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83390U - 高层楼房逃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层楼房逃生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283390U CN202283390U CN2011203913282U CN201120391328U CN202283390U CN 202283390 U CN202283390 U CN 202283390U CN 2011203913282 U CN2011203913282 U CN 2011203913282U CN 201120391328 U CN201120391328 U CN 201120391328U CN 202283390 U CN202283390 U CN 2022833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board
- rise building
- escape device
- building escape
- hollow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层楼房逃生装置,包括上端连接有挂钩的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降器下端与吊架相连接,所述吊架包括一伸缩纵向中空管,所述伸缩纵向中空管上半部一旁侧垂直连接有一高位座板,所述伸缩纵向中空管下半部套设有可绕着伸缩纵向中空管旋转的低位座板以实现低位座板在合拢时向高位座板靠拢,该装置能很好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巧妙设计,独特装置能有效支持单人或多人同时搭降,并且能有效保护好老人小孩等老弱病残者在搭降过程不容易受到伤害,而且大人能一边保护好老弱病残者一边灵活处置各类障碍物,达到共同安全快速搭降逃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层楼房逃生装置,适用于高层楼房的逃生过程中。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高楼缓降绳逃生装置大多只适合单人缓降逃生,原因不是承受重量,而是逃生绳设计上不适合多人同时搭降。若强要多人搭降,很容易造成肢体受到伤害,甚至会相互伤害。
老人小孩妇女由于体力问题和恐慌心理是不太可能单独搭降逃生的,还有为了争取宝贵的逃生时间,很迫切需要一种可多人逃生装置,能在搭降过程中保护老弱病残者,并能实现多人同时搭降逃生。
目前使用的高楼缓降绳逃生装置很不适合同时搭降老人小孩,老人小孩不能得到有效保护,而且大人在下降过程中不能灵活处置障碍物等等,这样人员肢体很容易受到伤害并且不能快速下降,影响自身安全撤离并且增加了待撤人员的危险系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楼房逃生装置,该装置能很好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巧妙设计,独特装置能有效支持单人或多人同时搭降,并且能有效保护好老人小孩等老弱病残者在搭降过程不容易受到伤害,而且大人能一边保护好老弱病残者一边灵活处置各类障碍物,达到安全快速搭降逃生。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一种高层楼房逃生装置,包括上端连接有挂钩的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降器下端与吊架相连接,所述吊架包括一伸缩纵向中空管,所述伸缩纵向中空管上半部一旁侧垂直连接有一高位座板,所述伸缩纵向中空管下半部套设有可绕着伸缩纵向中空管旋转的低位座板以实现低位座板在合拢时向高位座板靠拢。
进一步地,缓降器下端的逃生绳穿过伸缩纵向中空管的中央并与伸缩纵向中空管底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缓降器下端的逃生绳上设置有一套环,所述套环上设置有一对长绳及一对短绳,一对长绳分别与低位座板两旁侧部相连接,一对短绳分别与高位座板两旁侧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高位座板两旁侧部及远离低位座板一侧均设置有一护板。
进一步地,所述低位座板两旁侧部及远离高位座板一侧均设置有一护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存放方便、占用空间小、使用简便易懂、人性化;本实用新型经济实惠,一次投入以便无患,有效解决多人同时逃生,特别是同时搭降老弱病残者,从而赢取宝贵逃生时间和搭降过程保护好弱者;本专利设计巧妙、实用可行的装置最大限度地保护全体搭降者特别是老弱病残者得到及时救助,保护了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为紧急恶性事件高楼多人同时逃生提供了可行性安全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吊架收缩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吊架展开的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吊架连接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位座板的构造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槽钢横杆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为缓降器;2为吊架;3为槽钢横杆;4为连接环;11为挂钩;12为逃生绳;13为套环;14为长绳;15为短绳;21为伸缩纵向中空管;22为伸缩纵向中空管上半部;23为伸缩纵向中空管下半部;24为低位座板;25、26为护板;27为高位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参考图例,一种高层楼房逃生装置,包括上端连接有挂钩11的缓降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降器1下端与吊架2相连接,所述吊架2包括一伸缩纵向中空管21,所述伸缩纵向中空管上半部22一旁侧垂直连接有一高位座板27,所述伸缩纵向中空管下半部23套设有可绕着伸缩纵向中空管21旋转的低位座板24以实现低位座板24在合拢时向高位座板27靠拢。
缓降器1下端的逃生绳12穿过伸缩纵向中空管21的中央并与伸缩纵向中空管21底端相连接。
缓降器1下端的逃生绳12上设置有一套环13,所述套环13上设置有一对长绳14及一对短绳15,一对长绳14分别与低位座板24两旁侧部相连接,一对短绳15分别与高位座板27两旁侧部相连接。
所述高位座板27两旁侧部及远离低位座板24一侧均设置一护板25。
