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54812U - 一种多功能减压床面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减压床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54812U
CN202154812U CN2011202006714U CN201120200671U CN202154812U CN 202154812 U CN202154812 U CN 202154812U CN 2011202006714 U CN2011202006714 U CN 2011202006714U CN 201120200671 U CN201120200671 U CN 201120200671U CN 202154812 U CN202154812 U CN 2021548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ar
face
bed
section
shifting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006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锦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IERKANG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IERKANG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IERKANG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IERKANG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2006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548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548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5481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多功能减压床面,包括其床面板、中间支承面,所述的床面板包括第一侧挡护床面、第二侧挡护床面,所述的中间支承面的一侧为所述的第一侧挡护床面,其另一侧为所述的第二侧挡护床面,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超压时退压、减压功能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增加护理床的侧面减压功能,在侧翻时减轻人体手臂的收挤压感,可以使重症病人以及需要长期监护的病人可以在床面上随意的变化体位,使其可以随意的进行减压式侧翻,经常地变换身体重心和体压位置,有效地实现了生理机能维护和预防病褥疮的产生。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减压床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康复器材,尤其涉及供重症监护和长期卧床病人治疗使用的护理,并达到侧面减压效果的一种多功能减压床面。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重症病人的护理过程中,由于需要长期卧床,在重力作用下,病背部和臀部等局部长期受压,血液循环不畅,供氧不足而导致褥疮。传统的解决办法是需要护士经常为病人翻身,但费时费力,效果不佳。于是,这就为自动翻身床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多功能护理床是根据病人长期临床观察和医疗康复,对床面功能需要而自行设计研制。专为长期的卧床的病人、瘫痪病人等特殊需要而设计的,特殊的床面联接结构,使床面组合按需要可调整成半卧、坐式、侧翻等空间状态,充分满足了护理床的各种功能的需要,提高护理水平,改善病人生活质量,解决了一系列护理困难的问题。
多功能护理床面则是在多功能床设计上致关重要的部份,但现有多功能护理床面,虽然具备侧翻功能,但不具备既能防止侧滑又能减少侧向压力的功能;因此,一种既能实现各种护理功能体位又能在任意功能部位给身体最小压力的床面是医疗市场急需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既能实现各种护理功能体验又能在任意功能部位给身体最小压力,达到侧面减压目的的多功能减压床面,在实施侧翻时,既不会产生身体部位的侧向滑移,又减少侧向挡板对身体的侧向压力,实现患者医疗康复需要的安全侧翻。
本实用新型所要求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功能减压床面,包括其床面板、中间支承面,所述的床面板包括第一侧挡护床面、第二侧挡护床面,所述的中间支承面的一侧为所述的第一侧挡护床面,其另一侧为所述的第二侧挡护床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中间支承面、第一侧档护床面、第二侧档护床面,分别分为四段,第一段设置为背板段,第二段设置为坐板段,第三段设置为腿板段,第四段设置为脚板段,所述背板段的长度大于所述脚板段的长度,所述脚板段的长度大于所述坐板段、腿板段的长度。
所述中间支承面的两侧连接部分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第一转动轴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挡块,第二转动轴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挡块,所述的第一侧档护床面的一边设置为第一支撑杆,其另一边与所述的第一转动轴相连接,所述的第二侧档护床面的一边设置为第二支撑杆,其另一边与所述的第二转动轴相连接。
所述的第一支撑杆下方连接部位设置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下方连接部位设置有第四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第三支撑杆中间设置有第一拉杆,第二支撑杆与第四支撑杆中间设置有第二拉杆,第一拉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随动挡块,第二拉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随动挡块;
