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82740U - 多电源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电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82740U
CN202282740U CN2011203138782U CN201120313878U CN202282740U CN 202282740 U CN202282740 U CN 202282740U CN 2011203138782 U CN2011203138782 U CN 2011203138782U CN 201120313878 U CN201120313878 U CN 201120313878U CN 202282740 U CN202282740 U CN 202282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power
output
casing
isola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1387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俊隆
林意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ppy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Xinju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u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u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1387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82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82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8274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电源系统,该多电源系统与至少一电源供应器电性连接,并取得该电源供应器所提供的一输出电力。而该多电源系统包括一电力整合背板、一机壳,该电力整合背板电性连接该直流电输出端口,且该电力整合背板具有至少一输出导线导接这些电源供应器提供的电力。而该机壳内具有一容置该电力整合背板的容置空间、一供该电源供应器进入该容置空间的开口以及至少一区隔出电源供应器位置的区隔部,其中该区隔部将该容置空间区隔出这些电源供应器的位置以及一供该输出导线通过的走线空间,且至少一外露于该机壳表面的供电端口与该输出导线电性连接。

Description

多电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电源系统,特别是改变电力输出位置的多电源系统。
背景技术
建立网站或者数据库需要庞大的数据储存系统以及运算系统,同时也需要购置稳定的电源系统供应电力给这些设备。为了使电源系统稳定,且在维护系统时仍能正常供应电源,该电源系统通常是由多个电源供应器构成,并且通过至少一电力整合背板汇集多个电源供应器的电力,该电力整合背板再通过多个输出端口输出电力。
该类电源系统的结构可见于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07819号“模块化多电源供应器”,该前案揭示了一装置箱内包含多个具有一开口的容置室、多个电源供应器以及一抽取式控制盒。其中该装置箱内且对应于这些容置室的开口处纵向锁固一控制背板,在该控制背板上设有与这些容置室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器,该控制背板使设多个直流输出端与这些第一连接器电性连接。而这些电源供应器各具有一第二连接器,这些电源供应器装设于该容置室内时该第二连接器与该第一连接器电性连接,使这些电源供应器的输出电力汇集至该控制背板上。
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07819号前案即揭示了该类电源系统的基本架构,在中国台湾专利证书第I259753号中可更清楚地看到该类电源系统的细部结构。其中,中国台湾专利证书第I259753号前案揭示了一种具有交直流电源接电架构的电源供应器模块,包括有一机壳、至少两电力处理模块以及至少两副电路板,该机壳内以隔板定义出至少二容置空间,该机壳一端对应每一容置空间设有交流电接电端口以及一直流电接电端口。每一电力处理模块具有一主电路板以及该主电路板上的电力处理单元,该主电路板具有一直流电接电端与该直流电接电端口相接。而该副电路板设有交流电接电端与该交流电接电端口相接,且该副电路板与该电力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由上述前案可见,该类电源系统的机壳前端具有供电源供应器插入的开口,而电力整合背板设于机壳的后端,并且该电力整合背板的输出端口朝向该机壳的后端。然而,考虑到室内空间的配置,前述电源系统通常都紧邻着墙壁,导致维修时需搬动整个电源系统以空出维修人员工作的空间。再者当电力整合背板的输出端口位于机壳的后端时,占用了部分空间而缩小了电源供应器本身可装设散热风扇的空间。又,以已知的电源系统而言,该电源供应器前端、后端都插满许多电力导线,外观不佳,且整理线路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由于已知电源系统的输出、输入连接器分别位于电源系统的两侧,在维修以及电源系统空间配置造成前述的麻烦。因而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电源系统结构,以方便维护者在单侧即可接电输入、输出,还使电源系统内的空间有效利用。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电源系统,该多电源系统与至少一电源供应器电性连接,并取得该电源供应器所提供的一输出电力。而该多电源系统包括一电力整合背板、一机壳,该电力整合背板电性连接该直流电输出端口,且该电力整合背板具有至少一输出导线导接这些电源供应器提供的电力。而该机壳内具有一容置该电力整合背板的容置空间、一供该电源供应器进入该容置空间的开口以及至少一区隔出电源供应器位置的区隔部,其中该区隔部将该容置空间区隔出这些电源供应器的位置以及一供该输出导线通过的走线空间,且至少一外露于该机壳表面的供电端口与该输出导线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该区隔部具有一输出线槽供该输出导线穿过且与一外露于机壳表面的供电端口电性连接。