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89787A - 液冷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液冷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89787A
CN110989787A CN201911216069.7A CN201911216069A CN110989787A CN 110989787 A CN110989787 A CN 110989787A CN 201911216069 A CN201911216069 A CN 201911216069A CN 110989787 A CN110989787 A CN 1109897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ooling
power
board
computing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160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航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tmai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Bitmai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tmai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Bitmai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91121606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897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89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897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2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20
    • G06F2200/201Cooling arrangements using cooling flui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冷服务器,包括:箱体;控制板,控制板设置于箱体内;多个算力组件,多个所述算力组件设置于箱体内且在箱体内依次排布,多个算力组件均与控制板电连接,每个算力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算力板和一个液冷件,液冷件设置于算力板至少一侧用于给算力板散热。因此,将算力组件和控制板等部件放置在箱体内,可以加强液冷服务器的集成化结构,利用单个控制板控制多个算力组件,可以大幅度降低设备的空间占比和成本,而且还可以简化控制方式,通过在算力板的两侧设置液冷件,可以使算力板以及算力板周围的空气的温度降到预定温度,从而可以确保算力板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液冷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冷服务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区块链共识服务器、云计算服务器、人工智能电脑以及很多工业电脑等设备,经常需要使用多个相同的计算单元,来增加数据计算和处理能力。
其中,每个计算单元一般都包括一个控制板和一个算力板,这样在设备所需较多算力板的情况下,其将也需要较多的控制板,导致服务器整体成本高,而且控制方式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液冷服务器,该液冷服务器可以实现一个控制板控制多个算力板,如此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简化控制方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冷服务器,包括:箱体;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多个算力组件,多个所述算力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在所述箱体内依次排布,多个所述算力组件均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每个所述算力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算力板和一个液冷件,所述液冷件设置与所述算力板至少一侧用于给所述算力板散热。
因此,利用单个控制板控制多个算力组件,可以大幅度降低设备的空间占比和成本,而且还可以简化控制方式,通过在算力板的两侧设置液冷件,可以使算力板以及算力板周围的空气的温度降到预定温度,从而可以确保算力板正常运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冷服务器,还包括:接口板,所述接口板电连接在所述算力组件和所述控制板之间,其中,每个所述接口板对应至少两个所述算力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板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所述至少两个算力组件,所述接口板连接于所述控制板的上部,所述接口板还向所述控制板的一侧延伸且位于所述至少两个算力组件的上部,所述至少两个算力组件均与对应的所述接口板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口板包括:控制板连接部和至少两个算力组件连接部,所述控制板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控制板的上部且与所述控制板相连接,所述至少两个算力组件连接部依次排布在对应的所述至少两个算力组件的上方且与对应的所述至少两个算力组件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板连接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算力组件连接部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