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67673U - 浮动式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浮动式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67673U
CN202167673U CN2011202590081U CN201120259008U CN202167673U CN 202167673 U CN202167673 U CN 202167673U CN 2011202590081 U CN2011202590081 U CN 2011202590081U CN 201120259008 U CN201120259008 U CN 201120259008U CN 202167673 U CN202167673 U CN 202167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distance piece
elastic component
fore shell
floatation sty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5900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永斌
邓自星
刘中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Molex Interconnect Co Ltd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Molex Interconnect Co Ltd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Molex Interconnect Co Ltd,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Molex Interconne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25900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67673U/zh
Priority to TW100215407U priority patent/TWM4261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67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6767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浮动式连接器,包括一第一连接器组件、多根第一导线、一前壳以及一后壳;该第一连接器组件包括一第一连接器和包覆在该第一连接器的后部外周的一弹性件,该第一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一间隔件,该间隔件至少包括设置在该弹性件后方的一基板和设置在该基板上的一通孔,该间隔件与该前壳配合形成一容置空间以收容该弹性件,该弹性件是用弹性材料制成的并可随着该第一连接器的浮动对应发生弹性变形,这些第一导线穿过该间隔件的通孔向后延伸而出,该后壳包覆成型在该间隔件的后方,并将这些第一导线的一部分包覆固持在其中。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将弹性件封装起来,又能够保护第一导线与导电端子的连接点。

Description

浮动式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动式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有利于封装弹性件和保护导线与导电端子之间的连接点的浮动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浮动式连接器设置有支架壳体来搭载连接器,该支架壳体设置有窗口,该窗口与连接器之间设有间隙以供连接器浮动,在该连接器的外侧设置有诸如橡胶之类的软质材料的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收容在上述支架壳体的收纳部中,从而可利用该弹性构件的恢复力来实现连接器的浮动。
如中国专利ZL200520049751.9公开的一种多头同轴微电缆的浮动连接器,其包括一连接器本体,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上设有至少二个收容孔可用以接纳至少二个公插头,该连接器本体可容许多个公插头对另一个母连接器中的多个母接头做同心浮动以便利插接操作。其中,实现浮动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如该中国专利的图9和图10所示的实施例那样采用硬型塑料制成连接器本体,并在连接器本体和公连接器的衬套间配置有一弹性环管,弹性环管可由合成橡胶或弹性材料形成。这种结构允许公连接器在对接时发生少许的位置变动以便利插接操作。但是这种浮动连接器的弹性环管是暴露在连接器本体的前端面,容易出现弹性环管向前脱落或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弹性环管老化加速的情形;另一方面,该连接器本体是由两块壳体组合而成从而将弹性环管及公连接器卡固在其内,这种连接器本体对公连接器后端的同轴微电缆无法有效固定,如果将其移用在具有导电端子,且导电端子与导线之间的结合点比较细小难以承受较大拉拔力的连接器上的话,很容易由于导线的拉拔力传递到导线与导电端子的连接点上,导致连接点受到损害而损毁。
因而,实在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改进以适应现在产品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浮动式连接器,既可以有效地将弹性件封装起来,又能够保护导线与导电端子之间的连接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浮动式连接器,包括一第一连接器组件、多根第一导线、一前壳以及一后壳;该第一连接器组件包括一第一连接器和包覆在该第一连接器的后部外周的一弹性件;该第一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以及设置在该绝缘本体上的多个导电端子,每一个导电端子包括一对接部与一接线部;这些第一导线与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的接线部对应电性连接在一起;该前壳上设置有一第一窗口以供该第一连接器的对接端向前穿设而出,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一窗口之间设置有一间隙,以供该第一连接器在所述间隙的范围内自由浮动;该第一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一间隔件,该间隔件至少包括设置在该弹性件后方的一基板和设置在该基板上的一通孔,该间隔件与该前壳配合形成一容置空间以收容该弹性件,该弹性件是用弹性材料制成的并可随着该第一连接器的浮动对应发生弹性变形,这些第一导线穿过该间隔件的通孔向后延伸而出,该后壳包覆成型在该间隔件的后方,并将这些第一导线的一部分包覆固持在其中。
