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13095U - 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的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的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13095U
CN202213095U CN201120094930XU CN201120094930U CN202213095U CN 202213095 U CN202213095 U CN 202213095U CN 201120094930X U CN201120094930X U CN 201120094930XU CN 201120094930 U CN201120094930 U CN 201120094930U CN 202213095 U CN202213095 U CN 2022130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lyte
aluminium base
roller shape
shape mould
alumin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9493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原雄二
广幡实男
镰田正俊
小岛克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Kase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130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1309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inting Plates And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的制造装置,采用该装置能够抑制细孔深度的不齐整。所述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的制造装置用于制造在辊子状铝基材的外周面形成有阳极氧化铝的压印用辊子状模具,所述阳极氧化铝具有多个细孔,该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的制造装置具有:阳极氧化槽,该阳极氧化槽中收容有电解液,对铝基材进行阳极氧化;以及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与铝基材的中心轴连接,当在阳极氧化槽的电解液中对铝基材进行阳极氧化时,该驱动装置使铝基材以铝基材的所述中心轴为旋转轴旋转。

Description

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的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的制造装置和表面具有多个凸部的部件的制造装置,上述压印用辊子状模具在辊子状的铝基材的外周面形成有阳极氧化铝,该阳极氧化铝具有多个细孔,上述表面具有多个凸部的部件的制造装置采用上述压印用辊子状模具来制造表面具有多个凸部的部件。 
背景技术
由于表面具有可视光波长以下周期的细微凹凸构造的光学膜被发现具有防止反射等功能,其实用性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被称作蛾眼(Moth-Eye)构造的细微凹凸构造从空气的折射率连续增大到材料的折射率、从而被发现具有有效的防止反射的功能已为公众所知。 
作为在表面具有细微凹凸构造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可以列举将形成在模具表面的细微凹凸构造转印到基材膜(被转印体)的表面的压印法。作为该压印法,已知有下述方法(专利文献1)。 
一种光压印法,该方法在紫外线硬化性树脂存在于外周面形成有阳极氧化铝的辊子状模具与透明的基材膜之间的状态下,向紫外线硬化性树脂照射紫外线,使紫外线硬化性树脂硬化,形成硬化树脂层,将基材膜与该硬化树脂层一起从辊子状模具上剥离,上述阳极氧化铝具有多个细孔,上述硬化树脂层的表面具有与阳极氧化铝的细孔对应的多个凸部。 
而且,该辊子状模具例如可以通过重复进行如下的工序来制造:在电解液中对辊子状的铝基材进行阳极氧化而在铝基材的外周面形成具有多个细孔的阳极氧化铝的工序、以及将该细孔孔径扩大的工序(专利文献1、2)。 
