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22250U - 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 - Google Patents

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50U
CN202322250U CN2011203307371U CN201120330737U CN202322250U CN 202322250 U CN202322250 U CN 202322250U CN 2011203307371 U CN2011203307371 U CN 2011203307371U CN 201120330737 U CN201120330737 U CN 201120330737U CN 202322250 U CN202322250 U CN 202322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plate
stay bearing
group
hole
carrier loa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3073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鹤
门吉光
曹磊
安玉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rp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rp
Priority to CN20112033073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22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22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2225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包括:设置有第一组通孔和可移动的第一组通孔盖板的第一支撑板、位于第一支撑板上方的第二支撑板以及可伸缩的第一组支撑体,该支撑体的上端分别固定在第二支撑板上与第一组通孔对应的位置,下端分别朝向第一组通孔延伸,该第一组支撑体具有通过第一组通孔盖板支撑在第一支撑板上的展开状态以及穿过第一组通孔向下延伸的缩回状态。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代替了人力搬运,可使设备整体移动,这样搬运简单、便捷、减少了体力消耗和搬运过程中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另外,该装置不使用时可收缩折叠,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

Description

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可用于搬运电缆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是供电部门最重要的资产之一,随着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目前对电力基础设施基于事故的维护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而基于状态的维护“状态检修”日益受到重视。“状态检修”即提前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消除设备隐患,以免发生事故。
电缆震动波局放测试系统OWTS M28(简称OWTS测试系统)是一种用于电缆的局部放电测试及介损测试设备,一般适用于10kv及以下中压电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将该检测设备搬运到需要检测的地点进行操作,由于设备较为精密,若搬运不当则会直接影响测试工作的效果,所以该设备的搬运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个难题。目前的现状是每次使用时,首先将全套测试设备搬运到工程车上,到达测试现场后需要将全套测试设备从工程车上搬下来,测试完成后还要重复以上动作,测试设备的搬运一般都是采用人力完成,在搬运时经常会因不小心而导致设备遭受外力碰撞,最后造成内部电脑出现故障,另外当遇到力气较小的班组成员时还较难完成,不利于工作开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搬运电缆检测设备的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用机械代替了人力操作,省时省力且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该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包括:
第一支撑板,设置有第一组通孔,第一支撑板上还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一组通孔盖板;第二支撑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上方;可伸缩的第一组支撑体,其上端通过固定装置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板上与第一组通孔对应的位置,其下端分别朝向第一组通孔延伸,上述第一组支撑体具有通过第一组通孔盖板支撑在该第一支撑板上的展开状态以及穿过第一组通孔向下延伸的缩回状态。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支撑板和可伸缩的第二组支撑体,第三支撑板设置在第二支撑板的上方,第一撑板上还设置有第二组通孔,第二支撑板上还设置有与该第二组通孔相对应的第三组通孔以及可移动的第三组通孔盖板;可伸缩的第二组支撑体的上端通过固定装置分别固定在第三支撑板上与第二组通孔相对应的位置,下端分别朝向第二组通孔延伸,上述第二组支撑体具有通过第三组通孔盖板支撑在第二支撑板上的展开状态以及穿过第三组通孔和第二组通孔向下延伸的缩回状态。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组支撑体为车载液压千斤顶,该车载液压千斤顶包括可伸缩的柱体和容纳柱体的液压缸。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之间设有液压支撑杆。
进一步地,上述第三支撑板的三面设有可折叠围栏,另一面设有可旋转的板状件。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支撑板尺寸为900×900mm,第二支撑板尺寸为950×950mm,第三支撑板尺寸为1000×1000mm。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的四周设有向下延伸的折边,在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折叠状态下,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的折边层层套置。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设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利用这种可升降的装置代替了人工操作,可使设备整体移动、搬运简单、便捷、减少了工人的体力消耗和搬运过程中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另外,该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在不使用时可收缩折叠,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扩展性强,还可搬运其它类似的大型仪器设备。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中:
图1示出了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第一支撑板结构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第二支撑板结构的俯视图;
图5示出了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第三支撑板结构的俯视图;
图6示出了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折叠状态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如下实施例以及附图仅是用以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5,该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第三支撑板3以及可伸缩的第一组支撑体6a、第二组支撑体6b,第二支撑板2通过第一组支撑体6a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的上方,第三支撑板3通过第二组支撑体6b设置在第二支撑板2的上方,第一支撑板1上还设置有第一组通孔11和第二组通孔13,在第一组通孔11上还设有可移动的第一组通孔盖板12,该第一组通孔盖板12通过移动可盖住或露出第一组通孔11,第二支撑板2上设置有与第二组通孔13相对应的第三组通孔14,第三组通孔14上设置有通过移动可盖住或露出第三组通孔14的第三组通孔盖板15。可伸缩的第一组支撑体6a的上端通过固定装置4分别固定在第二支撑板2上与第一组通孔11相对应的位置,其下端分别朝向第一组通孔11延伸,可伸缩的第二组支撑体6b的上端通过固定装置4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板3上与第二组通孔13相对应的位置,下端分别朝向第二组通孔13延伸,第二组支撑体6b具有通过第三组通孔盖板15支撑在第二支撑板2上的展开状态以及穿过第三组通孔14和第二组通孔13向下延伸的缩回状态。