所述接口板整体呈L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口板与所述控制板之间通过线缆连接;或所述控制板设置有插接器,所述接口板的端部设置有导电片,所述接口板的端部插接在所述插接器内且所述导电片与所述插接器导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板的顶部设置有两个所述插接器,两个所述插接器的插接口朝向两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电片采用金手指工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前侧和后侧敞开;前面板,所述前面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前侧;后面板,所述后面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后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壳内设置有隔离板,以隔离出多个容纳所述算力组件的第一空间和容纳所述控制板的第二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算力组件整体组装后设置在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卡槽件,所述算力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卡槽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二空间的两侧均设置有关于该第二空间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安装于所述上壳体的下方,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和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卡槽件,所述卡槽件内形成有滑槽,所述算力板的边缘插接在所述滑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壳体包括:顶板和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两侧;所述下壳体包括:底板和两个翻边板,两个所述翻边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上下相对,两个所述侧板的高度大于两个所述翻边板的高度,两个侧板分别固定于两个翻边板的外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冷服务器,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第二空间内,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控制板的一侧,至少两个所述算力板和所述控制板还均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算力板包括:PCB板、多个串联供电的芯片、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多个所述芯片、电源端子和所述信号端子均设置于所述PCB板上,多个所述芯片均与所述电源端子和所述信号端子电连接,所述电源端子和所述信号端子分别位于所述PCB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液冷服务器,还包括:正极导电件和负极导电件,所述端子包括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正极导电件一端与所述电源的正极端子连接,所述正极导电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算力板的正极端子连接,所述负极导电件一端与所述电源的负极端子连接,所述负极导电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算力板的负极端子连接,所述正极导电件与所数负极导电件为一体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正极导电件或所述负极导电件包括连接所述电源正极端子的第一连接段,连接所述算力板正极端子的第二连接段,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的第三连接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正极导电件和所述负极导电件上下间隔设置,所述正极导电件和所述负极导电件均对应有绝缘限位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正极导电件和所述负极导电件根据上下位置分为上导电件和下导电件,在所述卡槽件上设置有沿所述导电件的第二连接段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绝缘限位件,在所述电源上设置有用于限位所述上导电件的第二绝缘限位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算力组件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的前侧设置有风扇,所述前面板设置有与所述电源对应的输入口,所述后面板设置有出风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壳包括至少一个子外壳,当所述子外壳为多个时,多个所述子外壳依次连接,每个所述子外壳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算力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子外壳设置有搭接板,且在远离所述搭接板的一侧设置有搭接槽,一个所述子外壳的所述搭接板搭接在另一个相邻的所述子外壳的所述搭接槽处且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相邻的两个所述液冷件之间夹设有一个所述算力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算力组件还包括:电源和支架,至少两个所述算力板和所述控制板还均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固定在位于端部的所述液冷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源与对应的至少两个所述算力板通过铜排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每个所述算力组件中,相邻的所述液冷件的所述流道依次连通,位于第一端的所述液冷件具有进液口,位于第二端的所述液冷件具有出液口,所述算力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为两个相对端部。