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53374U - 光学膜片、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膜片、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53374U
CN202253374U CN2011203264107U CN201120326410U CN202253374U CN 202253374 U CN202253374 U CN 202253374U CN 2011203264107 U CN2011203264107 U CN 2011203264107U CN 201120326410 U CN201120326410 U CN 201120326410U CN 202253374 U CN202253374 U CN 202253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ho area
light source
sub
area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2641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光明
李建林
高建峰
杨福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2641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53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53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5337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光学膜片上设置有半透射半反射的反射区,可以在减少发光单元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背光均匀度,并且使混光距离变小。而且由于网点的印刷可以在成卷的膜片上进行,所以十分有利于批量生产并降低制作成本。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和具有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光学膜片、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膜片、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大功率LED光源技术的发展,直下式LED背光开始采用大功率LED灯,所需的灯粒数比传统采用中小功率LED所需的灯粒数大大减少。减少灯粒数有利于节省成本和提高可靠度,但带来的问题是:由于在相同的照明面积上,高功率灯需要的粒数较少,使得灯与灯之间的间距变大,屏幕上的照度变得不均匀,若要达成背光均匀度指标则需要增加混光距离,其结果将使整机厚度变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膜片,旨在使背光模组具有较小厚度的同时又可以获得较高的背光均匀度。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学膜片,包括一透明基板和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一表面的反射层,其中,所述反射层由透光区和反射区组成,所述反射区包含若干半透射半反射的子反射区,所述子反射区与直下式背光模组中光源的每一个发光单元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反射区的形状与光源的形状相对应,所述子反射区的形状与光源中每一个发光单元的形状相对应,呈矩形、圆形、或椭圆形设置,并且其表面为凹凸粗糙结构。
优选地,所述子反射区的透射率小于透光区的透射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光源,所述光源包括若干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包括一透明基板和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一表面的反射层,其中,所述反射层由透光区和反射区组成,所述反射区包含若干半透射半反射的子反射区,所述子反射区与所述光源的每一个发光单元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反射区朝向所述光源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微透镜片、x棱镜片、扩散膜、扩散板和光源,所述光源包括若干发光单元,所述微透镜片、x棱镜片、扩散膜或扩散板的表面上设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由透光区和反射区组成,所述反射区包含若干半透射半反射的子反射区,所述子反射区与所述光源的每一个发光单元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反射区朝向光源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光源,所述光源包括若干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包括一透明基板和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一表面的反射层,其中,所述反射层由透光区和反射区组成,所述反射区包含若干半透射半反射的子反射区,所述子反射区与所述光源的每一个发光单元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反射区朝向所述光源方向设置。
或者,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微透镜片、x棱镜片、扩散膜、扩散板和光源,所述光源包括若干发光单元,所述微透镜片、x棱镜片、扩散膜或扩散板的表面上设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由透光区和反射区组成,所述反射区包含若干呈阵列分布的半透射半反射的子反射区,所述子反射区与所述光源的每一个发光单元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反射区朝向光源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光学膜片上设置有半透射半反射的反射区,可以在减少发光单元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背光均匀度,并且使混光距离变小。而且由于网点的印刷可以在成卷的膜片上进行,所以十分有利于批量生产并降低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学膜片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光学膜片沿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及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学膜片10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光学膜片沿A-A向剖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膜片10应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光学膜片10包括一透明基板11和设置于透明基板11一表面的反射层12,其中,反射层12由可透光的透光区122和反射区组成,该反射区包含若干呈阵列分布的半透射半反射的子反射区121。该子反射区121的透射率小于透光区122的透光率。参照图3,与直下式背光模组光源70的每个发光单元71一一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以光源70为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为例进行详细说明,每个发光单元71为单个的LED颗粒,若干上述子反射区121呈如图1中所示的点状阵列分布。上述光源70还可以为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Lamp,冷阴极萤光灯管)或其他形式的发光装置,当光源70为CCFL等线光源时,上述子反射区121则对应为条状设置,若干子反射区121线性阵列分布形成反射区。
上述子反射区121用于反射的反射面朝向光源70方向设置。光源70发出的光或经反射片80反射的光照射到光学膜片10上的透光区122和子反射区121上,照射到透光区122的光直接透过所述光学膜片10;照射到子反射区121的光一部分透过光学膜片10,另一部分被子反射区121反射向反射片80,经反射片80反射后再次照射向光学膜片10,直到透过光学膜片10。子反射区121的反射率优选为50%。