该间隔件还包括由该基板的边缘向前延伸出的四个侧壁。
该间隔件包括相互卡扣配合的一第一间隔件和一第二间隔件,该第一间隔件包括所述的基板与四个侧壁,所述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卡扣结构;该第二间隔件是由四个侧板包围形成的一个方形框架,所述的侧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对应卡扣配合的至少一第二卡扣结构。
该弹性件具有包覆在该第一连接器的后部外周的一本体,设置在该本体外周的多个突起部与位于相邻突起部之间的凹槽,该弹性件上的突起部与该第二间隔件的四个侧板内侧相抵触,该弹性件的本体的前后两端分别与该前壳和该间隔件的基板相抵触。
该前壳包括设置于前侧的一面板和设置于后侧的一第一收容槽,该间隔件是与该前壳的第一收容槽相配合以形成所述的容置空间。
该弹性件具有包覆在该第一连接器的后部外周的一本体,设置在该本体外周的多个突起部与位于相邻突起部之间的凹槽。
该弹性件是用弹性塑胶材料包覆成型在该第一连接器的后部外周,并将所述导电端子的接线部和第一导线的接线端包覆在其中;该弹性件还包括由该本体向后延伸出的一尾部,该尾部及包覆在其中的第一导线恰可穿过该间隔件的通孔向后伸出以将该通孔封闭。
该后壳是用硬性的塑胶材料制成的,其包括直接包覆成型在该间隔件后方的壁厚较厚的一内壳和再次包覆成型在该内壳外周的壁厚较薄的一外壳。
该浮动式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该前壳上的一第二连接器,该前壳上还设置有一第二窗口以供该第二连接器的对接端向前穿设而出,该第二连接器与多根第二导线对应电性连接在一起,该后壳将这些第二导线的一部分也一并包覆固持在其中。该第二连接器是不能活动地固定设置在该前壳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浮动式连接器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在弹性件的后方设置一间隔件将弹性件与后壳分隔开,可以防止在成型后壳时熔融的塑胶在注塑成型的压力下渗入到弹性件的外周,致使弹性件失去弹性进而导致第一连接器无法自由浮动;并且,间隔件与前壳相配合形成的容置空间还可以将弹性件封装起来以防止其脱落和老化;而后壳将第一导线的一部分包覆固持在其中又能够保护导线与导电端子之间的连接点,防止作用在线缆上的拉拔力传递到连接点导致连接点损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浮动式连接器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较佳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其中后壳被略去。
图4是本较佳实施例中前壳的立体图。
图5是本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组件与第一导线的立体组合图。
图6是本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组件与第一导线的主视图。
图7是本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组件与第一导线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本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组件与第一导线的另一视角立体分解图,其中,弹性件进一步与该第一连接器分离。
图9是本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0是图9沿A-A向的剖视图。
图11是本较佳实施例应用在一线缆连接器中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浮动式连接器的一较佳实施例包括:一第一连接器组件1,一第二连接器2,相互配合地将该第一连接器组件1及第二连接器2部分收容在其中的一前壳3和一后壳4,以及与第一连接器组件1及第二连接器2电性连接在一起的一线缆5。该第一连接器组件1包括一第一连接器11、包覆设置在该第一连接器11后部外周的一弹性件12和一间隔件13。参见图6和图10,该第一连接器11包括一绝缘本体111、设置在该绝缘本体111上的多个导电端子112以及设置在对接端的一屏蔽壳体113。每个导电端子112具有向前延伸出的一对接部1121与向后延伸出的一接线部1122。
参见图3和图10,线缆5包括多根与该第一连接器11上的导电端子112的接线部1122对应电性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导线51以及多根与第二连接器2上的导电端子对应电性连接在一起的第二导线52。并且,线缆5的出线方向与第一连接器11的对接方向大致相交呈垂直状。该第二连接器2在第二导线52的接线端外周采用硬性塑胶材料注塑包覆成型有一包覆体22。
如图5至图8所示,该弹性件12是采用诸如橡胶之类的弹性塑胶材料制成的,其包覆成型在该第一连接器11的后部外周。该弹性件12具有直接包覆在该第一连接器11的后部外周的一本体121以及由该本体121向后突伸出的一尾部124。该弹性件12将导电端子112的接线部1122及第一导线51的接线端包覆在其内,这些第一导线51是从尾部124向后穿设而出的。该本体121的外周设有多个突起部122以及位于相邻两突起部122之间的凹槽123,这样一来可以增加该弹性件12的弹性。
该间隔件13至少包括设置在该弹性件12后方的一基板151和设置在该基板上的一通孔153。而具体到本较佳实施例中,该间隔件13是包括相互卡扣配合的一第一间隔件15和一第二间隔件16,第一间隔件15套设在第二间隔件16的后部外周。
该第一间隔件15是金属材料制成的,其包括所述的基板151和由该基板151的边缘向前延伸出的四个侧壁152。该基板151中央设置有所述的通孔153,每个侧壁152上均设有一第一卡扣结构(具体到本较佳实施例为扣槽154)。该通孔153恰可供该弹性件12的尾部124以及包覆在其中的第一导线51从中穿过再向后突伸而出。
该第二间隔件16是金属材料制成的,其是由四个侧板161包围形成的一方形框体。各侧板161均设有向外突伸出的一第二卡扣结构(具体到本较佳实施例为弹片162)。这些弹片162与该第一间隔件15上的这些扣槽154对应卡扣配合。
该第一间隔件15与第二间隔件16装配到一起时,该第二间隔件16可以完全封闭第一间隔件15的两相邻侧壁152之间转角处的缝隙以防止成型后壳4时熔融的塑胶熔液从缝隙中流入到弹性体12的外周,其中该弹性件12上的突起部122是与第二间隔件16的侧板161内侧相抵触。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间隔件13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将上述的间隔件13替换为一个一体成型具有基板、设置在该基板上的通孔及由该基板的外缘向前延伸出的四个侧壁的塑胶盖体(图未示)或是一块仅具有基板和通孔的间隔板(图未示)。
