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61026U - 宽范围输入、多路隔离输出高压电源电路 - Google Patents
宽范围输入、多路隔离输出高压电源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261026U CN202261026U CN2011203509975U CN201120350997U CN202261026U CN 202261026 U CN202261026 U CN 202261026U CN 2011203509975 U CN2011203509975 U CN 2011203509975U CN 201120350997 U CN201120350997 U CN 201120350997U CN 202261026 U CN202261026 U CN 2022610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pacitor
- resistance
- circuit
- pin
- outp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宽范围输入、多路隔离输出高压电源电路,该电源电路包括直流升压电路和稳压电路,还包括控制与驱动及保护电路、输出采样及反馈电路、自稳压高压输出电路、高压对称输出电路,直流升压电路通过稳压电路与控制与驱动及保护电路连接,控制与驱动及保护电路分别与输出采样及反馈电路、自稳压高压输出电路、高压对称输出电路连接,高压对称输出电路与输出采样及反馈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主控芯片以555时基电路为主,无需其它特殊控制芯片;外部供电输入范围很宽;多路输出;输入与输出间、各路输出间相互彼此隔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要用于军工等领域特殊仪器设备中,为其提供多路隔离高压源的宽范围输入、多路隔离输出高压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高压电源作为一种特殊电源,其用途很广,特别是军工等领域高压电源产品,其性能指标要求很高。在保证高压电源稳定性及可靠性的前提下,既要求小型化、低耗能,又要求有很宽的温度、供电输入范围,既需要多路输出,又要求输入与输出间、各路输出间相互彼此隔离。而目前现有该类产品很难做到多方兼顾,但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发明内容
鉴于目前市场实际情况及今后发展趋势,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由555时基电路为主控芯片的宽范围输入、多路隔离输出高压电源电路。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宽范围输入、多路隔离输出高压电源电路,该电源电路包括直流升压电路和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与驱动及保护电路、输出采样及反馈电路、自稳压高压输出电路、高压对称输出电路,所述直流升压电路通过稳压电路与控制与驱动及保护电路连接,所述控制与驱动及保护电路分别与输出采样及反馈电路、自稳压高压输出电路、高压对称输出电路连接,所述高压对称输出电路与输出采样及反馈电路连接;
所述控制与驱动及保护电路中,电感L2的一端接直流升压电路中电容C5的正极,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接电容C10的正极、变压器TRF初级线圈Lp1的同名端1脚,电容C10的负极接输入地G,变压器TRF初级线圈Lp1的异名端2脚接三极管T4的漏极,控制芯片U3的供电端8脚分别与电阻R13和电阻R15及电阻R16的一端、电容C8的正极、稳压电路中电容C27的正极相连并作为内部供电端Vcc,电容C8的负极接输入地G,控制芯片U3的放电端7脚分别接电阻R14的一端和电阻R13的另一端,控制芯片U3的触发端2脚和阈值端6脚相连并分别接电容C11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电容C11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3的接地端1脚相连并接输入地G,控制芯片U3的复位端4脚分别接三极管T5的集电极和电阻R15的另一端,三极管T5的基极分别接电阻R18和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5的发射极相连并接输入地G,电阻R18的另一端接启停控制端R/S,电阻R17和电容C12并联,控制芯片U3的电压控制端5脚分别接三极管T6的集电极、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三极管T6的基极分别接电阻R21和电容C9的一端,电阻R17和电容C9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6的发射极相连并接输入地G,控制芯片U3的输出端3脚通过电阻R20接三极管T4的栅极,三极管T4的源极分别接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接输入地G;
