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72167U - 船只的动力系统 - Google Patents

船只的动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72167U
CN202272167U CN2011203566431U CN201120356643U CN202272167U CN 202272167 U CN202272167 U CN 202272167U CN 2011203566431 U CN2011203566431 U CN 2011203566431U CN 201120356643 U CN201120356643 U CN 201120356643U CN 202272167 U CN202272167 U CN 2022721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turbine
compressor
power system
power
s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5664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维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35664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721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721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7216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只的动力系统。该动力系统包括:热泵装置、锅炉、汽轮机以及螺旋桨;其中,热泵装置包括冷凝器、压缩机、蒸发器以及节流阀;蒸发器位于承载该船只的水体中,其工质输出端接压缩机,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冷凝器的工质输入端,冷凝器的工质输出端再通过节流阀连接蒸发器;冷凝器还与锅炉导热连接,锅炉又通过蒸气管道连接汽轮机,利用锅炉输送的蒸气流带动汽轮机转动;汽轮机动力连接有螺旋桨,以带动螺旋桨旋转。本实用新型大量吸收水体中的热能转化为动能来驱动船只,使船只不用携带任何燃料即可进行远洋航行,且航运成本极低,同时大大降低了船只动力系统对环境的污染,具有可持续性。

Description

船只的动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只的动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船只的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船只是以燃油(如煤油、柴油等)燃烧所产生的能量来作为动力来源的,即在船只上设置了燃油发动机,其带动螺旋桨旋转从而推动船只前进。该技术的缺点在于,燃油的燃烧会严重污染海洋、湖泊等水体环境,产生很高的航运成本,既不环保也不经济,另外还面临着因石油资源枯竭而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船只的动力系统,能减小船只动力系统对环境的污染,降低航运成本,具有可持续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船只的动力系统,该动力系统包括:热泵装置、锅炉、汽轮机以及螺旋桨;其中,所述热泵装置包括冷凝器、压缩机、蒸发器以及节流阀;
所述蒸发器位于承载该船只的水体中,其工质输出端接所述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工质输入端,所述冷凝器的工质输出端再通过所述节流阀连接所述蒸发器;
所述冷凝器还与所述锅炉导热连接,所述锅炉又通过蒸气管道连接所述汽轮机,利用所述锅炉输送的蒸气流带动所述汽轮机转动;所述汽轮机动力连接有所述螺旋桨,以带动所述螺旋桨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热泵装置实现了将承载船只的水体中的热量转移到锅炉中的目的,锅炉内的水被该热量转变为蒸气流,利用该蒸气流可以推动汽轮机转动,从而带动船只的螺旋桨旋转,推动船只前进。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利用了水体(如海水、湖水等)所蕴藏的取之不尽的热能作为船只前进的动力,能够做到无污染、低能耗以及可持续发展。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汽轮机还通过一号离合器与所述压缩机的动力输入端相连,以直接带动所述压缩机运转。
进一步,所述的压缩机还连接有预先启动用的电动机,所述的电动机通过一号开关连接有电池。
进一步,所述汽轮机通过二号开关与所述发电机相连,所述发电机与所述电池相连。
进一步,所述汽轮机通过二号离合器与所述螺旋桨相连。