但是,在仅将辊子状的铝基材浸渍在电解液中而进行阳极氧化的情况下,根据铝基材的位置不同,会在阳极氧化程度上产生不均,其结果,会得到细孔的深度不齐整的辊子状模具。并且,如果采用该辊子状模具利用压印法来制造表面具有多个凸部的光学膜的话,则凸部的高度会随着位置的不同而不齐整,即形成反射率随着位置的不同而不齐整的光学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74007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6/059686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的制造装置,采用该装置能够抑制细孔深度的不齐整,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表面具有多个凸部的部件的制造装置,采用该装置能够抑制凸部高度的不齐整。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的制造装置用于制造在辊子状铝基材的外周面形成有阳极氧化铝的压印用辊子状模具,所述阳极氧化铝具有多个细孔,该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的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阳极氧化槽,该阳极氧化槽中收容有电解液,对所述铝基材进行阳极氧化;以及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与铝基材的中心轴连接,当在阳极氧化槽的电解液中对铝基材进行阳极氧化时,该驱动装置使铝基材以铝基材的所述中心轴为旋转轴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的制造装置最好进一步具有:接收从阳极氧化槽溢出的一部分电解液的电解液接收部、以及向阳极氧化槽供给等量的电解液的电解液供给部;最好在铝基材的下侧设有供给口,所述电解液供给部将溢出的电解液从该供给口送回到阳极氧化槽内。 
利用所述电解液供给部向阳极氧化槽供给的电解液的供给量为35L/分~60L/分较好,最好为41L/分~55L/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的制造装置最好具有两片阴极板,这两片阴极板以与作为阳极的铝基材的中心轴基本平行且夹着铝基材的状态相对配置。 
本实用新型的表面具有多个凸部的部件的制造装置具有压印用辊子状模具,该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由上述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的制造装置制成,所述表面具有多个凸部的部件的制造装置利用压印法将形成在所述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的外周面上的阳极氧化铝的多个细孔转印到被转印体上,获得表面具有与该细孔对应的多个凸部的部件。 
实用新型的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的制造装置,能够制造细孔深度的不齐整被抑制了的压印用辊子状模具。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制造装置,能够制造表面具有多个凸部的部件,并且能够抑制这些凸部的高度不齐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阳极氧化处理装置的一例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阳极氧化铝的细孔的形成过程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部件的制造装置的一例的概要结构图。 
图4是以序号表示沿圆周方向将辊子状模具的外周六等分的位置的剖面图。 
12 阳极氧化槽 
22 供给口 
30 铝基材 
36 阴极板 
42 细孔 
44 氧化皮膜(阳极氧化铝) 
50 辊子状模具 
52 基材膜(被转印体) 
68 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压印用辊子状模具(以下也仅记作辊子状模具)的制造装置,是制造在辊子状的铝基材的外周面形成有阳极氧化铝(铝的多孔质氧化皮膜(防蚀铝))的辊子状模具的装置,该阳极氧化铝具有多个细孔,当在阳极氧化槽的电解液中对铝基材进行阳极氧化时,使铝基材以铝基材的中心轴为旋转轴旋转。 
下面,对辊子状模具的制造方法的一例进行详细说明。 
作为辊子状模具的制造方法,可以列举例如具有下述工序(a)~(f)的方法。 
(a)在电解液中以额定电压对中空圆柱状的铝基材进行阳极氧化、从而在外周面上形成氧化皮膜的工序; 
(b)去除氧化皮膜而形成阳极氧化的细孔生成点的工序。 
(c)在上述工序(b)之后、在电解液中进行再次阳极氧化而形成在细孔生成点处具 有细孔的氧化皮膜的工序。 
(d)在上述工序(c)之后、将细孔孔径扩大的工序。 
(e)在上述工序(d)之后、在电解液中再次进行阳极氧化的工序。 
(f)重复上述工序(d)和工序(e)的工序。 
(工序(a)) 
图1是表示阳极氧化处理装置的一例的剖面图。 
阳极氧化处理装置10具有:充满电解液的阳极氧化槽12;上部盖16,该上部盖16覆盖阳极氧化槽12的上部,并且在该上部盖16的周缘形成有檐部14,该檐部14用于接收从阳极氧化槽12溢出的电解液;暂时储存电解液的贮存槽18;使由檐部14接收的电解液向贮存槽18流下的流下流路20;返回流路24,该返回流路24使贮存槽18的电解液返回到供给口22,该供给孔22形成在位于铝基材30下侧的阳极氧化槽12的底部附近;设置在返回流路24的中途的泵26;整流板28,该整流板28对从供给口22流出的电解液的流动进行调整;轴心34,该轴心34插入在作为阳极的中空圆柱状的铝基材30中,并且水平地保持有中心轴32;驱动装置(未图示),该驱动装置使轴心34和铝基材30以轴心34的中心轴32(即铝基材30的中心轴)为旋转轴旋转;夹着铝基材30相对配置的两片阴极板36;与轴心34的中心轴32和两片阴极板36电连接的电源38;以及对贮存槽18的电解液的温度进行调节的调温单元40。 
