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27888U - 背光源及使用该背光源的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背光源及使用该背光源的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27888U
CN202327888U CN 201120474347 CN201120474347U CN202327888U CN 202327888 U CN202327888 U CN 202327888U CN 201120474347 CN201120474347 CN 201120474347 CN 201120474347 U CN201120474347 U CN 201120474347U CN 202327888 U CN202327888 U CN 2023278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gp
light source
reflector
backlight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2047434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鹿堃
郑效盼
王贺陶
李智
颜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2047434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278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278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2788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源,包括导光板、第一光源,第一光源设置于导光板的背面外侧,导光板的第一侧边的外侧设置有横截面为“c”形的第一反射条,第一反射条包括向导光板的背面外侧伸出的第一反射壁和向导光板的正面外侧伸出的第二反射壁,用以将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至导光板内。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背光源的显示设备,背光源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将光源位置设计在背光源的背面,光源发出的热量可以很快散发出去,由此背光源内部的散热条件得到改善;同时增大了光源的混光距离,从而提高导光板发光的均匀性。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背光源的显示设备,光源发出的热量可以很快散发出去,由此其散热条件得到改善。

Description

背光源及使用该背光源的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来自独立光源的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源及使用该背光源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器技术的迅速发展,作为显示设备的一种的液晶显示器(LCD)已经成为平板显示领域的主流。LCD是通过两片导电玻璃形成的电场驱动其间的液晶来实现显示的,由于液晶本身并不发光,因此LCD需要通过外部光源实现透射或反射显示。现有的LCD大多数是透射型的,对于透射型LCD,背光源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LCD背光源依据光源的位置不同分为侧光式背光源和直下式背光源。
侧光式背光源主要包括冷阴极荧光管或发光二极管制成的线形光源和导光板。导光板主要功能是藉由光散乱原理将入射的线形光转换成平面光。导光板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碳酸酯材质的板块。通过网印、激光、挤压、注塑等方式印上扩散点,线形光源位于导光板的一侧边外部,线形光源所发出的光向导光板另一端传导,当光线射到扩散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由导光板的正面射出。
一种现有的侧入式背光源结构如图1所示,发光二极管3安装在基板12上,组成灯条12。灯条12设置在导光板6的侧面,发光二极管3的发光面正对着导光板6的侧面。发光二极管3在发光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是通过基板12传导散出。为了防止在发光二极管附近的背光源的发光面出现亮斑,发光二极管3与导光板6的侧面之间的间隙应当足够大。
随着发光二极管制造工艺的进步,单颗发光二极管的光通量已经很高,因此为了使背光源的功耗降低,并改善散热条件,有效的方法是减少发光二极管的颗数。但为了保证发光面的质量,防止出现亮斑,减少发光二极管颗数的同时应当增大光二极管3与导光板6的侧面之间的间隙,即增加背光源的宽度,由此必然增加了背光源的生产制造成本,并制约其向窄边框的方向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源及使用该背光源的显示设备,其功耗较低,内部散热条件得到改善,同时生产制造成本大大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包括导光板、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背面外侧,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边的外侧设置有横截面为“c”形的第一反射条,第一反射条包括向所述导光板的背面外侧伸出的第一反射壁和向所述导光板的正面外侧伸出的第二反射壁,所述第一反射条的开口面向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边,用以将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导光板内。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其中,所述导光板的背面外侧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一反射条的第一反射罩,第一反射罩是“c”形,所述第一反射罩的开口面向所述第一反射条,所述第一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一反射罩内。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其中,所述第一反射罩与所述第一反射条相对的第一内壁向内凹陷,形成第一曲面。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其中,所述第一光源射设置于所述第一曲面的焦点上。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其中,所述第一反射罩的位于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第二内壁上、所述第一反射罩的第一曲面上、所述第一反射条的内壁上均喷涂有反射涂层或均贴附有面向所述第一光源的反射片。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其中,所述第一反射罩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置有漫反射片和背板,所述漫反射片的反射面面向所述导光板,所述背板位于所述第一反射罩与所述漫反射片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其中,所述背光源还包括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背面,所述导光板的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上设置有横截面为“c”形的第二反射条,所述第二反射条包括向所述导光板的背面外侧伸出的第三反射壁和向所述导光板的正面外侧伸出的第四反射壁,所述第二反射条的开口面向所述导光板的第二侧边,用于将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导光板内。