光源70发出的正对子反射区121的光在反射区与所述反射片80之间经过若干次反射,在不增加背光模组的厚度的前提下增大了混光距离,将直射光照度较强位置的光反射扩散到反射片80,再由反射片80反射到直射光照度较小的区域进行补偿,以获得均匀的背光照度。
上述反射区的形状与光源70的形状相对应,上述子反射区121的形状与光源70中每一个发光单元71的形状相对应,呈矩形、圆形、椭圆形、蛇形或其他形状设置。
子反射区121的表面凹凸粗糙结构,使照射在子反射区121表面的光向更多的方向及角度发生漫发射,以达到更优的混光效果。
透光区122上设置有增透膜,提高了穿过透光区122的透光率,降低了传播过程中光的损失。
反射区和透光区122可采用整卷式(Role-to-Role)滚筒丝网印刷或喷墨印刷,也可以采用单片印刷或其它网点成型的方式形成于透明基板11的一表面。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光学膜片10上设置有半透射半反射的反射区,可以在减少发光单元71的情况下仍能获得较高的背光均匀度,并且使混光距离变小。另外由于网点的印刷可以在成卷的膜片上进行,所以十分有利于批量生产并降低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光学膜片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参照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设置于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场效应晶体管)屏20之后,依次包括微透镜片30、x棱镜片40、扩散膜50、扩散板60、光学膜片10、光源70和反射片80,光源70包括若干发光单元71,光源70为LED、CCFL或其他形式的光源。本实施例以LED为例进行详细说明,每个发光单元71为单个LED颗粒。光学膜片10的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光学膜片10的反射区用于反射的反射面朝向光源70方向设置,并且每个子反射区121与每个发光单元71一一对应。光源70发出的光或经反射片80反射的光照射到光学膜片10上的透光区122和反射区上,照射到透光区122的光直接透过光学膜片10;正对子反射区121的的一部分光透过光学膜片10,另一部分被子反射区121反射向反射片80,经反射片80反射后再次照射向光学膜片10,直到透过光学膜片10。该子反射区121的透射率小于透光区122的透光率。子反射区121的反射率优选为50%。透射过光学膜片10的光经过扩散板60和扩散膜50的扩散,进一步提高背光的均匀度。然后经过x棱镜片40和微透镜片30,透过微透镜片30的光进入TFT屏,显示图像。
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还提出了第六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省去了光学膜片10中反射层12的载体-透明基板11,而是将反射层12直接设置在扩散板60相对于光源70的正面。同样也可以实现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技术效果,因此不再赘述,也不再附图说明。另外,省去了透明基板11不但可以减少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厚度,还有利于成本的降低。
参照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光学膜片10设置于扩散膜50与扩散板60之间,其他均与第一实施例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还提出了第七实施例,与第六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反射层12设置于扩散板60相对于光源70的背面,或者设置于扩散膜50相对于光源70的正面,其他均与第六实施例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也不再附图说明。
参照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光学膜片10设置于x棱镜片40与扩散膜50之间,其他均与第一实施例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还提出了第八实施例,与第六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反射层12设置于扩散膜50相对于光源70的背面,或者设置于x棱镜片40相对于光源70的正面,其他均与第六实施例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也不再附图说明。
参照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光学膜片10设置于微透镜片30与x棱镜片40之间,其他均与第一实施例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还提出了第九实施例,与第六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反射层12设置于微透镜片30相对于光源70的正面,其他均与第六实施例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也不再附图说明。
参照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光学膜片10设置于TFT屏20与微透镜片30之间,其他均与第一实施例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还提出了第十实施例,与第六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反射层12设置于微透镜片30相对于光源70的背面,其他均与第六实施例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也不再附图说明。
上述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第一到第十实施例中,上述反射区的形状与光源70形状相对应,上述子反射区121的形状与光源70的每一个发光单元71的形状相对应,呈矩形、圆形、椭圆形、蛇形或其他形状设置。
上述子反射区121的表面凹凸粗糙结构,使照射在子反射区121表面的光向更多的方向及角度发生漫发射,以达到更优的混光效果。
上述透光区122上设置有增透膜,提高了穿过透光区122的透光率,降低了传播过程中光的损失。
上述反射区和透光区122可采用整卷式(Role-to-Role)滚筒丝网印刷或喷墨印刷,也可以采用单片印刷或其它网点成型的方式形成于透明基板11、微透镜片30、x棱镜片40、扩散膜50或扩散板60的一表面。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在光源70的光路中增设了反射层12,反射层12包括若干子反射区121可以使离发光单元71最近处的部分光线发散反射到下方的反射片80上后再被反射到离发光单元71稍远的地方。这样,在较小的背光厚度上,通过光线的多次反射实现光源70的均匀混光。本技术方案可以使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厚度减少约一半,并有利于减少发光单元71的数量,而且由于网点的印刷可以在成卷的膜片上进行,所以十分有利于批量生产并降低背光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直下式背光模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结构参照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第一至第十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透明基板和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一表面的反射层,其中,所述反射层由透光区和反射区组成,所述反射区包含若干半透射半反射的子反射区,所述子反射区与直下式背光模组中光源的每一个发光单元一一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区的形状与光源的形状相对应,所述子反射区的形状与光源中每一个发光单元的形状相对应,呈矩形、圆形、或椭圆形设置,并且其表面为凹凸粗糙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反射区的透射率小于透光区的透射率。
4.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光源,所述光源包括若干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包括一透明基板和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一表面的反射层,其中,所述反射层由透光区和反射区组成,所述反射区包含若干半透射半反射的子反射区,所述子反射区与所述光源的每一个发光单元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反射区朝向所述光源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区的形状与光源的形状相对应,所述子反射区的形状与光源中每一个发光单元的形状相对应,呈矩形、圆形、或椭圆形设置,并且其表面为凹凸粗糙结构,所述子反射区的透射率小于透光区的透射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透镜片、x棱镜片、扩散膜和扩散板,所述光学膜片设置于所述x棱镜片、扩散膜、扩散板或光源上。