泵26形成从贮存槽18经由返回流路24而流向阳极氧化槽12的电解液的流动,并且,使电解液从供给口22有压力地流出,从而能够形成从阳极氧化槽12的底部向上部上升的电解液的流动。 
整理板28是形成有多个通孔的板状构件,其将电解液的流动调整成从供给口22吐出的电解液从阳极氧化槽12的底部整体大致均匀地上升,该整流板28以表面大致水平的状态配置在铝基材30与供给口22之间。 
驱动装置(未图示)是通过环状链条或齿轮等构件(未图示)与轴心34的中心轴32连接的电动机等。 
两片阴极板36是相对于铝基材30的中心轴平行地配置的金属板,并且以从水平方向夹着铝基材30的状态从铝基材30空开间隙而相对配置。 
作为调温单元40可以列举以水、油等为热介质的热交换器和电加热器等。 
使用阳极氧化处理装置10的铝基材30的阳极氧化例如可以如下进行。 
在将铝基材30浸渍在阳极氧化槽12的电解液中的状态下,驱动驱动装置(未图示), 使轴心34和铝基材30以轴心34的中心轴32(即铝基材30的中心軸)为旋转轴旋转。 
一边使铝基材30旋转一边在铝基材30与阴极板36之间施加电压,进行铝基材30的阳极氧化。 
在进行铝基材30的阳极氧化期间,一边使铝基材30旋转一边从阳极氧化槽12排出一部分电解液,并且向阳极氧化槽12供给等量的电解液。具体来讲,使电解液从阳极氧化槽12溢出,使溢出的电解液向贮存槽18流下,在贮存槽18中对电解液的温度进行调节,然后将该电解液从设置在铝基材30下侧的供给口22送回到阳极氧化槽12内。此时,利用泵26使电解液从供给口22有压力地流出,然后通过整流板28将电解液的流动调整成从供给口22流出的电解液从阳极氧化槽12的底部整体大致均匀地上升,由此形成从阳极氧化槽12的底部向上部上升的电解液的大致均匀的流动。 
向阳极氧化槽12供给的电解液的供给量(来自供给口22的电解液的流出量)优选35L/分以上,最好为41L/分以上。当电解液的供给量为41L/分以上时,在阳极氧化槽12整体中产生电解液的充分的流动。从泵26的能力考虑,优选60L/分以下,最好为55L/分以下。 
铝基材30的转速最好为3rpm以上。当铝基材30的转速为3rpm以上时,铝基材30周围的电解液的浓度和温度的不均能够被充分抑制。从驱动装置的能力方面考虑,铝基材30的转速最好为10rpm以下。 
如图2所示,如果对铝基材30进行阳极氧化,则能够形成具有细孔42的氧化皮膜44。铝的纯为优选99%以上,99.5%以上则更佳,最好是99.8%以上。当铝的纯度较低时,在进行了阳极氧化之后,由于杂质的偏析会形成使可视光线散乱那样大小的凹凸构造,或者使由阳极氧化形成的细孔42的规则性下降。作为电解液,可以列举草酸、硫酸等。 
将草酸用作电解液的情况: 
草酸的浓度最好为0.7M以下。当草酸的浓度超过0.7M时,电流值过高,会使氧化皮膜的表面变得粗糙。 
当化成电压为30~60V时,能够获得具有周期为100nm的规则性较高的细孔的阳极氧化铝。化成电压高于这个范围或低于这个范围都存在规则性降低的趋势。 
电解液的温度优选60℃以下,最好为45℃以下。当电解液的温度超过60℃时,会产生所谓“烧伤”现象而损坏细孔,或者使表面溶解而使细孔的规则性紊乱。 
将硫酸用作电解液的情况: 
硫酸的浓度最好为0.7M以下。当硫酸的浓度超过0.7M时,会使电流值过高而无法维持额定电压。 
当化成电压为25~30V时,能够获得具有周期为63nm的规则性较高的细孔的阳极氧化铝。化成电压高于这个范围或低于这个范围都存在规则性降低的趋势。 
电解液的温度为优选30℃以下,最好为20℃以下。当电解液的温度超过30℃时,会产生所谓“烧伤”现象而损坏细孔,或者使表面溶解而使细孔的规则性紊乱。 
(工序(b)) 
如图2所示,暂且去除氧化皮膜44,通过将其形成为阳极氧化的细孔生成点46,能够提高细孔的规则性。 
作为去除氧化皮膜的方法,可以列举使其溶解于不溶解铝而选择性溶解氧化皮膜的溶液中的方法。作为这样的溶液,可以列举例如铬酸/磷酸混合液等。 
(工序(c)) 
如图2所示,当对去除了氧化皮膜的铝基材30再次进行阳极氧化时,会形成具有圆柱状细孔42的氧化皮膜44。 
阳极氧化采用上述阳极氧化处理装置10来进行。条件与工序(a)相同即可。阳极氧化的时间越长,所获得的细孔的深度越深。 
(工序(d)) 
如图2所示,进行使细孔42的孔径扩大的处理(以下记作细孔孔径扩大处理)。细孔孔径扩大处理是将氧化皮膜浸渍于溶解氧化皮膜的溶液中并对通过阳极氧化获得的细孔孔径进行扩大的处理。作为这种溶液,可以列举例如质量浓度5%左右的磷酸水溶液等。 
细孔孔径扩大处理的时间越长,细孔孔径越大。 
(工序(e)) 
如图2所示,当再次进行阳极氧化时,形成从圆柱状的细孔42的底部向下延伸的、孔径小的圆柱状细孔42。 
阳极氧化采用上述阳极氧化处理装置10来进行。条件与工序(a)相同即可。阳极氧化的时间越长,所获得的细孔的深度越深。 
(工序(f)) 
如图2所示,如果重复进行工序(d)的细孔孔径扩大处理和工序(e)的阳极氧化,则能够获得辊子状模具50,该辊子状模具50上形成有阳极氧化铝(铝的多孔质氧化皮膜(防蚀铝)),该阳极氧化铝具有孔径从开口部沿深度方向连续减小的细孔42。最后最好以工序(d)结束。 
重复的次数总计为3次以上较好,5次以上则更佳。当重复的次数为2次以下时,由 于细孔的孔径非连续性减小,因此转印这样的细孔而制造出的光学膜的反射率降低效果不充分。 
作为细孔42的形状可以列举大致圆锥形、方锥形等。 
细孔42之间的平均周期为可视光的波长以下、即400nm以下。细孔42之间的平均周期最好为25nm以上。 
