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96945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96945U
CN202196945U CN2011202727258U CN201120272725U CN202196945U CN 202196945 U CN202196945 U CN 202196945U CN 2011202727258 U CN2011202727258 U CN 2011202727258U CN 201120272725 U CN201120272725 U CN 201120272725U CN 202196945 U CN202196945 U CN 2021969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pipe
electric connector
projection
cable
upp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7272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向前
谢清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CI Connectors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CI Connectors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CI Connectors Singapor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FCI Connectors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27272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969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969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9694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电缆的电连接器,包括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的电连接器外壳;排布在外壳中的端子。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弯曲的套管,所述套管被可拆卸地固定于外壳,所述电缆穿过所述套管进入所述外壳中;所述套管具有定位部,并且所述外壳具有与所述套管的定位部配合的接合部。借助于所述套管,可有效地管理电缆从电连接器伸出的方向,并且避免电缆的扭力传递到电连接器内。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与PC板对接的电连接器,例如电缆连接器,一般由绝缘材料的外壳和用于实现电连接的端子构成。通常,电缆通过电连接器外壳中的开口伸入电连接器中,与提供于电连接器外壳内的端子连接。更通常地,多根电缆通过一个开口进入电连接器内进行电连接。所述多根电缆可以来自不同的装置,并且因而可能沿着不同的方向进入电连接器内。更特别地,在一些应用中,多个电连接器相邻布置使用,每个电连接器都有多根电缆从不同的方向进入电连接器,所述多个电连接器附近的电缆将会非常多,导致难以管理,甚至电缆发生缠结而可能过度弯曲。此外,电缆可能产生扭力,这种扭力可能传递到电连接器内,从而在电连接器内例如端子上产生应力,造成接触不良。
如果能够使进入电连接器的多根电缆在电连接器的开口处沿着一致的方向一起伸入电连接器中,从电连接器开口处伸出的电缆将变得有条理,便于管理,并且有助于消除电缆在电连接器内产生的应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电缆的电连接器,包括: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的电连接器外壳;排布在外壳中的端子。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弯曲的套管,所述套管被可拆卸地固定于外壳,所述电缆穿过所述套管进入所述外壳中;所述套管具有定位部,并且所述外壳具有与所述套管的定位部配合的接合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上壳体可拆分地连接于下壳体,当上壳体和下壳体拆分时,所述套管可相对于上壳体和下壳体转动;当上壳体和下壳体相连接时,所述套管被夹持固定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套管具有一前端及一后端,所述定位部设于所述前端,所述后端定义一出口方向,所述出口方向通过所述套管相对于上壳体和下壳体转动而设定。即当所述套管相对于上壳体和下壳体转动时,所述出口方向随之转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定位部包括在所述套管的前端侧壁上形成的沿圆周方向分布的至少一个孔,所述接合部包括插入所述至少一个孔中的突起。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定位部包括在所述套管的前端边缘上形成的沿圆周方向分布的至少一个缺口,所述接合部包括嵌入所述至少一个缺口中的突起。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定位部包括在所述套管的前端侧壁上形成的沿圆周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圆弧槽,所述接合部包括插入所述圆弧槽中的突起。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定位部包括在所述套管的前端边缘上形成的沿圆周方向分布的至少一个缺口以及在所述套管的前端侧壁上形成的沿圆周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圆弧槽,所述接合部包括嵌入所述至少一个缺口中的突起以及插入所述圆弧槽中的突起。