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10277U - 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系统和移动设备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系统和移动设备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77U
CN202210277U CN2011203493445U CN201120349344U CN202210277U CN 202210277 U CN202210277 U CN 202210277U CN 2011203493445 U CN2011203493445 U CN 2011203493445U CN 201120349344 U CN201120349344 U CN 201120349344U CN 202210277 U CN202210277 U CN 2022102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device
mobile phone
computing machine
interface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4934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亦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est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AIKAI INTERACTIO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AIKAI INTERACTIO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AIKAI INTERACTIO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4934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102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102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1027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系统和移动设备测试系统。该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系统包括:计算机,其包括显示装置、接口和输入装置;以及移动设备,其包括显示装置、接口和输入装置。该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系统还包括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与计算机相连接,位于移动设备附近,镜头对着移动设备的显示装置。因为通过摄像装置来获取移动设备的屏幕画面,因而不需要针对每个移动设备专门开发软件,从而降低了开发成本,并且节约了开发时间,能针对各种类型的移动设备快速展开测试。

Description

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系统和移动设备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由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系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过摄像装置来获取移动设备的屏幕画面的系统。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使用上述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系统的移动设备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导致基于移动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多,移动设备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例如通过移动设备上网、浏览网页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应用。这吸引了全球数百万的移动应用开发人员为移动设备开发应用程序。
在此背景下,对移动设备的应用程序进行测试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移动设备应用程序进行的测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对应用程序的功能进行测试(即,功能性测试)和对该应用程序是否能在不同类型的移动设备下使用进行测试(即,适配测试)。目前的测试大多为手工测试,鲜见自动测试平台,这导致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此外,为了进行适配测试,需要购买各种类型的移动设备,导致测试成本上升。
为了实现自动测试,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计算机完整地获取移动设备的屏幕显示,并且通过计算机完全控制移动设备的按键、触控屏等输入装置的操作。这样,可不在移动设备上进行操作,而在计算机上就能完全操作移动设备,为进一步的自动操作移动设备并进行测试打下基础。
为此,专利文件1提出了一种在计算机的显示器上显示移动设备屏幕,并且通过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按键、触控屏等输入装置的操作的方法。但是,该方法的移动设备不是直接与计算机相连接,而是连接到专门的硬件,然后将该专门的硬件连接到计算机。这种连接方式需要购买和配置专门的硬件,导致成本上升,并且硬件连接复杂。
此外,关于获取移动设备的屏幕显示的方法,可以采用由计算机读取移动设备的显示缓存中的屏幕显示数据的方法。对于不具有显示缓存的移动设备,可以采用在移动设备上预先安装能够抓取屏幕显示的软件的方法。
但是,不论是由计算机读取移动设备的显示缓存,还是在移动设备上安装抓取屏幕显示的软件,都需要针对移动设备专门开发软件。特别是,当进行适配测试时,由于需要针对每个移动设备都专门开发软件,导致开发成本提高,并且耗费开发时间,不利于快速展开测试。
专利文件1:United States Paten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Pub.No.:US2011/0028145A1,Pub.Date:Feb.3,2011,Appl.No.:12/850,449(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公开号:US 2011/0028145A1,公开日:2011年2月3日,申请号:12/850,449)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系统,使得不需要针对每个移动设备专门开发获取移动设备的屏幕显示的软件,从而降低开发成本,并且节约开发时间,以快速展开测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系统,包括:计算机,其包括显示装置、接口和输入装置;以及移动设备,其包括显示装置、接口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系统还包括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与计算机相连接,位于移动设备附近,镜头对着移动设备的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系统,还包括:连接路径,其一端连接到计算机的接口,另一端连接到移动设备的接口,用于将基于计算机的输入装置对移动设备进行的操作而生成的操作数据从计算机发送到移动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系统,所述计算机的接口和所述移动设备的接口包括通用串行总线接口、蓝牙接口和无线局域网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设备测试系统,包括:用户终端,供移动设备测试者测试移动设备使用;以及服务器,其通过网络与用户终端相连接,用于控制待测试的移动设备。