参见图3、图4和图10,该前壳3是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其前侧具有一面板35、其后侧表面凹设有一第一收容槽32与一第二收容槽34,该第一收容槽32是用以收容第一连接器组件1。该第二收容槽34是用于对应收容第二连接器2。该面板35上开设有一第一窗口31以及一第二窗口33,该第一窗口31是用于供第一连接器11的对接端向前穿设而出的,并且该第一连接器11与该第一窗口31之间设置有一间隙d,以供该第一连接器11在该间隙d的范围内向上下左右自由浮动。该第一收容槽32的内壁321呈台阶结构,具有靠后的、较大的第一部分322以对应收容该第一间隔件15,以及靠前的、较小的第二部分323以对应收容该第二间隔件16,其中,该第二部分323与该第二间隔件16上的侧板161紧密嵌接在一起,而第一部分322与该第一间隔件15上的侧壁152之间则留有间隙,以利于将该间隔件13装配到该第一收容槽32内。相应地,该第二窗口33用以供该第二连接器2的对接端向前穿设而出。
如图10所示,当该间隔件13在第一收容槽32内装配到位时,前壳3和第一、第二间隔件15、16共同配合形成一容置空间以收容该弹性件12,该弹性件12可随着该第一连接器11的浮动对应发生弹性变形。该弹性件12的本体121前后两侧分别与前壳3和第一间隔件15的基板151抵触,而该弹性件12的尾部124及包覆在其中的第一导线51恰可穿过第一间隔件15的通孔153向后伸出以将通孔153封闭,该间隔件13将该弹性件12的本体121,突起部122和凹槽123收容在容置空间内,与包覆成型在该间隔件13后端的后壳4分隔开。从而可以在成型内壳4时阻止熔融的塑胶渗入到弹性件12的容置空间内,压缩弹性件12的本体121并填满凹槽123导致弹性件12失去弹性。
参见图2及图10,该后壳4是采用硬性的塑胶材料制成的,其包括直接包覆成型在间隔件13后方的一PE(polyethylene,聚乙烯)材料的内壳41和再次包覆成型在该PE内壳41外周的一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1,1,2,2-四苯乙烯)材料的外壳42。该后壳4采用两次独立成型的工艺,在壁厚较厚的内壳41的外周再成型一个壁厚较薄的外壳42,从而可以减少塑胶材料在注塑包覆成型后外形缩水的影响,防止后壳4出现外观不良的情形。
通过前壳3和后壳4的配合可以将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2固定到一起形成一个二合一的浮动式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2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是不能活动地固定于该前壳3上,而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该第二连接器2可以被取消也可以设计为可浮动地装设于该前壳3上。该第一连接器11相对于前壳3可以上下左右浮动,从而可以较易克服制造装配公差的影响,顺利地将该二合一的浮动式连接器对准插入到另一对接插座(图未示)内。参见图11,本实用新型浮动式连接器的这个较佳实施例可以具体应用到一线缆连接器中去,其中多根第一导线51的另一端电连接一第三连接器6;多根第二导线52的另一端电连接一第四连接器7。
本实用新型的浮动式连接器的制造过程大致包括:
先将间隔件13串设到第一导线51上;然后将第一导线51的接线端与第一连接器11上的导电端子112的接线部1122焊接在一起;再在该第一连接器11的后部外周包覆成型该弹性件12;接着将间隔件13向前套设固定在弹性件12的外侧:然后再对第二连接器2进行类似的焊线和注塑包覆成型该包覆体22的操作,然后将装配好的第一连接器组件1安装到前壳3的第一收容槽32内并使第一连接器11向前突伸出第一窗口31;类似地,将第二连接器2安装到前壳3的第二收容槽34并使第二连接器2向前突伸出第二窗口33;最后在该前壳3的后端先注塑包覆成型该内壳41,再包覆成型该外壳4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浮动式连接器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在弹性件12的后方设置一间隔件13将弹性件12与后壳4分隔开,可以防止在成型后壳4时熔融的塑胶在注塑成型的压力下渗入到弹性件12的外周,致使弹性件12失去弹性进而导致第一连接器11无法自由浮动;并且,间隔件13与前壳3相配合形成的容置空间还可以将弹性件12封装起来以防止其脱落和老化;而后壳4将第一导线51的一部分包覆固持在其中又能够保护导线51与导电端子112之间的连接点,防止作用在线缆5上的拉拔力传递到连接点导致连接点损毁。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比如该弹性件12也可以改为用包覆套设在第一连接器后部外周的一弹性环管来替代,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浮动式连接器,包括一第一连接器组件、多根第一导线、一前壳以及一后壳;该第一连接器组件包括一第一连接器和包覆在该第一连接器的后部外周的一弹性件;该第一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以及设置在该绝缘本体上的多个导电端子,每一个导电端子包括一对接部与一接线部;这些第一导线与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的接线部对应电性连接在一起;该前壳上设置有一第一窗口以供该第一连接器的对接端向前穿设而出,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一窗口之间设置有一间隙,以供该第一连接器在所述间隙的范围内自由浮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一间隔件,该间隔件至少包括设置在该弹性件后方的一基板和设置在该基板上的一通孔,该间隔件与该前壳配合形成一容置空间以收容该弹性件,该弹性件是用弹性材料制成的并可随着该第一连接器的浮动对应发生弹性变形,这些第一导线穿过该间隔件的通孔向后延伸而出,该后壳包覆成型在该间隔件的后方,并将这些第一导线的一部分包覆固持在其中。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间隔件还包括由该基板的边缘向前延伸出的四个侧壁。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间隔件包括相互卡扣配合的一第一间隔件和一第二间隔件,该第一间隔件包括所述的基板与四个侧壁,所述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卡扣结构;该第二间隔件是由四个侧板包围形成的一个方形框架,所述的侧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对应卡扣配合的至少一第二卡扣结构。