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15624U - 节能环保纤维收集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节能环保纤维收集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15624U
CN202315624U CN2011204645888U CN201120464588U CN202315624U CN 202315624 U CN202315624 U CN 202315624U CN 2011204645888 U CN2011204645888 U CN 2011204645888U CN 201120464588 U CN201120464588 U CN 201120464588U CN 202315624 U CN202315624 U CN 2023156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air
chamber
box chamber
inlet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6458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文元
程明根
任志达
徐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F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F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F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F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46458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156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156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1562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一种节能环保纤维收集除尘装置,属于环保除尘设施技术领域。包括除尘箱箱体,由除尘网板分隔为进、出风箱腔,进风箱腔具有进、出风接口以及回风接口,出风箱腔具有出风口,在进风箱腔的至少一侧安装第一箱门,在出风箱腔的至少一侧安装第二箱门;除尘网板清洁机构,安装在除尘箱箱体内,与出风接口朝向进风箱腔的一侧配接;纤维粉尘分离机构,固定在进风箱腔的外壁上或支承在地坪上,与出风接口伸展到进风箱腔外的一侧配接;空气回引机构,与纤维粉尘分离机构连接,还与回风接口连接。优点:可以节约资源;具有良好的除尘效率,体现节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能够保障作业现场的清洁并且可避免外排空气对环境造成污染。

Description

节能环保纤维收集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除尘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纤维收集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毛皮产品、毛绒织物或类似的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在毛皮或毛绒织物的后整理工序如烫光、剪毛和刷毛等工序中会产生大量的纤维和粉尘。以毛皮生产为例,为了避免将既含有长纤维又含有大量短纤维粉尘的空气直接向外界排放而损及环境并且浪费可再生利用的长纤维资源,因此业界通常在后整理设备上配套一吸尘罩,将吸尘罩通过管路与除尘风机(业界也称排尘风机)的进风口配接,而除尘风机的出风口与输送管道连接,由输送管道输送引至仓内的大布袋(也称滤袋)中过滤,藉以拦截长纤维并且将空气从大布袋滤出。
上述除尘装置虽然可以体现环保效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较长的纤维收集而再生使用。但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一是被收集的纤维中往往夹杂有大量的粉尘,也就是说,废毛中混杂有无法回收再生利用的纤维粉尘,从而不利于废毛的分类回收和利用,业界将此喻为鸡肋,嚼之无味而弃之可惜;二是除尘风机效率低,电能消耗大,因为纤维和粉尘一同被引入大布袋中,容易将大布袋上的袋孔(微孔)堵塞,造成除尘风机的效率下降,甚至会发生闷机并烧毁电机,然而如果加大除尘风机的电机功率,那么则导致电能消耗的进一步增加;三是工人劳动强度大,因为,为了使大布袋具有对空气的良好的过滤效果,需要人为地定时或不定时地拍打大布袋,藉以抖落(振落)结集在大布袋上的纤维尘杂;四是毛仓占地面积大并且毛仓的环境恶劣,具体表现为:飞花飘逸,空气中尘杂弥漫。以纺织纤维(包括竹炭纤维)为原料生产长毛绒织物同样存在前述情形。
