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07077U - 高透光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结构 - Google Patents

高透光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07077U
CN202307077U CN2011203081750U CN201120308175U CN202307077U CN 202307077 U CN202307077 U CN 202307077U CN 2011203081750 U CN2011203081750 U CN 2011203081750U CN 201120308175 U CN201120308175 U CN 201120308175U CN 202307077 U CN202307077 U CN 2023070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arent substrates
light
display screen
emitting diode
wa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0817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维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XI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ANXI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XI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LANXI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112030817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070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070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0707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一种高透光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结构,包括有一透光基板、多个IC驱动晶片、多个发光二极管、一输入端子及一输出端子;主要是由光基板的建置部与调节区作高宽度的裁剪调节时不影响IC驱动晶片对留下的发光二极管进行控制,如此,仅须量产单一规格显示屏用在各种玻璃帷幕都可上得良好搭配,勿需多种规格显示屏开发,且具有低库存成本的经济效益;而透光基板上预留的多个空隙不遮敝的供光线穿透,这使显示屏用于玻璃帷幕上的遮光率低,更能有效让玻璃帷幕的采光,获得良好维持。

Description

高透光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用于各种规格玻璃帷幕,具有低遮光率且能够随机作调节性高度与宽度裁剪搭配的高透光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许多建筑物因美观及采光的需要而采用透明玻璃帷幕,为了增加建筑物的附加价值,设置大型显示看板于建筑物的玻璃帷幕成为新型态的广告宣传趋势;常用的大型显示看板,如:LED跑马灯或LED电子显示看板,使用各种发光二极管的阵列安排,达到可变化图案或是可直接播放影像的效果,然而,该等显示看板多设置于建物玻璃帷幕或水泥墙外,经外界环境日晒雨淋,无可避免有所损坏或劣化,而导致修复的成本及使用的不便利。
另,中国台湾证书号第M354183号「含发光二极管及控制逻辑电路的可透光显示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案,其虽可设置于建筑物玻璃帷幕的内侧向外侧发光,以达防风、防晒及防水的效果,唯多个阵列安排的发光二极管,其每一发光二极管,均有一条独立专属的导电线路在显示面板的同一表面上,汇集连接到预定处形成数个导电单元来供电,这使显示面板的每一导电单元处布满了相当密集的导电线路,由于每一条导电线路是由铜、银、钯等金属或复合金属材料形成,因不具透光性,且又过度集中的结果,无形中会遮盖的减少了显示面板的透光面,甚至已影响了玻璃帷幕在白天时的采光;再且,这种用在玻璃帷幕内面对发光的显示装置,其生产制作时,必须在符合SMD的最大加工尺寸条件下,制造出多种规格尺寸的显示器单元,才能完善搭配在不同规格尺寸的玻璃帷幕上并靠组接(装)使用,造成产品开发及库存成本甚高,应一并创新或改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透光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高透光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结构,包括有一透光基板、多个IC驱动晶片、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一输入端子及一输出端子,该一透光基板,由表面制作有导电线路的多个层电路薄片相互贴合或多层印刷高导电胶型成立体结构电路构成,其板体中央具有一汇集部,该汇集部两侧,分别以横列的多个空隙间隔形成由上而下横置排列的多数建置部,且至少一侧边的上下所有建置部外缘近一半面积,被划分为可裁剪去除的调节区;该多个IC驱动晶片,位在透光基板的至少一面,由上而下直列安排装设于汇集部上;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位在透光基板的正面,阵列安排在每一建置部及在该汇集部上交集,且每一建置部上横列的所有发光二极管元件在汇集部交集,是通过透光基板的导电线路与一个以上的IC驱动晶片电性连接,而IC驱动晶片与建置部上发光二极管元件电性连接,是以单独回路的型态,控制调节区内的所有发光二极管元件;该一输入