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43267U - 配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配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43267U
CN219843267U CN202320718410.4U CN202320718410U CN219843267U CN 219843267 U CN219843267 U CN 219843267U CN 202320718410 U CN202320718410 U CN 202320718410U CN 219843267 U CN219843267 U CN 2198432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s
relay
power distribution
terminal
connection termi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1841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伟龙
赵密
陈熙
王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flow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flow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1841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432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432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432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stribution Board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配电设备,包括多个配电支路、多个间隔设置的继电器、控制板以及多个连接线。每个继电器对应一个配电支路设置。控制板设有多个间隔的连接端子,多个继电器中的每一个继电器与多个连接端子中的每一个连接端子分别一一对应。每个连接线电连接对应的每个连接端子与每个继电器,每个连接线的长度为D0,一个继电器到对应的连接端子的距离为D1,一个继电器到与对应的连接端子相邻的连接端子的距离为D2,其满足关系式D1≤D0<D2。本申请的配电设备安装简便且安全可靠,操作人员可以任意选取一根连接线进行对应连接端子与继电器的连接,缩短分辨连接线的时间、提升安装速度,降低生产流程或安装过程的时间成本及物料成本。

Description

配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配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配电设备。
背景技术
配电设备通常包括至少一个主路以及与所述主路连接的多条支路,每一支路可分别对应不同的用电设备或用电系统。因此,为了对每一支路进行管控,通常在每一个支路中均设有继电器,每一支路中的继电器均需与控制板连接,以实现对每一支路的控制。这种结构使得配电设备内部结构紧凑,多个继电器对应的多条走线会显得十分杂乱,尤其是在配电设备的生产过程中,对应不同继电器的不完全相同的连接线会大大增加配电设备的装配难度及物料冗余损耗,使生产过程的时间成本及物料成本均增加。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装过程简化以使生产成本降低的配电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结构工整、安装方便、生产成本低的配电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设备,其包括多个配电支路、多个间隔设置的继电器、控制板以及多个连接线。每个所述继电器对应一个所述配电支路设置。所述控制板设有多个间隔的连接端子,多个所述继电器中的每一个所述继电器与多个所述连接端子中的每一个连接端子分别一一对应。每个所述连接线电连接对应的每个所述连接端子与每个所述继电器,每个所述连接线的长度为D0,一个所述继电器到对应的所述连接端子的距离为D1,一个所述继电器到与对应的所述连接端子相邻的另一所述连接端子的距离为D2,其满足关系式D1≤D0<D2。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继电器包括多个第一继电器和多个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与所述第二继电器间隔设置;所述控制板包括主板和转接板,所述转接板与所述主板电连接,且与所述多个配电支路电连接,所述转接板被配置为感测所述多个配电支路的电信号;多个所述连接端子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端子和多个第二连接端子,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位于所述主板,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位于所述转接板;多个所述连接线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线及多个第二连接线,一个所述第一继电器与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通过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线连接,一个所述第二继电器与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通过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线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继电器中的每一个所述第一继电器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中的每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分别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线的长度为D01,一个所述第一继电器到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距离为D11,一个所述第一继电器到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相邻的另一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距离为D21,其满足关系式D11≤D01<D21。