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77521U - 卡接式混药嘴 - Google Patents

卡接式混药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77521U
CN202277521U CN2011204230150U CN201120423015U CN202277521U CN 202277521 U CN202277521 U CN 202277521U CN 2011204230150 U CN2011204230150 U CN 2011204230150U CN 201120423015 U CN201120423015 U CN 201120423015U CN 202277521 U CN202277521 U CN 2022775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medicine mixing
plug
card body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2301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宇
李科
周兵
赵柳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Lummy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Lummy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Lummy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Lummy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42301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775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775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7752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接式混药嘴,包括混药卡体、针筒体和加药针;加药针设在混药卡体内,混药卡体的下端面与加药针外壁密封;加药针的底部向下延伸并与针筒体的内壁形成密封塞安装腔;针筒体的内壁至少设有一排沿圆周方向设置的卡槽,卡槽位于密封塞安装腔的下方。使用时,将针筒体套在混药接口上,向下推动混药卡体,混药接口最上一排卡环卡在针筒体内的最下一排卡槽内,使针筒体与混药接口固定;混药时,将药物容器卡入混药卡体内,向下推动混药卡体,混药接口最上一排卡环卡在针筒体的最上一排卡槽内,加药针的底部戳穿隔膜,药物容器与输液软袋连通,使用时无需采用软管连接和易折柄,既减少了软管安装工位,又避免了因焊接带来的缺陷。

