的勾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防盗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2)的容腔(21)侧壁位置形成有透明材料制成的观察窗(6),至少一个所述塑料连接筋(5)与瓶盖(2)的连接位置位于观察窗(6)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防盗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的螺纹(3)下侧位置形成有撕裂环(7),所述撕裂环(7)的厚度从下向上渐渐变薄,直至与瓶体(1)的瓶口的外表面平齐,所述撕裂环(7)的最大外径大于防盗环(4)的内径,防盗环(4)上形成有容易撕裂的撕裂段(4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防盗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的螺纹(3)下侧位置形成有止挡环(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防盗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2)的外侧面形成有纵向的齿纹(22)。
9.一种内置式防盗包装瓶,它包括瓶体(1)和瓶盖(2),瓶体(1)的瓶口外壁和瓶盖(2)的内壁的对应位置分别形成有相互配合的螺纹(3),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2)下侧的内壁向外凹陷形成有容腔(21),所述容腔(21)内容纳有塑料材料制成的防盗环(4),所述瓶盖(2)上侧的内侧面与防盗环(4)内表面所在的面重合,防盗环(4)与瓶盖(2)的内壁之间通过数个塑料连接筋(5)连接,所述防盗环(4)的内壁间隔形成有数个第二卡柱(42),当旋紧瓶盖(2)时,每一所述第二 卡柱(42)可向下滑过对应的螺纹(3),当反向旋转瓶盖(2)时,螺纹(3)阻止与之接触的对应的第二卡柱(41)向上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置式防盗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卡柱(42)的厚度从上向下渐渐变薄,直至与防盗环(4)的内表面平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置式防盗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21)的上表面间隔向下延伸形成有数个第三卡柱(211),每一所述第三卡柱(211)的高度沿着容腔(21)的上表面逆时针方向渐渐变矮,直至与容腔(21)的上表面平齐,所述防盗环(4)的上表面形成有分别与每一所述第三卡柱(211)配合的第三卡槽(43)。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置式防盗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2)的容腔(21)侧壁位置形成有透明材料制成的观察窗(6),至少一个所述塑料连接筋(5)与瓶盖(2)的连接位置位于观察窗(6)内。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置式防盗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的螺纹(3)下侧位置形成有撕裂环(7),所述撕裂环(7)的厚度从下向上渐渐变薄,直至与瓶体(1)的瓶口的外表面平齐,所述撕裂环(7)的最大外径大于防盗环(4)的内径,防盗环(4)上形成有容易撕裂的撕裂段(44)。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置式防盗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的螺纹(3)下侧位置形成有止挡环(8)。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置式防盗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2)的外侧面形成有纵向的齿纹(22)。 
CN2011205614730U 2011-12-28 2011-12-28 内置式防盗包装瓶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294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614730U CN202429479U (zh) 2011-12-28 2011-12-28 内置式防盗包装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614730U CN202429479U (zh) 2011-12-28 2011-12-28 内置式防盗包装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29479U true CN202429479U (zh) 2012-09-12

Family

ID=46778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61473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29479U (zh) 2011-12-28 2011-12-28 内置式防盗包装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294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4806A (zh) * 2011-12-28 2012-06-27 广州格莱汉姆包装产品有限公司 内置式防盗包装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4806A (zh) * 2011-12-28 2012-06-27 广州格莱汉姆包装产品有限公司 内置式防盗包装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14806A (zh) 内置式防盗包装瓶
JP2008546609A (ja) 一体形注ぎ口装置および内部ストローを有するフレキシブル自立パウチ
RU2008146985A (ru) Колпачок и закрытый контейнер
JP2015067360A (ja) 中栓付きキャップ
MX349412B (es) Cierre de manipulación evidente para un recipiente.
CN202429479U (zh) 内置式防盗包装瓶
CN202944676U (zh) 卡式断瓣盖及具有该瓶盖的容器
CN202429427U (zh) 多功能包装瓶
JP2011235941A (ja) 蓋装置
CN201670450U (zh) 防伪酒瓶
CN202529291U (zh) 一种防盗环具有折边结构的瓶盖
WO2008072981A3 (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tamper evident seals
CN203439430U (zh) 瓶口密封结构
CN203698943U (zh) 一种防伪啤酒桶桶盖
JP2011102149A (ja) ペットボトルストロー孔あけ治具
CN104495045A (zh) 一种防伪酒瓶与瓶盖配合结构
CN203064412U (zh) 钢桶注入口透气口防盗封闭器
CN202244547U (zh) 一种能防止酒液回流的防伪酒瓶
CN214029967U (zh) 一种多功能顶出式铝塑瓶盖
CN201068250Y (zh) 一种防伪酒瓶盖
CN2668538Y (zh) 防伪瓶
CN210083943U (zh) 容器防伪密封盖、容器及使用防伪密封盖的密封容器
US20110024384A1 (en) Screw top for bottles
CN203237567U (zh) 一种断裂环瓶嘴防伪瓶
CN212023460U (zh) 一种防盗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13 Dongya Road, East District,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Packard (Guang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730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East East Nga Road No. 13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Graham Package Product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2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