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00634U - 一种汽车节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节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00634U
CN202300634U CN2011204226225U CN201120422622U CN202300634U CN 202300634 U CN202300634 U CN 202300634U CN 2011204226225 U CN2011204226225 U CN 2011204226225U CN 201120422622 U CN201120422622 U CN 201120422622U CN 202300634 U CN202300634 U CN 202300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threeway
saving device
communicated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226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德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4226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006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00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0063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节油装置,包括三通,所述三通包括空气通路、输入通路和输出通路,所述空气通路可与外部空气连通,所述三通通过输入通路和输出通路与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连通;由于本实用新型将三通安装在节气门后端、曲轴箱强制通风的真空管路上,由于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内存在一定的真空度,利用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内的负压、并通过三通上的空气管路将外部的新鲜空气吸入发动机的燃烧室中,增高了发动机内部的空气含量,缓解了发动机燃烧室内的空气不足、空燃比偏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节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燃气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节油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运转时的一个重要参数:空燃比,表示空气和燃料的混合比,它对尾气排放、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都有很大的影响。理论上发动机空燃比的最佳理想值为14.7∶1。
对于大多数高档车,为使空燃比趋近于最佳理想值,通常都在发动机排气管中安装氧传感器及EDU等设备,将分布在发动机上的传感器所接收到的讯号发送给ECU,并通过ECU来判断在各种环境下的供油量和空气吸入量,使得发动机总是获得浓度最为合理的油气混合体,以使发动机的空燃比趋近于理想值。
但在生产成本普遍较低、且在整车造价控制较为严格的中小排量的汽车上,由于采用高档车上的电控式燃油喷射装置及ECU成本过高、性价比很低,通常难以纳入中小排量车的设计方案内,因此,对于未装备任何二次进气设备的发动机,通常其发动机燃烧室内的空气不足、空燃比偏低,从而导致其燃油燃烧不充分,使得其油耗高、发动机汽缸内积炭等现象严重;另外,在不同海拔的地理条件下,通常也会由于空气中氧气浓度不一致,造成汽车发动机的空燃比与理想值(14.7∶1)相距甚远。
申请号为200420032015.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节油加速器,包括一具有由无数细眼构成的、帽型结构的合金过滤网,与螺栓相连,通过座安装在三通上,经三通的另两个通路将其整体安装在汽车发动机真空泵与发动机之间连接的进气管路上,紧靠发动机处,具有节油效果的同时,又能防尘,且调整空气大小的螺丝不易松动、功效稳定特点。
但其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由于其用于连通至外部大气的三通是连接在真空泵与发动机之间的进气管路上,此进气管路还与刹车系统的真空助力器连通,若将真空泵与发动机之间的进气管路同外部连通,会影响刹车系统的真空助力器正常使用,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2、由于其进气口为开放式进气口,且在进气口上套装有由无数细眼构成的、帽型结构的合金过滤网,其进气效率低;且无法根据气流方向调整进气口的迎风面,以进一步提高进气效率。
3、在进气口与真空管路之间仅设置了用以调节流量大小的螺栓,未对气流方向进行限制,使得管路中的真空极易发生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更加安全可靠的汽车节油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节油装置,包括三通,所述三通包括空气通路、输入通路和输出通路,所述空气通路可与外部空气连通,所述三通通过输入通路和输出通路与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连通。
由于本实用新型将三通安装在节气门后端、曲轴箱强制通风的真空管路上,由于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内存在一定的真空度,利用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内的负压、并通过三通上的空气管路将外部的新鲜空气吸入发动机的燃烧室中,增高了发动机内部的空气含量,缓解了发动机燃烧室内的空气不足、空燃比偏低的问题;
