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73645U - 一种镍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镍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73645U
CN202373645U CN2011204717000U CN201120471700U CN202373645U CN 202373645 U CN202373645 U CN 202373645U CN 2011204717000 U CN2011204717000 U CN 2011204717000U CN 201120471700 U CN201120471700 U CN 201120471700U CN 202373645 U CN202373645 U CN 2023736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ckel
based battery
weld part
cylinder manifold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717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军敏
黄政益
周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4717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736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736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7364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镍电池,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盖帽、置于壳体内的电芯、设置在电芯一端与盖帽电连接的正极汇流板、以及设置在电芯另一端与壳体内底部电连接的负极汇流板;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正极汇流板和所述盖帽的正极引出件;所述正极引出件呈碟状,正极引出件包括:与正极汇流板焊接的第一焊接部、与盖帽焊接的呈环状的第二焊接部;以及在第一焊接部边缘向外延伸出用于连接第二焊接部的弹性连接臂;所述弹性连接臂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平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镍电池,其引出片不易断裂、镍电池内阻小、装配工艺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镍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镍电池。
背景技术
现有的镍电池一般采用图1所示的构造,其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10;位于壳体内的电芯11;分别设置在电芯两端的正极汇流板12和负极汇流板(图中未示出);其中,负极汇流板(图中未示出)与壳体10的内底部连接,正极汇流板12通过正极引出片13与封闭壳体的盖帽14连接。其中,正极引出片13为条状,通过焊接工艺与正极汇流板13和盖帽14连接。
具有上述结构的镍电池,正极引出片13在焊接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弯折,正极引出片13容易在弯折部位断裂;而且正极引出片13的汇流长度很长,因此集电距离随之变长,相应的导致镍电池的内阻增大。另外,正极引出片13与镍电池盖帽14焊接时需要将镍电池盖帽倾斜,其焊接难度大。而且,焊接完后又需弯折引出片,并同时按压镍电池盖帽然后再进行封口,其装配工艺较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正极引出片不易断裂、镍电池内阻小、装配工艺简单的镍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镍电池,其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盖帽、置于壳体内的电芯、设置在电芯一端与盖帽电连接的正极汇流板、以及设置在电芯另一端与壳体内底部电连接的负极汇流板;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正极汇流板和所述盖帽的正极引出件;所述正极引出件呈碟状,其包括:与正极汇流板焊接的第一焊接部、与盖帽焊接的呈环状的第二焊接部;以及在第一焊接部边缘向外延伸出用于连接第二焊接部的弹性连接臂;所述弹性连接臂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平行。
优选的,所述弹性连接臂呈弧形。
优选的,所述弹性连接臂的个数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弹性连接臂的宽度为4~6mm。
优选的,所述第一焊接部为圆形,所述第二焊接部为圆环。
优选的,所述圆环的宽度为3~6mm。
优选的,在所述盖帽上设有用于卡持所述第二焊接部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正极汇流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焊接部相匹配的焊接凸台。
优选的,所述正极引出件的厚度为0.4~0.6mm。
