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66914U -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框架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66914U
CN202166914U CN2011200572229U CN201120057222U CN202166914U CN 202166914 U CN202166914 U CN 202166914U CN 2011200572229 U CN2011200572229 U CN 2011200572229U CN 201120057222 U CN201120057222 U CN 201120057222U CN 202166914 U CN202166914 U CN 2021669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inside casing
metalwork
casing body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5722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正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669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6691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框架。该显示装置包括一外框、一显示模块以及一内框;该显示模块置于该外框内;该内框覆盖于该显示模块上且该内框与该外框连接,该内框包括一内框本体及一金属件;该金属件与该内框本体连接,其中该内框本体的长度与宽度实质上分别大于该金属件的长度与宽度。本实用新型可减少显示装置的总厚度,使笔记本型计算机可以更轻薄且更方便携带。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框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框架,特别是一种厚度较薄的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框架。
背景技术
笔记本型计算机的设计一向以短小轻薄作为诉求,但是进行设计时负责显示功能的屏幕厚度受限于目前传统工艺与显示模块的厚度,已变成难以再突破的技术瓶颈。
如图1所示,图1为关于笔记本型计算机的显示装置的一先前技术的侧面剖视图,显示装置1a包括外框11a、显示模块12a以及内框13a,其中显示模块12a设置在外框11a及内框13a之间。在先前技术的设计中,外框11a的厚度h1约0.8毫米,显示模块12a的厚度h2约3.6毫米,内框13a的厚度h3约1毫米,且在外框11a与显示模块12a之间相隔一间隙15a,间隙15a的厚度h4约0.4毫米,因此显示装置1a的总厚度约为5.8毫米,上述各组件的厚度几乎已为现有组装或材料的技术中的最少厚度。例如内框13a为塑料件,因工艺限制,故厚度至少为1毫米。然而,使用者对笔记本型计算机仍期望可以再更轻薄及更方便携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框架,以改善上述所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一外框、一显示模块以及一内框;该显示模块置于该外框内;该内框覆盖于该显示模块上且该内框与该外框连接,该内框包括一内框本体及一金属件;该金属件与该内框本体连接,其中该内框本体的长度与宽度实质上分别大于金属件的长度与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框架,该显示装置的框架用于容纳一显示模块,该显示装置的框架包括一外框及一内框;该外框用以容纳该显示模块;该内框覆盖于该显示模块上且该内框与该外框连接,该内框包括一内框本体及一金属件;该金属件与该内框本体连接,其中该内框本体的长度与宽度实质上分别大于该金属件的长度与宽度。
本实用新型可减少显示装置的总厚度,使笔记本型计算机可以更轻薄且更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关于先前技术的显示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2为关于本发明的笔记本型计算机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关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关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图5为关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显示装置1、1a      表面薄膜14
外框11、11a        笔记本型计算机2
显示模块12、12a    主机21
内框13、13a        天线模块8
内框本体131        间隙15、15a
凹槽1311           高度H1~H4、h1~h4
金属件132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笔记本型计算机2包括主机21及显示装置1,其中显示装置1与主机21连接,其连接方式为枢接,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如图3所示,显示装置1包括外框11、显示模块12、内框13及表面薄膜14。显示模块12置于外框11内,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显示模块12为液晶显示模块(LCDmodule,LCM),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内框13覆盖于显示模块12上且内框13与外框11连接,内框13包括内框本体131及金属件132。金属件132与内框本体131连接,其中内框本体131的长度与宽度实质上分别大于金属件132的长度与宽度。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内框13以内框本体131与外框11卡固连接,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金属件132具有L形的横剖面,内框本体131包括凹槽1311,凹槽1311供金属件132进行嵌合连接,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内框本体131的材质为塑料,金属件132的材质为不锈钢,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如图4所示,图4为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外框11的厚度H1约0.8毫米(mm),显示模块12的厚度H2约3.6毫米,金属件132的厚度H3实质上介于0.2毫米至0.3毫米间,且在外框11与显示模块12之间相隔间隙15,间隙15的厚度H4约0.4毫米,因此显示装置1的总厚度约为5至5.1毫米间。须注意的是,在先前技术中,如图1所示,内框13为塑料件,因工艺限制,故厚度至少为1毫米;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金属件132为不绣钢,其厚度最多不超过0.3毫米,故可减少显示装置1的总厚度。
请一并参考图4及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包括天线模块8,天线模块8设置在内框本体131的下方,由于内框本体131的长度与宽度实质上分别大于金属件132的长度与宽度,且内框本体131的材质为塑料,故不会影响天线模块8的接收信号功能。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因内框本体131与金属件132的连接方式为嵌合,故连接处会有缝隙,表面薄膜14用以遮饰缝隙处(图未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表面薄膜14为IMF(In Mold Film)薄膜,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综上所陈,本实用新型无论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处处均显示其迥异于公知技术的特征,恳请审查员明察,早日赐准专利,使嘉惠社会,实感德便。惟应注意的是,上述诸多实施例仅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权利范围自然应当以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Claims (14)