同时,有别于现有技术中将三通接在真空泵与发动机之间的进气管路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将三通连接在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上,因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与刹车系统的管路相互独立、且其内部在工作状态下存在一定真空度,从而避免了与真空泵连通而影响刹车系统的真空助力器正常工作,在增加空燃比的同时,不影响车辆的安全性能,更加安全可靠。
且本实用新型与电控式燃油喷射装置及ECU设备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优选的,所述三通的输入通路与曲轴箱连通,所述三通的输出通路与发动机的PCV阀相连。
优选的,所述输出通路与发动机的PCV阀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磁环。通过磁环对输出通路内的气油混合物进行进一步处理,使输入至发动机燃烧腔内部的燃料更加纯净,提高燃烧品质。
上述汽车节油装置中,所述三通的空气通路上设置有单向阀。有别于现有技术中仅设置气体流量调节装置,无法对气体的流向进行限制,从而空气通路易将内部的真空泄漏。
优选的,所述三通的空气通路上设置有橡胶连接管,所述空气通路通过橡胶连接管与外部大气连通。通过柔性的橡胶连接管与外部连通时,可根据外部空气流向及流速,任意旋转并选择合适的进气方向,便于对空气的注入量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橡胶连接管端部。
优选的,所述空气通路与橡胶连接管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内部设置有储气腔,所述储气腔分别与三通的空气通路、以及橡胶连接管连通;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使空气通路与橡胶连接管更稳固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上设置有进气量调节装置,所述橡胶连接管通过进气量调节装置与连接装置内部的储气腔连通。通过增设进气量调节装置,从而可根据新鲜空气中的含氧浓度、行车状况、并结合发动机燃烧腔内的燃烧情况,对进入燃烧腔内的新鲜空气量进行调节,使得发动机燃烧腔内的空燃比最趋近于理论优选值。
所述连接装置上设置有滤芯,所述三通的空气通路通过滤芯与连接装置的储气腔连通。通过滤芯对吸入的新鲜空气进行过滤,进一步保证吸入的空气的质量,避免空气中的杂质吸入至发动机内。
所述滤芯为铜合金滤芯。采用铜合金滤芯,具有便于清洗的有益效果,从而可反复清洗使用,更加经济实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曲轴箱强制通风又称PCV系统,当发动机工作时,进气管真空度吸引新鲜空气进入曲轴箱,在曲轴箱内新鲜空气和曲轴箱气体混合后经PCV阀和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进入发动机进气管,最后经进气门进入燃烧室烧掉。其中的主要设备PCV阀是一个计量控制阀,安装在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与进气系统之间,PCV阀由真空度来控制,调节曲轴箱通风系统产生的油烟进入进气系统的流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本实用新型将三通安装在节气门后端、曲轴箱强制通风的真空管路上,由于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内存在一定的真空度,利用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内的负压、并通过三通上的空气管路将外部的新鲜空气吸入发动机的燃烧室中,增高了发动机内部的空气含量,缓解了发动机燃烧室内的空气不足、空燃比偏低的问题。
2、有别于现有技术中将三通接在真空泵与发动机之间的进气管路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将三通连接在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上,因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与刹车系统的管路相互独立、且其内部在工作状态下存在一定真空度,从而避免了与真空泵连通而影响刹车系统的真空助力器正常工作,在增加空燃比的同时,不影响车辆的安全性能,更加安全可靠。
3、本实用新型与电控式燃油喷射装置及ECU设备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4、通过柔性的橡胶连接管与外部连通时,可根据外部空气流向及流速,任意旋转并选择合适的进气方向,便于对空气的注入量进行控制。
5、有别于现有技术中仅设置气体流量调节装置,无法对气体的流向进行限制,从而空气通路易将内部的真空泄漏的结构,在三通的空气通路上设置有单向阀,从而限制了气体流向,避免了真空泄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磁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磁环结构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磁环装配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磁环布置位置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三通-1;空气通路-1a;输入通路-1b;输出通路-1c;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2;磁环-3;磁环外壳-301;稀土钕铁硼强磁-302;输气筒-4;储气腔-5;橡胶连接管-6;滤芯-7;单向阀-8;进气量调节装置-9;连接座-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汽车节油装置包括三通1,该三通1的其中一个通路为空气通路1a,空气通路1a可与外部的新鲜空气连通,三通1上的另外两个通路与汽车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2连通。