该机壳的容置空间可容纳许多电源供应器,因而该机壳设多个区隔部,以区隔该容置空间容纳多个电源供应器。而对应多个电源供应器,该机壳表面具有多个供电端口,该区隔部各自设置该输出线槽以导引输出导线。而这些供电端口穿过该些区隔部而进入该输出线槽内与该输出导线电性连接。前述的区隔部被区分为接近该开口的开口侧、位于该区隔部上方与下方的顶侧与底侧、以及相对于该开口侧另一端的后侧,该区隔部的输出线槽具有至少向该后侧开放的开口供输出导线进入。而装设入该容置空间内的电源供应器包含了设置该直流电输出端口的一输出侧,以及设置一交流电输入端口的一输入侧,该区隔部的开口侧延伸至该机壳的开口以隔开相邻电源供应器的输入侧。更进一步地,该供电端口穿过该区隔部的开口侧或顶侧或底侧而外露于该机壳表面。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该区隔部单纯将该容置空间区隔成置放这些电源供应器的位置,而该容置空间的其他空间则供该输出导线通过,再者,该供电端口定位于该开口上与这些输出导线电性连接。
通过前述的结构变动,该背板的输出导线可穿过该区隔部的输出线槽而与供电端口电性连接,又该供电端口设于该区隔部的开口侧或顶侧或底侧而外露于该机壳表面。因此不需要使用机壳后方的空间连接电线,以方便维护者在单侧即可接电输入、输出,还使电源系统内的空间有效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分解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分解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电源系统供电结构,以下将配合各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
请参阅图1、图2与图3,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分解图,而图3则为该多电源系统的局部剖面图。图中可见一多电源系统,该多电源系统由一机壳3提供一容置空间30,该容置空间30用于容纳至少一电源供应器1、一电力整合背板2以及至少一区隔部4。其中该机壳3包含一盖板31以及一开口32,该区隔部4于该容置空间30内区隔出该电源供应器1的定位位置。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个实施方式中,该机壳3内装设多个区隔部4,以容纳多个电源供应器1进入该机壳3内。该电源供应器1包含了设置一交流电输入端口11以及一把手13的一输入侧,以及设置一直流电输出端口12的一输出侧。该电源供应器1以该输出侧进入该机壳3的开口32后通过该区隔部4的导引进入该容置空间30,该电力整合背板2具有多个背板输入端口22,使插入该机壳3内的电源供应器1以直流电输出端口12电性连接该背板输入端口22,进而使该电源供应器1连接该电力整合背板2且使该电源供应器1产生的输出电力汇集至该电力整合背板2上。该电力整合背板2可连接一台或多台电源供应器1而汇集电力输出,而该电力整合背板2还设有至少一输出导线21,该电力整合背板2所汇集的电力由该输出导线21输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方式中,这些区隔部4各具有一输出线槽41供该输出导线21穿过,并且该输出导线21与一穿过该区隔部4的供电端口210电性连接(如图3所示)。该区隔部4可被区分为接近该开口32的开口侧401、位于该区隔部4上、下方的顶侧402与底侧404以及相对于该开口侧401另一端的后侧403,该区隔部4的开口侧401延伸至该机壳3的开口32以隔开相邻电源供应器1的输入侧。该输出线槽41具有至少向该后侧403开放的开口供输出导线21进入。更进一步地,该供电端口210穿过该区隔部4的开口侧401,或顶侧402,或底侧404,而与该输出导线21电性连接。然而,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是使该供电端口210穿过该区隔部4的开口侧401。如图1、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可见该电力整合背板2的输出导线21进入该区隔部4的输出线槽41,且这些区隔部4的开口侧401各设有一缺口42用以对应向该开口侧401出线的供电端口210,该供电端口210则穿过这些区隔部4的缺口42,该输出导线21与该供电端口210电性连接而导引该电力整合背板2提供的电力由该供电端口210输出。
请再参阅图4,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如前段所述,该供电端口210可穿过该区隔部4的顶侧402,并该机壳3上将对应该供电端口210的位置设有开放缺口而使该供电端口210外露于该机壳3表面。虽本实用新型仅以第一、第二实施方式表现该供电端口210可穿过该区隔部4的开口侧401与顶侧402,该供电端口210设于底侧404虽未示出,但经由该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教示,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无歧义地了解该供电端口210也可设于该区隔部4的底侧404。
请参阅图5,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其中,该区隔部4将该容置空间30区隔出电源供应器1定位的位置,并且相邻的电源供应器1之间另设有一隔板33相互区隔。而该区隔部4在该容置空间中区隔出的其他空间则供该输出导线21通过。再者,该供电端口210定位于该开口32上与这些输出导线21电性连接。如前述的,该第三实施方式则使该区隔部4区隔这些供电端口210与这些电源供应器1,可使这些供电端口210集中于机壳3的左、右两侧。请参阅图6,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基于前述的技术手段,这些供电端口210也可集中于机壳3的其中一侧,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可调动供电端口210的位置。
通过前述的结构特征,输出导线21可通过该区隔部4区隔出该输出导线21与供电端口210电性连接的空间,使得该电力整合背板2输出的电力可由异于已知技术的方向出线,并与其他设备电性连接。藉此,该多电源系统的输出即可配合系统维修人员作业而改变该供电端口210方向。并且可空出该多电源系统后方的面板空间,可选择装设散热风扇或散热孔而提高散热能力。