Description

卡接式混药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与输液容器上的硬双接口连接的混药嘴。
背景技术
在临床治疗疾病中,常给病人输液或者通过静脉滴注直接将药物注入体内,药物常存储在输液袋内,而输液袋内的药液注入或输出常常通过混药嘴实现。
现有技术中,混药嘴包括混药卡体、针筒体和加药针。混药卡体为圆柱状中空结构,加药针设在混药卡体内,加药针的针尖向上,混药卡体的下端面与加药针外壁密封,针筒体位于混药卡体的下端面。
上述结构的混药嘴在使用中主要存在如下不足:一、在与输液容器上的硬双接口连接时,需通过软管连接,软管的一端套在硬双接口上的混药接口上,并与该混药接口焊合,软管的另一端套在针筒体上,并与该针筒体焊合,这样既增加了软管的安装工位,又增加焊接部位,增大了因焊接部位在混药时漏液的几率;二、混药嘴通过软管与硬双接口上的混药接口连接,因软管所采用材料的限制,在温度较低(如零下温度),易导致软管的焊接部位开裂,进而导致混药漏液;三、上述结构的混药嘴,通过软管与硬双接口上的混药接口连接时,软管内还需安装易折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使用中无需采用易折柄和软管,避免因焊接而产生混药漏液,减少安装工位,且一次成型的卡接式混药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卡接式混药嘴,包括混药卡体、针筒体和加药针;所述混药卡体为圆柱状中空结构,所述加药针设在混药卡体内,混药卡体的下端面与加药针外壁密封,所述针筒体位于混药卡体的下端面;所述加药针的底部向下延伸并与针筒体的内壁形成环形的密封塞安装腔;所述针筒体的内壁至少设有一排沿圆周方向设置的卡槽,卡槽位于密封塞安装腔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针筒体的内壁设有两排沿圆周方向设置的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密封塞安装腔内设有密封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方案,在混药卡体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防止药物容器退出的、且倾斜设置的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案,加药针的延伸端底部具有一向下凸出的弧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方案,在混药卡体的上端设有密封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该卡接式混药嘴时,将针筒体的底部套在混药接口上,向下推动混药卡体,混药接口上的最上一排卡环卡在针筒体内最下一排卡槽内,此时使针筒体与混药接口固定;混药时,将药物容器卡入混药卡体内,继续向下推动混药卡体,混药接口上的最上一排卡环卡在针筒体内最上一排卡槽内,混药接口压缩密封塞,使加药针的底部戳穿混药接口内的隔膜,混药卡体内的药物容器与输液软袋内连通;该卡接式混药嘴在使用中,无需采用软管连接和易折柄,既减少了软管安装工位,又避免了因软管焊接缺陷所带来的焊缝漏液,同时该卡接式混药嘴一次成型,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卡接式混药嘴的主视图;
图2为卡接式混药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卡接式混药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硬双接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卡接式混药嘴在使用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卡接式混药嘴在使用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混药卡体; 2—针筒体; 3—加药针; 4—卡槽; 5—卡槽;6—密封塞; 7—卡块; 8—药物容器; 9—输液软袋; 10—混药接口; 11—卡环; 12—卡环; 13—隔膜; 14—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图1为卡接式混药嘴的主视图,图2为卡接式混药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卡接式混药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如图所示。卡接式混药嘴,包括混药卡体1、针筒体2和加药针3。混药卡体1为圆柱状中空结构,加药针3设在混药卡体1内,加药针3的针尖向上,混药卡体1的下端面与加药针3外壁密封,针筒体2位于混药卡体1的下端面。加药针3的底部向下延伸并与针筒体2的内壁形成环形的密封塞安装腔,密封塞安装腔内设有密封塞6。针筒体2的内壁至少设有一排沿圆周方向设置的卡槽,卡槽位于密封塞安装腔的下方。
本实施例中,针筒体2的内壁设有两排沿圆周方向设置的卡槽4、5,针筒体2竖直放置时,针筒体2内最上一排卡槽的附图标记为4,最下一排卡槽的附图标记为5。
该针筒体2内的卡槽与混药接口10上的卡环配合使用。使用时,既可在针筒体2的内壁上设有一排沿周向设置的卡槽,在混药接口10的外壁上设有两排沿周向设置、且与针筒体2内的卡槽密封配合使用的的卡环11、12(混药接口10竖直放置时,混药接口10上的最上一排卡环的附图标记为11,最下一排卡环的附图标记12),当针筒体2套在混药接口10上后向下推压混药卡体1,针筒体2内的卡槽套在混药接口10上的最上一排卡环11上时,针筒体2被固定在混药接口10上;混药时,将药物容器8卡入混药卡体1内,使加药针3的针尖对准药物容器8的密封塞,向下推动药物容器8从而带动混药卡体1向下运行,使针筒体2内的卡槽套在混药接口10上的最下一排卡环12上时,加药针3的针尖穿透药物容器的密封塞,加药针3的底部戳穿混药接口10内的隔膜13,混药卡体1内的药物容器8与输液软袋9内连通,挤压输液软袋9便可将输液软袋9内的溶液与药物容器8内的药物混合。
也可在针筒体2的内壁上设有两排沿圆周方向设置的卡槽4、5,在混药接口10的外壁上设置两排、且与针筒体2上的卡槽4、5密封配合使用的卡环11、12,向下推压混药卡体1,使针筒体2内的最下一排卡槽5套在混药接口10上的最上一排卡环11上时,针筒体2被固定在混药接口10上;混药时,将药物容器8卡入混药卡体1内,使加药针3的针尖对准药物容器8的密封塞,向下推动药物容器8从而带动混药卡体1向下运行,使针筒体2上的最上一排卡槽4套在混药接口10上的最上一排卡环11上,针筒体2上的最下一排卡槽5套在混药接口10上的最下一排卡环12上,加药针3的针尖穿透药物容器8的密封塞,加药针3的底部戳穿混药接口10内的隔膜13,混药卡体1内的药物容器8与输液软袋9内连通,挤压输液软袋9便可将输液软袋9内的溶液与药物容器8内的药物混合,此时混药接口10和针筒体2的配套结构处于两级固定状态,更稳定,牢固。当然,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等同替换,也可在针筒体2的内壁上设有两排卡槽4、5,而在的混药接口10的外壁上设有一排或两排与针筒体1上的卡槽4、5密封配合的卡环。
在混药卡体1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防止药物容器退出的、且倾斜设置的卡块7,本实施例中,在混药卡体1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六个卡块。在药物容器卡入混药卡体1内后,药物容器盖在卡块7的阻碍作用,可有效避免药物容器在混药卡体1内退出。
加药针3的延伸端底部具有一向下凸出的弧形结构,在混药时,该向下凸出的弧形结构更容易将混药接口10内的隔膜13戳穿。在混药卡体1的上端设有密封盖14,使用前,密封盖14使混药卡体1、位于混药卡体1内的加药针3以及混药卡体1底部的针筒体2处于密封状态,使混药卡体1、加药针3以及针筒体2在使用前具有良好的清洁度;使用时,拆除密封盖14即可使用,既方便,又能保证混药卡体1、加药针3以及针筒体2的清洁度。
使用该卡接式混药嘴时,将针筒体2套在硬双接口上的混药接口10上,硬双接口的结构如图4所示,向下推动混药卡体1,针筒体2内的最下一排卡槽5套在混药接口10上的最上一排卡环11上,使针筒体2与混药接口10固定,如图5所示;混药时,将药物容器8卡入混药卡体1内,向下继续推动混药卡体1,使针筒体2内的最上一排卡槽4套在混药接口10上的最上一排卡环11上,针筒体2内的最下一排卡槽5套在混药接口10上的最下一排卡环12上,混药接口10的端口压缩密封塞6,加药针3的底部戳穿混药接口10内的隔膜13,混药卡体1内的药物容器8便与输液软袋9内连通,如图6所示。该卡接式混药嘴在使用中,无需采用软管连接和易折柄,既减少了软管安装工位,又避免了因软管焊接缺陷所带来的焊缝漏液,同时该卡接式混药嘴一次成型,适用范围更广。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卡接式混药嘴,包括混药卡体(1)、针筒体(2)和加药针(3);所述混药卡体(1)为圆柱状中空结构,所述加药针(3)设在混药卡体(1)内,混药卡体(1)的下端面与加药针(3)外壁密封,所述针筒体(2)位于混药卡体(1)的下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针(3)的底部向下延伸并与针筒体(2)的内壁形成环形的密封塞安装腔;所述针筒体(2)的内壁至少设有一排沿圆周方向设置的卡槽,卡槽位于密封塞安装腔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接式混药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体(2)的内壁设有两排沿圆周方向设置的卡槽(4、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接式混药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安装腔内设有密封塞(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接式混药嘴,其特征在于:在混药卡体(1)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防止药物容器退出的、且倾斜设置的卡块(7)。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接式混药嘴,其特征在于:加药针(3)的延伸端底部具有一向下凸出的弧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2所述的卡接式混药嘴,其特征在于:在混药卡体(1)的上端设有密封盖(14)。
CN2011204230150U 2011-10-31 2011-10-31 卡接式混药嘴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775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230150U CN202277521U (zh) 2011-10-31 2011-10-31 卡接式混药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230150U CN202277521U (zh) 2011-10-31 2011-10-31 卡接式混药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77521U true CN202277521U (zh) 2012-06-20