本实施例的工作流程为:当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在其负压抽吸作用下,通过进气管将新鲜空气吸入曲轴箱,进入曲轴箱内的新鲜空气与曲轴箱内的油粒子混合后,经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2、设置在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2上的三通1、以及PCV阀进入发动机的进气管,最后经进气门进入燃烧室燃烧。
其中,PCV阀是一个计量控制阀,PCV阀设置在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与进气系统之间,PCV阀由真空度来控制,用于调节油烟进入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流量。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汽车节油装置中,其三通1包括空气通路1a、输入通路1b和输出通路1c,三通1的输入通路1b与曲轴箱连通,三通1的输出通路1c与发动机的PCV阀相连,在三通1的输出通路1c与发动机的PCV阀之间设置有三个连在一起的磁环3,磁环的结构如图4至图7所示,每个磁环均由磁环外壳301和设置在其芯部的稀土钕铁硼强磁302组成,磁环外壳301自中部沿其径向断开呈两个半圆形部分的壳体,两个半圆形壳体可套装在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2的橡胶油管上,磁吸力的作用保证其不会掉落,从三通1中导出的油气混合物经过三个磁环3三级磁化后再通过PCV阀输入至发动机的燃烧室内燃烧。
其他结构请参照实施例1。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汽车节油装置包括三通1,三通1包括空气通路1a、输入通路1b和输出通路1c,三通1的输入通路1b、输出通路1c与汽车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2形成一条通路,三通1的输入通路1b与曲轴箱连通,三通1的输出通路1c与发动机的PCV阀相连;在三通1的输出通路1c与发动机的PCV阀之间设置有二个连在一起的磁环3,磁环的结构如图4至图7所示,每个磁环均由磁环外壳301和设置在其芯部的稀土钕铁硼强磁302组成,磁环外壳301自中部沿其径向断开呈两个半圆形部分的壳体,两个半圆形壳体可套装在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2的橡胶油管上,磁吸力的作用保证其不会掉落,从三通1中导出的油气混合物经过二个磁环3三级磁化后再通过PCV阀输入至发动机燃烧腔内。
三通1的空气通路1a可连通至外部的新鲜空气,即在三通1的空气通路1a与橡胶连接管6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座10和输气筒4,连接装置的外部分别与空气通路1a和橡胶连接管6蜜蜂连接,在输气筒4的内部设置有储气腔5,储气腔5分别与三通1的空气通路1a、以及橡胶连接管6连通。
具体连接方式如下:三通1的空气通路1a端部设置有连接座10,连接座10外部与空气通路1a密封连接,连接座10的另一端与输气筒4密闭连接,在连接座10和输气筒4内部均设置有相互连通、且连通至三通1的空气通路1a的储气腔5,输气筒4另一端通过橡胶连接管6与外部的新鲜空气连通;
在输气筒4的储气腔5的内部设置有用以过滤空气的滤芯7,滤芯7位于储气腔5与橡胶连接管6、和三通1空气通路1a之间,该滤芯7由铜合金制成,从橡胶连接管6导入的新鲜空气均需先经过滤芯7过滤后,再输入至三通1的空气通路1a;
在橡胶连接管6的端部设置有单向阀8,避免通过三通1的空气通路1a将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2内的真空泄漏;
在输气筒4的储气腔5与橡胶连接管6之间还设置有进气量调节装置9,橡胶连接管6通过进气量调节装置9与连接装置内部的储气腔5连通,该进气量调节装置9为可以调节气流通路的宽窄、从而调节进气量大小的装置,亦可是阀门或实现进气量调节功能的其他类似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如下:
利用进气歧管的真空压力差,从发动机的PCV阀、即曲轴箱强制透气管路上,在不改动汽车的任何地方为前提下,外接本实用新型汽车节油装置。由输气筒4、内置的铜合金滤芯7、单向阀8等组成,当发动机工作时,事先通过进气量调节装置9设定了最大进气量,随发动机的转速自动强力吸入新鲜空气,吸入的新鲜空气可绕开空气流量传感器和空气绝对压力传感器的侦测,在不会多喷油的前提下进入燃烧室达到稀薄燃烧,从而额外得到一点动力来达到省油、环保和清除发动机积碳的效果。
即将进入喷油嘴的汽油,通过编排好极性的强磁磁环3,经过多级磁化后燃油的雾化效果更好,被激活的碳氢化合物分子能充分与空气中氧结合达到较为理想的燃烧值,对动力有些许的提高并减少尾气的排放。

Claims (10)

1.一种汽车节油装置,包括三通(1),所述三通(1)包括空气通路(1a)、输入通路(1b)和输出通路(1c),所述空气通路(1a)可与外部空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1)通过输入通路(1b)和输出通路(1c)与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1)的输入通路(1b)与曲轴箱连通,所述三通(1)的输出通路(1c)与发动机的PCV阀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通路(1c)与发动机的PCV阀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磁环(3)。