优选的,所述负极汇流板的中心设有圆形凸起,在所述壳体的内底部设有与所述圆形凸起相匹配的圆形凸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镍电池,其正极汇流板与盖帽之间通过正极引出件连接,正极引出件起到导通电流的作用,其包括第一焊接部、第二焊接部以及多个弹性连接臂,其过流面积大,电池内阻小;同时,由于正极引出件与正极汇流板、盖帽之间通过面接触,其镍电池内阻进一步降低。而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镍电池在装配过程中,不需要将盖帽倾斜,且不需要弯折正极引出件,其装配工艺简单,正极引出件不易折断。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镍电池的半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镍电池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镍电池中的正极引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镍电池中正极引出件与盖帽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镍电池(参见图2),其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1、用于封闭开口的盖帽5、置于壳体1内的电芯(图中未示出)、设置在电芯(图中未示出)一端与盖帽5电连接的正极汇流板3、以及设置在电芯(图中未示出)另一端与壳体1内底部电连接的负极汇流板4;还包括用于连接正极汇流板3和盖帽5的正极引出件6。正极引出件6呈碟状,其包括,与正极汇流板3焊接的第一焊接部61、与盖帽5焊接的呈环状的第二焊接部63;以及在第一焊接部61边缘向外延伸出用于连接第二焊接部63的弹性连接臂62;第一焊接部61与第二焊接部63平行。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镍电池,其壳体1、电芯(图中未示出)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镍电池中的正极引出件优选选用纯镍材料制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焊接部61、弹性连接臂62以及第二焊接部63为一体成型,以减少装配工序及镍电池内阻。
由于正极引出件具有弹性连接臂62,镍电池通过镦封工艺时,正极引出件6的各弹性连接臂62可以通过弯曲变形,以抵消装配公差。优选地,弹性连接臂62设置成弧形(如图4所示)。弹性连接臂62设置成弧形可以减少其在变形的受力。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弹性连接臂62的宽度为4~6mm。这样既可以避免变形压力过大,防止镍电池在装配时,电芯压塌钢壳底部;又可以降低镍电池内阻。正极引出件的厚度(即第一焊接部61、弹性连接臂62以及第二焊接部72的厚度)优选为0.4~0.6mm,以降低低变形压力及镍电池内阻。
请参见图3所示,第一焊接部61优选设置成圆形,在第一焊接部61周边均匀设置四个弹性连接臂62。弹性连接臂62在电池工作的过程中,能起到导通电流的作用,其设置成多个,有利于增加电流的导流路径,降低镍电池的内阻。第二焊接部63设置为圆环形,能够增大正极引出件6与盖帽5的接触面积以及接触稳定度,降低镍电池内阻。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镍电池中,第二焊接部63的圆环宽度设置优选为3~6mm。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二焊接部63的圆环宽度为5mm。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镍电池中正极引出件6与盖帽5的连接示意图。其中,在盖帽5上设有与正极引出件6的第二焊接部63相匹配的卡槽51,以容置第二焊接部63。卡槽51可以防止正极引出件6在安装的过程中晃动,同时,在焊接的时候能够起到定位作用,装配工艺进一步简化。第二焊接部63相互连接形成一圆环,卡槽51相应的设置成圆环形。
汇流板是镍电池中电芯与盖帽或电芯与壳体底部之间的连接桥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请参照图1所示,在正极汇流板3上设有与第一焊接部61相匹配的焊接凸台31,第一焊接部61与正极汇流板3通过焊接凸台31焊接在一起。同样,在负极汇流板4的中心设有焊接凸台41,在壳体1的内底部设有与焊接凸台41相匹配的圆形凸台11。负极汇流板4通过焊接凸台41和圆形凸台11与壳体1的内底部充分接触。优选的,圆形凸台11的半径大于或等于焊接凸台41的半径,以使焊接凸台41完全接触圆形凸台11。
镍电池的其他结构及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做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镍电池,其具体的安装步骤为:首先,用电子束焊将正极汇流板3和负极汇流板4分别焊接在卷绕好的电芯两端。再将焊接好后的电芯放入钢壳1内,使负极汇流板4上的焊接凸台41与壳体1内底部的圆形凸台11充分接触,在壳体1外使用激光穿透焊接将负极汇流板4与壳体1内底部焊接在一起。然后,采用激光焊接将正极引出件6上的第一焊接部61与正极汇流板4上的焊接凸台41焊接在一起。再对壳体1进行机械冲槽使其弯曲方便后续电池机械封口,然后将盖帽5放入已经机械冲槽的壳体1,进行封口、镦封,镦封后正极引出件6与盖帽5上的卡槽51充分接触。最后,通过激光穿透焊接工艺焊接正极引出件6与盖帽5。以上装配工艺中,无须倾斜盖帽5进行焊接;同时正极引出件6与盖帽5为垂直组合,最大的减少了过电流距离,让电池大电流放电效果更优。在电池装配导致装配的公差可通过正极引出件6上的弹性连接臂62的变形来抵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镍电池,其盖帽与正极汇流板之间通过正极引出件连接,正极引出件起到导通电流的作用,其包括第一焊接部、第二焊接部以及多个弹性连接臂,其过流面积大,电池内阻小;同时,由于正极引出件与正极汇流板、盖帽之间通过面接触,其镍电池内阻进一步降低。而且,本实用新型镍电池中的正极引出件在安装的过程中不需要将盖帽进行倾斜,且不需要弯折正极引出件,安装工艺简单,正极引出件不易折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因此,只要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附图内容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镍电池,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盖帽、置于壳体内的电芯、设置在电芯一端与盖帽电连接的正极汇流板、以及设置在电芯另一端与壳体内底部电连接的负极汇流板;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正极汇流板和所述盖帽的正极引出件;