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二继电器中的每一个所述第二继电器与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中的每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分别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连接线的长度为D02,一个所述第二继电器到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距离为D12,一个所述第二继电器到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相邻的另一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距离为D22,其满足关系式D12≤D02<D22。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板还设有第一转接端子,所述转接板设有第二转接端子,所述第一转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转接端子电连接,使所述主板与所述转接板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转接端子设于所述转接板靠近所述主板一侧,并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相背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继电器与多个所述第二继电器分别设于所述转接板相背的两侧,多个所述第一继电器相较多个所述第二继电器靠近所述主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继电器、多个所述第二继电器、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以及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均沿相同方向等距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端子正对所述第一继电器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端子正对所述第二继电器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线的长度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电设备还包括底板,所述继电器设于所述底板,所述主板包括第一电板部及第二电板部,所述第一电板部设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一电板部与所述第二电板部交叉插接,所述第二电板部由所述第一电板部向远离所述底板一侧延伸。
本申请的配电设备包括多个配电支路,继电器及控制板与配电支路电连接,使控制板可以监测多个配电支路。同时,对应不同配电支路的多个继电器与多个连接端子一一对应,对应的每个连接端子与每个继电器通过一个连接线电连接,且每个连接线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一个继电器到对应的连接端子的距离且小于一个继电器到与对应的连接端子相邻的连接端子的距离,使得多个连接线可具有相同的长度或规格,任意一个连接线均可实现对应的每个连接端子与每个继电器之间的连接;且,由于连接线的长度是统一且固定的,使得该操作进一步具有一定的防呆功能。在配电设备的安装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任意选取一根连接线进行对应连接端子与继电器的连接,大大缩短了操作员对连接线进行分辨的时间,提升了安装速度,降低了生产的时间成本;同时,由于连接线种类减少使单一连接线需求数量增加,使得对连接线进行物料备份的需求降低,降低了生产的物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电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电设备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电设备沿俯视视角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电设备沿倾斜视角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对应V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配电设备 101-配电支路 102-继电器
103-控制板 104-连接线 105-壳体
106-主输入端 1011-导电柱 1012-支路空气开关
1021-第一继电器 1022-第二继电器 1031-主板
1032-转接板 1033-连接端子 1041-第一连接线
1042-第二连接线 1051-底板 1052-侧板
1053-安装板 1054-面板 10311-第一电板部
10312-第二电板部 10313-第一转接端子 10321-霍尔传感器
10322-第二转接端子 10331-第一连接端子 10332-第二连接端子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Z-第三方向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将参考附图以更全面地描述本申请内容。附图中所示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使本申请透彻和完整,并且将本申请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组件。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限制本申请。如本文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当在本文中使用时,“包括”和/或“包含”和/或“具有”,整数,步骤,操作,组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组件和/或其群组。