端子,设在透光基板的一面角隅端位置,并通过透光基板的导电线路作为各IC驱动晶片电源及信号的输入端;该一输出端子,设在透光基板一面紧临调节区的输入端子对应位置,并通过透光基板的导电线路作为各IC驱动晶片电源及信号的输出端;经由上述整体构造所完成的单一规格化显示屏,由于透光基板的每一建置部上发光二极管元件都由等高位置IC驱动晶片控制,且调节区内的所有发光二极管元件并是各与其等高位置的IC驱动晶片形成单独控制回路;俾多个显示屏组装在玻璃帷幕上使用时,除可利用距离输入端子及输出端子最远的一至多个建置部允许裁切来调整多个显示屏在玻璃帷幕上组装的高度外,还能由调节区内每一建置部均允许由上而下被纵向裁剪来调节组装的宽度;由建置部与调节区作显示屏的高、宽度调节或调节后,不影响IC驱动晶片对留下的发光二极管元件进行控制,如此,仅须量产单一规格显示屏用在各种玻璃帷幕都可上得良好搭配,勿需多种规格显示屏开发,且具有低库存成本的经济效益;而透光基板上预留的多个空隙不遮敝的供光线穿透,这使显示屏用于玻璃帷幕上的遮光率低,更能有效让玻璃帷幕的采光,获得良好维持。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提供一种高透光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结构,其中,该透光基板的多数建置部是由多个空隙间隔形成,该每一空隙,为一穿透透光基板板体的镂空孔槽;俾显示屏组装在玻璃帷幕上,通过镂空的多个空隙供进入玻璃帷幕的光线直接穿过不透光,使玻璃帷幕内侧室内维持良好的采光。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提供一种高透光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结构,其中,该透光基板由表面制作有导电线路的多个层电路薄片由蚀刻而成的金属基板(铜箔.其他高导电金属)相互贴合或经由多层印刷高导电胶方式构成立体交叉电路,该基板,可以是玻璃、石英玻璃、软性玻璃、压克力,或是为高分子透明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二乙酯)、PEN(Polyethylenenaphthalen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I(Polyimide聚酰亚胺)等可挠性软塑胶材质,通过材质的变化,使透光基板在透光性能的表现上还可符合刚性或板面可曲挠性的不同需求;且上述透光基板,还在可曲挠性板体背面的汇集部上设一补强杆架,通过该补强杆架对透光基板板面的补化,使显示屏组装在玻璃帷幕上更加安定且容易被施工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个显示屏组装在玻璃帷幕上的正面样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透光基板调节区裁剪下部份建置部的样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多个显示屏组装在玻璃帷幕上的背面样观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多个显示屏组装在框架式玻璃帷幕上的样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多个显示屏组装在爪式玻璃帷幕上的样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透光基板10;导电线路11;电路薄片12;汇集部13;空隙14;建置部15;调节区16;补强杆架17;IC驱动晶片20;发光二极管元件30;输入端子40;输出端子50;玻璃帷幕60;框架玻璃帷幕61;幕框610;爪式玻璃帷幕62。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透光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结构,如图1、2,包括有一透光基板10、多个IC驱动晶片20、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30、一输入端子40及一输出端子50,该一透光基板10,由表面制作有导电线路11的多个层电路薄片12相互贴合构成,其板体中央具有一汇集部13,该汇集部13两侧,分别以横列的多个空隙14间隔形成由上而下横置排列的多数建置部15,且至少一侧边的上下所有建置部15外缘近一半面积,被划分为可裁剪去除的调节区16;该多个IC驱动晶片20,位在透光基板10的至少一面(包含是正面或背面或正背两面),由上而下直列安排装设于汇集部13上;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30,位在透光基板10的正面,阵列安排在每一建置部15及在该汇集部13上交集,且每一建置部15上横列的所有发光二极管元件30在汇集部13交集,是通过透光基板10的导电线路11与一个以上的IC驱动晶片20电性连接,而IC驱动晶片20与建置部15上发光二极管元件30电性连接,是以单独回路的型态,控制调节区16内的所有发光二极管元件30;该一输入端子40,设在透光基板10的一面(理想是背面)角隅端位置,并通过透光基板10的导电线路11作为各IC驱动晶片20电源及信号的输入端;该一输出端子50,设在透光基板10一面(理想是背面)紧临调节区16的输入端子40对应位置,并通过透光基板10的导电线路11作为各IC驱动晶片20电源及信号的输出端;经由上述整体构造所完成的单一规格化显示屏,由于透光基板10的每一建置部15上发光二极管元件30都由等高位置IC驱动晶片20控制,且调节区16内的所有发光二极管元件30并是各与其等高位置的IC驱动晶片30形成单独控制回路;如图2、3、5,俾多个显示屏组装在玻璃帷幕60上使用时,除可利用距离输入端子40及输出端子50最远的一至多个(排)建置部15允许裁切来调整多个显示屏在玻璃帷幕60上组装的高度外,如图3、4,还能由调节区16内每一建置部15均允许由上而下被纵向裁剪来调节组装的宽度;由建置部15与调节区16作显示屏的高、宽度调节或调整后,不影响IC驱动晶片20对留下的发光二极管元件30进行控制(例如图6,用于框架式玻璃帷幕61,可根据帷幕框架的每一幕框610的高、宽度去减少LED发光二极管元件30的点数,但却不影响整体帷幕墙显示屏LED发光二极管元件30的显示,又如图7,由于显示屏是由IC驱动晶片20横向独立控制发光二极管元件30,根据显示屏高、宽度可作裁剪调节,故也适用于爪式(丁挂式)玻璃帷幕墙62),如此,如图5、6、7,仅须量产单一规格显示屏用在各种尺寸玻璃帷幕60(包括框架式玻璃帷幕61及爪式(丁挂式)玻璃帷幕62)上都可得良好搭配,勿需多种规格显示屏开发,且具有低库存成本的经济效益;如图2、3、5、6、7,而透光基板10上预留的多个空隙14不遮敝的供光线穿透,这使显示屏用于玻璃帷幕60(包括框架式玻璃帷幕61、爪式玻璃帷幕62)上的遮光率低,更能有效让玻璃帷幕60(包括框架式玻璃帷幕61、爪式玻璃帷幕62)的采光,获得良好维持。