所述输出采样及反馈电路中,三极管T7的基极通过电阻R23接光电耦合器U4内部输出三极管的发射极3脚,光电耦合器U4内部输出三极管的集电极4脚接内部供电端Vcc,三极管T7的发射极接输入地G,三极管T7的集电极接控制与驱动及保护电路中控制芯片U3的电压控制端5脚,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4的异名端6脚接二极管D8的正极,二极管D8的负极分别接电容C14的正极、光电耦合器U4内部发光二极管的正极1脚、电阻R25的一端,光电耦合器U4内部发光二极管的负极2脚通过电阻R24分别接电容C15的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三端可控基准源U5的阴极3脚,电阻R26和电容C16并联,三端可控基准源U5的控制端1脚分别接电阻R26和电阻R27的一端、电容C15的另一端,三端可控基准源U5的阳极2脚分别与电阻R27的另一端、电容C13的一端、电容C14的负极以及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4的同名端4相连并接对称输出地G2,电容C13的另一端接输入地G;
所述高压对称输出电路中,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2的同名端4脚与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3的异名端4脚相连并接对称输出地G2,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2的异名端3脚接二极管D6的正极,二极管D6的负极分别接电容C17的正极和电感L3的一端,电容C18和电容C19并联,电感L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8的正极、输出采样及反馈电路中电阻R26的另一端相连并作为对称正输出端+Vo2,电容C17和电容C18的负极相连并接对称输出地G2,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3的同名端5脚接二极管D7的负极,二极管D7的正极分别接电容C20的负极和电感L4的一端,电容C21、电容C22和电阻R28并联,电感L4的另一端与电容C21的负极相连并作为对称负输出端-Vo2,电容C20和电容C21的正极相连并接对称输出地G2;
所述自稳压高压输出电路中,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1的异名端1脚接二极管D5的正极,二极管D5的负极分别接电容C23和电阻R29的一端、二极管D9的负极、三极管T8的集电极,电容C24、电容C25和电阻R30并联,二极管D9的正极与三极管T8的发射极、电容C25的正极相连并作为自稳压输出端+Vo1,三极管T8的基极分别接二极管D10的负极和电阻R29的另一端,二极管D10分别与二极管D11、、二极管D12、二极管D13同方向串联,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1的同名端2脚分别与电容C25的负极、电容C26的一端、电容C23的另一端以及二极管D13的正极相连并接自稳压输出地G1,电容C26的另一端接输入地G。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主控芯片以555时基电路为主,无需其它特殊控制芯片;外部供电输入范围很宽;多路输出;输入与输出间、各路输出间相互彼此隔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宽范围输入、多路隔离输出高压电源电路,该电源电路包括直流升压电路和稳压电路,还包括控制与驱动及保护电路、输出采样及反馈电路、自稳压高压输出电路、高压对称输出电路,直流升压电路通过稳压电路与控制与驱动及保护电路连接,控制与驱动及保护电路分别与输出采样及反馈电路、自稳压高压输出电路、高压对称输出电路连接,高压对称输出电路与输出采样及反馈电路连接;
控制与驱动及保护电路中,电感L2的一端接直流升压电路中电容C5的正极,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接电容C10的正极、变压器TRF初级线圈Lp1的同名端1脚,电容C10的负极接输入地G,变压器TRF初级线圈Lp1的异名端2脚接三极管T4的漏极,控制芯片U3的供电端8脚分别与电阻R13和电阻R15及电阻R16的一端、电容C8的正极、稳压电路中电容C27的正极相连并作为内部供电端Vcc,电容C8的负极接输入地G,控制芯片U3的放电端7脚分别接电阻R14的一端和电阻R13的另一端,控制芯片U3的触发端2脚和阈值端6脚相连并分别接电容C11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电容C11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3的接地端1脚相连并接输入地G,控制芯片U3的复位端4脚分别接三极管T5的集电极和电阻R15的另一端,三极管T5的基极分别接电阻R18和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5的发射极相连并接输入地G,电阻R18的另一端接启停控制端R/S,电阻R17和电容C12并联,控制芯片U3的电压控制端5脚分别接三极管T6的集电极、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三极管T6的基极分别接电阻R21和电容C9的一端,电阻R17和电容C9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6的发射极相连并接输入地G,控制芯片U3的输出端3脚通过电阻R20接三极管T4的栅极,三极管T4的源极分别接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接输入地G;
