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20774U - 未来救援隐身航母所载短体飞机 - Google Patents

未来救援隐身航母所载短体飞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74U
CN202320774U CN2011204002686U CN201120400268U CN202320774U CN 202320774 U CN202320774 U CN 202320774U CN 2011204002686 U CN2011204002686 U CN 2011204002686U CN 201120400268 U CN201120400268 U CN 201120400268U CN 202320774 U CN202320774 U CN 2023207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selage
plane
aircraft
rescue
sus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0026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蕴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40026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207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207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2077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未来救援隐身航母所载短体飞机,所述机身(2)总长度不大于7m,所有部件均不得长出机身(2),两片机翼均为叠翼结构,两片机翼在叠翼后飞机的宽度不大于6m,飞机降落后尾翼最上面与起落架最下面之间的垂直高度不大于3m。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体短个矮使用折叠翼可以垂直起降的新型飞机;为了达到安全救援的目的它不仅可以在中型舰船内舱装载还可以在的大型潜艇的内舱里装载,从而打造成机动性强极具隐蔽性的隐身救援航母编队;机身下部是储货舱便于装载物资和投递物资,机头和机尾设有遥视摄像头,战时若作为战斗机或战斗轰炸机用时此可作为航炮及电子瞄准仪,而储货舱可以作为储弹舱。

