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70061U - 脊柱内固定装置及其复位棒的横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脊柱内固定装置及其复位棒的横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70061U
CN202270061U CN2011204026534U CN201120402653U CN202270061U CN 202270061 U CN202270061 U CN 202270061U CN 2011204026534 U CN2011204026534 U CN 2011204026534U CN 201120402653 U CN201120402653 U CN 201120402653U CN 202270061 U CN202270061 U CN 2022700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rizontal
reposition lever
connecting device
tightly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0265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其昕
李方财
邬春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anyou medical equipment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ATENG MEDICAL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ATENG MEDICAL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ATENG MEDICAL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40265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700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700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7006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复位棒的横连接装置,包括两横连座、横连板;横连座的下部抱紧部设有供复位棒自下方置入并贯穿的通槽;横连座的上部具有外螺纹段,且横连座具有断开通槽顶壁并沿与通槽轴向平行方向延伸的开口;还包括与外螺纹段配合并旋紧下压抱紧部以使通槽侧壁合拢的螺帽。该横连接装置中的横连座设置开口和抱紧部,并使用螺帽压紧以使横连座的抱紧部变形合拢,进而实现复位棒的抱紧,相较于现有技术,该横连接装置中抱紧部沿复位棒的周向抱紧复位棒,接触面积大,实现了复位棒的有效固定,固定方式可靠;且抱紧部具有供复位棒贯穿的通槽,且通槽的下方具有开口,可供复位棒自下方置入,操作简便。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脊柱内固定装置。

Description

脊柱内固定装置及其复位棒的横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位棒的横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横连接装置的脊柱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力学研究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内固定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肿瘤、创伤以至于脊柱感染等手术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脊柱内固定技术主要是将固定螺钉植入脊柱内,植于脊柱同侧的固定螺钉使用复位棒连接,由复位棒实现脊柱的复位。由于通常于脊柱的两侧均植入固定螺钉,则脊柱的两侧均具有复位棒,为了防止复位棒移位,现有技术中采用了横向连接装置,以连接脊柱两侧的复位棒。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横向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横向连接装置具有左右两个连接座11,两个连接座11通过中间连接杆13连接。两连接座11具有槽口相对的C型槽,用以容纳复位棒A,螺栓12自连接座11的上端插入,连接座11设有内螺纹孔与螺栓12配合,螺栓11逐渐旋紧可以下压连接杆13继而压紧复位棒A,进而实现复位棒A的锁紧。
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下述技术问题,首先,复位棒A需自连接座11的侧面卡入C型槽内,侧面置入的方式不易于操作;此外,依靠螺栓12下端抵紧复位棒A外表面的紧固方式并不可靠,螺栓12与复位棒A的接触面积小,容易滑离,固定效果较差,复位棒A仍易松动。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复位棒横连接装置,使复位棒的横连接更为简便且可靠,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复位棒的横连接装置,该横连接装置通过横连接座通槽侧壁的变形压紧复位棒,使复位棒的横连接更为简便且可靠。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横连接装置的脊柱内固定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复位棒的横连接装置,包括两横连座和连接两所述横连座的横连板;所述横连座具有设于下部的抱紧部,所述抱紧部设有供复位棒自下方置入并贯穿的通槽;所述横连座的上部具有外螺纹段,且所述横连座具有断开所述通槽顶壁的断开口,所述断开口沿与所述通槽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还包括与所述外螺纹段配合并旋紧下压所述抱紧部以使所述通槽侧壁合拢的螺帽。
优选地,所述外螺纹段为位于所述抱紧部上端面的向上凸起段;所述抱紧部上端面设有位于所述断开口两侧的两支撑凸台;所述横连板的两端分别外套两所述横连座的所述螺纹段,所述横连板支撑于所述支撑凸台上;所述螺帽旋紧带动所述横连板下压所述支撑凸台。
优选地,所述断开口的轴线位于所述通槽的中轴面上;两所述支撑凸台相对于所述通槽的中轴面对称。