输出采样及反馈电路中,三极管T7的基极通过电阻R23接光电耦合器U4内部输出三极管的发射极3脚,光电耦合器U4内部输出三极管的集电极4脚接内部供电端Vcc,三极管T7的发射极接输入地G,三极管T7的集电极接控制与驱动及保护电路中控制芯片U3的电压控制端5脚,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4的异名端6脚接二极管D8的正极,二极管D8的负极分别接电容C14的正极、光电耦合器U4内部发光二极管的正极1脚、电阻R25的一端,光电耦合器U4内部发光二极管的负极2脚通过电阻R24分别接电容C15的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三端可控基准源U5的阴极3脚,电阻R26和电容C16并联,三端可控基准源U5的控制端1脚分别接电阻R26和电阻R27的一端、电容C15的另一端,三端可控基准源U5的阳极2脚分别与电阻R27的另一端、电容C13的一端、电容C14的负极以及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4的同名端4相连并接对称输出地G2,电容C13的另一端接输入地G;
高压对称输出电路中,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2的同名端4脚与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3的异名端4脚相连并接对称输出地G2,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2的异名端3脚接二极管D6的正极,二极管D6的负极分别接电容C17的正极和电感L3的一端,电容C18和电容C19并联,电感L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8的正极、输出采样及反馈电路中电阻R26的另一端相连并作为对称正输出端+Vo2,电容C17和电容C18的负极相连并接对称输出地G2,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3的同名端5脚接二极管D7的负极,二极管D7的正极分别接电容C20的负极和电感L4的一端,电容C21、电容C22和电阻R28并联,电感L4的另一端与电容C21的负极相连并作为对称负输出端-Vo2,电容C20和电容C21的正极相连并接对称输出地G2;
自稳压高压输出电路中,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1的异名端1脚接二极管D5的正极,二极管D5的负极分别接电容C23和电阻R29的一端、二极管D9的负极、三极管T8的集电极,电容C24、电容C25和电阻R30并联,二极管D9的正极与三极管T8的发射极、电容C25的正极相连并作为自稳压输出端+Vo1,三极管T8的基极分别接二极管D10的负极和电阻R29的另一端,二极管D10分别与二极管D11、、二极管D12、二极管D13同方向串联,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1的同名端2脚分别与电容C25的负极、电容C26的一端、电容C23的另一端以及二极管D13的正极相连并接自稳压输出地G1,电容C26的另一端接输入地G。
控制芯片U3采用555时基电路,它是一种将模拟功能与逻辑功能巧妙结合的组合集成电路,其用途广泛,本电路中它与光电耦合器U4、三端可调基准源U5(TL431)等构成输出隔离反馈控制环节。再加上直流升压电路的作用,本电路具有供电输入范围宽、多路输出、输入输出间及各路输出间彼此隔离、高压输出可控、过流保护等特点。
本电路的控制芯片555时基电路(U1和U3)、光电耦合器U4、三端可控基准源U5等均采用军品等级。另外,为最大程度减小外形尺寸,选用低噪声、低温漂、稳定性好的贴片元器件。同时,PCB采用多层布局,确保变压器线包结构工艺、绕制工艺及高压绝缘处理等。
工作原理:在控制与驱动及保护电路中,控制芯片U3(555时基电路)与电阻R13、电阻R14、以及电容C11等构成无稳态多谐振荡器,振荡频率为1.4/(R13+2R14)*C11 。振荡频率与内部供电端Vcc和外部供电输入端+Vin大小无关,而取决于充、放电总时间常数,即仅与电阻R13、R14和电容C11的值有关。振荡脉冲的占空比与电容C11无关,而仅与电阻R13、R14的大小比值有关。
上电后,当控制芯片U3的3脚输出振荡脉冲电压时,大功率MOS开关管T4导通,此时变压器TRF初级线圈Lp1存储能量;当控制芯片U3的3脚无振荡脉冲电压时,大功率MOS开关管T4截止,变压器TRF初级线圈Lp1产生反电动势,通过变压器耦合到次级,经各路整流、滤波,在输出获得高压。而从电阻R26和电阻R27获得的高压采样信号送到三端可控基准源U5的控制端1脚,经光电耦合器U4隔离耦合得到的采样反馈信号,控制555电路的电压控制端5脚,进而控制振荡脉冲的频率及占空比,达到控制、稳定输出高压的目的。
此外,当总输出电流大于保护电流时,在电阻R22上得到的正比于输入电流的过流采样电压,使三极管T6导通,导致控制芯片U3的电压控制端5脚电位下降,从而使高压输出下降。