本申请人进行了文献检索,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虽然见诸关于收集含尘纤维的技术信息,例如CN201923524U推荐的植物纤维丝收集料仓、CN201835024U提供的竹原料纤维收集装置、CN2818510Y介绍的纤维收集装置、CN101643950B披露的用于纺纱机的纤维束收集装置和CN20098537Y揭示的用于静电纺丝设备中的圆管状收集器,等等。并不限于所列的这些专利技术内容均不具有对解决上面提及的技术问题予相应的启示。
典型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的专利方案如CN201848318U举荐的“具有收集含纤维粉末功能的旋风收集装置”,但是该专利方案仅教导了使含有纤维粉末的空气由螺旋式推料器推至收集容器内,也就是说,专利方案偏废了纤维粉末中的纤维长短不一的问题,从而无法从纤维粉末分离出得以再生利用的长纤维。此外,装置结构相对复杂,并且在实施使用时同样会暴露出申请人在上面提及的四点欠缺。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反复而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将可回收再生利用的长纤维与粉尘有效分离而藉以节约资源、有利于提高排尘风机的工作效率而藉以节约电能消耗、有益于减轻工人的工作强度和有便于保障作业现场的环境而藉以体现文明生产的节能环保纤维收集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节能环保纤维收集除尘装置,包括一除尘箱箱体,该除尘箱箱体内由除尘网板分隔为进风箱腔和出风箱腔,进风箱腔具有一用于将夹杂有可回收纤维的粉尘空气引入的进风接口和出风接口以及回风接口,出风箱腔具有一出风口,并且在进风箱腔的至少一侧侧部安装有第一箱门,而在出风箱腔的至少一侧侧部安装有第二箱门;一用于对所述除尘网板实施清洁的除尘网板清洁机构,安装在所述的除尘箱箱体内,并且与所述出风接口朝向进风箱腔的一侧配接;一用于将纤维与粉尘分离的纤维粉尘分离机构,固定在所述的进风箱腔的外壁上或支承在地坪上,并且与所述出风接口伸展到进风箱腔外的一侧配接;一用于将由所述纤维粉尘分离机构分离了纤维后的含尘空气回引至所述进风箱腔内的空气回引机构,与纤维粉尘分离机构连接,并且还与所述回风接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进风接口设置在所述进风箱腔的顶部,用于将纤维粉尘空气引入到进风箱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除尘网板的中央区域设置有除尘网,所述的除尘网板清洁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传动轮、传动带、第二传动轮、吸出管、过渡连接管、吸尘臂和转轴,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出风箱腔内的框架上,第一传动轮固定在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传动带的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上,而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上,吸出管以水平状态设置在进风箱腔内,转轴转动地支承在出风箱腔内的框架上,第二传动轮固定在转轴上,吸尘臂位于进风箱腔内,该吸尘臂的吸尘槽口与所述除尘网相对应,吸尘臂的基部并且朝向所述转轴的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而吸尘臂朝向吸出管的一端与吸出管相对应并且与吸出管的管腔相通,过渡连接管的一端与吸出管配接,另一端与所述出风接口朝向进风箱腔的一侧配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的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为链轮时,所述的传动带为传动链条;当所述的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为皮带轮时,所述的传动带为传动皮带。