所述的第一支撑杆两端分别设置为第一移动轴及第二移动轴,第二支撑杆两端分别设置为第七移动轴及第八移动轴,所述第三支撑杆两端分别设置为第一固定轴及所述的第一移动轴,所述第四支撑杆两端分别设置为第三固定轴及所述的第八移动轴,所述的第一拉杆两端分别设置为第四移动轴及所述的第一移动轴,所述的第二拉杆两端分别设置为第六移动轴及所述的第八移动轴。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中间支承面中间部分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固定轴。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第一侧挡护床面、第二侧挡护床面、中间支承面均设置有透气孔,其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的底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挡护床面和第二侧挡护床面的框架与床面板在每个连接轴的一侧均设置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三节套筒式支撑杆和撑杆变位拉杆放大支承面与侧挡杆床面的夹角实现了侧面减压的目的,并通过上身挡板的弹性挡板的弹性后退功能,实现了超压时后退、减压功能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增加护理床的侧面减压能力,在侧翻时减轻人体侧向的挤压,可以使重症病人以及需要长期监护的病人可以在床面上随意的变化体位,使其可以随意地轻松地侧翻,经常地变换身体重心和体压位置,有效地促使生理机能维护和预防病变的产生,设计新颖,功能全面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易于在医疗康复治疗中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减压床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减压床面的水平位时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减压床面的侧翻时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床面板,110-背板段,120-坐板段,130-腿板段,140-脚板段,150-第一侧挡护床面,170-第二侧挡护床面,160-中间支承面,180-弹簧,190-连接轴,200-透气孔,111-第一支撑杆,118-第三支撑杆,112-支撑板,113-第一拉杆,114-第一转动轴,115-第二转动轴,116-第二拉杆,117-第二支撑杆,119-第四支撑杆,211-第一固定轴,212-第一移动轴,213-第二移动轴,215-第四移动轴,216-第二固定轴,218-第六移动轴,219-第七移动轴,311-第八移动轴,313-第三固定轴,411-底座,500-第一限位挡块,510-第二限位档块,530-第一随动挡块,540-第二随动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发明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图3一种多功能减压床面,包括其床面板100、中间支承面160,所述的床面板100包括第一侧挡护床面150、第二侧挡护床面170,所述的中间支承面160的一面为所述的第一侧挡护床面150,其另一侧为所述的第二侧挡护床面170。
所述的中间支承面160、第一侧档护床面150、第二侧档护床面170、分别分为四段,第一段设置为背板段110,第二段设置为坐板段120,第三段设置为腿板段130,第四段设置为脚板段140,组成了一个三组四段的结构,使每块床板都能单独的进行旋转,增加了床面板100的灵活性,所述背板段110的长度大于所述脚板段140的长度,所述脚板段140的长度大于所述坐板段120、腿板段130的长度,这样可以合理的与人体的部位,完全适合,在旋转的时候,可以达到最佳的舒适度,充份满足了护理的需要。
所述中间支承面160的两侧连接部分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轴114和第二转动轴115,使第一侧档护床面150和第二侧挡护床面170有足够的旋转空间,第一转动轴11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挡块500,第二转动轴11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挡块510,所述的第一侧档护床面150的一边设置为第一支撑杆111,其另一边与所述的第一转动轴114相连接,所述的第二侧档护床面170的一边设置为第二支撑杆117,其另一边与所述的第二转动轴115相连接;
所述的第一支撑杆111下方连接部位设置有第三支撑杆118,所述第二支撑杆117下方连接部位设置有第四支撑杆119,第一支撑杆111与第三支撑杆118中间设置有第一拉杆113,第二支撑杆117与第四支撑杆119中间设置有第二拉杆116,,第一拉杆11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随动挡块530,第二拉杆11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随动挡块540;在床面板100两边起到支撑作用,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转动,使床面板100达到我们所需要的状态;
所述的第一支撑杆111两端分别设置为第一移动轴212及第二移动轴213,第二支撑杆117两端分别设置为第七移动轴219及第八移动轴311,所述第三支撑杆118两端分别设置为第一固定轴211及所述的第一移动轴212,所述第四支撑杆119两端分别设置为第三固定轴313及所述的第八移动轴311,所述的第一拉杆113两端分别设置为第四移动轴215及所述的第一移动轴212,所述的第二拉杆116两端分别设置为第六移动轴218及所述的第八移动轴311,由上所述可知,第一支撑杆111、第三支撑杆118,第一拉杆113同时都连接于第一转动轴212,第二支撑杆117、第四支撑杆119,第二拉杆116同时都连接于第八转动轴311,这样第一移动轴212就可以同时带动第一支撑杆111、第三支撑杆118和第一拉杆113同时转动,第八转动轴311就可以带动第二支撑杆117、第四支撑杆119、第二拉杆116,同时转动,就可以实现灵活方便的旋转床面板100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中间支承面160中间部分设置有支撑板112,支撑板112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固定轴216,将其中间固定,增加牢固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第一侧挡护床面150、第二侧挡护床面170、中间支承面160均设置有透气孔200,可以方便通过透气孔200疏通气流,其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的底座41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挡护床面150和第二侧挡护床面170的框架与床面板100在每个连接轴190的一侧均设置有弹簧180。用于将床面板100放平衡时起到减震的作用。
本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为,当床面板100放平时,第一支撑杆111与第三支撑杆118成连在一起,第二支撑杆117与第四支撑杆119连在一起,形成两根支柱,第一拉杆113与第二拉杆116做为支撑,使其形成一个三角形,确保了床身的平稳。当要旋转时,第一移动轴212就可以同时带动第一支撑杆111、第三支撑杆118和第一拉杆113同时转动,第一侧档护床面150的一端向下移动,其另一端向上移动,当第一限位挡块500到达第一拉杆113时会形成一个三角形,这时,第一侧挡护床面150与支撑面160的之间会形成最大角度,另外,第八移动轴311就带动第二支撑杆117、第四支撑杆119、第二拉杆116转动,形成一个联动机构,第二支撑杆117和第四支撑杆119向上抬高,将第二侧档护床面170向上转动,第二拉杆116将中间支承面160和第一侧挡护床面150形成一个角度,当角度110度,在保证了最大护理体位的同时,也使病人在侧翻身时有安全挡护,确保了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三节式支撑杆和撑杆变位栏杆放大了支承面与侧挡护面的夹角实现了侧面减压的目的,并通过上身挡板的弹性挡板的弹性后退功能,实现了超压时退压、减压功能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增加护理床的侧面减压功能,可以使重症病人以及需要长期监护的病人可以在床面上随意的变化体位,使其可以随意的进行减压式侧翻,经常地变换身体重心和体压位置,有效地促使生理机能维护和预防疾病的产生,并且保证在任何一个角度内都可以随意的停留,设计新颖,功能全面