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29374U - 转接座、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以及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转接座、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以及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29374U
CN202329374U CN2011204546740U CN201120454674U CN202329374U CN 202329374 U CN202329374 U CN 202329374U CN 2011204546740 U CN2011204546740 U CN 2011204546740U CN 201120454674 U CN201120454674 U CN 201120454674U CN 202329374 U CN202329374 U CN 202329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apter
header
heat exchanger
pipe
tubular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5467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峰
王美
黄宁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nfoss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nfoss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nfoss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45467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29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29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2937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换热器的转接座、包括该转接座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以及包括该转接座的换热器。该转接座包括管状部分以及在管状部分的一端并向管状部分的内部突起的突起部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转接座减小了接管端部处所受的应力,提到了转接座的抗疲劳强度。

Description

转接座、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以及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换热器的转接座、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以及换热器。 
背景技术
参照图1和2,换热器包括:集流管1,集流管1与换热管连接;转接座2;以及接管3,转接座2用于将接管3连接于集流管1。集流管1与转接座2构成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转接座2大致呈管状,并且具有第一部分21、第二部分23,以及形成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台阶部分25,第一部分21插入集流管1的壁中的通孔11中。 
由于接管3与转接座2焊接后成一体,在接管3端部出现截面突变,同时,当接管3上有力作用时,转接座2在接管3端部处所受的应力最大,也最容易产生疲劳破坏,使产品强度降低。在实际生产中,发现在此处最容易产生泄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换热器的转接座、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以及换热器,由此例如提高转接座的抗疲劳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换热器的转接座,该转接座包括管状部分,该转接座还包括在管状部分的一端并向管状部分的内部突起的突起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突起部分是向管状部分的内部弯曲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突起部分是向管状部分的内部弯曲的环形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突起部分是凸筋或凸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突起部分和管状部分具有大致相同的壁厚。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转接座还包括与所述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以及在所述一端和另一端之间并向管状部分的外部突起的凸起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突起部分、管状部分以及凸起部分可以具有大致相同的壁厚。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凸起部分是凸筋或凸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转接座还包括与所述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以及在所述另一端并且向管状部分的外部延伸的凸缘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凸缘部分具有大致部分圆柱面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突起部分、管状部分以及凸缘部分具有大致相同的壁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所述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包括:上述的转接座;以及集流管,该集流管包括:管;以及穿过管的壁形成的通孔,所述转接座的所述一端通过集流管的管的壁的通孔插入集流管内。