细孔42的深度优选100~500nm,最好为150~400nm。细孔42的深宽比(细孔的深度/细孔的开口部的宽度)优选1.5以上,最好为2.0以上。转印如图2所示的细孔42而制造出的光学膜的表面成为所谓蛾眼构造。 
为了使辊子状模具50的外周面易于与被转印体分离,也可以用分模剂对辊子状模具50的外周面进行处理。作为分模剂可以列举硅氧树脂、氟树脂、氟化合物等,从分模性优良的方面和与辊子状模具50的密合性优良的方面考虑,最好使用具有加水分解性甲硅烷基的氟化合物。作为氟化合物的在售品,可以列举氟烷基硅烷、大金工业社制造的“OPTOOL”系列。 
在以上所说明的本实用新型的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的制造装置中,当在阳极氧化槽12的电解液中对辊子状的铝基材30进行阳极氧化时,由于使铝基材30以铝基材30的中心轴为旋转轴旋转,因此能够抑制铝基材30周围的电解液的浓度和温度的不均,能够在铝基材30的整个外周面大致均匀地进行阳极氧化。其结果,能够制造细孔深度的不齐整被抑制的辊子状模具50。 
并且,由于从阳极氧化槽12排出一部分电解液,并且向阳极氧化槽12供给等量的电解液,因此能够在阳极氧化槽12内产生电解液的流动,使得铝基材30的周围的电解液浓度和温度的不均被进一步抑制。其结果,能够制造细孔深度的不齐整被进一步抑制的辊子状模具50。 
此外,如果使电解液从阳极氧化槽12溢出,并将溢出的电解液从设在铝基材30下侧的供给口22送回到阳极氧化槽12内,则产生从阳极氧化槽12的底部向上部上升的电解液的流动,使得铝基材30周围的电解液浓度和温度的不均被进一步抑制。其结果,能够制造细孔深度的不齐整被进一步抑制的辊子状模具50。 
又,由于将两片阴极板36相对于铝基材30的中心轴大致平行地配置,并且以从水平方向夹着铝基材30的状态从铝基材30空开间隙而相对配置,因此阴极板36不会妨碍在阳极氧化槽12内产生的电解液的流动。其结果,铝基材30的周围的电解液浓度和温度的不均被进一步抑制,能够制造细孔深度的不齐整被进一步抑制的辊子状模具50。 
<部件的制造装置和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的制造装置具有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的制造装置制成的压印用辊子状模具,通过压印法将形成在上述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的外周面上的阳极氧化铝的多个细孔转印到被转印体上,获得表面具有与该细孔对应的多个凸部的部件。 
作为压印法,可以列举后述的光压印法或热压印法,该热压印法将被加热了的辊子状模具推靠在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被转印体上,将阳极氧化铝的多个细孔转印到被转印体上,从设备方面和生产性等方面考虑,最好使用光压印法。 
以下对采用光压印法的部件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作为采用光压印法的部件的制造方法,可以列举具有例如下述工序(I)~(III)的方法。 
(I)使基材膜沿旋转的辊子状模具的表面移动、并且将活性能量射线硬化性树脂组成物夹持在基材膜的表面与辊子状模具的表面之间的工序。 
(II)对夹持在基材膜的表面与辊子状模具的表面之间的活性能量射线硬化性树脂组成物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使该活性能量射线硬化性树脂组成物硬化、形成表面具有与阳极氧化铝的细孔对应的多个凸部的硬化树脂层的工序。 
(III)将基材膜与硬化树脂层一起从辊子状模具剥离的工序。 
作为基材膜,可以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酯膜、聚碳酸酯膜、丙烯酸膜、三乙酰纤维素膜等。 
作为活性能量射线硬化性树脂组成物,可以列举例如日本特开2009-174007号公报(专利文献1)的[0046]~[0055]段记载的活性能量线硬化性组成物、日本特开2009-241351号公报的[0052]~[0094]段记载的活性能量射线硬化性树脂组成物等。 
当通过光压印法制造部件时,采用例如图3所示的制造装置,像下述那样进行制造。 
从罐54向辊子状模具50与沿辊子状模具50的表面移动的带状基材膜52之间供给活性能量射线硬化性树脂组成物56,上述辊子状模具50在外周面上形成有阳极氧化铝,该阳极氧化铝具有多个细孔。 
在辊子状模具50与夹持棍60之间夹持基材膜52和活性能量射线硬化性树脂组成物56,利用空气压力汽缸58来调整该夹持棍60的夹持压力,使活性能量射线硬化性树脂组成物56均匀地遍布基材膜52与辊子状模具50之间,同时填充到辊子状模具50的外周面的细孔内。 
在活性能量射线硬化性树脂组成物56夹持在辊子状模具50与基材膜52之间的状态 下,使用设置在辊子状模具50下方的活性能量射线照射装置62,从基材膜52侧向活性能量射线硬化性树脂组成物56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使活性能量射线硬化性树脂组成物56硬化,从而形成转印有辊子状模具50的外周面的多个细孔的硬化树脂层64。 
利用剥离辊66将表面形成有硬化树脂层64的基材膜52从辊子状模具50剥离,从而获得部件68。 
作为活性能量射线照射装置62,最好是高压水银灯、金属卤化物水银灯等,此时的光照射能量的大小最好为100~10000mJ/cm2。 
作为部件68可以列举光学膜(防止反射膜等)。 