Description

未来救援隐身航母所载短体飞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机,尤其涉及一种未来救援隐身航母所载短体飞机。
背景技术
面对目前国际救援任务的紧迫性,我们国家急需要打造出适应多种复杂环境的海空救援体系,虽然发达国家传统的航母编队也参与救援任务,还频频在我近海炫耀。但我们应看到此种航母已发展到了顶点,还有海洋环境也并不安全,海上不时还有恐怖袭击和海盗活动,再加上经济前景和超前意识等方面的考虑。为此我们没必要跟风打造成又大又显摆的老式航母编队,我们应打造成体小,可分散装载,极具隐蔽性的更先进航母编队。
但是多年来国内外多种飞机的发展还存在许多缺陷并不能达到我们的期望。虽然战斗机体型较为精悍短小,但是论起空间占有量以及起飞机动性能仍不能达到中型舰船暗舱装载或潜艇装载的要求。 
拿我国现有的战机来说,其机长大约都在20M左右,机高也在5M左右。美国的战机体个较小的如F-5,长度也有14M多高度在4M多。之所以达不到理想的空间尺寸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重视对各个体件元素的空间组合和空间压缩的改进。F-4和F-5的组合方式相似,但是F-4机身尾部却有着体积不小的尾翼,而F-5的后喷口则长出机身尾部许多。除了各部件元素的组合外,各部件的体积压缩也有很大作用,F-4、F-5的发动机虽然都是直筒式的,但进气道及整个体积都过长,而A-10则有所不同两台筒状发动机就没那么长,也就是3M多的样子,其机头也较短,没有长长的空壳尖头。但是A-10组合布局仍不理想,它的发动机在机尾后,尾翼又在发动机后,航炮也伸出了机头,因此整个长度仍到了16M多。另外垂直起降机的动力方式也不尽满意,它们的主发动机的进气口仍是固定的平行进气口,起降时还需要专用的垂直动力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适宜中型舰船暗舱装载或潜艇装载的的未来救援隐身航母所载短体飞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未来救援隐身航母所载短体飞机,包括机身2、机身2后侧上部设置的油箱1,机身2中后部靠下两侧设置的两台主发动机3和两片机翼、机身2前部设置的驾驶舱8、机身2后上部两侧与两台主发动机3交界处设置的尾翼5、机身2下部设置的起落架,两台主发动机3位于两片机翼上方紧靠机身2,所述机身2总长度不大于7m,所有部件均不得长出机身2,两片机翼均为叠翼结构,两片机翼在叠翼后飞机的宽度不大于6m,飞机降落后尾翼5最上面与起落架最下面之间的正常垂直高度不大于3m。
所述两台主发动机3两侧分别设有一台辅助发动机4。
所述两台主发动机3和两台辅助发动机4前端的进气口上部分别设有一个可以向上翻转的翻合盖13,两台主发动机3前端的进气口下部设有一块可以前后移动的平贴隔板11,两台主发动机3前端的进气口内外侧部分别设有一块可以前后移动的侧立隔板12,两台主发动机3后部的喷气管10具有水平和向下翻转为垂直状态两个位置,两台辅助发动机4是一个可以上下转向的螺旋桨式发动机。
所述机身2前端的机头9和后端的机尾23下部分别设有机头遥视摄像头或航炮15和机尾遥视摄像头或航炮21。
所述起落架包括前起落架17和后起落架20,机身前侧下部设有将前起落架17隐藏收起后盖上的护罩16。
所述机身2下部设有储货仓18。
所述两片机翼包括两片固定翼6和两片折叠翼7,两片固定翼6分别设在机身2后下部两侧,两片折叠翼7分别设在两片固定翼6两侧。
所述机身2下部装有外挂弹19。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现有的技术状况要达到缩小飞机体积的目的,就要进行空间组合的技术革命,即以有限的体积元素来进行最大的可能的空间收缩,将机身、主发动机和机翼通过叠合一体化设计和合理的空间压缩来实现机身的最短化,机身是独立机身,机身外各种配置长度均要求不长于机身的前后长度,飞机总长度不大于7m,两片机翼在叠翼后的宽度不大于6m,飞机降落后尾翼最上面与起落架最下面之间的正常垂直高度不大于3m,以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舰船的装载,同时还要求起飞场地的最小化。
为了达到垂直起降的目的,主发动机和辅助发动机的喷气管可向下翻转为垂直状态,其翻转方法与“F-35”类似,将两个侧立隔板向前平推,当推到一定位置时平贴隔板立起与两块侧立隔板合拢形成一个伸合斗,同时进气口上方的翻和盖也向前翻起,这样就形成一个向上翻起的进气口,进气口朝上,喷气口朝下,即可实现垂直起降,从而要求起飞场地的最小化。主发动机为涡轮式发动机,辅助发动机是为上下转向的螺旋桨式发动机,可尝试采用电能为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机身的长度实行叠加组合和一体化设计;翼型特点采用后掠翼、后低位翼,尾翼是双立尾;其形体构造特点要适应于垂直起降,其使用性能不仅可作为救援机在战时还可以转换成战斗机或战斗轰炸机;其监测防御要求带有机头遥视摄像头或航炮和机尾遥视摄像头或航炮;该机同样尽可能实现隐身及各项先进指标设计要求。
本实用新型用于打造未来救援隐身航母所搭载的短体飞机,也就是一种体短个矮使用折叠翼可以垂直起降的新型飞机;为了达到安全救援的目的它不仅可以在中型舰船内舱装载还可以在的大型潜艇的内舱里装载,从而打造成机动性强极具隐蔽性的隐身救援航母编队;机身下部是储货舱便于装载物资和投递物资,机头和机尾设有遥视摄像头,战时若作为战斗机或战斗轰炸机用时此可作为航炮及电子瞄准仪,而储货舱可以作为储弹舱;因此,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装载方便飞行灵活机动性极强的多用途飞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顶部);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底部);