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冷服务器的正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冷服务器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冷服务器的算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冷服务器的的算力组件的爆炸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冷服务器的前面板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冷服务器的后面板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冷服务器的局部结构立体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液冷服务器的立体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冷服务器的导电件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冷服务器的接口板与插接器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冷服务器的接口板与插接器的插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液冷服务器;
10:算力组件;11:液冷件;12:算力板;13:电源;131:风扇;132:输入口;133:出风口;134:电源支架;16:正极导电件;17:负极导电件;18:绝缘限位件;181:第一绝缘限位件;182:第二绝缘限位件;19:三通分水接头;
20:箱体;21:外壳;211:上壳体;212:顶板;213:侧板;214:下壳体;217:子外壳;218:搭接板;219:搭接槽;22:前面板;23:后面板;24:隔离板;25:第一空间;26:第二空间;27:卡槽件;
30:控制板;31:插接器;40:接口板;41:算力组件连接部;42:控制板连接部;43:导电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冷服务器100,液冷服务器100包括:箱体20、控制板30和多个算力组件10,控制板30和多个算力组件10放置在箱体20内,如此可以加强液冷服务器100的集成化结构,箱体20可以起到保护控制板30和多个算力组件10的作用。
如图2所示,箱体20形成为长方体,箱体20的内部可以放置很多部件,箱体20为液冷服务器100的最外层结构,其可以保护放置在箱体20内的贵重部件,可以增加液冷服务器100的可靠性,延长液冷服务器100的使用寿命。
如图1和图2所示,控制板30设置于箱体20内,控制板30为精密的集成化结构,通过控制板30可以控制箱体20内放置的多个部件,控制板30可以控制多个部件的工作状态,而且控制板30还可以监控多个部件的运行情况,例如某些部件出现异常情况时,通过控制板30可以及时发觉进而纠正错误,控制板30可以保证液冷服务器100装置的正常运行,可以为液冷服务器100的工作保驾护航。
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算力组件10设置于箱体20内,而且多个算力组件10在箱体20内依次排布,多个算力组件10设置在箱体20内可以保证算力组件10的使用安全,可以延长算力组件10的使用寿命。多个算力组件10均与控制板30电连接,通过将多个算力组件10与一个控制板30连接,可以进一步提升液冷服务器100的集成化程度,可以减少控制板30的数量和空间占比,控制板30可以监控多个算力组件10的工作情况,而且还可以改变多个算力组件10的运行状态。
如图3和图4所示,每个算力组件10包括至少两个算力板12和一个液冷件11,其中液冷件11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是液冷件。液冷件11设置于算力板12至少一侧,以用于给算力板12散热,液冷件11的整体形状也为板状,进而液冷件11可以与算力板12紧靠设置,液冷件11内可以通入低温液体,从而可以起到降温的效果,算力板12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发热,此时液冷件11起到有效的降温效果,液冷件11可以使算力板12以及算力板12周围的空气的温度降到预定温度,从而使算力板12正常运行。
因此,将算力组件10和控制板30等部件放置在箱体20内,可以加强液冷服务器100的集成化结构,利用单个控制板30控制多个算力组件10,可以大幅度降低设备的空间占比和成本,而且还可以简化控制方式。并且,通过在算力板12的两侧设置液冷件11,可以使算力板12以及算力板12周围的空气的温度降到预定温度,从而可以确保算力板12正常运行。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冷服务器100,还包括:接口板40,接口板40电连接在算力组件10和控制板30之间,其中,每个接口板40对应至少两个算力组件10,接口板40的一面与算力组件10电连接,接口板40的另一对立面与控制板30电连接,接口板40可以缩短算力组件10和控制板30之间的用于电连接的电线(或者线缆)的长度,可以节省原材料,接口板40可以防止电线(或者线缆)过长导致的电线缠绕在一起,从而可以使电线(或者线缆)的线路变得顺畅和清晰。
如图1所示,控制板30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算力组件10,接口板40连接于控制板30的上部,接口板40还向控制板30的一侧延伸,而且接口板40位于至少两个算力组件10的上部,至少两个算力组件10均与对应的接口板40相连接,接口板40可以使电线(或者线缆)的线路变得顺畅和清晰,接口板40的设置可以提供很多便利,例如当需要排查电线(或者线缆)的线路的时候,用户可以很容易分辨每一条电线(或者线缆)的线路。