1.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
一外框;
一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置于该外框内;
一内框,其特征在于,该内框覆盖于该显示模块上且该内框与该外框连接,该内框包括:
一内框本体,以及
一金属件,该金属件与该内框本体连接,其中该内框本体的长度与宽度实质上分别大于该金属件的长度与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还包括一表面薄膜,用以遮饰内框本体与金属件的连接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金属件具有L形的横剖面,该内框本体还包括一凹槽,该凹槽供该金属件嵌合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金属件的厚度实质上介于0.2毫米至0.3毫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的厚度实质上介于5毫米至5.1毫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金属件为不锈钢材质金属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模块包括一液晶显示模块。
8.一种显示装置的框架,用于容纳一显示模块,该显示装置的框架包括:
一外框,该外框用以容纳该显示模块;
一内框,其特征在于,该内框覆盖于该显示模块上且该内框与该外框连接,该内框包括:
一内框本体,以及
一金属件,该金属件与该内框本体连接,其中该内框本体的长度与宽度实质上分别大于该金属件的长度与宽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框架,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还包括一表面薄膜,用以遮饰内框本体与金属件的连接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框架,其特征在于,该金属件具有L形的横剖面, 该内框本体还包括一凹槽,该凹槽供该金属件嵌合连接。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框架,其特征在于,该金属件的厚度实质上介于0.2毫米至0.3毫米。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框架,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的厚度实质上介于5毫米至5.1毫米。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框架,其特征在于,该金属件为不锈钢材质金属件。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框架,其特征在于,该显示模块包括一液晶显示模块。 
CN2011200572229U 2011-02-15 2011-03-07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框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6691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202775 2011-02-15
TW100202775U TWM417759U (en) 2011-02-15 2011-02-15 Display device, laptop computer and frame for display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66914U true CN202166914U (zh) 2012-03-14

Family

ID=45802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5722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66914U (zh) 2011-02-15 2011-03-07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框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66914U (zh)
TW (1) TWM4177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6154A (zh) * 2019-08-26 2019-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6154A (zh) * 2019-08-26 2019-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终端
CN110636154B (zh) * 2019-08-26 2021-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17759U (en) 2011-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D586361S1 (en) User interface for a computer display
CN101518169B (zh) 便携终端装置及其使用的薄型壳体加强结构
MX345265B (es) Puerta de vitrina refrigerada con panel lcd transparente.
IL190529A (en) Laptop and computer system with @ keyboard with @ screen @ touch
CN104181716A (zh) 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
CN203338336U (zh) 无边框超薄投射电容式液晶触摸显示器
EP2540358A3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4423683A (zh) 触控显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02166914U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框架
CN204945551U (zh) 超薄曲面液晶显示器
CN102693029A (zh) 面板结构
CN102999095B (zh) 电子装置
CN201927291U (zh) 带触摸屏的显示面板及其外壳和连接件
CN203055346U (zh) 一种显示屏的中框结构
CN204680358U (zh) 双面广告机
CN102838944B (zh) 一种新型触控屏导通磁屏蔽胶带
CN207268860U (zh) 触控显示模组
CN202433869U (zh) 触摸式一体机
CN204203582U (zh) 触控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3951562U (zh) 一种一体化电视机外壳
CN210804514U (zh) 自助机中触摸屏和液晶屏的安装结构
CN202838137U (zh) 薄型化显示器
CN203706032U (zh) 加固显示器
MY151952A (en) Electronic visual display assembly for personal computer
CN209803660U (zh) 一种触摸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14

Termination date: 202003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