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50426U - 一种用于增压空气的再循环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增压空气的再循环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50426U
CN202250426U CN2011203890399U CN201120389039U CN202250426U CN 202250426 U CN202250426 U CN 202250426U CN 2011203890399 U CN2011203890399 U CN 2011203890399U CN 201120389039 U CN201120389039 U CN 201120389039U CN 202250426 U CN202250426 U CN 2022504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base
diaphragm
pressurized air
recy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8903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群艳
胡飞章
段耀龙
虞宁
虞雷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elo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elo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elo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elo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8903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504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504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5042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Fluid-Driven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增压空气的再循环阀,用于增压空气的再循环阀包括底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上壳体,所述底座与所述上壳体形成一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一膜片,所述空腔通过膜片形成上隔室和下隔室,所述底座内安装有一阀门座,所述阀门座上安装阀门,所述阀门与所述膜片相连接,所述阀门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阀门与所述阀门座的接触面为曲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增压空气的再循环阀,通过设置在阀门上的通孔,可以有效防止因增压空气进气口内的压力过大导致阀门的打开,从而提高了阀门工作的准确性、反应速度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增压空气的再循环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增压空气的再循环阀。
背景技术
现有传统的再循环阀一般底座、阀门座、阀门、下壳和隔膜,其中阀门与阀门座的接触面一般采用水平面的形式。如中国专利号CN200920351746.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告日为2010年11月03日,公开了一种废气再循环阀,包括底座、阀门座、阀门、下壳和隔膜,阀门座装在底座里,阀门通过轴承装在底座里,并与阀门座相配合,轴承上盖有隔热板,下壳用螺钉固定在底座上,隔膜固定在阀门的外端上,并与下壳相配合,隔膜通过阀门外端上的螺栓和外加锁紧螺母固定在阀门的外端上,所述隔膜与螺栓和锁紧螺母之间分别置有下隔膜盖和上隔膜盖,所述下壳上盖有上壳,在上壳与上隔膜盖之间置有弹簧。此种结构的再循环阀经常会出现因增压空气进气口内的压力过大导致阀门打开的现象,阀门工作的准确性不高,降低了其反应速度和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通过设置在阀门上的通孔,可以有效防止因增压空气进气口内的压力过大导致阀门的打开,从而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反应速度和可靠性的用于增压空气的再循环阀。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增压空气的再循环阀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底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上壳体,所述底座与所述上壳体形成一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一膜片,所述空腔通过膜片形成上隔室和下隔室,所述底座内安装有一阀门座,所述阀门座上安装阀门,所述阀门与所述膜片相连接,所述阀门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阀门与所述阀门座的接触面为曲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增压空气的再循环阀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所述阀门上的通孔设置为两个。
所述曲面为沿所述阀门轴向向外突起的弧形面。
所述阀门包括阀杆和阀座,所述阀座和阀杆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阀杆上。
所述阀门采用工程塑料制成,所述阀门座采用不锈钢制成。
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负压端口,所述负压端口上安装气嘴。
所述阀门与所述膜片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螺钉与所述膜片之间以及所述阀门与所述膜片之间分别设置有上隔膜板和下隔膜板,所述上隔膜板与所述上壳体之间设置有弹簧。
所述膜片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突起,所述突起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增压空气的再循环阀来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阀门上的通孔,可以有效防止因增压空气进气口内的压力过大导致阀门的打开,从而提高了阀门工作的准确性、反应速度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增压空气的再循环阀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如图1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增压空气的再循环阀的实施例,包括底座1、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上壳体2,所述底座1与所述上壳体2形成一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一膜片4,所述膜片4将所述空腔分成上隔室31和下隔室32,所述底座1内安装有一阀门座5,所述阀门座5上安装阀门6,所述阀门6与所述膜片4相连接,所述阀门6上设置有多个通孔61,所述阀门上的通孔61设置为两个,所述阀门6与所述阀门座5的接触面为曲面,通过设置在所述阀门6上的两个通孔61,可以有效的避免因阀门底部的压力过大,可能将阀门打开,降低了阀门操作的正确性,为了避免因循环阀底部的气压过大导致阀门6的误操作,因此,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增压空气的再循环阀内的阀门6上设置两个通孔61,将来自循环阀底部的增压空气利用通孔61通过阀门6与底座1之间的安装缝隙泄压,这样就有效解决了循环阀内的压力过大而导致阀门6打开的现象,消除了正向压力的影响,使阀门的打开完全依靠上隔室内负压的作用打开,提高了阀门6工作的准确性。
参见图1,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曲面为沿所述阀门6轴向向外突起的弧形面,将阀门6与所述阀门座5的接触面设计成弧形面62,增加了二者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密封效果,进而提高了阀门工作的可靠性。
参见图1,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阀门6包括阀杆62和阀座63,所述阀座63和阀杆6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通孔61设置在所述阀杆62上,当阀门6底端的压力过高时,通过设置在阀杆62上的通孔61进行泄压,避免了因压力过大导致阀门6打开,提高了阀门的稳定性。
参见图1,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阀门6采用工程塑料制成,另外,阀门座5采用高强度不锈钢制成,提高了阀门6与阀门座5的强度,减少了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极大的提高了增压空气再循环阀的可靠性。
参见图1,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所述上壳体2上设置有负压端口,所述负压端口上安装气嘴21,设置在底座1上的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分别与增压器的出口端和进口端相连接,上壳体2上安装的气嘴21外接节气门的输出端,再循环阀通过外接节气门的气嘴21将上隔室31内的空气抽出形成负压,上隔室31内的负压产生的作用力将阀门向上提起,可以将外接增压器出口的11进气口与外接增压器进气口的出气口12相连通,使得循环阀内的增压空气回流到增压器内,提高了利用率,节省能源。
参见图1,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阀门6与所述膜片4通过螺钉7连接,所述螺钉7与所述膜片4之间以及所述阀门6与所述膜片4之间分别设置有上隔膜板41和下隔膜板42,所述上隔膜板41与所述上壳体2之间设置有弹簧22,膜片4将空腔3分为上隔室31和下隔室32,气嘴21将节气门的负压气体输送到上隔室31内,膜片4通过上、下隔膜板41、42与阀门6相连接,当上隔室41内的负压达到一定程度时,克服设置在上隔室31内的弹簧22的弹力,将阀门6打开,使得进气口11与出气口12相连通,使得在进气口11内的增压空气回流到出气口12;当负压消失后,在弹簧22弹力作用下,重新将阀门6关闭,通过设置通孔61使得在阀门6关闭时由于进气口11内的压力过大可能将阀门6打开,消除了正向压力的影响,使阀门6的打开完全依靠上隔室31内的负压的作用打开,从而提高了阀门的工作的准确性。
参见图1,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膜片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突起43,所述突起43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膜片4将腔室分隔成互不相通的上隔室31和下隔室32,在膜片4的两端设置突起43增加了连接强度,不会因为阀门6的运动过大导致膜片4的脱落,延长了使用寿命,增加了产品的密封性。
再循环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为本领域公知的技术,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循环阀的改进仅涉及上述结构,不对其他部分进行改动。故本说明书仅对上述结构进行详述,对再循环阀的其他部件及工作原理这里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描述的内容基础上,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再循环阀。