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定位部包括在所述套管的前端中形成的径向向外突出的至少一个突起,所述接合部包括围绕所述套管的前端的圆周方向形成在壳体中的多个凹槽,所述突起嵌入相应的凹槽中。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接合部形成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一或二者上。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将所述电缆紧固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一上的卡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包括用于保护和引导电缆进出电连接器的套管,套管的设置使得电缆的布置更加有条理,使得电缆在进入电连接器的入口处不会过度弯曲,同时降低了电缆的保护皮与电连接器外壳边缘长时间摩擦导致破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套管可以一定程度上吸收电缆上的残余应力,并且因此减少传递到连接端子上的电缆的扭力。套管还可以由具有电磁屏蔽作用的材料制成。此外,借助于套管来管理电缆的延伸方向,可有助于避免电缆在电连接器内产生应力。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连接电缆的电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拆除了电连接器端子支撑体的图1的电连接器;
图3示出了图2的电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4示出了拆除了一部分的电连接器的另一透视图;
图5示出了上壳体零件的透视图;
图6示出了下壳体零件的透视图;
图7a示出了卡箍的正视图,而图7b示出了卡箍的透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优选实施例的套管的透视图;
图9示出了套管的第二实施例;
图10示出了套管的第三实施例;
图11示出了套管的第四实施例;
图12示出了套管的第五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特别指出,描述方向的术语“向内”和“向外”分别表示朝向和远离电连接器中心的方向,并且术语“前”和“后”分别表示电缆(未示出)沿着套管进入电连接器和离开电连接器的延伸方向。
下面将参考附图1-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用于连接电缆的电连接器1。
电连接器1包括由绝缘材料的上壳体30和下壳体10组成的电连接器外壳,上和下壳体30和10连接在一起形成空间4(图2)。
上和下壳体30和10具有可拆分的相互连接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在上和下壳体30和10上分别形成有孔35、15,两个紧固件例如螺栓25分别穿过下壳体10的孔15旋入上壳体30的孔35内而连接两者。在这种情况下孔15为通孔并且孔35为螺纹孔。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紧固件或者其它的孔形式。
另外,上壳体30具有向上延伸到上壳体30内的凹槽88,其被配置成接收形成于下壳体10上的突出部99。利用凹槽88和突出部99的配合保证上和下壳体之间的相对准确定位,再用螺栓25进行连接。在另一实施例中,上壳体可以具有突出部并且下壳体可以具有凹槽。另外,其它配合特征例如卡扣配合也可以用于相同的目的。配合特征可以位于上和下壳体的任何相应边缘上。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电连接器壳体通过附图所示方式连接的电连接器。
在电连接器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连接件9例如螺栓,用于将电连接器1紧固至与电连接器1对接的PC板,这两个连接件9分别穿过形成于上和下壳体30和10上的突伸部分。另外,其它类型的连接件也可以使用。
电连接器1包括大体矩形块形状的电连接器端子支撑体2和排布在端子支撑体中的端子(未示出)。端子的数量取决于电连接器的用途。
如图5和6所示,在上和下壳体30和10上分别包括用于保持电连接器端子支撑体2的凹槽23和24,它们与从电连接器端子支撑体2向外突伸的连续或不连续的突出部相配合,使得电连接器端子支撑体2被上和下壳体30和10保持。当然对于本领域内技术人员来讲很显然的其它类型的保持特征也适用于此目的。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还包括在与电连接器端子支撑体2相反的一侧连接至上和下壳体30和10上的套管70,以及位于由上和下壳体30和10限定的空间4内的卡箍50(图4)。套管70具有定位部,并且所述外壳具有与所述套管的定位部配合的接合部。
如图4所示,卡箍50与套管70相邻布置,并且优选地,卡箍50与套管70之间具有一定间隙。
电缆(未示出)穿过套管70和卡箍50、穿过由上和下壳体30和10限定的空间4到达电连接器端子支撑体2,并且与电连接器端子支撑体2内的端子电连接。
参考图5,上壳体30包括上壁31、后壁36以及在每一侧由壁32、壁33和壁34形成的侧壁。后壁36从后壁36向内延伸形成实体部40,也就是说,实体部40大致由上壁31、后壁36、壁34和壁33限定。在实体部40中形成有半圆柱形的容置孔48。容置孔48的壁从后壁36向外突伸一定距离并且具有趋于逐渐减小的某一厚度,在图中表示为突出部45,并且容置孔48向内凹入贯通实体部40。
在实体部40的一侧,形成有凹槽42,凹槽42可以具有如图所示的大致梯形形状或任何其它形状。凹槽42通过通道43与容置孔48连通。在本实施例中通道43水平贯穿上壳体30的本侧侧壁,其也可以只连通凹槽42和容置孔48而不穿通侧壁。通道43被配置成适于卡箍50的卡入部51穿过。
在实体部40的另一侧具有从容置孔48延伸至侧壁中的槽部44,槽部44被配置成接收卡箍50的水平延伸部53。从槽部44的表面47在朝向上壁31的方向上形成有接纳螺栓57的螺纹孔46。
从图5中还可以看出,容置孔48内还设有若干狭槽38和凸块37。它们的设置减少了穿过的电缆的错位、杂乱缠结。狭槽38和凸块37的形状、数目和尺寸不限制于图中所示意的实施例。
突起49从容置孔48位于上壁31一侧的顶点处径向向内延伸,用于与套管70的相应配合特征相配合,固定套管70的位置。
