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94722U - 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 - Google Patents

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94722U
CN202394722U CN2011205338482U CN201120533848U CN202394722U CN 202394722 U CN202394722 U CN 202394722U CN 2011205338482 U CN2011205338482 U CN 2011205338482U CN 201120533848 U CN201120533848 U CN 201120533848U CN 202394722 U CN202394722 U CN 2023947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 wire
lightning protection
protection ground
energy
type light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3384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万岭
朱世华
蔡仁峰
徐翠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53384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947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947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9472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该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包括壳体(1)和内芯(2),所述的壳体(1)与内芯(2)之间设置有空腔(3),所述的空腔(3)内设置有电解质电解液。采用该技术方案的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具有蓄电池的充、放电性能,没有极性要求,正、反双向均可进行充、放电,适配雷电、不同极性的脉冲的冲击,而且具有快速充、放电的特性,其内阻很小,亦是一个变量,先吸收变能、后释放,反压很小,对设备危害小,经过试用防雷效果很好;结构简单,适用各种场合安装使用,便于推广应用,适合工厂标准化生产。

Description

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雷、避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
背景技术
雷电是自然界一种自然现象。雷电在发生的时候会产生超强电流电压容易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害。现有技术中的防雷地线的接地电阻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的导电率进行针对性设计,并需要通过反复试验,有些地质地貌很难制造出合适的防雷地线,影响了防雷效果,且施工周期长,防雷地线很难实现统一标准,不便于大批量规模化生产,尤其是铁路的建设过程中,防雷地线的设计施工更是一件非常复杂的项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应各种场合、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成本低、能够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便于推广的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包括壳体和内芯,所述的壳体与内芯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内设置有电解质电解液。施工现场原来有防雷地线的情况,避雷器的放电管与内芯连接,将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串联进去即可,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安放在室内、箱内或者空中物体上均可。本实用新型的防雷地线把放电管释放出的电能进行吸收、变换、释放三位一体的能量组合变换,代替传统防雷地线通过接地电阻向大地释放电能,实现雷电保护的功能。
所述的壳体通过导线连接安全接地棒。施工现场原来没有防雷地线的情况,新装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则将其安装在避雷器下部,壳体通过导线连接安全接地棒用以保护人身安全。
所述的壳体与内芯为金属导体。壳体、内芯由铸铁、铸钢构成,具有电热变换功能。
所述的空腔内的电解质电解液用绝缘材料封装。利用绝缘材料封装电解质电解液,防止电解质电解液泄露,并且保障了内芯与壳体之间的电容结构。
所述的绝缘材料为环氧树脂。环氧树脂绝缘性能好,封装工艺便于实施。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具有蓄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其特殊性是没有极性要求,正、反双向均可进行充、放电,适配雷电、不同极性的脉冲的冲击,而且具有快速充、放电的特性,其内阻很小,亦是一个变量,先吸收变能、后释放,防雷效果好,反压很小,对设备危害小;
2、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进度快,适合各种场合安装;
3、结构简单便于工厂统一生产,能达到标准化生产,便于推广应用;
4、具有平板电容器的变能特性;
5、内、外两级由铸铁、铸钢构成,具有电——热变换功能;
综上所述,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具有把避雷器释放来的雷电能量转变为热能、化学能、电场、磁场能的特性,以各种能量形式来进行释放,不一定要导入大地释放,尤其适合铁路防雷、大型室外设备防雷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一个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包括壳体1和内芯2,所述的壳体1与内芯2之间设置有空腔3,所述的空腔3内存储有电解质电解液,所述的壳体1通过导线连接有安全接地棒4,所述的壳体与内芯为铸铁或铸钢材料,所述的空腔3内的电解质电解液采用绝缘材料5环氧树脂封装。
施工现场有防雷地线的情况,将防雷地线的放电管连接在内芯,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放在室内、箱内,安装在空中物体上均可。
施工现场原来没有防雷地线的情况,新装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则将其安装在避雷器下部,室内、箱内、空中物体上均可,壳体通过导线连接安全接地棒用以保护人身安全。
原理: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变能理论。雷电是自然界能量变化的一种物理现象,它是一种瞬间变化的无固定电源的能量变化现象。这种能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它是可以不断变换的能量。本实用新型的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将雷电的能量进行变换,对雷电释放的电能完成“吸收”、“变换”、“释放”三位一体的组合变换,完成变能释放,代替传统的防雷地线的向大地释放的“释放——变能”的变能方式,这样就取消了接地电阻的要求,就能实现防雷地线的产品化、标准化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尤其适合铁路、户外大型设备的使用。
根据现场情况可以将并联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增加变能容量。
传统防雷地线与本实用新型的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的对比:

Claims (5)

1.一种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内芯(2),所述的壳体(1)与内芯(2)之间设置有空腔(3),所述的空腔(3)内设置有电解质电解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通过导线连接安全接地棒(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与内芯为金属导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腔(3)内的电解质电解液用绝缘材料(5)封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材料(5)为环氧树脂。
CN2011205338482U 2011-12-19 2011-12-19 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947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338482U CN202394722U (zh) 2011-12-19 2011-12-19 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338482U CN202394722U (zh) 2011-12-19 2011-12-19 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94722U true CN202394722U (zh) 2012-08-22

Family

ID=46669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33848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94722U (zh) 2011-12-19 2011-12-19 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947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0416A (zh) 免点焊圆柱锂电池安全扩容装置
CN102496487A (zh) 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
CN205070460U (zh) 民用光伏发电并网箱
CN202394722U (zh) 变能组合式防雷地线
CN203261129U (zh)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绝缘地线取电装置
CN104966912B (zh) 一种变能组合式防雷接地装置及其应用
CN203338964U (zh) 可防强磁窃电的高精度小电流互感器
CN106548878A (zh) 一种使用离子液体电解液的超级电容器
CN202013955U (zh) 防雷接地模块
CN103094988B (zh) 替代干电池的无线循环贮能器
CN201392064Y (zh) 太阳能半导体折叠式冰箱
CN207184828U (zh) 基于zigbee结构基站
CN202167571U (zh) 一种叠层电池
CN203434004U (zh) 智能电表薄膜电容器
CN206516497U (zh) 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单体的连接板
CN205595382U (zh) 一种用于无线手持式吸尘器的锂电池组
CN206236807U (zh) 全密封变能组合式消雷通用接地器
CN205945638U (zh) 太阳能避雷系统
CN205004127U (zh) 户外电压互感器
CN203944090U (zh) 一种风光能互补充电高尔夫球车
CN203503736U (zh) 一种圆柱形锂电池正负极片结构
CN206312902U (zh) 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板输出接口
CN202712325U (zh) 太阳能胶体蓄电池
CN206894299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均衡充电的保护板
CN203119806U (zh) 太阳能汽车电池舱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2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