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30305U - 显影盒以及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影盒以及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30305U
CN202230305U CN2011204027931U CN201120402793U CN202230305U CN 202230305 U CN202230305 U CN 202230305U CN 2011204027931 U CN2011204027931 U CN 2011204027931U CN 201120402793 U CN201120402793 U CN 201120402793U CN 202230305 U CN202230305 U CN 2022303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evoping cartridge
housing
convex
concave structure
powder storeho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027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连俊
曹玉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Se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Se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Se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Se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40279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303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303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3030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影盒以及成像装置。该显影盒包括:显影盒壳体,所述显影盒壳体的端部设置有与其配合的零部件;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设置在所述显影盒壳体的端部与所述零部件之间;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显影盒壳体上并设有凸凹结构的接触面,以及压设在所述接触面上的弹性密封件。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有效提高显影盒的密封性能,避免碳粉外漏。

Description

显影盒以及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像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影盒以及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成像装置,例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多功能一体机等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且成像装置的使用者对成像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成像装置中的显影盒就是确保成像质量的关键元件。
显影盒包括粉仓和废粉仓,形成粉仓或废粉仓的显影盒壳体的端部通常与其它部件配合连接,在该配合处需要设置密封结构,以防止粉仓或废粉仓内部的碳粉泄露。如图1所示,为显影盒中设置在粉仓壳体31与碳粉限制元件(图中未示出)之间的密封结构示意图,该密封结构包括:弹性密封单元33和凹槽结构的支撑部件32,其中,支撑部件32用于支撑弹性密封单元33,且支撑部件32表面为平滑的平面,弹性密封单元33为表面规则的泡沫类元件;安装弹性密封单元33时,将弹性密封单元33按压于支撑部件32表面,利用弹性密封单元33与支撑部件32的紧密接触,实现对粉仓端部的密封。
由于支撑部件32与弹性密封单元33的表面接触区域均为平面,且操作工艺的缺陷难以保证整个接触区域均为过盈配合,导致支撑部件32与弹性密封单元33的接触区域之间存在间隙,影响支撑部件32与弹性密封单元33之间的密封性。因此,当向显影盒的粉仓中填充碳粉,或者显影盒使用过程中粉仓中存有碳粉时,弹性密封单元33和支撑部件32之间的接触区域容易产生漏粉现象,污染显影盒及整个成像装置,降低成像装置的成像质量。
综上,现有粉仓或废粉仓端部的密封结构的密封性能较差,容易产生露粉现象,产生的露粉易污染显影盒以及成像装置,降低成像装置的成像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影盒以及成像装置,可有效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显影盒中粉仓的密封效果,减少或消除露粉现象,提高成像装置的成像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影盒,包括:
显影盒壳体,所述显影盒壳体上设置有与其配合的零部件;
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设置在所述显影盒壳体与所述零部件之间;
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显影盒壳体上并具有凸凹结构的接触部,以及压设在所述接触部上的密封件。
所述显影盒壳体包括粉仓壳体;
所述粉仓壳体上设置有碳粉限制元件和显影元件,其中,所述显影元件的两端旋转设置在所述粉仓壳体的端部;所述碳粉限制元件固设在所述粉仓壳体上,并沿所述显影元件轴向方向弹性抵压在所述显影元件上;
所述密封结构位于粉仓壳体与碳粉限制元件和/或显影元件之间。