图3是本实用新型舰载出舱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投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未来救援隐身航母所载短体飞机,包括机身2、机身2后侧上部设置的油箱1,机身2中后部靠下两侧设置的两台主发动机3和两片机翼、机身2前部设置的驾驶舱8、机身2后上部两侧与两台主发动机3交界处设置的尾翼5、机身2下部设置的起落架,两台主发动机3位于两片机翼上方紧靠机身2,机身2总长度不大于7m,所有部件均不得长出机身2,两片机翼两片机翼均为叠翼结构,在叠翼后飞机的总宽度不大于6m,飞机降落后尾翼5最上面与起落架最下面之间的垂直高度不大于3m。两台主发动机3两侧分别设有一台辅助发动机4。机身2前端的机头9和后端的机尾23下部分别设有机头遥视摄像头或航炮15和机尾遥视摄像头或航炮21。起落架包括前起落架17和后起落架20,机身前侧下部设有将前起落架17隐藏收起后盖上的护罩16。机身2下部设有储货仓18。两片机翼包括两片固定翼6和两片折叠翼7,两片固定翼6分别设在机身2后下部两侧,两片折叠翼7分别设在两片固定翼6两侧。机身2下部装有外挂弹19。
两台主发动机3和两台辅助发动机4前端的进气口上部分别设有一个可以向上翻转的翻合盖13,两台主发动机3前端的进气口下部设有一块可以前后移动的平贴隔板11,两台主发动机3前端的进气口内外侧部分别设有一块可以前后移动的侧立隔板12,两台主发动机3后部的喷气管10具有水平和向下翻转为垂直状态两个位置,两台辅助发动机4是一个可以上下转向的螺旋桨式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核心在主体构造上,即机身2、机翼及发动机的组合方式。也就是如何将三者有机的结合成一体,以达到体短个矮的目的。首先同各种新型飞机研制一样,要选择匹配的涡轮式主发动机3,其尺寸要求是长度约为机身2长度的一半多,大约3M多,直径约应在0.8M之内;机身2、机翼、发动机的组合方式与“F-4”和“F-5”相似,固定翼6在机身2中后部偏下位置。两台主发动机3在固定翼6上方偏后并紧靠机身2,两台辅助发动机4紧靠主发动机3外侧与机身2融合在一起;组装时在固定翼6与机身2的整体框架定型后就可用固定筋和加强筋来固定发动机等部件了,总之组装技术流程与F-4等同类型战机相似;值得注意的是主发动机3的喷气管10的后喷口不能超出机身2的后部, 同样要求其他各种部件包括机翼、前后摄像头或航炮、甚至空速管都不得超出机身2的前后长度,同时为了达到个矮的目的,尾翼5、前起落架17和后起落架20也尽可能低短一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改进核心是对动力装置的改进。为了达到垂直起降的目的,主发动机3是喷气管10可向下翻转的垂直起降发动机,其翻转方法与“F-35”类似。但对其进气口做了较大的改进:主发动机3和辅助发动机4进气口的上部分别有一个翻和盖13,主发动机3进气口的下面有一个伸合斗,伸合斗主要由一块平贴在机翼上进气口前的平贴隔板11和两块侧立在进气口内外侧的侧立隔板12。起降时两个隔板向前平推,当推到一定位置时平贴隔板11立起与侧立隔板12合拢形成伸合斗状,同时进气口上方的翻和盖13也翻起,这样就形成一个向上翻起的进气口,进气口朝上,喷气口朝下,即可实现垂直起降。辅助发动机4是一个可以上下转向的螺旋桨式发动机,可尝试使用电能,同样其进气口上有设置一个翻合盖13,起降时也翻起以便于从上方进气。
因机身2是承载自身主体功能为主的独立机身,因此要尽量短,粗一点倒可以,也就是说机身2的长度就是整个飞机的最大长度;驾驶舱8的位置同现行战机一样设在前部上方,机头9与机头遥视摄像头或航炮15的组合也与A-10“雷电”相似,机头9较短,设有长尖的空壳造型。其内上部是雷达系统,下部是机头遥视摄像头或航炮15。不同的是本机的机头9与机尾23倒象是鲨鱼头,下部后收的鲨鱼嘴正是摄像头或航炮的位置,其长度也不得超出机身2;驾驶舱8的后边应是本机的重心所在也是用作储藏的主要部位,上半部分可以是主油箱1,主油箱1的油嘴22的位置同“F-4”一样在机身上表面,下半部分则是储物舱18。
起落架的布局仍是前三点式,不同的是本机的起落架不易太高,正常落地状态下后起落架20比前起落17架要低些,但在装弹药时后起落架20还应能完成升高状态;起落架的收起隐埋方法是,在机身2下表面相应的位置设一个凹槽来隐埋收起的起落架;前起落架17的腿前部还有一个护罩16,使其收入凹槽后可自动用护罩16盖住。
如图3所示,本机14主要的发明特点是体短便于装载,由于本机14是垂直起降型,所以只要有一个起落平台就可以起飞和降落,再加上本机14的折叠翼7叠翼后空间占用小,因此只要在中型战舰或大型潜艇30里设置一定容量的暗舱31就可以装载本机14十架左右。
如图4所示,本机14的构造性能要求不仅是平时作为救援机甚至是飞行表演机,进行投掷货物32,在战时本机14还可转换为战斗机若加上外挂弹19就可转换为战斗轰炸机。储物舱18设置并排两个储物箱,战时可作为储弹舱并建议使用新设计的三爪撞头(时控)弹。
另外本机14按最佳灵活性的方案设计,主发动机3不仅具有垂直起降的功能,同时螺旋桨式的辅助发动机4,使其具有多向推进的作用,可用于进出舱的动力和升空辅助动力,同时可协助完成转向、攀升、俯冲等动作。本机14的机翼选用后低位后掠翼、下反角、小展弦比的近三角翼型;本机14的另一特点是充分考虑隐身效果,首先采用雷达反射小的双立尾,另外机身2前半部的外壳采用棱边设计,效果与F-22的棱线棱面相似;为了加强监测防御效果,机头遥视摄像头或航炮15和机尾遥视摄像头或航炮21分别处于机头9和机尾23的极佳位置。本机虽然占用空间降较小,但主体机身2并不小,其容载量自然也较大,因此也同样包含各种先进技术指标的引用。本机在生产设计上的总要求是力求简略,尽量减少自动装置,尽量减小空间体积。