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此外,除非文中明确定义,诸如在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和本申请内容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以下内容将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须注意的是,参考附图中所描绘的组件不一定按比例显示;而相同或类似的组件将被赋予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或类似的技术用语。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配电设备”是在电力系统中对高压配电柜,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断路器,低压开关柜,配电盘,开关箱,控制箱等设备的统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配电支路”为电路中能通过同一电流的每个分支,在电路中支路为单个电路元件或是若干个电路元件的串联,构成的一个分支,一个分支上流经的是同一个电流,电路中每个分支都称作支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控制板”是包含有逻辑电路,并可以接收并发出电信号的电路板。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连接线”及“连接端子”为具备导电连接能力的导电材料,与“连接线”及“连接端子”连接的多个元件相互之间可实现电导通。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市电线路”是指铺设于市政供电体系中的交流电网。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储能供电线路”是由储能装置(例如大型移动电源)提供电能的用电网络。
一般的配电设备通常包括至少一个主路以及与所述主路连接的多条支路,为了对每一支路进行管控,通常在每一个支路中均设有继电器,每一支路中的继电器均需与控制板连接,以实现对每一支路的控制。这种结构使得配电设备内部结构紧凑,多个继电器对应的多条走线会显得十分杂乱,对应不同继电器的不完全相同的连接线会大大增加配电设备的装配难度及物料冗余损耗,使生产过程的时间成本及物料成本均增加。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结构工整、安装方便、生产成本低的配电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设备,其包括多个配电支路、多个间隔设置的继电器、控制板以及多个连接线。每个继电器对应一个配电支路设置。控制板设有多个间隔的连接端子,多个继电器中的每一个继电器与多个连接端子中的每一个连接端子分别一一对应。每个连接线电连接对应的每个连接端子与每个继电器,每个连接线的长度为D0,一个继电器到对应的连接端子的距离为D1,一个继电器到与对应的连接端子相邻的连接端子的距离为D2,其满足关系式D1≤D0<D2。本申请的配电设备安装简便且安全可靠,操作人员可以任意选取一根连接线进行对应连接端子与继电器的连接,缩短分辨连接线的时间、提升安装速度,并且降低生产流程或安装过程的时间成本及物料成本。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设备10,其包括多个配电支路101、多个间隔设置的继电器102、控制板103、多个连接线104、壳体105以及主输入端106。多个配电支路101、多个继电器102、控制板103、多个连接线104以及主输入端106设置于壳体105内。
其中,主输入端106用于与市电线路或储能供电线路连接。多个配电支路101分别与主输入端106电连接,多个配电支路101通过主输入端106与所述市电线路或所述储能供电线路连接,用于将电能进一步分配给各支路用电器(图未示)。控制板103与配电支路101电连接,用于监测及控制各配电支路101。多个继电器102分别通过多个连接线104与控制板103电连接,多个继电器102还与主输入端106电连接,以实现对每一配电支路101的控制。
于一实施例中,每个继电器102对应一个配电支路101设置。控制板103设有多个间隔的连接端子1033,多个继电器102中的每一个继电器102与多个连接端子1033中的每一个连接端子1033分别一一对应。每个连接线104电连接对应的每个连接端子1033与每个继电器102。其中,每个连接线104的长度为D0,一个继电器102到对应的连接端子1033的距离为D1,一个继电器102到与对应的连接端子1033相邻的连接端子1033的距离为D2,其满足关系式D1≤D0<D2。
可以理解地是,由于连接线104的长度D0与继电器102到连接端子1033的距离D1及D2满足关系式D1≤D0<D2,使得任意一根连接线104的长度并不足以使其可以连接不对应的继电器102与连接端子1033。即,任意一根连接线104只能被用于连接对应的一个继电器102与一个连接端子1033。
在配电设备10的安装过程中,一方面,操作人员可以选取任意一根连接线104进行对应连接端子1033与继电器102的连接,使该安装步骤可以防呆,并可以大幅缩短操作员对连接线104进行分辨的时间,提升安装速度,降低生产流程或安装过程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由于连接线104的种类减少使单一连接线104的需求数量增加,使得对连接线104进行物料备份的需求降低,降低了生产的物料成本。
于一实施例中,多个继电器102包括多个第一继电器1021和多个第二继电器1022,第一继电器1021与第二继电器1022间隔设置。控制板103包括主板1031和转接板1032,转接板1032与主板1031电连接,转接板1032还与多个配电支路101电连接,转接板1032被配置为可以感测多个配电支路101的电信号。多个连接端子1033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端子10331和多个第二连接端子10332,多个第一连接端子10331相互间隔设置,多个第二连接端子10332相互间隔设置,第一连接端子10331与第二连接端子10332相互间隔设置。多个第一连接端子10331位于主板1031,多个第二连接端子10332位于转接板1032。多个连接线104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线1041及多个第二连接线1042,一个第一继电器1021与一个第一连接端子10331通过一个第一连接线1041连接,一个第二继电器1022与一个第二连接端子10332通过一个第二连接线1042连接。
可以理解地是,第一继电器1021及第二继电器1022可用于适配主输入端106的不同接口(例如,主输入端106具有两个相互绝缘的引出部分(图未示),两个所述引出部分可分别对应110V及220V的电压),使第一继电器1021及第二继电器1022可以分别与不同的配电支路101电连接并对其进行控制,从而提升配电设备10与外部用电设备的适配性能。第一连接端子10331及第一连接线1041用于与第一继电器1021适配,第二连接端子10332及第二连接线1042用于与第二继电器1022适配,以分别完善各配电支路101的连接结构。