图2示出了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在初始的缩回状态下,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和第三支撑杆3是层层叠置在一起,并且第二支撑板2底面的第一组支撑体6a是向下延伸穿过下方的第一支撑板1上的第一组通孔11的,并且第三支撑板3底面的第二组支撑体6b是向下延伸穿过下方的第二支撑板2上的第三组通孔14和第一支撑板1上第二组通孔13的。当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处于缩回状态时,因三个支撑板层层叠置,其高度相当于一组支撑板的折边的高度,见图6,这样体积小,便于携带。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从折叠状态到展开状态的过程大致如下:
在第二支撑板2和第三支撑板3通过卡子固定处于折叠的状态下,打开控制开关,使第二组支撑体6b以地面为支撑点慢慢伸长至展开状态,使缩在一起的第二支撑板2和第三支撑板3同时上升,由于第一组支撑体6a固定在第二支撑板2上,在第二支撑板2上升时也带动第一组支撑体6a上升,这样第一组支撑体6a通过第一组通孔11到达第一支撑板1的上表面,这时使第一组通孔盖板12打到第一组通孔11的位置盖住第一组通孔11,所以第一组支撑体6a就有了支撑点,这时关闭控制开关,使第二组支撑体6b处于当前状态,使其不再伸长。
打开固定第二支撑板2和第三支撑板3的卡子,因第二支撑板2有了第一组支撑体6a的支撑,不会下落。打开控制开关,让第二组支撑体6b继续展开直至最高位置,打开位于第二支撑板2和第三支撑板3之间的液压支撑杆5,使其支撑住第三支撑板3以保持该高度不变,调节第二组支撑体6b使其收缩,进而通过第二组通孔13和第三组通孔14到达第二支撑板2的上表面,这时将第三组通孔盖板15盖住第三组通孔14,这样第二组支撑体6b可以支撑在第三组通孔盖板15之上,这样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就完成了从缩回状态到展开状态的过程。此时可根据需要调节第一组支撑体6a和第二组支撑体6b来控制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的高度,从而将设备移到工程车上,这样避免了人力抬升,省时省力。移走设备后,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需要从展开状态返回到缩回状态,其过程为展开过程的逆过程,即先利用液压支撑杆5使第二支撑板2和第三支撑板3缩回在一起,使第二组支撑体6b通过第三组通孔14和第二组通孔13下降到第一支撑板1的下端接触地面,以地面为支撑点,然后再使第一组支撑体6a慢慢收缩直至都处于折叠状态。
利用这种可升降的装置代替了人力抬升,可使设备整体移动、搬运简单、便捷、减少了工人的体力消耗和搬运过程中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设计为可折叠结构,携带方便。
优选地,所用的第一组支撑体6a为车载电动液压千斤顶6,该车载电动液压千斤顶6具有液压缸62和可伸缩的柱体61,柱体61可收缩到液压缸62内,在展开状态时,液压缸62位于可伸缩的柱体61的下端,该车载电动液压千斤顶6的顶部固定在第二支撑板2的位置4处。
优选地,在第二支撑板2和第三支撑板3之间设有液压支撑杆5,可以很容易地将第三支撑板3支撑住而使第二组支撑体6b收缩,进而支撑在第二支撑板2之上。
优选地,第三支撑板3的三面设有可折叠围栏8,另一面设有可旋转的板状件9,优选地,该板状件为光滑的平板,围栏8可避免设备脱落,围栏可折叠,携带方便,在一面设有光滑的平板可使重物设备从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上滑移到工程车上。
优选地,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和第三支撑板3的四周设有向下延伸的折边10,折边10的高度一致,将第一支撑板的尺寸设计为900×900mm,第二支撑板的尺寸为950×950mm,第三支撑板的尺寸为1000×1000mm,在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折叠时下可以层层套置。这样在折叠后整个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的高度只有一个折边的高度,参见图6,与折叠后的车载电动液压千斤顶6的高度一致,这样设置使得体积小携带方便。
优选地,在第一支撑板1的底部设有高强度的万向轮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撑板(1),设置有第一组通孔(11),所述第一支撑板(1)上还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一组通孔盖板(12);
第二支撑板(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上方;
可伸缩的第一组支撑体(6a),其上端通过固定装置(4)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上与所述第一组通孔(11)对应的位置,其下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一组通孔(11)延伸,所述第一组支撑体(6a)具有通过所述第一组通孔盖板(12)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上的展开状态以及穿过所述第一组通孔(11)向下延伸的缩回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支撑板(3)和可伸缩的第二组支撑体(6b),
所述第三支撑板(3)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2)的上方;
所述第一支撑板(1)上还设置有第二组通孔(13);
所述第二支撑板(2)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组通孔(13)相对应的第三组通孔(14)以及可移动的第三组通孔盖板(15);
所述可伸缩的第二组支撑体(6b)的上端通过固定装置(4)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板(3)上与所述第二组通孔(13)相对应的位置,下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二组通孔(13)延伸,所述第二组支撑体(6b)具有通过所述第三组通孔盖板(15)支撑在所述第二支撑板(2)上的展开状态以及穿过所述第三组通孔(14)和第二组通孔(13)向下延伸的缩回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支撑体(6a)和第二组支撑体(6b)为车载电动液压千斤顶(6),该车载电动液压千斤顶(6)包括可伸缩的柱体(61)和容纳所述柱体的液压缸(6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和所述第三支撑板(3)之间设有液压支撑杆(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板(3)的三面设有可折叠围栏(8),另一面设有可旋转的板状件(9)。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和所述第三支撑板(3)的四周设有向下延伸的折边(10),在所述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和所述第三支撑板(3)的折边层层套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尺寸为 900×900mm,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尺寸为950×950mm,所述第三支撑板的尺寸为1000×10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底部设有万向轮(7)。 
CN2011203307371U 2011-09-05 2011-09-05 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22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307371U CN202322250U (zh) 2011-09-05 2011-09-05 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307371U CN202322250U (zh) 2011-09-05 2011-09-05 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22250U true CN202322250U (zh) 2012-07-11