具体地,如图1所示,接口板40包括:控制板连接部42和至少两个算力组件连接部41,控制板连接部42连接于控制板30的上部,而且控制板连接部42与控制板30相连接,至少两个算力组件连接部41依次排布在对应的至少两个算力组件10的上方,而且至少两个算力组件连接部41与对应的至少两个算力组件10相连接。将控制板连接部42和算力组件连接部41分开设置,可以使接口板40与算力组件10之间的线路以及接口板40与控制板30之间的线路更加清晰,而且有利于走线和模块维护。
具体地,控制板连接部42的长度方向与算力组件连接部41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接口板40整体呈L形,L形的接口板40可以减小占空间比、优化箱体20内的空间结构,由此L形接口板40可以为箱体20内的其它部件节省空间,可以增加结构的精密度。
一种可选地,接口板40与控制板30之间也可以通过线缆连接,线缆连接简单,成本低。
另一种可选地,如图1、图10和图11所示,控制板30设置有插接器31,接口板40的端部设置有导电片43,接口板40的端部插接在插接器31内,而且导电片43与插接器31电连接,插接器31和导电片43的配合可以使控制板30与接口板40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使用外力将接口板40和导电片43断开便可以将控制板30和接口板40断开,插接器31与导电片43的设计可以接口板40与控制板30的通断更加方便。
具体地,如图1、图10和图11所示,控制板30的顶部设置有两个插接器31,两个插接器31的插接口朝向两侧,两个插接器31均与控制板30电连接,接口板40可以通过设置在接口板40端部的导电片43与插接器31连接,插接器31的插接口朝向两侧,换句话说,插接口朝向接口板40的方向设置,如此设计可以方便导电片43插入插接器31的插接口,可以降低控制板30与算力组件10之间布线的难度,进而可以节省布置时间。
具体地,导电片43可以采用金手指工艺,金手指由众多表面镀金的导电触片组成,众多的导电触片均匀间隔设置,金手指工艺可以使设置在接口板40上的导电片43轻易地插入设置在控制板30上的插接器31的插接口,而且金手指工艺可以使接口板40和插接器31的连接更加紧密,可以增加接口板40和插接器3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具体地,如图2所示,箱体20包括:外壳21、前面板22和后面板23,外壳21的前侧和后侧敞开,箱体20内的部件可以通过敞开口放置在箱体20内,前面板22可以拆卸地安装在外壳21的前侧,后面板23可以拆卸地安装在外壳21的后侧,当箱体20内的部件全部布置好之后,可以将前面板22安装在外壳21的前侧,将后面板23安装在外壳21的后侧,当液冷服务器100内部出现故障后,可以将前面板22和后面板23拆卸下来,进可以排查和维修箱体20内内部的部件,如此设计的箱体20可以使箱体20内的部件的布置和维修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外壳21内设置有隔离板24,隔离板24可以将箱体20内的长方体空间分割为两个小长方体空间,隔离板24用于隔离出多个容纳算力组件10的第一空间25和容纳控制板30的第二空间26,由此,隔离板24可以将液冷服务器100的空间模块化,可以优化箱体20内的空间结构,隔离板24可以使箱体20内的算力组件10和控制板30的工作区域一目了然。
如图2所示,算力组件10整体组装后设置在外壳21的第一空间25内,外壳21内还设置有卡槽件27,算力组件10可以滑动地设置在卡槽件27上,换句话说,算力组件10可以通过卡槽件27滑进箱体20内以完成安装,也可以通过卡槽件27滑出箱体20内完成拆卸,卡槽件27的设置可以方便算力组件10的拆卸与安装。另一方面,算力组件10通过卡槽件27滑进箱体20内之后,卡槽件27可以固定住算力组件10,可以防止算力组件10在箱体20内发生倾斜或者移动,卡槽件27的设置可以加强算力组件10安装和运行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每个第二空间26的两侧均设置有关于该第二空间26对称设置的第一空间25,而第一空间25放置的是算力组件10,第二空间26内放置的是控制板30,也就是说,每个控制板30的两侧均设置有关于控制板30对称设置的算力组件10,将控制板30设置在多个算力组件10的中间,可以使控制板30与多个算力组件10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例如控制板30和算力组件10的之间的线路可以对称设置。
具体地,如图2所示,外壳21包括:上壳体211和下壳体214,下壳体214安装于上壳体211的下方,上壳体211的下表面和下壳体214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卡槽件27,卡槽件27内形成有滑槽,算力板12的边缘插接在滑槽内。卡槽件27可以将算力组件10固定在液冷服务器100的箱体20内,上壳体211的下表面和下壳体214的上表面设置的卡槽件27进一步稳固算力组件10。通过卡槽件27内的滑槽与算力板12的配合可以让算力组件10滑进和滑出箱体20,从而有利于算力组件10的安装与拆卸。
可选地,上壳体211的下表面和下壳体214的上表面设置的卡槽件27可以为多个,考虑到实用性与生产成本和时间,单个算力组件10所在的第一空间25可以设置四个卡槽件27,其中两个卡槽件27可以设置在上壳体211的下表面,另外两个可以设置在下壳体214的上表面,设置在上壳体211的卡槽件27和设置在下壳体214的卡槽件27一一对应,也就是说,当算力板12的下侧插入下壳体214的卡槽件27时,算力板12的上侧也有卡槽件27配合插入,如此设计可以加强算力组件10的稳固性。
如图2所示,上壳体211包括:顶板212和两个侧板213,两个侧板213设置于顶板212的两侧;下壳体214包括:底板和两个翻边板,两个翻边板设置于底板的两侧,顶板212和底板上下相对,两个侧板213的高度大于两个翻边板的高度,两个侧板213分别固定于两个翻边板的外侧。通过将上壳体211的两个侧板213和下壳体214的两个翻边板连接起来,便可以将上壳体211和下壳体214组装完毕,例如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将侧板213和翻边板连接起来,翻边板的设计与螺纹紧固件的配合可以加强上壳体211和下壳体214之间的连接,可以避免箱体20的散架,翻边板可以加强箱体20结构的稳定性。
可选地,上壳体211的侧板213和顶板212可以为一体式结构,此时,侧板213和顶板212为整体式结构。当然侧板213和顶板212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此侧板213和顶板212分别加工成型,此时,侧板213和顶板212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拆卸或者连接,例如螺纹紧固件,分体式结构的侧板213和顶板212可以更有利于搬运,例如遇到较为狭窄的门框时,便可以先将侧板213和顶板212拆卸分开。
