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02650U - 用于流体阀的阀内件组件以及流体阀 - Google Patents

用于流体阀的阀内件组件以及流体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02650U
CN202402650U CN2011202976335U CN201120297633U CN202402650U CN 202402650 U CN202402650 U CN 202402650U CN 2011202976335 U CN2011202976335 U CN 2011202976335U CN 201120297633 U CN201120297633 U CN 201120297633U CN 202402650 U CN202402650 U CN 202402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member
fluid
passage
valve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9763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安亚格诺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sher Controls International LLC
Original Assignee
Fisher Controls International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sher Controls International LLC filed Critical Fisher Controls International LLC
Priority to CN20112029763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02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02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0265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在此描述了用于流体阀的阀内件组件以及流体阀。一个示例的阀内件装置包括第一流动控制构件,被置于流体阀的通道中,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相对于该通道的第一孔移动,以提供通过该通道的第一流体流动特性。第二流动控制构件被置于该通道内,并且当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与该第一孔密封接合时,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用于相对于由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限定的、该通道的第二孔移动,以提供通过该通道的第二流体流动特性。该第一流体流动特性与该第二流体流动特性不同。

Description

用于流体阀的阀内件组件以及流体阀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流体阀,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多个流体流动控制构件的流体阀。 
背景技术
过程控制系统使用各种现场设备来控制过程参数。例如,流体阀可以被用于控制或调节通过流动通道的流体流动。流体阀典型地包括阀体,该阀体限定了在该流体阀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流体流动通道。为了控制通过该通道的流体流动,流体阀典型地使用流动控制构件,该构件相对于限定了该通道的孔的阀座而移动。该阀座与该流动控制构件被确定尺寸以提供通过该通道的该孔的某种流体流动特性或范围。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期望提供的流体流动特性(例如,流体流动速率)不同于(例如,低于)由该孔所提供的流体流动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这里描述的例子涉及具有多个流体流动控制构件(例如阀塞)或阀内件装置的流体阀。更具体地,这里描述的该流体流动控制构件控制通过流体阀的多个孔的流体流动,以提供通过该流体阀的通道的不同的流体流动特性、能力和/或范围。例如,第一流动控制构件或高流动塞(hihg flow plug)能够相对于第一孔移动,以提供通过流体阀的通道的第一流体流动特性(例如,流体流动速率),并且,第二流动控制构件或低流动塞(low flow plug)能够相对于第二孔移动,以提供通过该通道的第二流体流动特性(例如,流体流动速率)。例如,该第一孔能够提供相对高的流体流动条件或能力,第二孔能够提供精细、精确或受控的低流动条件或能力。 
以这种方式,这里描述的示例的流体阀能够提供通过该第一孔的相对高的流体流动,而不必放弃通过该第二孔的相对低的流体流动能力的精确性。类似地,这里描述的流体阀能够提供精确的低流体流动能力,而不放弃高流体流动能力。因此,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和该第二孔提供了减小的内件以提供相对低的、精确受控的流体流动条件或能力。 
这里描述的示例的流体流动控制构件可以独立地控制通过一个共同的流体流动通道的流体流动。为了独立于,并且相对于这里描述的第二流动控制构件而移动第一流动控制构件,这里描述的例子可以包括第一阀内件装置,该装置相对于第二阀内件装置可滑动地耦接。例如,这里描述的该第一阀内件装置可以具有通过第一阀杆被可操作地耦接到第一致动器的第一流动控制构件,并且这里描述的第二阀内件装置可以具有通过第二阀杆被可操作地耦接到第二致动器的第二流动控制构件,其中,该第一阀杆被可滑动地耦接到该第二阀杆。 