7.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微透镜片、x棱镜片、扩散膜、扩散板和光源,所述光源包括若干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片、x棱镜片、扩散膜或扩散板的表面上设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由透光区和反射区组成,所述反射区包含若干半透射半反射的子反射区,所述子反射区与所述光源的每一个发光单元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反射区朝向光源方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区的形状与光源的形状相对应,所述子反射区的形状与光源中每一个发光单元的形状相对应,呈矩形、圆形、或椭圆形设置,并且其表面为凹凸粗糙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反射区的透射率小于透光区的透射率。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4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CN2011203264107U 2011-09-01 2011-09-01 光学膜片、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53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264107U CN202253374U (zh) 2011-09-01 2011-09-01 光学膜片、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264107U CN202253374U (zh) 2011-09-01 2011-09-01 光学膜片、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53374U true CN202253374U (zh) 2012-05-30

Family

ID=46114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26410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53374U (zh) 2011-09-01 2011-09-01 光学膜片、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53374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4309A (zh) * 2019-03-15 2019-05-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匀光膜、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匀光膜的制备方法
CN109946873A (zh) * 2017-12-20 2019-06-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N109976036A (zh) * 2019-04-02 2019-07-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膜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456558A (zh) * 2018-05-08 2019-11-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膜材、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N114690484A (zh) * 2022-04-15 2022-07-01 广州立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6873A (zh) * 2017-12-20 2019-06-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N110456558A (zh) * 2018-05-08 2019-11-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膜材、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N110456558B (zh) * 2018-05-08 2022-08-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膜材、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N109814309A (zh) * 2019-03-15 2019-05-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匀光膜、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匀光膜的制备方法
CN109814309B (zh) * 2019-03-15 2022-0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匀光膜、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匀光膜的制备方法
CN109976036A (zh) * 2019-04-02 2019-07-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膜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690484A (zh) * 2022-04-15 2022-07-01 广州立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97349B (zh) 背光组件及采用其的液晶显示器件
KR100714209B1 (ko) 면형상 광원장치 및 이것을 구비한 액정 표시장치
CN101351739B (zh) 使用面发射(led)光源进行均匀照明的背光源装置
CN100590466C (zh) 导光板及具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块
CN202253374U (zh) 光学膜片、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2472844B (zh) 光学板
CN203131615U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201680225U (zh) Led背光源的混合式发光元件
CN202494798U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TW201350995A (zh) 直下式背光模組改良結構
CN102588802A (zh) Led平面灯
US9405149B2 (en) Direct backlight module
CN109358451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CN103196097A (zh) 一种用于直下式背光光源的led二次柱面透镜
CN106959554B (zh) 一种反射式散光透镜、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2588832B (zh) 一种带光扩散组件的背光源模组
CN201795430U (zh) 一种led背光模组的直下式导光板
CN103994366A (zh)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19006789A1 (zh) 光源组件、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CN102606926A (zh) 平板led灯
CN102588803A (zh) 平板型led灯
CN203240489U (zh) 用于直下式背光光源的led二次柱面透镜
CN106226946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0498463C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201062761Y (zh) 背光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