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动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具有包覆在该第一连接器的后部外周的一本体,设置在该本体外周的多个突起部与位于相邻突起部之间的凹槽,该弹性件上的突起部与该第二间隔件的四个侧板内侧相抵触,该弹性件的本体的前后两端分别与该前壳和该间隔件的基板相抵触。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前壳包括设置于前侧的一面板和设置于后侧的一第一收容槽,该间隔件是与该前壳的第一收容槽相配合以形成所述的容置空间。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具有包覆在该第一连接器的后部外周的一本体,设置在该本体外周的多个突起部与位于相邻突起部之间的凹槽。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浮动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是用弹性塑胶材料包覆成型在该第一连接器的后部外周,并将所述导电端子的接线部和第一导线的接线端包覆在其中;该弹性件还包括由该本体向后延伸出的一尾部,该尾部及包覆在其中的第一导线恰可穿过该间隔件的通孔向后伸出以将该通孔封闭。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后壳是用硬性的塑胶材料制成的,其包括直接包覆成型在该间隔件后方的壁厚较厚的一内壳和再次包覆成型在该内壳外周的壁厚较薄的一外壳。
9.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浮动式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该前壳上的一第二连接器,该前壳上还设置有一第二窗口以供该第二连接器的对接端向前穿设而出,该第二连接器与多根第二导线对应电性连接在一起,该后壳将这些第二导线的一部分也一并包覆固持在其中。
10.依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浮动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器是不能活动地固定设置在该前壳上。
CN2011202590081U 2011-07-21 2011-07-21 浮动式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676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590081U CN202167673U (zh) 2011-07-21 2011-07-21 浮动式连接器
TW100215407U TWM426185U (en) 2011-07-21 2011-08-18 Floating connec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590081U CN202167673U (zh) 2011-07-21 2011-07-21 浮动式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67673U true CN202167673U (zh) 2012-03-14

Family

ID=45803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5900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67673U (zh) 2011-07-21 2011-07-21 浮动式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67673U (zh)
TW (1) TWM426185U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6167B (zh) * 2012-03-21 2016-01-13 东莞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及线缆连接器
CN105470678A (zh) * 2014-09-10 2016-04-06 廖生兴 双面可用的usb连接器结构
CN105633718A (zh) * 2014-11-20 2016-06-01 山一电机株式会社 模块用连接器
CN106687838A (zh) * 2014-10-10 2017-05-17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内置插头
JP2017199645A (ja) * 2016-04-26 2017-11-02 宏致電子股▲ふん▼有限公司Aces Electronics Co.,Ltd. コネクタ
FR3053846A1 (fr) * 2016-07-07 2018-01-12 Radiall Fiche de connexion a une embase de panneau de boitier d'equipement electronique, munie de moyens d'auto-alignement
CN107658591A (zh) * 2016-07-25 2018-02-02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CN107919542A (zh) * 2016-10-10 2018-04-17 思科技术公司 线缆接头
US10074935B2 (en) 2016-04-26 2018-09-11 Aces Electronics Co., Ltd. Floating connector
CN109741857A (zh) * 2018-11-29 2019-05-10 重庆秉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延长使用寿命的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3838B (zh) * 2020-04-08 2021-04-01 勗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轉角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US11228151B1 (en) 2020-07-16 2022-01-18 Gt Contact Co., Ltd. Angular connector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6167B (zh) * 2012-03-21 2016-01-13 东莞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及线缆连接器