于一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继电器1021中的每一个第一继电器1021与多个第一连接端子10331中的每一个第一连接端子10331分别一一对应。每个第一连接线1041的长度为D01,一个第一继电器1021到对应的第一连接端子10331的距离为D11,一个第一继电器1021到与对应的第一连接端子10331相邻的另一第一连接端子10331的距离为D21,其满足关系式D11≤D01<D21。
可以理解地是,由于任意一根第一连接线1041的长度并不足以使其可以连接不对应的第一继电器1021及第一连接端子10331,因此,任意一根第一连接线1041只能被用于连接对应的一个第一继电器1021与一个第一连接端子10331,实现第一连接线1041、第一连接端子10331及第一继电器1021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应配电设备10的安装过程,可以提升安装便捷度,还可以避免操作者接错线以提升配电设备10的安全性。
于一实施例中,多个第二继电器1022中的每一个第二继电器1022与多个第二连接端子10332中的每一个第二连接端子10332分别一一对应;每个第二连接线1042的长度为D02,一个第二继电器1022到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10332的距离为D12,一个第二继电器1022到与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10332相邻的另一第二连接端子10332的距离为D22,其满足关系式D12≤D02<D22。
可以理解地是,由于任意一根第二连接线1042的长度并不足以使其可以连接不对应的第二继电器1022与第二连接端子10332,因此,任意一根第二连接线1042只能被用于连接对应的一个第二继电器1022与一个第二连接端子10332,实现第二连接线1042、第二连接端子10332及第二继电器1022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应配电设备10的安装过程,可以提升安装便捷度,还可以避免操作者接错线以提升配电设备10的安全性。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线1041与第二连接线1042的长度相同。
可以理解地是,第一连接线1041的长度D01与第二连接线1042的长度D02相同,第一连接线1041与第二连接线1042还可以为相同的型号。在配电设备10的安装过程中,还可省去对第一连接线1041及第二连接线1042进行分辨的时间或工序,提升安装效率并降低生产流程或安装过程的时间成本。且,第一连接线1041与第二连接线1042作为同一型号的物料进行备料,可以降低物料冗余量,降低生产的物料成本。再者,还可以避免第一连接线1041及第二连接线1042相互之间接错的现象发生。
于一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继电器1021与多个第二继电器1022分别设于转接板1032相背的两侧,多个第一继电器1021相较多个第二继电器1022靠近主板1031。
可以理解地是,第一继电器1021可更靠近主板1031便于第一继电器1021直接与主板1031电连接,多个第二继电器1022可通过转接板1032与主板1031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主输入端106包括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的两个引出部(图未示),主输入端106沿第一方向X延伸,多个配电支路101沿第二方向Y夹设于主输入端106间隔的两个所述引出部之间。配电支路101包括多个导电柱1011及多个支路空气开关1012,多个导电柱1011与主输入端106电连接,多个支路空气开关1012与多个导电柱1011分别一一对应并电连接,多个导电柱1011沿第三方向Z凸起设置。多个第一继电器1021与多个第二继电器1022沿第二方向Y分别设于多个配电支路101相背的两侧,多个第一继电器1021分别与主输入端106间隔的两个所述引出部中的一个电连接,多个第二继电器1022分别与主输入端106间隔的两个所述引出部中的另一个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板103的主板1031设于多个第一继电器1021沿第二方向Y远离多个第一继电器1021一侧,控制板103的转接板1032沿第二方向Y设于多个第一继电器1021与多个第二继电器1022之间,转接板1032与配电支路101连接。转接板1032包括多个霍尔传感器10321,转接板1032沿第三方向Z设于多个配电支路101上方,多个霍尔传感器10321与多个导电柱1011分别一一对应,每个霍尔传感器10321套设于一个导电柱1011,用于监测该导电柱1011所对应的配电支路101的电流数据。
可以理解地是,主板1031可设于配电设备10的边缘区域,以便于走线,并提高配电设备10内部的空间利用效率。转接板1032与多个配电支路101电耦合,且转接板1032还可作为第二继电器1022转接至主板1031的连接部,使转接板1032可兼具多种功能,并进一步提高配电设备10内部的空间利用效率及走线规划的合理性。
可以理解地是,多个第一连接端子10331用于对应多个第一继电器1021,多个第二连接端子10332用于对应多个第二继电器1022;多个第一连接端子10331相较于多个第二连接端子10332更靠近多个第一继电器1021,多个第二连接端子10332相较于多个第一连接端子10331更靠近多个第二继电器1022;使操作人员在安装过程中可以直观辨别对应继电器102与连接端子1033,降低出现走线错误的风险。
于一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继电器1021、多个第二继电器1022、多个第一连接端子10331以及多个第二连接端子10332均沿相同方向等距间隔设置。第一连接端子10331正对第一继电器1021设置,第二连接端子10332正对第二继电器1022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继电器1021、多个第二继电器1022、多个第一连接端子10331以及多个第二连接端子10332均沿第一方向X等距间隔设置。每个第一连接端子10331可正对一个第一继电器1021设置,并使每个第二连接端子10332可正对一个第二继电器1022设置。