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1、2,该透光基板10的多数建置部15是由多个空隙14间隔形成,该每一空隙14,为一穿透透光基板10板体的镂空孔槽;如图3、5,俾显示屏组装在玻璃帷幕60上,通过镂空的多个空隙14供进入玻璃帷幕60的光线直接穿过不透光,使玻璃帷幕60内侧室内维持良好的采光。
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1、2,该透光基板10由表面制作有导电线路11的多个层电路薄片12相互贴合构成,该每一层电路薄片12,可以是薄型电路板(FR4)、玻璃、石英玻璃、软性玻璃、压克力,或是为高分子透明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二乙酯)、PEN(Polyethylenenaphthalen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I(Polyimide聚酰亚胺)等可挠性软塑胶材质,通过材质的变化,使透光基板10在透光性能的表现上还可符合刚性或板面可曲挠性的不同需求;如图2、5,且上述透光基板10,还在可曲挠性板体背面的汇集部13上设一补强杆架17,通过该补强杆架17对透光基板10板面的强化,使显示屏组装在玻璃帷幕60上更加安定且容易被施工固定。
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1、2,该透光基板10由表面制作有导电线路11的多个层电路薄片12相互贴合构成,该透光基板的一背面端上可再覆合固定一具导电线路,且由多个层电路薄片相互构成的第二透光基板(同图1、2的透光基板构造,不另图表示),通过该第二透光基板可相同阵列安排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30,俾使显示屏得到双面显示的作用。
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1、2,该透光基板10由表面制作有导电线路11的多个层电薄片12相互贴合构成,且正面阵列安排有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30,该透光基板10的背面还设有散热件电路(图未示),俾通过透光板10铅孔导电,将发光二极管元件10的热导通到背面散热件电路上产生散热的效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的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高透光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透光基板、多个IC驱动晶片、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一输入端子及一输出端子,该一透光基板,由表面制作有导电线路的多个层电路薄片相互贴合或经由多层高导电胶方式构成立体交叉电路,其板体中央具有一汇集部,该汇集部两侧,分别以横列的多个空隙间隔形成由上而下横置排列的多数建置部,且至少一侧边的上下所有建置部外缘近一半面积,被划分为可裁剪去除的调节区;该多个IC驱动晶片,位在透光基板的至少一面,由上而下直列安排装设于汇集部上;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位在透光基板的正面,阵列安排在每一建置部及在该汇集部上交集,且每一建置部上横列的所有发光二极管元件在汇集部交集,是通过透光基板的导电线路与一个以上的IC驱动晶片电性连接,而IC驱动晶片与建置部上发光二极管元件电性连接,是以单独回路的型态,控制调节区内的所有发光二极管元件;该一输入端子,设在透光基板的一面角隅端位置,并通过透光基板的导电线路作为各IC驱动晶片电源及信号的输入端;该一输出端子,设在透光基板一面紧临调节区的输入端子对应位置,并通过透光基板的导电线路作为各IC驱动晶片电源及信号的输出端。
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光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透光基板的多数建置部是由多个空隙间隔形成,该每一空隙,为一穿透透光基板板体的镂空孔槽;俾显示屏组装在玻璃帷幕上,通过镂空的多个空隙供进入玻璃帷幕的光线直接穿过不透光,使玻璃帷幕内侧室内维持良好的采光。
3.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光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透光基板由表面制作有导电线路的多个层电路薄片交叉立体结构构成,该每一层电路由蚀刻成的铜基板或导电胶印刷而成,而该基板由玻璃、石英玻璃、软性玻璃、压克力,FR4或是为高分子透明PET、PEN、PI可挠性软塑胶材质,通过材质的变化,使透光基板在透光性能的表现上还符合刚性或板面可曲挠性的不同需求。
4.依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透光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透光基板,还在可曲挠性板体背面的汇集部上设一补强杆架,通过该补强杆架对透光基板板面的补化,使显示屏组装在玻璃帷幕上更加安定且容易被施工固定。 
