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49029U - 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49029U
CN202149029U CN201120289740U CN201120289740U CN202149029U CN 202149029 U CN202149029 U CN 202149029U CN 201120289740 U CN201120289740 U CN 201120289740U CN 201120289740 U CN201120289740 U CN 201120289740U CN 202149029 U CN202149029 U CN 2021490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compress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lash vess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897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2897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490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490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4902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该压缩机用于设置在空调系统中的分液器(1)和闪蒸器(12)之间,并分别与分液器(1)和闪蒸器(12)相连通,包括:第一气缸(10),用于连接分液器(1)的第一吸气管(3);增焓弯管(9),第一端与第一气缸(10)相连通,第二端用于与闪蒸器(12)相连通;以及第二气缸(11),第一端经由下法兰(8)与所述第一气缸(10)相连通,第二端用于连接分液器(1)的第二吸气管(2),其中,第一气缸(10)的容积大于第二气缸(11)的容积。通过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在制热时采用大容积的气缸,并同时采用带增焓的两级压缩,提高空调系统的制热效果。

Description

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系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的能源资源极为有限,随着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节能和生态环保已经成为发展经济同时的必要条件,因此,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加快了节能减排环保的产品开发工作,在这种大的环境背景下,空调系统中的变容量技术应运而生,变容量技术是介于定速机和变频机之间的容量调节技术,可根据房间负荷的变化进行一定容量的调节,具有明显的节能优势,同时由于没有复杂的变频控制器,在成本上较普通变频机更有优势。
为了达到高能效制冷的目的,空调系统普遍所采用的是小排量高能效的压缩机,但普通的压缩机在进行制热时,由于排量较小导致制热量较少,该情况在低温下,由于冷媒的特性导致压缩机的吸气量较少,进一步加剧制热量不足的现象,同时在低温条件下压缩机的吸气压力较小,排气压力较大,压缩机的压力比较大,较大的压力比会使得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进而导致压缩机内部泄露严重,极大的降低压缩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针对相关技术中空调系统在低温环境中制热性能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以解决空调系统在超低温环境中制热性能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用于设置在空调系统中的分液器和闪蒸器之间,并分别与分液器和闪蒸器相连通,包括:第一气缸,用于连接分液器的第一吸气管;增焓弯管,第一端与下法兰相连通,第二端用于与闪蒸器相连通;以及第二气缸,第一端经由下法兰与第一气缸相连通,第二端用于连接分液器的第二吸气管,其中,第一气缸的容积大于第二气缸的容积。
进一步地,在下法兰上设置有消声腔,增焓弯管与消声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第二气缸与第一气缸经由隔板相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气缸的容积与第二气缸的容积比为5∶4。
进一步地,压缩机经由接线柱与电源相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气缸为低压气缸,第二气缸为高压气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包括分液器和闪蒸器,还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种压缩机。
进一步地,在分液器内设置有:第一吸气管,与压缩机的第一气缸相连通,其中,在第一吸气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二吸气管,与压缩机的第二气缸相连通,其中,在第二吸气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进一步地,闪蒸器与压缩机的增焓弯管相连通。
通过本实用新型,采用包括以下部分的压缩机:该压缩机设置在空调系统中分液器和闪蒸器之间,并分别与分液器和闪蒸器相连通,包括:第一气缸,用于连接分液器的第一吸气管;增焓弯管,第一端经由下法兰与第一气缸相连通,第二端用于与闪蒸器相连通;以及第二气缸,第一端与第一气缸相连通,第二端用于连接分液器的第二吸气管,其中,第一气缸的容积大于第二气缸的容积,使得空调系统在制热时,采用大容积的第一气缸,并同时采用带增焓的两级压缩,解决了空调系统在超低温环境中制热性能差的问题,提高空调系统的制热效果;同时,使得空调系统在制冷时,采用小容积的第二气缸,高效节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首先介绍压缩机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空调系统中压缩机14,设置在分液器1和闪蒸器12之间,并分别与分液器1和闪蒸器12相连通,包括:第一气缸10,用于连接分液器1的第一吸气管3;增焓弯管9,第一端与第一气缸10相连通,第二端用于与闪蒸器12相连通;以及第二气缸11,第一端与第一气缸10相连通,第二端用于连接分液器1的第二吸气管2,其中,第一气缸10的容积大于第二气缸11的容积。在空调系统静止时,冷冻油7的液面在第二气缸11的上平面,在空调系统运行时,冷冻油7的液面在隔板6的下平面。
