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01986U - 可回收式飞管 - Google Patents

可回收式飞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01986U
CN202401986U CN2011205267576U CN201120526757U CN202401986U CN 202401986 U CN202401986 U CN 202401986U CN 2011205267576 U CN2011205267576 U CN 2011205267576U CN 201120526757 U CN201120526757 U CN 201120526757U CN 202401986 U CN202401986 U CN 2024019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pple
sleeve pipe
upper sleeve
bottom casing
inserting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2675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继伟
陈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2052675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019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019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0198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回收式飞管,主要由上部套管柱(1)、上部套管短节(2)、下部套管短节(11)和下部套管柱(12)组成,其中上部套管柱(1)与上部套管短节(2)通过螺纹连接,下部套管短节(11)与下部套管柱(12)通过螺纹连接,上部套管短节(2)与下部套管短节(11)之间通过锥面连接装置进行连接,所述的锥面连接装置可以为螺纹连接形式或插接形式。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解决飞管井下不可视条件下的连接问题,而且对于出于堵漏等目的而已经下入井下的飞管可实现井下顺利连接,进而将飞管提升到地表,从而实现飞管的回收,有效避免了钻探施工作业中飞管一旦下入井内便不可回收再利用的现状。

Description

可回收式飞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探过程中的常用管材,具体说是可回收的、用于复杂地层钻进,特别是钻遇地下采空区、巷道、老窑、破碎带埋藏较深的地层时,为防止冲洗液严重漏失,维护孔壁稳定,防止发生坍塌、掉块等一系列不良后果而向井内下入的一段独立的飞管,又叫套管柱或暗管。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自然资源,诸如油页岩、煤、石油、天然气、地下水等,年复一年地开采,处于浅层的自然资源正逐步消失,通过钻探方式开采的井深越来越深,地质钻探正逐步走向深孔施工作业阶段,由此钻遇复杂地层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施工的难度也变得日益艰巨,遇到的新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多。特别是钻遇地下采空区、巷道、老窑、破碎带埋藏较深的地层时,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冲洗液的严重漏失,还会导致孔壁发生坍塌、掉块等一系列不良后果,造成孔内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施工作业的进度。
为防止冲洗液严重漏失,维护孔壁稳定,防止发生坍塌、掉块等一系列不良后果,用化学泥浆和水泥堵漏,向钻孔内投入填充物堵漏均无效果,此外有时考虑到管材的用量、漏失地层只是一段且位于较深的位置处时,必须向井内下入飞管。下飞管是应用在深孔复杂地层堵漏、维护孔壁的工艺,与常规全孔下套管相比,不仅能节约大量的套管材料费用、加工费用和运输费用,还能节省很多辅助时间,从而有效地提高钻探效率,保证施工安全。由于井下空间有限,井截面一般呈钻头大小的圆孔状,且井下为不可视条件,按照传统方式在井内进行飞管的连接几乎是办不到的,现行的施工中,飞管一旦下入井内就不可回收,便永远留在井内,此举势必造成管材的严重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回收式飞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回收式飞管,主要由上部套管柱1、上部套管短节2、下部套管短节11和下部套管柱12组成,其中上部套管柱1与上部套管短节2通过螺纹连接,下部套管短节11与下部套管柱12通过螺纹连接,上部套管短节2与下部套管短节11之间通过锥面连接装置进行连接。
可选地,上述的锥面连接装置由上部套管短节连接外螺纹6和下部套管短节连接内螺纹13组成,此时,上部套管短节2通过上部套管短节连接外螺纹6连接下部套管短节连接内螺纹13,进而连接下部套管短节11;
具体地,上部套管短节2下端设有上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4,上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4外壁上加工有上部套管短节连接外螺纹6;下部套管短节11上端设有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9,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9外壁面上加工有下部套管短节连接内螺纹13;上部套管短节连接外螺纹6和下部套管短节连接内螺纹13通过螺纹配合;上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4的外壁面与上部套管短节竖直部分外缘边线所成角度、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9的外壁面与下部套管短节11竖直部分外缘边线所成角度相等,均为15°~35°角。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的锥面连接装置由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7和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组成,此时,上部套管短节2通过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7采用插接方式连接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进而连接下部套管短节11;
具体地,上部套管短节2下端设有上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4,上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4外壁面上加工有至少三个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7,下部套管短节11上端设有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9,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9外壁面上加工有至少三个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上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4的外壁面与上部套管短节竖直部分外缘边线所成角度、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9的外壁面与下部套管短节11竖直部分外缘边线所成角度相等,均为15°~35°角;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7与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的数目相等,下面以该数目等于六为例进行介绍。