其中,该移动设备测试系统还包括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与服务器相连接,位于待测试的移动设备附近,镜头对着待测试的移动设备的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设备测试系统,服务器与待测试的移动设备通过连接路径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设备测试系统,所述连接路径包括通用串行总线连接、蓝牙连接和无线局域网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设备测试系统,摄像装置通过网络连接到用户终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因为通过摄像装置来获取移动设备的屏幕画面,因而不需要针对每个移动设备专门开发软件,从而降低了开发成本,并且节约了开发时间,能针对各种类型的移动设备快速展开测试。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移动式电话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移动式电话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显示在移动式电话和计算机的显示器上的屏幕画面和/或移动式电话画面的例子。
图4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电话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移动式电话测试系统的操作序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在以下说明中,以移动式电话作为移动设备的一个例子来进行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移动式电话,而是还可以包括其它移动设备,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平板计算机(Tablet PC)、智能手机(Smartphone)、iPad等。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移动式电话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移动式电话控制系统1包括计算机10、摄像装置20、移动式电话40和连接路径50。计算机1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01、只读存储器(ROM)10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03、显示器104、接口(I/F)105和输入装置106。ROM 102存储由CPU 101执行的程序和程序所使用的数据。RAM 103临时存储执行程序时的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器104除了具有一般计算机显示器的功能外,还用来显示移动式电话40的显示器所显示的画面和/或移动式电话40的轮廓、按键等外观的画面。以下,将移动式电话40的显示器所显示的画面称为“屏幕画面”,将移动式电话40的轮廓、按键等外观的画面称为“外观画面”,将两者一起称为“移动式电话画面”。
I/F 105用于与移动式电话40相连接,通过I/F 40向移动式电话40发送指令和/或数据,并接收来自移动式电话40的数据。I/F 105可以是有线连接方式的,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也可以是无线连接方式的,例如蓝牙(Bluetooth)、无线局域网(Wi-Fi),还可以同时具有上述连接方式中的多种。此外,I/F 105还可以是网络接口,此时,“与I/F 105连接”不仅包括通过线缆直接连接,还包括通过网络间接连接。此外,I/F 105的数量可以有多个。
输入装置106例如是键盘、鼠标、触控屏等。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装置106除了具有一般计算机输入装置的功能外,还用来在显示器104所显示的移动式电话画面上进行操作,以生成控制移动式电话40的操作数据。
移动式电话40包括显示器404,I/F 405和输入装置406。I/F 405用于与计算机10的I/F 105相连接,通过I/F 405接收来自计算机10的指令和/或数据,并向计算机10发送数据。I/F 405可以是有线连接方式的,例如USB,也可以是无线连接方式的,例如蓝牙、Wi-Fi,还可以同时具有上述连接方式中的多种。当将移动式电话40连接到计算机10时,使用上述连接方式中的一种和计算机10的I/F 105中相对应的一种连接方式来连接。
输入装置406例如是按键、触控屏等。用户通过输入装置406来操作移动式电话40,以执行各种功能,例如呼叫电话、收发信息等。此外,用户还通过输入装置406来操作移动式电话40,以执行针对移动式电话开发的各种应用程序,例如游戏等。
连接路径50是通过计算机10的I/F 105和移动式电话40的I/F 405将计算机10和移动式电话40连接起来的路径。当通过USB连接时,连接路径50是有线线缆,当通过蓝牙、Wi-Fi连接时,连接路径50是无线电磁波。
摄像装置20设置在靠近移动式电话40的位置,其镜头面对移动式电话40的显示器404,从而拍摄移动式电话40的屏幕画面。另一方面,摄像装置20连接到计算机10,以将所拍摄的屏幕画面发送到计算机10。连接方式可以是例如IEEE1394、USB、AV端口等。
接下来参考图2来说明计算机10控制移动式电话40的方法。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移动式电话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步骤S21,计算机10通过连接路径50连接到移动式电话40。
在步骤S22,计算机10获取移动式电话40的屏幕画面数据,将其转换为适于在计算机10的显示器104上显示的显示数据,并根据转换后的显示数据在显示器104上显示移动式电话40的屏幕画面。
这里,显示在移动式电话40的显示器404上的屏幕画面中的每个像素与显示在计算机10的显示器104上的屏幕画面中的各像素一一对应。换句话说,显示在计算机10上的屏幕画面与显示在移动式电话40上的屏幕画面完全相同。此外,为了便于移动式电话测试者进行测试,还在计算机10的显示器104上显示移动式电话10的外观画面。如图3(a)所示,移动式电话40的显示器404当前的屏幕画面是三角形。如图3(b)所示,计算机10的显示器104当前显示的是移动式电话画面,其中,屏幕画面与移动式电话40的显示器404当前的屏幕画面完全相同。
关于获取移动式电话40的屏幕画面的具体方法,如图1所示,由摄像装置20以一定频率(帧频)拍摄移动式电话40的屏幕画面,将所拍摄的屏幕画面发送到计算机10,由计算机10将其转换为适于在计算机10的显示器104上显示的显示数据后进行显示。
这里,对所拍摄的屏幕画面所进行的转换包括如下操作中的一个或多个:转换为适于计算机10的显示器104的格式;对屏幕画面各像素的坐标进行变换,使得显示在计算机10的显示器104上的屏幕画面与显示在移动式电话40的显示器404上的屏幕画面完全相同;当摄像装置20的镜头不是正对着移动式电话40的显示器404时,对摄像装置20的拍摄视角进行修正;等等。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操作对于不同类型的移动式电话40来说是通用的,因而不需要针对每个类型的移动式电话40单独开发软件。
在步骤S23,通过使用计算机10的输入装置106,在显示器104的移动式电话画面上对移动式电话40进行各种操作。例如,呼叫电话号码12345678,依次按下按键1~8,然后按下呼叫键41。计算机10根据用户的上述操作,生成操作数据,将所生成的操作数据转换成适于移动式电话40执行的操作指令,并将转换后的操作指令发送到移动式电话40。