在该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变容量的双级增焓压缩机,第一气缸10的容积大于第二气缸11的容积,且第二气缸11位于第一气缸10的上游。当压缩机14在空调系统中进行制冷时,冷媒通过第二吸气管2进入第二气缸11,进行高效制冷,当压缩机14在空调系统需要进行制热时,低温低压的冷媒从第一吸气管3吸入到第一气缸10,另外一部分冷媒从冷凝器(液态冷媒)进入到闪蒸器12,在闪蒸器12中将液态冷媒气化成气态冷媒后通过增焓弯管9进入下法兰8,与下法兰8中已存的冷媒混合,混合后的冷媒随后进入第二气缸11,进行第二次压缩到排气压力,将冷媒排出,该过程为两级带增焓压缩。
采用该实施例的压缩机,在高效制冷时,空调系统采用小排量的上气缸11,在高效制热时,采用大排量的下气缸10,并同时采用带增焓的两级压缩,灵活的通过气缸的切换,同时提高了压缩机的制热和制冷能力,拓展了压缩机的应用范围。
优选地,在下法兰8上设置有消声腔,增焓弯管9与消声腔相连通;第二气缸11与第一气缸10经由隔板6相连通。
采用该优选方式,压缩机在进行高效制热,低温低压的冷媒一部分从分液器1吸入到第一气缸10,压缩到一定压比后排入到下法兰8的消声腔中,另外一部分冷媒从冷凝器(液态冷媒)进入到闪蒸器1,在闪蒸器中将液态冷媒气化成气态冷媒后通过增焓弯管9也进入下法兰8的消声腔中,和与第一气缸10压出的冷媒混合,进入第一气缸10,随后通过隔板6进入第二气缸11,进行第二次压缩到排气压力,将冷媒排出。
优选地,第一气缸10的容积与第二气缸11的容积比为5∶4,第一气缸10为低压气缸,第二气缸11为高压气缸。两级压缩机中存在两个气缸,因为冷媒在低压缸压缩后,密度变小,所以高压缸容积小于低压缸的容积。
优选地,压缩机14经由接线柱15与电源相连接。
其次介绍空调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空调系统包括分液器1和闪蒸器12,还包括以上任意一种实施方式的压缩机。
优选地,在分液器1内设置有:第一吸气管3,与压缩机14的第一气缸10相连通,其中,在第一吸气管3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5;以及第二吸气管2,与压缩机14的第二气缸11相连通,其中,在第二吸气管2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4。
优选地,闪蒸器12与压缩机14的增焓弯管9相连通。
采用该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如图1所示,压缩机14通过接线柱15与系统电源相连接,通电后压缩机14的电机13开始启动,低温低压冷媒从分液器1开始被吸入,分液器1采用双吸气管的结构,在第二吸气管2上焊接第二电磁阀4,在第一吸气管3上焊接第一电磁阀5,压缩机14在空调系统中进行高能效制冷时,控制系统将第一电磁阀5关闭,冷媒只能通过第二吸气管2被吸入第二气缸11进行压缩,双级增焓压缩机14中的第二气缸11与第一气缸10的容积是不相同的,优选地,第二气缸11的容积约是第一气缸10的容积0.8倍,所以,此时的排量较小,压缩机14的功耗较低,在系统中的能效较高。
其中,冷媒的单级压缩流动依次经过:分液器1的第二吸气管2和第二气缸11后,高温高压冷媒排出压缩机14。
如图1所示,压缩机14在空调系统中进行超低温高能效制热时,控制系统将第二电磁阀4关闭,冷媒只能通过第一吸气管3被吸入第一气缸10进行压缩,在压缩到一定压力比时,安装在下法兰8上的排气阀片打开,冷媒进入到下法兰8的消声腔中,与从闪蒸器12中闪蒸气化通过增焓弯管9进入下法兰8的消声腔中的冷媒混合,混合后进入第一气缸10,通过隔板6进入第二气缸11,再进行第二次压缩后排出到,双级增焓压缩机14中的第二气缸11与第一气缸10的容积是不相同的,优选地,第二气缸11的容积约是第一气缸10的容积0.8倍,所以,此时的排量较大,压缩机的功耗较高,同时由于采用了双级增焓的结构,分解了压力比和提高了冷媒流量,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较大的提高了压缩机的制热性能和可靠性。
其中,一部分冷媒的两级增焓压缩流动依次经过:分液器1的第一吸气管3、第一气缸10和下法兰8的消声腔;另一部分冷媒的两级增焓压缩流动依次经过:闪蒸器12、增焓弯管9和下法兰8的消声腔,两部分在消声腔混合后,依次经过:第一气缸10、隔板6和第二气缸11,然后高温高压的冷媒排出压缩机14。
通过两个电磁阀的关闭,达到变容量的目的,在高效制冷时,采用小排量的气缸,在高效制热时,采用大排量的气缸,并同时采用带增焓的两级压缩,灵活的通过气缸的切换,改变冷媒的流通过程,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制热和制冷效果,而且有效的节约能源,结构简单,经济环保。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两个电磁阀的关闭,达到变容量的目的,在高效制冷时,采用小排量的上气缸,在高效制热时,采用大排量的下气缸,并同时采用带增焓的两级压缩,灵活的通过以上切换,将较大的提高压缩机的制热,制冷能力,拓展了压缩机的应用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压缩机,用于设置在空调系统中的分液器(1)和闪蒸器(12)之间,并分别与所述分液器(1)和所述闪蒸器(12)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气缸(10),用于连接所述分液器(1)的第一吸气管(3);增焓弯管(9),第一端经由下法兰(8)与所述第一气缸(10)相连通,第二端用于与所述闪蒸器(12)相连通;以及
第二气缸(11),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10)相连通,第二端用于连接所述分液器(1)的第二吸气管(2),
其中,所述第一气缸(10)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气缸(11)的容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法兰(8)上设置有消声腔,所述增焓弯管(9)与所述消声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11)与所述第一气缸(10)经由隔板(6)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10)的容积与所述第二气缸(11)的容积比为5∶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经由接线柱(15)与电源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10)为低压气缸,所述第二气缸(11)为高压气缸。