另外,当启停控制端R/S为低电平或悬空时,有高压输出;当启停控制端R/S为高电平时,关闭输出高压。电感L2对振荡高频交流电压起到隔离阻挡作用,减少高频交流工作脉冲电压对控制电路及供电电压的干扰。极、变压器TRF初级线圈Lp1的同名端1脚,电容C10的负极接输入地G,变压器TRF初级线圈Lp1的异名端2脚接三极管T4的漏极,控制芯片U3的供电端8脚分别与电阻R13和电阻R15及电阻R16的一端、电容C8的正极、稳压电路中电容C27的正极相连并作为内部供电端Vcc,电容C8的负极接输入地G,控制芯片U3的放电端7脚分别接电阻R14的一端和电阻R13的另一端,控制芯片U3的触发端2脚和阈值端6脚相连并分别接电容C11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电容C11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3的接地端1脚相连并接输入地G,控制芯片U3的复位端4脚分别接三极管T5的集电极和电阻R15的另一端,三极管T5的基极分别接电阻R18和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5的发射极相连并接输入地G,电阻R18的另一端接启停控制端R/S,电阻R17和电容C12并联,控制芯片U3的电压控制端5脚分别接三极管T6的集电极、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三极管T6的基极分别接电阻R21和电容C9的一端,电阻R17和电容C9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6的发射极相连并接输入地G,控制芯片U3的输出端3脚通过电阻R20接三极管T4的栅极,三极管T4的源极分别接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接输入地G;
所述输出采样及反馈电路中,三极管T7的基极通过电阻R23接光电耦合器U4内部输出三极管的发射极3脚,光电耦合器U4内部输出三极管的集电极4脚接内部供电端Vcc,三极管T7的发射极接输入地G,三极管T7的集电极接控制与驱动及保护电路中控制芯片U3的电压控制端5脚,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4的异名端6脚接二极管D8的正极,二极管D8的负极分别接电容C14的正极、光电耦合器U4内部发光二极管的正极1脚、电阻R25的一端,光电耦合器U4内部发光二极管的负极2脚通过电阻R24分别接电容C15的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三端可控基准源U5的阴极3脚,电阻R26和电容C16并联,三端可控基准源U5的控制端1脚分别接电阻R26和电阻R27的一端、电容C15的另一端,三端可控基准源U5的阳极2脚分别与电阻R27的另一端、电容C13的一端、电容C14的负极以及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4的同名端4相连并接对称输出地G2,电容C13的另一端接输入地G;
所述高压对称输出电路中,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2的同名端4脚与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3的异名端4脚相连并接对称输出地G2,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2的异名端3脚接二极管D6的正极,二极管D6的负极分别接电容C17的正极和电感L3的一端,电容C18和电容C19并联,电感L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8的正极、输出采样及反馈电路中电阻R26的另一端相连并作为对称正输出端+Vo2,电容C17和电容C18的负极相连并接对称输出地G2,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3的同名端5脚接二极管D7的负极,二极管D7的正极分别接电容C20的负极和电感L4的一端,电容C21、电容C22和电阻R28并联,电感L4的另一端与电容C21的负极相连并作为对称负输出端-Vo2,电容C20和电容C21的正极相连并接对称输出地G2;
所述自稳压高压输出电路中,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1的异名端1脚接二极管D5的正极,二极管D5的负极分别接电容C23和电阻R29的一端、二极管D9的负极、三极管T8的集电极,电容C24、电容C25和电阻R30并联,二极管D9的正极与三极管T8的发射极、电容C25的正极相连并作为自稳压输出端+Vo1,三极管T8的基极分别接二极管D10的负极和电阻R29的另一端,二极管D10分别与二极管D11、、二极管D12、二极管D13同方向串联,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1的同名端2脚分别与电容C25的负极、电容C26的一端、电容C23的另一端以及二极管D13的正极相连并接自稳压输出地G1,电容C26的另一端接输入地G。
Claims (1)
1.一种宽范围输入、多路隔离输出高压电源电路,该电源电路包括直流升压电路和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与驱动及保护电路、输出采样及反馈电路、自稳压高压输出电路、高压对称输出电路,所述直流升压电路通过稳压电路与控制与驱动及保护电路连接,所述控制与驱动及保护电路分别与输出采样及反馈电路、自稳压高压输出电路、高压对称输出电路连接,所述高压对称输出电路与输出采样及反馈电路连接;