关于将所生成的操作数据转换成适于移动式电话40执行的操作指令的具体方法,可以采用如下方法。例如,在移动式电话40上预先安装能够模拟输入装置406的操作的软件或者移动式电话40本身已具备类似功能的软件,该软件能够模拟输入装置406的操作,并且使移动式电话40基于所模拟的操作来执行相应的操作。这样,当用户在计算机10的显示器104上进行了操作后,计算机10将所生成的操作数据转换成上述软件能够处理的操作指令。上述软件接收到该操作指令后,生成相应的对输入装置406的模拟操作数据,从而使移动式电话40执行相应的操作。
在步骤S24,移动式电话40根据接收到的操作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呼叫电话号码12345678。这时,移动式电话40的显示器404上的屏幕画面更新为呼叫画面,如图3(c)所示。
在步骤S25,与步骤S22类似,计算机10获取移动式电话40的更新后的屏幕画面数据,将其转换为适于在计算机10的显示器104上显示的显示数据,并根据转换后的显示数据在显示器104上显示移动式电话40的更新后的屏幕画面,如图3(d)所示。
接下来参考图4和图5来说明使用本实用新型构建的移动式电话测试系统的一个例子。图4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电话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移动式电话测试系统2包括用户终端101、网络102、服务器103、摄像装置20、移动式电话104、连接路径105。
用户终端101是移动式电话测试者使用的终端,它可以是图1中的计算机10,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终端。移动式电话测试者通过用户终端101发出获取移动式电话104的屏幕画面的指令。服务器103响应于该指令,向用户终端101返回摄像装置20所拍摄的移动式电话104的屏幕画面数据。用户终端101接收到该屏幕画面数据后,将其显示在显示器上(未示出)。
用户终端101通过网络102连接到服务器103。网络102可以是因特网(Internet),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内部网(Intranet)等。
服务器103接收来自用户终端101的指令和数据,将其转换成移动式电话104能够处理和执行的指令和数据,并且接收来自移动式电话104的数据,将其转换成用户终端101能够处理的数据。服务器103可以是图1中的计算机10,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服务器。
图5是图4所示的移动式电话测试系统的操作序列图。如图5所示,在S51,用户终端101发送获取移动式电话104的屏幕画面的指令(以下称为“屏幕获取指令”)。
屏幕获取指令通过网络102被发送到服务器103。服务器103接收到屏幕获取指令后,将摄像装置20所拍摄的移动式电话104的当前屏幕画面数据通过网络102返回到用户终端101(S54)。用户终端101接收到屏幕画面数据后,将其显示在显示器上。
移动式电话测试者使用用户终端101的输入装置(未示出)在显示器上对移动式电话进行各种操作,以对移动式电话104进行测试。用户终端101根据移动式电话测试者的操作,生成操作数据,并将其发送到服务器103(S55)。
服务器103接收到操作数据后,通过连接路径105将其进一步发送到移动式电话104(S56)。移动式电话104接收到操作数据后,执行相应的操作(S57)。
在移动式电话104执行了上述操作后,其屏幕画面被相应地更新。更新后的屏幕画面被摄像装置20所拍摄。服务器103接收到摄像装置20所拍摄的屏幕画面后,将其返回到用户终端101(S59)。用户终端101根据接收到的屏幕画面数据,更新其显示器上显示的屏幕画面。
这样,移动式电话测试者可以在用户终端101的显示器上看到移动式电话104执行其操作的结果,通过与预期的结果进行人工或自动比较,实现了对移动式电话应用程序的测试。
注意,在图4中,摄像装置20连接到服务器103,所拍摄的屏幕画面首先被发送到服务器103,然后经由网络102发送到用户终端101。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将摄像装置20直接连接到网络102,从而将所拍摄的屏幕画面直接发送到用户终端101。此外,还可以将摄像装置20连接到其它计算机或服务器(例如,视频采集服务器或流媒体服务器),然后将该其它计算机或服务器连接到计算机10(参见图1)、服务器103(参见图4)或网络102。即,摄像装置20与计算机10、服务器103或网络102的连接,既包括通过IEEE 1394、USB等的直接连接,又包括经由其它计算机或服务器的间接连接。
在以上说明中,“应用”或“应用程序”指的是在移动设备上显示或运行的内容,例如针对移动设备开发的软件、游戏、图片、视频、音频、电子图书等。
在以上说明中,“计算机”指的是具有处理器和存储器,能够实现数学运算的设备,它不仅包括通常意义上的计算机,还包括具有上述结构和功能的其它任何形式的设备。
在以上说明中,“服务器”指的是与移动设备相连接从而控制移动设备的设备,它可以是运行特定软件从而实现上述功能的通常意义上的计算机,也可以是通常意义上的服务器,还可以是具有上述功能的其它任何形式的设备。
在以上说明中,“摄像装置”指的是以一定频率进行拍摄,从而按时间顺序获得一系列图像,并将所获得的图像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它可以是通常意义上的摄像机,还可以是具有上述功能的其它任何形式的设备,例如,具有摄像功能的照相机、移动设备等。

Claims (7)

1.一种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系统,包括:
计算机,其包括显示装置、接口和输入装置;以及
移动设备,其包括显示装置、接口和输入装置,
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系统还包括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与计算机相连接,位于移动设备附近,镜头对着移动设备的显示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路径,其一端连接到计算机的接口,另一端连接到移动设备的接口,用于将基于计算机的输入装置对移动设备进行的操作而生成的操作数据从计算机发送到移动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的接口和所述移动设备的接口包括通用串行总线接口、蓝牙接口和无线局域网接口。
4.一种移动设备测试系统,包括:
用户终端,供移动设备测试者测试移动设备使用;以及
服务器,其通过网络与用户终端相连接,用于控制待测试的移动设备,
其特征在于,该移动设备测试系统还包括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与服务器相连接,位于待测试的移动设备附近,镜头对着待测试的移动设备的显示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设备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服务器与待测试的移动设备通过连接路径相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设备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路径包括通用串行总线连接、蓝牙连接和无线局域网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设备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摄像装置通过网络连接到用户终端。
CN2011203493445U 2011-09-17 2011-09-17 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系统和移动设备测试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102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493445U CN202210277U (zh) 2011-09-17 2011-09-17 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系统和移动设备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493445U CN202210277U (zh) 2011-09-17 2011-09-17 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系统和移动设备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10277U true CN202210277U (zh) 2012-05-02