所述显影盒壳体包括废粉仓壳体,所述废粉仓壳体上设置清洁刮刀和清洁刮片,所述密封结构位于废粉仓壳体与清洁刮刀和/或清洁刮片之间。
所述粉仓壳体的端部与所述显影元件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的上下表面均为凸凹结构的接触面,所述凹槽内压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凸凹结构的接触面过盈配合。
所述废粉仓壳体的端部与所述清洁刮刀和/或清洁刮片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的上下表面均为凸凹结构的接触面,所述凹槽内压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凸凹结构的接触面过盈配合。
所述凸凹结构为齿状结构。
所述凸凹结构的接触部包括:沿所述显影盒壳体纵向方向设置的多个齿,所述齿由相交为θ角度的两个面构成,所述θ范围是15°≤θ≤75°。具体地,所述θ范围是30°≤θ≤60°。
所述构成齿的两个面中远离显影盒壳体端部的面垂直于显影盒壳体纵向方向。
远离所述显影盒壳体的端部的齿高度不大于靠近所述显影盒壳体的端部的齿的高度。
所述凸凹结构的根部具有生长面,所述生长面与所述显影盒壳体纵向方向呈一倾斜角α,使得所述凸凹结构的上下表面之间的距离随着靠近所述显影盒壳体的端部而逐渐减小,其中所述α的范围为α≤45°。具体地,所述α的范围为5°≤α≤1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包括成像装置主体和显影盒,所述显影盒为采用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以及成像装置,通过在粉仓壳体的端部与碳粉限制元件之间设置具有凸凹结构接触面的密封结构,使得弹性密封件与凸凹结构的接触面之间具有足够的配合过盈量,从而提高显影盒的密封性能,可有效防止碳粉从粉仓内部漏出,可避免碳粉外漏污染显影盒和成像装置,保证图像形成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显影盒中粉仓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影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显影盒中部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显影盒端部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显影盒壳体的端部与碳粉限制元件之间设置的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I处密封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6中I处的密封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弹性密封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显影盒中显影盒壳体的端部与碳粉限制元件之间设置的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II处密封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4所示,该成像装置包括成像装置主体10和显影盒20,该成像装置主体10包括给纸装置101、引导构件102、可转动的设置于成像装置主体10内的转印辊103、激光扫描器104及激光扫描器支撑架105、定影装置106及定影装置支撑架107、排出装置108;显影盒20可拆卸的安装于成像装置主体10中。所述的成像装置主体10的结构,以及各部件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相同或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3和图4所示,显影盒20包括显影盒壳体,该显影盒壳体具体可包括粉仓壳体11、废粉仓壳体12以及位于粉仓壳体11和废粉仓壳体12之间的元件安装壳体13;粉仓壳体11形成内部为空腔的粉仓100,废粉仓壳体12形成内部为空腔的废粉仓200,元件安装壳体13形成内部为空腔的零部件安装空间300。所述元件安装壳体13既可与粉仓壳体11或废粉仓壳体12分体设置,也可与粉仓壳体11或废粉仓壳体12一体设置。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粉仓壳体11设置有粉仓出口111,该粉仓出口111处设置有碳粉限制元件112和显影元件113,其中显影元件113沿显影盒壳体纵向方向旋转设置在粉仓壳体11的端部;碳粉限制元件112固设在粉仓壳体11上,并沿显影元件113的轴向方向抵压在显影元件113上。
如图4所示,粉仓壳体11上还设有密封刮片115,该密封刮片115沿显影元件113轴向方向抵压在显影元件113上;且密封刮片115和碳粉限制元件112位于显影元件113的两侧。
如图4所示,粉仓100内部还设置有碳粉供给元件114,该碳粉供给元件114由粉仓壳体11支撑,并设置在显影元件113的一侧,通过碳粉供给元件114将内部的碳粉送到靠近显影元件113的位置,以为显影元件113提供碳粉。
如图4所示,元件安装壳体13内安装有光敏元件131和充电元件132,其中,光敏元件131和充电元件132均可转动地设置在元件安装壳体13上,充电元件132可以预定电压对光敏元件131充电,使光敏元件131表面形成等电荷的带电层。此外,元件安装壳体13上设置有激光孔133,带有图像信息的激光束穿过激光孔133时,可使光敏元件131上形成相应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
如图4所示,带有均匀碳粉层的显影元件113与光敏元件131可转动的接触并向光敏元件131提供带电碳粉,使光敏元件131上的静电潜像变为相应的碳粉图像。记录介质从带有碳粉图像的光敏元件131与成像装置上的转印辊103之间通过,将光敏元件131上的碳粉图像转印到记录质上,从而在记录介质中形成碳粉图像。转印之后,光敏元件131上仍有少量的碳粉颗粒,为此在废粉仓壳体12设置有清洁设备121,该清洁设备121包括相对设置的清洁刮刀1211和清洁刮片1212,该清洁刮刀1211和清洁刮片1212均沿光敏元件131的轴向方向抵压在光敏元件131上,这样,通过清洁刮刀1211与光敏元件131接触,可去除残留在光敏元件131上少量碳粉颗粒,并通过清洁刮片1212引导碳粉颗粒掉落并储存与废粉仓200中。