如图1和图2所示,液冷服务器100还可以包括:电源13,电源13设置于第二空间26内,电源13设置于控制板30的一侧,至少两个算力板12和一个控制板30还均与电源13电连接。电源13设置在控制板30的一侧,可以方便控制板30的取电,电源13可以为控制板30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液冷服务器100中仅配置一个电源13,多个算力组件10以及控制板30均与电源13连接,电源13可以与控制板30紧靠设置,如此设计可以减少电源13的数量,从而可以优化液冷服务器100的空间结构、减小电源13的空间占比,而且还可以节省电源原材料,从而可以减少成产成本和时间。
具体地,每个算力板12包括:PCB板、多个串联供电的芯片、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多个芯片、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均设置于PCB板上,多个芯片均与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电连接,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分别位于PCB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电源端子可以与算力组件10的电源13连接,进而可以使PCB板的多个串联的芯片通电,进而芯片可以为PCB板供电。将多个芯片、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均设置在PCB板上,可以提升算力板12的集成化程度,从而可以减小算力板12的空间占比、优化箱体20内的空间。
如图8所示,液冷件11设置有三通分水接头19,三通分水接头19焊接在成型的液冷件11上,如果每一个液冷件11上均设有有进水口和出水口,那么集成的液冷件11较多时,需要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数量就较多,而采用三通分水接头19可以将一个进水口或出水口分成两路,换句话说,一个三通分水接头19可以为两个液冷件11的进水口或者出水口,当两副液冷件11集成在一起时,只需要两个三通分水接头19,其中,一个三通分水接头19作为两个液冷件11共同的进水口,另外一个三通分水接头19作为两个液冷件11共同的出水口,三通分水接头19可以减少出水口和入水口的数量,从而可以减少零部件,节省原材料。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冷服务器100,还包括:正极导电件16和负极导电件17,端子包括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正极导电件16一端与电源13的正极端子连接,正极导电件16的另一端与算力板12的正极端子连接,负极导电件17一端与电源13的负极端子连接,负极导电件17的另一端与算力板12的负极端子连接,正极导电件16与所数负极导电件17为一体结构。通过设置算力板12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正极导电件16和负极导电件17、电源13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可以使电源13的电力传输给算力板12,而且可以简化供电的方式。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9所示,正极导电件16和负极导电件17上下间隔设置,正极导电件16和负极导电件17均对应有绝缘限位件18。正极导电件16和负极导电件17上下间隔设置可以防止正极导电件16和负极导电件17触碰,从而可以避免电路短路,通过设置绝缘限位件18,可以防止正极导电件16和负极导电件17松动或者脱落,从而可以增强正极导电件16和负极导电件17结构的稳定性。
具体地,如图7和图9所示,正极导电件16和负极导电件17根据上下位置分为上导电件和下导电件,在卡槽件27上设置有沿导电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绝缘限位件181,在电源13上设置有用于限位上导电件的第二绝缘限位件182。第一绝缘限位件181(或第二绝缘限位件182)可以由一个绝缘柱和绝缘折板组成,绝缘折板由两个一体连接的而且互相垂直的板子组成,其中一个板子与箱体20(或电源13)垂直连接,另一个板子形成有与绝缘柱直径相同的圆孔,绝缘柱上形成由螺纹凹槽,绝缘柱的一端与箱体20(电源13)连接,另一端穿过绝缘折板的圆孔延伸至负极导电件16(或正极导电件17)的下表面(上表面),利用第一绝缘限位件181(或第二绝缘限位件182)可以防止负极导电件16(或正极导电件17)松动或者脱落,从而可以增强负极导电件16或(正极导电件17)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具体地,算力组件10还包括电源13,电源13的前侧设置有风扇131,前面板22设置有与电源13对应的输入口132,后面板23设置有出风口133。算力组件10设置电源13可以直接为算力组件10供电,输入口132可以与外界的供电处交流电电连接,从而可以使电源13与外界的供电处电连接,进而电源13可以为算力组件10供电,设置在电源13前侧的风扇131可以与电源13电连接,一般情况下,电源13供电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热,而风扇131持续的吹风可以尽量避免电源13发热情况的出现,风扇131可以为电源13的正常供电保驾护航,设置在后面板23的出风口133可以使风扇131的风吹向外界,可以避免乱窜的风破坏箱体20内的部件和结构,例如箱体20内的电线。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外壳21包括至少一个子外壳217,当子外壳217为多个时,多个子外壳217依次连接,每个子外壳217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算力组件10,在一些特殊应用场景中,例如狭窄的空间,外壳21拆成多个子外壳217便可以轻松应对这一场景,外壳21灵活的组装方式可以提升液冷服务器100的应用场景灵活性。
