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68536U - 车辆用双电机内外雨刮器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双电机内外雨刮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368536U CN202368536U CN2011204890517U CN201120489051U CN202368536U CN 202368536 U CN202368536 U CN 202368536U CN 2011204890517 U CN2011204890517 U CN 2011204890517U CN 201120489051 U CN201120489051 U CN 201120489051U CN 202368536 U CN202368536 U CN 2023685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per
- car
- motor
- windshield wiper
- dou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用双电机内外雨刮器,包括车外雨刮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内雨刮器;驱动装置为两个电机;车内雨刮器的摆杆与车内雨刮片连接为树杈状多节点铰接;第一个电机与外部雨刮器连接组成四连杆结构;第二个电机与内部雨刮器连接组成四连杆结构;两个电机曲柄转动分别带动车内车外雨刮器摇杆转动;摇杆转动带动连杆移动,连杆移动带动摆杆摆动;通过四连杆机构把连续的旋转运动改变为左右摆动的运动,从而使摆杆左右以一定频率摆动。车内雨刮器的雨刮片具有单卡缝,卡缝内安装高吸水性树脂雨刷;车外雨刮器雨刮片为双层高碳素弹簧钢片,具有两平行卡缝;卡缝内安装双胶条。优点是:可车外除雨水,车内除霜雾。不影响司机视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汽车雨刷器结构的改进,尤其公开了一种车辆用双电机内外雨刮器,属于汽车风挡玻璃清洁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车辆雨刮器用来保证驾驶员的视线清晰,降低由于雨天因视线模糊而发生的交通事故。
现有车辆雨刮器包括雨刮片、雨刮臂和驱动装置构成,雨刮片单片结构安装在车辆风挡玻璃外部,仅对挡风玻璃的外部进行清洁处理;实际使用中具有如下缺点:雨刮片单片单胶条结构,雨刮片易损坏且刮刷不干净,当下小雨时启动雨刮器,雨刮器会在玻璃面上留下擦拭不均的擦拭痕迹;出现有雨刮器在玻璃上卡滞现象,造成视线不良;现有雨刮器仅清洁风玻璃外部,冬天汽车内车窗上极易凝结霜雾,目前常用除去方式是吹风,但效果缓慢而不明显,利用热空调除雾,由于为达到明显效果空调温度需要设定很高,能耗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辆用双电机内外雨刮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驾驶室内风挡玻璃不能清洁;风挡玻璃清洁不彻底;冬天汽车内车窗吹风除霜雾缓慢、耗能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汽车雨刮器包括车外雨刮器、车内雨刮器、驱动装置,车外雨刮器包括车外雨刮片、摆杆、连杆、摇杆;摆杆铰接在车外雨刮片中部,摆杆由支座铰接在仪表盘上,摆杆端部与连杆铰接,连杆与车外雨刮器摇杆铰接;车外雨刮器摇杆与驱动装置曲柄铰接;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一个支座上;驱动装置与外部雨刮器连接组成四连杆结构;驱动装置曲柄转动带动车外雨刮器摇杆转动;车外雨刮器摇杆转动带动连杆移动,连杆移动带动摆杆摆动;通过四连杆机构把连续的旋转运动改变为左右摆动的运动,从而使摆杆左右以一定频率摆动,达到刮水的效果;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内雨刮器;驱动装置为两个电机;第一个电机连接驱动车外雨刮器;第一个电机与外部雨刮器连接组成四连杆结构;
车内雨刮器包括摆杆、连杆、摇杆、车内雨刮片;车内雨刮器的摆杆与车内雨刮片连接为树杈状多节点铰接;摆杆由支座铰接在仪表盘上,摆杆端部与连杆铰接,连杆与车内雨刮器摇杆铰接;车内雨刮器摇杆与第二个电机的曲柄铰接;第二个电机固定安装在一个支座上;第二个电机与内部雨刮器连接组成四连杆结构;第二个电机曲柄转动带动车内雨刮器摇杆转动;车内雨刮器摇杆转动带动连杆移动,连杆移动带动摆杆摆动;通过四连杆机构把连续的旋转运动改变为左右摆动的运动,从而使摆杆左右以一定频率摆动。双电机结构分别控制既可以给予雨刮臂足够运动动力,还可以实现车内雨刮片、车外雨刮片的独立工作。