可以理解地是,对应的第一连接端子10331与第一继电器1021正对设置可降低第一连接端子10331与对应的第一继电器1021之间的间距,降低对应的第一连接线1041的长度,可降低耗材成本并提升空间利用率。同理,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10332与第二继电器1022正对设置可降低第二连接端子10332与对应的第二继电器1022之间的间距,降低对应的第二连接线1042的长度,可降低耗材成本并提升空间利用率。
于一实施例中,主板1031还设有第一转接端子10313,转接板1032设有第二转接端子10322。第一转接端子10313与第二转接端子10322电连接,使主板1031与转接板1032电连接。
可以理解地是,为提升配电设备10内部的空间利用效率以及内部电路走线规划的合理性,本申请的控制板103使主板1031与转接板1032间隔设置。通过第一转接端子10313与第二转接端子10322,则可以使主板1031与转接板1032之间实现电连接。
于一实施例中,第二转接端子10322设于转接板1032靠近主板1031一侧,并与第二连接端子10332相背设置。
可以理解地是,第二转接端子10322靠近主板1031设置可便于连接第一转接端子10313与第二转接端子10322,使配电设备10内部走线更简洁美观。第二连接端子10332与第二转接端子10322分别设于转接板1032相背的两侧,降低接错线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5包括底板1051、侧板1052、安装板1053及面板1054。底板1051与面板1054间隔设置,侧板1052环绕底板1051及面板1054设置。侧板1052分别与底板1051及面板1054连接,底板1051、面板1054及侧板1052限定一容置空间,多个配电支路101、多个继电器102、控制板103、多个连接线104以及主输入端106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安装板1053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且安装板1053设于底板1051与面板1054之间,安装板1053可用于设置汇流排(图未示)等其他元件。支路空气开关1012通过安装板1053实现定位,支路空气开关1012通过面板1054上的开孔区域裸露,以供用户对支路空气开关1012进行操作。
于一实施例中,继电器102设于底板1051,主板1031包括第一电板部10311及第二电板部10312,第一电板部10311设于底板1051,第一电板部10311与第二电板部10312交叉插接,第二电板部10312由第一电板部10311向远离底板1051一侧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板部10311可相较于底板1051平行设置,转接板1032亦可相较于底板1051平行设置,第一电板部10311设置的位置相较于转接板1032更低,使第一电板部10311与转接板1032之间沿第三方向Z存在高度差。使第二电板部10312与第一电板部10311交叉插接,第一电板部10311与第二电板部10312采取立体摆放的方式,第二电板部10312可利用第一电板部10311与转接板1032之间的高度差所对应的空间,提升配电设备10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再者,第一电板部10311与第二电板部10312相互垂直设置并插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接端子10313设于第二电板部10312上,并使第一转接端子10313对应第二转接端子10322设置,使第二转接端子10322更靠近第一转接端子10313。再者,第一转接端子10313沿第三方向Z设于第二电板部10312远离第一电板部10311的一端。
上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各种变更和替换。这些变更和替换都落在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配电设备,其包括多个配电支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设备还包括:
多个间隔设置的继电器,每个所述继电器对应一个所述配电支路设置;
控制板,其设有多个间隔的连接端子,多个所述继电器中的每一个所述继电器与多个所述连接端子中的每一个连接端子分别一一对应;
多个连接线,每个所述连接线电连接对应的每个所述连接端子与每个所述继电器,每个所述连接线的长度为D0,一个所述继电器到对应的所述连接端子的距离为D1,一个所述继电器到与对应的所述连接端子相邻的另一所述连接端子的距离为D2,其满足关系式D1≤D0<D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继电器包括多个第一继电器和多个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与所述第二继电器间隔设置;
所述控制板包括主板和转接板,所述转接板与所述主板电连接,且与所述多个配电支路电连接,所述转接板被配置为感测所述多个配电支路的电信号;
多个所述连接端子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端子和多个第二连接端子,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位于所述主板,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位于所述转接板;
多个所述连接线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线及多个第二连接线,一个所述第一继电器与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通过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线连接,一个所述第二继电器与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通过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线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继电器中的每一个所述第一继电器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中的每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分别一一对应;