特别地,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和/或该第一阀杆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括孔口,以可滑动地接收第二流动控制构件和/或该第二阀杆的至少一部分,从而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和/或该第二阀杆相对于或者穿过该第一控制构件和/或该第一阀杆滑动,或者在该第一控制构件和/或该第一阀杆之中滑动,并且第一阀杆相对于或者围绕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和/或该第二阀杆滑动,或者在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和/或该第二阀杆之上滑动。在一些例子中,第一阀杆可以提供套筒状结构,以滑动地接收具有杆状结构的第二阀杆。 
在一些例子中,通道的第一孔可以由被置于该流体阀的该通道内的阀座或座环限定,并且该第二孔可以由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限定。例如,该第二孔可以由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中的孔口和/或路径限定。例如,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可以被可滑动地耦接到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并且能够相对于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的该路径而移动,以在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接合(例如密封地接合)该阀座时控制穿过该第二孔的流体流动。因此,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可以相对于该第一阀座被放置,以提供通过阀的通道的第一流体流动速率,该速率不同于当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与该第一阀座接合时,由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相对于该第二孔的位置提供的、通过该通道的第二流体流动速率。 
在另一个例子中,这里描述的示例的流动控制构件可在多个级中移动或受控,以控制通过阀的流体流动通道的流体流动。例如,在将第二流动控制构件移动到打开位置之前,第一流动控制构件可以被移动到打开位置以均衡和/或减少第二流动控制构件两端的压强差,以相较于已知的流体阀实现启动力的显著的减少。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一个已知的流体阀。 
图2示出了示例的流体阀,该阀具有这里描述的、示例的阀内件装置。 
图3示出了图2的示例的流体阀的阀内件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4示出了处于关闭位置的控制阀组件,该组件具有图2和图3的、示例的阀内件装置。 
图5示出了处于中间位置的图4的示例的流体阀。 
图6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图4的示例的流体阀。 
图7示出了示例的致动器,该致动器可以被用于这里描述的示例的流体阀。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已知的流体阀100。图1的流体阀100包括阀塞102,该阀塞相对于阀座104移动,以控制通过阀体108在入口110和出口112之间的通道106的流体流动。在操作中,致动器(未示出)相对于阀座104将阀塞102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该关闭位置限制通过通道106的流体流动,该打开位置允许通过该通道106的流体流动。该阀座104包括限定了该通道106的孔116的开口114。特别地,该阀塞102以及该阀座104被确定尺寸或大小以提供通过该流体阀100的通道106的某种流体流动特性、范围或能力。因此,该流体阀100仅仅能够基于孔116的尺寸来将通过通道106的流体流动控制在一定的流体流动范围或速率之内。 
因此,如果该流体阀100被确定尺寸以提供相对低的流体流动速率,则该流体阀100的提供相对高的流体流动速率的能力就被降低或者被放弃了。类似地,如果该流体阀100被确定尺寸以提供相对高的流体流动速率,则该流体阀100的提供相对低的、精确受控的流体流动速率的能力就被降低或者被放弃了。虽然没有示出,但是在一些例子中,减小的内件组件(例如,尺寸较小的孔和/或阀塞)可以被耦接于该流体阀100,以减少通过该通道106的流动面积(例如提供较小的孔),并且提供低于由孔116(例如,阀塞102和/或阀座104)提供的流体流动速率或范围。然而,该减小的内件降低了流体阀100的能力(例如最大能力)。附加地,减小的内件组件的安装通常需要停机,这增加了成本。 
图2示出了这里描述的示例的流体阀200。图2的该流体阀200包括阀体202,该阀体限定了在入口206和出口208之间的流体流动 路径或通道204。与图1的流体阀100不同,图2的该示例的流体阀200的通道204包括多个流体孔。在该例子中,该流体阀200包括第一阀内件装置或组件210以控制通过该通道204的第一孔212的流体流动,还包括第二阀内件装置或组件214以控制通过该通道204的第二孔216的流体流动。特别地,该第一孔212用于当第一阀内件装置210相对于第一孔212移动时提供该通道204的第一流体流动面积。该第二孔216用于当第二阀内件装置214相对于第二孔216移动且第一阀内件装置210阻止流体流动通过第一孔212时,提供该通道204的第二流体流动面积。例如,由第一孔212提供的第一流动面积大于由第二孔216提供的第二流体流动面积。 
在该例子中,第一阀内件装置210相对于第二阀内件装置214被可滑动地耦接,以允许第一和第二阀内件装置210和214相对于对方滑动。附加地或替代地,如以下更详细的描述,该第一阀内件装置210和该第二阀内件装置214能够相对于对方独立地移动。 
在图2的示例中,该第一阀内件装置210包括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例如阀塞),第一或外阀杆220,以及第一阀座或座环222。该第二阀内件装置214包括第二流动控制构件224(例如阀塞)和第二或内阀杆226。如图2所示,该第一阀杆具有开口220a以可滑动地接收第二流动控制构件224和/或第二阀杆226的至少一部分。更具体地,该第一阀杆220是套筒状结构,该结构可滑动地接收杆状结构的该第二阀杆226和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224。 