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其中,所述导光板的背面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二反射条的第二反射罩,所述第二反射罩是“c”形,所述第二反射罩的开口面向所述第二反射条,所述第二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二反射罩内。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其中,所述第二反射罩与所述第二反射条相对的第三内壁向内凹陷,形成第二曲面,所述第二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二曲面的焦点上,所述第二反射罩的位于所述第二光源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第四内壁上、所述第二反射罩的第二曲面上、所述第二反射条的内壁上均喷涂有反射涂层或均贴附有面向所述第二光源的反射片。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背光源的显示设备,所述背光源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将光源位置设计在背光源的背面,光源发出的热量可以很快散发出去,由此背光源内部的散热条件得到改善;同时增大了光源的混光距离,从而提高导光板发光的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背光源的显示设备,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光源发出的热量可以很快散发出去,由此其散热条件得到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将点光源位置设计在背光源的背面,并通过反射条将点光源转化为线光源,再将线光源反射入导光板内,形成均匀的面光源。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能够显著地降低发光二极管的数量,从而降低功耗、改善发光二极管的散热条件;并有效的增大点光源的混光距离,从而提高了导光板发光的均匀性。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包括导光板6、第一光源3,第一光源3设置于导光板6的背面,导光板6的第一侧边6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反射条5,第一反射条5的横截面为“c”形,第一反射条5包括向导光板6的背面外侧伸出的第一反射壁501和向导光板6的正面外侧伸出的第二反射壁502,第一反射条5的开口面向导光板6的第一侧边61,用以将第一光源3发出的光线反射至导光板6内。其中第一光源3为点光源,其优选采用发光二极管。导光板6的正面设置有光学膜材9。
图2、图3中的实心箭头表示光线传播方向,当第一光源3发光,光线被第一反射条5接收并被反射至导光板6内,在导光板6内部,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由导光板6的正面通过光学膜材9均匀射出。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采用点光源,点光源的功耗较传统背光源的灯条的功耗大为降低,同时生产制造成本大大降低。将点光源位置设计在背光源的背面,点光源处于一个较大的空间内,其发出的热量可以很快散发出去,由此背光源内部的散热条件得到改善。
为使第一光源3发出的光充分被第一反射条5反射,导光板6的背面设有用于将第一光源3发出的光线反射至第一反射条5的第一反射罩2,第一反射罩2是“c”形,第一反射罩2的开口面向第一反射条5,第一光源3设置于第一反射罩2内。在使用中,第一反射罩2能够将发光二极管产生的热量传导并散发出去,并且反射灯罩2的反射能够提高反射至第一反射条5光线的均一度。
其中,第一反射罩2与第一反射条5相对的第一内壁21向内凹陷,形成第一曲面22。第一光源3射设置于第一曲面22的焦点上。这样反射灯罩2能将第一光源3发出的光转变为均匀的与导光板6平行的光线。
本实施例中,第一反射罩2的位于第一光源3与导光板6之间的第二内壁23上设置有面向第一光源3的第一反射片25。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反射罩2的第一曲面22上、第一反射条5的内壁上也可以设置有面向第一光源3的反射片。第一反射罩2的位于第一光源3与导光板6之间的第二内壁23上、第一反射罩2的第一曲面22上、第一反射条5的内壁上也可以喷涂反射涂层。
第一反射罩2与导光板6之间设置有漫反射片7和背板10。背板10的作用在于承托及支撑材质较软的漫反射片7,同时金属材质的背板10还可以加快背光源内部的散热。漫反射片7的反射面面向导光板6,背板10位于第一反射罩2与漫反射片7之间。
在第一光源3的亮度足够大的情况下,可以只使用单一的第一光源3,配有一个反射灯罩2和一个反射条5,生成均一的线光源,从导光板6的第一侧边61射入导光板6,然后由导光板6的正面均匀射出。
在实际实施时,为了减少制作工艺环节,第一反射罩2、背板10、第一反射条5可以设计成一体,其可以通过冲压或其它的方式一次性成形。
在第一光源3的亮度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两个光源共同向导光板6提供光线,即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采用点光源还可以包括第二光源53,第二光源53设置于导光板6的背面外侧,导光板6的与第一侧边61相对的第二侧边62上设置有第二反射条52,第二反射条52包括向导光板6的背面外侧伸出的第三反射壁521和向导光板6的正面外侧伸出的第四反射壁522。第二反射条52开口面向导光板6的第二侧边62,用于将第二光源53发出的光线反射至导光板6内。
相应的,导光板6的背面外侧设有用于将第二光源53发出的光线反射至第二反射条52的第二反射罩72,第二反射罩72是“c”形。第二反射罩72的开口面向第二反射条52,第二光源53设置于第二反射罩72内。
相应的,第二反射罩72与第二反射条52相对的第三内壁73向内凹陷,形成第二曲面74,第二光源53射设置于第二曲面74的焦点上。
本实施例中,第二反射罩72的位于第二光源53与导光板6之间的第四内壁75上贴附有面向第二光源53的第二反射片8。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反射罩72的第二曲面74上、第二反射条52的内壁上也可以贴附有面向第二光源53的反射片。第二反射罩72的位于第二光源53与导光板6之间的第四内壁75上、第二反射罩72的第二曲面74上、第二反射条52的内壁上也可以喷涂反射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背光源的显示设备,例如手机、电视、显示器、数码相框等,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背光源以替代原有的背光源。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源,包括导光板、第一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背面外侧,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边的外侧设置有横截面为“c”形的第一反射条,第一反射条包括向所述导光板的背面外侧伸出的第一反射壁和向所述导光板的正面外侧伸出的第二反射壁,所述第一反射条的开口面向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边,用以将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导光板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背面外侧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一反射条的第一反射罩,所述第一反射罩是“c”形,所述第一反射罩的开口面向所述第一反射条,所述第一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一反射罩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罩与所述第一反射条相对的第一内壁向内凹陷,形成第一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