Family

ID=45989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49344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10277U (zh) 2011-09-17 2011-09-17 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系统和移动设备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1027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15573A1 (zh) * 2012-07-24 2014-01-30 北京播思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动设备的无线自动化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3685657A (zh) * 2012-09-17 2014-03-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终端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4536888A (zh) * 2014-12-24 2015-04-22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的游戏测试方法与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15573A1 (zh) * 2012-07-24 2014-01-30 北京播思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动设备的无线自动化测试装置及方法
US20150181447A1 (en) * 2012-07-24 2015-06-25 Borqs Wireless Ltd. Wireless automation tes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bile device
US9521564B2 (en) * 2012-07-24 2016-12-13 Borqs Wireless Ltd. Wireless automation tes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bile device
CN103685657A (zh) * 2012-09-17 2014-03-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终端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3685657B (zh) * 2012-09-17 2018-01-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终端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4536888A (zh) * 2014-12-24 2015-04-22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的游戏测试方法与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6416A (zh) 移动设备测试系统和方法
US20160249106A1 (en) Remote Control of a Mobile Device
CN103150132A (zh) 一种传屏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685330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44100A (zh) 便携数据处理设备应用程序的测试方法、系统和客户端
CN110430467B (zh) 远程设备访问方法和装置
CN202795345U (zh) 应用软件测试系统
KR101249719B1 (ko) 어플리케이션 클론 실행 방법, 컴퓨터로 판독가능한 기록매체,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클론단말
CN101827116B (zh) 一种基于dm6446的嵌入式p2p流媒体直播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2210277U (zh) 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系统和移动设备测试系统
CN102480608A (zh) 无线投影仪传输装置
WO2018133571A1 (zh) 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分布式pc系统
CN105955767A (zh) 模式切换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CN112799891A (zh) iOS设备测试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02306130A (zh) 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系统和方法以及移动设备测试系统
US20170168796A1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application program from pc to mobile apparatus
CN202799017U (zh) 智能电视控制系统以及智能电视测试系统
CN104506718A (zh) 一种智能手机间远程协助的系统及其方法
CN202331440U (zh) 移动设备屏幕获取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系统
CN202205155U (zh) 移动设备电源控制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系统
CN102368856A (zh) 移动设备sim卡控制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系统
CN202205154U (zh) 移动设备开关机控制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系统
US914144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grating visual controls with legacy applications
CN202196395U (zh) 移动设备音频控制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系统
CN202210824U (zh) 移动设备sim卡控制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移动设备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16 no.4301, No.52 Jiuxianqiao hospital,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EST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26 room 702, TEDA times center, 15 Guanghua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MAIKAI INTERACTIVE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