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7的外壁面呈圆弧曲面,且与上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4的外壁面平行;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的外壁面呈圆弧曲面,且与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9的外壁面平行;六个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7以环状方式均布在上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4的外壁面上,六个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以环状方式均布在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9的外壁面上,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7与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的间距互补,即当它们交错对正时恰好为整个导向锥面的环状空间,由此来确定它们单个特殊结构的尺寸及间距。
其中上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上挡板17的上下表面、上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中挡板18的上下表面、上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下挡板19的上表面、下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上挡板22的下表面、下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下挡板23的上下表面,可加工成水平形式,也可加工成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的形式,夹角范围为10°~35°。
上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上挡板17的下表面、上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中挡板18的上下表面、上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下挡板19的上表面、下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上挡板22、下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下挡板23的上下表面,具有较大的粗糙度,在加工时可以采用粗加工。
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7上加工有上部套管短节用于限制侧向位移的侧挡板20、圆角或倒角15,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上加工有上部套管短节下边缘处的圆角或倒角16、下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上边缘处的曲面21。
在前述两种实施例中,在上部套管短节2的竖直部分与上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4的相交过渡面处,设置有上部套管短节O型密封圈3,在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9的底端边缘处设置有下部套管短节O型缓冲密封圈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管套柱技术相比,不仅可以解决钻柱(钻杆柱或套管柱)井下不可视条件下的连接问题,而且对于出于堵漏等目的而已经下入井下的飞管可实现井下顺利连接,并且能够满足密封性的要求,进而将飞管提升到地表,从而实现飞管的回收,有效避免了钻探施工作业中飞管一旦下入井内便不可回收再利用的现状,可节省大量的套管,有效地降低了钻探施工成本。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应性强等优点,套管短节可根据飞管的直径大小进行选择,适用于不同直径的钻柱井下连接及飞管回收。
附图说明
图1a: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图1b: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示意图;
图2:采用螺纹连接方式的上部套管短节的示意图;
图3:采用螺纹连接方式的下部套管短节的示意图;
图4:采用特殊结构插接方式的上部套管短节的示意图;
图5:采用特殊结构插接方式的下部套管短节的示意图;
图6: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整体仰视图;
图7: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单个侧视图;
其中,图7a和图7b为各表面水平的形式,图7c和图7d为各表面成一定角度的形式;
图8: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整体俯视图;
图9: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单个侧视图;
其中,图9a为各表面水平的形式,图9b为各表面成一定角度的形式;
图10:插接方式时的下上部套管短节与下部套管短节特殊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图10a为各表面水平时的插接形式,图10b为各表面成一定角度时的插接形式。
图中:
1上部套管柱,2上部套管短节,3上部套管短节O型密封圈,4上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5上部套管短节下边缘,6上部套管短节连接外螺纹,7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8下部套管短节上边缘,9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10下部套管短节O型缓冲密封圈,11下部套管短节,12下部套管柱,13下部套管短节连接内螺纹,14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5圆角或倒角,16上部套管短节下边缘处的圆角或倒角,17上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上挡板,18上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中挡板,19上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下挡板,20上部套管短节用于限制侧向位移的侧挡板,21下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上边缘处的曲面,22下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上挡板,23下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下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两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主要由上部套管柱1、上部套管短节2、下部套管短节11和下部套管柱12组成,其中上部套管柱1与上部套管短节2通过螺纹连接,下部套管短节11与下部套管柱12通过螺纹连接,上部套管短节2与下部套管短节11之间通过锥面连接装置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上述的锥面连接装置由上部套管短节连接外螺纹6和下部套管短节连接内螺纹13组成,此时,上部套管短节2通过上部套管短节连接外螺纹6连接下部套管短节连接内螺纹13,进而连接下部套管短节11;