进一步,所述汽轮机通过一号变速箱与所述压缩机的动力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所述汽轮机通过二号变速箱与所述螺旋桨相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只的动力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船只的动力系统,该船只在海洋、湖泊等水域航行,则承载该船只的海水、湖水等即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体,该动力系统就是依靠这些水体中所蕴藏的热量来推动船只航行的。图1为该动力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动力系统包括:锅炉201、冷凝器202、压缩机203、蒸发器204、节流阀205、汽轮机206和螺旋桨209,其中的冷凝器202、压缩机203、蒸发器204和节流阀205构成了一组可循环工作的热泵装置。
蒸发器204位于承载该船只的水体中,其可与水体直接接触,在船只的航行过程中,蒸发器204作为热交换装置,其内部的低压低温(-40℃甚至更低)的工质(如氨气、氟利昂等)可源源不断地吸收水体的热量,从而变为低压常温的工质。同时,由于流动的水体热传递性能极佳,因而蒸发器204吸收水体热量是充分且高效的。
如图1所示,蒸发器204的工质输出端接压缩机203,本实用新型中的压缩机203是对工质进行压缩的设备,其将工质由低压常温状态通过压缩变为高压高温状态。压缩机203的输出端连接冷凝器202的工质输入端,而冷凝器202的工质输出端通过节流阀205连接蒸发器204。
锅炉201的内部装有水,冷凝器202位于该锅炉201的内部,从而与锅炉201导热连接。这样,冷凝器202作为热交换装置,其利用内部高压高温的工质所提供的热量将锅炉201内的水变为高压高温的水蒸气。
锅炉201通过蒸气管道217连接汽轮机206,锅炉201内部的水在吸收热量后变成的水蒸气可沿该蒸气管道217形成蒸气流,这样,锅炉201输送的该蒸气流可带动汽轮机206转动产生动力,失去能量后的蒸气流变为水,处理这些水的较佳实施例为,通过图1中的管道218将其输送回锅炉201,从而实现水的重复利用。
可见,在图1中,蒸发器204、压缩机203、冷凝器202、节流阀205所构成热泵装置实现了工质的状态循环转换,工质在其中的状态转换过程为:低压低温的工质(如氨气、氟利昂等可用于热交换的物质)在蒸发器204内吸收水体的热量而变为低压常温的工质;压缩机203在启动后,将蒸发器204送来的低压常温的工质压缩为高压高温的工质;由压缩机203输送到冷凝器202的高压高温的工质向锅炉201内的水释放热量,使锅炉201内的水吸热变为高压高温的蒸气流而推动锅炉201所连的汽轮机206转动,同时,冷凝器202内高压高温的工质因失去热量而变为高压低温的工质,这些高压低温的工质经过节流阀205而降压为低压低温的工质,并被输送到蒸发器204中,从而进入状态转换的下一个循环过程。
本实用新型中的汽轮机206与螺旋桨209相连,以带动螺旋桨209旋转,该连接关系为动力连接,即汽轮机206向螺旋桨209提供旋转所需的动力。如图1所示,汽轮机206通过传动轴210与螺旋桨209相连,从而向其提供动力。
此外,汽轮机206还可通过传动轴216与压缩机203的动力输入端相连,以直接带动压缩机203运转。
这里,传动轴216和传动轴210可为同一传动轴,也可为不同的传动轴。在锅炉201通过蒸气管道217送来的高压高温的蒸气流的推动下,汽轮机206可向压缩机203提供其进行压缩所需的输入功率,还可以带动船只的螺旋桨209旋转,从而为船只的前进提供动力。在图1实施例中,高压高温的蒸气流因推动汽轮机206转动做功而失去能量,变为液态的水,这些液态的水经过图1中的管道218输送回锅炉201,从而重新吸收冷凝器202内高压高温的工质的热量,再一次变为高压高温的蒸气流而通过管道217到达汽轮机206,进而推动汽轮机206转动。
如图1所示,该动力系统还包括电动机211、电池213和发电机215。其中的电动机211与压缩机203具有动力连接,从而向压缩机203提供预先启动所需的动力,这意味着本实用新型是利用电动机211来启动压缩机203的运转。在该电动机211的带动下,压缩机203启动而对蒸发器204送来的低压常温的工质进行压缩而做功。
电动机211的运行离不开电力的输入,如图1所示,电池213与电动机211具有供电连接关系,从而向电动机211供电。并且,在图1实施例中,该电池213通过一号开关212与电动机211相连,从而在开关212闭合的情况下对电动机211供电,使其运行从而预先启动压缩机203,当然,在一号开关212处于打开状态时,电池213就不能对电动机211供电,电动机211也就不向压缩机203提供压缩的动力了。可见,利用一号开关212,本实用新型可控制电动机211的运行,进而控制电动机211向压缩机203提供动力,这样,在该动力系统运行的初始阶段,可闭合一号开关212以使电池213对电动机211供电,从而启动压缩机203的运行,在上述的蒸发气204、压缩机203、冷凝器202以及节流阀205所构成的工质的状态转换循环通路完全运行起来后,当汽轮机206能产生足够多的输出功率提供给压缩机203使用时,则打开一号开关212,断开电池213对电动机211的供电通路,电动机211即不再向压缩机203提供动力了。
图1中的电池213优先选用可以充电的电池,这样,将发电机215与该电池213相连,发电机215所产生的电能就可以向电池213充电。进一步,汽轮机206还与发电机215相连,从而可以向发电机215提供动力,供其产生电能。为了使汽轮机206向发电机215提供动力变得可控,如图1所示,汽轮机206可通过二号开关214与发电机215相连,这样,在二号开关214处于闭合状态时,汽轮机206就可以向发电机215提供动力以产生电能,在二号开关214处于打开状态时,汽轮机206就不向发电机215提供动力了。利用二号开关214,本实用新型可在汽轮机206的输出功率足够大(大于压缩机203进行压缩所需的输入功率)时,使二号开关214由打开状态变为闭合状态,从而向发电机215提供动力,使其产生电能以对电池213充电。当汽轮机不向螺旋桨209输出功率时(例如在船只停泊时),可随时向发电机215提供动力来发电,从而向电池充电以储存能量。此时,这个动力系统可看作一个可在水里移动的发电装置。当然,也可在江河等流动性较大的水体中建立永久性的水热能发电站。