再参考图6,下壳体10包括下壁11、后壁16以及在每一侧由壁12、壁13和壁14形成的侧壁。后壁16从后壁16向内延伸形成实体部60,也就是说,实体部60大致由下壁11、后壁16、壁14限定。在实体部60中形成有与上壳体30中的容置孔48配合使用的半圆柱形容置孔18。容置孔18的壁从后壁16向外突伸一定距离并且具有趋于逐渐减小的某一厚度,在图中表示为突出部65,并且容置孔18向内凹入贯通实体部60。实体部60向内延伸的长度设置成用于容纳套管70并且不与安装的卡箍50干涉。
突起19从容置孔18位于下壁11一侧的顶点处径向向内延伸,用于与套管70的相应配合特征配合,固定套管70的位置。下壳体10的突起19可以设置成与上壳体30的突起39相同或者不同,至少突起19和39均能够与设置于套管70上的配合特征例如孔相配合,实现定位套管70的目的。
图7a和7b示出了卡箍50。卡箍50包括圆弧部52,在卡箍50安装于电连接器壳体中时圆弧部52用于接触电缆并且对电缆施加力。
卡箍50的圆弧部52包括部分切下并且向内弯曲的三角形突片58。在本实施例中,具有5个突片58,它们排成两排并且交错布置,用于将在其内容置的多根电缆分成几束,从而防止了电缆在电连接器外壳内相互运动、扭绞而不利于管理。突片58的尺寸、形状、数目及排列形式不限制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突片58是块状突起的形式。
卡箍50在一侧具有适于穿过通道43的卡入部51,并且在另一侧具有水平延伸部53。
具有优势地,卡入部51具有与圆弧部52的弯曲方向相反的翘曲形状,如图7a中所示,这样,在卡箍50的卡入部51穿过上壳体30的通道43而进入凹槽42中后能够卡在实体部40上,因此,不会在紧固螺钉57之前掉出。
如图4中所示,安装卡箍50时,首先使卡箍50的卡入部51从容置孔48穿过通道43,从而卡箍50的卡入部51被卡在凹槽42中,将卡箍50的水平延伸部53置于延伸槽部44中。然后,利用穿过卡箍50的孔56的紧固件例如螺钉57拧紧到上壳体30的螺纹孔46内。如此,卡箍50连同与其接触的电缆被牢固固定至上壳体30。
卡箍50被形成有突耳54,突耳54的表面55被设置成在将卡箍50固定于上壳体30上时平行于下壳体10的下壁11但不接触下壁11。
下面参照图8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套管70。
套管70可以由金属或其它硬质材料制成,优选为不锈钢管加以弯曲成型。另外也可以选择铝制材料冲压成型。
电缆穿过套管70,穿过由上和下壳体30和10限定的空间4到达电连接器端子支撑体2并且与电连接器端子支撑体2内的端子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套管70可以大致成圆弧形,并且由于形成套管70的材料是硬质材料,所以套管70具有保护和导引通过其的电缆的功能。一方面,套管70保护电缆在进入电连接器的入口处不会过度弯曲,同时降低了电缆的保护皮与电连接器外壳边缘长时间摩擦导致破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套管70使得电缆能够沿着使用者预期的套管70导引的方向延伸并且进入电连接器内,便于电缆的管理。另外,套管70可以一定程度上吸收电缆上的残余应力,并且因此减小传递到连接端子上的电缆的扭力。套管70还可以选择具有电磁屏蔽作用的材料。
套管70的内径、长短、弯曲半径可以根据电连接器使用的空间条件、电缆的多少和直径等参数以及其它可能有关的因素确定。
套管70与电连接器的上和下壳体30和10的连接通过相应的配合特征实现。
如图4及图8中所示,套管70具有连接至电连接器壳体的前端70b和相反的后端70a。靠近前端70b处具有定位部。在本实施例中,套管的定位部包括形成于靠近前端70b处侧壁上的、与电缆的预选排布方位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孔,例如图8所示的沿圆周分布的四个孔72a-d。孔72a-d的形状和尺寸设置成与上和下壳体30和10的突起49、19相配合。套管70的后端70a定义一出口方向170a,即套管70在后端70a处横截面的法线方向。装配于连接器并穿设于套管70中的电缆即沿出口方向170a从连接器后端导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对应于一个特定的电缆排布方位,套管70的孔72a、72c分别接收上和下壳体30和10的突起49、突起19,从而将套管70固定在上和下壳体30和10之间,如图1和2所示。从方向A看,套管70的后端70a在右侧向后向下延伸。
在上和下壳体30和10拆分开的状态下,突起49及19可以从孔72a、72c中脱离,套管70即能够相对于上和下壳体30和10自由移动或转动,从而可以调整出口方向170a。例如,将套管70逆时针旋转90°,然后将上和下壳体30和10组装在一起,则套管70的孔72d接收上壳体30的突起49、孔72b接收下壳体10的突起19。在这一位置,套管70的出口方向170a被调整为在右侧向后向上延伸。类似地,在上和下壳体30和10拆分开的状态下,突起49及19可以从孔72d、72b中脱离,再将套管70逆时针旋转90°,然后将上和下壳体30和10组装在一起,则套管70的孔72c、72a分别接收上壳体30和下壳体10的突起49、突起19,套管70的出口方向170a即被调整为在左侧向后向上延伸。以此类推,套管70可以按照使用者的要求,使后端70a按照任意预选的方向延伸,将进出电连接器的电缆导向预选的方位,从而可以为电缆连接器现场安装维护提供便利,同时提高连接可靠性。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电缆连接器的套管80与前述实施例套管70的不同点在于,套管80在靠近前端80b处具有沿圆周均布的六个孔82a-f。
套管80的孔82a-f也可以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突起49、19配合实现套管80的固定。例如孔82a、82d分别接收上和下壳体30和10的突起49、19,套管80在右侧向后向下延伸。孔82f、82c配合突起49、19,套管80逆时针旋转60°延伸。如此,套管80可以实现相对于电连接器壳体的6个相对位置,从而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最佳的电缆进出方向。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壳体30和下壳体10可以分别设有两个突起,它们可以同时配合套管80的孔82a-b和82d-e或者同时配合套管80的孔82f、82b和82c、82e。