在示出的例子中,该第一阀座222被置于该通道204中,并且包括开口228以限定该通道204的第一孔212。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具有密封表面230,该表面相对于第一阀座222移动,以控制或调节通过通道204的流体流动。该第一孔212被确定尺寸或大小以允许或提供通过该通道204的第一流体流动特性、范围或能力(例如最大流体流动速率)。 
附加地,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包括邻近于密封表面230的开口232,其限定了该第二孔216。特别地,该开口232与第一阀杆220的开口220a同轴对齐,并且提供了第二阀座234,该阀座限定了该通道204的第二孔216。在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接合该第一阀座222时,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224相对于该第二阀座234移动,以控制或调节经由第二孔216通过通道204的流体流动。特别地,该第二孔216提供了不同于第一流体特性、范围或能力的第二流体流动特性、范围或能力。例如,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相对于第一阀座222移动,以提供相对高的通过通道204的流体流动速率,而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224在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接合该第一阀座222时相对于第二阀座234移动,以提供相对低的通过通道204的流体流动速率。 
特别地,当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接合第一阀座222且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224相对于第二阀座234移动时,该第一阀内件装置210提供了路径236,该路径236流体地耦接该通道204的、与入口206流体连通的的第一部分204a和该通道204的、与出口208流体连通的第二部分204b。更具体地,该路径236在邻近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的密封表面230的开口232与邻近第一阀杆220的表面240(例如侧面)的开口238之间延伸。因此,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的开口232以及该第一阀杆220的开口220a和238限定了路径236。在其他例子中,该开口238可以邻近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的侧面被提供。在所示出的例子中,路径236的第一部分236a(例如邻近于密封表面230的开口232)的轴242不平行于(例如垂直于)该路径236的第二部分236b(例如邻近于表面240的开口238)的轴244。但是,在其他例子中,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的开口232和/或第一阀杆220的开口238可以具有多个开口(例如,多个较小的开口)。 
图3示出了图2的示例的阀内件装置210和214的横截面图。该示例的第一阀内件装置210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或填密系统302,以密封并且防止流体通过第一阀杆220泄漏到环境中。类似地,示例的第二阀内件装置214包括第二密封件或填密系统304,以防止流体通过第二阀杆226泄露到环境中。 
如图3所示,第一阀杆220具有外表面306,该外表面可滑动地接合流体阀200的阀帽310的开口308。该第一填密系统302(例如现场装载填密)包括填密或密封件312(例如石墨环,PTFE环等),其被放置于邻近开口308的、阀帽310的腔体314(例如孔腔)中,以防止或限制流体沿该第一阀杆220泄漏并且通过阀帽310的开口308泄露到环境中。填密保持器或从动器316将该填密312保持在腔体314中。 
该第一阀杆220还包括邻近于端320的腔318,以接收第二填密系统304。该第二填密系统304(例如现场装载填密)包括填密或密封件322(例如石墨环,PTFE环等),其被放置在第一阀杆220的腔318中,以防止或限制流体沿该第二阀杆226泄漏并且通过第一阀杆220的开口220a泄露到环境中。填密保持器或从动器324将该填密322保持在腔体318中。 
如图所示,第二流动控制构件224包括锥形端326,该锥形端具有密封表面326a,该密封表面接合第二阀座324(例如开口232的内表面328)以限制或防止通过路径236的流体流动。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224的锥形端326可以由橡胶构成。在其他例子中,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224可以由金属材料(例如不锈钢)构成,其包括密封件(例如O型环)以密封地接合该第二阀座234。在另外其他的例子中,该第二阀座234可以是可移除地耦接到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的座环(例如由橡胶构成)。 
图4示出了这里描述的示例的流体控制阀400。该示例的流体控制阀400的、与以上描述的流体阀200的部件实质上类似或相同并且具有与这些部件的功能实质上类似或相同的功能的部件将不会在下文中详细描述。作为替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照上面相应的描述。 
该流体控制阀400包括耦接于该流体阀200的致动器402(例如气动致动器、液压致动器等)。在示例中,该致动器402使第一和第二流动控制构件218和224互相独立地相对于各自的阀座222和234移动。 
该致动器402包括可操作地耦接该第一阀杆220以及致动器402的第一压强传感器(未示出)的致动器杆404。该致动器杆404通过连接器406被耦接到该第一阀杆220。附加地,该致动器杆404和/或该第一压强传感器各自包括孔口或开口以可滑动地接收第二阀杆226,该阀杆被耦接到该致动器402的第二压强传感器(未示出)。因此,该第一压强传感器通过第一阀杆220、致动器杆404以及连接器406来相对于第一阀座222移动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类似地,该第二压强传感器通过第二阀杆226来相对于第二阀座234移动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224,该第二阀杆226相对于第一压强传感器、致动器杆404、第一阀杆220以及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可滑动地移动或在第一压强传感器、致动器杆404、第一阀杆220以及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之中可滑动地移动。 