所述正极引出件呈碟状,其包括,与正极汇流板焊接的第一焊接部、与盖帽焊接的呈环状的第二焊接部;以及在第一焊接部边缘向外延伸出用于连接第二焊接部的弹性连接臂;所述弹性连接臂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臂呈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臂的个数为四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臂的宽度为4~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部为圆形,所述第二焊接部为圆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的宽度为3~6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帽上设有用于卡持所述第二焊接部的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汇流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焊接部相匹配的焊接凸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引出件的厚度为0.4~0.6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汇流板的中心设有圆形凸起,在所述壳体的内底部设有与所述圆形凸起相匹配的圆形凸台。
CN2011204717000U 2011-11-24 2011-11-24 一种镍电池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736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717000U CN202373645U (zh) 2011-11-24 2011-11-24 一种镍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717000U CN202373645U (zh) 2011-11-24 2011-11-24 一种镍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73645U true CN202373645U (zh) 2012-08-08

Family

ID=46597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71700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73645U (zh) 2011-11-24 2011-11-24 一种镍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7364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2576A (zh) * 2012-12-18 2013-04-03 河南创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氢镍扣式电池
CN105261728A (zh) * 2015-11-11 2016-01-20 浙江兴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引出结构
CN106252708A (zh) * 2016-08-30 2016-12-21 苏州市莱赛电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稳定负极片的锂电池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2576A (zh) * 2012-12-18 2013-04-03 河南创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氢镍扣式电池
CN105261728A (zh) * 2015-11-11 2016-01-20 浙江兴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引出结构
CN105261728B (zh) * 2015-11-11 2018-02-09 浙江兴海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引出结构
CN106252708A (zh) * 2016-08-30 2016-12-21 苏州市莱赛电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稳定负极片的锂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68657A1 (zh) 一种圆形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KR102459618B1 (ko) 이차 전지
CN215266588U (zh) 一种整形结构及其圆柱电池
CN1452257B (zh) 具有增强的防漏电能力的蓄电池
CN101834305A (zh) 可再充电电池
CN214411348U (zh) 一种圆柱电池盖板
CN215578776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
CN202373645U (zh) 一种镍电池
CN218039717U (zh) 负极集流盘及圆柱电池
CN112993491A (zh) 一种锂电池、电芯及装配方法
CN211907573U (zh)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储能装置
CN217134614U (zh) 电池、电池包和车辆
JPS61224276A (ja) バツテリー
CN103515565A (zh) 圆柱形单体电池串联连接方法
CN209843826U (zh) 一种圆柱形电池
CN211350864U (zh) 锂离子电池
CN114628864B (zh) 电池、电池包和车辆
CN201352577Y (zh) 电池用引线、电池用封口板及电池
CN217485674U (zh) 一种圆柱电池
CN217158390U (zh) 电池、电池包和车辆
CN203260684U (zh) 圆柱型锂离子电池
CN109742303A (zh) 电池串联组件和电池模组
CN207504102U (zh) 一种镍氢电池正极片
CN204596873U (zh) 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上绝缘片
CN1245774C (zh) 锂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