CN105470678A (zh) * 2014-09-10 2016-04-06 廖生兴 双面可用的usb连接器结构
CN105470678B (zh) * 2014-09-10 2018-03-20 唐河耀皓电子有限公司 双面可用的usb连接器结构
CN106687838A (zh) * 2014-10-10 2017-05-17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内置插头
CN106687838B (zh) * 2014-10-10 2018-09-28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内置插头
CN105633718A (zh) * 2014-11-20 2016-06-01 山一电机株式会社 模块用连接器
CN105633718B (zh) * 2014-11-20 2019-06-18 山一电机株式会社 模块用连接器
US10074935B2 (en) 2016-04-26 2018-09-11 Aces Electronics Co., Ltd. Floating connector
JP2017199645A (ja) * 2016-04-26 2017-11-02 宏致電子股▲ふん▼有限公司Aces Electronics Co.,Ltd. コネクタ
US10411407B2 (en) 2016-04-26 2019-09-10 Aces Electronics Co., Ltd. Connector with ground plate between first contact and second contact
JP2018026366A (ja) * 2016-04-26 2018-02-15 宏致電子股▲ふん▼有限公司Aces Electronics Co.,Ltd. コネクタ
FR3053846A1 (fr) * 2016-07-07 2018-01-12 Radiall Fiche de connexion a une embase de panneau de boitier d'equipement electronique, munie de moyens d'auto-alignement
EP3282523A3 (fr) * 2016-07-07 2018-05-02 Radiall Fiche de connexion à une embase de panneau de boitier d'équipement électronique, munie de moyens d'auto-alignement
CN107589495A (zh) * 2016-07-07 2018-01-16 雷迪埃 具有自对准装置的用于连接到电子设备箱面板的插座的插头
CN107589495B (zh) * 2016-07-07 2019-12-03 雷迪埃 具有自对准装置的用于连接到电子设备箱面板的插座的插头
CN107658591A (zh) * 2016-07-25 2018-02-02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CN107919542A (zh) * 2016-10-10 2018-04-17 思科技术公司 线缆接头
CN107919542B (zh) * 2016-10-10 2019-12-06 思科技术公司 线缆接头
CN109741857A (zh) * 2018-11-29 2019-05-10 重庆秉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延长使用寿命的连接器
CN109741857B (zh) * 2018-11-29 2020-02-04 重庆秉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延长使用寿命的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26185U (en) 201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67673U (zh) 浮动式连接器
KR101552625B1 (ko) 커넥터
US9871318B2 (en) Waterproof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sealer between conatct module and outer shell
US9520673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CN204118373U (zh) 电连接器
US20130183845A1 (en) Waterproof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0524962C (zh) 线缆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2633634U (zh) 电连接器
CN204304093U (zh) 电连接器
US20120231653A1 (en) Strain-relief members for cable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5009376B (zh) 线束
US20080261109A1 (en) Packaging process for slim batteries and products thereof
US20140174822A1 (en) Waterproof seal for electrical assemblies
CN102655296B (zh) 一种水下插拔连接器
CN103451893A (zh) 具有上盖的洗衣机
CN203135101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2651488U (zh) 水下连接器
CN207116544U (zh) 电池模组
CN202564657U (zh) 线缆连接器
CN107534241A (zh) 用于生产防水型插接连接器的方法和插接连接器
US998537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the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211404849U (zh)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公端结构
CN208753607U (zh) 一种具有模内封装件的连接器
KR101448511B1 (ko) 밀폐형 복합터미널 커넥터
CN102655297B (zh) 一种水下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14

Termination date: 201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