如图4所示,该控制阀400处于关闭位置408,以防止通过该通道204的流体流动。换而言之,流动控制构件218与224都在各自的关闭位置410与412。 
图5示出了处于中间位置500的图4的示例流体控制阀400。例如,在该中间位置500,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224被置于离开该第二阀座234至一打开位置502,以允许通过第二孔216或通道236的流 体流动,并且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处于关闭位置410以防止或限制通过第一孔212的流体流动。 
当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处于关闭位置410且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224处于打开位置502时,流体通过路径236在通道204的第一和第二部分204a与204b之间流动。该第二孔216提供与由第一孔212提供的流体流动面积相比减小的或低的流体流动面积。换而言之,当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与第一孔212接合(例如密封接合)时,第二流动控制构件224相对于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移动,以减小当第一流动控制构件离开第一阀座222时由第一孔212提供的通道204的有效流动面积。如上所述,第二孔216提供的这样减小的流动面积使得流体阀200能够提供通过通道204的精确的、低流动控制,而不必放弃由第一孔212提供的流体流动能力。 
附加地或者替代地,在将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移动到打开位置之前,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224可以被放置离开第二孔216,以在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的两端提供压强平衡(即压强均衡流动控制构件218)。以这种方式,第二流动控制构件224能够移动到打开位置502以减少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两端的压强差,并且因此减少启动力以助于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离开第一阀座222的移动和/或避免对第一阀座222的损伤。在该流动控制构件被移动到打开位置时,传统的例如图1的流体阀100易于受到相对高的、可能导致阀座损伤的启动力的影响,与这些传统的流体阀不同,示例中的示例的阀内件装置210和214通过经由路径236使得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两端的压强减小和/或均衡,来减小启动力。进一步地,在一些例子中,独立地控制流动控制构件218和224有助于对控制阀400的控制器(未示出)(例如PID或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进行整定。 
图6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600的图4的示例的流体控制阀400。例如,在打开位置600,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也在打开位置602以允许通过通道204的流体流动。在该打开位置600,该流体阀200使得通过第一孔212的流体流动能够相对高于当控制阀400在图5的中间位置时通过第二孔216的流体流动。 
致动器402可以被配置为提供级的操作或行程长度。例如,第二流动控制构件224可以相对于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独立地、在致动器402和/或第一压强传感器的第一部分行程长度上移动,并且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224可以相对于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相关地、在致动器402和/或第二压强传感器的第二部分行程长度上移动。 
图7示出了示例的致动器700,该致动器可以被用于图2-6中的示例的流体阀200。当被耦接到图2-6中的流体阀200时,该示例的致动器700可以被用于在级操作中使第一和第二流动控制构件218和224相对于各自的孔212与216移动,以控制通过该孔的流体流动。 
致动器700包括主体702,该主体限定了腔704,在该腔中放置了第一活塞组件706以及第二活塞组件708。该第一活塞组件706包括第一压强传感器或活塞710,其限定了活塞腔712,第二活塞组件708被至少部分地放置在该腔中。密封件714(例如O型环)可以围绕该第一活塞710以允许滑动和/或密封的接合腔704的内表面704a。该第一活塞组件706可以附加地包括第一致动器杆716,该杆延伸穿过由致动器主体702限定的孔口718。在该例子中,第一致动器杆716是与第一活塞710整体形成的。密封件720(例如O型环)可以被置于孔口718中以密封地和/或滑动地接合第一致动器杆716。该第一活塞710以及第一致动器杆716可以限定各自的孔口 722和724,以允许第二活塞组件708的第二致动器杆726在它们之中延伸。 
该第二活塞组件708可以包括被放置在弹簧座730和第二致动器杆726之间的第二压强传感器或活塞728。该第二活塞728包括密封件或O型环732以允许滑动和/或密封接合活塞腔712的内表面734。密封件736可以被放置在第一和第二致动器杆716和726之间,以允许它们之间的滑动和/或密封接合。 