图2和图3分别为采用螺纹连接方式的上部套管短节2和下部套管短节11的示意图,可见上部套管短节2下端设有上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4,上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4外壁上加工有上部套管短节连接外螺纹6;下部套管短节11上端设有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9,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9外壁面上加工有下部套管短节连接内螺纹13;上部套管短节连接外螺纹6和下部套管短节连接内螺纹13通过螺纹配合;上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4的外壁面与上部套管短节竖直部分外缘边线所成角度、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9的外壁面与下部套管短节11竖直部分外缘边线所成角度相等,均为15°~35°角。在上部套管短节2的竖直部分与上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4的相交过渡面处,设置有上部套管短节O型密封圈3,在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9的底端边缘处设置有下部套管短节O型缓冲密封圈10。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过程为:
根据钻井堵漏、维护井壁过程中即将下入井内的下部套管柱12的规格选择相应的下部套管短节11,在地表将下部套管柱12和下部套管短节11通过螺纹连接,接着将连接好的下部套管短节11和下部套管柱12下入井内的某一位置,依靠它们进行堵漏及维护孔壁,待钻井作业结束后,在地表将与下部套管柱12和下部套管短节11相匹配的上部套管柱1与上部套管短节2通过螺纹连接,连接好后从地表下入井内,待上部套管柱1即将下到飞管上边缘处时,适当放慢下放速度,由于上部套管短节连接外螺纹6位于上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4外壁上,下部套管短节连接内螺纹13位于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9的内壁上,故当上部套管短节连接外螺纹6与下部套管短节连接内螺纹13接触时,上部套管柱组合便会沿着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9下滑,由于下部套管短节O型缓冲密封圈10的作用,使上部套管柱组合下滑的力得以缓冲,从而有效保护上部套管短节下边缘5免受过大的冲击力导致损坏。待上部套管柱1对正并且稳定后,适当保持较低钻压的同时钻机动力头带动上部套管柱1顺时针回转,此时上部套管短节连接外螺纹6与下部套管短节连接内螺纹13开始拧合,当察觉动力头回转较之前吃劲时,说明上部套管短节2与下部套管短节11已通过螺纹连接好,这时便可提钻,之前下入井内的下部套管柱12即可被提升到地表,从而完成飞管的成功回收。
实施例2
图1b: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示意图,主要由上部套管柱1、上部套管短节2、下部套管短节11和下部套管柱12组成,其中上部套管柱1与上部套管短节2通过螺纹连接,下部套管短节11与下部套管柱12通过螺纹连接,上部套管短节2与下部套管短节11之间通过锥面连接装置进行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锥面连接装置由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7和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组成,此时,上部套管短节2通过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7采用插接方式连接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进而连接下部套管短节11;
图4和图5分别为采用特殊结构插接方式的上部套管短节2和下部套管短节11的示意图,可见上部套管短节2下端设有上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4,上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4外壁面上加工有至少三个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7,下部套管短节11上端设有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9,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9外壁面上加工有至少三个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上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4的外壁面与上部套管短节竖直部分外缘边线所成角度、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9的外壁面与下部套管短节11竖直部分外缘边线所成角度相等,均为15°~35°角;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7与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的数目相等,下面以该数目等于六为例进行介绍。
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7的外壁面呈圆弧曲面,且与上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4的外壁面平行;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的外壁面呈圆弧曲面,且与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9的外壁面平行;六个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7以环状方式均布在上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4的外壁面上,六个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以环状方式均布在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9的外壁面上,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7与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的间距互补,即当它们交错对正时恰好为整个导向锥面的环状空间,由此来确定它们单个特殊结构的尺寸及间距。
图6和图7为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7的整体示意图,图8和图9为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的整体俯视图,其中上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上挡板17的上下表面、上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中挡板18的上下表面、上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下挡板19的上表面、下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上挡板22的下表面、下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下挡板23的上下表面,可加工成水平形式(如图7a、图7b和图9a所示),也可加工成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的形式,夹角范围为10°~35°(如图7c、图7d和图9b所示)。
图10为插接方式时的下上部套管短节与下部套管短节特殊结构的连接示意图。其中,图10a为各表面水平时的插接形式,图10b为各表面成一定角度时的插接形式。
上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上挡板17的下表面、上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中挡板18的上下表面、上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下挡板19的上表面、下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上挡板22、下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下挡板23的上下表面,具有较大的粗糙度,在加工时可以采用粗加工。