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出风口上配接有一高效风机除尘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高效风机除尘装置包括第一风机、第二电机、支架和除尘管,第二电机与第一风机相配合,并且由第一风机连同第二电机安装在支架上,支架支承在地坪上,其中,第一风机的风机进风口与所述的出风口相配接,而第一风机的风机出风口与除尘管的一端连接,除尘管的另一端设有分流管,分流管支承在分流管支架上,并且分流管上具有复数个集尘袋固定圈,分流管支架支承在地坪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纤维粉尘分离机构包括过滤筒座、壁体上以密集状态分布有通气孔的过滤筒、进风筒和螺旋推送装置,过滤筒座固定在所述进风箱腔的外壁上,该过滤筒座的侧部固接有一粉尘引出接口,该粉尘引出接口与过滤筒座的集尘腔相通,并且还与所述的空气回引机构相连接,在过滤筒座的底部的居中位置开设有一长毛纤维出料口,并且在过滤筒座的背部围绕长毛纤维出料口的圆周方向固设有一集毛袋固定圈,过滤筒设置在集尘腔内,该过滤筒的上端与过滤筒座的上端固定,下端伸展到所述长毛纤维出料口,进风筒固定在过滤筒座的顶部,并且与过滤筒的上部相对应,在该进风筒的侧部固接有一进风筒接口,该进风筒接口与进风筒的筒腔相通,并且与所述的出风接口伸展到所述进风箱腔外的一侧配接,在进风筒的顶部固定有一筒盖,螺旋推送装置设置在筒盖上,并且伸展到过滤筒的滤筒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螺旋推送装置包括第三电机、减速箱和螺旋轴,第三电机与减速箱配接,并且由减速箱连同第三电机固定在所述的筒盖上,减速箱的减速箱输出轴伸展到所述的筒腔内,螺旋轴与减速箱输出轴连接,并且位于所述过滤筒的滤筒腔内,在螺旋轴的高度方向以螺旋状态构成有用于将进入到滤筒腔内的长毛纤维朝着所述过滤筒座的长毛纤维出料口的方向驱赶的螺旋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筒盖上并且朝向过滤筒的滤筒腔的一侧固设有一防尘罩,所述的螺旋轴在防尘罩内与所述的减速箱输出轴连接,所述的过滤筒的直径自所述过滤筒座的上端朝着所述的长毛纤维出料口的方向渐渐收缩而构成的圆锥台的形状,所述的螺旋片的宽度自过滤筒的滤筒腔上部朝向下部逐渐减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空气回引机构包括一第二风机和风机支承架,第二风机固定在风机支承架上,风机支承架固定在所述进风箱腔的外壁上,其中,第二风机的风机入风口与所述的纤维粉尘分离机构相连接,而第二风机的风机出风口与所述的回风接口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进风接口将混杂于粉尘空气中的长纤维连同粉尘引入进风箱腔内,由纤维粉尘分离机构将可回收利用的长纤维分离,从而可以节约资源;由于由除尘网板将除尘箱箱体分隔为进、出风箱腔,因此能使与出风口相配接的高效风机除尘装置具有良好的除尘效率,而可体现节能;无需由工人对与出风口相配接的高效风机除尘装置上的集尘袋频繁处置,从而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能够保障作业现场的清洁并且可避免外排空气对环境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请见图1,给出了一除尘箱箱体1,该除尘箱箱体1为框架式并且为封闭结构。由图所示,除尘箱箱体1 内由除尘网板11分隔为一侧的进风箱腔12和另一侧的出风箱腔13,在除尘网板11的中部区域设置有用于贯通进、出风箱腔12、13的除尘网111。在进风箱腔12的顶部配设有一对进出口风接口121,该对进风接口121与生产场所的风管连接。例如在毛皮产品或长毛绒产品生产过程中,在烫光、剪毛和刷毛等的工作位置(也称工艺岗位)通常配有集尘罩,在集尘罩上接有风管,该风管与进风接口121连接,在这些工作位置产生的含有长纤维的粉尘由进风接口121引入进风箱腔12。在进风箱腔12的一侧并且朝向下面还要详细描述的纤维粉尘分离机构3的一侧配设有一出风接口122和一回风接口125,出、回风接口122、125均与进风箱腔12相通。此外,在进风箱腔12的一侧还配有一起检修或清洁维护用的第一箱门123,检修人员可通过该第一箱门123进入到进风箱腔12内。在出风箱腔13正对除尘网板11的一侧配设有一出风口131,出风口131与下面还要描述的高效风机除尘装置5连接。此外,在出风箱腔13的侧部同样配设有一第二箱门132。