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易于推广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多功能减压床面,包括其床面板、中间支承面,所述的床面板包括第一侧挡护床面、第二侧挡护床面,所述的中间支承面的一侧为所述的第一侧挡护床面,其另一侧为所述的第二侧挡护床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中间支承面、第一侧档护床面、第二侧档护床面,分别分为四段,第一段设置为背板段,第二段设置为坐板段,第三段设置为腿板段,第四段设置为脚板段,所述背板段的长度大于所述脚板段的长度,所述脚板段的长度大于所述坐板段、腿板段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减压床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承面的两侧连接部分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第一转动轴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挡块,第二转动轴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挡块,所述的第一侧档护床面的一边设置为第一支撑杆,其另一边与所述的第一转动轴相连接,所述的第二侧档护床面的一边设置为第二支撑杆,其另一边与所述的第二转动轴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减压床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杆下方连接部位设置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下方连接部位设置有第四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第三支撑杆中间设置有第一拉杆,第二支撑杆与第四支撑杆中间设置有第二拉杆,第一拉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随动挡块,第二拉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随动挡块;
所述的第一支撑杆两端分别设置为第一移动轴及第二移动轴,第二支撑杆两端分别设置为第七移动轴及第八移动轴,所述第三支撑杆两端分别设置为第一固定轴及所述的第一移动轴,所述第四支撑杆两端分别设置为第三固定轴及所述的第八移动轴,所述的第一拉杆两端分别设置为第四移动轴及所述的第一移动轴,所述的第二拉杆两端分别设置为第六移动轴及所述的第八移动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减压床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支承面中间部分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固定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减压床面,其特征在于,第一侧挡护床面和第二侧挡护床面的框架与床面板在每个连接轴的一侧均设置有弹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减压床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侧挡护床面、第二侧挡护床面、中间支承面均设置有透气孔,其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的底座。
CN2011202006714U 2011-06-15 2011-06-15 一种多功能减压床面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548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006714U CN202154812U (zh) 2011-06-15 2011-06-15 一种多功能减压床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006714U CN202154812U (zh) 2011-06-15 2011-06-15 一种多功能减压床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54812U true CN202154812U (zh) 2012-03-07

Family

ID=45762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0067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54812U (zh) 2011-06-15 2011-06-15 一种多功能减压床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548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7846A (zh) * 2014-01-17 2014-05-07 苏州市惠尔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翻身护理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7846A (zh) * 2014-01-17 2014-05-07 苏州市惠尔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翻身护理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97091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急诊内科担架
CN204600956U (zh) 多方向翻转型护理床
CN107126323A (zh) 一种医用重症患者转移床
CN204840012U (zh) 一种实用型护理床
CN206151739U (zh) 一种新型防侧滑多功能护理床
CN108324495A (zh) 一种下肢可自动锻炼的医疗装置
CN201624908U (zh) 交错式床板可翻身病床
CN202505653U (zh) 全自动多功能护理床
CN204744824U (zh) 一种医用护理椅
CN202154812U (zh) 一种多功能减压床面
CN206566442U (zh) 床上锻炼架
CN103315879B (zh) 一种改变重心位置实现摆动的健身装置
CN201438981U (zh) 可倾斜骨科牵引床
CN205494207U (zh) 康复机器人的医用床升降装置
CN211658561U (zh) 一种护理病床
CN203379330U (zh) 一种改变重心位置实现摆动的健身装置
CN213250534U (zh) 一种活动连接式护理床结构
CN208081449U (zh) 一种可调节急诊用手术床
CN206303535U (zh) 一种有助于老年人睡眠的睡床
CN208065375U (zh) 一种改进型三段式床垫
CN201734866U (zh) 多功能翻身防摔病床
CN207477623U (zh) 一种带有起背功能的防褥疮护理床
CN201219954Y (zh) 心肌梗死病人用翻身床
CN210250359U (zh) 一种医疗用的气垫床
CN206214320U (zh) 一种住院患者用便于翻身的床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07

Termination date: 2013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