在具体的实现上,汽轮机206可与发电机215中的磁芯共轴,将二号开关214设置在发电机215的线圈上,这样,在汽轮机206旋转时,发电机215的磁芯即可与其共轴旋转,当二号开关214处于闭合状态时,线圈中即因切割磁力线而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向电池213充电,而在二号开关214处于打开状态时,线圈处于断开状态,虽然发电机215的磁芯也与汽轮机206共轴旋转,但线圈中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发电机215也就不会向电池213充电。
本实用新型中,还可以在传动轴216上设置一号离合器207,使汽轮机206通过该一号离合器207与压缩机203的动力输入端相连,这样就可以利用一号离合器207来控制汽轮机206向压缩机203输出功率的大小了。
同样,还可以在传动轴210上设置二号离合器208,使汽轮机206通过二号离合器208与螺旋桨209相连从而利用二号离合器208来控制汽轮机206向螺旋桨209输出功率的大小。
此外,汽轮机206还可以通过一号变速箱与压缩机203的动力输入端相连,从而可利用一号变速箱来调节输出到压缩机203的功率大小。同样,汽轮机206也可以通过二号变速箱与螺旋桨209相连,进一步控制输出到螺旋桨209的功率的大小。
电动机211作为一种可向外输出功率的设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在汽轮机206损坏时或者刚刚启动时,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动机211也可以应急向螺旋桨提供动力,以带动其旋转,从而推动船只前进。
此外,可用集成的方式将本实用新型中的节流阀205、冷凝器202、锅炉201、汽轮机206、压缩机207、一号离合器207、二号离合器208、电动机211、发电机215、二号开关214、传动轴216以及传动轴210设计为一个整体,从而实现该动力系统的小型化与集成化,尽量减少动力系统在船只中所占的体积,降低能耗。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利用热泵装置实现了将承载船只的水体中的热量转移到锅炉中的目的,锅炉内的水被该热量转变为蒸气流,利用该蒸气流可以推动汽轮机转动,从而带动船只的螺旋桨旋转,推动船只前进。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利用了水体(如海水、湖水等)所蕴藏的取之不尽的热能作为船只前进的动力,能够做到无污染、无成本、低能耗以及可持续发展。
(2)本实用新型中的汽轮机还可向热泵装置中的压缩机提供压缩所需的动力,并向发电机提供发电所需的能量,这进一步扩大了从水体吸收的能量的应用范围,使本实用新型在不消耗燃油的情况下,推动船只不间断前进。
(3)本实用新型中的蒸发器设置于船底或螺旋桨旁边,从而使其可与流动的水体直接接触,因而本实用新型极大提高了蒸发器的热交换效率。
(4)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安装和操作都很方便,能量来源为水体(或海洋)的热量,而水体(如海水、湖水等)的热能直接来自太阳能,因而推动船只航行的能源成本极低,且无需考虑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枯竭难题。
(5)当汽轮机没有向螺旋桨输出功率时(如船只停泊时),可随时向发电机提供动力发电,从而向电池充电以储存能量。此时这个系统也可看作一个在水里可移动的发电装置。当然也可以在江河等流动性较大的水体中建造永久性的水热能发电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船只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动力系统包括:热泵装置、锅炉、汽轮机以及螺旋桨;其中,所述热泵装置包括冷凝器、压缩机、蒸发器以及节流阀;
所述蒸发器位于承载该船只的水体中,其工质输出端接所述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工质输入端,所述冷凝器的工质输出端再通过所述节流阀连接所述蒸发器;
所述冷凝器还与所述锅炉导热连接,所述锅炉又通过蒸气管道连接所述汽轮机,利用所述锅炉输送的蒸气流带动所述汽轮机转动;所述汽轮机动力连接有所述螺旋桨,以带动所述螺旋桨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机还通过一号离合器与所述压缩机的动力输入端相连,以直接带动所述压缩机运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机还连接有预先启动用的电动机,所述的电动机通过一号开关连接有电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机通过二号开关与所述发电机相连,所述发电机与所述电池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机通过二号离合器与所述螺旋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机通过一号变速箱与所述压缩机的动力输入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机通过二号变速箱与所述螺旋桨相连。