在以上说明的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制造装置中,由于使用了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的制造装置获得的、细孔的深度不齐整被抑制了的压印用辊子状模具,因此能够制造出凸部的高度不齐整被抑制了的、表面具有多个凸部的部件。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阳极氧化铝的细孔) 
切下一部分阳极氧化铝,向剖面蒸镀1分钟铂,利用电场放出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社制造,JSM-7400F),在加速电压3.00kV的条件下观察剖面,对细孔的深度进行测定。 
阳极氧化时不使铝基材旋转的情况: 
在结束最后的阳极氧化之后,在沿圆周方向六等分图4所示的辊子状模具50的外周的位置1~6处,分别测定10个部位的细孔深度,求出平均值。 
阳极氧化时使铝基材旋转的情况: 
在刚刚结束最后的阳极氧化之后,在铝基材停止旋转的状态下,在沿圆周方向六等分图4所示的辊子状模具50的外周的位置1~6处,分别测定10个部位的细孔深度,求出平均值。 
(反射率) 
采用分光光度计(日立制作所社制造、U-4000),在入射角为5°、波长为380~780nm的范围内测定硬化树脂层表面的相对反射率。 
阳极氧化时不使铝基材旋转的情况: 
在结束最后的阳极氧化之后,对于与沿圆周方向六等分图4所示的辊子状模具50的外周的位置1~6相对应的硬化树脂层的表面,分别测定膜宽度方向的一端、中央、另一 端这三处的反射率。 
阳极氧化时使铝基材旋转的情况: 
在刚刚结束最后的阳极氧化之后,在铝基材停止旋转的状态下,对于与沿圆周方向六等分图4所示的辊子状模具50的外周的位置1~6相对应的硬化树脂层的表面,分别测定膜宽度方向的一端、中央、另一端这三处的反射率。 
(活性能量射线硬化性树脂组成物A) 
将琥珀酸/三羟甲基乙烷/丙烯酸的摩尔比为1∶2∶4的缩合反应混合物的45质量部分、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大阪有机化学工业社制造)的45质量部分、游离基聚合性硅油(信越化学工业社制造、X-22-1602)的10质量部分、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汽巴精化(英文:Ciba Specialty Chemicals)社制造、艳佳固(英文:IRGACURE)(注册商标)184、具有波长340nm以上的吸收波长区域)的3质量部分、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汽巴精化社制造、艳佳固(注册商标)819、具有波长为340nm以上的吸收波长区域)的0.2质量部分混合,获得活性能量射线硬化性树脂组成物A。 
[实施例1] 
对中空圆柱状的铝基材(纯度99.9%、长度280mm、外径200mm、内径155mm)实施抛光研磨处理,然后在高氯酸/乙醇混合液中(体积比=1/4)对其进行电解研磨。 
接下来,采用图1所示的阳极氧化处理装置,在由0.3M草酸水溶液构成的107L的电解液中,在浴温15.7℃、直流40V、电解液的供给量41L/分、铝基材的转速6rpm的条件下,对铝基材进行30分钟的阳极氧化,形成氧化皮膜(工序(a))。 
在质量浓度6%的磷酸和质量浓度1.8%的铬酸混合水溶液中暂时溶解去除所形成的氧化皮膜(工序(b)),然后在与工序(a)相同的条件下,再次进行45秒的阳极氧化,形成氧化皮膜(工序(c))。 
然后,在质量浓度5%的磷酸水溶液(31.7℃)中浸渍8分钟,实施对氧化皮膜的细孔进行扩径的孔径扩大处理(工序(d))。 
接着,在与工序(a)相同的条件下,进行45秒的阳极氧化,形成氧化皮膜(工序(e))。 
然后,重复工序(d)和(e),总计重复5次工序(d),总计重复4次工序(e)(工序(f))。获得在铝基材的外周面形成有阳极氧化铝的辊子状模具A,该阳极氧化铝具有大致圆锥状的细孔。对阳极氧化铝的细孔深度进行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接下来,将辊子状模具A浸泡在分模剂(大金工业社制造、OPTOOL DSX(商品名))的质量浓度0.1%溶液中10分钟,再风干24小时,从而进行分模处理。 
采用图3所示的制造装置,制造表面具有多个凸部的部件。 
作为辊子状模具50,使用辊子状模具A。 
作为活性能量射线硬化性树脂组成物56,使用活性能量射线硬化性树脂组成物A。 
作为基材膜52,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酯膜(东洋纺社制造、商品名A4300、厚度75μm)。 
从基材膜52侧向活性能量射线硬化性树脂组成物A照射累计光量为1100mJ/cm2的紫外线,进行活性能量射线硬化性树脂组成物A的硬化。 
对所获得的部件的硬化树脂层表面的相对反射率进行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比较例1] 
除了使铝基材在电解液中旋转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获得在铝基材的外周面形成有阳极氧化铝的辊子状模具B,该阳极氧化铝具有大致圆锥状的细孔。对阳极氧化铝的细孔深度进行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接下来,与实施例1相同,进行辊子状模具B的分膜处理。 