一曲面的焦点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罩的位于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第二内壁上、所述第一反射罩的第一曲面上、所述第一反射条的内壁上均喷涂有反射涂层或均贴附有面向所述第一光源的反射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罩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置有漫反射片和背板,所述漫反射片的反射面面向所述导光板,所述背板位于所述第一反射罩与所述漫反射片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还包括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背面,所述导光板的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上设置有横截面为“c”形的第二反射条,所述第二反射条包括向所述导光板的背面外侧伸出的第三反射壁和向所述导光板的正面外侧伸出的第四反射壁,所述第二反射条的开口面向所述导光板的第二侧边,用于将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导光板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背面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二反射条的第二反射罩,所述第二反射罩是“c”形,所述第二反射罩的开口面向所述第二反射条,所述第二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二反射罩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罩与所述第二反射条相对的第三内壁向内凹陷,形成第二曲面,所述第二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二曲面的焦点上,所述第二反射罩的位于所述第二光源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第四内壁上、所述第二反射罩的第二曲面上、所述第二反射条的内壁上均喷涂有反射涂层或均贴附有面向所述第二光源的反射片。
10.一种使用背光源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是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
CN 201120474347 2011-11-24 2011-11-24 背光源及使用该背光源的显示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278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20474347 CN202327888U (zh) 2011-11-24 2011-11-24 背光源及使用该背光源的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20474347 CN202327888U (zh) 2011-11-24 2011-11-24 背光源及使用该背光源的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27888U true CN202327888U (zh) 2012-07-11

Family

ID=46439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20474347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27888U (zh) 2011-11-24 2011-11-24 背光源及使用该背光源的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2788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3398A (zh) * 2019-02-22 2019-04-26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709718A (zh) * 2019-02-13 2019-05-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9718A (zh) * 2019-02-13 2019-05-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
CN109709718B (zh) * 2019-02-13 2021-05-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
US11280955B2 (en) 2019-02-13 2022-03-2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Wearable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earable device
CN109683398A (zh) * 2019-02-22 2019-04-26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80105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1097349B (zh) 背光组件及采用其的液晶显示器件
US8568013B2 (en) Backlight module
CN102865516B (zh) 背光模组及led显示器
KR101777528B1 (ko) 백라이트 모듈 및 백라이트 모듈을 사용하는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10170897A (ja) エッジライト型部分駆動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2853343B (zh) 一种直下式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N103048727B (zh) 导光板、背光源、液晶显示装置
WO2012145978A1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2327888U (zh) 背光源及使用该背光源的显示设备
KR20120030908A (ko) 백라이트 플레이트 구조
CN103527966B (zh) 一种led灯条、侧光式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2110309U (zh) 一种导光板、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N109976037B (zh) 一种侧入式背光源及其显示装置
CN102980101A (zh) 背光模组及使用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CN102182968A (zh) 新型led背光源模组
CN206460191U (zh) 导光管、激光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CN102720987A (zh) 一种用侧发光发光柱的led面光源
CN103364991A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2691944A (zh) Led侧背光模组
CN207895100U (zh) 导光板
US20170184773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M350730U (en) Band-shaped light-source generating apparatus
CN102314008B (zh) 显示装置
TW200933253A (en) Backlight module unit and backlight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