如图4所示,显影元件113、碳粉限制元件112和密封刮片115可在粉仓壳体11的粉仓出口111处形成一个密封的结构,使得粉仓100内的碳粉不会外漏;清洁刮刀1211、光敏元件131和清洁刮片1212可在废粉仓壳体12的开口处形成一个密封的结构,使得废粉仓200内的碳粉不会外漏。
为确保显影盒的密封性能,在零部件与显影盒壳体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以确保其它零部件安装到显影盒壳体1后,在配合位置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其中该密封结构可包括设置在显影盒壳体上具有凸凹结构的接触部,以及与该接触部相配合的密封件。具体地,该密封结构可以是设置在显影盒壳体的开口的四周与其它零部件配合的位置,对粉仓100或废粉仓200进行密封,防止粉仓100或废粉仓200内的碳粉外漏,例如,可设置在粉仓壳体11的长度方向及端部与碳粉限制元件112之间配合的位置,设置在粉仓壳体11的端部与显影元件113之间配合的位置,设置在粉仓壳体11的端部与密封刮片115之间配合的位置,设置在废粉仓壳体12的的长度方向及端部与清洁刮刀1211之间配合的位置,设置在废粉仓壳体12的端部与清洁刮片1212之间配合的位置,这样可以利用该密封结构来防止粉仓100或废粉仓200内的碳粉外漏。
下面将以粉仓壳体11的端部与显影元件113之间配合的位置设置密封结构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粉仓壳体11的两端和显影元件113之间设有密封垫14,且密封垫14的上端位于碳粉限制元件112和粉仓壳体11的端部之间,以阻止粉仓100内部的碳粉泄露;碳粉限制元件112和显影元件113之间弹性接触,使得碳粉限制元件112可抵压在显影元件113上,以调节显影元件113上的碳粉层的厚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为确保碳粉限制元件112在显影元件113和粉仓之间有较大的活动范围,提高碳粉限制元件112的工作性能,在粉仓壳体11的端部与碳粉限制元件112和显影元件113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凹槽154,该凹槽154内的上下表面均为凸凹结构的接触部,该凹槽154内压设有作为密封件的密封垫155,且密封垫155与凹槽154的底面配合,该凹槽154中的凸凹结构的接触部与密封垫155一起构成密封结构15。所述密封垫155可为弹性材质也可为刚性材质,比如:可采用海绵等弹性材料作为密封材料;当粉仓内装磁性碳粉时,可采用磁体作为密封件。当为弹性密封件,密封垫155与凹槽154的底面通过双面胶或胶水等方式粘合;当为刚性密封时,可通过相适应的形状过盈配合。
本实施例中,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凹槽154具体可包括第一支撑面1141、第二支撑面1142和第三支撑面1143,该第一支撑面1141和第二支撑面1142即为凹槽154的上下表面,第三支撑面1143即为凹槽154的底面,第一支撑面1141和第二支撑面1142沿着平行于显影元件113的轴向方向延伸,第三支撑面1143垂直于第一支撑面1141和第二支撑面1142。
本实施例中,如图6、图7和图8所示,第一支撑面1141和第二支撑面1142上沿着平行于显影元件113的轴向方向,也即显影盒壳体纵向方向设有齿状接触部1144,使得凹槽154上下表面形成齿状的接触面。该齿状接触部1144由多条齿1145构成,远离所述显影盒壳体的端部的齿高度不大于靠近所述显影盒壳体的端部的齿的高度,所有齿1145朝向显影元件113径向方向延伸。
本实施例中,如图6、图7和图8所示,所述齿1145具有两个相交的面a、b,所述齿1145的根部具有生长面c。所述面a设置在远离显影盒1端部的一侧,也即靠近粉仓100内部的一侧。面a可垂直于显影元件113轴向方向也可不垂直于显影元件113轴向方向。其中,距离粉仓100内部最近的齿设置成距离粉仓内壁一定距离,以方便阻挡碳粉进入密封区域,从而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6、图8和图9所示,该弹性密封垫155为外形规则表面平滑的软性弹性元件,如泡沫海绵等。具体地,本实施例弹性密封垫155与凹槽154配合,其包括与第一支撑面1141配合的第一安装面1151、与第二支撑面1142配合的第二安装面1152,以及与第三支撑面1143配合的第三安装面1153。
将弹性密封垫155组装到凹槽154内时,弹性密封垫155上的第三安装面1153上可通过双面胶等粘合性材料与凹槽154上的第三支撑面1143粘合,而第一安装面1151和第二安装面1152则通过弹性变形分别与第一支撑面1141和第二支撑面1142紧密配合。
本实施例中,上述的齿1145上的面a与面b的夹角θ,经实验,所述夹角θ范围为15°≤θ≤75°。经实验发现,若夹角θ<15°时,齿1145顶角太尖锐,第一支撑面1141和第二支撑面1142形成的齿1145密集,增加模具的加工难度及成型难度,且在出模和组装过程中,齿1145顶角容易折损,增加坏品率和生产成本;当θ>75°时,第一支撑面1141和第二支撑面1142形成的齿1145数量少,且两个齿1145之间所能形成的凹谷浅,弹性密封垫155与齿1145顶角相互作用力小,难以保证弹性密封垫155与齿状接触部1144之间有足够的过盈配合量,可能出现漏粉现象,不能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优选地,齿1145上的平面a与倾斜面b的夹角θ的范围为30°≤θ≤60°,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夹角θ为45°。
本实施例中,弹性密封垫155被安置在凹槽154内,第一安装面1151和第二安装面1152在垂直于显影元件113的轴向方向和第三安装面1153的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并分别与第一支撑面1141和第二支撑面1142配合。第一支撑面1141和第二支撑面1142上的齿状接触部1144分别与发生弹性形变的第一安装面1151和第二安装面1152压力接触,并压入第一安装面1151和第二安装面1152内,使第一安装面1151和第二安装面1152表面形成波浪形状的形变,确保弹性密封垫155与齿状接触部1144之间有足够的过盈配合量,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