本实用新型汽车雨刮器上述结构具有“推杆快,收杆慢”的急回特性,由于在雨刮片起挂前,挡风玻璃上附着的雨水量相对较多,对司机观察前方路线不利,这时雨刮片需快速挂清雨水,而在回程时玻璃上雨量较少,这时慢挂可进一步刮净雨水,是玻璃保持相对较长的清晰度。运用急回特性也提高了雨刮器的工作效率,在雨刮器收杆的时候,刮片贴紧挡风玻璃下沿时间较长,这就可以让雨刷器间隔工作。
本实用新型车内雨刮器的雨刮片为单卡缝高碳素钢片普通结构,雨刮片卡缝内安装引导管,引导管与清洗液罐连接,手动开关控制;卡缝内插入杠杆钢丝,并在卡缝内的钢丝上部安装高吸水性树脂雨刷;树脂不同于橡胶,不易对车窗产生摩擦,而高吸水性树脂可以更有效除尽雾气。手动开关控制有效实现清洗的人工控制,方便车内玻璃的除雾除霜。
本实用新型车外雨刮器的雨刮片为双层高碳素弹簧钢片无骨架一体结构,具有两个平行的卡缝;卡缝内安装引导管,引导管与清洗液罐连接;卡缝内插入杠杆钢丝,并在卡缝内的钢丝上部安装双胶条;使用两个卡缝,安接双胶条实现往复补擦;加入杠杆钢丝可以使雨刮片与车窗贴合更加密切,曲面适用性更广,受力更均匀,更好的除尽雨水,刮刷效果稳定、清晰、持久。
车外雨刮器雨刮片加压盖采用双边对分导流加压设计,软硬共挤,一体成型;兼具双边对分导流加压结构,从而使挤出的硬塑料背板与钢片能更完美地结合,符合空气动力学标准,使无骨雨刷的各个点受力(摇臂压力)更加均匀,使得胶条各个部位更能贴合于汽车车窗表面。加压盖采用双边对分导流加压设计,消除汽车高速行驶时由于风力造成的运动抖动,使雨刷在汽车高速行驶中上刮或下刮时,都能得到有效地气流加压的效果,从而保证汽车高速行驶时,无论是上刮还是下刮时都具有很好的刮刷性能,使刮片对玻璃的磨损降到最低。
本实用新型外部雨刮器的驱动电机与曲柄安装在右侧;内部雨刮器的驱动电机与曲柄安装在左侧。
本实用新型第一个电机与第二个电机均包含蜗轮蜗杆机构,电机输出轴与蜗轮蜗杆机构驱动连接,通过蜗轮蜗杆机构输出轴连接四连杆机构,通过四连杆机构把连续的旋转运动改变为左右摆动的运动;由蜗轮蜗杆机构减速增扭。
本实用新型汽车雨刮器第一个电机与第二个电机均为直流永磁电动机,直流永磁电动机为碳刷结构;在汽车组合开关手柄上装车内雨刮器与车外雨刮器控制旋扭,控制旋扭上具有低速、高速、间歇3个档位。
本实用新型雨刮器设一个回位开关,它控制雨刮器电机,当雨刮臂停在档风玻璃下的适当位置时,电机才会停止运转。间歇时间由间歇继电器控制,间歇档位时间经实验分析初定为2—12秒;利用电机的回位开关触点与继电器电阻电容的充放电功能使雨刮器一定周期刮扫。安装回位开关可以实现刮刷的回位,符合现实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车外雨刮器可以擦尽外车窗雨水,能够实现手动变速,并且随着汽车的加速雨刮器可以很好地工作;车内雨刮器除霜除雾,用时短,效率高,可以人工变速,不影响司机视线,不产生噪音异响;整体运动轨迹符合机械原理与人机工程学;低成本,稳定性高,适用汽车内外部雨雾擦拭且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外雨刮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内雨刮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车外雨刮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外雨刮器、2第一个电机、3车内雨刮器、4第二个电机、1a摆杆、1b支座、1c摆杆、1d支座、1e连杆、1f摇杆、1g车外雨刮片、1g1卡缝、1g2卡缝、2a曲柄、2b支座、3a摆杆、3b支座、3c连杆、 3d摇杆、4a曲柄、4b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汽车雨刮器包括车外雨刮器1、第一个电机2、车内雨刮器3、第二个电机4;车外雨刮器1的驱动电机2与曲柄安装在右侧;车内雨刮器3的驱动电机4与曲柄安装在左侧。第一个电机2与第二个电机4均为直流永磁电动机,直流永磁电动机为碳刷结构;在汽车组合开关手柄上装车内雨刮器与车外雨刮器控制旋扭,控制旋扭上具有低速、高速、间歇3个档位。雨刮器设回位开关,它控制雨刮器第一个电机2或第二个电机4,当雨刮臂停在档风玻璃下的适当位置时,第一个电机2或第二个电机4才会停止运转。间歇时间由间歇继电器控制,间歇档位时间经实验分析初定为2—12秒;利用电机的回位开关触点与继电器电阻电容的充放电功能使雨刮器一定周期刮扫。安装回位开关可以实现刮刷的回位,符合现实的需要。