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线的长度为D01,一个所述第一继电器到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距离为D11,一个所述第一继电器到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相邻的另一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距离为D21,其满足关系式D11≤D01<D2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二继电器中的每一个所述第二继电器与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中的每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分别一一对应;
每个所述第二连接线的长度为D02,一个所述第二继电器到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距离为D12,一个所述第二继电器到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相邻的另一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距离为D22,其满足关系式D12≤D02<D2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还设有第一转接端子,所述转接板设有第二转接端子,所述第一转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转接端子电连接,使所述主板与所述转接板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接端子设于所述转接板靠近所述主板一侧,并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相背设置。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继电器与多个所述第二继电器分别设于所述转接板相背的两侧,多个所述第一继电器相较于多个所述第二继电器靠近所述主板。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继电器、多个所述第二继电器、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以及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均沿相同方向等距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端子正对所述第一继电器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端子正对所述第二继电器设置。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线的长度相同。
10.如权利要求2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设备还包括底板,所述继电器设于所述底板,所述主板包括第一电板部及第二电板部,所述第一电板部设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一电板部与所述第二电板部交叉插接,所述第二电板部由所述第一电板部向远离所述底板一侧延伸。
CN202320718410.4U 2023-03-28 2023-03-28 配电设备 Active CN2198432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18410.4U CN219843267U (zh) 2023-03-28 2023-03-28 配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18410.4U CN219843267U (zh) 2023-03-28 2023-03-28 配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43267U true CN219843267U (zh) 2023-10-17

Family

ID=88300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18410.4U Active CN219843267U (zh) 2023-03-28 2023-03-28 配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432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69357B (zh) 用于将多个输入电能分配到相邻输出的方法和装置
EP2227845B1 (en) Switchboard with ups and horizontal busbars
US20130294014A1 (en) Relay with integrated power sensor
US10944131B2 (en) Battery pack switch
US9653890B2 (en) Metering apparatus for load centers
US9425603B2 (en) Bus plug apparatus using multiple interconnected enclosures
US10707654B2 (en) Power distributor
CN103477517A (zh) 断路器面板
CN206060518U (zh) 一种用于通信站点的微型供电电源
CN102931661A (zh) 兼容多种电网制式的交流配电方法和电源接线装置
CN105914588A (zh) 一种多断路器配电柜或配电箱
CN201663381U (zh) 智能型高压多路组合开关
CN219843267U (zh) 配电设备
CN105932550A (zh) 一种配电柜或配电箱的多断路器排布方法
US7394632B2 (en) Line interface module
CN204651707U (zh) 雷达配电分机
CN114743811B (zh) 铜排组件和电源切换开关
CN219717627U (zh) 配电设备
CN212811006U (zh) 一种带报警功能的配电箱
KR20230028199A (ko) 전력 분배 패널
KR100914554B1 (ko) 배전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전시스템
CN104734350A (zh) 监控工厂用电的低压配电系统
CN219843270U (zh) 配电设备
CN104698920A (zh) Ddc控制柜
CN210668998U (zh) 一种多馈出紧凑型低压配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Factory Building 401, Runheng Industrial Plant 1, Fuyuan Road, Zhanche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