Family

ID=46434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30737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22250U (zh) 2011-09-05 2011-09-05 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2225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1679A (zh) * 2016-10-14 2016-12-21 徐洪恩 一种多用可伸展自控升降的机械平台
CN107221879A (zh) * 2017-08-02 2017-09-29 国家电网公司 供电线路检修平台
CN109210467A (zh) * 2018-09-26 2019-01-15 东莞市闻誉实业有限公司 升降照明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1679A (zh) * 2016-10-14 2016-12-21 徐洪恩 一种多用可伸展自控升降的机械平台
CN107221879A (zh) * 2017-08-02 2017-09-29 国家电网公司 供电线路检修平台
CN109210467A (zh) * 2018-09-26 2019-01-15 东莞市闻誉实业有限公司 升降照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59047U (zh) 一种液压式可调整跨距和高度的门架吊装
CN102386577A (zh) 一种智能型充气式自动升降变电设备检修平台
CN105692515A (zh) 一种防坠落电力施工升降机
CN202322250U (zh) 自动液压升降运载车
CN102848961B (zh) 一种展开式电力设备高压试验车
CN202414970U (zh) 一种新型风电叶片翻转吊具
CN202080847U (zh) 便携折叠式起吊装置
CN102501056A (zh) 销轴装卸装置
CN203781754U (zh) 一种可移动式重物举升器
CN203212283U (zh) 剪式气囊举升机
CN105425116A (zh) 一种移动式冲击电压试验装置
CN205170283U (zh) 一种固定式液压升降机
CN205802916U (zh) 一种智能自动升降变电设备检修平台
CN103512744B (zh) 安全阀校验台安全防护与吊装装置
CN202912630U (zh) 一种液压升降平台
CN204044304U (zh) 一种移动式冲击电压试验装置
CN204778377U (zh) 一种高度可调式门式起重机支腿
CN202808300U (zh) 用于变电设备更换装置的移动杠杆
CN202423901U (zh) 一种智能型充气式自动升降变电设备检修平台
CN201737611U (zh) 电力电容塔吊装装置
CN203728491U (zh) 汽车加工的重型零件顶升装置
CN205114949U (zh) 一种新型埋地式升举机
CN203345964U (zh) 气垫搬运龙门起重车
CN203794573U (zh) 重型器材及多品种器材单元升降装置
CN203567780U (zh) 一种用于配变搬运及安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TATE ELECTRIC NET CRO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RP.

Effective date: 20130529

Owner name: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RP.

Effective date: 201305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31 XICHENG, BEIJING TO: 100031 DONGCHENG,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529

Address after: 100031 West Chang'an Avenue, Beijing, No. 86

Patentee aft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Patentee after: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rp.

Address before: 100031 Beijing Qianmen West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No. 41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rp.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