5.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光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透光基板由表面制作有导电线路的多个层电路薄片相互贴合构成,该透光基板的一背面端上再覆合固定一具导电线路,且由多个层电路薄片相互构成的第二透光基板,通过该第二透光基板相同阵列安排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俾使显示屏得到双面显示的作用。
6.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光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透光基板由表面制作有导电线路的多个层电薄片相互贴合成立体交叉电路或多层印制高导电胶构成,且正面阵列安排有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该透光基板的背面还设有散热件电路,俾通过透光板铅孔导电,将发光二极管元件的热导通到背面散热件电路上产生散热的效能。 
CN2011203081750U 2011-08-23 2011-08-23 高透光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070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081750U CN202307077U (zh) 2011-08-23 2011-08-23 高透光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081750U CN202307077U (zh) 2011-08-23 2011-08-23 高透光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07077U true CN202307077U (zh) 2012-07-04

Family

ID=46375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0817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07077U (zh) 2011-08-23 2011-08-23 高透光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070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4913A (zh) * 2017-07-19 2018-12-21 广州超维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类舞台结构的内嵌集成式行单元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4913A (zh) * 2017-07-19 2018-12-21 广州超维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类舞台结构的内嵌集成式行单元
CN109064913B (zh) * 2017-07-19 2022-05-20 广州超维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类舞台结构的内嵌集成式行单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64273B2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発光装置の平面構造
BRMU9102638U2 (pt) estrutura de display transparente
EP2479740A1 (en) High-transparent led display module
CN108644628B (zh) 高良率低成本大面积柔性oled照明模组
CN100550370C (zh) 发光二极管发光装置的平面结构
CN202307077U (zh) 高透光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结构
CN205069035U (zh) 一种led显示屏显示单元
CN201892147U (zh) 内置集成电路的柔性霓虹灯
US10882281B2 (en) Double-layer conductive LED photoelectric glass with voltage compensation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of
JP2009157015A (ja) Led表示装置及びled表示ユニット
CN202150229U (zh) 一种高节能高清晰led显示屏
CN202629618U (zh) 面光源模块板、面光源模块组
JP2013187052A (ja) 面発光体
JP4636817B2 (ja) Ledディスプレイユニット及びled表示装置
CN20660076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led控制模组
CN201600838U (zh) 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模组结构
CN211555371U (zh) 一种飘带式显示屏
CN103062715B (zh) 一种用于led模组的面罩及led模组
CN203322847U (zh) 发光装置及照明装置
CN113506520A (zh) 一种无边缘布线的led透明显示屏及其生产方法
CN205140490U (zh) Led显示屏模组
CN201364711Y (zh) 一种led户外点阵屏
WO2007049362A1 (ja) Ledディスプレイユニット及びled表示装置
CN105405367A (zh) 网格式led显示模组
CN211857996U (zh) 一种透明显示模组及透明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408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