接下来,除了将辊子状模具B用作辊子状模具50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制造表面具有多个凸部的部件。对所获得的部件的硬化树脂层表面的相对反射率进行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 
【表1】 
Figure BSA00000467008900111
【表2】 
Figure BSA00000467008900112
Figure BSA00000467008900121
【表3】
Figure BSA00000467008900122
Figure BSA00000467008900131
一边使铝基材在电解液中旋转一边进行阳极氧化而制造出的实施例1的辊子状模具A的细孔的深度不齐整较小。其结果,在表面具有多个凸部的部件上,凸部的高度不齐整、即反射率的不齐整也较小。 
另一方面,不使铝基材在电解液中旋转地进行阳极氧化而制造出的比较例1的辊子状模具B的细孔的深度不齐整较大。其结果,在表面具有多个凸部的部件上,凸部的高度不齐整、即反射率的不齐整也较大。 
(产业上的实用性)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制造装置制造出的辊子状模具对于表面具有称为蛾眼构造的细微凹凸构造的光学膜的制造是有用的。 

Claims (6)

1.一种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的制造装置,其用于制造在辊子状铝基材的外周面形成有阳极氧化铝的压印用辊子状模具,所述阳极氧化铝具有多个细孔,该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的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阳极氧化槽,该阳极氧化槽中收容有电解液,对所述铝基材进行阳极氧化;以及
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与铝基材的中心轴连接,当在阳极氧化槽的电解液中对铝基材进行阳极氧化时,该驱动装置使铝基材以铝基材的所述中心轴为旋转轴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
接收从阳极氧化槽溢出的一部分电解液的电解液接收部、以及向阳极氧化槽供给等量的电解液的电解液供给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铝基材的下侧设有供给口,所述电解液供给部将溢出的电解液从该供给口送回到阳极氧化槽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利用所述电解液供给部向阳极氧化槽供给的电解液的供给量为35L/分~60L/分。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利用所述电解液供给部向阳极氧化槽供给的电解液的供给量为35L/分~60L/分。
6.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两片阴极板,这两片阴极板以与作为阳极的铝基材的中心轴基本平行且夹着铝基材的状态相对配置。 
CN201120094930XU 2010-03-25 2011-03-25 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的制造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1309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70280 2010-03-25
JP2010-070280 2010-03-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13095U true CN202213095U (zh) 2012-05-09

Family

ID=46012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94930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13095U (zh) 2010-03-25 2011-03-25 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的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130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1961A (zh) * 2019-03-26 2019-06-28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微纳米结构的多功能薄膜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1961A (zh) * 2019-03-26 2019-06-28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微纳米结构的多功能薄膜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14243B2 (en) Mold base material, production method for mold base material, mold production method, and mold