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7上加工有上部套管短节用于限制侧向位移的侧挡板20、圆角或倒角15,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上加工有上部套管短节下边缘处的圆角或倒角16、下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上边缘处的曲面21。在上部套管短节2的竖直部分与上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4的相交过渡面处,设置有上部套管短节O型密封圈3,在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9的底端边缘处设置有下部套管短节O型缓冲密封圈10。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过程为:
根据钻井堵漏、维护井壁过程中即将下入井内的下部套管柱12的规格选择相应的下部套管短节11,在地表将下部套管柱12和下部套管短节11通过螺纹连接,接着将连接好的下部套管短节11和下部套管柱12下入井内的某一位置,依靠它们进行堵漏及维护孔壁,待钻井作业结束后,在地表将与下部套管柱12和下部套管短节11相匹配的上部套管柱1与上部套管短节2通过螺纹连接,连接好后从地表下入井内,待上部套管柱1即将下到飞管上边缘处时,适当放慢下放速度,当上部套管短节下边缘处的圆角或倒角16与下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上边缘处的曲面21相接触时,上部套管柱组合便会沿着圆角或倒角15下滑,待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7下滑到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的间距孔隙中,这时由于下部套管短节O型缓冲密封圈10的作用,使上部套管柱组合下滑的力得以缓冲,从而有效保护上部套管短节下边缘5免受过大的冲击力导致损坏。待上部套管柱1对正并且稳定后,钻机动力头带动上部套管柱1顺时针回转,当回转至上部套管短节用于限制侧向位移的侧挡板20与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接触时,会察觉钻机回转较之前吃劲一些,说明此时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7与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已实现插接。这时便可提钻,由于下部套管柱组合自重的作用,使得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7与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的接触面严密接触,由于接触面较为粗糙,因此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7与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接触面间的摩擦力较大,可防止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7与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之间的相互错动,将该错动位移保持在一个小范围内,不至于使得插接失效。此外,提钻过程中也可采取边提钻边顺时针低速旋转的提升方式,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使该错动位移保持在一个小范围内,不至于使得插接失效。至此之前下入井内的下部套管柱12即可被提升到地表,从而完成飞管的成功回收。

Claims (10)

1.一种可回收式飞管,包括有上部套管柱(1)、下部套管柱(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上部套管短节(2)和下部套管短节(11),其中上部套管柱(1)与上部套管短节(2)通过螺纹连接,下部套管短节(11)与下部套管柱(12)通过螺纹连接,上部套管短节(2)与下部套管短节(11)之间通过锥面连接装置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式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面连接装置由上部套管短节连接外螺纹(6)和下部套管短节连接内螺纹(13)组成,上部套管短节(2)通过上部套管短节连接外螺纹(6)连接下部套管短节连接内螺纹(13),进而与下部套管短节(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式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套管短节(2)下端设有上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4),上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4)外壁面上加工有上部套管短节连接外螺纹(6);下部套管短节(11)上端设有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9),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9)外壁面上加工有下部套管短节连接内螺纹(13);上部套管短节连接外螺纹(6)和下部套管短节连接内螺纹(13)通过螺纹配合;上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4)的外壁面与上部套管短节竖直部分外缘边线所成角度、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9)的外壁面与下部套管短节(11)竖直部分外缘边线所成角度相等,均为15°~35°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式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面连接装置由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7)和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组成,上部套管短节(2)通过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7)采用插接方式连接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进而连接下部套管短节(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式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套管短节(2)下端设有上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4),上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4)外壁面上加工有至少三个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7);下部套管短节(11)上端设有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9),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9)外壁面上加工有至少三个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上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4)的外壁面与上部套管短节竖直部分外缘边线所成角度、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9)的外壁面与下部套管短节竖直部分外缘边线所成角度相等,均为15°~35°角;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7)与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