Claims (8)

1.一种用于增压空气的再循环阀,包括底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上壳体,所述底座与所述上壳体形成一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一膜片,所述空腔通过膜片形成上隔室和下隔室,所述底座内安装有一阀门座,所述阀门座上安装阀门,所述阀门与所述膜片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阀门与所述阀门座的接触面为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压空气的再循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上的通孔设置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压空气的再循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为沿所述阀门轴向向外突起的弧形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压空气的再循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包括阀杆和阀座,所述阀座和阀杆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阀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压空气的再循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采用工程塑料制成,所述阀门座采用不锈钢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压空气的再循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负压端口,所述负压端口上安装气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压空气的再循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与所述膜片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螺钉与所述膜片之间以及所述阀门与所述膜片之间分别设置有上隔膜板和下隔膜板,所述上隔膜板与所述上壳体之间设置有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压空气的再循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突起,所述突起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CN2011203890399U 2011-10-13 2011-10-13 一种用于增压空气的再循环阀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504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890399U CN202250426U (zh) 2011-10-13 2011-10-13 一种用于增压空气的再循环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890399U CN202250426U (zh) 2011-10-13 2011-10-13 一种用于增压空气的再循环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50426U true CN202250426U (zh) 2012-05-30

Family

ID=46111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89039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50426U (zh) 2011-10-13 2011-10-13 一种用于增压空气的再循环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504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1262A (zh) * 2017-07-14 2017-09-22 太仓源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旁通阀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1262A (zh) * 2017-07-14 2017-09-22 太仓源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旁通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65153U (zh) 新型囊式供水设备
CN202250426U (zh) 一种用于增压空气的再循环阀
CN203009946U (zh) 水锤泄放阀
CN203159207U (zh) 一种基于铝与碱溶液反应的制氢发生器
CN202483611U (zh) 一种气水分离型瓦斯管路负压放水器
CN2848324Y (zh) 一种三相分离器装置
CN204910879U (zh) 一种乳聚丁苯橡胶脱气塔
CN203987869U (zh) 一种吸射式旋风吸尘器
CN201586484U (zh) 一种磁力气泡发生器
CN201183827Y (zh) 水电解制氢系统的补水装置
CN203821498U (zh) 一种空气补偿器
CN201483703U (zh) 一种eva发泡成型机的新型抽真空装置
CN2915887Y (zh) 氢氧水路隔离式电解槽
CN201826350U (zh) 气压供水罐自动补气装置
CN208225972U (zh)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用塑胶组件
CN205712318U (zh) 给水设备储能增压单元
CN201603642U (zh) 一种喷气嘴
CN201462106U (zh) 一种欧四发动机用废气单向流动控制阀结构
CN204300697U (zh) 压力波动平稳的水稳压罐
CN204099016U (zh) 一种组装式发电排气管
CN202308200U (zh) 防止电解液外溢的半密封式恒压贮液装置
CN212226117U (zh) 一种发电厂给水泵用自闭阀门
CN207750189U (zh) 分体式活塞泵
CN203362222U (zh) 负压自动放水装置
CN202901330U (zh) 一种截止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