一除尘网板清洁机构2设置在除尘箱箱体1内,该除尘网板清洁机构2包括第一电机21、第一传动轮22、传动带23、第二传动轮24、吸出管25、过渡连接管26、吸尘臂27和转轴28,第一电机21固定在出风箱腔13内的框架124上,第一传动轮22固定在第一电机21的电机轴211上,传动带23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轮22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24上,吸出管25以水平状态设置在进风箱腔12内,并且大体上与前述的除尘网111的中心相对应。优选地,将吸出管25固定于一吊杆251上(图2示),并且将吊杆251与进风箱腔12的顶部固定,从而实现将吸出管25以水平状态固定在进风箱腔12内。转轴28的一端通过轴承座281转动地支承在出风箱腔13内的框架124上,转轴28的另一端探入到进风箱腔12内,并且与除尘网111的中央相对应。第二传动轮24固定在转轴28上,并且大体上位于转轴28的中部。位于进风箱腔12内的吸尘臂27的吸尘槽口271与除尘网111相对应,而吸尘臂27的基部并且朝向转轴28的一端(也可称一侧)与转轴28固定连接,而吸尘臂27朝向吸出管25的一端(也可称一侧)与吸出管25相对应,并且与吸出管25的管腔相通,过渡连接管26的一端与吸出管25相配接,而另一端与前述的出风接口122朝向进风箱腔12内的一端配接。
在第一电机21的工作下,依次经第一传动轮22、传动带23和第二传动轮24带动转轴28旋转,由转轴28带动吸尘臂27,同时由吸尘臂27与除尘网111似贴触非贴触的状态(与除尘网111之间保持有微渺的间隙)对吸附在除尘网111上的纤维尘杂实施清除,使空气经除尘网111进入出风箱腔13,而被吸尘臂27吸尘的位于进风箱腔12内的含有可回收再生利用的长纤维的粉尘空气经吸尘臂27的基部进入吸出管25的管腔,再经过渡连接管26由前述的出风接口122引入纤维粉尘分离机构3,即由该纤维粉尘分离机构3将长纤维分离。当前述的第一、第二传动轮22、24均为传动链轮时,则所述的传动带23为传动链条,而当第一、第二传动轮22、24均为皮带轮时,则传动带23为传动皮带,本实施例选择前者。优选地,可以在吸尘臂27与吸出管25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柔性的并且呈罩状体的护罩,以阻止粉尘空气自吸尘臂27的基部与吸出管25的接壤部位的隙道中逃逸。
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纤维粉尘分离机构3包括过滤筒座31、过滤筒32、进风筒33和螺旋推送装置34,过滤筒座31通过托架315固定在进风箱腔12的外壁上,在过滤筒座31的侧部固接有一粉尘引出接口311,该粉尘引出接口311与过滤筒座31的集尘腔312相通,并且与下面还要详述的空气回引机构4连接。在过滤筒座31的底部即底板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长毛纤维出料口313,并且在该底部的背面也即朝向地坪的一侧固设有一集毛袋固定圈314,该集毛袋固定圈314围绕前述的长毛纤维出料口313。为了便于公众的理解,在图中示意了固定到集毛袋固定圈314上的一集毛袋3141。过滤筒32的上部通过其上的法兰边与过滤筒座31的上端端沿固定,而过滤筒32的下端伸展到前述的长毛纤维出料口313,在该过滤筒32的壁体上以密集状态开设有通气孔321,出自通气孔321的粉尘(含尘)空气进入集尘腔312内,由前述的粉尘引出接口311引出。由图所示,过滤筒32为圆锥台的形状,具体而言,其直径自上部朝着长毛纤维出料口313的方向逐渐收缩(即上大下小)。进风筒33通过其底部的法兰边与过滤筒座31的上部固定,在进风筒33的侧部连接有一进风筒接口331,该进风筒接口331与进风筒33的筒腔332相通,并且还与前述的出风接口122配接。在进风筒33的顶部配有一筒盖333。优选地,将筒盖333通过筒盖支架3332与进风箱腔12的外壁固定。进而,在筒盖333朝向过滤筒32的一侧并且位于居中位置固设有一防尘罩3331。螺旋推送装置34固定在筒盖333上。
前述的螺旋推送装置34包括第三电机341、减速箱342和螺旋轴343,第三电机341与减速箱342转动配合,并且由减速箱342携(即:连同)第三电机341固定在筒盖333上,减速箱342的减速箱输出轴3421伸展到前述的筒腔332内,螺旋轴343以悬臂状态通过其上端在前述的防尘罩3331内与减速箱输出轴3421连接,在该螺旋轴343的高度方向构成有螺旋片3431,由于过滤筒32为圆锥台的形状,因此螺旋片3431的宽度自螺旋轴343的上部朝着下部逐渐变小,也就是说螺旋片3431的宽度自过滤筒32的上部朝向长毛纤维出料口313的方向逐渐收缩。
当第三电机341工作时,经减速箱342减速,由减速箱输出轴3421带动螺旋轴343旋转,此时,从出风接口122经接风筒接口331引入到筒腔332内的夹杂有长毛纤维的纤维尘杂在螺旋轴343上的螺旋片3431的驱赶下,将长毛纤维朝着长毛纤维出料口313移动,直至进入集毛袋3141内。而分离了长毛纤维的粉尘从通气孔321进入集尘腔312,由粉尘引出接口311引至空气回引机构4。
空气回引机构4包括第二风机41和风机支承架42,第二风机41固定在风机支承架42上,而风机支承架42固定在进出口风箱腔12的外壁上,第二风机41的风机入风口411与前述的粉尘引出接口311连接,而第二风机41的风机出风口412通过管路与前述回风接口125连接。不言而喻,当第二风机41工作时,集尘腔312内的粉尘空气即含尘空气自风机入风口411进入,进而经风机出风口412回引至进风箱腔12内。由于在前述的出风口131上配置有高效风机除尘装置5,因此由空气回引机构4回引至进风箱腔12内的空气既可在除尘网板清洁机构2的清洁下再一次进入纤维粉尘分离机构3进而分离有可能未被分离彻底的长毛纤维,又可在高效风机除尘装置5的工作下透过除尘网111进入出风箱腔13,由出风口131引出。