的数目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式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7)的外壁面呈圆弧曲面,且与上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4)的外壁面平行;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的外壁面呈圆弧曲面,且与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9)的外壁面平行;六个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7)以环状方式均布在上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4)的外壁面上,六个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以环状方式均布在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9)的外壁面上,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7)与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的间距互补。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式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上挡板(17)的上下表面、上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中挡板(18)的上下表面、上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下挡板(19)的上表面、下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上挡板(22)的下表面、下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下挡板(23)的上下表面,加工成水平形式或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的形式,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时,夹角范围为10°~35°。
8.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式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上挡板(17)的下表面、上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中挡板(18)的上下表面、上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下挡板(19)的上表面、下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上挡板(22)、下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的下挡板(23)的上下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式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套管短节外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7)上加工有上部套管短节用于限制侧向位移的侧挡板(20)、圆角或倒角(15),下部套管短节内壁上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14)上加工有上部套管短节下边缘处的圆角或倒角(16)、下部套管短节用于插接方式的特殊结构上边缘处的曲面(21)。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式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套管短节(2)的竖直部分与上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4)的相交过渡面处,设置有上部套管短节O型密封圈(3),在下部套管短节导向锥面(9)的底端边缘处设置有下部套管短节O型缓冲密封圈(10)。
CN2011205267576U 2011-12-16 2011-12-16 可回收式飞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019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267576U CN202401986U (zh) 2011-12-16 2011-12-16 可回收式飞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267576U CN202401986U (zh) 2011-12-16 2011-12-16 可回收式飞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01986U true CN202401986U (zh) 2012-08-29

Family

ID=46699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2675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01986U (zh) 2011-12-16 2011-12-16 可回收式飞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019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1393B (zh) 排水采气一体化采空区瓦斯抽采井井身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953386B (zh) 一种上堵下渗抽采采动区瓦斯的方法
CN101915072B (zh) 地面钻井抽采采动稳定区煤层气的方法
CN102587981B (zh) 地下盐穴储气库及其建造方法
CN102392677A (zh) 煤层气储盖层立体缝网改造增透技术
CN201705219U (zh) 侧钻井砾石充填完井管柱
CN207048739U (zh) 一种低瓦斯矿井瓦斯地面抽采技术钻井井身结构
CN110397428A (zh) 一种直井与u型对接井联合开采煤层气的驱替煤层气增产方法
CN104405283A (zh) 一种采动区地面钻l型井抽采瓦斯的工艺
CN108301866B (zh) 近距离煤层群开采邻近层卸压瓦斯定向钻孔阻截抽采方法
CN107387082A (zh) 一种弱化煤层坚硬顶板的方法
CN207048741U (zh) 一种预抽采空区下组煤中瓦斯地面井的钻井井身结构
CN102852490A (zh) 复杂结构井抽放高瓦斯气工艺方法
CN103510958B (zh) 一种缓倾斜特厚煤层石门揭煤方法
CN103711457A (zh) 一种六开次井身结构的设计方法
CN108316964A (zh) 一种低透气性煤层卸压瓦斯抽采方法
CN105089506B (zh) 一种双层十字自钻式锚杆钻头
CN208605162U (zh) 一种盾构隧道地质勘探钻孔封孔结构
CN110778317A (zh) 一种采动过程中垮落带内地面注浆充填钻孔结构施工方法
CN203685139U (zh) 一种海上定向井射孔、压裂、采油一体化管柱
CN211201868U (zh) 一种封井用止浆机构
Xiumin et 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gas-lift reverse circulation drilling technology to geothermal well construction in Dalian Jiaoliu Island
CN202401986U (zh) 可回收式飞管
CN207795212U (zh) 压裂防砂管柱
CN109854203B (zh) 一种分支井眼开窗侧钻封堵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9

Termination date: 201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