如图2所示:车外雨刮器1包括车外雨刮片1g、摆杆1a、摆杆1c、连杆1e、摇杆1f;摆杆1a和摆杆1c分别铰接在两个车外雨刮片1g中部,摆杆1a由支座1b铰接在仪表盘上,摆杆1c由支座1d铰接在仪表盘上;摆杆1a和摆杆1c端部与连杆1e铰接,连杆1e与车外雨刮器摇杆1f铰接;车外雨刮器摇杆1f与第一个电机2的曲柄2a铰接;第一个电机2固定安装在一个支座2b上;第一个电机2包含蜗轮蜗杆机构,第一个电机2的输出轴与蜗轮蜗杆机构驱动连接,通过蜗轮蜗杆机构输出轴连接四连杆机构,通过四连杆机构把连续的旋转运动改变为左右摆动的运动;由蜗轮蜗杆机构减速增扭;第一个电机2与外部雨刮器1连接组成四连杆结构;第一个电机2的曲柄2a转动带动车外雨刮器1的摇杆1f转动;车外雨刮器摇杆1f转动带动连杆1e移动,连杆1e移动带动摆杆1a和摆杆1c摆动;通过四连杆机构把连续的旋转运动改变为左右摆动的运动,从而使摆杆1a和摆杆1c左右以一定频率摆动,达到刮水的效果。
如图3所示:车内雨刮器3包括摆杆3a、连杆3c、摇杆3d、车内雨刮片;车内雨刮器3的摆杆3a与车内雨刮片连接为树杈状多节点铰接;摆杆3a由支座3b铰接在仪表盘上,摆杆3a端部与连杆3c铰接,连杆3c与车内雨刮器摇杆3d铰接;车内雨刮器摇杆3d与第二个电机4的曲柄4a铰接;第二个电机4固定安装在一个支座4b上;第二个电机4包含蜗轮蜗杆机构,第二个电机4的输出轴与蜗轮蜗杆机构驱动连接,通过蜗轮蜗杆机构输出轴连接四连杆机构,通过四连杆机构把连续的旋转运动改变为左右摆动的运动;由蜗轮蜗杆机构减速增扭;第二个电机4与内部雨刮器3连接组成四连杆结构;第二个电机4曲柄4a转动带动车内雨刮器摇杆3d转动;车内雨刮器摇杆3d转动带动连杆3c移动,连杆3c移动带动摆杆3a摆动;通过四连杆机构把连续的旋转运动改变为左右摆动的运动,从而使摆杆3a左右以一定频率摆动。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车外雨刮器1的车外雨刮片1g为双层高碳素弹簧钢片无骨架一体结构,具有两个平行的卡缝1g1与1g2;卡缝1g1与卡缝1g2内安装引导管,引导管与清洗液罐连接;卡缝1g1与卡缝1g2内插入杠杆钢丝,并在卡缝1g1与卡缝1g2内的钢丝上部安装双胶条。使用两个卡缝1g1与卡缝1g2,安接双胶条实现往复补擦;加入杠杆钢丝可以使雨刮片与车窗贴合更加密切,曲面适用性更广,受力更均匀,更好的除尽雨水,刮刷效果稳定、清晰、持久。
本实用新型车内雨刮器3的雨刮片为单卡缝高碳素钢片普通结构,雨刮片卡缝内安装引导管,引导管与清洗液罐连接,手动开关控制;卡缝内插入杠杆钢丝,并在卡缝内的钢丝上部安装高吸水性树脂雨刷;树脂不同于橡胶,不易对车窗产生摩擦,而高吸水性树脂可以更有效除尽雾气。手动开关控制有效实现清洗的人工控制,方便车内玻璃的除雾除霜。
本实施例车外雨刮器雨刮片1加压盖采用双边对分导流加压设计,软硬共挤,一体成型;兼具双边对分导流加压结构,从而使挤出的硬塑料背板与钢片能更完美地结合,符合空气动力学标准,使无骨雨刷的各个点受力(摇臂压力)更加均匀,使得胶条各个部位更能贴合于汽车车窗表面。加压盖采用双边对分导流加压设计,消除汽车高速行驶时由于风力造成的运动抖动,使雨刷在汽车高速行驶中上刮或下刮时,都能得到有效地气流加压的效果,从而保证汽车高速行驶时,无论是上刮还是下刮时都具有很好的刮刷性能,使刮片对玻璃的磨损降到最低。
双电机结构分别控制既可以给予雨刮臂足够运动动力,还可以实现车内雨刮片、车外雨刮片1g的独立工作。本实用新型汽车雨刮器上述结构具有“推杆快,收杆慢”的急回特性,由于在雨刮片起挂前,挡风玻璃上附着的雨水量相对较多,对司机观察前方路线不利,这时雨刮片需快速挂清雨水,而在回程时玻璃上雨量较少,这时慢挂可进一步刮净雨水,使玻璃保持相对较长的清晰度。运用急回特性也提高了雨刮器的工作效率,在雨刮器收杆的时候,刮片贴紧挡风玻璃下沿时间较长,这就可以让雨刷器间隔工作。
Claims (6)
1.一种车辆用双电机内外雨刮器,包括车外雨刮器、车内雨刮器、驱动装置,车外雨刮器包括车外雨刮片、摆杆、连杆、摇杆;摆杆铰接在车外雨刮片中部,摆杆由支座铰接在仪表盘上,摆杆端部与连杆铰接,连杆与车外雨刮器摇杆铰接;车外雨刮器摇杆与驱动装置曲柄铰接;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一个支座上;驱动装置与外部雨刮器连接组成四连杆结构;驱动装置曲柄转动带动车外雨刮器摇杆转动;车外雨刮器摇杆转动带动连杆移动,连杆移动带动摆杆摆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内雨刮器;驱动装置为两个电机;第一个电机连接驱动车外雨刮器;第一个电机与外部雨刮器连接组成四连杆结构;车内雨刮器包括摆杆、连杆、摇杆、车内雨刮片;车内雨刮器的摆杆与车内雨刮片连接为树杈状多节点铰接;摆杆由支座铰接在仪表盘上,摆杆端部与连杆铰接,连杆与车内雨刮器摇杆铰接;车内雨刮器摇杆与第二个电机的曲柄铰接;第二个电机固定安装在一个支座上;第二个电机与车内雨刮器连接组成四连杆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双电机内外雨刮器,其特征在于:车内雨刮器的雨刮片为单卡缝高碳素钢片结构,雨刮片卡缝内安装引导管,引导管与清洗液罐连接;卡缝内插入杠杆钢丝,并在卡缝内的钢丝上部安装高吸水性树脂雨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双电机内外雨刮器,其特征在于:车外雨刮器的雨刮片为双层高碳素弹簧钢片无骨架一体结构,具有两个平行的卡缝;卡缝内安装引导管,引导管与清洗液罐连接;卡缝内插入杠杆钢丝,并在卡缝内的钢丝上部安装双胶条。