特别地,通过例如第一致动器杆716以及图4-6中的连接器406,第一活塞710被可操作地耦接于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并且通过第二致动器杆726以及第二阀杆226,第二活塞728被可操作地耦接到第二流动控制构件224。虽然没有示出,但是第二致动器杆726可以通过连接器、紧固件或任何其他合适的一种或多种紧固机制被耦接于第二阀杆226。因此,当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的第一阀杆220相对于第二流动构件224的第二阀杆226滑动时,第一致动器杆716相对于第二致动器杆726滑动。例如,当第一和第二活塞710和728在它们各自的第一或故障安全位置时,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与第一阀座222密封接合,且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224与第二阀座234密封接合。换而言之,当第一和第二活塞710和728在它们各自的第一、空档或故障安全位置时,该第一和第二流动控制构件218和224在它们各自的图4的关闭位置410和412。 
第一活塞710可以包括邻近偏置元件或弹簧740和742的延伸部或弹簧座738,该弹簧朝着第一或故障安全位置(例如,朝着致动器主体702的表面744)推动第一活塞组件706和/或第二活塞组件708。第一活塞710可以限定孔口746,以允许第二活塞组件708的延伸部和/或弹簧座730从中延伸穿过。偏置元件或弹簧748可以被置于邻近弹簧座730和/或被置于弹簧座730中,以朝着第一或故障 安全位置(例如,朝着表面744)推动第二活塞组件708和/或第一活塞组件706。 
在操作中,活塞710和728的级移动由弹簧740、742和/或748以及由提供在活塞腔712的控制腔750内的控制流体所控制。更具体地,通过由致动器主体702以及第一活塞710限定的端口752和754来分别提供(以及排出)控制流体,并且在第二活塞728的表面756上提供力。 
在致动器700的行程长度和/或操作的第一级,该第一活塞组件706可以被放置于第一位置,并且该第二活塞组件708可以基于第二活塞728的两端的压强或压力差、相对于第一活塞组件706是独立地可移动的,该压强或压力差由控制腔750中的控制流体以及弹簧748所提供。例如,在操作的第一级期间,致动器700移动流体阀200至图5中的中间位置500。换而言之,第二活塞组件708将第二流动控制构件224移动到图5的打开位置502,且第一活塞组件706将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移动到关闭位置410。 
在致动器700的行程长度或/或操作的第二级,第二活塞728接合第一活塞710的表面758,并且从第一位置朝着致动器主体702的表面760移动/驱使第一活塞组件706,以压缩弹簧740、742和748。第一活塞710基于第一活塞710两端的压强或压力差朝着表面760移动,该压强或压力差由控制腔750中的控制流体和作用于第一活塞710的表面758的第二活塞728以及作用于各自的活塞710和728的弹簧740、742和748的弹簧力提供。例如,在操作的第二级期间,该致动器700将该流体阀200移动到图6的打开位置600。换而言之,当第二活塞组件708朝着表面760移动第一活塞组件706时,第一活塞710朝着表面760移动,以将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218移动到图6的打开位置602。 
虽然在此已经描述了某些示例的方法、装置以及产品,但是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相反,本专利覆盖字面地或以等同原则公平地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的所有方法、装置以及产品。 

Claims (20)

1.一种用于流体阀的阀内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流动控制构件,具有密封表面,并相对于该流体阀的通道的第一阀座移动,该第一阀座限定了第一孔,该孔用于在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相对于该第一阀座移动时提供该通道的第一流体流动面积,其中,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具有邻近于该密封表面的开口,以在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与该第一阀座接合时限定该通道的第二孔;以及
第二流动控制构件,相对于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可滑动地耦接,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用于当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与该第一阀座接合时相对于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的该开口移动,以提供该通道的第二流体流动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内件组件,其特征在于,由该第一孔提供的该第一流动面积大于由该第二孔提供的该第二流动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内件组件,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与该第一孔接合时,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相对于该第二孔移动,以减少该通道的由该第一孔提供的有效流动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内件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进一步包括路径,当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与该第一阀座接合并且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相对于该第二阀座移动时,该路径流体地耦接该通道的、与该通道的入口流体连通的第一部分和该通道的、与该通道的出口流体连通的第二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内件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开口限定了该路径的至少