请见图2,前述的高效风机除尘装置5包括第一风机51、第二电机52、支架53和除尘管54,第二电机52以卧置状态与第一风机51传动配接,并且由第一风机51连同第二电机52安置在支架53上,而支架53设置在使用场所的地坪上,其中:第一风机51的风机进风口511与前述的出风口131配接,而第一风机51的风机出风口512与除尘管54的一端配接,除尘管54的另一端配接有分流管541,分流管541支承在分流管支架5412上,并且在该分流管541上配设有数量并不受到图示数量限制的集尘袋固定圈5411。分流管支架5412支承于地坪上。为了便于公众的理解,在图2中示意了固定在各集尘袋固定圈5411上的集尘袋6。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除尘网板清洁机构2的第一电机21、纤维粉尘分离机构3的螺旋推送装置34的第三电机341、第一风机51的第二电机52以及空气回引机构4的第二风机41俱处于工作状态,车间或称作业现场的混杂有长毛纤维的粉尘空气从进风接口121进入进风箱腔12内,在吸尘臂27的动作下由吸出管25依次经过渡连接管26、出风接口122和进风管接口331进入筒腔332,在螺旋片3431的驱赶下,长纤维进入集毛袋3141内,而分离了长纤维的粉尘经通气孔321进入集尘腔312,再经粉尘引出接口311进入第二风机41由第二风机41的风机出风口412经回风接口125回引至进风箱腔125内。与此同时,透过除尘网111进入到出风箱腔13内的含尘空气经出风口131进入风机进风口511,由风机出风口512经除尘管54进入分流管541,直至进入集尘袋6内。由于长毛纤维被先予分离,因此高效风机除尘装置5的除尘效率较高,从而可以显著地体现节能效果,并且自集尘袋6滤出的空气也不致以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从而体现环保。又由于长毛纤维先予被纤维粉尘分离机构3分离,从而使进入到集毛袋3141内的长毛纤维得以回用而节约资源,并且进入到集尘袋6内的粉尘具有良好的沉降性,因此无需象已有技术那样由工人频繁拍打集尘袋6以及频繁地将集尘袋6内的粉尘放除(因为预先分离了长毛纤维),从而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Claims (10)

1.一种节能环保纤维收集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除尘箱箱体(1),该除尘箱箱体(1)内由除尘网板(11)分隔为进风箱腔(12)和出风箱腔(13),进风箱腔(12)具有一用于将夹杂有可回收纤维的粉尘空气引入的进风接口(121)和出风接口(122)以及回风接口(125),出风箱腔(13)具有一出风口(131),并且在进风箱腔(12)的至少一侧侧部安装有第一箱门(123),而在出风箱腔(13)的至少一侧侧部安装有第二箱门(132);一用于对所述除尘网板(11)实施清洁的除尘网板清洁机构(2),安装在所述的除尘箱箱体(1)内,并且与所述出风接口(122)朝向进风箱腔(12)的一侧配接;一用于将纤维与粉尘分离的纤维粉尘分离机构(3),固定在所述的进风箱腔(12)的外壁上或支承在地坪上,并且与所述出风接口(122)伸展到进风箱腔(12)外的一侧配接;一用于将由所述纤维粉尘分离机构(3)分离了纤维后的含尘空气回引至所述进风箱腔(12)内的空气回引机构(4),与纤维粉尘分离机构(3)连接,并且还与所述回风接口(12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环保纤维收集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接口(121)设置在所述进风箱腔(12)的顶部,用于将纤维粉尘空气引入到进风箱腔(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环保纤维收集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网板(11)的中央区域设置有除尘网(111),所述的除尘网板清洁机构(2)包括第一电机(21)、第一传动轮(22)、传动带(23)、第二传动轮(24)、吸出管(25)、过渡连接管(26)、吸尘臂(27)和转轴(28),第一电机(21)固定在所述出风箱腔(13)内的框架(124)上,第一传动轮(22)固定在第一电机(21)的电机轴(211)上,传动带(23)的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22)上,而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24)上,吸出管(25)以水平状态设置在进风箱腔(12)内,转轴(28)转动地支承在出风箱腔(