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汽车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1)的空气通路(1a)上设置有单向阀(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1)的空气通路(1a)上设置有橡胶连接管(6),所述空气通路(1a)通过橡胶连接管(6)与外部大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8)设置在橡胶连接管(6)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通路(1a)与橡胶连接管(6)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内部设置有储气腔(5),所述储气腔(5)分别与三通(1)的空气通路(1a)、以及橡胶连接管(6)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上设置有进气量调节装置(9),所述橡胶连接管(6)通过进气量调节装置(9)与连接装置内部的储气腔(5)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上设置有滤芯(7),所述三通(1)的空气通路(1a)通过滤芯(7)与连接装置的储气腔(5)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7)为铜合金滤芯(7)。
CN2011204226225U 2011-10-31 2011-10-31 一种汽车节油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00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226225U CN202300634U (zh) 2011-10-31 2011-10-31 一种汽车节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226225U CN202300634U (zh) 2011-10-31 2011-10-31 一种汽车节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00634U true CN202300634U (zh) 2012-07-04

Family

ID=46369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2262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00634U (zh) 2011-10-31 2011-10-31 一种汽车节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0063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8959A (zh) * 2014-08-16 2014-12-17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张家口发电厂 一种油净化器真空调整门滤网装置
CN105642902A (zh) * 2016-03-08 2016-06-08 白玉林 一种汽车节油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8959A (zh) * 2014-08-16 2014-12-17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张家口发电厂 一种油净化器真空调整门滤网装置
CN105642902A (zh) * 2016-03-08 2016-06-08 白玉林 一种汽车节油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89868A (zh) 用于抽取和pcv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201826925U (zh) 一种汽车曲轴箱通风系统
CN201180574Y (zh) 一种汽油机用二次空气系统结构
CN201826926U (zh) 一种2.8l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的呼吸系统
CN202300634U (zh) 一种汽车节油装置
CN102425507B (zh) 配有废气再循环(egr)的汽油机混合分层进气系统及方法
CN202991189U (zh) 增压汽油发动机曲轴箱压力平衡系统
CN2866869Y (zh) 汽油发动机用的膜片式二次空气补气阀
CN102536547A (zh) 一种带有egr废气分配结构的发动机进气歧管
CN205423002U (zh) 一种新型汽车空气供给装置
CN201614997U (zh) 一种内燃机燃料雾化膨胀器
CN205047312U (zh) 摩托车电喷系统
CN103696887A (zh) 一种内燃机减氮增氧进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4312216U (zh) 一种应用在小排量增压发动机上的新型燃油蒸发系统
CN203248279U (zh) 一种全范围控制新型电控化油器
CN102425508A (zh) 配有废气再循环(egr)的汽油机混合进气系统及方法
CN102562366A (zh) 一种内燃机环保节油器
CN201344074Y (zh) 新型膜片式化油器
CN201802510U (zh) 用于带机械增压器的内燃机的燃油蒸发排放系统
CN206816414U (zh) 一种二冲程空气导式发动机进气系统
CN203640881U (zh) 一种内燃机减氮增氧进气装置
CN201934210U (zh) 汽油发动机补气控制器
CN2924035Y (zh) 摩托车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
CN204532601U (zh) 一种降低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含量的装置
CN201249849Y (zh) 一种摩托车用的燃油蒸发油气脱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