可替代地,上和下壳体30和10可以设有孔并且套管可以设有与其相配合的突起,或者孔和突起的尺寸、形状可以改变。配合特征不仅限于孔和突起的形式,而是包括能够实现将套管与上和下壳体固定在一起的任何形式。
上和下壳体与套管之间的配合特征可以沿着套管的圆周或圆周的一部分均匀分布或者不均匀分布,配合特征的数目以及相邻配合特征之间的间隔取决于电连接器使用的空间条件和使用者的要求。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套管90的示意图。图10中的套管90可以是如上述实施例中的弯曲套管的一部分。
套管90在与电连接器相连的一端90b的前缘设有沿整个圆周分布的锯齿形缺口93,它们可以配置成与从上和下壳体30和10的容置孔48和18的内壁向内突伸的突起啮合,也可以与在容置孔48和18中形成的面对着套管前端的台阶部分(未示出)上设置的朝向套管前端突伸的突起啮合。突起可以是锯齿形、柱形或者可以容纳于缺口93中的任何形状。缺口93的数目、尺寸以及是否均匀分布视使用者的要求而定。
另外,套管90在靠近端部90b处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圆弧槽92。从上和下壳体30和10的容置孔48和18的内壁可以向内突伸有突起,用于与圆弧槽92配合,突起可以具有沿着圆弧槽92的长度延伸的长度或者突起可以仅仅是如上所述的圆柱体。突起延伸的长度可以小于圆弧槽92的长度,以使套管90可以沿着圆周方向转动任何角度来适应使用者的需要。
圆弧槽可以与缺口结合使用,也可以分别单独使用。例如在图11中套管100只设有两个圆弧槽102而没有缺口,上和下壳体上设置的突起分别带有螺纹段,在突起穿过圆弧槽102之后,采用螺母固定套管100。可替代地,参考图12,套管110可以只设有矩形缺口113,采用与壳体上的一个或多个突起啮合的方式即可以完成套管110的固定。可以理解,圆弧槽的长度、宽度、圆弧槽的个数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要求而改变。缺口的形状、数目或布置方式等可以不同于本实施例中的示例。在另一实施例中,套管可以具有从套管前端的外壁向外突伸的至少一个突起,上和下壳体30和10可以设有接收套管的突起的凹口。套管上的突起可以是圆柱形、圆弧形或者圆环形突起,而壳体中的凹口可以是环形槽。
此外,只在上或下壳体上形成用于固定套管的特征也是可能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包括用于保护和引导电缆进出电连接器的套管,套管的设置使得电缆的布置更加有条理,使得电缆在进入电连接器的入口处不会过度弯曲,同时降低了电缆的保护皮与电连接器外壳边缘长时间摩擦导致破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套管可以一定程度上吸收电缆上的残余应力,并且因此减少传递到连接端子上的电缆的扭力。套管还可以由具有电磁屏蔽作用的材料制成。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连接电缆,所述电连接器包括:
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的电连接器外壳;
排布在外壳中的端子;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弯曲的套管,所述套管被可拆卸地固定于外壳,所述电缆穿过所述套管进入所述外壳中;
所述套管具有定位部,并且所述外壳具有与所述套管的定位部配合的接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可拆分地连接于下壳体,当上壳体和下壳体拆分时,所述套管可相对于上壳体和下壳体转动;当上壳体和下壳体相连接时,所述套管被夹持固定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具有一前端及一后端,所述定位部设于所述前端,所述后端定义一出口方向,所述出口方向通过所述套管相对于上壳体和下壳体转动而设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在所述套管的前端侧壁上形成的沿圆周方向分布的至少一个孔,所述接合部包括插入所述至少一个孔中的突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在所述套管的前端边缘上形成的沿圆周方向分布的至少一个缺口,所述接合部包括嵌入所述至少一个缺口中的突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在所述套管的前端侧壁上形成的沿圆周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圆弧槽,所述接合部包括插入所述圆弧槽中的突起。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在所述套管的前端边缘上形成的沿圆周方向分布的至少一个缺口以及在所述套管的前端侧壁上形成的沿圆周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圆弧槽,所述接合部包括嵌入所述至少一个缺口中的突起以及插入所述圆弧槽中的突起。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在所述套管的前端中形成的径向向外突出的至少一个突起,所述接合部包括围绕所述套管的前端的圆周方向形成在壳体中的多个凹槽,所述突起嵌入相应的凹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形成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一或二者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将所述电缆紧固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一上的卡箍。
CN2011202727258U 2011-07-22 2011-07-22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969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727258U CN202196945U (zh) 2011-07-22 2011-07-22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727258U CN202196945U (zh) 2011-07-22 2011-07-22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96945U true CN202196945U (zh) 2012-04-18