具体地,如图1所示,子外壳217设置有搭接板218,而且在远离搭接板218的一侧设置有搭接槽219,一个子外壳217的搭接板218搭接在另一个相邻的子外壳217的搭接槽219处且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搭接槽219与搭接板218的配合可以加强子外壳217之间的连接,可以使子外壳217之间不会发生松动和倾斜,紧固件可以加强搭接槽219和搭接板218的配合,进而可以使子外壳217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如图3和图4所示,相邻的两个液冷件11之间夹设有一个算力板12,如此,算力板12的两面均可以有液冷件11在发挥作用,液冷件11可以确保算力板12长期稳定的工作而不发热,可以增加液冷服务器100装置的可靠性。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电源13与对应的至少两个算力板12通过铜排连接,换句话说,每一个算力组件10都有一个电源13供电,而电源13通过铜排与算力组件10中的至少两个算力板12连接。铜排的使用寿命长、可通电流大、经久耐用,而且铜排安装方便灵活,安装不容易出错,安装线路一目了然,因此,铜排可以将电源13的电能更加稳定地供给算力板12,可以增加液冷服务器100工作的稳定性。
具体地,在每个算力组件10中,相邻的液冷件11的流道依次连通,位于第一端的液冷件11具有进液口,位于第二端的液冷件11具有出液口,算力组件1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为两个相对端部,设置在第一端的进液口位于设置在第二端的出液口的下端,低温液体可以通过进液口进入液冷件11,可以通过出液口被排出液冷件11,如此设计可以防止低温液体位于液冷件11中的时间过长从而引发低温液体的变质。
进一步地,液冷件11中低温液体的流动路径为多个S形,低温液体从位于液冷件11前侧的第一端开始向位于液冷件11的后侧倾斜向上流动,当液体到达后侧时,液体又倾斜向上折返至前侧,依次循环下去,液体会流至位于液冷件11前侧的第二端,从而被排出液冷件11,S形的流动路径有利于帮助算力板12均匀散热,可以确保算力板12的整体不会过热,S形流动路径可以增加算力板12运行的稳定性。
具体地,箱体20可以采用金属材料,一方面,金属制成的箱体20可以保护设置在箱体20内的部件,例如算力组件10,另一方面,金属箱体20具有屏蔽功能,可以防止设备之间的干扰,例如,当需要大规模部署液冷服务器100的时候,金属箱体20就可以避免液冷服务器100之间的干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6)

1.一种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
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置于所述箱体内;
多个算力组件,多个所述算力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在所述箱体内依次排布,多个所述算力组件均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每个所述算力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算力板和一个液冷件,所述液冷件设置于所述算力板至少一侧用于给所述算力板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口板,所述接口板电连接在所述算力组件和所述控制板之间,其中,每个所述接口板对应至少两个所述算力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所述至少两个算力组件,所述接口板连接于所述控制板的上部,所述接口板还向所述控制板的一侧延伸且位于所述至少两个算力组件的上部,所述至少两个算力组件均与对应的所述接口板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板包括:控制板连接部和至少两个算力组件连接部,所述控制板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控制板的上部且与所述控制板相连接,所述至少两个算力组件连接部依次排布在对应的所述至少两个算力组件的上方且与对应的所述至少两个算力组件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连接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算力组件连接部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所述接口板整体呈L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板与所述控制板之间通过线缆连接;或
所述控制板设置有插接器,所述接口板的端部设置有导电片,所述接口板的端部插接在所述插接器内且所述导电片与所述插接器导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的顶部设置有两个所述插接器,两个所述插接器的插接口朝向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采用金手指工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的前侧和后侧敞开;
前面板,所述前面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前侧;
后面板,所述后面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后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置有隔离板,以隔离出多个容纳所述算力组件的第一空间和容纳所述控制板的第二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算力组件整体组装后设置在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卡槽件,所述算力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卡槽件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空间的两侧均设置有关于该第二空间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安装于所述上壳体的下方,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和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卡槽件,所述卡槽件内形成有滑槽,所述算力板的边缘插接在所述滑槽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包括:顶板和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两侧;