CN2011203566431U 2011-09-21 2011-09-21 船只的动力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721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566431U CN202272167U (zh) 2011-09-21 2011-09-21 船只的动力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566431U CN202272167U (zh) 2011-09-21 2011-09-21 船只的动力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72167U true CN202272167U (zh) 2012-06-13

Family

ID=46192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5664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72167U (zh) 2011-09-21 2011-09-21 船只的动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721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5774A (zh) * 2011-09-21 2012-11-21 颜维直 推动船只前进的方法和船只的动力系统
CN114084334A (zh) * 2021-11-18 2022-02-25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动力电池能量转换的船舶航行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5774A (zh) * 2011-09-21 2012-11-21 颜维直 推动船只前进的方法和船只的动力系统
WO2013040860A1 (zh) * 2011-09-21 2013-03-28 Yan Weizhi 推动船只前进的方法和船只的动力系统
CN102785774B (zh) * 2011-09-21 2015-10-07 颜维直 推动船只前进的方法和船只的动力系统
CN114084334A (zh) * 2021-11-18 2022-02-25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动力电池能量转换的船舶航行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50768B (zh) 一种基于氨-氢驱动的复合型船舶混合动力系统
CA3116379C (en) Hybrid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105089849A (zh) 排气余热温差热电系统
CN112392626B (zh) 用于柴油机的余热综合能量回收装置
CN105114266B (zh) 利用热泵技术的动力装置
CN103711535A (zh) 环境热能转换的方法及利用环境热能提供动力的装置
CN110594112A (zh) 一种基于单螺杆膨胀机的海水温差发电循环系统
CN109911161A (zh) 一种单机双桨式气电混合船舶动力系统
CN113914940A (zh) 一种氢燃料动力船能量综合利用系统
CN202272167U (zh) 船只的动力系统
CN104295328B (zh) 一种介质能发动机装置及其做功方式
CN202170824U (zh) 船舶柴油机废气热循环装置
CN102785774B (zh) 推动船只前进的方法和船只的动力系统
CN104791129A (zh) 一种船舶废热利用π型斯特林发电机系统
CN114044119B (zh) 一种利用氨燃料的船舶多动力源电力推进系统
WO2023040191A1 (zh) 零碳船舶动力系统及驱动船舶的方法
CN113595139A (zh) 一种充分利用液氢能量的船舶综合发电系统
CN112648144B (zh) 基于风力发电机组余热利用的采油伴热热源供给装置
CN105019960B (zh) 电力系统低谷电存储以及调峰控制系统
CN113482889A (zh) 水下等压压缩空气混合储能系统及方法
CN103114874A (zh) 子母式双轮转子汽动力机
CN204476653U (zh) 一种海洋能中的波浪能发电装置
CN203822484U (zh) 一种船舶废热利用π型斯特林发电机系统
Radhika et al. Design of a compressed air vehicle
CN207673409U (zh) 一种基于双相变储热器的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13

Termination date: 201609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