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双电机内外雨刮器,其特征在于:车外雨刮器雨刮片加压盖采用双边对分导流加压设计,软硬共挤,一体成型;兼具双边对分导流加压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双电机内外雨刮器,其特征在于:车外雨刮器的驱动电机与曲柄安装在右侧;车内雨刮器的驱动电机与曲柄安装在左侧。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双电机内外雨刮器,其特征在于:第一个电机与第二个电机均包含蜗轮蜗杆机构,电机输出轴与蜗轮蜗杆机构驱动连接,通过蜗轮蜗杆机构输出轴连接四连杆机构,通过四连杆机构把连续的旋转运动改变为左右摆动的运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4890517U CN202368536U (zh) | 2011-11-30 | 2011-11-30 | 车辆用双电机内外雨刮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4890517U CN202368536U (zh) | 2011-11-30 | 2011-11-30 | 车辆用双电机内外雨刮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368536U true CN202368536U (zh) | 2012-08-08 |
Family
ID=46592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48905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68536U (zh) | 2011-11-30 | 2011-11-30 | 车辆用双电机内外雨刮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368536U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10166A (zh) * | 2012-12-05 | 2013-04-03 | 韩冬 | 一种汽车室内玻璃刮雾器 |
CN103693015A (zh) * | 2013-11-29 | 2014-04-02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车辆前挡风玻璃的除雾器 |
CN105564381A (zh) * | 2016-03-21 | 2016-05-11 | 青岛工学院 | 一种多用途无骨雨刮片 |
CN105818786A (zh) * | 2016-02-01 | 2016-08-03 | 乐卡汽车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雾刷装置、车用雨雾刷装置和车辆 |
CN107883559A (zh) * | 2017-10-25 | 2018-04-0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室内机的摆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
CN107901885A (zh) * | 2017-11-28 | 2018-04-13 |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 一种车窗雨刮器传动结构 |
CN108126770A (zh) * | 2017-12-20 | 2018-06-08 | 北京明誉百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清洗实验台 |
CN111301346A (zh) * | 2020-03-25 | 2020-06-19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 一种汽车玻璃内侧除雾装置 |
CN111942326A (zh) * | 2013-12-11 | 2020-11-17 | 普瑞诺斯有限公司 | 雪道整理机或其它履带式车辆及其系统 |
-
2011