Claims (8)

1.未来救援隐身航母所载短体飞机,包括机身(2)、机身(2)后侧上部设置的油箱(1),机身(2)中后部靠下两侧设置的两台主发动机(3)和两片机翼、机身(2)前部设置的驾驶舱(8)、机身(2)后上部两侧与两台主发动机(3)交界处设置的尾翼(5)、机身(2)下部设置的起落架,两台主发动机(3)位于两片机翼上方紧靠机身(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2)总长度不大于7m,所有部件均不得长出机身(2),两片机翼均为叠翼结构,两片机翼在叠翼后飞机的宽度不大于6m,飞机降落后尾翼(5)最上面与起落架最下面之间的正常垂直高度不大于3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未来救援隐身航母所载短体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台主发动机(3)两侧分别设有一台辅助发动机(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未来救援隐身航母所载短体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台主发动机(3)和两台辅助发动机(4)前端的进气口上部分别设有一个可以向上翻转的翻合盖(13),两台主发动机(3)前端的进气口下部设有一块可以前后移动的平贴隔板(11),两台主发动机(3)前端的进气口内外侧部分别设有一块可以前后移动的侧立隔板(12),两台主发动机(3)后部的喷气管(10)具有水平和向下翻转为垂直状态两个位置,两台辅助发动机(4)是一个可以上下转向的螺旋桨式发动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未来救援隐身航母所载短体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2)前端的机头(9)和后端的机尾(23)下部分别设有机头遥视摄像头或航炮(15)和机尾遥视摄像头或航炮(2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未来救援隐身航母所载短体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包括前起落架(17)和后起落架(20),机身前侧下部设有将前起落架(17)隐藏收起后盖上的护罩(16)。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未来救援隐身航母所载短体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2)下部设有储货仓(18)。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未来救援隐身航母所载短体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片机翼包括两片固定翼(6)和两片折叠翼(7),两片固定翼(6)分别设在机身(2)两侧,两片折叠翼(7)分别设在两片固定翼(6)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未来救援隐身航母所载短体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2)下部装有外挂弹(19)。
CN2011204002686U 2011-10-20 2011-10-20 未来救援隐身航母所载短体飞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207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002686U CN202320774U (zh) 2011-10-20 2011-10-20 未来救援隐身航母所载短体飞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002686U CN202320774U (zh) 2011-10-20 2011-10-20 未来救援隐身航母所载短体飞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20774U true CN202320774U (zh) 2012-07-11

Family

ID=46432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0026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20774U (zh) 2011-10-20 2011-10-20 未来救援隐身航母所载短体飞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2077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2589A (zh) * 2013-01-02 2013-05-22 王光树 一种歼击机
CN107697268A (zh) * 2017-07-24 2018-02-1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快递无人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2589A (zh) * 2013-01-02 2013-05-22 王光树 一种歼击机
CN107697268A (zh) * 2017-07-24 2018-02-1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快递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90907B (zh) 新型混合动力垂直短距起降无人飞行器
CN102166931A (zh) 新能源多功能飞机
CN103832591A (zh) 新能源多功能飞机
CN111114772A (zh) 一种可垂直起降三栖跨介质飞行器
CN107867372A (zh) 可潜载具
CN110498041A (zh) 一种适用于弹射起飞挂绳回收的小型舰载无人机
CN108819633A (zh) Ai智能垂直起降海陆空可变换航母、运载机及通用运载装置
CN210555581U (zh) 一种适用于弹射起飞挂绳回收的小型舰载无人机
CN102826227A (zh) 无人空天战机
CN111976946B (zh) 一种带分段边条的战斗轰炸机的气动布局
CN202320774U (zh) 未来救援隐身航母所载短体飞机
RU2534676C1 (ru) Криогенный турб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самолет короткого взлета и посадки
CN111976948B (zh) 一种飞翼式无人战斗轰炸机的气动布局
CN103803039B (zh) 一种带风洞助飞系统的组合式高速航母及其建造方法
CN107380384A (zh) 地效翼飞机间接放飞和回收大型舰载机的航空母舰
CN203996892U (zh) 救援隐身航母及舰船垂直短体飞机
CN103879251A (zh) 两栖雪地船
CN205525028U (zh) 一种航母舰载机的垂直起飞装置
CN207089628U (zh) 固定翼电驱动无人机及无人飞行器
US7618005B1 (en) Stealth bomber, transporter, air-to-air fueling tanker, and space plane
CN116160810B (zh) 可全域投放的海空两栖跨介质飞行器及其飞行控制方法
CN1600586A (zh) 多种能源共用全天候全地貌通行运载工具
CN209337009U (zh) 多串翼型飞机
US11958625B1 (en) Aerodynamic hydrogen tanks
CN214524329U (zh) 多功能自主半潜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Xuchang City, Henan province 461000 Gongnong Road new Jingyuan P.O. Box 95

Patentee after: Li Yunheng

Address before: Xuchang City, Henan province 461000 City Road No. 288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mpany Xuchang power supply company

Patentee before: Li Yunhe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

Termination date: 2014102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