7.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分液器(1)和闪蒸器(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液器(1)内设置有:
第一吸气管(3),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一气缸(10)相连通,其中,在所述第一吸气管(3)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5);以及
第二吸气管(2),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二气缸(11)相连通,其中,在所述第二吸气管(2)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4)。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闪蒸器(12)与所述压缩机的增焓弯管(9)相连通。
CN201120289740U 2011-08-10 2011-08-10 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1490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89740U CN202149029U (zh) 2011-08-10 2011-08-10 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89740U CN202149029U (zh) 2011-08-10 2011-08-10 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49029U true CN202149029U (zh) 2012-02-22

Family

ID=45590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8974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149029U (zh) 2011-08-10 2011-08-10 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4902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7008A (zh) * 2011-08-10 2013-02-13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CN108035880A (zh) * 2017-12-15 2018-05-15 同济大学 一种变转速变排量多转子压缩机及其变排量控制方法
CN108050066A (zh) * 2017-12-22 2018-05-18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08167188A (zh) * 2017-11-21 2018-06-15 同济大学 一种定转速变排量多转子压缩机及其变排量控制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7008A (zh) * 2011-08-10 2013-02-13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CN102927008B (zh) * 2011-08-10 2015-06-03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CN108167188A (zh) * 2017-11-21 2018-06-15 同济大学 一种定转速变排量多转子压缩机及其变排量控制方法
CN108035880A (zh) * 2017-12-15 2018-05-15 同济大学 一种变转速变排量多转子压缩机及其变排量控制方法
CN108050066A (zh) * 2017-12-22 2018-05-18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27008B (zh) 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US10247449B2 (en) Variable-capacity compressor, two-stage compression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3075344B (zh) 一种变容量双级增焓压缩机及一种空调系统
CN102128508A (zh) 喷射器节流补气系统以及热泵或制冷系统补气方法
CN201666686U (zh) 喷射器节流补气系统
CN103411353A (zh) 一种空气源低温双级压缩热泵空调
CN201463389U (zh) 高压级补气的两级压缩蒸气式制冷系统
CN202266430U (zh) 一种变容量双级增焓压缩机及一种空调系统
CN202149029U (zh) 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CN110608544A (zh) 多缸多级切换压缩机双源热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和空调机
CN201463395U (zh) 带补气的两级压缩空气源热泵系统
CN203464542U (zh) 空气源低温双级压缩热泵空调
CN101625176B (zh) 准三级压缩空气源热泵系统
CN2849548Y (zh) 一种压缩机补气系统
CN105387546A (zh) 一种一体化双源冷冻站及制冷方法
CN205136012U (zh) 多缸双级增焓压缩机、空调器和热泵热水器
CN110567184A (zh) 一种带热水和地暖的多联机
CN109113996A (zh)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制冷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2792667U (zh) 冷水机组
CN111637657B (zh) 一种多联式制冷系统减少气液分离器容积的控制方法
CN114593476A (zh) 一种太阳能制冷空调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10980419U (zh) 一种带热水和地暖的多联机
CN210345946U (zh) 一种可实现循环加热的二氧化碳热泵装置
CN210070309U (zh) 一种过冷器蒸发侧气体流向换向机构
CN108731311B (zh) 一种压缩机组件及其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603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