13)内的框架(124)上,第二传动轮(24)固定在转轴(28)上,吸尘臂(27)位于进风箱腔(12)内,该吸尘臂(27)的吸尘槽口(271)与所述除尘网(111)相对应,吸尘臂(27)的基部并且朝向所述转轴(28)的一端与转轴(28)固定连接,而吸尘臂(27)朝向吸出管(25)的一端与吸出管(25)相对应并且与吸出管(25)的管腔相通,过渡连接管(26)的一端与吸出管(25)配接,另一端与所述出风接口(122)朝向进风箱腔(12)的一侧配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环保纤维收集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第一传动轮(22)和第二传动轮(24)为链轮时,所述的传动带(23)为传动链条;当所述的第一传动轮(22)和第二传动轮(24)为皮带轮时,所述的传动带(23)为传动皮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环保纤维收集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风口(131)上配接有一高效风机除尘装置(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环保纤维收集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效风机除尘装置(5)包括第一风机(51)、第二电机(52)、支架(53)和除尘管(54),第二电机(52)与第一风机(51)相配合,并且由第一风机(51)连同第二电机(52)安装在支架(53)上,支架(53)支承在地坪上,其中,第一风机(51)的风机进风口(511)与所述的出风口(131)相配接,而第一风机(51)的风机出风口(512)与除尘管(54)的一端连接,除尘管(54)的另一端设有分流管(541),分流管(541)支承在分流管支架(5412)上,并且分流管(541)上具有复数个集尘袋固定圈(5411),分流管支架(5412)支承在地坪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环保纤维收集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粉尘分离机构(3)包括过滤筒座(31)、壁体上以密集状态分布有通气孔(321)的过滤筒(32)、进风筒(33)和螺旋推送装置(34),过滤筒座(31)固定在所述进风箱腔(12)的外壁上,该过滤筒座(31)的侧部固接有一粉尘引出接口(311),该粉尘引出接口(311)与过滤筒座(31)的集尘腔(312)相通,并且还与所述的空气回引机构(4)相连接,在过滤筒座(31)的底部的居中位置开设有一长毛纤维出料口(313),并且在过滤筒座(31)的背部围绕长毛纤维出料口(313)的圆周方向固设有一集毛袋固定圈(314),过滤筒(32)设置在集尘腔(312)内,该过滤筒(32)的上端与过滤筒座(31)的上端固定,下端伸展到所述长毛纤维出料口(313),进风筒(33)固定在过滤筒座(31)的顶部,并且与过滤筒(32)的上部相对应,在该进风筒(33)的侧部固接有一进风筒接口(331),该进风筒接口(331)与进风筒(33)的筒腔(332)相通,并且与所述的出风接口(122)伸展到所述进风箱腔(12)外的一侧配接,在进风筒(33)的顶部固定有一筒盖(333),螺旋推送装置(34)设置在筒盖(333)上,并且伸展到过滤筒(32)的滤筒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能环保纤维收集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推送装置(34)包括第三电机(341)、减速箱(342)和螺旋轴(343),第三电机(341)与减速箱(342)配接,并且由减速箱(342)连同第三电机(341)固定在所述的筒盖(333)上,减速箱(342)的减速箱输出轴(3421)伸展到所述的筒腔(332)内,螺旋轴(343)与减速箱输出轴(3421)连接,并且位于所述过滤筒(32)的滤筒腔内,在螺旋轴(343)的高度方向以螺旋状态构成有用于将进入到滤筒腔内的长毛纤维朝着所述过滤筒座(31)的长毛纤维出料口(313)的方向驱赶的螺旋片(34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能环保纤维收集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筒盖(333)上并且朝向过滤筒(32)的滤筒腔的一侧固设有一防尘罩(3331),所述的螺旋轴(343)在防尘罩(3331)内与所述的减速箱输出轴(3421)连接,所述的过滤筒(32)的直径自所述过滤筒座(31)的上端朝着所述的长毛纤维出料口(313)的方向渐渐收缩而构成的圆锥台的形状,所述的螺旋片(3431)的宽度自过滤筒(32)的滤筒腔上部朝向下部逐渐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环保纤维收集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回引机构(4)包括一第二风机(41)和风机支承架(42),第二风机(41)固定在风机支承架(42)上,风机支承架(42)固定在所述进风箱腔(12)的外壁上,其中,第二风机(41)的风机入风口(411)与所述的纤维粉尘分离机构(3)相连接,而第二风机(41)的风机出风口(412)与所述的回风接口(125)相连接