所述控制与驱动及保护电路中,电感L2的一端接直流升压电路中电容C5的正极,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接电容C10的正极、变压器TRF初级线圈Lp1的同名端1脚,电容C10的负极接输入地G,变压器TRF初级线圈Lp1的异名端2脚接三极管T4的漏极,控制芯片U3的供电端8脚分别与电阻R13和电阻R15及电阻R16的一端、电容C8的正极、稳压电路中电容C27的正极相连并作为内部供电端Vcc,电容C8的负极接输入地G,控制芯片U3的放电端7脚分别接电阻R14的一端和电阻R13的另一端,控制芯片U3的触发端2脚和阈值端6脚相连并分别接电容C11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电容C11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3的接地端1脚相连并接输入地G,控制芯片U3的复位端4脚分别接三极管T5的集电极和电阻R15的另一端,三极管T5的基极分别接电阻R18和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5的发射极相连并接输入地G,电阻R18的另一端接启停控制端R/S,电阻R17和电容C12并联,控制芯片U3的电压控制端5脚分别接三极管T6的集电极、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三极管T6的基极分别接电阻R21和电容C9的一端,电阻R17和电容C9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6的发射极相连并接输入地G,控制芯片U3的输出端3脚通过电阻R20接三极管T4的栅极,三极管T4的源极分别接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接输入地G;
所述输出采样及反馈电路中,三极管T7的基极通过电阻R23接光电耦合器U4内部输出三极管的发射极3脚,光电耦合器U4内部输出三极管的集电极4脚接内部供电端Vcc,三极管T7的发射极接输入地G,三极管T7的集电极接控制与驱动及保护电路中控制芯片U3的电压控制端5脚,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4的异名端6脚接二极管D8的正极,二极管D8的负极分别接电容C14的正极、光电耦合器U4内部发光二极管的正极1脚、电阻R25的一端,光电耦合器U4内部发光二极管的负极2脚通过电阻R24分别接电容C15的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三端可控基准源U5的阴极3脚,电阻R26和电容C16并联,三端可控基准源U5的控制端1脚分别接电阻R26和电阻R27的一端、电容C15的另一端,三端可控基准源U5的阳极2脚分别与电阻R27的另一端、电容C13的一端、电容C14的负极以及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4的同名端4相连并接对称输出地G2,电容C13的另一端接输入地G;
所述高压对称输出电路中,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2的同名端4脚与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3的异名端4脚相连并接对称输出地G2,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2的异名端3脚接二极管D6的正极,二极管D6的负极分别接电容C17的正极和电感L3的一端,电容C18和电容C19并联,电感L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8的正极、输出采样及反馈电路中电阻R26的另一端相连并作为对称正输出端+Vo2,电容C17和电容C18的负极相连并接对称输出地G2,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3的同名端5脚接二极管D7的负极,二极管D7的正极分别接电容C20的负极和电感L4的一端,电容C21、电容C22和电阻R28并联,电感L4的另一端与电容C21的负极相连并作为对称负输出端-Vo2,电容C20和电容C21的正极相连并接对称输出地G2;
所述自稳压高压输出电路中,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1的异名端1脚接二极管D5的正极,二极管D5的负极分别接电容C23和电阻R29的一端、二极管D9的负极、三极管T8的集电极,电容C24、电容C25和电阻R30并联,二极管D9的正极与三极管T8的发射极、电容C25的正极相连并作为自稳压输出端+Vo1,三极管T8的基极分别接二极管D10的负极和电阻R29的另一端,二极管D10分别与二极管D11、、二极管D12、二极管D13同方向串联,变压器TRF次级线圈Ls1的同名端2脚分别与电容C25的负极、电容C26的一端、电容C23的另一端以及二极管D13的正极相连并接自稳压输出地G1,电容C26的另一端接输入地G。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3509975U CN202261026U (zh) | 2011-09-19 | 2011-09-19 | 宽范围输入、多路隔离输出高压电源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3509975U CN202261026U (zh) | 2011-09-19 | 2011-09-19 | 宽范围输入、多路隔离输出高压电源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261026U true CN202261026U (zh) | 2012-05-30 |