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内件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的该路径在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的该支持面和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的侧面之间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内件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路径的邻近该支持面的第一部分的轴不平行于该路径的邻近该侧面的第二部分的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内件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包括第一阀杆以可滑动地接收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阀内件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阀杆包括套筒,该套筒具有孔口以可滑动地接收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阀内件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包括可滑动地置于该第一阀杆中的第二阀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阀内件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阀杆包括与该孔口同轴对齐的凹陷孔腔,以接收第一密封件或填密系统,以在该第二阀杆的外表面提供密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阀内件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或填密系统,其被置于阀体的开口中,以在该第一阀杆的外表面提供密封。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内件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包括与该第二阀杆的轴同轴对齐的孔腔,以限定该通道的该第一孔,其中,当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与该通道的第二阀座密封接合时,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相对于该第一阀座移动以控制通过该通道的流体流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内件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独立于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而移动。
15.一种流体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限定了在入口和出口之间的通道;
第一流动控制构件,设置于所述通道中,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相对于该通道的第一孔移动,以提供该通道的第一流体流动面积,从而提供通过该通道的第一流体流动特性,当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与该第一孔密封接合时,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限定了该通道的第二孔;以及
第二流动控制构件,设置于所述通道中,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用于相对于该第二孔移动,以提供该通道的第二流体流动面积,从而提供通过该通道的第二流体流动特性,该第一流体流动特性与该第二流体流动特性不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流体阀,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被可滑动地耦接于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流体阀,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通过第一阀杆相对于该通道的该第一孔是可移动的,并且,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通过第二阀杆相对于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的该第二孔是可移动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流体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致动器,其中,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通过该第一阀杆被可操作地耦接于第一致动器部件,并且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通过该第二阀杆被可操作地耦接于第二致动器部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流体阀,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流动控制构件与该第一阀座接合且该第二流动控制构件相对于该第二孔移动时,该第二孔减少了该通道的有效流动面积。
20.一种用于流体阀的阀内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控制流体流动的第一装置,该流体流动是通过一用于提供阀体通道的第一流动特性的第一装置的流体流动,该用于提供第一流动特性的第一装置包括该通道的第一孔,该用于控制流体流动的 第一装置相对于该第一孔移动以提供该通道的第一流体流动面积,从而提供通过该通道的第一流体流动特性,当该用于控制流体流动的第一装置处于与该第一孔的关闭位置时,该用于控制流体流动的第一装置限定了用于提供该通道的第二流动特性的第二装置,其中,该第一流动特性不同于该第二流动特性;以及