CN2011204645888U 2011-11-22 2011-11-22 节能环保纤维收集除尘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3156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645888U CN202315624U (zh) 2011-11-22 2011-11-22 节能环保纤维收集除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645888U CN202315624U (zh) 2011-11-22 2011-11-22 节能环保纤维收集除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15624U true CN202315624U (zh) 2012-07-11

Family

ID=46427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64588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315624U (zh) 2011-11-22 2011-11-22 节能环保纤维收集除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1562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0186A (zh) * 2011-11-22 2012-06-20 常熟市鼓风机有限公司 节能环保纤维收集除尘装置
CN105642031A (zh) * 2016-03-15 2016-06-08 盐城工学院 同轴式圆笼除尘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0186A (zh) * 2011-11-22 2012-06-20 常熟市鼓风机有限公司 节能环保纤维收集除尘装置
CN102500186B (zh) * 2011-11-22 2013-09-25 常熟市鼓风机有限公司 节能环保纤维收集除尘装置
CN105642031A (zh) * 2016-03-15 2016-06-08 盐城工学院 同轴式圆笼除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00186B (zh) 节能环保纤维收集除尘装置
CN104289445A (zh) 羽绒绒朵精选系统
CN109821314A (zh) 除尘器高效清灰装置
CN202315624U (zh) 节能环保纤维收集除尘装置
CN2731109Y (zh) 湿式振弦除尘机
CN207137565U (zh) 一种带喷气管清灰装置的脉冲袋式除尘设备
CN202315580U (zh) 纤维收集除尘装置
CN205587090U (zh) 一种环保除尘转筒碎石机
CN102500187B (zh) 纤维收集除尘装置
CN201304396Y (zh) 一种毛发灰渣分离净化装置
CN202654835U (zh) 一种自动集尘装置
CN215103755U (zh) 带有自动清洁装置的粗纱机
CN207056712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高效筛分装置
CN205416458U (zh) 纤维收集装置
CN210287627U (zh) 一种梳棉机除尘装置
CN212041604U (zh) 一种纺织机械清洁设备
CN209646096U (zh) 自清洁除尘过滤器
CN209049134U (zh) 玻璃钢管道生产用收尘装置
CN209714644U (zh) 一种工业加工设备除尘设备
CN208320319U (zh) 一种石料厂用环保除尘设备
CN206027296U (zh) 一种粮食清理卧式扁布筒除尘器
CN221918362U (zh) 一种纺纱清花除杂装置
CN214767703U (zh) 一种用于鹅卵石干法制砂生产线的除尘装置
CN203971655U (zh) 一种微尘过滤器及其收尘组件
CN218249206U (zh) 一种可粉尘回收的布料加工车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925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