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所述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包括:上述的转接座;以及集流管,该集流管包括:管;以及穿过管的壁形成的通孔,所述转接座的所述一端通过集流管的管的壁的通孔插入集流管内,并且所述转接座的凸起部分与集流管的管的壁的外表面邻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所述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包括:上述的转接座;以及集流管,该集流管包括:管;以及穿过管的壁形成的通孔,所述转接座的所述一端通过集流管的管的壁的通孔插入集流管内,并且所述转接座的凸缘部分与集流管的管的壁的外表面邻接。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管;与所述换热管连接的集流管,该集流管包括:管;以及穿过管的壁形成的通孔;以及转接座,所述转接座的所述一端通过集流管的管的壁的通孔插入集流管内。 
所述换热器还可以包括:接管,所述接管的端部插入所述转接座中并且位于所述集流管的所述管的内侧或与所述转接座的所述突起部分邻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减小了转接座在接管端部处所受的应力,提高了转 接座的抗疲劳强度。 
附图说明
图1和2分别是现有技术的集流管和接管组件的示意主视剖视图和示意左视剖视图; 
图3和4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的示意主视图和示意立体图; 
图5至7分别是图3和图4中所示的转接座的主视图、剖视图和立体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的示意剖视图;以及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多个翅片,所述翅片与所述换热管交替设置;以及集流管。换热管与集流管连接。换热器还包括用于将接管连接于集流管的转接座。集流管和转接座构成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 
如图3和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包括集流管100以及转接座20。如图3和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100包括:管101;以及穿过管101的壁107形成的通孔103。管101可以是圆管,椭圆截面的管等任何合适的管。所述转接座20的一端通过集流管100的管101的壁107的通孔103插入集流管100内。 
如图3-7所示,转接座20包括管状部分201,以及在管状部分201的一端(例如,图3中的下端)并向管状部分201的内部突起的突起部分203。突起部分203可以是向管状部分201的内部弯曲的、在管状部分201的一端的部分,或者是向管状部分201的内部弯曲的、在管状部分201的一端的环形部分。例如,突起部分203可以是向管状部分201的内部弯曲的、在管状部分201的一端的分离开的多个部分或一个部分。突起部分203和管状部分201具有大致相同的壁厚。 
如图3-7所示,转接座20还包括与所述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以及在所述另一端并且向管状部分201的外部延伸的凸缘部分205。凸缘部分205具有大致部分圆柱面的形状。突起部分203、管状部分201以及凸缘部分205可以具有大致相同的壁厚。转接座20可以由板冲压而成。 
如图3、4所示,当转接座20安装在集流管100上时,凸缘部分205与集流管100的管101的外表面邻接,由此对转接座20进行定位,并且接管30的端部插入转接座20,并且接管30的端部的管壁与突起部分203邻接,由此对接管30进行定位。转接座20的突起部分203位于集流管100的壁107的内侧。因此接管30的端部进入集流管100的壁107的内侧。当集流管100、转接座20和接管30焊接在一起时,垂直于转接座20的各截面尺寸均匀,现有技术中的转接座的截面突变的影响被消除,有效的减小了转接座的应力集中,由此提高了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的强度。 
下面结合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 
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包括集流管100以及转接座20。如图8所示,转接座20的一端通过集流管100的管101的壁107的通孔103插入集流管100内。 
如图8所示,转接座20包括管状部分201,以及在管状部分201的一端(例如,图8中的下端)并向管状部分201的内部突起的突起部分203。突起部分203可以是向管状部分201的内部弯曲的、在管状部分201的一端的部分,或者是向管状部分201的内部弯曲的、在管状部分201的一端的环形部分。例如,突起部分203可以是向管状部分201的内部弯曲的、在管状部分201的一端的分离开的多个部分或一个部分。突起部分203和管状部分201具有大致相同的壁厚。 
如图8所示,转接座20还包括与所述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以及在所述一端和另一端之间并向管状部分201的外部突起的凸起部分206。突起部分203、管状部分201以及凸起部分206可以具有大致相同的壁厚。转接座20可以由板冲压而成。凸起部分206可以是一个凸起部分、多个凸起部分或连续的凸起部分。例如,凸起部分206可以是多个凸点或一个凸点或者是一个凸筋或多个凸筋,或者所述凸起部分206是环形凸起部分。 
如图8所示,当转接座20安装在集流管100上时,凸起部分206与集流管100的管101的外表面邻接,由此对转接座20进行定位,并且接管30 的端部插入转接座20,并且接管30的端部的管壁与突起部分203邻接,由此对接管30进行定位。转接座20的突起部分203位于集流管100的壁101的内侧。 
当集流管100、转接座20和接管30焊接在一起时,现有技术中的转接座的截面突变的影响被消除,由此提高了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的强度。 
下面结合图9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除了突起部分203之外,其它部分与图8所示的实施例相同。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突起部分203是向管状部分201的内部突起的环形部分。显然,突起部分203可以是一个突起部分或多个分开的突起部分,或者可以是凸筋或凸点。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上述实施例中的特征和结构可以相互组合而形成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 