所述下壳体包括:底板和两个翻边板,两个所述翻边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上下相对,两个所述侧板的高度大于两个所述翻边板的高度,两个侧板分别固定于两个翻边板的外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第二空间内,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控制板的一侧,至少两个所述算力板和所述控制板还均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算力板包括:PCB板、多个串联供电的芯片、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多个所述芯片、电源端子和所述信号端子均设置于所述PCB板上,多个所述芯片均与所述电源端子和所述信号端子电连接,所述电源端子和所述信号端子分别位于所述PCB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服务器还包括:正极导电件和负极导电件,所述端子包括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正极导电件一端与所述电源的正极端子连接,所述正极导电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算力板的正极端子连接,所述负极导电件一端与所述电源的负极端子连接,所述负极导电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算力板的负极端子连接,所述正极导电件与所数负极导电件为一体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件和所述负极导电件上下间隔设置,所述正极导电件和所述负极导电件均对应有绝缘限位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件和所述负极导电件根据上下位置分为上导电件和下导电件,在所述卡槽件上设置有沿所述导电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绝缘限位件,在所述电源上设置有用于限位所述上导电件的第二绝缘限位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算力组件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的前侧设置有风扇,所述前面板设置有与所述电源对应的输入口,所述后面板设置有出风口。
2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至少一个子外壳,当所述子外壳为多个时,多个所述子外壳依次连接,每个所述子外壳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算力组件。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外壳设置有搭接板,且在远离所述搭接板的一侧设置有搭接槽,一个所述子外壳的所述搭接板搭接在另一个相邻的所述子外壳的所述搭接槽处且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液冷件之间夹设有一个所述算力板。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算力组件还包括:电源和支架,至少两个所述算力板和所述控制板还均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固定在位于端部的所述液冷件上。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与对应的至少两个所述算力板通过铜排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算力组件中,相邻的所述液冷件的所述流道依次连通,位于第一端的所述液冷件具有进液口,位于第二端的所述液冷件具有出液口,所述算力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为两个相对端部。
CN201911216069.7A 2019-12-02 2019-12-02 液冷服务器 Pending CN1109897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16069.7A CN110989787A (zh) 2019-12-02 2019-12-02 液冷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16069.7A CN110989787A (zh) 2019-12-02 2019-12-02 液冷服务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89787A true CN110989787A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89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16069.7A Pending CN110989787A (zh) 2019-12-02 2019-12-02 液冷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89787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99594A (zh) * 2020-08-10 2020-12-18 北京硅原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
CN112306168A (zh) * 2020-08-10 2021-02-02 北京硅原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
CN112394782A (zh) * 2020-11-19 2021-02-23 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和具有其的数据中心
CN112394780A (zh) * 2020-11-19 2021-02-23 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和具有其的数据中心
CN112394781A (zh) * 2020-11-19 2021-02-23 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和具有其的数据中心