Claims (8)

1.一种多电源系统,所述多电源系统与至少一电源供应器电性连接,并取得所述电源供应器所提供的一输出电力,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电源系统包括:
一电力整合背板,所述电力整合背板电性连接所述电源供应器提供所述输出电力的一直流电输出端口,且所述电力整合背板具有导接所述电源供应器提供的电力的至少一输出导线;
一机壳,所述机壳内具有一容置所述电力整合背板的容置空间、一供所述电源供应器进入所述容置空间的开口以及至少一区隔部,其中所述区隔部将所述容置空间区隔出所述电源供应器的位置以及一供所述输出导线通过的走线空间,且至少一外露于所述机壳表面的供电端口与所述输出导线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区隔部具有供所述输出导线穿过且使所述输出导线与所述供电端口电性连接的一输出线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具有多个区隔部,多个供电端口穿过且定位于所述机壳表面,所述区隔部各自设置所述输出线槽以导引输出导线电性连接多个供电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端口穿过所述区隔部而进入所述输出线槽内与所述输出导线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区隔部被区分为接近所述开口的开口侧、位于所述区隔部上方与 下方的顶侧与底侧以及相对于所述开口侧另一端的后侧,所述区隔部的输出线槽具有至少向所述后侧开放的开口供输出导线进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端口穿过所述区隔部的开口侧或顶侧或底侧而外露于所述机壳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供应器包含设置所述直流电输出端口的一输出侧,以及设置一交流电输入端口的一输入侧,所述区隔部的开口侧延伸至所述机壳的开口以隔开相邻电源供应器的输入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端口定位于所述开口上。 
CN2011203138782U 2011-08-24 2011-08-24 多电源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82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138782U CN202282740U (zh) 2011-08-24 2011-08-24 多电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138782U CN202282740U (zh) 2011-08-24 2011-08-24 多电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82740U true CN202282740U (zh) 2012-06-20

Family

ID=46228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1387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82740U (zh) 2011-08-24 2011-08-24 多电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827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0918A (zh) * 2013-09-17 2015-03-25 鸿富锦精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电源供应单元与服务器电源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0918A (zh) * 2013-09-17 2015-03-25 鸿富锦精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电源供应单元与服务器电源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99089B (zh) 服务器
CN102106048B (zh) 带输入插头的电源板
US20070081308A1 (en) Computer system
TWI621007B (zh) 伺服器裝置
CN104881101B (zh) 电子装置
US9019707B2 (en) Server system
US20030235025A1 (en) Server unit comprising stacked multiple server unit cabinets accommodating multiple cartridge type server units
US20110069436A1 (en) Server cabinet and computer server system using same
US8611071B2 (en) Power supply structure of a multi-power-supply system
CN110989787A (zh) 液冷服务器
US10130004B2 (en) Network device
CN1630968A (zh) 电源分配器和控制中枢装置
CN103531949A (zh) 电源分配器
CN202282740U (zh) 多电源系统
CN210183766U (zh) 一种一体式机柜
CN110187749B (zh) 一种计算机集成装置
CN204334295U (zh) 一种模块式ups机柜布局结构
CN211745029U (zh) 一种显示屏控制器
CN211375494U (zh) 电子计算设备
CN214474744U (zh) 服务器和具有其的数据中心
EP2645836A1 (en)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orthogonally mounting plug-in cards
CN209842460U (zh) 扩充型控制装置及扩充型控制装置的主机
TW201308062A (zh) 多電源系統供電結構
CN111176400A (zh) 一种阵列服务器及系统
CN110380337B (zh) 一种快速接插组合器件模块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0

Termination date: 201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