Claims (17)

1.一种用于换热器的转接座,其特征在于,该转接座包括管状部分,以及在管状部分的一端并向管状部分的内部突起的突起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转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分是向管状部分的内部弯曲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转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分是向管状部分的内部弯曲的环形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转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分是凸筋或凸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转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分和管状部分具有大致相同的壁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转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座还包括与所述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以及在所述一端和另一端之间并向管状部分的外部突起的凸起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转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分、管状部分以及凸起部分具有大致相同的壁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转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分是凸筋或凸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转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座还包括与所述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以及在所述另一端并且向管状部分的外部延伸的凸缘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转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部分具有大致部分圆柱面的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转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分、管状部分以及凸缘部分具有大致相同的壁厚。
12.一种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包括:
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座;以及
集流管,该集流管包括:管;以及穿过管的壁形成的通孔,
所述转接座的所述一端通过集流管的管的壁的通孔插入集流管内。
13.一种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包括:
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接座;以及
集流管,该集流管包括:管;以及穿过管的壁形成的通孔,
所述转接座的所述一端通过集流管的管的壁的通孔插入集流管内,并且所述转接座的凸起部分与集流管的管的壁的外表面邻接。
14.一种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包括:
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接座;以及
集流管,该集流管包括:管;以及穿过管的壁形成的通孔,
所述转接座的所述一端通过集流管的管的壁的通孔插入集流管内,并且所述转接座的凸缘部分与集流管的管的壁的外表面邻接。
15.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
多个换热管;
与所述换热管连接的集流管,该集流管包括:管;以及穿过管的壁形成的通孔;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座,所述转接座的所述一端通过集流管的管的壁的通孔插入集流管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接管,所述接管的端部插入所述转接座中并且位于所述集流管的所述管的内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接管,所述接管的端部插入所述转接座中并且与所述转接座的所述突起部分邻接。
CN2011204546740U 2011-11-16 2011-11-16 转接座、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以及换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29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546740U CN202329374U (zh) 2011-11-16 2011-11-16 转接座、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以及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546740U CN202329374U (zh) 2011-11-16 2011-11-16 转接座、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以及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29374U true CN202329374U (zh) 2012-07-11

Family

ID=46441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5467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29374U (zh) 2011-11-16 2011-11-16 转接座、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以及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2937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27633A (zh) * 2014-10-29 2016-06-01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
WO2016107422A1 (zh) * 2014-12-29 2016-07-07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换热器及其集流管组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27633A (zh) * 2014-10-29 2016-06-01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
CN105627633B (zh) * 2014-10-29 2020-02-07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
WO2016107422A1 (zh) * 2014-12-29 2016-07-07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换热器及其集流管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13006B2 (en) Header plate for use in a heat exchanger
EP3040667A1 (en) Heat exchanger
KR101246705B1 (ko) 니플 제작방법
CN202329374U (zh) 转接座、集流管和转接座组件以及换热器
US20180292138A1 (en) Manifold for a heat exchanger
CN201250612Y (zh) 挤压成型潜孔钻杆
CN202599204U (zh) 壳管式换热器
CN102825395A (zh) 一种接管与阀座的钎焊结构
KR20120038621A (ko) 열교환파이프의 제조방법
CN212495131U (zh) 一种耐用双击冷镦工艺凹模
CN202329375U (zh) 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集流管和接管组件以及换热器
CN205300040U (zh) 换热器和换热管
WO2017080269A1 (zh) 换热器和换热管
CN202158278U (zh) 一种铜铝复合管及空调室外机连接管
RU161305U1 (ru) Соединение секций биметаллического секционного радиатора
CN202145106U (zh) 套片式套管换热器
CN103286231B (zh) 厚壁镍基合金换热管与镍基合金管板的胀接工艺
RU161303U1 (ru) Биметаллический секционный радиатор
RU162419U1 (ru) Секция биметаллического секционного радиатора
CN215524323U (zh) 一种易生产高寿命的u型换热管
RU161300U1 (ru) Секция биметаллического секционного радиатора
CN105627633B (zh) 一种换热器
CN104302999A (zh) 热交换器管道、热交换器和相应的生产方法
RU162420U1 (ru) Соединение секций биметаллического секционного радиатора
CN213481105U (zh) 一种蒸汽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NHUA HOLDING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NFOSS SANHUA (HANGZHOU)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718

Owner name: DANFOSS INC.

Effective date: 201207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310018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TO: 312500 SHAOXING, ZHEJIA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718

Address after: 312500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Xinchang Qixing street under the Liquan

Co-patentee after: Danfoss AS

Patentee after: Sanhua Holding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No. 12 Avenue, No. 289

Patentee before: Danfoss-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ANGZHOU SANHUA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NHUA HOLDING GROUP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21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312500 SHAOXING, ZHEJIANG PROVINCE TO: 310018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217

Address after: 310018, No. 289-1, No. 12, Poplar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Sanhua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Inc.

Patentee after: Danfoss AS

Address before: 312500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Xinchang Qixing street under the Liquan

Patentee before: Sanhua Holding Group Co., Ltd.

Patentee before: Danfoss AS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Sanhua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Inc.

Assignor: Sanhua Holding Group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5990000010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dapter base, current collection tube, adapter base assembly and heat exchange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0106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