所述低位座板24两旁侧部及远离高位座板27一侧均设置一护板26。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先在房子的阳台或窗户向外安装一槽钢横杆3,在其外端设置一连接环4用于与缓降器上端的挂钩相连接;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把缓降器挂上的挂钩挂在连接环上,取出吊架(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高位座板与低位座板上的护板可以合起用一开关按钮控制,使用时只需按下按钮即可实现护板的展开,方便、快捷),变成一高一低一左一右的带竖护板的连体坐板,让吊架悬在半空,大人扶住,先让老弱病残者坐在高板上(若两人可一人叠坐在另一人大腿上),大人估算出重心位置,调整逃生绳上带固定扣的套环位置并固定扣住,使吊架处于平衡,大人坐上低板上,形成面对面对坐,老弱病残者大腿绕在大人腰边,手抓住空心管或逃生绳。
在下降的过程中,大人可通过手脚并用,有效避开障碍物。快要着地前大人拉住缓降器的另一端绳,使逃生装置悬在半空,大人扶住连体坐板先让老弱病残者下来,从而安全着地逃生。
在下降的过程中,坐板上的三面竖护板能很好保护搭降者,使身体免受伤害。
着地后通过拉回缓降器的另一端绳,逃生装置可重复搭降待撤人员。
平时藏放逃生装置的地方,可准备多顶安全帽、手套、护膝套、电筒等等,更能增强搭降过程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一对短绳、长绳与套环连接处处于粘合状态,不是直接分叉的,这样可以方便调节重心的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5)
1.一种高层楼房逃生装置,包括上端连接有挂钩的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降器下端与吊架相连接,所述吊架包括一伸缩纵向中空管,所述伸缩纵向中空管上半部一旁侧垂直连接有一高位座板,所述伸缩纵向中空管下半部套设有可绕着伸缩纵向中空管旋转的低位座板以实现低位座板在合拢时向高位座板靠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楼房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缓降器下端的逃生绳穿过伸缩纵向中空管的中央并与伸缩纵向中空管底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层楼房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缓降器下端的逃生绳上设置有一套环,所述套环上设置有一对长绳及一对短绳,一对长绳分别与低位座板两旁侧部相连接,一对短绳分别与高位座板两旁侧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楼房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座板两旁侧部及远离低位座板一侧均设置有一护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楼房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位座板两旁侧部及远离高位座板一侧均设置有一护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3913282U CN202283390U (zh) | 2011-10-14 | 2011-10-14 | 高层楼房逃生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3913282U CN202283390U (zh) | 2011-10-14 | 2011-10-14 | 高层楼房逃生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283390U true CN202283390U (zh) | 2012-06-27 |
Family
ID=46294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391328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83390U (zh) | 2011-10-14 | 2011-10-14 | 高层楼房逃生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28339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27675A (zh) * | 2011-10-14 | 2012-01-25 | 刘荣山 | 高层楼房逃生装置 |
-
2011
- 2011-10-14 CN CN2011203913282U patent/CN20228339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27675A (zh) * | 2011-10-14 | 2012-01-25 | 刘荣山 | 高层楼房逃生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126646A (zh) | 一种电力工人高空坠落悬吊自救系统及方法 | |
CN202289241U (zh) | 消防逃生救生设备 | |
CN202283390U (zh) | 高层楼房逃生装置 | |
KR101039763B1 (ko) | 고소 비상 탈출용 구명장비 | |
CN203235158U (zh) | 防排斥高层绿色通道 | |
CN102327675B (zh) | 高层楼房逃生装置 | |
CN202161707U (zh) | 缓降逃生工具 | |
CN102847243B (zh) | 高楼火灾救生机 | |
CN201410235Y (zh) | 一种高楼逃生防眩缓降保护装置 | |
KR20120077503A (ko) | 기구(氣球)가 부착된 비상탈출용 낙하산 | |
CN203802970U (zh) | 一种应急逃生专用设备 | |
CN207445385U (zh) | 一种登杆防坠落装置 | |
CN105107098A (zh) | 高楼救援器 | |
CN204563354U (zh) | 高楼紧急自救网袋梯及其配套双门网箱 | |
CN201959429U (zh) | 高楼逃生保护装备 | |
CN203763689U (zh) | 一种高层建筑用安全缓降逃生装置 | |
CN101574560A (zh) | 一种采用布套管作防眩保护的高楼缓降器 | |
CN113144445A (zh) | 一种高楼逃生行李箱装置 | |
CN211873752U (zh) | 一种建筑墙体施工防护装置 | |
CN2622074Y (zh) | 气囊救生器 | |
CN103463746A (zh) | 应急救援毯 | |
CN1879909B (zh) | 高楼火灾自救多人乘用逃生车及其救生方法 | |
CN206792823U (zh) | 一种建筑消防通道系统 | |
CN208852271U (zh) | 高层建筑自救式安全逃生装置 | |
CN2297208Y (zh) | 安全逃生用可调控缓降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814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