当粉仓中填充碳粉后,在运输或者进行打印作业过程中,由于弹性密封垫155与齿状接触部1144之间有足够的过盈配合量,密封效果较好,能有效的防止碳粉从粉仓中漏出,从而有效避免漏出碳粉污染显影盒或成像装置,同时也能保证图像形成质量。实际应用中,即使在显影盒20运输或者进行打印作业过程中有少量碳粉透过第一安装面1151与第一支撑面1141,或者第二安装面1152与第二支撑面1142上最靠近粉仓的齿与弹性密封垫155的接触区域,沿第一支撑面1141上远离粉仓方向上的依次排列的多个齿也可与第一安装面1151的压力接触即过盈配合仍能有效的阻止碳粉向显影盒外部漏出,从而有效避免漏出碳粉污染显影盒或成像装置,同时也能保证图像形成质量。
综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影盒,通过在粉仓壳体的端部与碳粉限制元件之间设置具有凸凹结构接触面的密封结构,使得弹性密封件与凸凹结构的接触面之间具有足够的配合过盈量,从而提高显影盒的密封性能,可有效防止碳粉从粉仓内部漏出,可避免碳粉外漏污染显影盒和成像装置,保证图像形成质量。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显影盒中显影盒壳体的端部与碳粉限制元件之间设置的密封结构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II处密封结构的放大示意图。与上述图5~图10所示实施例技术方案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凹槽的根部生长面c为与显影元件的轴向方向呈一倾斜角,使得凹槽的上下表面之间的距离随着靠近显影盒壳体的端部而逐渐减小,具体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作为凹槽154的上下表面,即第一支撑面1141和第二支撑面1142的生长面c与显影元件的轴向方向呈一倾斜角α。
实际应用中,倾斜角α过大时,凹槽154内安装弹性密封垫155的操作难度将会增大,经实验验证:α≤45°时,密封效果较佳,优选5°≤α≤15°。本实施例中,α为15°。
本实施例中,由于凹槽154上下表面的生长面c为倾斜表面,使得凹槽154从远离粉仓壳体11的端部向靠近端部的开口逐渐缩小,当弹性密封垫155安装到凹槽154后,沿着靠近粉仓壳体11的端部方向,弹性密封垫155的第一安装面1151和第二安装面1152的变形量逐渐增加,弹性密封垫155与接触部齿条的配合过盈量逐渐增加,密封性逐渐增强。
可以看出,通过将凹槽的上下表面的生长面设置成倾斜表面,使得弹性密封垫安装到凹槽后可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能,从而提高密封结构的密封性,确保粉仓内碳粉不会外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显影盒壳体与其零部件配合的位置可设置具有相同或类似结构的密封结构,以确保显影盒内的碳粉不会外漏,提高成像装置的图像形成质量,例如设置在显影元件和粉仓壳体之间配合的位置,就可以在粉仓壳体上设置凸凹结构的接触面,并将密封垫片贴合在该凸凹结构的接触面上,这样,显影元件工作时,就会将密封垫片紧紧抵压在该凸凹结构的接触面,密封垫片产生变形而充满凸凹结构中的凹陷处,使得碳粉不会跑出,该密封垫片与凸凹结构的接触面就形成密封结构。优选地,在具有凹槽结构的密封连接处,例如图5或图10所示的结构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密封结构,则会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这是因为,由于凸凹结构的存在,弹性密封元件安装到凹槽时,可使得弹性密封元件与凹槽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成像装置,该图像成像装置具体可包括如图2所示的成像装置主体和显影盒,其中显影盒具体可为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影盒,其具体结构可参见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显影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影盒壳体,所述显影盒壳体上设置有与其配合的零部件;
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设置在所述显影盒壳体与所述零部件之间;
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显影盒壳体上并具有凸凹结构的接触部,以及压设在所述接触部上的密封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盒壳体包括粉仓壳体;
所述粉仓壳体上设置有碳粉限制元件和显影元件,其中,所述显影元件的两端旋转设置在所述粉仓壳体的端部;所述碳粉限制元件固设在所述粉仓壳体上,并沿所述显影元件轴向方向弹性抵压在所述显影元件上;
所述密封结构位于粉仓壳体与碳粉限制元件和/或显影元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盒壳体包括废粉仓壳体,所述废粉仓壳体上设置清洁刮刀和清洁刮片,所述密封结构位于废粉仓壳体与清洁刮刀和/或清洁刮片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粉仓壳体的端部与所述显影元件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的上下表面均为凸凹结构的接触面,所述凹槽内压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凸凹结构的接触面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粉仓壳体的端部与所述清洁刮刀和/或清洁刮片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的上下表面均为凸凹结构的接触面,所述凹槽内压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凸凹结构的接触面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凹结构为齿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凹结构的接触部包括:沿所述显影盒壳体纵向方向设置的多个齿,所述齿由相交为θ角度的两个面构成,所述θ范围是15°≤θ≤7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θ范围是30°≤θ≤6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成齿的两个面中远离显影盒壳体端部的面垂直于显影盒壳体纵向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远离所述显影盒壳体的端部的齿高度不大于靠近所述显影盒壳体的端部的齿的高度。