Family

ID=46223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23015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77521U (zh) 2011-10-31 2011-10-31 卡接式混药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775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9821B (zh) 硬双接口
CN102499888B (zh) 一体成型的混药接口
CN202342466U (zh) 带两级卡体的混药接口
CN202277516U (zh) 带卡接式混药嘴的双阀盖及其输液软瓶
CN202314366U (zh) 带双针混药嘴的双阀盖
CN202342454U (zh) 卡接式双阀盖
CN202277514U (zh) 双阀盖
CN202277521U (zh) 卡接式混药嘴
CN102389373B (zh) 带混药嘴的硬双接口及其输液软袋
CN202236342U (zh) 混药嘴
CN202314370U (zh) 带卡接式混药嘴的硬双接口及其输液软袋
CN202277517U (zh) 卡接式硬双接口
CN102499889B (zh) 插接式混药嘴
CN202314384U (zh) 一体式混药接口
CN102423283B (zh) 带混药嘴的双阀盖及其输液软瓶
CN202554467U (zh) 输液软袋隔膜式接口
CN202236327U (zh) 接口
CN201618135U (zh) 双软管输液袋
CN202236329U (zh) 无内盖的密封盖
CN203619901U (zh) 卡环式推进预装式双针硬双接口
CN203123029U (zh) 分接口混药嘴
CN202437695U (zh) 带多个混药嘴的硬接口
CN202036528U (zh) 硬双接口
CN206577138U (zh) 输液用混药式聚丙烯接口
CN202314367U (zh) 一种插接式混药嘴的双阀盖及其输液软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