用于控制流体流动的第二装置,该流体流动是通过该用于提供该通道的该第二流动特性的第二装置的流体流动,该用于提供第二流动特性的第二装置包括该通道的第二孔,该用于控制流体流动的第二装置相对于该第二孔移动以提供该通道的第二流体流动面积,从而提供通过该通道的第二流体流动特性,其中,该用于控制流体流动的第二装置被可滑动地耦接于该用于控制流体流动的第一装置。 
CN2011202976335U 2011-08-11 2011-08-11 用于流体阀的阀内件组件以及流体阀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02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976335U CN202402650U (zh) 2011-08-11 2011-08-11 用于流体阀的阀内件组件以及流体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976335U CN202402650U (zh) 2011-08-11 2011-08-11 用于流体阀的阀内件组件以及流体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02650U true CN202402650U (zh) 2012-08-29

Family

ID=46700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97633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02650U (zh) 2011-08-11 2011-08-11 用于流体阀的阀内件组件以及流体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0265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3169A (zh) * 2013-05-27 2013-12-18 大连博锐特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储油路内置式安全截止阀装置
CN108368942A (zh) * 2015-10-27 2018-08-03 埃迈平衡流体技术国际有限责任公司 控制阀
CN110094538A (zh) * 2019-05-21 2019-08-06 王晖 一种基于压差抽取及虹吸尽排的原油输送用管道球阀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3169A (zh) * 2013-05-27 2013-12-18 大连博锐特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储油路内置式安全截止阀装置
CN108368942A (zh) * 2015-10-27 2018-08-03 埃迈平衡流体技术国际有限责任公司 控制阀
CN110094538A (zh) * 2019-05-21 2019-08-06 王晖 一种基于压差抽取及虹吸尽排的原油输送用管道球阀
CN110094538B (zh) * 2019-05-21 2021-10-19 象山宇翔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压差抽取及虹吸尽排的原油输送用管道球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72295B2 (en) Gate valve
US9057448B2 (en) Internal relief valve for a valve actuator
AU2012246690B2 (en) In-line back pressure fluid regulator
AU2014201069B2 (en) Solenoid Operated Valve With Constant Bleed Port
US20140026985A1 (en) Electro-proportional pilot operated poppet valve with pressure compensation
CA2843920C (en) Fluid valves having multiple fluid flow control members
KR20130097160A (ko) 유체 밸브들에 사용하기 위한 밸브 시트 장치
CN106122585B (zh) 具有多个流体流动控制构件的阀内件装置
WO2009088632A1 (en) Seal assembly for use with valves having a two-piece cage
US9404513B2 (en) Servo valve
KR20130095195A (ko) 압력제어밸브
CN202402650U (zh) 用于流体阀的阀内件组件以及流体阀
RU2586958C1 (ru) Запорно-регулир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A289159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actuator thrust requirements in a control valve
US20170002933A1 (en) Close only expansive gate valve
US11971113B2 (en) Integrated equalization valve
US20210048109A1 (en) Gate valve
RU2696793C1 (ru)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ый клапан
RU2483342C1 (ru) Редукци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RU2386878C2 (ru) Регулир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RU2313022C1 (ru) Регулир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KR200385686Y1 (ko) 고압유체 차단밸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