优选地,所述横连板端部具有朝向所述横连座的固位凸台,所述横连板下压所述支撑凸台时,所述支撑凸台与所述固位凸台相卡合。
优选地,所述横连座的中心线为所述支撑凸台的对称轴线;且所述固位凸台沿与所述通槽垂直的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横连板端部具有槽口朝向所述横连座的固位凹槽,所述横连板下压所述支撑凸台时,所述支撑凸台与所述固位凹槽相卡合。
优选地,所述固位凹槽的数目为一个以上。
优选地,所述横连座的中心线为所述支撑凸台的对称轴线;且所述固位凹槽沿与所述通槽垂直的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外螺纹段与所述抱紧部上端面的连接处具有两侧槽,两所述侧槽分设于所述断开口的两侧。
该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横连接装置中的横连座设置断开口和抱紧部,并使用螺帽压紧以使横连座的抱紧部变形合拢,进而实现复位棒的抱紧,相较于现有技术中螺栓抵紧复位棒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方案中抱紧部沿复位棒的周向抱紧复位棒,接触面积大,实现了复位棒的有效固定,固定方式可靠;且抱紧部具有供复位棒贯穿的通槽,且通槽的下方具有断开口,可供复位棒自下方置入,操作简便。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脊柱内固定装置,包括复位棒和复位棒的横连接装置,所述横连接装置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横连接装置。由于上述横连接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横连接装置的脊柱内固定装置也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横向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横梁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横连座的主视图;
图4为图2中横连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图2中横连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为提供一种复位棒的横连接装置,该横连接装置通过横连接座通槽侧壁的变形压紧复位棒,使复位棒的横连接更为简便且可靠。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横连接装置的脊柱内固定装置。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2和图3,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横梁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横连座的主视图。
该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横连接装置,包括两横连座21、横连板22、螺帽23。两横连座21分别用以连接位于脊柱两侧的复位棒,横连板22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横连座21,则该装置实现了两侧复位棒的连接。从图2和图3中可以看出,横连座21的下部为抱紧部211,抱紧部211具有供复位棒贯穿的通槽2111,且通槽2111的下方具有开口,则复位棒可以自横连座21的下方置入抱紧部211的通槽2111内;横连座21的上部具有与螺帽23适配的外螺纹段212。
此外,横连座21具有断开通槽2111顶壁的断开口213,断开口213沿与通槽2111轴线平行的方向延伸。图3中所示的断开口213位于通槽2111中轴面上,通槽2111内置入复位棒后,断开口213的轴线也位于复位棒的中轴面上。
由于设置了断开口213,当抱紧部211受到向下的力后,由于设置了断开口213,断开口213处的抗扭矩强度较弱,则抱紧部211会以断开口213为基点而合拢,即通槽2111侧壁下压变形而向中间靠拢,从而缩小通槽2111容纳口。当螺帽23与外螺纹段212配合并向下旋紧时,使螺帽23的压紧力传递于抱紧部211即能够产生下压以使抱紧部211合拢抱紧的效果,由于复位棒置于通槽2111内,当抱紧部211逐渐合拢后,横连座21可以抱紧复位棒,则该横连接装置可以可靠地连接脊柱两侧的复位棒,防止复位棒移位。为了保证抱紧效果,通槽2111的横截面外周的弧度优选大于180度,当然,通槽2111下方断开口213同时应保证复位棒能够置入。
该方案中设置的断开口213沿与通槽2111轴向平行方向延伸,以保证抱紧部21变形时,具有通槽2111侧壁具有抱紧复位棒的趋势。
螺帽23下压促使抱紧部211合拢的方式有多种,比如:横连座21的抱紧部呈锥台状,由于断开口213的存在,螺帽23向下旋紧时,可以缩小横连座21下部的锥度,实现通槽2111侧壁的合拢,抱紧复位棒;或,在横连板22的端部加工出朝下的凸台,横连板22连接横连座21时,横连板22端部位于横连座21抱紧部211上端面和螺帽23之间,且凸台位于断开口213的两侧,抱紧部211上端面可以是平面,则螺帽23可以压紧横连板22,继而将压紧力通过横连板22的凸台传递于横连座21,由于凸台位于断开口213的两侧,则会产生扭矩,通槽2111的侧壁会变形而合拢,继而抱紧复位棒。
该具体实施方式中复位棒的横连接装置,通过设置断开口213并使用螺帽23压紧以使横连座21抱紧部211变形合拢,实现复位棒的抱紧,相较于现有技术中螺栓抵紧复位棒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方案中抱紧部211沿复位棒的周向抱紧复位棒,接触面积大,实现了复位棒的有效固定,固定方式可靠;且复位棒可以自横连座21的下方置入,操作简便。
由上述内容可知,具有多种方式实现螺帽23压紧抱紧部211使其合拢,请继续参考图4和图5,图4为图2中横连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左视图。图4示出了一种较为优化的横连座结构,以实现抱紧部211抱紧复位棒。
图4中所示的横连座21大致为台阶面向上的凸台结构,外螺纹段212为位于横连座21抱紧部211上端面的向上凸起段。横连座21抱紧部211上端面设有位于断开口213两侧的两支撑凸台2112;横连板22的两端分别具有供外螺纹段212贯穿的通孔221,则横连板22的两端可以分别外套两横连座21的外螺纹段212,以连接两横连座21。横连板22外套外螺纹段212后,其端部由两支撑凸台2112支撑于横连座21上。螺帽23的下端面与横连板22接触,如图2所示,即横连板22的端部位于螺帽23下端面和支撑凸台2112之间。