CN113133249A (zh) * 2021-04-22 2021-07-16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以及服务器系统
WO2022007941A1 (zh) * 2020-07-09 2022-01-1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服务器、液冷服务器设备、边缘节点和数据处理集群
WO2022028037A1 (zh) * 2020-08-07 2022-02-10 深圳比特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用于该电子设备的液体冷却装置
WO2024001769A1 (zh) * 2022-06-27 2024-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系统和服务器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7941A1 (zh) * 2020-07-09 2022-01-1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服务器、液冷服务器设备、边缘节点和数据处理集群
WO2022028037A1 (zh) * 2020-08-07 2022-02-10 深圳比特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用于该电子设备的液体冷却装置
CN112099594A (zh) * 2020-08-10 2020-12-18 北京硅原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
CN112306168A (zh) * 2020-08-10 2021-02-02 北京硅原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
CN112306168B (zh) * 2020-08-10 2023-03-28 喜动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器
CN112394782A (zh) * 2020-11-19 2021-02-23 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和具有其的数据中心
CN112394780A (zh) * 2020-11-19 2021-02-23 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和具有其的数据中心
CN112394781A (zh) * 2020-11-19 2021-02-23 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和具有其的数据中心
CN113133249A (zh) * 2021-04-22 2021-07-16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以及服务器系统
WO2024001769A1 (zh) * 2022-06-27 2024-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系统和服务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89787A (zh) 液冷服务器
US10770869B2 (en) AC power adapter and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employing same
US7313000B2 (en)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a personal computer
EP1901406B1 (en) Socket for electronic part
CA3037935A1 (en) Unified connection array for battery module
US20110286176A1 (en) Module for a telecommunications subrack and a telecommunications subrack
KR102307980B1 (ko) 셀 연결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모듈
WO2011106790A1 (en) Pcb interconnect scheme for psu
US5436794A (en) Industrial controller card rack with heat transfer across card edges
CN211264229U (zh) 液冷服务器
US11217971B2 (en) AC power adapter and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employing same
US11217951B2 (en) AC power adapter and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employing same
US10736227B1 (en) Stackable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power distribution assembly and method
US20110212634A1 (en) Ac interconnect scheme for psu
US20240039219A1 (en) Plug-in apparatus
US11716825B2 (en) Blind-mated power distribution units
US20170325351A1 (en) Line Arrangement and Server Insert
US20190312375A1 (en) Power Connector Systems
US20070268634A1 (en) Power supply system
CN219352133U (zh) 数据中心的电源系统及数据中心
CN112739131B (zh) 电气托盘组件及变流器
CN216671977U (zh) 一种用于超级计算机的供电连接器及超级计算机
CN110554754A (zh) 电源汇流装置及具电源汇流装置的服务器
CN219843267U (zh) 配电设备
CN214542052U (zh) 带电流检测的智能接触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