Family
ID=46122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350997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261026U (zh) | 2011-09-19 | 2011-09-19 | 宽范围输入、多路隔离输出高压电源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261026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55133A (zh) * | 2011-09-19 | 2012-02-15 | 东文高压电源(天津)有限公司 | 一种宽范围输入、多路隔离输出高压电源电路 |
CN104953847A (zh) * | 2015-06-29 | 2015-09-30 | 航天长峰朝阳电源有限公司 | 一种超宽输入范围超低输出电压隔离dc/dc电源模块 |
CN106059319A (zh) * | 2016-08-15 | 2016-10-26 | 东文高压电源(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隔离30kv且带有启停控制的dc‑dc模块电源 |
CN107968575A (zh) * | 2017-12-25 | 2018-04-27 |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反馈控制电路 |
-
2011
- 2011-09-19 CN CN2011203509975U patent/CN202261026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55133A (zh) * | 2011-09-19 | 2012-02-15 | 东文高压电源(天津)有限公司 | 一种宽范围输入、多路隔离输出高压电源电路 |
CN102355133B (zh) * | 2011-09-19 | 2013-08-14 | 东文高压电源(天津)有限公司 | 一种宽范围输入、多路隔离输出高压电源电路 |
CN104953847A (zh) * | 2015-06-29 | 2015-09-30 | 航天长峰朝阳电源有限公司 | 一种超宽输入范围超低输出电压隔离dc/dc电源模块 |
CN106059319A (zh) * | 2016-08-15 | 2016-10-26 | 东文高压电源(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隔离30kv且带有启停控制的dc‑dc模块电源 |
CN107968575A (zh) * | 2017-12-25 | 2018-04-27 |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反馈控制电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40526B (zh) | 一种内置隔离电源的igbt驱动电路 | |
CN102355133B (zh) | 一种宽范围输入、多路隔离输出高压电源电路 | |
CN101741251B (zh) | 车用直流电压转换器 | |
CN103633876B (zh) | 隔离控制双极性高频高压脉冲电源电路 | |
CN202261026U (zh) | 宽范围输入、多路隔离输出高压电源电路 | |
CN103825457A (zh) | 一种准z源直流-直流升压变换器电路 | |
CN103379701A (zh) | 一种led驱动电路及led灯具 | |
CN201699598U (zh) | 一种开关电源适配器 | |
CN101807858B (zh) | 小型双路正负输出高压模块电源 | |
CN104507227A (zh) | 无变压器的恒流电源电路 | |
CN106034369A (zh) | 一种具有短路保护电路的led电源 | |
CN203883673U (zh) | 一种改进型z源升压dc-dc变换器 | |
CN100530914C (zh) | 用于开关电源电路的缓启动单元 | |
CN203722474U (zh) | 一种准z源直流-直流升压变换器电路 | |
CN202261035U (zh) | 简单微型固定正输出高压电源电路 | |
CN202888813U (zh) | 充电器防电池反接电路 | |
CN103117659A (zh) | 一种串联负载谐振变换器的电流闭环控制电路 | |
CN202663614U (zh) | 一种小功率led恒流电源 | |
CN101895202B (zh) | 稳流型隔离模块激光电源 | |
CN204376695U (zh) | 带模拟负载的电源启动电路和断路器的电子式控制器 | |
CN103857109A (zh) | 一种恒流稳压驱动电路及灯具 | |
CN102332822B (zh) | 一种由555时基电路构成的直流电压提升电路 | |
CN104837269A (zh) | 一种带辅源的led驱动电源 | |
CN201699591U (zh) | 稳流型隔离模块激光电源 | |
CN102332828B (zh) | 一种简单微型固定正输出高压电源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814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