当螺帽23旋紧时,横连座21的受力点位于断开口213两侧的支撑凸台2112处,抱紧部211位于断开口213两侧的部分分别受到扭矩作用,具有以断开口213为支点,作相对转动的合拢趋势,从而缩小通槽2111的容纳口,逐渐抱紧复位棒。为了增大扭矩,便于抱紧部211抱紧,两支撑凸台2112可以分别位于抱紧部21的两端(横连座21的两端位于断开口213的两侧),可以增大力臂,如图4所示。
进一步地,当断开口213位于通槽2111的中轴面,且两支撑凸台2112相对于通槽2111的中轴面对称时,即支撑凸台2112对称设于断开口213的两侧,如图4所示,抱紧部211位于断开口213两侧的部分所受的扭矩相同,则抱紧部211位于断开口213两侧部分的合拢过程一致,复位棒会受到均匀的径向抱紧力,复位棒的轴线不会偏移,抱紧效果最好。
另外,为了使抱紧部211沿通槽2111轴向的抱紧力一致,以更好地抱紧复位棒,支撑凸台2112可以相对于中心线对称,此处的中心线与通槽2111轴线垂直,图4中所示的支撑凸台2112呈弧形,与抱紧部211端部曲线大体一致,也可以使两支撑凸台2112均沿与通槽2111轴线平行的方向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所示的断开口213延伸至外螺纹段212处,实际上,断开口213的高度能够满足抱紧部21具有一定的变形可能性,以实现抱紧复位棒即可。
请参考图6,图6为图2中横连板的结构示意图。
横连板22的端部可以设置具有朝向横连座21的固位凸台222,横连板22上的支撑凸台2112可以加工为三棱锥状。且横连板22压紧支撑凸台2112时,固位凸台222压向支撑凸台2112,由于支撑凸台2112呈锥状,当压力满足一定条件时,支撑凸台2112与固位凸台222至少一者会发生变形,则二者可以相卡合,从而进一步固定横连座21和横连板22,防止横连座21周向转动,进而防止复位棒移位。当然支撑凸台2112并不限于锥状结构,方台状的支撑凸台2112同样可以与固位凸台222产生相互卡合的效果。
也可以于横连板22端部设置槽口朝向横连座21的固位凹槽,则横连板22下压支撑凸台2112时,固位凹槽与支撑凸台2112也会产生相应变形,同样可以达到固定横连座21的目的。固位凹槽的数目可以为一个以上,便于变形的产生。
固位凹槽和固位凸台222均可以沿与通槽2111轴线垂直的方向设置,如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支撑凸台2112相对于横连座21的中心线(与通槽2111轴线垂直)对称,则固位凸台222或固位凹槽与通槽2111轴线垂直时,固位凸台222或固位凹槽与支撑凸台2112也大致垂直,压紧力易于促使支撑凸台2112与固位凸台222或固位凹槽相卡合。
针对上述各实施例,外螺纹段212可以具有两侧槽2121,两侧槽2121分设于断开口213的两侧。抱紧部211与外螺纹段212连接,抱紧部211合拢时,需克服外螺纹段212两侧对抱紧部211下压趋势的限制,侧槽2121的设置可以降低外螺纹段212的强度,进而降低抱紧部211变形合拢的难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脊柱内固定装置,包括复位棒和复位棒的横连接装置,横连接装置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横连接装置。由于上述横连接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横连接装置的脊柱内固定装置也具有相同技术效果,在此不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脊柱内固定装置及其复位棒的横连接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复位棒的横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横连座和连接两所述横连座的横连板;所述横连座具有设于下部的抱紧部,所述抱紧部设有供复位棒自下方置入并贯穿的通槽;所述横连座的上部具有外螺纹段,且所述横连座具有断开所述通槽顶壁的断开口,所述断开口沿与所述通槽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还包括与所述外螺纹段配合并旋紧下压所述抱紧部以使所述通槽侧壁合拢的螺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棒的横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段为位于所述抱紧部上端面的向上凸起段;所述抱紧部上端面设有位于所述断开口两侧的两支撑凸台;所述横连板的两端分别外套两所述横连座的所述螺纹段,所述横连板支撑于所述支撑凸台上;所述螺帽旋紧带动所述横连板下压所述支撑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位棒的横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断开口的轴线位于所述通槽的中轴面上;两所述支撑凸台相对于所述通槽的中轴面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位棒的横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连板端部具有朝向所述横连座的固位凸台,所述横连板下压所述支撑凸台时,所述支撑凸台与所述固位凸台相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位棒的横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连座的中心线为所述支撑凸台的对称轴线;且所述固位凸台沿与所述通槽垂直的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位棒的横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连板端部具有槽口朝向所述横连座的固位凹槽,所述横连板下压所述支撑凸台时,所述支撑凸台与所述固位凹槽相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位棒的横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凹槽的数目为一个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位棒的横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连座的中心线为所述支撑凸台的对称轴线;且所述固位凹槽沿与所述通槽垂直的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复位棒的横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段与所述抱紧部上端面的连接处具有两侧槽,两所述侧槽分设于所述断开口的两侧。