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凹结构的根部具有生长面,所述生长面与所述显影盒壳体纵向方向呈一倾斜角α,使得所述凸凹结构的上下表面之间的距离随着靠近所述显影盒壳体的端部而逐渐减小,其中所述α的范围为α≤45°。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α的范围为5°≤α≤15°。
13.一种成像装置,包括成像装置主体和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盒为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显影盒。
CN2011204027931U 2011-10-20 2011-10-20 显影盒以及成像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2303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027931U CN202230305U (zh) 2011-10-20 2011-10-20 显影盒以及成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027931U CN202230305U (zh) 2011-10-20 2011-10-20 显影盒以及成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30305U true CN202230305U (zh) 2012-05-23

Family

ID=46080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02793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230305U (zh) 2011-10-20 2011-10-20 显影盒以及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3030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9002A (zh) * 2011-10-20 2012-02-01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影盒以及成像装置
WO2014101603A1 (zh) * 2012-12-27 2014-07-03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激光打印机用处理盒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9002A (zh) * 2011-10-20 2012-02-01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影盒以及成像装置
CN102339002B (zh) * 2011-10-20 2013-07-10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影盒以及成像装置
WO2014101603A1 (zh) * 2012-12-27 2014-07-03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激光打印机用处理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6396B (zh) 用于部件表面的动态密封
US8244156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cleaning device and cleaning device
CN202230305U (zh) 显影盒以及成像装置
CN102339002B (zh) 显影盒以及成像装置
CN200972573Y (zh) 激光打印机用显影盒
CN203224718U (zh) 一种废粉仓组件及处理盒
CN202548534U (zh) 粉盒
CN103186088A (zh) 一种处理盒和处理盒的密封方法
CN203561833U (zh) 处理盒
CN102221810A (zh) 处理盒
CN104007639A (zh) 显影剂储存容器、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WO2022262306A1 (zh) 一种激光打印机处理盒免藏粉式弹性控粉结构
CN103529681A (zh) 处理盒
CN206301153U (zh) 一种硒鼓防漏粉密封毛毡
CN102375377A (zh) 显影盒及成像装置
CN201097129Y (zh) 碳粉盒
CN201876668U (zh) 一种焊接密封式碳粉盒
CN202257044U (zh) 激光打印机用碳粉盒
CN203502741U (zh) 出粉刀
CN204143155U (zh) 新型碳粉仓组件
CN203224719U (zh) 一种处理盒
CN202257040U (zh) 一种加大容量的粉盒
CN202433690U (zh) 一种处理盒
CN202433691U (zh) 一种处理盒
CN208506497U (zh) 显影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710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