EP2418305B1 (en) Di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8999133B2 (en) Method for forming anodized layer and mold production method
TWI482884B (zh) 陽極氧化處理裝置、處理槽、壓印用輥狀模具的製造方法及表面具有多個凸部的物品的製造方法
US20120325670A1 (en) Method for forming anodized layer, method for producing mol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tireflective film
US20120043297A1 (en) Mol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03260841A (zh) 表面具有微细凹凸结构的物品的制造方法
US20120103819A1 (en) Aluminum article and process for making same
US9512535B2 (en) Mold production method
US9133558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nodized film
CN103025923B (zh) 纳米压印用模具的制造装置、以及纳米压印用模具的制造方法
CN102985600B (zh) 模塑聚合材料以赋予所需质地的方法
US9405043B2 (en) Mold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mold
Kikuchi et al. Fabrication of a meniscus microlens array made of anodic alumina by laser irradi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s
CN105619774A (zh) 一种基于热压印的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Nakayama et al. Rapid and Repeatable Self‐Healing Superoleophobic Porous Aluminum Surface Using Infiltrated Liquid Healing Agent
CN202213095U (zh) 压印用辊子状模具的制造装置
CN202556636U (zh) 辊筒模具、表面具有突起的部件及具有防反射功能的物品
US9821494B2 (en) Mold release treatment metho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ti-reflective film
KR101680495B1 (ko) 몰드의 제조 방법, 및 미세 요철 구조를 표면에 갖는 성형체와 그 제조 방법
JP5833763B2 (ja) 型の製造方法
Wang et al. Surface Engineering Towards Better Material Performance
CN105110361A (zh) 一种金属氯化物纳米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866332A (zh) 耐高温且高吸收力的金属表面镀膜及其制造方法
Chiu et al.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of nanostructured surface using anodic aluminum templa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Japan's Tokyo port harbor yidingmu 6 No. 41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Kasei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Japan's Tokyo port harbor yidingmu 6 No. 41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Reiyon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Within Japan Tokyo Chiyoda pill 1 chome No. 1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Kasei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Japan's Tokyo port harbor yidingmu 6 No. 41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Kasei Corporation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