10.一种脊柱内固定装置,包括复位棒和复位棒的横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连接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横连接装置。
CN2011204026534U 2011-10-20 2011-10-20 脊柱内固定装置及其复位棒的横连接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700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026534U CN202270061U (zh) 2011-10-20 2011-10-20 脊柱内固定装置及其复位棒的横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026534U CN202270061U (zh) 2011-10-20 2011-10-20 脊柱内固定装置及其复位棒的横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70061U true CN202270061U (zh) 2012-06-13

Family

ID=46190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02653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70061U (zh) 2011-10-20 2011-10-20 脊柱内固定装置及其复位棒的横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700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03598A (zh) * 2016-10-11 2019-05-24 华沙整形外科股份有限公司 脊柱植入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03598A (zh) * 2016-10-11 2019-05-24 华沙整形外科股份有限公司 脊柱植入系统和方法
CN109803598B (zh) * 2016-10-11 2023-02-17 华沙整形外科股份有限公司 脊柱植入系统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270810A1 (en) Pedicle screw spinal rod connector arrangement
JP2001501110A (ja) 複数軸の骨ネジ組立体
CN103889350A (zh) 接骨板
US20060142766A1 (en) Cervical vertebra plate
WO2012165776A3 (ko) 다수의 다각면 단위체로 이루어지는 베개
CN202270061U (zh) 脊柱内固定装置及其复位棒的横连接装置
CN101442175A (zh) 导线和电缆压接钳
CN105032567A (zh) 一种中药粉碎装置
US20090094756A1 (en) Wiring harness tooling device
CN201356640Y (zh) 脊柱固定器
CN205259459U (zh) 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
CN103311492A (zh) 一种蓄电池的接线端子
CN205888936U (zh) 一种钳子
CN207101349U (zh) 脊柱矫形固定系统
CN202821580U (zh) 新型u型椎弓根螺钉
CN201035464Y (zh) 机箱侧板开关结构
CN207508753U (zh) 镶块侧边加工装夹机构
CN201073335Y (zh) 一种万向螺钉
CN217338786U (zh) 一种微创脊柱椎弓根钉
CN205422774U (zh) 一种组合式双重均衡锚杆受力托盘
CN217573002U (zh) 一种酸奶冻干的切块装置
CN204868852U (zh) 瓶类物料用抓取组件及应用其制成的抓取装置
CN206478068U (zh) 一种机械零件固定锁紧装置
CN206072028U (zh) 一种直边管锁紧卡扣及其底脚
CN213604804U (zh) 一种组合式胶鞋压合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ANGHAI SANYO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ANGHAI TATENG MEDICAL DEVICE CO.,LTD.

Effective date: 201407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01209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TO: 201807 JIADING, SHANGHA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704

Address after: 201807 Jiading District Jia Tang Road, Shanghai, No. 1988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anyou Medical Devic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9 Shanghai city Pudong New Area Hing Road No. 356 building 3 layer 2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Tateng Medical Device Co.,Ltd.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807 Jiading District Jia Tang Road, Shanghai, No. 1988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anyou medical equipment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01807 Jiading District Jia Tang Road, Shanghai, No. 1988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Sanyou Medical Devices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