Family

ID=45951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7272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96945U (zh) 2011-07-22 2011-07-22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9694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9379A (zh) * 2017-06-11 2018-01-12 贵州大学 一种插座电连接器
CN108598792A (zh) * 2018-04-18 2018-09-28 广州市译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枪及连接线
CN110635297A (zh) * 2019-04-23 2019-12-31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尾部附件及连接器组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9379A (zh) * 2017-06-11 2018-01-12 贵州大学 一种插座电连接器
CN108598792A (zh) * 2018-04-18 2018-09-28 广州市译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枪及连接线
CN110635297A (zh) * 2019-04-23 2019-12-31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尾部附件及连接器组件
CN110635297B (zh) * 2019-04-23 2021-05-18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尾部附件及连接器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54206B1 (en)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 insert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n electrical assembly
US20160056582A1 (en) Variable angle emi shielding assembly
US9039435B2 (en) Ground terminal assembly structure
CN202196945U (zh) 电连接器
CN104241938B (zh) 用于混合光纤线缆的过渡连接器
CA2975733C (en) Fiber optic cable external shield connector
CN104682106A (zh) 适用于pdu的大电流输入连接器
US20150226927A1 (en) Cable assembly with connector having twist ability for aligning mating features
CN105556759A (zh) 具有接地夹具的薄片体连接器
EP2636098B1 (en) Attachment ring for attaching a shield of an electrical cable to backshell
CN111771307B (zh) 用于网络连接器的电气屏蔽构件
US9714760B2 (en) Light fixture installation mounting device
KR20040027459A (ko) 멀티탭 압축커넥터
WO2019072662A1 (en) SLEEVE TOOL
EP3243245B1 (en) Electric connector with wire holder
JP6946544B2 (ja)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およびプラグコネクタをプラグ接続する方法
KR100820765B1 (ko) 배선용 덕트의 전선지지부재
US10297942B1 (en) Grounding connectors
US20170338608A1 (en) Multi-type compatible connector
CN212811216U (zh) 电磁兼容穿引组件
EP4325669A1 (en) Connecting assembly, cable plug and cable assembly
CN205178070U (zh) 电连接器
WO2015057236A1 (en) Connector strain relie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UJIAYI CONNECTORS (DONGGUAN)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CI CONNECTOR SINGAPOVE, LTD.

Effective date: 201410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523997 DONGGUAN, GUANG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024

Address after: 523997 Guangdong city in Dongguan Province town of Sha Tin Wai Qi Village South

Patentee after: Fujiayi connector (Dongguan) Co., Ltd.

Address before: Singapore Singapore

Patentee before: FCI Connector Singapove,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8

Termination date: 201607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