- 2011-11-30 CN CN2011204890517U patent/CN20236853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10166A (zh) * | 2012-12-05 | 2013-04-03 | 韩冬 | 一种汽车室内玻璃刮雾器 |
CN103693015A (zh) * | 2013-11-29 | 2014-04-02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车辆前挡风玻璃的除雾器 |
CN103693015B (zh) * | 2013-11-29 | 2016-03-30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车辆前挡风玻璃的除雾器 |
CN111942326A (zh) * | 2013-12-11 | 2020-11-17 | 普瑞诺斯有限公司 | 雪道整理机或其它履带式车辆及其系统 |
CN105818786A (zh) * | 2016-02-01 | 2016-08-03 | 乐卡汽车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雾刷装置、车用雨雾刷装置和车辆 |
CN105564381A (zh) * | 2016-03-21 | 2016-05-11 | 青岛工学院 | 一种多用途无骨雨刮片 |
CN107883559A (zh) * | 2017-10-25 | 2018-04-0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室内机的摆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
CN107901885A (zh) * | 2017-11-28 | 2018-04-13 |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 一种车窗雨刮器传动结构 |
CN108126770A (zh) * | 2017-12-20 | 2018-06-08 | 北京明誉百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清洗实验台 |
CN111301346A (zh) * | 2020-03-25 | 2020-06-19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 一种汽车玻璃内侧除雾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368536U (zh) | 车辆用双电机内外雨刮器 | |
CN204506832U (zh) | 一种汽车用雨刮器 | |
CN201089438Y (zh) | 汽车挡风玻璃内侧清洁器 | |
CN204506829U (zh) | 一种带有喷水功能的汽车用雨刮器 | |
US20080072392A1 (en) | Double-sided windshield wiper | |
CN104309583B (zh) | 一种汽车观后镜除水除雾装置 | |
CN103253236A (zh) | 一种雨刮器 | |
CN210337857U (zh) | 一种驱动位置可调整的车载雨刮装置 | |
CN107901885B (zh) | 一种车窗雨刮器传动结构 | |
CN104554152A (zh) | 雨刮器 | |
CN202063111U (zh) | 双面雨刮器 | |
CN205554130U (zh) | 雨刷器 | |
CN205819139U (zh) | 一种车窗玻璃内侧雾刷 | |
CN105730402B (zh) | 一种直立式可除雪汽车雨刮器 | |
CN205468969U (zh) | 防视线模糊的雨刮器 | |
CN111619513B (zh) | 一种基于离心力利用风能清理雨水的雨刮器 | |
CN208897034U (zh) | 一种车用后视镜及正副驾驶侧面雨刷器 | |
CN202541489U (zh) | 车船前挡风玻璃双侧同步雨刮 | |
CN202528948U (zh) | 一种内外面同时擦的雨刷 | |
CN201872721U (zh) | 带雨刮器的汽车后视镜 | |
CN2820629Y (zh) | 车辆平扫雨刷器 | |
CN201745542U (zh) | 一种汽车 | |
CN201151378Y (zh) | 复式雨刮臂 | |
CN207826198U (zh) | 一种使用效果好的雨刮 | |
CN203211266U (zh) | 一种双面雨刷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8 Termination date: 20121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